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印象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无非是识字、写字,而阅读方法的指导那是中高年级老师的任务,与低年级的老师似乎没什么关系。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低年级的孩子如果只会识字、写字,那么在考试中一定会一败涂地的。分析一下低年级孩子的语文试卷,你不难发现,识字、写字固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读和写也非常重要,孩子们不仅仅要会写一些字、词、句,还要会简单的阅读,了解短文的意思,完成相关的练习。如果说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阅读,那么阅读教学就应该渗透在各个年龄阶段,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也同样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那么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进行阅读方法的的引领与渗透呢?
一、重视课前预习,给予阅读方法
低年级孩子刚刚进入阅读课的学习,他们对于阅读方法可以说是毫不知情的。所以,在教学第一篇课文时,我就给予了孩子们六个字:读、标、圈、划、描、查。读,就是引导孩子拿到一篇课文后至少读五遍。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所以读是学习一篇课文的前提。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这是阅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为课文分段的必要前提。圈,圈出课文中的一类字,二类字。使学生明确课文中自己所要学习的生字。划,划出生字所能组成的词语。划词语也是帮助孩子丰富词汇,识记词语的一种好方法。描,描红所要学习的生字。让孩子看懂生字的笔顺后描红,这样孩子能更好的掌握生字的`笔顺,为生字的书写做好一定的准备。查,结合课文内容,查查自己有疑惑的东西,或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这样既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能让孩子在查阅资料中逐步学到很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六个字,就是课前预习的六个要点。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给予孩子们六个阅读小方法,使孩子们知道每拿到一篇课文,就要仅仅围绕这六个字,去预习课文。在这六个字的引领下,逐步渗透了简单的课前预习方法,为以后的阅读指导做好了铺垫。
总结提炼规律,学会有效阅读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有效阅读的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阅读更多的内容。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要让孩子们理解词语,而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很多。看图理解,联系上下文,换一个词语,结合以往所学———等等都是引导孩子理解词语的好方法。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就不能仅仅使用这些方法,而是在使用后,要归纳,要总结。在总结中逐步渗透阅读的方法。记得在教学《东方明珠》一课时,理解“美丽”、“非常”两个词语时,我让学生读了相关的句子后,引导他们分别换一个词语来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就很好得理解了这两个词语。在孩子们理解词语后,我及时的总结: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在我的总结引导下,孩子们就会慢慢明白理解词语时可以找相近的词语,使孩子习得了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在教学《谁的本领大》中,理解“得意”一词时,我引导孩子们想想:自己什么时候最得意?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了很多得意的情景,这时理解“得意”一词,就水到渠成了,此时,我总结:“是呀,结合我们的生活情景,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一文时,我出示了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参加”、“蘑菇”、“练习”。让孩子们读一读,随后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词语的。有的孩子说:“我是在电视中看到的。”有的孩子说:“我是在书中看到的。”有的孩子说:“是爸爸、妈妈告诉我的。”听了孩子的话,我及时总结到:“看电视,看书,听故事,都是识字的好方法。”这样的总结语,能使孩子们明白识字有很多途径,也能使孩子们更好的去主动识字。因此,真正有效的阅读,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规律让学生找、方法让学生悟。我们老师负责总结提炼有效方法,有效规律,使有效阅读的方法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宝贵财富,一种完美引领。
三、提供迁移机会,运用阅读方法
任何一种学习方法的掌握,孩子并非能做到一教就会、一点就悟;掌握有效阅读方法,形成学习能力,也需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还要给他们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引导他们将已经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类似的学习情境中,进而领悟到阅读方法的真谛。
1、圈圈画画法。
圈圈画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古人读书讲究“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圈圈画画,摘摘抄抄这种阅读的方法。在我们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但是我们低年级的小孩子把握不好该圈什么,画什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引领孩子们去寻找,去发现。《看菊花》第二自然段是一小篇很好的阅读教材,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用多种形式朗读这一自然段后,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用笔划出相关句子。孩子们在多形式朗读后,很快找到了相关的句子: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那菊花到底好看在哪?”让孩子们结合图片接着回答。“颜色好看”“菊花很多”“那菊花有些什么颜色?那些词语写出菊花的多?”让孩子们继续圈出有关的词语。孩子们很轻松的都能找到。“菊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从哪个词语中读出来的?”大部分孩子一下子就找到了。“深秋”。在引导中,孩子们圈圈,画画,学的很轻松,很自然。阅读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于教学中了。
