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论文书写格式(优秀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 题(3号黑体)
作者姓名 (小4号楷体居中)
(工作单位名称地址) (小5号仿宋体居中)
摘要:小5号黑体左顶格:内容为小5号楷体
关键词: (小5号黑体左顶格:内容为小5号楷体,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正文:
正文内容为5号宋体。正文各级标题一律左顶格书写,题号(1, 1.1 ,1.1.1,…)后空一字再写标题名。标题第1级为小4号宋体,第2级为5号黑体,第3级为5号楷体加粗。
参考文献:(小5号黑体左顶格:内容为小5号宋体,另起行左顶格,并用[1] 、
[2]、… 顺序编号)
作者简介:(小5号黑体左顶格:内容为小5号宋体)
图表:
图名(小5号宋体居中)
表名――小5号黑体居中,表头和表身――字体为小5号宋体
注意:若论文参加学术交流会或向杂志投稿,遇有单独的'文稿格式要求,其投稿论文的格式、字体、字号等以次要求为准。
摘要:A公司未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披露义务,对其年度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出具审计报告时亦未披露此事项。本文列举了会计师事务所对关联方及关联交易实施的审计程序,明确了专门针对关联方交易的审计程序,对已实施审计程序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上市 实际控制人 变更 关联方 审计程序
一、案例
1、公司案例
A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91年,并于4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向社会公开发行A 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A集团,原实际控制人为D公司。6月(核准上市前),公司实际控制人D公司与张华等9名自然人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D公司将所持有的公司控股股东A集团53.125%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上述9名自然人。本次股权转让行为于206月获得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并于5月完成公司登记事项变更手续。本次股权转让后,张华共持有A集团30%股权,变更为A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同时变更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对于上述事宜,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未按照交易所有关规定,在临时报告和定期报告中及时、真实、准确和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直至,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才披露本次股权转让及实际控制人变更事宜。社会层面出现了公司欺诈上市的质疑。
公司自至今一直聘请W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W会计师事务所均发表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2、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主要审计程序
在对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实施了下列程序:
(1)在业务保持评价审计工作底稿中,对公司管理层的诚信进行了调查,认为客户的诚信情况可以信赖。
(2)在舞弊风险评估与应对审计工作底稿中,通过检查记录或文件、询问等审计程序,认为客户的诚信情况可以信赖,未识别舞弊风险。
(3)在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工作底稿中,注册会计师针对关联方关系的认定,获取了公司出具的关联方声明(由董事长亲笔签署)。
(4)检查财务报表附注信息。
二、问题探讨
本人认为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关于关联方的审计程序存在以下不足:
(1)公司未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上述违规事项,注册会计师也未提请其进行披露。
(2)上述股权变更事项于205月19日完成公司登记事项变更手续,但注册会计师一直仅获取公司提供的关联方声明,未实施诸如向股权登记机构查询A集团主要投资者的名单、向A集团索取其年度审计报告等审计程序以获取更为可靠的外部证据,以致未能及早发现上述股权变更情况。
(3)注册会计师在业务保持评价表及舞弊风险评估与应对底稿中,均记录对客户的诚信情况予以信赖、未识别舞弊风险。上述事实发生后,注册会计师未修改原来做出的评价与评估结论,也未对被审计单位违规事项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在重新评估的基础上考虑所发表的审计意见。
三、官方认可的审计程序
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系财务报表附注的重要披露事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专门针对其制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3号――关联方》,列举了以下审计程序:
(1)向管理层获取针对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书面声明;(2)复核以前年度工作底稿,确认已识别的关联方名称;(3)复核被审计单位识别关联方的`程序;(4)询问治理层和关键管理人员是否与其他单位存在隶属关系;(5)复核投资者记录以确定主要投资者的名称;在适当情况下,从股权登记机构获取主要投资者的名单;(6)查阅股东会和董事会的会议纪要,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定记录;(7)询问其他注册会计师或前任注册会计师所知悉的其他关联方;(8)复核被审计单位向监管机构报送的所得税申报表和其他信息;(9)在审计过程中,对显得异常的交易保持警惕,考虑是否存在以前尚未识别出的关联方。
四、对审计程序的探究
本人认为除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3号――关联方》规定的程序审计外,针对不同类型的关联方,注册会计师还可考虑执行以下审计程序:
(1)针对母公司、实际控制人,注册会计师应向股权登记机构获取主要投资者的名单、向该关联方获取年度审计报告等外部证据。在获取相关证据过程中,应为自下而上获取,如在获取了公司之母公司信息后,应进一步获取母公司之母公司的相关信息。
(2)针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注册会计师应结合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等报表审计项目加以识别,并同时关注在应收款项中长期挂账项目及异常交易记录,以有效识别对外投资作为应收款项核算的舞弊风险。此外,还应向股权登记机构获取被投资单位主要投资者的名单。
(3)针对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注册会计师应获取母公司审计报告,查阅其长期股权投资情况及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情况。
