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想上好一堂课除研究课本外必须研究学生、研究课堂、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2、激发学生兴趣非常重要,而要想激发学生兴趣,必须充分的了解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走下讲台,多和学生交流,看看现在的学生们关心什么,想要什么,反感什么,“有的”才能“放矢”。
3、语文教学,贵在读。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老师们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去读课文,也许一开始是强迫的,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相信会有不少学生喜欢上阅读的。而只要学生能爱上阅读,学好语文就不在话下了。
4、教师必须充分熟知文章,能从各个角度分析文章,并能站在更高的层面理解文章主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5、了解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激励学生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重点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沈从文在《云南的歌会》里写出了云南淳朴的民风民俗,流露出了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赞赏,唱出了一曲深情的赞歌。文中作者将感情渗透在人物、景物、场面描写中在娓娓而谈里自然透出平淡辽远。
在文章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无论是写人还是写歌都凸显民风民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云南这个诗歌的家乡别样的风情。比如在写山野对歌情节里,我们看到:那个年轻妇女,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手哑口无言,并没拘泥赛歌过程,重在表现胜利姿态。她 “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负已定,然后“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这种一点也毫不矫情,不张扬,朴朴实实的歌手也只有在这里才看的到了。所以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三个场合展示出来的人物美,环境美,场面美。由此体会作者对民间民俗文化的赞美, 领略民族风情,激发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热情。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比较好理解,如何在教法上有些新的突破?我认真钻研了课文,发现有几处亮点可以让学生用在自己习作的时候。于是我便把本文的学习定位在:从本文看对自己习作的借鉴作用。
上课了,在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后,我便提出了问题:“这篇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我们可以在写作文的时候借鉴?可以从文章的结构来说,可以从文章的用词谴句来说,也可以从开头结尾、题目来说......”同学们深思后,纷纷发言.
在交流讨论中,学生已经能感觉到作者设置悬念的写法,这可以引起我们阅读的兴趣。
学生说的这些方面,恰恰是本文在习作方面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学生都说到了。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不仅仅是要把一篇课文理解了,还要让学生从课文中学到自己作文的点滴方法技巧。不同的课文,在备课时找准它的闪光点——最值得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上课及时渗透。
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用一节课就完成了教学,课前让学生预习,估计部分学生应付了事,在做练习时,一些课文里面的词语搭配,不知道如何做。看来,把课文读熟是后面的学习的基础。
我采用“问题学习法”,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通用自己已有知识,研究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不断寻找所需信息,互相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对于个别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通过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学生通过尝试、探索之后,明确了“问题”,不仅在思路、思维上得到了梳理,思想感情上得到了锤炼,而且在教师清晰、准确、简洁、优美的语言示范下,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教师必须运用现代思维方式来把握教学,尤其要强化素质、能力、智力、感情四方面意识。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一次有意义,令人欣喜的尝试,我相信,只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创新教法会有更多的收获。
1、怎样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用语言调动孩子的情绪。平淡的语言会让孩子感到乏味。当老师自身的语言抑扬顿挫的时候,孩子的情绪也会随之起伏,能够自然地引领孩子进入课堂,进入学习状态。
用微笑拉进师生的距离。一堂课下来,如果教师一直板着脸,无形之中孩子就会疏远你,从而产生一些厌学情绪,因为他觉得老师不喜欢他,所以他也不喜欢老师,就更不会喜欢这样的老师的课堂了。