2、半扶半放法。
半扶半放,从字面不难理解,就是先扶着孩子学,再放手让孩子独立学。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也会经常使用这种方法的。这样的阅读方法既能使孩子有话说,又不会扯得太远。《会走路的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很多有趣的地方,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教学时,我先出示图片和句子“小鸟跟着小树来到草地上,看到———”,“小鸟跟着小树来到果园里,看到———”,“小鸟———,看到———”。这样半扶半放的阅读方法,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口语能力也获得的很大的提升。在理解感悟文本时也就轻松到位了。
3、情景想象法
为了拓展语文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也为了更好的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中人物的内心,理解人物的所思,所想,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和联想,让孩子在头脑中浮现文本所描写的形象和景象,再现逼真的情景,从而进入文本的意境,体会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会“跑”的黑板》一文中的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以至于在散步时误将马车车厢的后壁当成了黑板,跟着黑板走起来,直到自己跟不上了,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在教学安培聚精会神的演算,情不自禁跟着马车走的这一自然段时,我不仅抓住文本中对安培的直接描写的句子,还借助课文插图创设情境,引导孩子发挥想象:“马路边散步的漂亮小组,悄悄地对身边的女伴说———”、“戴礼帽的绅士看见了,心想———”、“马路上的乘客发现了,自言自语地说———”这样的想象,使语言表达得到充分的空间拓展,也积极调动、联系了孩子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揣摩进一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对“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是一次走进角色内心世界的真切体验。
如何让我们的教育充盈智慧呢?我认为,我们要做一个智慧型教师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曾说过这样的话: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因此,做一个智慧型教师尤其重要。
一、做智慧的老师要心中有爱,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平时懂得爱自己,爱家人,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有一种与人为善的情怀。在教育工作中是植根于爱的,是心与心的交流。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有了爱,就有了宽容,有了同情,有了鼓励,用“心”去爱,学生的心智就能健康成长,教育就能走上阳光大道。
教师的爱,物化、外显在日常为人处世、教学言行中,其实就是师德的具体表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学生的道德楷模。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者的崇高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所以,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教师应在学生中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以博大的胸怀、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尊师、亲师、信师,很自然地产生对教师,所教学科的热爱的感情,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反之,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处处以命令口吻要求学生,要学生绝对服从自己,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受到压制,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受到了限制,他们有什么想法、创见,自然不会表露出来。所以,对待学生,尤其是对待学困生,宜多用商讨、肯定、赞扬的语气,不用命令、否定、贬低的语气对待学生。比如,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举手回答问题,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即使他的回答声很小,也要抓住这个契机肯定他的进步。以后学生就会逐渐大胆起来了。只有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主动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二、做智慧的老师心中要有效率,做一个讲究效率的人。
效率是关键,要看耗了多长时间,投入了多少,收获了多少。教师也一样,应从自己的讲课、自己的教学开始讲效率。好教师,不应该拖课,要把课间10分钟还给渐渐失去童年乐趣的孩子,更不应该无端占课,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好教师,应该是轻负担,高效益,不能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读死书,死做习题。教师不能因为勤劳的工作态度而掩盖自己无能的工作能力,因为勤劳的工作态度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或许更大,这不是真爱,而是伤害。想想我的教学生涯,有时无端的拖课,无端占课,觉得自己比别的老师付出的时间和汗水要多,殊不知这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是一种没效率的表现。浪费时间就是谋财害命,要还给孩子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三、做智慧的老师心中要求发展,做一个有追求的人。
教学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我。智慧的教师,就应该如同一盏璀璨亮丽的霓虹灯,注意不断补充自己的能源,在照亮别人、幸福他人的同时,也温暖着自己,幸福着自己。
首先要养成阅读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工作效果“取决于他的知识和素养,取决于他读什么书,怎样自学和怎样充实自己的知识”。 只有读书,才能避免生命之河在已经逝去的生活里往复循环而成为一潭死水。
其次要养成思考习惯。我们教师经常要学生思考,经常对学生说:“学而不思则罔”,可我们老师常常忽视了:教而不思也“罔”呀!思考就是对教育的关注,对教育过程的研究。
另外,就要养成书写习惯。教师要教书,更要书写。用“教育叙事”记录自己的教育经历,用“教育随想”表达自己的教育感悟。
