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县大河乡促进农民增收的做法及启示

苍县大河乡促进农民增收做法启示

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永恒的主题。旺苍县大河乡地处该县北部山区,面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都不完善的现状,该乡立足乡情,因地制宜,扬山区之长,避山区之短,围绕产业,瞄准市场,多方联动,实现了农民增收新突破。上半年,仅黄羊、中药材、生猪、魔芋、粮食和劳务输出六项,全乡农民人均增收125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41元;预计今年全乡农民人均可增收27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140元。

一、主要做法

㈠立足乡情定思路,努力挖掘农民增收的“点子”。大河乡是旺苍较僻远的乡镇之一,境内山高坡陡,地广人稀,荒山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8%,人均占有土地5.22亩;气候温差大,雨量充沛。该乡根据这个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三大产业,打造两个亮点”的发展思路,即:利用土地广阔的优势,大力发展以黄羊和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利用气候特点,大力发展以天麻和黄连为主的中药材业;利用荒山林地面积广的优势,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业,打造黄羊养殖基地乡和天麻种植专业乡两个亮点。同时,该乡还提出了“政府引导,农户实施,干部树榜样,群众跟着干”的十八字工作措施,做到了放手让农民干而不放任自流,干部参与帮扶而不全部包揽,增强了农民自我发展的意识。

㈡调优结构显特色,努力找准农民增收的“路子”。市场经济是特色经济,有特色才有起色,有起色才有市常一是围绕“大”字做文章,发展特色种植。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扩大天麻、大黄、黄连等中药材和魔芋、油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把药材和魔竽当作庄稼种。乡党委政府主动与陕西省丹凤县天麻发展有限公司联系,实行公司+农户模式,扩大天麻种植面积,新增天麻1.5万窝,将使农民人均增收近60元;采用黄连幼苗新植技术,共新增以黄连为主的中药材800亩,新增魔竽300亩,仅药材和魔竽两项可实现产值70万元,农民人均可增收46元。二是围绕“多”字抓调整,发展特色养殖。紧紧抓住全县畜牧业强劲发展势头,在黄羊和生猪养殖上下功夫,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提出了两年内全乡牧业产值翻一番的目标。目前,已增养黄羊2500只,年内可达5280只,配套种草500亩,年末存栏可达10000只;户均增养生猪2头,新增养殖大户10户,年末存栏可达5875头。三是围绕“股”字找模式,实现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种养经营新模式,有的农户以资金购买黄羊入股,有的以劳动力入股,有的用土地入股,实行股份制经营,实现了资金、劳动力和土地的有机结合,既解决了劳动力的不足,又使资金和土地能够发挥最大效益,促进了全乡养殖业的发展。该乡还鼓励机关干部当业主,作经纪人,实现了科学实用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

㈢强化示范抓典型,努力解开农民增收的“扣子”。一是发挥典型,示范带动。坚持每村培养一个示范带头人,每社发展一个示范带头户,通过树立农民致富典型,然后再发挥这些典型的示范作用,让他们用市场观念、风险意识、实践经验诱导农民,使其摆脱“小富即安、不思进缺思想禁锢,从而形成“一个典型示范一组、带动一村、致富一片”的良好带动效应,走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全乡共培养致富带头人5人,示范带头户11户,有2个致富带头人、3个示范带头户种植天麻面积都在50亩以上。该乡白玉村一社社长许仕碧前年出栏黄羊20只收入3000多元,去年出栏78只收入1.45万元,今年又新购进黄羊34只,存栏总数达176只,成为该村的养殖大户。由于他的示范带动,村民们纷纷养起了黄羊,今年仅该社就增养黄羊320余只。二是利用基地,辐射带动。全乡建黄羊养殖示范点4个,天麻和黄连种植示范点各1个,通过“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自觉或不自觉地让农民增加了解,增强信心,提高技术水平,进而增强基地的辐射力和感召力,让示范基地真正成为当地农民提高自身素质、拓宽视野的好去处。三是加强培训,教育带动。乡干部逐村逐社召开社员大会,传达中央1号文件精神,宣传党的惠农政策,消除农民的疑虑,改变山区农民传统的小农意识。该乡还请畜牧、农业专家举办黄羊养殖技术、天麻栽培技术等现场培训,现场发放种养殖资料