用评价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每回答一个问题,最期望的就是老师给他一个针对他回答的恰当的评价。当你的评价给他以肯定的时候,他会有学习的成就感;当你的评价给他以鼓励的时候,他会有学习的动力;当你的评价给他以建议的时候,他会有学习的方向。可当你的评价给他以批评的时候,他会有挫败感,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引起他的自卑甚至是厌学的情绪;当你没有评价的时候,他会失落,因为他没有引起你的重视,从而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
2、怎样达到预设的课堂效果
通过读去感悟,带着感悟再读。孩子通过读课文,能从子里行间里有所感知,让孩子把其感知再回归到课文,通过读来表达与强调自己的体会,就加深了其对课文的理解。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点拨与指导。当孩子理解不够到位的时候,教师要通过范读来强调,让孩子透过声音来感知。在理解兄妹俩对话的时候,我先让孩子自己读,从对话中听出了什么。通过读书反馈,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课文,我让其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来,比如,一个孩子说她听出了盲姑娘很热爱音乐,让她通过读把盲姑娘热爱音乐体现出来,孩子的读就多了一分体会,多了一分感情色彩,自然就走入了文章,进入了角色。同时,教师只有自己入情入境了,才能引领孩子感情的投入。
教师的语言必须千锤百炼。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预设的问题越长,孩子越不能准确理解教师的意图;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也是让教师常常意想不到的,预设的问题一定要用语简洁准确,可能一个字的偏差,就导致了孩子的歧义理解。同样地问题不一样的问法,就收到不一样的课堂效果。
在“遨游汉字王国”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学生的兴趣需要,从内容上划分,帮助学生分为了:追溯字源、字林拾趣、咬文嚼字、汉字文化、以及魅力汉字五个研究小组。丰富的研究内容,细致的研究分工,使学生在研究之初就找到了适合于自己兴趣需要的、能够力所能力的研究内容,而且这些研究内容的确定给学生创设了较大的研究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在研究中教师要启发学生适时适当的运用上网、查阅工具书、咨询相关专业人员等方法独立解决困难,并指导学生恰当的处理资料。例如“追溯字源”研究小组,在研究的过程中就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面对堆积如山,有些甚至是枯燥无味的大量的文字资料,有些学生有些愁眉不展了,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已有旧知,帮助这个小组理顺研究思路,使学生认识到能够认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了解他们基本的演变过程,才是我们小学生的研究重点。明确了研究目标,学生又恢复了最初的研究兴致。
在“字林拾趣”的研究过程中,由于研究内容自身所具有的趣味性,使得学生的研究状态一直呈现着兴致盎然之势。当老师发现学生们只是沉浸在寻找、阅读的乐趣中时,便及时引导学生多种文艺形式来呈现研究所得,让更多的同学从他们研究小组为大家带来的游戏或活动中共同分享他们的研究所得。于是学生们开始深入分析他们收集的资料,设计了“字谜擂台”“多音字对话”“巧对歇后语”等形式,在汇报交流时,他们不仅让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字林拾趣”的无限乐趣,而且游戏中学生们认识到了汉字表音和表意的特点,从而更加喜爱并乐于运用汉字。
本课教学我通过“攥”和“仍”两个看似简单的动词统摄全篇。在认读生字中,出现“攥”和“仍”,通过做动作,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两个动词。然后,根据这两个词,整体感知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接着从“攥”字进入文本,去欣赏湖水美丽的景色;从“仍”字出发,去了解那个小孩对湖水的破坏。最后吧“攥”和“仍”这两个动词连到一起,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去发现其中的意蕴。
以文本为依托,采取多种方式充盈学生心灵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抓住重点句,联系上下文,联系插图,联系生活积累,想象湖水里倒影的景象,来丰富文本的内涵,使文本变得具体、诗意而具体起来。学生想到了倒映在湖中的山石、花草、树木、飞鸟、游人,以及小鱼,并想象着这些来朗读这个重点句子,使文本活跃在学生的脑海中。紧接着扣住一个“仍”字,让学生想象扔进香蕉皮的湖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再一次勾勒湖水的景象,与前面的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两幅截然不同的图画在学生心中形成反差,足以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在语言、情景的对峙中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
本节课通过对峙来震撼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攥”和“仍”的对峙,让学生比较、发现,学生的思维如泉涌,“跳起来摘桃子”,发表了十分精彩的看法。通过“仍”前后湖水景色的强烈对比,形成理解的张力,震撼这学生的心灵,达到了学生心灵与文本和谐共振的境界。
整合平台,拓展提升
本课教学我始终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穿行文本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训练语感、积累运用的一种有效途径。让学生从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到通读全文,感知美景。再根据句子的理解难易、情感浓淡,以及环节设计的先后,处理手段的轻重,选择“读”的不同形式,提出“读”的不同要求,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本文最后我及时总结:“同样两个手上的动作,这一收一放,美丽只差那么一点点,愿我们都能像小洁一样,攥出一份美丽,一份美好的生活环境。”使主题进一步得到升华。