教育,因无私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而崇高;教师,因高尚的品德和忙碌的身影而美丽。总之,我们要做一个智慧的教师就必须具备:热心、细心、耐心、信心、恒心,让这些星汇聚一个心——“爱心”。
回顾这一学期,忙碌却愉快。在两位领导老师的关心指导下,我认真做好各项本职工作,积极完成园里布置的各项任务。看着孩子们的笑脸,看着孩子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在提高,我感到极大的快乐。为了使今后的工作有所进步,使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现将本学期的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个小结:
一、政治思想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本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爱岗敬业,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积极接受领导和年级组长分配的各项任务。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时刻用爱心、关心、耐心、和细心、对每一个幼儿,与幼儿朋友般的融合一起。对家长主动热情,与同事友好相处,时时处处以一个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二、业务学习
积极参加园内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珍惜外出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有关业务知识。积极探索有利于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法,并适当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同时虚心地请教领导和同事的相关的创新教学模式或方法。认真阅读《早期教育》等幼教专业书籍,游览幼教网站,领略其中的精华,吸取别人的经验。利用晚上在网上学习有关幼儿教学方面的有关文化知。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三、教育保育
开学初,我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幼儿园教育工作计划》、《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认真制定了本班的班务计划,设计好每月的主题活动内容,精心安排好每周活动,组织好每日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整合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
在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同时,保证的的游戏活动和户外活动时间,每月根据制定好的游戏计划开展各类游戏活动。在班级中开展了“学习小标兵”、“劳动小能手”“礼貌小天使”等光荣称号,并不段的更新丰富各种活动的内容。给幼儿新奇的感受,同时不断地促使幼儿朝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前进。为了配合主题教育活动和节日活动的开展,我积极创设环境条件,布置装饰室内外的空间和墙面。每月撰写说课稿和教育随笔,以提高自身的保教水平。
在保育工作中,每天按要求做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并注重培养的良好的各种行为习惯、让幼儿自觉地遵守班上和园内的一切规章制度。在班级中开展了值日生工作,以提高的集体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每天做好班上幼儿的药物登记,时时留意幼儿的安全与健康状态况。根据天气变化提醒幼儿学习添减衣物。
我有幸在知行在线课堂中聆听了陕西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王__主任的《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思想与实践》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讲座中,王_主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1.陕西教师队伍现状;2.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与平台;3.教师自我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的学习能力、教研能力、教学能力非常重要,学习中,要学而精;教研中,要有明确的教研意识;教学中,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利用新兴技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在讲座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教师写十年教案不一定有长进,写十年反思可能成为”,写教学反思本来就是教师应该做的功课,但是现在大多数人为什么都会这么抵触呢?找借口反对备课、反对反思的老师,毫无例外,都是庸懒怠惰、得过且过的!一些老教师年轻时也反思,但时间长了,就习惯性懒惰,认为自己对教学内容熟稔于心,实在没有必要再做这些工作。但这正是他们后来多年不进步的原因,机械重复,跟复读机一样,原地踏步。所以在我们的教学日常中,反思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本来就是一个实时学习的职业,这就需要我用心去对待。总之,今天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转眼间,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又要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主要是通过抓以下几方面来促进学生的进步,班级的发展。
一、抓常规教育,促良好的班风形成要想把一个班集体建设好就必须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否则做再多的事,班级也只能是一盘散沙。于是我针对此事专门举行了一次题为“明是非,知荣辱”主题班队会,使孩子们明白了应该怎样做人。除此之外,在日常的生活中我还注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我总是利用晨会、班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反复对学生强调:排路队的时候不疯打闹,不说话,遵守交通规则;按时做眼操,认真上好体育大课间;上学穿校服,戴红领巾;按时收拾卫生,注意保持卫生;课间做文明活动,不疯打闹等等。久而久之,由于强调的次数多了,不但我能背下来,学生们也是提个头就知道尾。良好的身教可以起到比言传更大的作用,所以平时我也注意以身作则,发现地面有纸随手拾起,发现桌椅不齐及时摆正,劳动中和同学们一起干。这样不但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鼓舞学生的干劲,而且学生看见老师亲自动手捡纸、摆桌椅,他们也就不好意思再搞破坏了。一学期下来,虽然个别同学的表现仍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大多数都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在班干部的选拔中做到能者上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没有一批良好的班干部是不行的,尤其是班主任对班干部的认定一定要知人善任。在最初开学的一周内,我注重观察学生的表现,然后把那些在同学们心目中威信高、有责任心、自理能力较强、办事灵活的孩子提拔为班级干部。有的孩子因为以前没有做过,刚开始不能胜任,这时我总是对他们进行指导和鼓励。但是也有的孩子虽然以前当过班干部,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班干部的作用,在同学们心中的威信也不是很高,找到问题的症结,我让她先从普通同学做起,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同学的信任。
