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茶馆》有感(7篇)

读《茶馆有感(通用7篇)

读《茶馆》有感 篇1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叫做裕泰的茶馆里。一部简简单单的三幕话剧,借助于一家普普通通的茶馆,将半个世纪的岁月浓缩,将许许多多符合时代特征的小人物涵盖,将一个国家在那些个特定时代的悲哀诉尽。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每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职业、阶级的不同群体。看似多达几十位的出场人物,却无一显得重复。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等等身世不同、个性显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深深刻在脑中。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坏。通览全文,在我眼中他作为一个掌柜,很圆滑又显得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然而,在结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馆被_与小人夺取,默默地在后院自杀。这一情节,仿佛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心酸不已。这么一个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柜,却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人物,以其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反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

再谈谈这部话剧的特殊之处。《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戏剧结构的巧妙、严密。话剧全凭台词塑造人物,一个人的性格全体现于他的每一个字眼中。“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语言功力令人叹为观止。《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有生活气息却意味深长。在戏剧结构上,《茶馆》可以说是“形散,神不散”。整部话剧虽年代跨度大,没有主线故事,但毫不显得零散难懂。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故事虽松散但有了连贯性。其次,故事中人物父子相承,虽然年代变化了,但每个人物所代表着的群体依旧存在,并随着时间的迁移有了细微的变化。令故事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最后,每个人物都扮演着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揭示了社会一角,展览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有人评论说《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挽歌。《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而老舍先生仅仅用一些个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想当你合上书本的一瞬,你会感觉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过了漫长艰辛的五十年。

读《茶馆》有感 篇2

图书馆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总让人有一种“暖气熏得学子醉”的感觉。为了让自己不那么有睡意,我总要在学习到有点乏意的时候随便找一本书来看看。这一天下午,《茶馆》跑到了我的手里。

应该是上大学后,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看到舞台戏剧演出。学校的两大话剧社团——“梵音”和“黑白”的给力演出也让我对这一艺术形式有了更多的兴趣。细数上大学以来,看过《称心如意》、《太阳城》、《忠孝两全》、《借我一个男高音》、《求是魂》等剧。其中《称》看过两版,觉得最赞的是《忠孝两全》,最近才看的是《求是魂》——还是两家社团的合演,也着实不错。每每看剧,都会让我有一种正能量传递过来,一方面是演员们演出的成功和看剧的缓解压力,更重要的方面我觉得还是演员的热情,这种热情总能打动我。我想我还会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吧,渐渐地让这也发展成为一种兴趣,也挺好的。

还是说回《茶馆》吧。要说最大的感受,那无疑是认识到看剧本和看表演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经历——这也让我不得不佩服编剧、导演和演员。如果没有很好的舞台感受天赋(例如我),很难把这样的文字转换为舞台的东西。当然了,更难的是把舞台的要表达的东西凝聚在纸上面,这就是编剧的能力所在啊。老舍的《茶馆》让他成为了不仅仅是一名出色的小说家,更成为了一名懂得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家——就像他把小说转换成话剧,一种舞台感更强的事物。他自己也说过:自己曾经把舞台剧剧本写得一团糟。当然我们知道所谓的一团糟不是没有生活性、艺术性、深刻性,而是一种舞台感。在老舍刚开始接触这一艺术形式的时候,正是宣传抗日、宣传思想的重要时期。他深深明白“演”的重要性,虽然一开始“小说味”太浓是最大的舞台败笔,后来老舍也成功写出了像《龙须沟》的成功话剧。也正是有了老舍的努力,才有了与《雷雨》齐名的《茶馆》。

其实说句实在话,我还真看不懂《茶馆》经典在哪里,不知道是少了时代体验还是艺术细胞还有待训练。事实上,我在看完纸质版后,更希望有机会到剧场看舞台表演去。就像老舍说过的那样“演员也是艺术家”。就让这些艺术家来给我解惑吧。在此之前,我还是先写作业去了。

读《茶馆》有感 篇3

《茶馆》堪称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的一个名为裕泰的茶馆中。

茶馆里人来人往,汇集了各式各样的人物,由主到次,三教九流。这个大茶馆,便成了一个小社会。作者将这样的场景描写的绘声绘色,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老舍把那老北平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人物特点鲜明,时间跨越了半个世纪,展现了茶馆在经历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政权覆灭前夕三代的变迁。

另外,《茶馆》的成功我认为主要在语言,《茶馆》的台词设计很到位,是人物形象活跃,富于个性,并且简练,意味深长远。

戏剧本身即综艺的一种,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情节,现实情境的艺术。在这样的基础上,老舍所著的《茶馆》具有了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通常为使戏剧上具有冲突,很多作家都采用“三一律”,但老舍却打破陈规,而且同样取得成功。老舍用自己所轻车熟路的老北京往事,绘导了一出由往昔岁月和市井生活画面组合起来的社会大戏。