(4)针对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施加重大影响的股东单位,注册会计师应向股权登记机构获取被审计单位主要投资者的名单,查阅最近一次验资报告、被审计单位公司章程等文件信息。
(5)针对被审计单位主要投资者个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被审计单位或其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以及被审计单位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等关联方,注册会计师应实施以下审计程序:①向被审计单位获取主要投资者个人及关键管理人员名单,并查阅被审计单位公司章程、关键管理人员任职文件等信息;②向主要投资者个人及关键管理人员询问其在其他公司任职情况、个人投资情况以及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情况(包括姓名、工作情况、投资情况),并查阅其户口薄,以识别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以及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等关联方信息。
关联方关系作为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基础,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并结合工作经验确定审计程序,审阅相关文件和资料,在实务操作中严格执行规范的审计程序,保证被审计单位及时、充分、准确地披露关联方及其交易。
如何书写论文
1. 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
2. 论文由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论文正文和参考文献组成。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二)”;三级标题“3.”
3.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均为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行距1.25cm
4. 正文:
(1) 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2) 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为多倍,1.25
(3) 一级标题格式:一级标题:序号为“一、”,小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4) 二标题序号为“(一)”,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5)三级标题:序号为“1.”,起首空两格,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
(6) 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7) 注释 (根据需要):正文中需注释的地方可在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②……”(即插入脚注),并在该页底部脚注处对应注号续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
注释的格式要求:
A、著作: [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B、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
C、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五号宋体加粗;内容五号宋体;单起页。
参考文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设计(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3篇。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6. 页码:从正文起排,页面底端居中。
论文题目××××××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均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
一、 论文的格式要求
1、论文用A4纸打印;
2、论文标题居中,小二号黑体(加粗) ,一般中文标题在二十字以内;
4、副标题四号,宋体,不加粗,居中
5、论文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正文均统一用四号,宋体(不加粗);大段落标题加粗;
6、页码统一打在右下角,格式为“第×页 共×页” ;
7、全文行间距为1倍行距
8、序号编排如下:
一、(前空二格)――――――――――――此标题栏请加粗
(一) (前空二格)
1、(前空二格)
(1) (前空二格)
二、 内容摘要、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论文内容准确概括而不加注释或者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摘要篇幅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一般选用3-4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关键词排在摘要下方。“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本身要求用[关键词][内容摘要](综括号、四号、宋体、加粗)。
三、正文部分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要实事求是,准确无误,层次分明,合乎逻辑,简练可读。字数不少于3000字。
文字要求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与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2015年不能写成15年。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其他部分统一使用四号宋体不加粗。“参考文献”本身要求用参考文献:(四号、宋体,加粗)。
五、致谢
致谢
两字本身用四号,宋体,加粗,居中。内容为四号宋体,不加粗。
1、在正文中引用
一项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的继承和。如,基于已有的、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参考文献着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着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着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着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着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 着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它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 着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着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 着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 着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3、参考文献的着录原则
