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报告(热门五篇)

教育研究报告(通用5篇)

教育研究报告 篇1

面对学业与就业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逐渐的增加。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更早的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作了调查与分析。此次活动以人文学院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形式,以青岛农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为调查目的,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为93.75%,其中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为90%.。报告从有效问卷采取抽样的方法,选取20份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一、学习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学习问题是同学最为关心、也是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例如,问题中“考试前后您会有心情紧张吗?”,其中有44%的同学认为,考试所造成的心理压力。这说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学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尤其对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心理压力很大。从紧张的高考中走过,许多同学不能适应大学开放宽松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或过于精神紧张死扣书本,不能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或感觉生活空虚,整日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习,虚度了年华。

二、业余生活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45%的同学感觉大学生活自由开放,同学也比较重视学习,学习自觉性较高,其中56%的同学在业余时间上自习或听课,与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学网玩游戏或谈恋爱。但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同学心理上的学习压力依然很大。

三、经济生活

如今大学生在经济生活方面基本没有太大困难,在第6题“你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够用吗?”中,有67%的同学基本够用,更有11%的同学有剩余,与此同时,在第12题中“你的生活费用支出在哪两个方面?”有60%的同学用在饮食和娱乐。以上都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于经济生活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情况明显下降。

四、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问题是在本次调查中反应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于“与一群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独或失落吗?”有79%的同学选择“是”或“有时是”,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

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地区。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范围较窄,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初到大学,面对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面对如此多的同学。面对如此多的公共场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于是羞于表达形成内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长大的同学,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难以体会农村地区同学的情况。于是形成隔阂。与此同时,在第12题“你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吗?”有78%的同学认为“是”或“偶尔是”。这更反映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通过这次调查,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还是有欠缺的。针对这一问题,我校与院也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办公室,希望能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早日心向阳光!调查数据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是、丰富的资料和鲜活的事例,达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活动较为成功。本次活动得到了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再次向参加此次调查的同学表示衷心感谢!

教育研究报告 篇2

当代的学生都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信息瞬息万变的网络的时代,知识面广,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多,但他们上交的劳动“答卷”却一直令人担、忧,青少年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差、甚至不劳而获的现象随处可见。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可以清楚的意识到劳动能力低下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便及留下的隐患,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深刻认识来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网络时代的社会信息多元化,评价多元化,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父母们带给孩子的爱也越来越多。在这各父母要求多,社会需求多的情形下,孩子们要学习的内容也种类繁多,没有时间劳动,不愿劳动,逐渐远离劳动,日渐形成劳动力低下的现象。如:近些年陕西澄城某高中学校录取的新生中,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帐子,许多高中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一个班50名学生的调查,有49名不会缝补衣服,不会钉扣子。该县对所重点中学初一年纪的学生作过一次调查测试,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不能煮好一锅白米饭的占84%,不会和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汽炉的占67%。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谬论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39%,家长给洗手绢的占66%,家长给洗脚的占52.3%,家长给穿衣服的占59%。由此可见,劳动这种人类生存的基本素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在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而被淡漠,被弱化,被遗忘。这种劳动观念淡漠,劳动能力低下的不正常现象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些观点反映了客观真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爱劳动。爱劳动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什么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每况愈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该如何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笔者对这些问题做了深刻的思考,以供探讨。

一、青少年劳动能力的现状

1、在家里: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娇惯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骨头,在家里很少干家务活或不干家务活。饭前不知道整理餐桌,拿碗筷,饭后更不知道收拾餐桌及刷锅洗碗,房间脏了不扫,油瓶倒了不扶。甚至自己的一些自理性劳动都推给父母。

2、在学校:爷爷,奶奶接送心爱的孙子孙女,还有一些爷爷奶奶弓着腰在教室里替孩子们打扫卫生,或给孩子们记作业。到了中学最令班主任头疼的是班里的卫生,不会做值日,不知做什么,该干什么活,做值日逃跑等问题;还有很多学生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做作业,抄作业,甚至花钱雇同学来写作业。

