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构成了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目前的审计组织体系,既决定着组织目标的不同,又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不隶属的架构。特别是《审计法》修订以后,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成为独立性更强的三个自然板块。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需求,国家审计资源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在体制、机构、编制没有根本变化的情况下,亟需对审计组织体系的审计资源进行整合。有的地方已经开始了大胆的尝试,但也引起各个层面的非议、争议和对审计质量和客观公正的疑虑。既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社会又存在客观需求,就不能由于枝节问题“因噎废食”,就需要深入探索,勇于和善于创新,以缓解资源和需求的矛盾。从基层审计资源来看,应选择审计资源整合的主要途径有三点:
一、统筹是基础
审计工作具有事物的特殊属性,是独立的经济监督工作,体现着一定的计划性,随机性、程序性、规范性、综合性和经常性。适应社会需求,化解资源压力,搞好资源配置,超前统筹谋划就成为第一道关口。从基层审计机关来看,在审计资源整合上是牵头部门,是主要角色,有必要针对新情况,新特点、新思路做好各项统筹工作。
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统筹。基层审计机关的干部大多综合素质不是很高,多年又习惯于审计组的“独立作战”,思维方式和审计方式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创新能力显现不足。即使进行资源整合,也只是内部行为,打破科室界限,在人力使用上统调统配,跳不出既有的工作圈。纵然审计任务日趋加重,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也只能疲于应对,很少考虑联合社会力量,形成“整体作战”,这其中也存有多种疑虑因素,导致不能跨前一步。因此,在审计资源整合上,首先要从认识上统筹,敢于解放思想,勇于转变理念,善于创新思路,敢闯敢试,总结经验教训,切实发挥基层审计组织体系的整体功能。
其次,要从计划管理上统筹。审计工作有着很强的计划性,需要根据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和主客观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去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并尽可能地具体化和量化,充分预期所需要的人力和时间,以便如期完成计划,便于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但是,随着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科学性要求越来越高,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项目的比重量日渐提升,社会需求和形势任务无疑将增加审计工作量。因此,基层审计组织体系中的资源整合,国家审计机关要在计划管理环节上进行统筹,对纳入计划的项目,预定出由整合资源去执行计划,确保项目计划顺利完成。
再次,要从交办任务上统筹。修订后的《审计法》把经济责任审计纳入执法范围,加上地方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审计工作,交办和委托审计俱增。这种受托审计体现着随机性,集中性和时限性,往往难以纳入计划,影响着既有计划的安排,资源和任务的矛盾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在资源整合上,要针对交办任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整合统筹,做到总揽全局,把握整合资源在执行任务上的重点,统筹安排,有序进行,形成合力,使交办任务按照委托方的意图顺利完成,做到既对上负责又对下负责,原则性与创造性统一,既兼顾任务完成,又锻炼队伍。
二、整合是关键
基层审计组织体系资源整合,说到底主要是人力资源整合。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整合质量高不高、人的积极性大不大,决定着审计项目能否质量最大化。各基层审计机关情况不一样,其他审计人力资源素质有差异,在资源整合的措施上将会各有不同,但最主要的要分两步走,即整合后的审前准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
审前准备阶段,重要的是做到三个统一。一是统一人力资源整合。由基层国家审计机关承担整合任务,制定整合方案,落实整合措施。不仅在内部资源上有力整合,而且在社会资源整合时严格把关,做到既有服从性和创造性,又能从局部工作和大局工作出发,还要兼顾眼前工作和长远打算。二是统一审计工作要求。在人力资源整合后,由国家审计机关对审计组提出统一的明确要求,从审计方案的编制,审前调查,审计项目的实施等审计程序,都要围绕审计目标提出要求,缩短时间,提高效率。三是统一审计质量目标。由于新的组合,必须从严要求审计质量,尽最大努力降低审计风险。同时,严格遵守审计职业道德和审计纪律,建设和谐审计组,激励在审计质量上有一个高起点的目标追求。
在人力资源整合后的审计方式方法上,既可以多形式运作,又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在初始阶段,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基层审计组织途径经验交流
一是实行分审。主要是相对社会审计组织整合人员而言。对有一定审计能力又能独立执行审计任务的社会审计组织整合人员,实行才取其长,用当其宜的做法,让其独立承担审计项目,各自组成审计组分别实施审计。这种方式利于配合,提高效率。
二是实行协审。将审计机关、社会审计整合的人力实行搭配重组,由审计机关的人员担任主审,唱好主角,社会审计人员进行协审,优势互补,可以及时地选准突破点,找准结合点,踏准落脚点,减少分审后再度核查的麻烦,降低不必要的审计风险。
三是实行辅审。考虑到内部审计职能的差别和熟悉内部情况的实际,单独行使审计有一定难度,可以在资源整合后为审计人员辅审。一方面,可向审计人员详尽地介绍情况,使工作尽快切入。另一方面,在审计过程中,可向审计干部学习审计业务,提高水平。再一方面,审计人员可借助内审成果,突出重点地审计,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此外,审计资源整合要兼顾各方的利益和非人力资源资本的分配关系,充分调动整合各方的积极性。
三、质量是重点
基层审计组织体系的资源整合,是应对人手少,任务重的一项措施,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一种审计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廉政建设及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因此,审计资源整合后,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保证审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作为推行审计资源整合的基层国家审计机关,在资源整合后,针对审计质量问题,应注意把好“三关”:
其一是把好审前检查关。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组合审计,都要对方案的制定与修改、审计调查与对被审计单位情况的了解、初步执行分析、重要性水平和风险评估以及审计通知书等审前准备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把关,防止出现纰漏影响实际操作和审计质量,以此打好基础,保障项目合规进行。
其二是把好实事求是关。事实是审计质量的前提,能否实事求是,是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志。因此,审计机关要对审计组把好实事求是关。检查是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履行程序、调查取证、数据计算、保守秘密等,通过加强复核和查验,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提高审计质量,向社会作出满意的交待。
其三是把好客观公正关。资源整合审计的重心依然是客观公正,通过审计评价和建议,实现审计的最终目的,以终端产品实行优质服务。审计机关要基于这一目标认真把好客观公正关,以应有的审计质量和服务水平回答来自各方面的疑问,以利于继续推行审计资源整合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