1) 只着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着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着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2) 只着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 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 采用规范化的着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着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5) 参考文献的着录方法。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所以这里作重点绍。
4、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并在文后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顺序依次排列。
4.1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着录项目
1)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等。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着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用 et al )。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着”、“编”、“合编”等责任说明文字。外文主要责任者用原著,姓名前后应遵重各国的习惯。作者不明时,此顶可省略。
2) 文献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献名包括书名、论文题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文献名不加书名号“《 》”。
3)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根据GB 3469—83规定,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专着[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对于专着、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它未说明的文章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下列字母作为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以下标识:磁带(magnetic)[MT]'' 磁盘(disk)[DK]'' 光盘[CD]'' 联机(online)[OL]。
4) 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卷期号等)。出版地指出版者的城市名,对于同名异地或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城市,可在其名前附加省名、州名、国名等。对于出版者中包含了地名,出版地不能省略,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不能写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者为出版社名,可按来源的形式着录,也可以按公认为的简化形式缩写形式着录。如IRRI(原标识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出版年采用公元纪年,并用阿拉伯数字着录。如遇其它纪年形式时,可将原有的纪年置于“( )”内,如1705(康熙四十四年)。对于报纸和专利文献,要着录出版日期,其形式为YYYY-MM-DD.对于期刊的出版年份、卷号(期号)着录有以下3种形式:1980''92(2):年,卷(期); 1985(4):年(期); 1987,5:年,卷
5)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可获得地址。
6) 参考文献起止页码。参考文献的最末一项一般为“页码”,指引文所在的位置编码。应着录引文所在的起始页码或起止页码,如为起止页,则在2个数字之间用“-”号(原来用“~”号)连接。如:10-12。若论文中多次引用同一文献上的多处内容,则应依次着录相应的引文所在。
小学英语书写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书写教学任何一种语言都有音、形、义三个层面,对语言作出了书面的记录即是对该语言进行了书写。英语的书写包括字母、由字母组成的单词、以及由标点和单词组成的句子。小学英语教学要求小学生在四线三格本上正确、熟练、清楚地书写,做到大小写、笔顺、连笔、词距、标点和格式正确,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为了能让小学生在接触英语之初用最少的时间达到大纲的这一要求,本人从小学英语教学的的实际出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新授规则坚持规范性
一切行为都要受到约束,因此英语书写也得循规蹈矩,如字母略向右倾斜度一致、大写字母都不顶到四线三格的第一线等等。教师在新授每一个规则时都要以书写体来规范学生,这种规范的做法要坚持始终,否则错误的容易先入为主,只有坚持规范性教学才能为后继的书写教学打下一个坚实基础,学生才能逐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书写规则也不一定完全是灌输,很多规则可以通过教师指点学生观察得出。如通过呈现“Helen、Mike”等英美人名并让学生与一般单词比较,就可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到英文中人名的首写字母应用大写。
二、练习形式呈现多样性
小学英语教学的另一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口语的练习是在创设的情景之下进行的,具有交际性和趣味性,学生比较乐于接受,而书面的作业,诸如抄写、造句等则显得枯燥了一些。为了避免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老师在杜绝狂抄滥写的同时,如果能开动脑筋设计形式新颖的书写练习(如搭配、改错、替换等),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就是最简单的抄写字母也要变换着方式,如按元音归类抄、按大小写字母分类抄。教师把“少而精”的练习奉献给学生,学生自然不会产生畏惧的情绪和泛味的感觉。 花样繁多的练习形式在实际运用时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抄写“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并把这句话中的。小写字母改成大写字母。这类题就属于综合了字母书写,单词书写和句子书写要求的题,这类题应该放在字母教学之后,并且练习前已讲授过单词和句子书写的要求。
三、评讲练习重视可比性