二、导致青少年劳动能力低下的原因:

1、家庭因素:

(1)家庭劳动启蒙教育不恰当;

(2)孩子小,怕添麻烦。一如:跟着洗衣服,跟着择菜,跟着擀饺子皮,跟着拿筷子端碗等,这时家长都会说:“快去自己好好玩去,别弄脏了手和衣服,等长大了再学,这是爸爸、妈妈做的事。”父母这种认为孩子太小不适合参与劳动的意识,在孩子远离劳动的行为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3)孩子学习忙,怕耽误时间;

(4)心疼孩子,不让劳动。一有一份关于各国中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显示:美国72分钟,泰国66分钟,韩国42分钟,法国36分钟,英国30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中国城镇的中小学生大约有50%不参加或每天只参加10分钟的家务劳动。德国法律明确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其中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负责擦汽车和菜园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

(5)生活富裕,没必要劳动;

(6)用劳动惩罚孩子;

(7)工种用贵贱来区分;

(8)家长养育观念的狭隘性;

(9)家长没有起到榜样作用;

(10)家长劳动教育没有持续性

2、学校因素:学校劳动教育的、缺失,也造成了孩子重学习,轻劳动的态度。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过多的追求了成绩,忽视了劳动教育,课程安排很满,没有时间安排劳动课,锻炼课,没有大面积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劳动最多也就是做值日和大扫除,由于人生安全问题,学生还没有擦玻璃的经验,技能及乐趣。

3、社会因素:

(1)社会片面的成才观和用人观对青少年劳动能力低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社会主流观念的陈旧,不认同劳动最光荣。

三、培养孩子劳动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劳动能力的培养重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

1、及早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婴儿刚出生经常有不会吮吸母亲的乳汁而饿哭的现象,为了生存婴儿每天学习吮吸妈妈的乳汁,所以劳动是人的本能。家长应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让他尽早的参加家务劳动,这种做法并不单纯是为了帮助大人减轻家务负担,而重要的是通过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自主能力这些都是塑造健康人格所必需的保障。

2、家长要起到劳动教育的示范作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劳动教育方面家长首先要为孩子做表率。父母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精神会感染孩子,在这各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孩子会逐步从父母身上学到为他人着想,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3、家长要鼓励孩子进行自理性劳动。

4、家长随时树立孩子的劳动自信心。

5、家长多带孩子参加公益劳动。让孩子能明辨是非,全面看问题,知道不是所有的劳动都有报酬,劳动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金钱上,从而正确的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6、重视劳动实践

四、劳动教育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影响

1、劳动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2、劳动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从生物学角度讲,适当劳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有利于大脑发育。长期的劳动过程还可以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3、劳动易于培养孩子的创新品质。一切的创新能力和技能与劳动实践者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经过动手和实践,思维和想像往往不够深刻,不够深远。即使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都是在动手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4、劳动促使关系和谐

5、劳动能更好的孝敬老人,给国家减免。

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可以创造一切,纯真质朴的中华民族用劳动创造了华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是每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是获得幸福的首要条件。劳动的作用从古至今从未泯灭,忽视劳动的恶果日益凸显,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缺乏劳动教育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者是不成功的教育。劳动教育要从小抓起,首先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不容忽视的教育内容。家长应该为孩子积极创造劳动机会和劳动岗位,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劳动,为孩子创造各种提升自我的机会,从而体验到劳动的必要性,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光荣,深刻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光荣,深刻感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世界”的深刻道理。

教育研究报告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20__年7月,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用3~5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20__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劳动素养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可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但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教育的内涵、意义、内容、途径等理论研究,对国外劳动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借鉴以及我国各地学校对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三个方面,而在新政策与形势下,对劳动教育开展状况进行较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力图通过问卷法了解天津市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分析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为全面了解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我们编制了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调查问卷,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教师问卷主要针对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课程开设情况、课程类型与课时安排、课程内容以及师资与教学方式等。学生问卷包括家庭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以及社会劳动教育开展情况三个方面。

