促进服务业发展意见3篇

促进服务业发展意见(精选3篇)

促进服务业发展意见 篇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规划纲要确定的服务业发展总体方向和基本思路,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大意义编辑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为此,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高度,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服务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服务业规模继续扩大,结构和质量得到改善,服务领域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在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过于看重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对发展服务业重视不够。我国服务业总体上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把服务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编辑

进一步推进服务领域各项改革。按照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将服务业国有资本集中在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深化电信、铁路、民航等服务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推进国有服务企业改革,对竞争性领域的国有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明确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公益性质,对能够实行市场经营的服务,要动员社会力量增加市场供给。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业企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的原则,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将营利性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并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配套服务改革,推动由内部自我服务为主向主要由社会提供服务转变。

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向外资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内资开放。进一步打破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推进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各地区凡是对本地企业开放的服务业领域,应全部向外地企业开放。

三、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编辑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和细化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对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以及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软件研发、产品技术研发及工业设计、信息技术研发、信息技术外包和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的服务企业,实行财税优惠。进一步推进服务价格体制改革,完善价格政策,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确定服务业用地的比例,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一般性服务行业在注册资本、工商登记等方面降低门槛,对采用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和经营审批手续。

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国家财政预算安排资金,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发展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国家继续安排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逐步扩大规模,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安排资金,支持服务业发展。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开发适应服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对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多以及运用新技术、新业态的中小服务企业开展业务。

四、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编辑

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扩大服务标准覆盖范围。抓紧制订和修订物流、金融、邮政、电信、运输、旅游、体育、商贸、餐饮等行业服务标准。对新兴服务行业,鼓励龙头企业、地方和行业协会先行制订服务标准。对暂不能实行标准化的服务行业,广泛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等制度。

积极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监管制度,坚决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保护自主创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和监督检查,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对合理合法的收费项目及标准按照规定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落实职工年休假制度,倡导职工利用休假进行健康有益的服务消费。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城乡居民对信息、旅游、教育、文化等采取灵活多样的信用消费方式,规范发展租赁服务,拓宽消费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城镇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放宽进入城镇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增加有效需求。

发展人才服务业,完善人才资源配置体系,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供人才保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及有关社会机构的作用,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抓紧培训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的开放型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型人才,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服务机构。鼓励各类就业服务机构发展,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服务体系建设,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

促进服务业发展意见 篇2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

[20xx]7号)和《全省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的服务业发展任务目标,现就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发展服务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当前,辽宁正面临着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是提高辽宁综合竞争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战略。

第一,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建设新型产业基地的战略举措 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是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改造升级的重要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建设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国家新型产业基地。有利于减少对资源、环境、生态的消耗和依赖,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提高辽宁产业整体竞争实力。

第二,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完善市场体系的基本条件 加快发展服务业,建立健全商品市场和各类要素市场,有利于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有利于促进生产、流通、

消费和投资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第三,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客观需要

大力发展服务业,围绕“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辽宁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使其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引外商投资的最佳区域。可以有效地改善投资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服务。也必将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和动力,加快实现辽宁成为沿海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第四,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社会就业的迫切要求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棚户区改造、零就业家庭就业、城乡困难群众救助等民生工程;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消费,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服务业具有门槛低、领域宽、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点,是我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二、发挥优势,创造条件,抢抓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

当前,我省服务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服务业已经具备有利的市场条件和宏观环境:

第一,发展服务业具备区位条件优势

我省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区位地理优越,交通网络畅达,腹地资源丰富。随着“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对外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进程将明显加快,吸引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将明显增强。辽宁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龙头,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区。

第二,发展服务业具备产业基础优势

近年来,我省不断增加对服务业的投入,交通运输、物流、商贸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服务领域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化进程快,不仅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而且还明显提高了服务业整体层次和水平,增强了产业支撑能力。

第三,发展服务业具备市场需求优势

我省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工业存量优势明显。随着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需要,围绕打造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目标,我省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临港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对金融、物流、科技、商务、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孕育了内在的需求潜力。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结构呈现明显升级,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迅速增长,社会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为商业、房地产、社区、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

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四,发展服务业具备科技人才优势

我省科技服务业优势明显,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具备高校和科研院所较多、科技人员队伍较大和产业基础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具备现代科技知识的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宏大,知识、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高度集中,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资源。

第五,发展服务业具备政策环境优势

国家制定的关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一系列政策,为全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辽宁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广泛、更充分的空间和条件。围绕促进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又相继在推进流通服务业、发展旅游业、交通运输业、促进科技产业、信息产业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扶持政策,安排了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这些政策举措为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加快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途径。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依托中心城市构建现代服务体系,积极承接国际服务贸易转移,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以优化结构为中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培育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拓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着力开发面向农村的服务业,调整优化服务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促进服务业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增加就业。