教师评讲学生的书写练习目的不仅是指出错误,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书写是约定俗成的东西,本没有什么“所以然”可讲,教师如果从学生的错误出发把正确与错误作比较找出错误的根源也不失为一种“所以然”。如学生把英语字母写成了拼音字母、把手写体和印刷体混淆了就要运用比较排除干扰。 在对英语练习的评讲过程中重视了对比,还为设计出高效的练习打好了基础。改错题、搭配题等最好是来自对学生的练习的评讲,再把这些题反馈给学生时就有了针对性,即利于贴近学生的学习现状,也易于学生纠正错误。
四、平时书写作出示范性
“师者,人之模也”书写对学生而言是一块样板,教师的示范性书写不仅要体现在新授课的板书之中,同时要体现在一切展现给学生的材料之中。有的教材在字母和几个简单的单词教学之后就没有手写体的范例了。此后教师为了巩固书写基础,最好还要作出明确的示范,办法是让学生在四会单词和句子的下方画出四线三格,并抄上四线三格上的板书,为以后的抄写作参考。
五、阶段活动讲究必要性
这里的“必要性”,包括两层含义,即英语书写教学中要渗透一些阶段性的活动,但渗透的是必要的活动而不是滥用活动。 在英语书写教学中开展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相互比较、相互交流英语书写技巧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英文书法之美的积极性。但是英语书写活动并非越多越好,多了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做了无用功。我们只要在平时搞一些作业展览、在一个阶段的教学结束之后开展一些书写小比赛,如写字母、写单词、写句子比赛等,这样的简单活动就足以激起学生的“攀比”欲,促进学生认真对待英语书写了。
英语书写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以上几方面的操作也不是孤立的,只要英语书写教学中多实施一些活泼的创新的方法,学生的英语书写水平一定能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愉快而迅速地达到既定要求。
论文书写格式
标准格式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 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 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1.25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 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1.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 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装订格式
封面
摘要
目录
前言
正文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小结
附录
封底
摘要】目的 探讨脑脊液鼻漏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措施。
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8例脑脊液鼻漏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围术期的护理经验。
结果 均行手术修补治疗,全部痊愈。
结论 行鼻内镜微创手术避免了开颅手术,减少并发症发生,此手术的成功关键是防止颅内压升高及术后感染,所以充分的术前准备,科学到位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脑脊液鼻漏;鼻内镜手术;护理;分析
脑脊液鼻漏是指颅骨—脑膜缺损引起蛛网膜下腔与鼻腔或鼻窦形成沟通,脑脊液经上述缺损部位流入鼻腔。
通常与外伤史、便秘史、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等有关。
我科xxxx5年6月至xxxx9年12月经鼻腔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了8例脑脊液鼻漏的患者,效果良好。
现将围术期的护理及分析简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28~52岁,病程53天~7月余。
车祸所致5例、打击所致1例、自发性1例、颅脑疾患合并所致1例。
主要症状表现为鼻腔清水样液体流出;低头时鼻腔流出增多,压迫双侧颈内静脉流出量增多,直立或平卧位时流向咽部;
1.2 治疗简述
1.2.1 保守治疗:适用于外伤后急性期发作的鼻漏等;
1.2.2 手术治疗:指征:保守治疗2-3周无效者;反复发作者;合并颅内感染等;
方法:A颅内法;B颅内法:a 鼻内法 b 鼻外法;
鼻窦镜的优点:A无论是术前检查还是术中判断漏口的部位较准确;B 术野暴露满意、清晰,自鼻额管开口至蝶窦范围几乎无盲区;C 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D 大部分病例保留中鼻甲,对鼻功能影响小等
不 足 之 处 :额窦暴露受限,多为单手操作,对鼻内镜应用技术要求高等
2结 果
本组患者,无术后并发症, 全部治愈出院; 术后随访,无复发。
3护 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安全护理:本组患者2例头部严重外伤,自控能力差,增加床挡,嘱身边不能离人,以免患者摔伤或烫伤等。
3.1.2 心理护理:脑脊液鼻漏患者当知道流出物为脑脊液,大脑组织与外界相通时,均担心外界病原体直接进入颅内危及生命,
心理负担极重,常伴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应针对不同心理状态,掌握沟通技巧,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安全感,给他们以心理支持。
3.1.3 日常护理:应卧床休息,采用头高位,避免逆流;避免用力咳嗽、咳痰、擤鼻、打喷嚏、屏气等动作,防止颅内压升高;勿填塞鼻腔阻止脑脊液流出,以免造成逆行感染;戒烟、戒酒。
3.1.4 口腔护理:应用漱口液漱口,防止口腔疾患。
3.1.5 排便护理:予以粗纤维饮食,养成规律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发生;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
3.1.6 检查指导:患者术前需做各种检查,如鼻内窥镜、化验、CT检查等,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检查的必要性,为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并说明检查过程及如何配合,同时注意询问过敏史。
操作时提醒患者有何不适需及时告知,以免发生晕针、过敏等不良反应。
3.2 术后护理
3.2.1 体 位:全麻清醒后取半卧位,头部抬高,以降低颅内压;卧床休息,避免头部突然大幅度转动
3.2.2 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观察鼻腔分泌物、渗出物性质、量、性状,是否有脑脊液再漏发生
3.2.3 预防感染: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遵医嘱应用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防止术后颅内感染;填塞物取出后,禁止填塞,应任分泌物流出,
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禁止挖鼻、捏鼻鼓气,从鼻腔吸谈,插胃管等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3.2.4防止颅内压升高:密切观察有无高热寒战、喷射性呕吐、剧烈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避免情绪激动、剧烈咳嗽、咳痰、打喷嚏等;遵医嘱应用脱水药,减轻脑组织对修补漏口的压力;观察尿量,以防急性肾衰