教师问卷发放给天津市40所小学的教师,每个学校发放给1位教师,40份问卷全部有效。学生问卷发放选取了其中六所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其中市区3所,市郊3所,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2份。具体如表l所示:

在通过问卷法了解天津市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基础上,本文还将用比较研究法,分析市区和郊区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差异。

三、研究结果

(一)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调查显示,83.5%的学生和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开展劳动教育是有必要的。但通过教师问卷对40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设与否的调查显示,实际情况与师生意愿并不相符。具体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调查中依然有11所学校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占总调查数的27.5%,且市区和郊区的情况大致相同。由此可见,天津市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情况还是不够乐观的。下文将对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学校从课程类型、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课程类型与课时安排

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多样的课程类型为载体,并配以足够的课时。基于此,我们对劳动教育的课程类型进行了调查,如表3所示。

注:因为是多选题,所以百分比合计超过100%,下同。

可以看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类型,以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以及各科教学的形式展开劳动教育的比例基本相同,均为58.6%,而主题实践活动占比较高,达75.9%。除校本课程外,郊区学校在其他课程类型上,开设的比例都高于市区学校,课程类型的多样性明显高于市区。

此外,对劳动教育课时安排的调查显示,有65.5%的学校每周安排一节劳动教育课,有13.8%的学校每周安排两节劳动教育课,还有20.7%的学校有劳动教育课程安排但偶尔或者从未上过。由此可以看出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存在虚化的问题。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也是课程目标达成的载体。学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家政、烹饪、手工、园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如表4所示。

可以看出,课程内容中手工占的比重最大,为89.7%,而其他内容包括家政、烹饪、园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基本相同,约为20%。由此可见,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比较单一,以传统手工课为主。市郊之间,具体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也有差异,郊区的学校利用地缘优势开展了园艺等课程,而市区的学校根据需要更多地开设了家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

3.师资与教学方式

师资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根据调查,有近60%的学校劳动教育课由其他科任教师承担,有40%左右的则是由专职教师承担。由此可见,在劳动教育的师资配备上大多数的学校还是由其他教师兼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学校劳动教育的专业性。

在课程实施中,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样会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通过对学校劳动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查可知,教师以教材为主授课和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8.3%和41.4%,而仍有34.5 %的学校是学生自主实践学习。值得一提的是,更多的学校能根据当地的特色开展活动,约占58.6%,而郊区的学校更倾向于教师以教材为主的授课,占到60%。

研究还调查了师生关于劳动课程教学方式的意愿,有97%的教师希望多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以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实践,只有2.5%的教师认为需要以知识为主的教师授课方式。对学生的调查中,学生们更喜欢以活动为主的动手实践,其次是教师讲课与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最后是以知识为主的教师授课。可见目前学校的教学方式与师生的意愿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家庭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劳动教育在家庭中更多地以家务劳动的形式呈现,因此在对家庭部分的劳动教育调查中,研究选取272份学生问卷进行统计。

1.学生对家务劳动的认知与行为倾向

人的认知与行为的一致性常常存在着偏差,学生对家务劳动具有良好的认知,并不代表其会外显在行为表现上。学生对家务劳动的认知,如表5所示。

相比于认知,行为倾向则更能体现学生实际的劳动情况,学生进行家务劳动的行为倾向的调查显示,约有90%的学生认为做家务是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的,但有37.5%的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做家务,市区的学生进行家务劳动的倾向性略强于郊区的学生。由此可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具有了劳动意识,他们认为劳动是必要的,而一旦上升到劳动行为层面时,却略显不足,许多学生处于说而不做的状态。

2.学生对家务的学习和实践

在家长对学生家务劳动的教育情况调查中,约45%的学生家长会经常或一直教孩子做家务的知识和技能,而约55%的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偶尔教或不教自己的孩子做家务的知识和技能,总的来说这一情况是不够乐观的。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是孩子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家长应起到引导作用。此外,市区的家长更多地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家务劳动知识技能的培养。

