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最新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于丹论语心得最新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于丹论语心得 篇1

(一)、为人之道。《论语》说的是人,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孔老夫子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不断地教诲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总体概括为: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在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满足的今天,人们却显得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工作压力大、贫富分布不均等等一些问题都具有普遍性,这使很多人都心理不平衡,怨声载道。

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我想,这正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心态的真实写照,和别人攀比,比到最后常常闷闷不乐,郁郁寡欢。这是没有什么必要的,人要学会知足常乐。

(二)、处世之道。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交友还是工作,人们都想找到一个适中的生存法则,既对自己负责任,又对他人负责任。于丹教授在《论语心得》中,谈到了一个职业化的工作态度,“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说每个人要做好自己的份内事,也就是常说的本质工作,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所需要推崇的。但是在很多单位,都提倡要多工作,最好是一个人做几个人的工作,这样其实是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

(三)、交友之道。我想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过很多的朋友,但是究竟有几个真正的朋友呢?究竟有谁会在你需要的时候伸出手来,帮你一把呢?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中也提到了,对待朋友也要有一定的尺度,保留一条界限,朋友才能够交往得久远,有很多朋友间彼此伤害就是因为没有保持一定的友情距离。可见,通过《于丹〈论语〉心得》,《论语》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交友方式:怎样交朋友,交怎样的朋友并要怎样维护友情。

(四)理想之道。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变通,与时俱进,内在心灵完美、富足。因为只有内心修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处事。通过《于丹〈论语〉心得》,我们知道了这是孔子对人生理想的总结,这也被后人奉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当然,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但如果我们能在二三十岁时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并在内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价值体系,做到淡定从容,那这样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义的生命。从《于丹〈论语〉心得》中,我读到了这份人生的价值体系。

于丹教授对《论语》的感悟是快乐的。、丰富的、给人启发的。通过读《于丹〈论语〉心得》,我学会了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并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状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份安宁,也才能如孔子教导我们的那样:快乐地生活!

于丹论语人生之道感悟 篇2

孔夫子将他的一生概括为六个阶段,他的这种人生轨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有许多启迪意义。关键要看我们如何汲取这种智慧,来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效率和价值。

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慨。

这种感慨在《论语》中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很含蓄,但是其中又包含着多少沧桑?

大家知道,著名的天下第一长联上联一开始就说:"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下联的对句呢,是"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孙髯《题昆明大观楼》)。

哲人眼中滚滚奔流的河水、江水,它不只是一种自然存在,其中流淌的还有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阴。

杜甫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哀江头》);刘禹锡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西塞山怀古》)。人生有限,自然永恒,这种强烈的反差,足以带给人们强烈的心灵震撼,让你怆然泣下。

难怪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发出那种无端之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在这天地幽幽,物序流转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渺小的、转瞬即逝的生命,我们需要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规划呢?当然,这种规划是艰难的,因为规划本身已经意味着舍弃了很多。

就在孔夫子看着流水兴叹的同时,他也对自己,同时给他的学生,也给千年万代的后人描述了这样的一种人生轨迹: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 语。为政》)

这是一个粗略的人生坐标,在这个坐标上,有几个重要阶段被特别地强调出来。让我们看一看圣人所描绘的这个人生坐标,看它对我们今天还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其实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也就把这段生命镌刻成了一个样子,它成为我们的不朽,成为我们的墓志铭。

每一个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理想,但是这一切要从人的社会化进程开始。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这就是学习的起点。孔子的"十五志于学",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是他对学生的'一种要求。

孔子自己经常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说自己不是生下来就了解很多事情,只不过是对古代文化、对古人所经历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且能够孜孜以求,一直认真学习而已。

今天我们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是好的学习呢?

国际上有一个通行的说法,好的学习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这颠覆了我们过去的认识。一直以来,我们以为导致思维改变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比如一个观点,一个理论,哪怕一个道听途说的见闻,入乎耳,发乎口,可以再去讲给别人,这就是一种学习。但是在今天,只有导致一个人整个价值体系重塑,行为方式变得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会要求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

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可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只是"十五向学"了,很多比五岁还要早就开始学习了。但是都学了什么呢?不少孩子会背圆周率,能够背到小数点后很多很多位;有的孩子能够背长长的古诗,成为在客人面前表演的节目。但是这些对他这一生真的有用吗?今天的向学还有多少是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还有多少能够学以致用?

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最大的苦恼是信息太多,我们最大的难题是选择的难题,因此就更需要有选择、有规划地进行学习。

"过犹不及",这是孔子的观点。再好的东西都有它的度,与其贪多嚼不烂,把自己的脑子复制成一个电脑的内存,还不如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为政》),一定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他所提倡的是这样一种从容地把有限的知识放大到极限的学习方式。

我们现在的学院式教育有一个规范长度,但宽度却可以改变。也许孔子提倡的这样一种学与思结合的方式会给我们非常好的启发。

经过这样的学习、历练,我们逐渐地提升自己、有所感悟,这样就走到了三十岁。

"三十而立",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几乎每个人到了这个年纪,都会扪心自问:我"立"起来了吗?

那么怎样才算立起来了?是否只要有车,有房,或者有了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就算立起来了呢?而立之年对于人的一生又有着怎样重要的作用呢?

三十这个年纪,在今天,在这个心理断乳期大大错后的时代,尤其是在大都市里,还被称作"男孩""女孩",那么怎样判断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否"立"起来了呢?对于"立"字,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呢?