(二)遵循原则

第一,坚持发展服务产业与强化公共服务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产业,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

第二,坚持利用市场机制与加大政策支持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推进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增强功能、优化结构。

第三,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继续发展和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和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服务业及社区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先导先行、梯次发展、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第四,坚持自主创新发展与深化改革开放相结合的原

则。遵循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方式,大力推进服务行业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实现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提高全省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到20xx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实现5200亿元(20xx年价格),年均增长11%,占GDP的比重达到40%(比20xx年增加3个百分点)。

2、改善大中城市的产业结构。

在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

3、扩大服务业的产业规模。

在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增强服务竞争力的基础上,把服务业的规模做强做大。到20xx年,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力争达到3200亿元,年均增长15%。

4、提升服务业的增长速度。

逐步实现服务业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国民经济整体的增长速度。

5、增强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

促进服务业发展意见 篇3

为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发展领域、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7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xx‟7号文件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鲁政发„20xx‟66号)等文件精神和青岛市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有关要求,结合胶南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作指导转变,把繁荣发展服务业放在事关全局的战略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服务业快速发展。20xx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2.4亿元,同比增长16.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1%。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服务业发展仍相对滞后,存在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等问题,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作为衡量是否实现工作指导转变的重要标志,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把服务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瓶颈

制约;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吸纳城乡新增就业、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为加快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胶南做出更大贡献。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优先发展服务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坚持服务业发展与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民营经济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做大规模、做优结构、做足特色、做强地位,加快构筑广就业、增税收、强辐射的服务业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突出发展服务业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新领域,形成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加快载体建设,完善政策和投资环境,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服务业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3%以上,到20xx年达到40%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到20xx年所占比重达到40%以上;服务业地方税收到20xx年占全市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60%;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到20xx年达到30%以上。

三、突出发展服务业七大重点产业

(一)商贸流通业。调整和优化商贸流通业布局和业态结构,扩大消费,增强消费功能、商务功能和集聚辐射能力。加快新型商贸业态的引进,培育建设一批综合带动力强、发展业态新、就业容量大、城市化推动力高的服务业大项目。加快传统商贸服务业改造提升步伐,形成以大型购物中心为骨干,以超市、专卖店、直销店、便民店、仓储式商场等为特色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销售网络,打造中心商贸区,建成商贸集聚区。构建多元化商业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品牌代理、特许加盟等现代经营模式,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业务,完善商业网络体系。突出建设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特色市场、菜篮子市场、社区专卖店,形成深购远储、高效畅通的批发经营网络和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的零售商业格局。

(二)旅游度假业。立足打造中国北方最具特色的休闲度假目的地,以青岛创建“中国最佳度假城市”、“奥帆赛”和“桥隧”通车为契机,按照“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务求精品、梯次推进”的原则,近期重点开发“两山(大珠山、小珠山)、一岛(灵山岛)、一湾(灵山湾)”,将大珠山、龙门顶和灵山岛三点连接成线,以此启动海上旅游,打造灵山湾高端休闲度假区,促进全市旅游业加速转型升级,实现突破发展;五年内重点开发“一台(琅琊台)、一湾(龙湾)”,同时按照“山海一体、城乡统筹”模式,

(三)房地产业。全面落实国家房地产业政策,按照“三个面向”和多业态发展房地产的要求,科学编制近期和中长期房地产发展规划。面向低收入家庭,重点规划建设廉租住房;面向城市中等收入家庭及城市规划区内农民,重点规划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中小套型限价住房;面向高收入家庭和外地购房群体,适量规划建设精品楼盘和高档社区;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星级酒店、商务楼、写字楼、大型商场(超市)和通用厂房。着力引进高层次开发商和运营商,引导本地企业学习先进开发经营理念,进行广泛合作,提升整体品质和配套环境。加强策划宣传,面向青岛、放眼山东和全国宣传滨海宜居、山海相映的城市特色,大力推介房地产业,吸引更多的外地消费者来我市投资创业、安居置业。规范物业管理,加大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考核力度,健全物业管理市场准入清出制度,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四)楼宇总部经济。规划建设行政办公中心周围中央商务区,打造集商务办公、金融服务、文化休闲、研发中心、总部经济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中心。加大总部经济招商力度,瞄准国内100强、世界500强和拥有驰名商标品牌的企业,引进一批企业总部、地市总部、采购中心、金融物流中心、法律会计中心入驻。支持重点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嫁接改造、资本重组和上市等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市场资源,壮大企业总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