关于学生实际做家务的时间,调查显示,每个学生平均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不到20分钟,其中有17.9%的学生平均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为O~l0分钟,49.2%的学生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为10~30分钟。在对学生做家务劳动类别的调查显示,无论是市区还是郊区学生,都更倾向于完成倒垃圾和扫地拖地等较为简单的家务,而烧饭做菜和清洗衣物等对动作技能要求较高的劳动则较少从事。

(三)社会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在社会劳动开展情况方面,对学生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社会劳动的认知及参与情况,学生了解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来源以及学生参加的具体社会劳动内容三部分。

1.学生对社会劳动的认知及参与情况

与家务劳动相似,对劳动本身的认知是进行劳动的前提与基础。研究调查了学生对社会劳动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有83%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劳动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仅有约4%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或非常没必要。可见大部分小学生具有参与社会劳动的意识,而实际参加过社会劳动的人数为206人,占学生总数的75.7%,其中市区128人,郊区78人。

对参加社会劳动原因的调查显示,其中有67.3%的学生是自己主动想参加社会劳动,此外分别有10.8%、14.7%和7.2%的学生出于教师的要求、家长的要求以及同学的带动来进行社会劳动。由此可见,学生的社会劳动意识与其日常生活学习中接受的来自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还有来自同伴的影响以及榜样的力量等。

2.学生了解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来源

当前学生除了从家庭与学校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外,网络等社会媒体也是重要的来源,具体如表6所示。

可以看出,56.3%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父母那里获得劳动知识与技能,34.2%的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劳动知识与技能,而33.1%的学生从网络等社会渠道获得劳动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对于小学生来说,获取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渠道主要在家庭生活。其中,通过网络等社会媒体获取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市郊分别占40.3%和26.1%,由此不难看出,市区学生相比于郊区的学生更多地从网络等社会媒体获得劳动知识与技能。

3.学生参加社会劳动的内容

如上文所述,有206人(市区128人,郊区78人)实际参加过社会劳动,如植树造林、参加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去敬老院拜访、帮助病残人员以及参加其他志愿者活动等,具体如表7所示。

由上表可知,参加公共卫生、志愿者活动和植树造林是学生主要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帮助病残人员,维护公共秩序以及去敬老院拜访等活动参与较少。市郊之间相比,市区的学生社会劳动实践更加丰富,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比例远高于郊区学生。

四、问题反思

(一)学生劳动认知与行为脱节,劳动意志和劳动体验薄弱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劳动是必要的,说明学生在劳动的认知层面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判断,而上升到行动中,人数就出现了减少,学生的劳动认知与意志行为脱节;学生更倾向于完成简单的劳动,一些有过程性、对技能要求相对较高的劳动则较少参与。从实际做家务时间来看,人均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不到20分钟,相比于美国72分钟、韩国42分钟、法国36分钟、英国30分钟来说,还是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学生在总体上缺乏劳动体验。

学校在注重学生劳动观念培养的同时,也应加强学生的劳动实践和体验。要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的生活化和实践化,促使学生知行合一,使学生在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适当地布置一些劳动“作业”,加强家校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意志和劳动体验。

(二)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流于表面,学生主体性体现不明显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小学劳动教育存在部分学校未开设劳动课程、课时缺乏、课程内容略显单一、师资配备不足等问题。虽然总体上学校劳动教育正在缓慢发展,劳动教育也渐渐被教育工作者重视且趋于正规化,然而学校劳动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少数学校的劳动教育依旧处在被忽视的状态。另外,调查显示,不少学校依旧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劳动教育,这种情况在郊区更加显著。

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一门以经验和实践为基础的课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贴近生活的教育更能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根据地方和学校实际与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劳动教育教材的编写,开展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创新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学校劳动教育从求形式向要质量的转变。

