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这么悄悄的溜走在我们不经意之间,一周的实习一晃而过。实习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之课,是我踏出社会上的过渡阶段是为我跨出社会的一大步。这次的实习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却让我意外的收获很多知识。加上上次两周实习的日子弹指一挥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原先颇感忸怩的离开大学的围城生活,现在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或许更应该是一种叹息。 本次实习的地点是在中北大学电视台,中北大学电视台是在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领导下,完成学校视频新闻报道任务和对外宣传任务。电视台的学生团队是在电视台老师的指导下协助完成学校各项采访任务和学生栏目的策划拍摄制作任务。校园电视台主要以电视为媒介,及时报道校内重大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充分发挥电视的教育功能,努力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平台,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本次实习要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电视教材或电视节目的素材摄制,完成后期编辑;亲身参与电视节目的播放过程;了解校电视台的机构组成及其功能,了解基本的设备;必须完成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任务,要有完整的工作日志;本次实习的目的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电视教材或电视节目的素材摄制。按照电视台指导教师的安排,在大量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深入现场拍摄素材。完成后期编辑。根据播出需要,对拍摄和收集的素材进行编辑和合成。.亲自参与电视节目的播放过程。观摩并协助电视台指导教师完成节目播出。
实习内容,在实习的第一天正好赶上我们学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在主楼十五层的汇报工作,我们实习是跟着中北电视台台长张弘,他首先给我们介绍了摄像机的拍摄过程,某些素材需要怎么去拍摄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就安排我们自己去主楼十五层去拍摄素材来作为中北大学新闻速递。我们在去拍摄的过程首先拍摄了汇报的全景,在对发言人拍摄了特写,拍摄了汇报内容,在对提问人进行拍摄了特写,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我们在拍摄完之后带回素材给张弘老师看,他给了我们一些指导,比如说全景要在哪个角度才能拍出很好的效果,特写应该靠近一些,且镜头不能摇晃。放在那个位置拍摄各自的景色。在实习的第二天张弘老师带着我们去东区创新实验室拍摄实验的成品无碳小车,和历年来中北
大学学生们自主创新实验所获得奖项和实验产品。在此拍摄主要是有张弘老师拍摄我们跟着学习,对不同物景的拍摄,同时我们也做了一次群总演员。拍完之后我们再去了创新实验室拍摄了产品的制作过程,这次我们也是跟着学习,看老师拍摄自己几下不同角度的拍摄方法,怎样选取角度,从哪个角度对你所拍摄物能更好的拍出效果。第二天上午的实习主要是学习了一些拍摄方法,下午我们组自己确定了我们要拍摄的主题印象中北,我们请教张老师,他给我们指导了我们的主题,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拍摄。首先我们在我们专业老师那里借到了摄像机,我们组进行了讨论我们主题“印象中北”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拍摄,确定拍摄计划,拍摄步骤和拍摄景物,接下来我们选着从中北大学的德怀楼开始,我们选择着用空镜头的方法到中北大学四个大字,拍摄德怀楼时候我们架着机子,选择从侧面的角度用摇镜头,从德怀楼的左侧的三个大字慢慢的移动到德怀楼的全景再定格几秒钟,正好可以符合人的视觉观察,我们每个人都拍摄了一次。拍摄完德怀楼之后我们选择到德怀楼后面的小柏林园拍摄那里的风景,主要是很有秋景的风味。我们进行策划要拍摄的方案。选着用我们组两人坐在长椅上看书,拍摄阳光照耀下黄色枫叶摇曳唯美动态的风景气象,人们自在看书和谐的场景。这个场景比较麻烦我们进行行了很多次拍摄在不同的角度。在第三天的实习我们还是自主去拍摄素材,由于有课的原因我们选择拍运动场景下和下课行走的学生们,我们选择在主操场拍摄运动的健儿们。我们商量着用什么样的镜头才能拍摄出在运动场上挥洒运动的感觉,我们尝试了很多的镜头,从两个角度进行拍摄,正面拍摄和侧面拍摄,每个人都进行了拍摄。快到下课时间,我们在中央大道上架着机子拍下课时候人群熙熙攘攘的感觉,一所大学活力的一面。上午拍摄结束后我们小组讨论了下午要拍摄的地点和风景,既然要拍印象中北怎么能少了全景了,所以我们决定去二龙山,柏林园,中北大学铁路进行拍摄。决定路线后就先进行山上拍摄,但要由于天气不是很好的原因,对我们的拍摄也不是很好。就拍了一些全景,拍了柏林园的一些风景后,到了铁道,这可是我们学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一大特色。铁道要有深邃,但又不能死板的知识风景,要让他动起来,我们决定用小组两人在上面行走,用跟拍的镜头,最后用拉镜头拍全景达到深邃的感觉。
