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语文培训心得体会优秀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前些时候,县教研室组织全体语文教师一起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回来后,我又通读了一遍。读完后,我对语文教育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也有了更明确的目的。
在这次新课标中,一些修改过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更加人性化和有针对性,对于传递祖国的汉字文化无疑是更有益的。现在我针对第二学段的目标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新课标在识字和写字目标上减少了会写字的数量,减轻了学生会书写汉字的负担,也减轻了一些学习压力。现在的学生接触的新事物多了,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也更强了。但是我们的教育却仍然把他们牢牢锁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让他们失去了开发自己兴趣和培养自己爱好的时间,适当的减轻一些学习压力,可以让学生尝到更多的童年乐趣,在这些童年乐趣中积累的经验和经历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也会有促进作用。
2、在阅读目标上增加了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要求。学习贵在有疑,针对疑问可以提出问题,并且找到解决的方法。现在的教育还是停留在教师讲授的阶段,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和能力都不足,而发现学习已经几经论证,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发现问题,并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方式,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而反三,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3、习作目标中指出“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这个目标的提出比原先“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更具体,也更明确了。使得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有更清晰的思路,也更有利于学生把作文写得生动有趣,在写作时突出重点,抓住细节描写。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越来越贴近生活和释放学生天性以及跟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改进的一面,相信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有更大的进步。
一、突出位置,明确目标。
明确“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程标准》)
还“习作”应有的位置,精心编写专门的“习作课文”,使“习作”教材独立成章、自成体系。
明确习作教学的年段目标,3—4年级应在低年级段写话的基础上进行作文起步训练,以片段教学为主,不拘文体,不必成文,让学生自由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同时提出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的要求。
二、降低门槛,培养兴趣。
习作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习作要求力求适度明确,少写命题作文,不给过多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视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写放胆作文,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
三、例文引路,模仿起步。
儿童作文,需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虽然学生口头语言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但若要他们用准确的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毕竟还有些困难。为此,该教科书中年级段“习作”大都安排了“例文”。“例文”多来自初中生,用的是孩子的语气,写的是孩子的生活,抒发的是孩子的感情,且篇幅短小,格调清新,使学生读了倍感亲切。“例文”均由初中生按规范格式誊写在作文纸上。这样,旨在从形式到内容,为学生的习作提供良好的示范。对“例文”,教材还有简明的点评或提示,每次习作要求均与“例文”有关联,便于学生从“例文”中获得启示,并通过模仿学习作文。这种编排,有助于学生在理解与表达、学习与运用之间架设起一
座桥梁,从而降低起步作文的难度。
四、以说促写,读写结合。
在低中年级,“以说促写”、“以说引写”、“说写结合”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该教材对此作了有机地吸收和借鉴。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积累越多,写作的基础才越雄厚。“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更是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该教科书在读写结合上,采取了“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的编写策略:所谓“长短结合”是说一方面致力于长期积累,不急于求成,以“厚积薄发”。另一方面也因“课”制宜,搞一些模仿性的迁移训练。“长线”贯穿始终,“短线”相机渗透;所谓“大小结合”是指课本既有专项的习作训练(大作文),也有随课文安排的“小练笔”(小作文)。大作文自成系列,小练笔机动灵活,从而构成整套教材的作文体系。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俗话说“给人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是常流水。”特别是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结构更新比较快,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及日常生活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同时也就决定了我们教师这个行业必是学习的一生,也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知识、丰富 m.huzhidao.com 自己了才能提高自己,只有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总之,只有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还不知道怎么学习语文,因此学习兴趣不高。通过本次语文培训,使我获取了自己进取的途径与经验。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改进教学,激发兴趣
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着厌学语文的倾向,这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注意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断肯定与鼓励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各个层次的同学更多地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
二、结合教学,加强教育
为强化学生的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教学时做了以下两个方面:
1、语文教材的内容特别贴近我们生活的实际。让学生了解了家乡,也激发了学生的爱祖国、爱家乡之情。
2、在教学中不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达到让学生逐步树立无限热爱祖国,立志建设祖国雄心壮志。
三、要讲究课堂管理的技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
四、总结反思要及时
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了?达到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没有达到的`话,原因是什么?预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在课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处理的是否得当?这次课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什么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在课后要及时的回顾总结,不断的调整、改进以期达到下一节课时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对于教学尤其重要,也正是老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的方面。
总之,在新的语文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通过互动的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的联系,传达语文思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更加高效地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
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法是要求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胸中有全局,把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点置于整套课本的结构网络中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落实于教学实践中,从大处着眼看整体性,从每一个单元结构内部来看整体性。
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应设定整个单元的合理目标从而实现目标并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课标理念,为真正落实语文素质教育,应从整体入手,把课文的每一个单元看成是整套课本的结构网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游离的。
比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游记课文的学习中,一方面学习线索树立,另一方面就可以抓住景物描写在文中的具体写法体现,从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里,找出有景物描写的地方,整合成一个课时来上。这样一来,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很明确,学生也很容易掌握。
单元整体教学应该总揽全局,整体设计教学内容,整合单元难点、要点,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广的空间去阅读、感悟、实践,让他们在学习中积累知识,在感悟中掌握方法,在实践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单元整体教学的展开,有利于学生把握整体,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我同意这个老师的看法。合理整合单元主题,让学生融会贯通于完整知识点的理解,让“课时紧张”有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让师生共同参与在课堂之中。
大单元的学习让我意识到,我们可以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程序,以单元为整体,贯穿到局部。我觉得这样学生也是容易接受的。语文课堂需要深思与不断的学习,一种突现的创意,一次新意的学习,都是巨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