(三)市区和郊区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存在差异

市区和郊区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比例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微观的课程内容开发上郊区明显优于市区。这主要是由于郊区学校能够利用地理优势,让学生更多地走出学校,走向自然,而市区学校则更多地局限于校内,课程开设形式较为单一,内容也以劳动价值教育为主。不过,市区也存在着自身的优势,研究发现,市区学生会更多地从媒体等渠道获取劳动知识与技能,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频率也要高于郊区学生。这与市区更加开放的信息和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基于此,市区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信息化优势,不断更新劳动教育内容,缩小市郊之间劳动课程开发的差距。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完善劳动教育网站的建设,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劳动教育资讯,扩大劳动教育的影响。而郊区学校可以将自己的优质课程资源向市区学校开放,邀请市区学校前来参观交流,形成市郊互助的良好局面。

(四)社会劳动教育缺乏,难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从社会劳动教育的调查可以看出,无论是学生劳动认知的获得,还是实际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在劳动教育方面做得还不够,学生较少从社会媒体等渠道获得劳动知识与技能,参与的社会劳动内容也略显单一。社会劳动教育相比于学校与家庭劳动教育,总是被大众忽视。与此同时,学校、家庭与社会劳动教育常常处于各行其是、很少沟通的状态,这就使得劳动教育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应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学校应推动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加强学校与企业、高等职业院校以及社会劳技中心的合作;政府有关部门还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建设社区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劳动观。此外,家长和孩子共同观摩参加一些社会劳动和学校劳动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劳动过程,感受劳动魅力,更能拉近亲子关系。这也会使家长更深刻地认识劳动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家务劳动的观念与技能。

(五)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内容形式缺乏规范管理

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课时安排不足且师资缺乏,其原因还在于缺少标准的、可操作的评价机制。由于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与反馈作用,从而阻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劳动教育评价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与形式缺乏规范,同时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利于劳动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采用多元的、可持续的评价方式。如通过政策的倡导、相关的财政奖惩制度和措施的执行等方式对那些在劳动教育方面开展较好的学校和地区进行表扬和激励,巩固其成果、扩大其影响。在劳动教育专职教师的评价上,应该加快完善相应的评价标准,保障劳动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化发展。

教育研究报告 篇4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以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心理健康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三、报告摘要。

此报告主要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主要围绕学习、情感、就业、人际交往四方面展开,本调查报告写于到20xx年12月18日。调查范围为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

四、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我们选择在本系的管理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进行调查,男女生比例为1:1。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小组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走访式调查,在调查访问中,我们对调查人员进行了具体分工,在分工中,由男生负责50份问卷,女生负责50份问卷,回收率为98,问卷回收后,将问卷整编编号,1-49份是女生问卷,50-98为男生问卷。由组长召开小组分析会议,并将会议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

五、调查结果。

1、学习方面

大学生在经历了高中的炼狱后,如释重负,没有了以往堆积如山的作业,获得了自由身。而问题是,在高中时期,生活学习的使命是高考,而本身对自己人生的方向缺少把握的同学在没有了高考这一目标后,忽然不知该何去何从。又由于在高考结束后到大学开始的长达三个月的假期里,昔日紧张忙碌的心逐渐松散。在泡沫偶像剧、网络游戏中逐渐消磨了曾经饱满的心。到了大学,由于教学方式的改变,新生们不仅无心学,“60分万岁”的消极思想,更更不知如何学。又加上高中老师灌输的“大学不用学习”引得新生们不以学业为重。我们发现男女生的不同,女生在大学中会觉得学习压力大,而男生没有感到学习压力大,其中有7.5的男生觉得无压力。对在本校就读,有56.5的同学表示对自己喜欢,有37.1的同学不喜欢,有1.7的同学认为无关紧要。在对大学生当前的压力来源调查中显示,有49.6的同学将学习压力放在首位。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当今大学生在入学时,还是有部分同学能较快适应新生活,并确立明确的目标。其中也不乏存在较大一部分未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里才找到什么是自己要的。在对自身的专业选择上,很多同学都表示满意当前专业,并都能认真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认真对待。而对自身专业不满的同学亦坦言在了解了自身的专业特点后,也能发现个中乐趣,现在能认真学习。对于已转专业的同学,情况不容乐观。这些同学坦言转专业后并没有增加学习积极性。由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同学是否有想法要把自己的学习搞好,而不在于专业是否喜欢。因此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对于学习压力重,也从另一方面表明现在同学们已经把学习当回事,认真对待之。

