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心得体会(实用3篇)

幼儿园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心得体会(通用3篇)

幼儿园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心得体会 篇1

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在解读《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专题讲座中提出《评估指南》是我们学前领域第二个《指南》,第一个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以儿童发展的指标为依据,而现在的《评估指南》依据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并且明确了评估的周期。周教授从走进《指南》、研读《指南》、精读《指南》三个维度为我们深入地解读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强化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的科学规范引导。《评估指南》主要从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等 5 个方面,用 15 个关键指标和 48 个考查要点,构建了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勾画了有质量的幼儿园保教的基本样态。如果说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制定与实施的办园质量督导评估标准,主要目的是规范幼儿园的办园行为,那《评估指南》则是聚焦保育教育过程及影响质量的关键要素,主要解决质量提升问题。所以说,《评估指南》为我国幼儿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实施指南和明确的行动依据,不仅是我国学前教育向高质量发展的指南针,更是助推器。我在本次培训后,做出如下思考:

一、品德启蒙成为园所立德树人工作着力点

一直以来,在中小学和高校,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工作的主要抓手,但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落地,是大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评估指南》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保育教育结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保育教育全过程,注重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基。”同时提出要“注重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潜移默化贯穿于一日生活和各项活动,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集体生活氛围,建立积极和谐的同伴关系;帮助幼儿学会生活,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育幼儿爱父母长辈、爱老师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党爱国的情感”。这就为幼儿品德启蒙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具体的内容与可行的形式。

二、过程质量是园所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点

确保幼儿园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重要任务。近些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圆满完成了普及普惠目标任务。但科学保教的水平、教育过程的质量和教师的专业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评估指南》着眼于解决过程质量中的深层次问题,将切实转变幼儿园教职工教育理念和行为,提升他们的教育实践能力视为更加迫切的任务。特别是《评估指南》将师幼互动质量作为儿童早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指标,表明了《评估指南》抓住了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脉。这相比以前评估工作中比较重视结构质量是最大的进步。

三、重视教育过程,进一步落实纲要、指南精神

《评估指南》明确指出要“认真按照《纲要》《指南》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教育计划、组织实施各项活动”;“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根据一段时间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作出客观全面的分析”;“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发现每个幼儿的优势和长处,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都体现了《纲要》和《指南》的精神,而且是把握住了《纲要》和《指南》的关键点。因此,广大幼儿园应在《评估指南》引导下,进一步地推进落实《纲要》和《指南》的文件精神,在园本教研活动、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及时进行自我检核、自我修正。

四、教研工作要重实践,看成效

《评估指南》非常重视幼儿园的教研工作,提出教研工作要“聚焦解决保育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注重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反思,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增强教师专业自信。”幼儿园的教研工作是解决日常工作中的真问题。而对于幼儿园科研工作,基本没有提及,反而要求“树立正确激励导向,突出日常保育教育实践成效,克服唯课题、唯论文等倾向,注重通过表彰奖励、薪酬待遇、职称评定、岗位晋升、专业支持等多种方式,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潜心育人。”这也说明《评估指南》非常务实,重实践,看成效,园所教研需要回归幼儿,回归研究在工作中出现的幼儿发展真问题。

周念丽教授认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凸显出三个立场即:国家立场、儿童立场和园本立场。周教授就“儿童立场”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儿童为本应与高尚的目标联系起来,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其次,儿童为本应聚焦在品德、习惯和有意义的学习。品德即五爱教育,指南里将五爱作为幼儿的品德养成,通过日常生活的习惯养成,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当中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第三个是有意义的学习,能真正体现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让幼儿能够自发进行学习。在促进幼儿的学习方面,突出教师在游戏当中对幼儿的积极鼓励、支持,能看到教师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其次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自主决策。《指南》给我们在幼儿为本这个概念上做了进一步的梳理,让我们更明确了儿童为本的概念。

总之,《评估指南》务实、具象、落地,便于各地依照建立质量评估标准,必定对我国幼儿园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一个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幼儿园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心得体会 篇2

通过学习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理念与落实后,我觉得自己在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改观。《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对我们平时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学习活动等方面的评价标准都做了细化,学习《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后,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不再迷茫,对于教育所遵循的发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标等都有据可依。我觉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为我们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指引了方向。

接下来准备更加详细系统的学习《评估指南》中课程部分和幼儿发展部分的内容。碰到其中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求助于同事、或求助于专家的著作,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自己的观点、想法,逐步去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精髓,对自己日后的教育行为和教学方法有一个更明确的方向。慢慢一点一点落实到我的教学教育过程中,坚持做到以幼儿立场开展活动,尊重每一位幼儿,给与幼儿有效的互动。学会尊重、信任孩子,要用发展,个体差异、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孩子。要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才能使自己走进孩子的世界,做到真正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个性、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在今后的环境创设过程中,努力做到让幼儿自主地与环境互动。做为老师,我也尽量给幼儿提供发挥和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促使幼儿自主性得到不断发展。让幼儿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从而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代发展要求接轨。如幼儿园区域角的创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投放材料,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一名好幼儿教师却是不易的,坚持学习,提高保教质量。努力加油,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好幼儿老师。

幼儿园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心得体会 篇3

保育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幼儿保教活动的顺利开展,是保育员肩负的神圣职责。经过本园多次组织的培训使我认识到保育员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注重对幼儿的保育。保育员是看护幼儿的具体实施者,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就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来说,两者密不可分,要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是幼儿园工作的关键,因此,保育员做好幼儿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培训,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与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清洁卫生,营造良好环境

在培训中,我清晰地认识到要想做好保育工作,首先就要明确职责,保育工作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健康当成首要任务,树立正确的保育观,不仅要负责幼儿的晨检、饮食、如厕、卫生、安全等方面,更要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因此,活动室、寝室、洗手间、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成了头等大事,我严格遵循消毒制度的规定,认真做好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了消毒常态化,坚持贯彻保教结合的理念,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

二、保教并重,促进幼儿发展

保育员不仅仅只是是幼儿教师的助理,更是承担着幼儿保健、育儿、教养等工作的辅助教师。因此,在一日活动中,我注重对幼儿生活的管理,抓住教育契机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服务能力,加强幼儿一日常规的训练,培养幼儿的自理与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在体弱儿的管理上,时刻关注幼儿的身心状况,用心呵护幼儿,提高幼儿的体质,使每个幼儿都能全面发展。

三、家园联系,共商教育目标

家长是幼儿园保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日常工作中我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认真听取家长的建议,与家长共同商讨育儿对策,使父母正确理解幼儿保育方面的内容,构建了和谐、互信的家园关系。

总之,为了使保育员更好地发挥在工作中的作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熟练掌握保育员的工作技能及相关标准的质量要求,妥善保管幼儿物品、班级器材。从多种渠道,丰富知识,更新观念,提高职业素养的紧迫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