苍县大河乡促进农民增收的做法及启示

800余本,使农民在技术上吃上了定心丸,改变了当地农民传统的种养观念。

㈣搞好服务畅环境,努力减轻农民增收的“担子”。一是搞好服务,努力破解山区农民增收的瓶颈。农民要增收,必须破解资金、信息和观念三大瓶颈。为此,乡政府主动为养殖大户协调小额信贷资金10万元,目前已落实到农户8万元。养羊户修建圈舍,国土部门只办手续不收费,林业部门按优惠60%收费,凡种草的农户,政府承担40%的草籽资金。该乡还多方筹资80多万元开通了程控电话,并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养殖大户冯学平花费4500多元把电话线从4公里远的乡政府拉到了家门口,解决了自己和周围群众通信难的问题。今年5月,乡政府还组织部份村社干部和农民共10余人到陕西、巴中、苍溪等地参观考察,使他们学到了先进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二是落实政策,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他们深刻认识到农民减负也是增收,今年4月,在全乡范围内对涉农收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整顿,杜绝了乱收费、乱罚款行为。乡上定期公开收费项目、收费情况和开支情况,村社也实行村务、社务公开,给老百姓一个明白。

㈤拓宽渠道促发展,努力加快农民增收的“步子”。一是充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资源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两年共新引进企业5家,使乡镇企业总数达12家。同时,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完成了李家河铁矿的资产重组,成立了宏达矿业公司,年创税100多万元,该乡100多位农民成为了该公司的长期合同工。目前,该乡工业企业年产值近1000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350多个,农民每年从企业务工收入达250万元,农民为企业提供肉食品、蔬菜等农副产品的收入达10多万元,还促进了运输业、商贸业的快速发展。二是优化政策服务,鼓励劳务输出。政府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和劳务输出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搜集务工信息,供外出农民参考

,避免了农民工的盲目流动。对外出务工农民全部登记造册,实行跟踪服务。对全户外出家庭的土地,政府主动为其协调,实现了合理流转,避免了土地撂荒。同时,还鼓励本乡农民外出承揽工程、开公司办厂。今年,该乡有两位农民分别在外地办厂,年收入都在

20万元以上,有近200农民在两厂务工,成为该乡劳务输出的主渠道。

二、几点启示

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农民增收才有突破。大河乡努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解了山区农民增收的难题,解决了发展经济,促进增收这个市场经济新形势向广大农民提出的新课题。通过组织农民外出参观考察,开阔眼界,创新了发展观念;大胆破除“小农经济”思想,开拓发展思路,树立了结构调整观;破除“小打小闹”思想,树立了规模经营观;破除“小富即安”思想,树立了加快发展观,使全乡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㈡调整结构,选准产业,农民增收才有亮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事求是选准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有效的手段。大河乡因势导利,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选择有市尝有销路、有效益的天麻、黄羊等项目进行发展,另一方面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和发展服务业,坚持了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农业和非农业并举,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苍县大河乡促进农民增收的做法及启示

㈢规模经营,市场带动,农民增收才有起色。规模产生效益,效益促进发展,发展实现增收。大河乡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紧紧围绕中药材业和畜牧业大做文章,实现了规模效应。他们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把企业与农户很好地联结起来,实现制种、生产、技术指导、销售一体化,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市潮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大力打造特色品牌,走出了集约化经营之路。

㈣求真务实,示范带动,农民增收才有保证。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干部是关键。该乡乡村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带头践行,带头和带领群众致富。机关干部深入农村搞承包、当业主、入股份,与农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成为农民增收的“指导员”;村社主要干部带头搞种养,均起到很好示范引导作用,成为农民增收的“领航员”;同时,他们真心实意帮农民换脑子、找路子、筹款子,搞基础设施建设、搞信息技术服务,成为农民增收的“服务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