大家知道,黑格尔提出了"正反和"三段论。人最早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正的,比如在刚刚读小学的时候,他相信太阳是明亮的,花朵是鲜红的,人心是善意的,世界是充满温情的,王子和公主最终是可以在一起的,生活中是没有忧伤的。其实这就是正的结果。但是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就会出现比较强烈的逆反心理,二十多岁刚刚步入社会时,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不尽人意,觉得成人世界欺骗了自己,觉得生活中满是丑陋、猥琐、卑鄙和欺诈。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愤青"。这个时候,青春的成长有它特有的苍凉,人必然表现出一种反弹。那么走到三十岁,应该是人生"和"的阶段,就是既不像十来岁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岁时觉得一片惨淡。

三十而立的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于丹论语心得 篇3

这是一件事。还有就是马超来投奔刘备的时候,关羽得到消息,马上写了封信给诸葛亮说,军师您作个证,让关某和马超PK一下。诸葛亮回封信说,马超啊,确实是杰出的人才,但是和美髯公你比起来嘛,美髯公是冠绝天下啊。所有的人都知道,关公其实有点像小孩子的脾气,得顺着毛捋,非常可爱。其实关公也有爱情故事。他曾经看上吕布那边的。一个女人,就是吕布一个手下的妻子。当时刘备投靠了曹操,曹操要刘备、关羽、张飞去打吕布。当时关羽就跟曹操讲价,说我要把吕布打败了,吕布手下那人的老婆归我,曹操说可以。关公。

于丹论语心得 篇4

几天来我如饥似渴的读完了于丹老师所著的《于丹〈论语〉心得》一书,书中于丹老师借助自己丰富的学识与深厚的阅历,又结合当下人们的生活,围绕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比较全面的向我们诠释了论语中那些简单而又千古恒常的真理。在仔细研读于丹老师的讲解时,我体会到了,她所阐述的思想,其实《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于丹老师认为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就好象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象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于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每每运用这些穿越了千古尘埃的简单真理来,解读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困惑时,都会产生阵阵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顿悟。

于丹老师在书中有着这样一段关于处世之道的心得: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有人问他:“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给出的答案让我们乍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

孔夫子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

他当然不赞成以怨报怨。……

而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

在两者之外,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坦然面对一切。”

阅读到这一段时,不由的在脑海中闪现出班上那几个被家长娇惯的已无任何道理可讲、“无药可救”的学生来,纵使各科教师多么耐心地循循善诱,不计前嫌,也无法祈得他们的改变,老师们只能被他们的不可理喻一遍遍的践踏着的尊严,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是想,我是老师呀,我怎能和孩子一般见识呢?于是在继续的关爱中,继续遭到这几孩子的践踏,懂事的孩子有时会来劝我,“老师别和他生气,不值得。”

片刻一阵惊醒,孔夫子在两者之外的第三种态度是多么的恰如其分啊,老师也是有尊严的人呀,为什么对待如此这般的学生要无谓的浪费你的情感、用不值得的仁厚对待那些有负于你的人呢。这样的人当然也包括学生啊,我想孔子的这个在态度就是要告诉,应该把有限的情感,用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吧。

心里暗想,下学期不妨就来尝识一下吧,这第三种态度的教育理念,看看到底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在我的极力推荐下老公也开始拜读起这本书来,一天茶余饭后两人便交流起读书的心得来,他说,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孔子提出的三不,即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他说,自我比照了一下,觉得自己好象做不到也做不好,我笑道,那是。聊到兴头,我也将这两天自己的思考和盘托出,在刚刚嘲笑老公的瞬间和述说自己思考的同时,我突然反问自己,这第三种态度,夹乎于两者之间,你真的能把握得到,把握的准吗,在运用这样一种态度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其实也会是一不小心就非左即右的呀,就这么一个字“直”,也决不是那么简单的和易于把握的呀。,

又想起了于丹老师的话,孔子特别强调做事情的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那么简单的真理,到底又该如何把握呢?我想,也只有在漫漫岁月的实践中,慢慢的去顿悟吧……

于丹论语人生之道感悟 篇5

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很多日常的问答。有一天,颜回、子路跟老师在一起聊天。老师说:“你们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志向吧。”

子路说:“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车马这些好东西,与朋友一起享用,用坏了也没有什么抱怨。这就是我的愿望。”

颜回说:“我的愿望呢,就是一个人不经常夸耀自己,也不经常宣扬自己的功劳,能够做到很谦逊也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学生们发现老师还没有说话。子路就对老师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

孔子呢,就淡淡地说出对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简单,就三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我们想一想,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摆脱跟三种人的关系,那就是我们的长辈—生我养我的父母,我们的平辈—一生相随相伴的朋友,我们的晚辈—自己的儿女。

孔子先不去谈我要怎样建设家国社稷,怎样建立多少功勋,而是说让我的老人都可以安顿了,让我的朋友对我可以信任、托付,让孩子们觉得我这个人是值得追慕、缅怀的,如果我的存在能够让这三种人心中有这样的种种寄托,也就够了。

在这里面,摆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

我们都在说,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敬,但是,我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孝吗?

一个“安”字容易做到吗?让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内在得安其心,可能每一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真正能够做好却很不容易。

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做“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亲情,人人不可回避。

在孝顺这件事上,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叫做“论心不论迹”。我们知道,不一定每一个孝子都有充足的钱财和很高的地位,能够按照他的梦想把爱折合成一种物质条件给他的父母。有时候一个很深刻的心愿,但是做起来却只是一件朴朴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