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从宜昌开往潜江的动车上,我遇到过这样一家人。小站动车上来的人很少,空空的走道,父亲忙着将行李放上行李架,女儿和妈妈则站在走道处等待父亲收拾妥当。父亲见后,一把将女儿拉到座位上。女儿嫌挤很不高兴,说走道没有人,父亲解释,即使没有人,我们也不该占用过道,教养是自己的,不是做给他人看的。
这一句话,让我受益良久,我们常常认为一些小事并不会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反而却是在这些小事里面,真切地反映出了一个人的教养。在空荡荡的走道上,即使多站一会也无可厚非,但这却不被一个有教养的父亲所允许。有人时,我们要尊重他人,独处时,我们至少要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点积累的教养。
爱·马丁说“自尊在礼节中是最微不足道的,彬彬有礼是有教养和友好的表示,也是对他人权利、安逸和情感的尊重。”一个有教养的人,也许不是拥有多么广博的知识,享有无数金钱的人,尊重他人,是教养的核心,而礼貌只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在特定地点、特定时期,一个人可以将自己塑造成很有礼貌的样子,但随时随地,即使在细微末节处,还能尊重他人的人,才是真正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前些时候,朋友小林给我讲了一件让她很愤怒的事情。她在办公室听见同事和其他人有说有笑地回来,谈话中还提及她的名字,当小林询问谈论了什么的时候,小林的同事笑着说,只是觉得小林穿着老土,不会打扮,小林的那个同事更是毫不避讳地当着众人的面嘲笑小敏的老公让人丑的印象深刻。
小林的同事一向以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为标签,然而此事却让小林羞愤难忍。缺乏教养的人,总是将口无遮拦当作随性直爽。正如我们在生活中,总有这么一些人,以取笑别人的不足来显示自己的幽默,以关系铁做为自己可以过分调侃别人的借口。不尊重别人,即使你再有礼貌,也谈不上教养。
对比之下,前几日,胡歌在金鹰节领奖前的一个动作,恰恰表现出了胡歌的教养。在最具人气男演员网友票选时,胡歌以第一名的成绩领先老戏骨李雪健,获此殊荣,他在走上领奖台之前特意走到李雪健老师身旁,双手合十,俯身弯腰对李雪健说“受之有愧”。这一动作,被广大网友赞为“尊师重道,君子谦谦”。
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就体现在他对别人的尊重上。我们的确该为他的这一行为喝彩,当自己能够站在颁奖台上,享受由自己的辛勤努力和付出所换来的奖励和赞赏时,满怀激动奔上颁奖台领奖,即使语无伦次,泪洒当场也不为过。然而胡歌却用自己的谦虚和对前辈的尊重,体现了自己的教养,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拥有教养的基础。一个人的教养,在安静祥和之时,更在人声鼎沸之时,还能保守心底对他人的尊重,不随波逐流;一个人的教养,在众口一辞之时,更在莫衷一是之时,还能尊重他人的选择,而非嘲笑他人的不足;一个人的教养,在一名不文之时,更在腰缠万贯之时,还能尊重他人的劳动,克制自己的优越感。有教养的人会尊重自己目前无法企及的高度,无教养的人才会对此冷嘲热讽。
洛克说,一种天性的粗暴,使得一个人对别人没有礼貌,因而不知道尊重别人的倾向、气性或地位。这是一个村鄙野夫的真实标志,他毫不注意什么事情可以使得相处的人温和,使他尊敬别人,和别人合得来。所以教养无关文化高低、出生贵贱、其表达方式更与关系远近无关,而是建立在对他人尊重的基础之上。一个优秀的人应该是这样:日夜熏陶,细水长流,使自己在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的躯壳下还拥有触及人灵魂深处的教养。
出发前一天,我忙着收拾跟纯阳旅行要用的行李,屋子被我弄得乱七八糟。而花了好几天才收拾好的行李又被丈夫大规模的清点给弄得到处都是。因为旅程很长,长袖、短袖,各个季节的衣服都得带着,而且,不只是衣服,还有下了很大决心才买的巨大相机和相机装备,以及准备在旅行地读的几本厚厚的书……丈夫用在军队时学来的整理行李的要领开始检阅我的行李箱,把行李全都拿出来检查一遍,然后再放进去。这么一折腾,天已经亮了。我在头脑还不是很清醒的状态下来到了机场,慌慌张张地办好了登机手续,上了飞机。此刻,我虚弱的身体状况就已经暴露无遗了。
我们买的是经济舱,又窄又不方便。纯阳倒是挺舒服地坐在座位上看着动画片和书,还时不时地望望窗外,喝着果汁,很是惬意。而我这个43岁的妈妈反倒一直在飞机上不停地扭来扭去。
“唉……怎么还不到呢!”