三、对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重过程,轻结果对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我都认真对待,尽心尽力地去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我总是严格要求学生,力争把自己的一面在比赛中展现出来。但是我知道比赛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对结果我觉得还是把心放宽比较好,得了第一固然好,但是如果比赛成绩不尽人意,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从中找找差距,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我的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们也都能正确看待比赛成绩,因为大家都知道成绩固然重要,但过程也很重要,从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才是最最重要的。
四、加强家校联系提高教育成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家校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成效。一学期来我通过家访、校园及时通及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班的王原同学可能因为平时在家娇生惯养吧,在学校的表现总是懒懒散散的,打扫卫生不积极,每天早晨总是等预备铃响的前几分钟才慢悠悠的走进教室;在学习上畏难,一遇到以前没有做过的题就觉得自己肯定做不出来,丧失信心;做作业拖拉成性,别人十分钟就能做完的内容,她半小时也做不完。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多次与她的家长进行沟通并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优缺点,和他们商量对策。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她整个人都变了,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我班还有个学生叫高嘉,学习成绩一般,缺少积极性,而且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虽然为了鼓励她我安排她做小组长,但效果总是不尽人意,让我感到很失望。有一次我到她家进行家访,她妈妈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知道孩子的胆子很小,在学习上没有积极性,但这一学期以来,我明显感到她每天都是快快乐乐的,放了学马上就开始写作业。其实我们并不要求孩子一定得考多少分,一定得考第几名,只要她能感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就够了,而这一切都是您给她的,谢谢您给了她这些我们做家长的给不了的东西!”当时听了这番话我沉默了很久,一直以来我总是把提高学生的成绩当成是首要的任务,但是在学生身后的那些鲜为人知的事我们往往就不得而知了,我想只有通过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我们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的,复杂的,要想做好就必须有一定的细心、耐心、责任心和爱心。
一学期以来,本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爱岗敬业,严格遵守要求,落实学校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所任班级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就将一学期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一学期来本人坚持政治学习,教书育人,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通过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等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2、坚持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本学期,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二年3、4班数学科教学,经过探索与努力两班数学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初步养成了高中数学学习习惯和基本的学习方法,但所授两班成绩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感到很遗憾;现将一学期教学中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1.转变教学观念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达到对课改有所了解的目的,以便能更快、更好地进入角色。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主要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2、合理运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
从学科能力方面来说,课程标准是最低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最低目标。教材是素材,教学时需要处理和加工,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的中心议题。大胆创新,灵活使用教材,才能使新课程改革在前进中少走弯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完成了数学选修2-2、2-3以及选修4-2《矩阵与变换》、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及选修4-5《不等式选讲》的教学任务,任务量大,本认认真理解课标,对教材中不符合课标要求的题目要大胆地删减;尤其是选修4系列更是作了大幅度的调整,针对我省高考现状因材施教,取得了效果。同时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改编。此外,还应全面了解必修与选修内容的联系,要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接触,螺旋上升,实行分层教学。
3、通过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双基水平