2、情感方面

到了大学生这个年龄层,其情感正处于成熟和不成熟的过度阶段,而爱情至于现今大学生究竟为何物,且看调查数据。在如何看待大学生恋爱动机时,有30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30是为了调节紧张的学习压力,30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仅仅只有10的学生是情到深处才谈恋爱的。男生女生不相上下。当问到曾为恋爱与其他关系产生不快情绪吗?20的男生会,而女生为40。可见两极分化很严重。

3、人际交往

统计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检出率为53.57,其中轻度人际关系困扰者占38.51,严重困扰者占15.06,只有明显障碍者占1.43。在同别人闹别扭时能主动道歉的占90以上。在同陌生人交往时能找到主动找到话题的同学占34.6,能找到话题但要一段时间的同学占17.9。为了和大家和睦相处不会固持己见,偶尔放弃自己的观点以迎合大家的同学占71.3。女生之间闹别扭率达到70,男生仅仅为20。当和朋友之间的友谊出现裂缝时,小部分女生会选择立即断交,而小部分男生会选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遇到困难时,女生有45.7会向知心朋友求救,而男生只有4会向知心朋友求救,这也可以看出女生更需要知心朋友。

4、就业方面在大学中,就业压力比较大

90的人都认为就业竞争太激烈,仅10的人认为无所谓。

六、调查中反映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

1、紧张与焦虑

①、生活环境的改变引起的挫折心理

②、学习适应不良产生的心理困扰

③、人际交往不适引发的心理失衡

④、人生规划的不确定性产生的焦虑心理

2、浮躁与急功近利

3、失落与沮丧

4、自卑与退缩

5、空虚与倦怠

七、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客观方面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也有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八十九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5、未来的不确定性。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应该对未来进行及早的规划,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适应社会。可是自己是规划在哪里呢?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没有目标,找不到方向,缺乏动力,自己的长处短处何在?要怎样发展?该走那条路等问题是他们甚为苦恼。主观方面对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

6、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7、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8、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9、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上课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精神倦怠。在生活和学习上都是应付了事,做事懒散,凑合着打发时光。

10、有些大学生不知如何处理与异性的关系,对男女交往过分敏感,从而使正常的异性交往不能自然进行;有的大学生则过快地将同学关系发展成恋爱关系,过早地沉溺于“两人世界”。也有的大学生陷入单相思而不能自拔,由此产生情感冲突。

11、部分学生把兼 职赚钱看得过重,常常为了兼 职赚钱而远离自己的专业学习,无法静下心来钻研学问,耽误了过多的学习时间。

八、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6、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7、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九、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而较为忽视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即使在比较注重思想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心理卫生死角”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直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教育研究报告 篇5

一、调查结果

83%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征是处事乐观、热情诚恳。

当问及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时,处事乐观、热情诚恳排第一位(83%),其他依次是: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56%),心平气和、与世无争(51%),吃的下、睡的香(38%)。

九成多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

调查结果显示: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仅有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心理困扰,另有3%的大学生选择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应引起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们的足够重视。

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处理情感问题能力不强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依次是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问题(67%)、就业压力(55%)、自我管理能力不强(51%)、情感问题(48%)、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有困难(48%)、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45%)、学习压力(44%)、经济困难(26%)、不适应大学生活(16%)。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是在本次调查中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对未来就业的担心与自身素质的严厉要求。

人际交往:人际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学生自卑、孤僻、害羞等无法和别人较好的沟通或者不同性格气质的同学处理问题的方式的差异也会引起人际交往的不融洽。有的大学生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样的交往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就业压力:随着大学的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的推行,大学生人数大幅增长,高校教育与企业的需要脱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难问题。