第四天实习,我们去了中北电视台,我们把我们拍摄的素材给张老师看后,他给我们指出来我们在拍摄过程的缺点拍高楼不能用推拉镜头,还指出要拍摄特
写,解释说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不能是全景连接全景,需要用特写和中景,最后他给我们讲解我们应该怎样去拍摄风景,从什么角度才能把你所想要的感觉拍摄出来指出拍摄要符合人们的视觉。他不仅给我们讲解了拍摄的方法,说了拍摄角度的重要性,还让我们看了一下他所拍摄的,让我们有所感悟,在他的指导下后,我们又进行了去拍摄,首先拍摄主楼由于他的指导我们选择在主楼的右方的角度选择用上方的镜头慢慢的移动到中北大学的全景后停下几秒。最后我们去了中北修建的科学楼拍摄了,再去了中北大学的图书馆拍摄了学子学习的场景。第五天的实习也是自主拍摄素材拍摄羽毛球馆和排球场上学生们挥洒青春运动的活力。在选取中北大学图书馆后面秋叶飘落,和柳树伟岸的景象。在老师的知道后我们拍摄也比以前的好了很多。我们自己还抽出了一些时间去拍摄中北大学的风景和学生们自主举办的活动和迎新晚会。我们的素材就收集完了之后就进入后期的编辑过程。我们组每个人分配了工作,各自剪辑一部分最后再合起来,这就是我们实习一周的内容,不仅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也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
一个星期的实习太少了,但自己的收获还是满满的,首先我学会了使用摄像机,在使用的过程也把我们之前学习的电视教材的知识应用起来了,比如全景、中景、特写、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等等他们适合什么样的景物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其次是跟着张老师去拍摄素材也学习到了很多拍摄技巧,张老师的指导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他给我们看他拍摄素材和给我们讲解,在拍摄高楼时我们拍摄要选取好的角度符合人们的视觉,不仅要拍摄出他的雄伟还要有动感,能让人们用视觉感受到他的宏伟。在景色的时候我们要选择好事物的对比规律,要让本来不动的景物拍出来动的。拍摄的衔接符合人的视觉,在他那里学到很多拍摄的技巧,也在我后面的拍摄中的得到了应用。再次,通过这次实习收获的是学会了挑战自己。这次实习学会了和严寒的天气作斗争。拍摄的需要天气比较寒冷,但我们依然没有停歇,为了拍到更好的风景,我们吹着大风,手都是冷冰冰的,还是一如既往地拍摄。有了这种体验,不论以后做什么工作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坚持的决心。最后是在剪辑后期,我们组每个人分配了工作,各自剪辑一部分最后再合起来,在这部分过程中由于之前学习电视教材的时候也做过视频但远远不够。于是,自己在网上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编辑视频,学习了文字
的编辑,视频的剪辑,视频的组接自己本身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学习的时候也特别认真,在自己的自学下把我所编辑的部分完美的完成。我想,学校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培养自学的能力。在21世纪知识新时代,作为我们想不被社会淘汰要学会不断学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遇到问题要细心地思考,想办法解决,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要有一种坚持的精神,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要虚心请教长辈,利用闲暇的时间用来为自己充电,提高效率,科学的掌握时间,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把知识用于实践中,让自己更强大。
电视台实习第三周,我在这短时间里有以下感悟:
一、待人要真诚。
踏进节目部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电视台的哥哥姐姐,还有老师们打成一片,我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他们的信任。
二、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因为人一旦踏入社会,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三、热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
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我的信心打动了带我的记者和老师,他们都十分信任我,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所以,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拿出应有的自信,不管是谁,都会被那份自信所眷顾并被打动。
最后,我要总结我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足。
作为一个好的编导或传媒人,都必须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功底。从我在撰稿这块上,便暴露出了我浅薄的文化底蕴,也感到了文学功底的薄弱。所以我必须加紧丰富文化常识和文学写作能力,要保持肚里时刻有墨,能在任何时候都能随之发挥。