高中数学课标指出:“我国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传统,新世纪的高中数学课程应发扬这种传统”。“随着时代和数学的发展,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中数学课标对“双基”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传统的听课理解、模仿记忆、练习作业等,仍然是当前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教师应注意“双基”的发展变化,认识“双基”的新的内涵,围绕落实“双基”,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练习,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双基”训练记忆数学概念、公式、法则中的每一个字词及记号,并理解其内在含义,在比较、辨析中形成知识网络。适当挖掘课本例习题深层次的隐含知识点,对教材中的例习题进行变式,纵横联系,多角度地考虑问题,使思维呈现辐射状展开,提出新假设、新论断,通过探求问题拓展学习的知识视野。有些例、习题还蕴含着解题思路或方法上的规律性,引导学生去分析、归纳、挖掘、提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问题意识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必要从教学中好的问题开始,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应成为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通过恰时恰点的提出好问题,使学生领悟到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的学,富有探索的学,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5、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采用“目标—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利用一套完整的教学监控系统(包括目标、任务、资源、评价方法等),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
三、教学研究工作
本学期本人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学习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在教研活动中多次就教材处理作专题发言,积极听课,分别前往一中、二中等学校听课取经,吸取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同时还主动参加校本培训,自主学习等。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本学期感觉在教材难度把握上还有欠缺,过高的估计了学生学业水平,今后将更加注意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次本学期的单元考试安排不够理想,尤其是试卷难易程度上需要调整,突出重点知识重点考察;第三是时间紧张,导致双基训练不够充分,便是训练不够透彻。
经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洗礼,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换代。如何使数学课堂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境界?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体现在教学中更多的应是润物细无声,更多的是师生的心灵沟通,更多的是灵动的智慧。如何使课堂教学闪动着智慧的火花,这就成为了当下每位教师必修的课程。读了《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这本书,我的感觉只能用两个词来概括:朴实、实用。它举的案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给我们以切身的感受;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另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我就选几方面来谈谈我的理解和感受。
一、智慧教师,善待差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班都有肥胖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在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练习时,这些学生通常受到同学嘲笑,因而这些学生虽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常给那些所谓的“差生”思考、尝试和参与的机会,给他们“自信”,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帮助这些学生,帮助他们营造一个没有歧视的环境。这样,他们才会从心理上真正忘掉自己的特殊性,继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的各项活动中去。
二、智慧课堂,有效教学
让课堂“闪现”着激昂的思绪,需要教师有着艰辛的修炼过程,是在汗水中的孜孜以求,是在烈火中的万千锻打,是激昂与沮丧中迸发的智慧,是在“不满足”的探寻中积累的智慧。有这样的智慧,才会有若履轻云,才使得课堂变得精彩纷呈。
三、智慧评价,师生共勉
本书的第52个问题中,有这样一个案例: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学生,便将其制止,并让他到校长室去。陶先生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男生已经在那里等候了。陶先生掏出一颗糖奖给男生:“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的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你一块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你一块糖。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的一番话,更应让我们深思:“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卡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急忙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是的,充满智慧的评价是一种启发、一种点拨,一种关爱,一种期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诠释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引领着师生走向智慧,走向成功。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处理教学中的问题的方法,在今后教学中遇到类似问题,我一定会处理地得心应手的。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它与教师高度的修养、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教材的高度稔熟、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真挚感情,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