情感问题:大学生情感问题主要是友情、爱情方面的问题。大学生情感困扰主要集中在恋爱困扰。爱情是校园里一个敏感的话题,部分同学通过爱情排解心理压力,有的女同学或者男同学过于腼腆,和异性在一起会觉得不自在,甚至是害怕。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38%的大学生遇到烦心事或感到压抑时不向任何人诉说。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选择倾诉的对象依次是知心朋友(65%)、家人(26%)、男/女朋友(14%)、老师(9%)、学长、学姐(6%)、心理咨询员(5%),而有38%的大学生选择不找任何人。

调查结果从积极的方面可知,大部分同学遇到心理困扰会他人倾诉,从反面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淡漠。受传统心理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讳疾忌医,极力掩饰和不愿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心理烦恼,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排解,久而久之,负面情绪的淤积将可能导致危机心理的出现,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学生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现极端事件。

为什么选择向朋友倾诉而向父母倾诉的人少呢?大学生认为,朋友和自己的共同语言较多,父母和自己有些代沟,自己的一些事他们根本不了解,也不认同。而且大学生已经成年了,能够独立生活、独立解决一些困难与问题。如果碰到一点点问题就向父母倾诉,父母不了解情况,往往干着急,也难以解决问题。

87%的大学生会开导身边存在心理问题的朋友。调查结果显示:当周围朋友存在心理问题时,87%的大学生会开导他、8%的大学生认为事不关己,无所谓、对外宣传他有问题的占2%、仅有1%的大学生认为为了自身安全,能躲多远躲多远。表现了大学生热心、乐于助人的一面。

85%大学生表示自己从来没去过心理咨询室。

在问及多长时间去一次心理咨询室时,1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一个学期或更久才去一次,而选择自己从来没去过心理咨询室的大学生达85%。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发挥作用不大,前来咨询的学生人数不多。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

但是,由于学生对心理咨询人员信任度低、咨询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学校经费不足等原因,前来高校心理咨询室咨询的学生并不多。

95%的大学生表示会认真对待心理问题。

在问及你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否应引起重视时,95%的大学生表示要认真对待,根本不用在意的占2%,仅有1%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

68%的大学生认为最需要辅导的项目是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提供参考意见。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最需要辅导的项目依次是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提供参考意见(68%)、解答一些思想问题(56%)、介绍一些为人处事的经验(50%)、介绍和开放校内外资源(30%)、在我难以自我控制时给予警醒(39%)。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特殊时期,在不同的年级、性别需要辅导的内容不同,当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时,渴求专业心理辅导员能对自己提供一些帮助。

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最应该加强的工作是深入学生中多沟通。

调查中:57%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该深入同学中多与同学沟通,23%的大学生认为应该举行心理健康讲座与咨询,12%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仅有7%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二、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为同学们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文化土壤。

(二)高校咨询机构工作人员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咨询要讲究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深入同学中去,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现苗头及时给予沟通与辅导。

(三)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义。提高认识,掌握技巧、充分实践,改善交往措施、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在人际交往中应尽可能地做到:肯定对方、真诚热情。在沟通时,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生动。要学会有效聆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把握谈话技巧,吸引和抓住对方。此外,一个人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角色,在教室是学生,在阅览室是读者,在商店是顾客。在交往活动中,如果心理上能经常地把自己想象成交往对方,了解一下自己处在对方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体会一下他人的心理感受,就会理解别人的感情和行为,从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态度,这种心理互换也是培养交往能力的好办法

(四)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一方面政府要继续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加快出台相应的政策保证大学生就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财政支持,为大学生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己要转变学习方式和就业观念,降低自身期望值,实现多形式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下基层、到西部去、到中小企业就业。

(五)当代大学生情感问题的调适策略:引导大学生制定个人的发展计划、用积极的态度来衡量与评价自我、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及时疏导大学生情感问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