3.2.5 饮食护理: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给予高蛋白、低脂、低盐、粗纤维饮食,限制饮水量,少量多餐,忌辛辣、过热、过硬、刺激性食物
3.2.6 排便护理: 避免用力排便,以免腹压增加至颅压增高,便秘者应用缓泻剂或开塞露,保持大便通畅
3.2.7 疼痛护理:术后鼻腔填塞可至头痛,可给予冷敷额部,避免应用镇静、止痛药,以防掩盖病情
3.2.8基础护理: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及咽部干燥可用湿纱布覆盖;卧床者每2h翻身一次,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床铺清洁,预防褥疮
3.3 出院指导
3.3.1 预防指导:术后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三月内避免游泳,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勿挖鼻,大力擤鼻等,预防复发;注意休息,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以至脑膜炎。
3.3.2 饮食指导:选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3.3 用药指导: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遵医嘱正确用药。
3.3.4 随访指导:如鼻腔流出清澈液体,即使就诊,病情变化随诊。
3.3 出院指导
3.3.1 预防指导:术后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三月内避免游泳,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勿挖鼻,大力擤鼻等,预防复发;注意休息,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以至脑膜炎。
3.3.2 饮食指导:选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3.3 用药指导: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遵医嘱正确用药。
3.3.4 随访指导:如鼻腔流出清澈液体,即使就诊,病情变化随诊。
4 分 析
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为脑脊液鼻漏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它不仅免除了开颅手术及脑室或腰椎置管持续引流的创伤,还减少了患者的生理干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天数。
经鼻内镜脑脊液手术与开颅手术相比具有微创、定位准确、操作方便、快捷、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减少并发症等的优点。
但鼻窦镜手术亦有潜在并发症存在,需严密观察、科学护理。
脑脊液鼻漏主要的危险在于易导致颅内感染、气恼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围术期主要的护理问题为感染;反复发作的颅内感染是潜在最危险的并发症,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由此可见积极预防感染的重要性;观察病情及时,做好基础护理及围术期护理,指导患者避免颅内压增高因素及做好健康指导,是患者治疗、康复、健康的重要环节
参 考 文 献
【1】崔顺久。脑脊液鼻漏[M].国际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xxxx9
[摘要]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由于中毒后意识不清,骶尾部皮肤持续受热、受压,形成热压伤,需要手术转移皮瓣修复。
围手术期的护理不同于一般患者,包括皮瓣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等。
若合并出现迟发性脑病,就会给围手术期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两例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热压伤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加以总结,归纳。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热压伤;护理体会
我院于xxxx0年1月收治了2例聋哑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入院前出现骶尾部热压伤,入院后行患处坏死组织切除,邻近皮瓣转移修复,术后先后发生迟发性脑病。
经精心护理及相关治疗后,热压伤创面愈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病历资料
患者为姐弟俩,女性59岁,男性54岁,入院20天前在家中煤气中毒后意识障碍,昏倒在热炕上,骶尾部受热压组织坏死。
经院外治疗后意识恢复,为求彻底治疗骶尾部热压伤来我院住院治疗。
入院时查体:女性患者:T:38.8℃, P:95次/min,R :20次/min,BP:140/85mmHg,神志清楚。
四肢肌力Ⅴ级。
骶尾部可见6cm×5cm热压伤创面 ,覆黑痂,周围皮肤红肿。
男性患者:T:38.5℃,P:105次/min,R:22次/min,BP:145/80mmHg,神志清楚。
四肢肌力Ⅴ级。
骶尾部可见4cm×3cm热压伤创面,覆黑痂,周围皮肤红肿,可见水泡。
分别于入院第2、3天在全麻下行骶尾部热压伤坏死组织切除、邻近皮瓣转移修复术。
两例患者均在术后第一天出现兴奋、躁动,反应迟钝、四肢活动有力、双手轻度震颤伴大小便失禁。
MRI示双侧大脑白质及双侧基底节区信号改变[1],确诊为CO中毒迟发性脑病。
给予胞二磷胆碱、地塞米松等营养脑神经、减轻脑水肿,吸氧、高压氧治疗。
2. 结果
患者住院30天,神志清楚,肢体活动正常,热压伤术区皮瓣愈合良好。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聋哑人患者由于生理缺陷多数有自卑心理,甚至有心理障碍,不愿与人交往,受伤后及手术前后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心理,比普通患者更需要医护人员的鼓励和开导[2]。
通过体态语言,如:目光、面部表情、躯体等人体各部分姿态,与患者交流,给患者安慰与鼓励。
还可通过手语及书面语,向患者介绍病情的进展,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同时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方法、麻醉方式,使其对治疗树立信心,认真地配合治疗工作。
还要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辅助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及生活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2 观察病情变化
3.2.1生命体征的观察 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的变化,注意肢体活动情况,及时发现有无肢体麻木、偏瘫、失语进行性加重等病情变化。
3.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在意识不清期间,应使头偏向一侧 ,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 ,避免因误吸而发生窒息的危险,