同时,我还缺乏的就是创新。我不断努力探索、坚持创新理念,创新是源动力,有创新才有发展。比如说,在工作中能做到不循常规,以一种创新的形式去完成工作,这不但能为工作赢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赢得领导或同事的肯定和表扬。还比如说,在讨论一个课题或者在写一份调研报告的时候,如果能用独特的思维提出新的思路、新的观点、新的方法,这对的个人发展十分有利。
第一周 初来咋到
带着一丝紧张,一些兴奋,我穿上正装很不自然的走入了广州电视台的大门。期待已久的实习旅程终于启航了。在实习队长的带领下,我小心翼翼的来到了广州电视台八号楼的第八层——也就是广州电视台综艺栏目组的办公室。见过秘书长,在她的安排下,我被分配到《岭南星空下》这个剧组,当一名助理编导。
在来台之前,我对此次实习期待是在琐碎的工作中学会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然而当我接到助理编导这个安排时,感觉有点意外。接着我们六个实习生在一个编导的介绍下初步的了解了我们的工作职能。助理编导的工作颇具挑战性。工作涉及专题片策划,跟外拍,跟采访,做场记,字幕,做非编等等。光听到这些,已让我有一股跃跃欲试的冲动。我暗下决心在接下来的实习期间一定要做出成绩。绝不辜负这次来广州电视台实习的良机。
为了让我们更加地融入到剧组工作中。制片人高小姐跟我们实习生开了一个短会。首先简略的介绍了这个栏目的概括。以及目前的工作进度和接下来的工作设想。她说,由于本栏目正在进行系列片《高第街》的制作过程中,所以有一部分实习生需要协助这边的工作。然后她随机的挑了我和另外几个同学负责这项工作。接着她又介绍说,,剧组准备策划《广钢》系列片,需要一些实习生去跟进。我心想,参与《广钢》系列片的制作,可以见识到一个片子整个的制作流程。而且我家就在广钢附近,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广钢工作的。因此这个题材对于我来说是熟悉的。因此,在制片人说话结束之际,我勇敢的举起手发言,向她表达了我的愿望。她爽快的答应了我的要求,让我跟进这个《广钢》系列片。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一开始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是金子,别人也看不到你的光,要得到别人的关注,就必须要勇敢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其默默地承受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为什么一开始不站出来,把自己想法说出来。或许你的要求会不被应允,但从比没试过要强很多。命运将会因为你的自信和勇敢发生扭转。
实习的第一周,没有太多的实质性工作,因为所有事情都在磨合和进入轨道的过程中。自从被分配到《广钢》这个组之后,我便开始积极投入到筹备工作中。这一周,我跟着编导到广州钢铁集团进行踩点,对周围进行视察,并和该单位的宣传部进行了初步沟通,达成了协作关系。接着我们又回到电视台,针对《广钢》这个题材进行开会讨论。编导给我们详细的向我们介绍了整个专题片的框架构思以及一些拍摄手法的设想。开会的期间,我认真记录下每一个要点,同时也对其中一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第一周的实习心得:第一、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即使机会一开始没有眷顾到你,只要你积极争取了,最终还是会有收获的。第二、任何工作都需要认真仔细。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经常把笔记本携带在身上,方便记录以及备忘。正是因为我有这个习惯,能把编导所说的要点记下,开会讨论的时候,方便调动信息,加快了工作进程。收获其实都存在于处事过程的细节当中。只要留心,善于发现,即使做一些无聊琐事,你也能从中收获到很多知识。实习的时候不要埋怨别人为什么不给你工作,反思一下,究竟你值不值得别人给你工作。再者,工作其实有很多,如果每每都要别人叫你去,你才去,就缺乏了工作的主动性。实习时不要埋怨别人为什么给你做一些琐碎之事,因为试想一下,即使委以重任,你又能承担么?凡是都要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这些是我实习第一周的感受,愿意和各位一起分享共勉。
第二周 逐步适应
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非师范),说实在跟电视媒体的关联性不是很强。为了弥补自己的专业不足,让自己更好的融入工作中。我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补充各项与之相关的知识。首先是对我剧组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再者是对助理编导的职能进行认识。因为以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非编机,所以为了减少出错的可能,我也上网找到该非编机器的使用说明书。对非编机的使用进行大概的认识。因为我知道,如果要想在实习中学有所成,必须走在前面,学在前面,把一切的主动权握在手里。只有一开始把主动权握在手中,才能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而不是盲目的被动接受。因为媒体工作者,讲求的是效率,要等你慢慢消化理解,这需要浪费很多时间。