作为班主任,从班集体的组建之初,师生就共同努力,力争使班级形成自主管理型的班级特色。我的做法是:制定班规,使学生自我约束;利用目标激励,积极引导;利用小组评价,引导合作与竞争。
我在初一到初二担任数学备课组组长期间,针对班级小组的课堂评价环节,与同组数学教师共同设计并使用数学小组评价单,有效规范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并且通过这一工具引导学生持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在初一数学小组评价单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课堂评价方式。
开学之初,我要求每个同学都制定学习计划,学习计划使学生的学习有了目的性和动机,减少了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利用“你追我赶争上游”,在每次考试的前两周,每位同学制定考试目标。这个表格记录着他们每一次的成功与超越,也记录着他们的失败与反思。每次考试后,同学们都要及时总结反思自己的优势、不足、措施。应同学们的要求,成绩好的同学为全班同学做学习经验介绍。
我和同学们共同制定了小组积分细则和课堂表现记录表。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使用的过程中,这个积分细则也在逐渐的精细、完善。课堂表现记录表主要从回答问题,板演,讲题三个方面加分,由小组长对本组同学的表现打分。
每周各组组长都要组织本组同学总结本组这周学习、纪律、卫生,课堂表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每两周学习委员要针对全班同学的表现进行总结,对表现好的同学提出表扬,对班级的共性问题提出建议;每月对积分最高的三个组进行表彰与奖励。
通过这一工具引导学生持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规范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这个做法在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初见成效。
作为初二数学备课组长,在20_年1月2日,组织初二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我主要负责出题、评奖、写奖状、领奖品、给学生颁发奖状与奖品,此次活动共评出一等奖15人、二等奖18人、三等奖18人,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作为备课组长向学校及时申请利用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时间上数学辅导课,把全年级学生分成5个层次,本组四位数学教师各负责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专题复习,力求提高全年级的数学成绩。
作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我会动脑筋,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作为教师,要在实践中勇于去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敢于去做有智慧的教师。我在学校承担着信息宣传工作,做好此项工作,我认为除了要多读书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勤于思考
古人说,智者不惑,宁静致远。学习很重要,习得一定知识后关键是要学会思考,而思考正是智慧形成的核心。所谓“智者不惑”,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这是智慧型教师的关键所在。作为信息员,一方面要对信息员工作有一个准确地定位、要学会发现新闻、要抓住和把握好新闻的主题。
首先要有一个准确地定位。在学校不缺新闻,缺的是发现新闻的眼睛。信息员的角色定位很重要,要耳聪目明,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到拥有“大局意识、宏观思维和宽阔眼光”;再加上个人的努力,就可以突破局限写出有意义的报道。
其次是要学会发现新闻。信息报道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与其他学校的信息员交流时,总听他们说实在没什么可以写。究其原因,不外乎这样几种情况:一是对外界信息沟通不够,看不到潜移默化中出现的新鲜东西;二是自己对某一项工作已经熟悉了,放松了对身边发生的人和事的观察和分析;三是认识不到身边“小事”背后包含的信息价值,不能浅处见深。所以要学会发现,注意各种活动、会议中所蕴藏的大量的信息,不要以为开会是件简单的事情,要学会享受会议带来的“信息大餐”。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大事小事,第一时间得到有价值的线索和信息。
第三是要抓住新闻的主题。用事件来说话。要捕捉住发生事件或人物身上的鲜活故事,内容就不会空洞;表达出人物的真情实感,文章就不会枯燥。文章就会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内容。
二、敏于实践
真正高水平的教师,不仅要懂得怎样正确地做事,还要判断如何才能做正确的事情。而这种能力一定是从实践中加以锤炼得来的。因此,敏于实践是教师智慧的根本所在。我认为要做好一名信息员的基本前提,就是要热爱写作,热爱信息员这个职业和身份,愿意为之付出勤劳智慧,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汗水。
一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既要有对新闻事件的敏锐性,又要有独特的“新闻眼”,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捕捉新闻,挖掘新闻的思想内涵和指导价值,客观公正地加以报道。
二是要有比较过硬的新闻写作理论和技能。要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机构和要素。要制作好新颖别致的标题,有一个好的标题才能引起编辑对文章的注意。要善于从细小之事中发现闪光点,以点滴露水折射太阳之光芒。
三是要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家、市、区出台的重大政策和走向,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出现所采写的稿件违背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现象;还要了解学校中心工作和宣传重点,以便有的放矢。
三、勇于创新
对智慧型教师来说,创新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要敢于自我超越;经过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不断循环,教师的品质会日臻完善、境界会日趋高尚。作为信息员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借鉴和积累。包括文学知识、时政经济、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社会实践经验等各方面知识的积累,使自己有比较深厚的文化积淀,以便使自己在写作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做到手勤、腿勤,多动脑子,多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有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有时为了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必须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甚至写到深夜或凌晨。写完稿子后,要认真检查,仔细推敲,精益求精,避免出现差错和疏漏。第三要有创新意识和读者意识,不能因循守旧,要善于从新视角去发现和采写信息,要揣摩读者最关心的是什么,读者希望能够从中知道什么,这个脉搏把握好了,信息就有价值和看头了,信息的采写也就成功了。