并定时给予患者翻身叩背,协助排痰,使患者肺内的痰液易于咳出,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2.3高热的护理 患者术前及意识障碍期间高热,为避免意识不清的患者出现中枢性高热,可适当应用激素类药物,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患者行人工冬眠疗法。
3.3 改善患者全身状况
增加营养,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及时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必要时可行肠外营养治疗。
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每日二次。
3.4 创面准备
由于患者创面形成厚痂,痂皮干燥,创周皮肤红肿,为了给手术创造条件,避免术后术区皮瓣感染,创面涂磺胺嘧啶—Ag保痂,创周正常红肿皮肤涂75%酒精,每日三次。
3.5 应用微波治疗仪的护理
微波治疗仪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代谢过程,加强局部组织营养,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提高组织再生能力[3]。
应用微波治疗仪进行照射,每日三次,每次一小时,改善创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消肿,控制炎症,使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界限进一步明确,有助于术中确定切除范围。
治疗过程中要帮助患者摆好体位,使微波充分照射创面,距离皮肤40-50厘米,不能太远或太近。
远则影响治疗效果,近则损伤组织及正常皮肤。
治疗期间经常巡视观察,主动用肢体语言询问患者的感觉和不适,以便及时调整。
3.6 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高压氧治疗能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增加血管通透性以减少渗出和脑水肿,改善微循环,阻断脑缺氧和脑水肿的恶性循环,
可以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治疗的首选 ,疗效肯定 ,是其他疗法难以替代的[4]。
采用单人纯氧舱治疗,压力为0.20-0.25mpa,每次高压氧时间80-9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5]。
高压氧治疗持续到术后二十天,可显著提高血液中溶解氧,提高总体氧含量,促进氧释放和加速一氧化碳排出,有利于术后皮瓣的成活[6]。
摘要:指出了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概念的提出,是着力于生态系统的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人文生态安全生的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阐述了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中设计与规划,以及建立景观生态安全的方法,以黄帝文化园为例,对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讨论,通过干扰排除和空间格局的规划及管理、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结构上的完整性,实现了对此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和不断改善。
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对于对象的研究上具有针对性,研究尺度上明显具有区域性,研究问题方面则是系统性的。生态系统健康的保持,景观生态安全上的优化,生态系统恢复,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是区域景观生态所强调的。
关键词:区域景观生态格局;可持续发展;黄帝文化园
1、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概念
1.1、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从狭义上指自然与一般自然的生态系统的安全关系,同时也指生态系统上的完整性与健康水平的完整表示;广义上则是表示的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基本权利、生活安全、生活的保障来源、必要社会资源、经济与社会生态安全,从而形成一个人工复合型的生态安全系统。
生态安全所阐述的是国家或者是区域范围内的:水、气候、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和生态系统上的健康系统状况,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状况大小。
景观生态安全研究基于对生态风险的评价与管理。
原来早期的生态风险研究是从个体和种群水平的生态毒理学,当前的生态安全则是开始注重生态系统及其以上的要求,试图通过以宏观上的生态学理论进来考量,讲述单一或者小区域范围内的生态风险问题相互联系,进行生态风险的评估,同时也从生态系统内的服务功能和健康作评价,注重过程的安全性和整w性,着重以功能过程上的生态系统管理方式。
1.2、景观安全
景观安全性如不完善,景观是不能够存在与健康稳定发展的,从而无法达到景观安全的需求,更无法称之为健康良好的生态景观。景观安全含义不光是表述景观的安全,更是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景观,人为的因素在整个综合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人在整体景观内安全感的获取,首要的感受就是对景观安全的判断。景观安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景观带给人的安全感,二是人为因素能否保障景观系统的持续安全发展,从而达到生态景观的和谐发展。
1.3、区域生态安全
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中尤为重要,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完整性的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保护,都是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问题的有力控制,并同时能够有效的持续完善区域空间的格局。
(1)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需要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进行有效合理的综合性考量。同时面对生态系统的退化,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恢复,社会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共同都是对解决区域性生态问题的系统性回答。确保将不同尺度上的生态修复措施相互联系,合并添加不同的方式方法,在解决宏观生态问题能够保持有整体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2)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通常上需要具有针对性与特定性,结合生态学理论,加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生态系统修复为基准。用于目前最为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等问题的解决,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与措施,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区域空间地域上,完善景观生态安全。