为了更好地融入这个专题片的工作当中,我主动对拍摄主题----广钢的背景信息进行大略的了解。根据编导的专题策划的大致内容,以自己的角度去想,究竟怎么拍,用什么镜头更能使观众感到共鸣。第二周正式开始投入工作。几乎每隔一天就去外拍和采访。外景拍摄和采访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尝试。虽然很辛苦,但是真的学到很多东西。并非如很多人所说的当助理其实是打杂的。如果你实习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只学到了如何打杂,那么你是失败的。因为你除了被人指使做打杂,其余一点都学不会。首先,要端正实习的心态。助理本来的工作就是辅助性的,主要是协助编导的拍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此话说的不错,但是你连一个士兵本职工作也没做好,老想着怎么当将军,似乎又点不合实际。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实习生,编导自己也要兼顾打杂的工作。从低做起,这是成为编导的首要条件,应该说要在任何一个行业有所发展,都如此。每次出外景,拿摄影器材,对于我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了。摄影器材包括摄像机(这个主要还是由编导来拿)脚架,显示器,这些是必须的。如果要去采访,我们就多带上反光板,吊mic,甚至高光灯,灯架等等。通过参与协助拍摄,我学会了这些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知道怎么打光等等。编导告诉我,要进行外景拍摄首先要对天气进行大概的了解。如果天气好,光线充足,拍摄出来的效果会比较好。明暗度相对比较适合。如果是雨天则要注意摄影器材防水的工作。大雨过后,天空的对比度,四周景物的饱和度,各方面都相对明晰。编导好教我如何使用摄像机,取景角度等等。虽然他不是经常跟我说,我就通过站在他旁边,一般观摩学习。除去外景拍摄就是人物采访。电视采访多数以集体采访为主。通常把几个采访对象约出来,然后分批采访。这样大大的减少了拍摄的时间,方便掌控。由于采访对象大部分都是老人家,所以采访过程中也要体谅受访者的体力问题。我在一旁一边对采访过程中的大概内容记录下来,这样方便日后做场记。原来速记真的不容易,不仅要反应快,听力灵敏,要专心致志。光是采访内容的记录,我已经把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用完。速记不该是漫无目的一字不漏的记录,关键找出采访重点,然后详略得当的进行记录。由于采访对象很多都是广钢的老干部,和他们这些前辈一起吃饭的时候,餐桌礼仪十分重要。座位安排也十分讲究,决不能有一丝马虎。要当一名识大体的,懂礼貌的实习生,要时刻谨慎关注每一个工作细节。
第二周实习心得:1、踏实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耐得住寂寞,坚持下来肯定会有所获。
2、对于接到每一个工作都要思考编导的用意。学会反思,才能在琐事中得到成长和提高。
3、为人有礼貌,与人沟通要讲技巧。学会跟长辈打交道。
4、善于观察,出来工作,大家不存在师生关系,别人也没义务教会你什么,关键要看自己是否用心,关注细节,从别人的处事中领悟。
第三周 进入轨道
不知不觉,加入这个剧组工作已经有半个月之久了。很多工作已经慢慢的适应,进入了正常了轨道。少了最初的不知所措,但还没有做到游刃有余。这周除了做好本剧组的工作之外,晚上响应台里面的要求,调动到《心水奥运》去帮忙。虽然工作量不大,但让我感到很充实。基本上,这个星期我的工作都是以室内为主,在家里听场记,搜索相关资料。傍晚的时候回台里的演播厅去帮忙。
先说一下场记吧,场记其实是把采访的内容,一字一句的听写下来。跟字幕差不多。由于之前去采访了好几位嘉宾,所以编导让我把他们的场记都整理出来。别看场记这工作既繁琐也无聊,但是它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有了场记,编导可以节省看带子的时间,迅速地找到有用的信息。同时场记就相当于字幕,字幕就是把所有镜头里面出现过的画面,凡是有人说过的,都会呈现在屏幕前。字幕基本上就是从场记厘米抽出来的。接到这个工作之后,我认真反复地倾听,务求精确地听出每一个字词。因为采访大部分都是广州话的,然而为了规范播出,所以字幕尽可能是普通话。于是我在字字精确的基础上,认真的对相关的语序进行调整。经过好几天的奋战终于把它做好了。但是后来我才发现,我交上去的格式不太符合标准。场记最好是用文本文档来做,不要加上标点符号。因为字幕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如果你加上了,只会增加工作量。最好把时码也标上去,因为到时候倒带寻找信息会比较方便。除了做场记,我还负责找资料,由于编导给的指示相当模糊。我基本上把整个网上有关的资料都看过一遍了。努力地从中筛选出最好的。面对网上漫天遍地的信息,有效地将其进行筛选,这个工作其实对于每个行业都是相当有用的。为了减轻编导的阅读负担,最好把所有资料都整理好,务求把简洁有用的信息送到编导面前。
由于这个暑假碰上北京奥运会,广州电视台举办了一档迎奥运,同时寓教于娱乐的节目。由阮星航做主持。因为这个节目是现场录制的,所以有很多观众会来,我们实习生主要是起协调的作用。虽然看起来这些工作其实跟接待无异,但是其实里面有很多学问。关键是让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危机处理,如何跟别人周旋,协调。就好像有一次,一位现场观众不服从电视台安排,一开始,我非常有耐心跟她解释,然而无效。那个阿姨真的不讲道理的。无论我怎么解释她都依然故我。对现场造成相当多的不便。说着说着,我的脾气也来了,但是努力地压制着。深呼吸的继续劝导那位观众,对她进行安抚。让她先休息一下,我找导演来协调。还有一个小朋友突然闹情绪,哭着不肯上场。最后周旋良久,再三安抚才最终解决。对于这种突发情况,你一定要冷静,要有耐心,尽量安抚观众。再与片场的工作人员一起解决。