就在我觉得浑身酸软、忍耐力达到极限的时候,伴随着纯阳微弱的鼻息声,飞机终于轻轻地滑落到了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听说这个机场的入境审查程序很是烦琐,我忐忑不安地拉着纯阳进了入境审查台。纯阳抬着头,开心地笑着。不知道是因为看到纯阳明朗的笑容,觉得我们入境的目的很单纯,还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检察人员只简单问了我们几个问题就给我们盖了入境许可章。
在此次旅行之前,纯阳就已经接触过很多介绍英国的实录片和书籍了。她对这里好像一点儿都不陌生,一直不停地环顾着机场周围,比在国内的时候走得还快,甚至一度超过了我,走在我前面。
“妈妈!这里全都是英语国家的人呢!她们到底在叽里咕噜地说些什么啊,我一点儿都听不懂!哈哈。”
从机场出来,我们径直走到了地铁站,准备先去市内的宾馆。听着广播里放的“MindTheGap!(请留心地铁和站台间的缝隙!)”,纯阳就像一只小鹦鹉似的,每到一站就跟着广播说:“MindTheGap!MindTheGap!”其实,她根本就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刚到伦敦没多久,我们激动的心情就一扫而空了。伦敦的地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铁之一,里面又旧又暗,视线很不好。光是这样也就算了,却没想到一路上总是碰见一些大喊大叫打架的男子。真是令人难堪啊!这里的地铁比韩国的窄很多,对坐的人甚至能碰到对方的膝盖。但就是在这么狭窄的空间里,伦敦的女人还是在精心地化妆,一副在自己房间里的架势,全然无视旁人的存在。她们用睫毛膏把眉毛一根根地涂匀,再用睫毛夹使睫毛翘起来,让自己的妆容看起来更完美,更漂亮。这一系列动作都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因为没有多余的空间供我们转移视线。有时候看久了觉得多多少少有点儿尴尬,于是我就冲对方微笑一下,没想到她们总是一副冷冰冰的表情。
“妈妈,伦敦人不怎么爱笑呢。笑笑多好啊?真是的,讨厌!”
“妈妈,伦敦人真可怕。明明是红灯还过马路。他们为什么不喜欢绿灯呢?”
在去宾馆的路上,纯阳一直不停地问着我类似的问题。
在之后的几天里,我和纯阳对伦敦人的印象没有丝毫改变。记得有一天突然下雨了,纯阳想去图书馆避雨。刚想进门,图书馆的管理员就气势汹汹地走过来大喊:“GetOut!”我们着实被他的口气吓了一跳。当时一位中年外国游客看到这一幕,说管理人员小气,还一直不停地说:“Terrible!”