把握好教材是基础,处理好生成与预设是关键,这是我上完了这节课后最大的收获。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而练习课常见的形式单调、内容直白、活动平淡、学生积极性不高,需要用好多时间来算啊写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探究思索能力。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处理,选择了充满生活原味、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练习,从谈话激趣引入,口算突显计算方法,涂一涂明算理,到各种变式计算,综合应用,让学生在算一算、说一说、想一想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明白分数乘法的算理,知道分数乘法从生活中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情感,无疑使学生变得爱练想练。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 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预设和生成是讲好课的两个因素,二者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于课前的预设,课堂教学往往显得过于严谨而周密,具有很强的计划性,这一点是预设的优点,同时也是预设的不足之处。虽然预设是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但决不是上好课的决定条件,更不是上好一节课的唯一条件。教师预设过程中不能充分想象课堂当中所发生的一切,必须随时的发现,甚至是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内因动态的生成,并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数学素养的方向转化。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在学生涂一涂理解分数乘法算理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图示方法,而我只认同自己头脑中预设的那种,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性的,学习结果的呈现也是多样性的,开放性的。
2、教学中,过分依赖于课前的预设,丢失课堂中及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错过了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内因动态的生成,没有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数学素养的方向转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强化学科知识,深刻领会教材,用好教材,处理好教材,把握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经过再三斟酌,我选择了《都市精灵》一文作为开课内容。这是一篇随笔,揭示了现代都市连鸟雀都不常见的现实,倡导“善待自然,优化自然环境”的理念。这个理念说起来简单,可真正让一个认知水平还尚浅的初中生,从内心去接受它,在日常生活中去贯彻它,可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毕竟语文课的学习还要考虑到人文性。怎样把课上出新意、上得让学生学有所获?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在我心头。
我又一次翻开了《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注重情感体验”。读到这里,突然间我似乎捕捉到了一点灵感。对啊,我能否尝试从情感体验角度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心,体会作者的用意呢?我何不尝试以此作为构建本节课教学思路的依据呢?
于是,我设置了“文章写了哪些城市的哪些动物?——作者对这些动物流露了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会动情,哪些画面生动、精彩?谈感受。作者满怀激情地描写对比鲜明的画面,想呼吁的是什么?能不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体会。”进而 “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的主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怎样来体会感情和作者的观点呢?让学生精读、品味。具体的做法是:抓重点词句段,谈画面生动在哪,谈内心的感受。对观点的提炼,设想从议论抒情段落中捕捉信息、把握大意,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语文活动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这堂课最为精彩的,我想是结尾。这篇文章主要是表达一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其实也是对人类的一种呼吁、警示,以引起人们的思考,发现问题后我们要反思今后应怎么做。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为绿色奥运献计献策”的环节,展示图标,让大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引导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也正是对文章主题是深化和延伸。注重文本阅读与体验,使文本阅读实在,拓展延伸自然有效,既有利于听写读说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拓展能回归文本。
课上完了,可也留给我一些想法。为何构思一度“难产”?对《新课程标准》,我究竟读懂了多少?对新的理念,在每天的教学中我思考了多少,又运用了多少?新课程理念不是针对几堂公开课的要求,应该渗透在常规教学中啊! 我常常会抱怨学生“启而不发”,“头脑简单”,却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教法是否恰当。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转变观念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自己疏于反思啊!