第三周实习心得:1、工作中不可能波浪不惊,肯定会有意外情况出现,面对突发情况,首先要冷静处理。先分析现场,看自己能否解决,如果无法解决,最好寻求上级帮助。因为我们是实习生有很多事情不熟悉,再者没有职权,千万不要随便的拿主意,贸然安排可能会给剧组带来很多的不便。应急反应一定要有。
2、要懂得不耻下问,不明白的就要问清楚,因为每个人的工作方式都不一样。按规矩办事可以避免重复修改,减缓工作进度。
ps.实习周记一共有六篇,这是最后post上博客的一篇。由于贴文章没有按顺序的。所以貌似有一点乱。anyway,希望你们不要介意。同时也希望能与你们分享我实习六周的点点滴滴。
第四周 初征败退
随着实习时间的不断前移,加深了我对本职工作的进一步认识。由于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本人表现得相当积极和用心,并获得了编导对我的信任,他给机会让我去采访。我听了之后,顿觉受宠若惊。虽然内心有不少疑问,但很感谢编导对我的信任,感谢他给我这个机会。
为了不辜负编导寄予的厚望,同时也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在采访之前,我就做了详细的采访计划。首先我对采访人物的背景进行了初步了解,然后根据编导的要求设计了一份采访提纲。并仔细的对采访问题进行了斟酌,力求尽善尽美。一直自以为准备充分,但真正上场才发现自己心有余力不足。采访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调动了很多各式各样的因素。如果准备不够深入,根本很难做进一步采访。出征以失败告终,但失败比成功更能让我正视自己的不足,好让我寻求改进的办法。
跟拍采访前,编导安排我跟受访者进行交谈,目的让我更好地了解受访者的背景,以便拍摄之日,能够顺利进入状况。同时也增加受访者我们的认识。到时候面对镜头的时候就不会紧张了,会显得更为自然。那次的接触,我跟受访者还算相谈甚欢。我也从中获得了不少背景资料。唯一不足的是,可能对方还是有点紧张,每个问题都是点到即止,没有深入拓展。总的来说,那次的接触,让我对接下来的采访充满了信心。然而事实却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好。甚至有点糟糕。平时自以为口才了得,还蛮健谈的。但到了实际采访过程中,却发现自己说不出话来。那天,一大早,我们拿好摄影设备来到跟拍现场。由于编导想把这条片子做的自然一点,就好像纪录片那样纯粹。,所以力求拍摄受访者一家人的和乐融洽的场面。我的工作任务就是引导他们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不知道是大家不习惯镜头的缘故,还是我的问题。我发话的时候,大家的反应都比较冷淡。基本上是应付式地搭理了几句。话不投机半句多,或许就该这么形容。冷场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后来一个前辈上前来帮忙。不知道是不是由于他了解他们的生活背景的原因,他跟我问同样的问题,然而却有不同的效果。我不断留意他的谈话技巧不断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
总结如下:一、客观分析:可能这个家庭还不是很适应镜头的存在,感觉有点拘谨,放不开。所以不怎么想答话。我跟他们年纪相差太远,而且少了一些生活经历。问起话来少了一种同代人的熟悉。
二、主观分析:
1、本人问问题的水平有待提高,无论从语气语调,问题的开放程度,提问的方式方法。
2、本人要放下身段,更为亲切一些,让人感觉很舒心,才能在一个和谐。自然的方式下进行跟拍采访引导。
3、要乘胜追击。有时候不是他们不想回答你的问题,只是他们还在适应当中,只要你勇敢的追问下去,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当时我问了几个问题,发现大家回答热情不是很足,所以我也底气不足,问不下去了。立即就打住了。其实当时只要我继续的坚持问下去或许就不一样。)
4、要在他们的答案中发掘问题。不要一直的按着自己的稿子去问问题,可以试着从他们的答案把问题挖掘的更深一些。
第四周实习心得:1、采访不一定是单对单的。尤其是电视采访。电视采访根纸张媒体不一样。为了节省资源,采访最多以群体方式安排。这样既能节省时间,使得采访背景得到统一。当采访对象是一堆人的时候,要懂得控制场面,合理调动气氛。
2、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口才。做采访的时候经常是脱稿的。因而要学会随机应变。善于从受访者口中获得题材进入深入挖掘。采访可能会涉及不同行业的人士,因而知识面一定要广泛。真正口才好的人,是无论谈话对象是谁都能侃侃而谈。
3、前辈的建议:多跟不同职业的人沟通,尽量去发掘他们的生活作息。因为我们要很好的和别人沟通首先就是要了解他们的工作背景,因此谈起话也会产生共鸣。
ps其实这篇已经在之前的博文提及过,现在是从新系统整理的。
第五周 零的突破
专题片《广钢》,从筹备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看着手中的素材一点点的积累,一种从无到有的充实感油然而生。现阶段的工作主要还是积累素材,为后期制作奠定基础。只有当素材准备充分,才能为片子提供足够多画面,辅助主题的表达。编导们总是抱着精益求精的高标准,不断地对《广钢》题材进行深入挖掘。
由于节目制作的时间有限,为了争取时间,为了内容更加丰富,我们从广钢电视台里面找来了不少可用的片段资料,来使片子内容更为丰满。到了广钢电视台,我们首先队对大部分库存的带子进行内容的检索,找出有用的背景资料带。通过严格筛选以后,找出了一些精化的镜头。因为广钢电视台所使用的带子跟我们台里面的有些不一样,因此我们从台里面带来了一盒带子对适合的镜头进行转录。带子的转录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鲜的事情。在认真听完编导的指示后,我按着工作步骤开始实践。首先,把内容锁定,找到该片断的时码,然后提前打点,开始转录。这个工作其实并不复杂,步骤也很简单,但是由于对机器的不熟悉,工作效率及其低下。直到后来,掌握了窍门,才使工作速度全面提升。终于顺利完成了带子转录的工作。经过这次转录工作,我发现自己虽然工作很认真,但是效率还是有待提高。