(3)考虑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多由于大范围内的人类不合理的使用与干扰,应该重视小区域内的问题,并延伸发展到大区域大尺度的全球性问题上,重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的修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是目前生态保护的发展趋势。
(4)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与发展,才能达到区域生态安全的要求,合理的人为措施有益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2、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
2.1、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是基于生态学为基本框架,并加入地理学与系统科学的结合的科学。系统论、等级理论、经济地理理论、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共同构成了景观生态学。生态安全格局的体现,是需要通过优化景观环境来得以实现。
景观生态的优化,需要对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都有一定了解,并分析不同的过程,排除对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生态过程,修复对生态过程有利的。这样才能达到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要求。优化景观格局的方式方法是对景观的再建与恢复,主要是指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环,以迎进新的景观单元组,重新修复受损的空间结构,调整景观格局。
2.2、保护生物学
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其他生物生存的干预也逐渐增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点。
保护生物学是对保护物种及其生存环境的科学,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研究中地位日益凸显,景观规划上应提出多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建立国家性综合公园、生态自然保护区,建立核心保护栖息地,同时建立缓冲区以减弱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可见,面对区域景观生态环境问题,优化格局,从大尺度上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稳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性的完整,最终才能达到区域生态景观安全。
2.3、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之间的关系,用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利益。当前社会某一种观念是追求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总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格局理念不符合。针对当前区域生态环境中的问题,应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对策。
2.4、恢复生态学
为确保生态系统内服务功能正常有序进行,首先要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系统健康是整个生态圈内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也是自身能够合理的自我调节,应对危险自我恢复的能力。研究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目的是解决人类对资源使用与自身生存环境质量安全的问题,保证生态系统能够安全健康地发展进行。
恢复生态学不仅仅是对生态系统的讨论,同时也是多层次的研究,如生物因素的恢复技术、非生物要素的恢复技术、整体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还有人类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所组成的结构与功能过程的恢复。
3、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3.1、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原则
(1)异质性原则。
如何保证生态异质性的可持续问题,需要对异质性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的生态状况,因地制宜地对生态破坏进行分类,确定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建设的`层次,有序准确地进行设计与规划。
(2)针对性原则。
深刻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确定干扰源。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内的结构和功能,运用合理精确的规划和设计思路。
(3)综合性原则。
需要对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进行考虑,使得能够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产生有利的影响。这需要进行合理的综合规划,通过合理的生态规划法则与技术,达到生态安全标准和格局的相互融合。
3.2、干扰分析原则规划
干扰分析能够对生态问题中的过程与原因进行详细的解读。生态问题的解决更加直观。
(1)对干扰程度进行分类,、分为改变过程的、直接影响目标的、间接影响目标的和环境产生压力的类型,这需要在空间上进行定位并分析。
(2)以监测、评价和排除过程作为规划的主要目的,同时分析干扰的层次,以及组成景观层次、群落层次、生态系统层次等。确定干扰性尺度范围,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
(3)把社会经济文化的因素加入干扰分析中,这样更加有针对性。
(4)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性结合,保持景观生态的异质性,把不利于景观生态发展的排除,使得景观恢复中人类干扰能与安全格局相互发展。干分析的规划是将社会经济文化与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的理论在实践中进行体现,因对生态系统及其影响的因素分析,是个极其复杂而且困难的过程,而用干扰分析生态学,对影响生态安全因子的产生、经过、结果的分析变得简单清晰,所以能对区域安全格局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3、格局优化原则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有完整和系统的框架,如下:
(1)背景分析。
综合考虑区域当中的生态作用、景观生态格局空间关系、人文与自然过程的特点和相应的影响。
(2)整体布局。