而《茶馆》也是堪称“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读《茶馆》有感 篇4

《茶馆》是老舍先生创作与1956年,他以独特的艺术方式把三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变迁状况,装进了不足五万字的《茶馆》里。至于为什么要把剧情安排在一个茶馆里,作者自己也曾做过解释。他说因为茶馆是个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然只有三幕,但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有办法躲避政治问题。但是作者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有办法祥尽的描写他们,因而只能通过描写一个茶馆内的事来从侧面表现社会的进或退。

三幕话剧中一共描写了七十多个人物,其中五十个是有名有姓有绰号的。这些人物身份地位差异很大,囊括了社会各阶级的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社会,因而更具有表现力。三幕主要是通过裕泰茶馆的变化,从古朴到新式再到简陋的变化,昭示了茶馆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的文化特色。

第一幕中,茶馆是比较热闹的,是个玩虫弄鸟吹牛喝茶的好地方。表面上大家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有些人在街上侦辑那些诽谤国事的人,大家心里还是小心翼翼的。茶馆墙上“莫谈国事”的字条也在威胁着茶客们管好自己的嘴,这张静静的字条与茶客们的热闹形成对此,给人压抑的感觉。

第二幕中裕泰茶馆变得更新式了。很多茶馆都相继关了门,但是善于经营的老板却让这个茶馆保存了下来。我们还是明显看到了茶馆规模的缩小,暗示了这个茶馆在动乱的社会中所做的抗争。茶馆的愈来愈洋气以及墙上那张愈来愈大的“莫谈国事”的字条暗示了更大的危机。

第三幕中作者最明显的描写就是破落的茶馆里墙上越来越多的“莫谈国事”的字条以及旁边的茶钱先付的字条,说明茶馆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再说一说在这个茶馆中的一些主要人物。茶馆的老板王利发是一个善于经营的小老板。不过他胆小怕事,奉行着莫谈国事的原则,不断的提醒在茶馆里喝茶的客人们不要讨论不该讨论的国事。即便如此他最后还是死在了国事上,被国事逼得上吊自杀。另外他也是一个冷漠的人,从他对康顺子的漠不关心的行为就可以看出来。他对那些有点权利的人是卑躬曲膝的,这或许也算是他善于经营的一方面,不惹不该惹的人。他精明善良勤劳,在别的茶馆都面临危难的时候他奉行改良主义,可是改来改去也避免不了悲哀的命运。临死之前他把家里人打发到了解放区,他一个人去承担茶馆最后的衰落。他与常四爷、秦二爷三个老人最后喝着上等的茶,自我嘲弄的撒纸钱为自己最后送别。他说过他不会离开茶馆,最后就是以他的尸体来守卫。弥留之际他终于清醒的认识到委屈求全的后果,人生的痛快是反抗。崇尚改良的他却糊里糊涂的结束了他的一生。

常四爷是一个旗人,在清朝的时候那能吃官粮官钱,但是他是一个极其正直的人,他因为说一句“大清迟早要完”被关了一年,他无视腐败的清政府,对帝国主义更加痛恨。清朝灭亡之后,他没有官粮官钱了,就靠自己的劳力开始卖菜。他是一个极其善良的人,比如说他给康顺子面吃,他替茶馆买菜。不过在这样的社会里他最终难免的过得穷困潦倒,一边卖花生米,一边捡人家扔的纸钱……

松二爷是常四爷的好朋友,他也是个旗人,但是他却好吃懒做,犹爱养鸟,清朝灭亡后他再也不能白吃白喝,但是他仍然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有吃的宁愿去喂鸟,最后落得被饿死的下场。

书中也有很多反面角色,如心狠意毒的刘麻子,想娶媳妇的庞太监,见风驶舵的宋恩子、吴详子等等,在此不一一做解。

茶馆的读后感

首先要佩服老舍先生的文采好,虽然没看过原著。但电视剧版人物刻画细腻透彻,景物栩栩如生,矛盾冲突突出激烈,清晰再现了一个人吃人,坏人当道,好人没好报的黑暗社会。当然这也要感谢导演和演员的功底深厚,才让我们品味到了这场饕餮大宴。

这样的作品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唤醒已经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里失落的灵魂,唤醒已经变得冷漠的心灵。刺激一下我们这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吧。“我爱我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常四爷的这句话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绝唱。