这一周我们工作的重点还是在采访和外景拍摄。虽然跟外拍和采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深夜跟拍,清晨拍日出这些都是我未曾试过的。当得知有这个安排的时候,我鼓起勇气向编导表达了我自己的意愿。希望能参与到其中。刚开始,编导对我说,你一个女孩子,熬夜很辛苦的,早点回家吧!我很坚持的跟他说,这次实习机会很难得,我也很想在这次实习中得到成长,不睡觉一天两天是无所谓的。而且我现在还很年轻,就让我试试看吧。最后编导还是敌不过我的坚持。让我参与通宵工作。那天,我自己处于高度兴奋当中,丝毫也不感觉疲惫。跟着大伙一起工作,为了片子一起通宵,什么都是值得。而且这次通宵工作,让我觉得很难忘。由于我们要对一个上晚班的女工人进行跟拍采访。于是我们一行人晚上11点钟,架好摄影设备,准时地守候在广钢大门前。这个时候女工终于骑着自行车出现了。接着我们一边贴身采访,一边跟随着她深入厂房,也就是她工作的车间进行拍摄。夜已深,皓月当照,看着一个个背影被月色拉长,我突然很是感叹。工厂内部虽然少了白天的嘈杂,但仍不乏有工人夜间作业。机器的隆隆声像一把尖刀硬是划破夜的宁静。当所有采访拍摄完成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然而有几个编导依然彻夜未眠,但他让我们回去歇一下。我和另一个实习生回家洗了个澡,然后小憩了一个小时,四点半我们又重新出发,赶回现场,等待黎明时日出冉冉地升起那一刻。当太阳升起,耀眼的阳光洒遍四周的时候,把整个厂房都笼罩起来,那个画面真的想当美。通宵的疲惫突然一下子驱散全无。当真是美丽的东西是值得等待。拍摄工作直到早上九点半才正式结束。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家中,但是头脑竟然一丝倦意也没有。整个人还处在兴奋当中。
第五周实习心得:1、其实任何工作都是无数的琐碎事情对切而成。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越是细小的事情,就越要加倍小心。工作除了要细致处理之外,还要讲求效率。不要让同事感觉到你的办事效率不高。所以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学会技巧。努力做到既快又好。
2、不要因为自己是实习生,是女生就放松对自己的标准。实习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拿盖章,不是为了拿一纸证明。关键是自己能在实习期间学有所成。所以一旦进入任何单位进行实习,就该把自己当成是其中的一员。以正式的员工标准要求自己。既然别人都能做到,毫无疑问,你也可以处理得好。
3、媒体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很大,能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是必要的。做任何事情都要不辞劳苦,全力以赴。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每一天不同的挑战。
第六周 后期制作
经历了连续几周的外景拍摄、人物采访,片段采集,前期筹备工作,总算暂告一段落。此话怎解?由于《岭南星空下》改版后,以制作和播放系列片为主。为了赶进度,出效果,冲高收视率,编导们都忙得焦头烂额。上一期的《高第街》还在播放当中,接下来的《广钢》已经在采集和制作当中。效率对于电视媒体工作者来说是最重要的。先是出效率,接下来效果更是不容忽视。实习的第六周,也是进入了电视后期制作最为紧张的一刻。所有成败就看这个一个星期的后期剪辑。
我跟着编导马不停蹄的从外景拍摄赶回了电视台,然后匆忙的往非编室奔去。我拿着一大堆素材,一叠分镜头剧本,一大份场记认真的记录下编导给我的任务。编导让我把分镜头剧本中的所有内容找出来,把它导入,进行素材采集。因为之前几个星期我都是跟外拍,跟采访,很少机会接触非编机。电视台的非编机是大洋的。那机器对于我来说,是陌生了,冰冷的。编导认真的跟我讲解了操作流程。我用心地记住了要点。接下来,我为了提高效率,首先把分镜头剧本中所有的人物采访进行分类,然后在采访场记中找出,根据内容的`位置猜测打点位置,对前三集剧本素材进行系统的采集。在整个采集过程,绝对不能有一丝马虎。刚开始由于不熟悉,所以进度比较慢,后来熟悉了,我想提高效率,于是使了一些小聪明,缩减了原有的步骤,结果出了错误。幸好,我自己能及时发现,否则肯定给编导留下不少麻烦。循规蹈矩,一步一脚印,这真的是至理名言。电视制作,应该说无论任何工作,都需要一丝不苟的认真工作态度,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偷工减料,贪图速度,而枉顾质量。时与效应该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我在这边采集,编导在那边剪辑。等我把所有素材都采集完成。我的编导已经把初编弄好了。接下来,他教我如何上字幕。并且让我校正字幕中的错误。虽然这些工作都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是这里需要细心,耐心,专心。一旦缺少其中一心,都不能很好地把事情做好。为求不出任何差错,我每字每顿的仔细检查,遇到模糊不清的音频,我会反复倾听,直到把正确的读音输入。由于字幕的输出有屏幕的限制,因此长度一定要截取正确。所以我反复推敲,务求每一行字幕都能做到准确无误。经过数小时的战斗,终于在晚上把所有的校正完毕。顺利地交给编导。编导告诉我,初编完成后,然后对其进行一些润色,再交给制片人审批。换句话说,我刚才手上拿着就是母片。因为初编已经把整个模式固定了。接下来只是对初编进行一些修改,例如画面的颜色饱和度,明暗等等。那我校正的就是一个半成品了。真的超级兴奋。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片子一步一步的成型。文字不足以形容我内心感受。就好险一个母亲怀胎十月,即将临盆的兴奋。8月31日,是系列片《广钢》第一集《诞生》的播出日,也是我们辛苦工作得来的成果展览日。苦尽甘来的畅快涌上了我的心头,辛苦付出,终于让我看到了成果了。只要有付出,就肯定有收获的。