3月20日下午,按区继教中心的安排,我在所带教学班,上了《沁园春·雪》这节课。为了上这节课,我虽然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为了保证这节课的“原生态”,我既没有在本班提前预演,也没有在平行班级进行试讲。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课前的教学设计在推进,也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教学设计往往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设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学生的调动不尽人意。
因为是下午最后一节课录课,考虑到学生的精神状态可能不会太好,因此,我特意在上课之前,换上平时不爱穿的本装,一走进教室,就听到学生的一阵惊呼,加之平时与学生的关系比较融洽,我以为学生会因此而亢奋,在教学过程中会有积极的表现。但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尽人意。我想除了因为学生没有见过这种架式有些胆怯外,可能还另外的原因:一是问题的设计,二是学生的活动设计。在设计问题时,我注意到尽可能只设计一些对学生体悟诗词感情的问题,而且尽可能使问题指向明确,但在实践中,有些学生的回答却与我的问题相去甚远,我想这也许是高估了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所致。在学生的活动设计上,设计得不够丰富,导致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思考或回答问题,使课堂气氛显得有点沉闷,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
2.学生诵读指导不够细致和充分。
在教学设计中,我是计划通过关键字的品读,让学生领悟诗歌的感情,进而指导诵读,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未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品读上阕“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的滔滔”中的“惟”和“顿”字时,品读了作用情感,但没有即时指出该如何读。在品读下阕“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几句中的“略”、“稍”、“只”几个字的作用和蕴含的感情时,也没有及时指出应该如何处理朗读时的重音与语速等问题,使朗读指导的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改进:
1.进一步缩减教学内容,重点放在朗读上,并将朗读与关键词的品味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问题设计上少提一些问题,也没有必要引导学生从上阕说到下阕,而是将上下阕的品读任务分配给各小组,由他们先品再读,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引导的指导,我想这样的话,品和读会结合得更好,既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又能提高课堂的效率,效果可能更好。
2.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可以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先读先品,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品和读的实践,谈朗读处理,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提高,学生由于有了说的实践,课堂发言可能也会积极和精准一些。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一个音对应一个词,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直爽而稍带幽默的歌词,就可以让我们想起人们围着篝火跳舞的热闹场面。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的乐曲。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学跳集体舞,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动意识。整首歌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丰收之歌》这一课是通过歌曲的演唱来引起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自主学习和探究音乐的兴趣,在体验中感悟音乐。为了实现教师“在音乐课堂中探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内部思维过程”的追求,应不满足于课堂表面的“平易”和“流畅”。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启发、引导、讲授、情境创设、讨论、表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使学生的参与变被动为主动。本节课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歌曲而且也体验了劳动的艰辛。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的认真,整节课的气氛较好。经过全面回顾和反思后可以看出,课上有些活动的时间安排太紧,以致学生创作时间不够充分,有些还是教师帮助才能完成,这和学生平时缺乏基本素质训练也很有关系。另外,少数学生主动参与兴致不高,没有完全做到全体都参与,令人遗憾,可见要整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确是任重道远啊!另外在教学中我发现,班与班之间的差距是有的,有的甚至挺大,有的班级识谱,会打节奏,有的班级这两者全不会,一切从新开始,因此,以后的任务还很重。我更要加强对教材的钻研,提高专业水平,来适应这些学生。
《荒芜了的花园》是冀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启智于身边”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几个人想重修荒芜的花园,但他们各持己见,却没有一人去行动,最终花园依旧荒芜着。文章开始从“所见”——杂草和荆棘生长和“所闻”——蟋蟀悲鸣两方面写出了花园的荒芜;接着抓住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事物——美丽的池水、美丽的花木、唱夜之歌的夜莺,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勾勒出过去花园的生机勃勃,突出了今日花园的荒芜寂静;最后,几个人细细地讨论、悉心地讨论、滔滔不绝地讨论和两次辩论,但谁也未付诸行动,结果花园依旧荒芜着。文章条理清晰,情节起伏,语言朴实无华,在平淡中透出一股淡淡的嘲讽和哀伤。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夸夸其谈,只说不做,最终结果是一事无成。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出示: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请大家想一想,这篇寓言故事以这样的一句话结尾,有什么深刻的寓意吗?