可是,在地铁里面化浓妆、不看交通指示灯就过马路,这些对伦敦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了。而那个图书馆的管理员也只不过是在例行公事,这不正表现了伦敦人严格遵守原理原则的良好品格吗?我决定这样安慰自己。现在,我和纯阳要做的不是用我们固有的标准去评判这里的人,而是应该怀着一颗悠闲恬淡的心去理解他们。毕竟在以后的80天里,我们要在5个陌生的国度里生活,所以,必须要赶紧和以前熟悉的事物告别了。
有个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耐人深思的话,“现在的人渐渐活出这种趋势,有文化但没教养。”这种“没教养”,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不守规矩。我们多少次亲历这样的景象,又多少次读到这样的报道:一次室外大型活动后,现场留下满地的垃圾,“请勿乱扔垃圾”的牌子形同虚设。一处禁止停车的地方,有人停下自己的车转身去做别的事,造成其他人的出行不便。一场凭消费参与抽奖的商场促销,人们因为争抢顺序厮打起来,无视着请排队等待的提醒。一个中国旅行团停留过的国外自助餐厅里,餐桌上满是剩菜,杯盘狼藉,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请勿浪费食物”的标语……
不守规矩,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这是人性中最自私的体现。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对 “不守规矩”有一种奇怪的解读,不守规矩是一种特权,是一种聪明,是一种优越感,是可以容许的任性,守规矩是愚蠢,是有损利益,却唯独不是一种教养。写有《丑陋的中国人》的柏杨老先生说过,“一个国家是不是礼仪之邦,在排队上可以一目了然。”
前几天有个妞和我吐槽,说单位组织旅游,她负责订票,让同事们把身份证号码发她微信。结果刷刷收到几十条微信,有一半发过来的是身份证的照片,还有的虽然发了身份证号码,却没留下姓名。
面对十几张照片,她瞬间傻眼了,为什么就不直接输号码给自己呢?难不成要让她一个一个数字敲出来?
这种只图自己方便,完全不考虑对方感受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丢垃圾不看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个垃圾箱里乱丢一气;
公共食堂的餐盘不收,吃完饭起身就走;
去超市购物,拿到购物筐里又不想要的商品,不回归原位,而是随手就放到某个货架上边……
林林总总,举不胜举。
的确,这样做会让自己很方便,可后续却必须有人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为这种不良行为“买单”,或者说得通俗一点儿,叫必须有人帮忙“擦屁股”。
近几年情商这个词被越来越多地谈及,什么是情商?说白了,情商无非是宁可自己麻烦,也让别人“方便”的一种基本素养。
我记得曾经去一个远房伯伯家玩,伯伯家有个儿子,我应当叫堂哥的,他眼睛不太好,严重弱视。伯伯家东西收拾得都很整洁,东西摆放也都遵循严格的位置,为的是堂哥方便。
可惜当时我不懂,那时候人也小,觉得这也好玩,那也新鲜,这个也想动,那个也想动。妈妈劝我不要乱动人家东西,可那时我太淘气了,得到伯伯允许后,禁不住好奇,把堂哥的玩具玩了个遍。
我们要回家的时候,妈妈要求我把玩具都回归原位,伯伯忙说不用,妈妈还是要求我必须将玩具收好,我当时还挺不乐意的,因为伯伯明明说不用了,觉得妈妈太小题大做。
回去的路上,妈妈语重心长地和我说:“在得到允许后可以玩别人家的玩具,但是你堂哥眼睛不好,你不将玩具回归原位,他就会找不到,一则会给他带来麻烦,二则还会给人留下没教养的印象。”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这是很重要的一堂课:尽量别让人帮你收拾烂摊子,这不止涉及到一个人的修为,还可以上升到教养问题。
什么是教养?不给人制造麻烦就是最好的教养。
这话听上去很简单,做起来也不难,然而很多人却无法做到,无非因为我们太利己了。
而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却要麻烦很多。谁都想图省事,人人都图省事的结果是注定有人不省事儿,因为烂摊子总要有人收拾。
想不给人制造麻烦,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就OK了。试想一下,你愿意给人收拾烂摊子吗?如果不愿意,那么就尽量从不给人制造烂摊子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