在广州电视台实习的时间不长,只有一个半月,但在这短暂的日子里,让我收获了许多,同时也使我成长了不少。感谢制片人给我这个机会参与《广钢》系列片的制作。感谢“岭南星空下”节目组的每个编导,以及广州电视台综艺栏目的每位前辈。特别要感谢李云波编导给予我的指导,让我见识到一个电视制作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您的身上让我看到什么是专业,什么是效率,什么是高标准的严谨制作。衷心地感谢你。遗憾的是,未能把《广钢》系列片,全程跟进完毕。不过在这短短的一个半月,我已经收获了很多。
今天没去台里实习,因为表姐从广州回来了。
和我在一个栏目的那师兄两天没去实习,昨天去了,我便问他:“你两天都没来?”他说:“是啊。”我便笑着说:“那今天可真是难得啊。”他边笑边跟我说:“下星期我就不来了。”我问他:“明天星期六,属于下星期吗?”他说:“属于。”我又问:“今天来了就不来了啊?”他说:“嗯。我今天来就是来跟你告别的。”我半开玩笑地回答:“好感动啊。”随着他的离开,实习生又少了一人,但我的实习生涯才刚进入轨道。他急着离开,可我还将继续……
今天去实习了,又出去采访了。是在一家电卖场进行调查,共采访了40位消费者。做这样一个调查性新闻后期剪辑相对麻烦,因为有一定的逻辑性,要把有共性的言语放在一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所以要打乱顺序。另做它的字幕也比较麻烦。这让我觉得做个3分钟的新闻都要这样把握,若是一个更长的,或是记录片、电视、电影等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实习第一周,很重要的就是你的环境适应能力,事实证明还是有待提高的。这种适应能力包括适应作息时间,适应办公室环境还有适应和老师同学的相处。关于作息时间,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点睡觉的作息虽然非常的perfect!但是真心觉得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晚上一吃完饭就想倒头大睡,上午听完课批作业的时候就开始犯困,完全没有总结和写教案的时间;导致和办公室老师的磨合就变得很困难了,目测发现,想要做老师,一定要有伶牙俐齿和打了鸡血一样的精神,像我这种提前进入老年期,温温吞吞说话细声细气,做事不利索还整天犯困的人在办公室差点成了空气,有时候跟在老师后面想搭上点什么话却说不出,想做点什么却无法开口的感脚真的是窝囊透了!不知道有没有学语文的童鞋和我有同样的感受,一味地培养书面语的语感,有时候口语话的东西开不了口了,冒出来的全是一串串的套话,交流障碍了!
不过还是有可喜的地方的,认识了好多浙师大的师兄师姐,还有看望了曾经教过我的所有老师。原来今年考进一中的老师几乎全是浙师大的,办公室是一个初阳学院的学长,一上任就当班主任,工作做得那是相当不错,也很会做人,阳光又风趣,和办公室老师相处得很融洽,榜样啊!今天去听课的老师居然是xx级的学姐,海宁本地人哦,读了四年居然不知道,浙师大出来的果然都是美女,智慧又性感,真羡慕!昨天还遇见了高一的实习老师,卜老师,今年刚进海宁一中上班,感慨时光的轮回,真是奇妙;还遇见了初中的虞新泉老师,语文水平那是相当厉害,这么多年了还骑着一辆老式自行车,似乎已经过了退休年龄还坚守在岗位上,把自己的一辈子贡献给了三尺讲台,真是敬佩!
1、心态转变。
学校的生活养尊处忧,无需我们担忧某些问题,学校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习跟得上就可以,而在工作当中就不然,工作中,我们要考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怎样处理与上级领导、同事的关系,还有在工作当中的不尽人意等事情,这些都要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及时的转变心态会让我们工作更加顺利。
2、计划做事。
有了明确的计划,目标才清晰,以至于在工作中不会茫然。在采购部实习的三个多月中,我每天都写工作日志,记录下我要做的事情,然后再总结一下完成状况,日志看似平常,但在无形中提高你做事的效率和工作的有序程度。
3、处处留心皆学问。
这句话是我刚到采购部报到时经理对我讲的第一句话,对这句话经理并没有给我们多说什么,但在工作当中我深有体会,初到采购部我把以往的采购合同重新进行整理并做了电子版的档案管理登记,这样节省了查找档案的时间。在整理过程中我仔细的看了一下采购合同的内容,这为我以后的修改合同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我可以直接套用以前的合同范本,这个结果直接归为我的留心。在生活中只要你留心处处都有学问在,不要总是期盼别人告诉你怎么去做,应该学会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去做。留心别人怎么做。
4、不以事小而不为。
做大事小事有不同的阶段,要想做大事,小事情必须做好。我们正是实习的阶段,做一些繁琐的小事情,很有必要。工作中我们每个人干的最多的就是打水、拖地和擦桌子,但我并没有感到烦,而是把它当作我素质培养的大讲堂,正因为这些小事情改变了办公室的环境。这些小事情值得我去做。事情虽小,可过程至关重要。