通过分散与集中的原则,形成一个高度稳定的总体布局模式,用以满足生态规划的要求。
(3)关键地段识别。
是在景观生态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价值的部分予以重视,其中包括,生态中的关键点裂点、生物种群的生活环境类型、影响景观发展的重要单元。
(4)空间属性规划。
通过生态的角度,对现实存在的景观问题和特点,用整体的布局与目标来对景观进行优化。
(5)空间属性规划。
空间属性有如大小、形态、边缘宽度、长度等复杂的边缘属性;廊道的连通性、水文过程的多层网格格、河流通道的缓冲区、空隙的大小位置、道路廊道与缓冲带的位置为主的网络属性。景观格局优化是对环境生态问题,用景观的手段来解决的生态学途径。
3.4、预案研究
预案主要是针对未知的可能性进行某种探索,并且加以实现的方式途径,以系统科学的方式方法帮助决策者顺利解决问题。生态规划上主要以“由上至下”或者是“由下至上”两种不同的方法。
预案方法是通过格局优化与干扰分析的规划来实现的,相互影响促进,格局优化作为“由下至上”因子提出各种不同的预案的可能性;干扰优化则是把影响生态安全水平的干扰因子作为“由上至下”因子,提出能适合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设计需要。这两种因子同时对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规划的完美体现,从而能得到一个良好的结果,发挥出二者之间融合的特点与优势。
4、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生态安全格局设计方法是整合了格局优化、干扰分析与预案分析等方法,分为4个步骤进行。
4.1、景观生态问题的分析与评价
运用GIS、RS技术,对区域景观格局分析、功能分析,干扰源、频率、强度等特点与风险状况,区分区域生态景观问题与格局状况的关系,以及经济社会与生物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中所存在的功能问题的分析,生态系统中健康状况。
都是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设计中,需要仔细研究。
4.2、安全层次设计与总体规划目标
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中所得出相应结果,对生态安全的现实问题与状况进行合理评估,把先前的预案作对比,得出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整体目标。区域生态安全规划的种类也各有不同,如以人类活动发展居住为主的区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区域,农业活动发展区域等,都有各自相应的安全指数。
4.3、预案设计
需要把干扰控制对策,社会经济文化对策,对生态功能修复对策相互结合,对将来不同情况下的干扰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保证在有利的干扰和不利干扰的变化中能够进行设计预案。研究中应采用预测模型,空间模拟等方法,对不同状况下所导致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对比参照,同时也应当对生态文化经济状况进行评估,等处在不同生态安全方面的预案结果。
4.4、适应性管理
主要是针对区域环境问题的多样性,采取不断完善的理念,对区域内的生态安全格局的方案,进行适应性管理。
第一步,应当对方案实施的效果展开分析调查,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其中包含有对动植物的评价、景观生态的评价、社会文化经济的评价、生态系统的评价,也需要对过程中的作用与之前的目标之间的不同做出评价,从中得出的研究成果需要及时反应到设计之中,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新问题,区域内的生态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区域生态规划中的设计规划的新发展等,都将经过监测和评估,在新的生态安全格局设计方案中体现。
所以适应性管理是一个在不断变化、整合的过程,是区域生态安全设计的重要基础。
5、建立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步骤
5.1、“源”的选取
考虑搭配生态安全格局中“源”的确定,主要方式是把需要进行保护的对象或者区域看作“源”。在对现状调查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是单一的物种作为目标,也可以是某个需要被保护发展的区域,都是可以被认为是“源”。
5.2、阻力面的建立
人类活动对空间环境的利用,是被认为是对空间的掌控与覆盖的过程,然而要进行控制需要对克服当中所存在的阻力。阻力面就是反应人类对空间作用所产生影响的趋势。最小阻力面为模型,公式为:
其中f为未知的正函数,反映空间中任意一点的最小阻力与其到所有源距离和景观基面正相关关系[2]。
Dij的是物种从源j到空间某一点所穿越的某景观的基面i的空间距离;Ri是景观i对某物种运动的阻力[3]。
尽管f是未知量,但是(Dij×Ri)之累积值可以被认为是物种从源到空间某一点的某一路径的相对易达性的衡量[5]。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目前已应用到景观生态战略点的判别。
5.3、由阻力面来判别景观空间
根据阻力面的理论,对生态安全格局中发生的景观过程,这些过程包括人类活动、自然活动、生物物种活动等过程,对这些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来判断过程中对哪些是景观生态安全有利的与哪些不利的,包含缓冲区、源间连接、射道和战略点等,划定各级的生态安全格局水平等级。
6、结语
区域景观安全生态格局的研究,不仅是对该区域自身生态系统上的安全性研究,也是考虑人类活动不断扩张与大自然之间的矛盾的研究。
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等级的理论上,进行对不同级别区域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思路,多层次的安全格局是对生态系统安全的多重保证。
同时,随着自然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也会有所变化与进步,管理思路也在不断适应新要求。
这也是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理论,现阶段不够完善,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造升华。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人类对于生态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生态管理的政策也在不断改变。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研究是对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官紫玲。福州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3]肖科。GIS技术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7).
[4]汪洋。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黄帝文化园区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5]李晖,易娜,姚文璟等。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香格里拉县生态用地规划[J].生态学报,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