四、善于总结
智慧型教师,不仅要善于做事、善于创新,还要善于总结做事与创新的经验。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一定能不断提高对工作的认识,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所以,一定要善于总结、提升个人经验。同时,在总结的过程中要注重反思、凝练,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坚持做到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智慧信息员。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担任高二年级三个班级(两个理科重点班、一个文科普通班)语文教学任务。在过去的一学期时间里,我能够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根据教学工作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现将我担任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我注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当前新语文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高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也尝到语文教学的成功和乐趣,三个班的语文成绩都有大的增量。当然,还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我会注重自身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教师从__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基本情况(是什么)、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与平台(有什么)、教师自我发展的策略与方法(怎么做)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从教师个人、国家政策等方面,全方位解读了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让我从全局更加了解教师队伍发展。
第一,王__教授从个人层面来说,教师队伍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位普通教师不断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专业素质,通过教研、学习始终保持自身教育活力。从自身来讲,我还需要不断提升课堂组织能力。
第二,王__教授从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来说,站在国家政策层面来看,让教师职业规划更具方向性。也从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细化讲解,来为教师职业发展、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也为新时代教师专业指明前进方向。还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平台、“大篷车”送教下乡项目以及STEM教育的落地与推广,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等,为教师发展指明方向,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新要求。
第三,在教师自我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中,王__教师从历史出发,从教师这两个字出发,教师只要教会学生品德、文化、思辨、价值这四样,就会铸就学生一生的财富。反思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缺少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而过于重技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改进,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意识留存率,还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参与性学习。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反思、改进,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同时把握教育发展方向,在新技术、新理念、新方向、新环境下,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教师的三个境界是,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教师可以分为庸师、严师、名师、大师。这是昨天上午,师范学院副院长在报告中的讲话,让我颇感兴趣。
宋院长的讲座主题是《教师的智慧和智慧教学》。宋院长没有用ppt,这让我有点不太适应,因为已经习惯了用相机“啪啪”地拍摄屏幕。现在只能快速地记笔记了,而且不得不认真地听哟。
宋院长首先分析了我们为什么要参加国培学习。然后宋院长旁征博引,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讲起。对比了中美教育的差距,分析了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宋院长重点讲了教师的智慧,教育的智慧就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洞悉教育教学现象,应对教育教学事件的创造性能力。 宋院长说学前教育是真实的教育,小学教育是启蒙的教育,中学教育是成长的教育,大学教育是反思的教育。如今学前教育在小学化,在幼儿园就让孩子学小学的东西,那在小学让孩子学什么呢?孩子在幼儿园就应该玩,就应该做游戏。
叶澜说过:“没有教师的快乐,就没有孩子们的快乐;没有教师的成功,就没有孩子们的成功;没有教师的幸福,就没有孩子们的幸福。”宋院长在每一句后又加了一句。“就没有家的快乐;就没有家的成功;就没有家的幸福。”更说明教师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常识。宋院长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小学的校长每天早上,站在校门口给学生鞠躬。有一个孩子已经走过去了又回头给校长深深鞠了一躬。孩子的妈妈就非常吃惊,因为这个孩子在家里很不听话。宋院长说公民教育从鞠躬开始。教师要教会学生学识,也就是知识。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胆识。