读《茶馆》有感 篇5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还有些疑惑,一个茶馆能写出什么东西?单凭一个茶馆就能道出一整本书来?确实另我感到疑惑。 茶馆,一个很是普通的地方,在中国也是极为常见,但它在老舍的《茶馆》里确实是一个特别的小社会。老舍笔下的茶馆几乎浓缩了整个社会的各种形态,并能随着社会的变革演绎出一幕幕惊心动的画面。

老舍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即没有生活的语言。我有一些旧社会的生活经验,我认识茶馆里那些小人物。我知道他们做什么,所以也知道他们说什么。以此为基础,我再给这里夸大一些,那里润色一下,人物的台词即成为他们自己的,而又是我的。”打仗也要知人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我们要特写一件事情或是一个人,就必须对这件事或这个人了解深刻,如果连他们的特点都不能了解的话,那就只能写到一些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根本体现不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写作方面,我们应该多阅读名家的名著,去挖掘他们是怎样地去刻画人或事物的。在学习中慢慢提高自己的写作顿悟,逐步提高自身写作能力。

老舍从北京裕泰茶馆的表面繁荣景象一步步写出整个社会的悲哀,茶馆里会聚了社会上的各色人物,太监、实业家、爱国者等等,繁荣的背后总有悲哀的故事作垫。《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的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五十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动荡、黑暗和罪恶。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他接替了父亲留下的生意,也继承了父亲的经营方法和处世哲学。上至宫廷太监总管、吃洋教的恶霸、社会上的流氓头目、下至吃官饷钱粮的清闲市民、买儿卖女的贫苦百姓,都是王利发的应酬对象。他既圆滑又冷谈地对付每一位顾客,不仅体现出他的精明能干,还体现出了剥削阶级的影响与烙印。

裕泰茶馆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并把各个阶层人的代表一一表现出来。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道出了五十多年来的社会变迁,这些变迁又离不开政治问题。把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和小人物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来反映社会的变迁,侧面地透露出政治消息。这样的一个社会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也是不容忽视的。

读《茶馆》有感 篇6

王掌柜的茶馆,所有人的时代。一茶馆,一社会,风儿吹,纸钱飞,这就是老舍的作品《茶馆》。

《茶馆》的内容真实地反映出清末时人民的贫苦生活。几乎天天街上、茶馆里,都有农村、乡下来的,卖孩子的。先是康六在无奈之下用十两银子把女儿卖给了大清国的太监,结果女儿晕了过去,太监却这么来了一句冷冰冰的话:“死的我可不要!”而一个乡妇要卖孩子,只要了二两银子。读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分,当时的社会可真黑暗啊!高层官员没有一个人关心人民的疾苦,虽然是这样,但还是有一个青年,一个财主,要去追逐他的梦想,去开一座工厂,救穷人,抵制外货。此时的他胸怀大志,信心满满,却看不清前面的路到底有多困难。

常四爷十分正义,但那样也没用。说错一句话,就要被抓去坐牢。而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是个随机应变的人。时代在变迁,他的茶馆也在变着。他唯一舍不得的,就只有六十年老字号的“裕泰”。他要生在这儿,死在这儿。刚开始,茶馆平平常常,无声无息。到了后来,竹椅变成了小板凳。墙上“莫谈国事”的纸条也更多了,更大了。从主顾们的低声细语中,我了解到,在那个时代,好人变成了坏人,坏人天天都在吃香。好人,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的维新运动失败了,都被问斩了。民众却都认为他们肯定是心肠狠毒,干了坏事儿的人。而那些依靠洋人为活,天天穿戴着的是洋装的人,却有很多人去奉承他们。

我对他们感到一种厌恶之情,难道只有当汉奸,生活才能好起来吗?最终一切正直的人都失败了,不管是在做些什么。常四爷的好友全都死了,他天天只能靠卖菜来养活自己。秦仲义,那个曾经神采飞扬的青年,也不见了。只有一个老人,他的工厂被洋人拆了,只剩下几个零件。读到这儿,我十分憎恨那些洋鬼子。现在我们国家富强了,总有一天会把以前洋鬼子欺压我们的事再给找回来!他们最终会得到报应的!

《茶馆》这本书深刻地刻画出了当时封建社会人民的苦难。这应该就是老舍经历的那个时代吧。

读《茶馆》有感 篇7

《茶馆》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茶馆》十分现实,好人不必须有好报,恶人不必须有恶报,充分体现了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不必像上语文课那样细细品读,也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明白。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他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茶馆的老主顾常四爷,他跟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样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样也不肯低头,不肯让步。

读完《茶馆》,我体会到我们此刻是多么幸福,那时候的很多孩子连一碗热汤面都很难吃上,而我们此刻汉堡牛扒能够随便吃。那时的人们真是生不逢时,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异常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之后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我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此刻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

《茶馆》里的道理可真多呀!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