以上是我在实习中的一些体会,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还存在一些缺点,如:性子急、愿意推托等毛病,正确的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才会使自己的能力提升的更快。
第一周
在经过亚运颁奖礼仪的全封闭式训练之后,我感觉自己充满了一身冲劲,经过那四十多天的磨练之后,我觉得再大的困难我都能克服了。
经过师兄的介绍,我来到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最前线》栏目。一进办公室就见到陈老师似曾相识的脸,原来陈老师是一名老播音员了。师兄介绍我坐下来和陈老师聊一聊,陈老师觉得我比较适合做出镜记者,希望我可以先跟记者出去跑跑新闻学习采访的技巧。原来我们这个栏目是粤语栏目,对出镜记者的广东话水平有较高的要求,陈老师一听我说话就听出我的广东话不大标准。我从小在韶关长大,加上家里父母都不会说粤语,虽然我的广东话日常沟通没有问题,但是离一个出镜记者的要求还是有一定距离,心里头开始有些紧张,不知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还是师兄给了我鼓励,于是我下定决心要练好广东话,我把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以后请大家都用广东话和我聊天。
第二天一早我就回到了办公室,等主编派完题之后,我跟着热点记者雯婷姐出去采访有关亚运前最后一天施工日的情况,我们在越秀公园拍完之后又来到了新建成的花城广场,由于出租车司机对周围的路况不熟悉,我们背着机器和脚架在还没有完工的花基草坪上一路跋涉,终于感觉到记者的奔波了。今天在雯婷姐和何祺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第一次出镜的尝试,平时说广东话还挺顺溜的,但是一面对镜头舌头就开始打结,看来回去要念多一些广东话的绕口令了,老师还给我指出一个毛病就是眼睛不看镜头喜欢乱飘,以后一定要注意改变这个坏习惯。
第一周的实习生活辛苦但却充实,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二周
这一周是国庆假期,本来想留下来加班工作,但是爸爸从家里赶来广州接我,还是回家休息了几天。假期还未结束,我就回到电视台工作了。这几天我跟随老师进入编辑室学习新闻的编辑,首先我学会了如何用机器上载素材,相对来说磁盘比磁带的操作要简单,由于之前上课我们有学习过线性编辑,所以这方面上手比较快,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上一年我们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尝试用索贝系统完整地制作过一期电视新闻节目,所以对于电视台的索贝软件的操作还是比较熟练的,但还有一些快捷键不大了解,熟能生巧,一定要多加练习才能更加有效率地完成编辑的工作。
第三周
在前几天的编辑系统简单熟悉之后,我这一周除了跟记者出去外采,主要做的工作就是编辑DV记者拍回来的素材。DV素材的特点是内容一般是突发事件新闻,现场性比较强,素材逻辑性不强比较散乱,画面质量和同期声质量不太好。
要编辑DV素材新闻首先要向DV记者了解新闻的五要素:what、when、where、who、how,才能事件的概况。接着要仔细看DV素材,了解事件的详细发展脉络,补充各种新闻细节,与此同时找寻新闻眼。在仔细看完素材之后就要开始结构整篇新闻稿了,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逻辑顺序,是金字塔结构还是倒金字塔结构还是复合结构,要采用一个最合适或者是最吸引观众的方式来结构整篇新闻稿,语言要简洁平实。之后找寻自己要用到的同期声,这个同期声必须是能补充新闻细节的,不能是空话套话废话,最好要求是音质比较清晰的,另外如果有一些现场同期声可以展现新闻现场或是烘托气氛的,都可以予以保留。剪辑好同期声之后就要把同期声听写成字幕。最后按照一般是按照声画对位的原则计算好时间将一些空镜头填进正文的视频中。最后再多修改几遍,使这篇新闻稿更加通顺且吸引。
再完成编辑之后,老师向我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意见:
第一、我写的新闻稿逻辑性比较乱,事情交代有些反复,希望能理清思路,再各个部
分做个承上启下的衔接。
第二、我的写作风格太新闻联播化,我们是一档民生类新闻栏目,要以一种更平实更口语化的语言来写新闻才能更加的贴近观众。
第三、会不自觉地加入一些自己的合理想象,这是不允许的,新闻首先要遵守真实原则,要用事实说话,用画面说话,用采访者的口来说话。
我想我会按照这几点建议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不仅适用于编辑工作,同样对记者工作也有益。
第四周
来电视台工作快一个月了,和台里的各位老师都相处得特别的融洽,跟随过不同的几位记者出去采访,每个人的做事风格都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在拿到派题之后,先上网查找资料了解背景信息,有些人喜欢拿到爆料人电话然后直接去现场采访,有些人喜欢打电话给别的媒体朋友索要资源。我比较习惯先查找资料,这样才能对事件或整个新闻背景有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才知道出去之后要拍什么内容,采访什么人,问什么问题。有些老师的思想比较深刻,可以把一个题分成两条来做,第一条做成是事件性报道,另一条是深度报道,挖掘事件背后涉及的问题,跟随这些老师出去采访令我受益良多,比如一条地铁三号线发生塌陷的新闻,我只能想到事情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死伤情况等,但是老师会去追踪报道很多深层次的东西,也许这种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