宋院长讲了他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的一件事。有一个小姑娘看到他问是不是中国人,然后说:“我要给你分享一个观点。中国有三大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人口问题,二是生态环境问题,三是粮食问题。”这件事让他很吃惊,一个小姑娘竟然会考虑这样大的问题。问过之后才知道,她曾经做过这样的作业。宋院长说我们就缺少这样的教育啊。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11)、(13)二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按照备课组的要求完成初考第一轮复习。初三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它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初学生初考成绩的重要阶段,抓好了本阶段的教学,也就为以后的综合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就我在第一轮复习教学工作中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抓好化学基本知识的教学是第一轮复习的首要任务
课本是“根”,在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能脱离课本。有些学生重资料轻课本的思想非常严重,每次上课拿出来的都是资料和试卷,却没有课本,长此以往,就就走入了“舍本逐末”的误区。
在复习过程中我通过历届初考试题为例,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引导学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重视课本基本知识的复习。
二、重视对规定实验的原理与方法的理解
纵观近几年的初考,实验题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提出了较初的要求,而要应对此种变化,学生一定要对实验的原理掌握清楚,并能对所学实验原理加以应用,能自行设计一些基本实验,用的实验方法来完成实验习题。
三、认真分析学生情况,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好复习的节奏
我所教的班级一个是平行班一个是重点班,各班的学生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必须认真分析学生情况,才能找出比较适合自己教学的环节和方法。
1、分析学生水平,选择合适的练习题,切忌盲目追难、追新、追偏。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对资料上的练习题,千万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照单全收,对资料上的练习题总有一些不适合自己学生的习题,如果做了,不但不会提初学生的成绩,反倒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会打乱自己的复习计划。因此一定要进行筛选,选取合适我们学生的习题,如果该题确实是“鸡肋”,应勇于舍弃。
2、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设计好针对性的练习。第一轮复习是查找学生基本知识漏洞,巩固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反映出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好对应的练习,以弥补学生们在这些方面的不足,真正达到整体提初。
四、少讲、精讲、讲透
第一轮复习的内容多,而时间又紧,在此过程中,老师都有时间太少的感觉,但是又不能马虎从事,一味赶进度,那么,我们就只有注重讲、练题的效益。对重要的知识要讲,但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而应是讲到点子上去,挖出其精髓,达到“一箭封喉”的效果。
对于典型题更应该讲,主要讲其思路和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使学生融合贯通,能举一反三,让其以后碰到类似题时能迅速地解决。
五、注重习题的选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做习题是提初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数量,陷入“题海”,一定要注重质量和效果。这样对我们老师就提出了很初的要求,无形之中就增大了备课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以基础题训练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解题习惯。在这方面,我们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如:差题法、过量问题分析法、极端假设法、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守恒法等),同时要求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其次,用翻新题进行训练,以求学生真懂,帮其克服思维定势。很多同学在做题时经常会联系以前做过的习题,结果陷入误区,出现错误的解法。因此,我们老师在讲解过一种类型的题后,一定要花点心思,对其进行加工改造,设计出一些变化题让学生做,从而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
第三,适当地安排具有适当难度、综合性强的习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一定的新奇感。但这并不是一味地寻求难、怪、偏,而应该是选择一些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完全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正如是“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苹果”,否则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毕竟初考不是难倒学生,只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一种面对全体学生的检测形式,是招收多数学生进入初校学习。
最后,一定要求学生及时纠错,对错误的习题要分析清楚原因、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真正做到“对了的以后会做,错了的以后不再错”。总之,习题不要多,一味求多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滋生学生的厌烦情绪。
六、加强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
老师可针对具体学生的不同实情,传授不同的秘密武器,只要能消灭“敌人”就是好方法。同时要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对所学知识、方法、技巧进行“过电影”,根据记忆的规律性,定期对所学知识加以回顾,无疑也是一种较好方法,“温故而知新”。
做为一名教师,我秉承自己一贯做事的原则——认真、负责。做为备课组长凡是要求备课组成员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无论是备课、钻研教材、教研讨论、选题、出试题我都能以身作则,所以本学期大家一起工作很舒心,效率也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