有的学生答:“之所以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是因为A、B、C君他们心动而不行动,只是在那里干讨论,不干真活。
有的学生答:“之所以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是因为他们的决心够,行动不够!他们看到了这座荒芜了的花园,下定决心要把它整理好,于是开始讨论,从黎明讨论到傍晚还是没有行动。就像有时候我们告诉爸爸妈妈、老师好好学习,但是总是没有实际的行动。
有的学生答:“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一是因为他们不会思考,他们只会把自己的想法放在第一位,从来不去考虑别人的想法,甚至不会把别人的和自己的想法相融合;二是因为他们只会动口不会动手,用我爸爸的口头禅来说就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还有的学生答:“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是他们有了明确的目标,没有踏踏实实地去做。”
孩子们的回答令我感叹!孩子们有时真的值得我们刮目相看了。
教学完《月光曲》,我个人认为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重视预习:
上《月光曲》这课前,我提前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进行三查一想:一查生字表,看看生字出现在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组成哪些新词;二查字典、词典,弄懂自己不懂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三查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贝多芬;一想是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预习中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课堂上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
2、创设情境,以情激趣,张扬个性:
《月光曲》这课的情境教学,我主要采用语表情境和音乐帮助想象情境。第八自然段采用语表情境,学生才能把当时的情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第九自然段采用音乐帮助想象情境,学生才能体会乐曲由舒缓到明快到激昂,从而才能把九自然段读得有滋有味。
3、以读为主,重视熟读成诵的指导,充分感悟语言:
教学中,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以至熟读成诵,熟读成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4、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所产生的感悟、体验并不全面、合理时,教师及时、积极地指出来,灵活地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回答。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个性才能得到真正的飞扬。
5、体会联想,拓展思维,创新教育:
联想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非常重要。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丰富多彩的联想,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使学生对联想的含义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教完全文后,问学生:“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呢?”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这不仅无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所以,钻研教材,吃透文本是一切生成的基础,也是教学创新的基础。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们老师上课提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张图美吗?”学生肯定会迎合你回答:“美————”!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
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如果我们教师只停留在“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个科学素养的培养定位上,显然过于肤浅。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区别”,旨在让学生明白“朗志万是科学家,他可以说是知识的权威。”然后紧紧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
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也是动手做做看的前提,发明创造的关键!也是现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质啊!我们天天喊着“尊重学生”,我们可以潇洒地把课堂对学生拱手相让,可以允许学生自选作业……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们老师对教材没有深层的处理,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养的机会啊!
《月光曲》,是一篇老的不能再老的课文吧。一拿到这样的课文,我就急于上网,想去看看对这篇课文的不同设计。一搜索,名师的教案多如牛毛。特别吸引我的是将军晶全国阅读课的教案和视频。于是,静下来看了一堂他上的《月光曲》。一开始的音乐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喜欢;用“触动”点起火花,品读对话,有味;通过对“您”的设疑,深入理解“知音’激起又弹一首的激情;结尾的音乐出去,又一次激起了学生的情感。看着看着,心里有股莫名的冲动:就按他的上,一定出彩!
理出了将军晶的教学设计,我正沉醉其中,又开始犹豫了:三个都这样上呢?放弃吧,上出自己的特色!冷风冷雨中冒出的花儿需要勇气,同样跳出精彩的教学设计,也需要勇气。华灯初上,我开始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之旅。依据课文的写作特点,不上前面,只有后面的教学设计了。初次朗读月光曲意境美的部分,思绪乱成一团,直接跳到这里,学生能入情入境的去朗读和理解吗?心中顿时没有了底气,而且这类课文也不是我上课的风格,所以越感心虚。但越读后面的月光曲画面,越觉得非上它不可。其实月光曲的意境美,不仅仅是对月光曲给人画面的美,能成为名曲,还有是美丽的传说和里面蕴含的内涵。但一切都可以在这一段层层品读进去: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确定了目标和教学内容,我开始了具体的教学设计。
一、利用音乐及相关的图画让学生感受《月光曲》的魅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将人之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的根。”由于《月光曲》所处的环境相对我们的学生而言,实在太过于遥远了。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体验探究法”阅读课文,即课堂上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月光曲》清幽,汹涌澎湃的意境,而这正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由去读,去想象脑海中看到了什么画面,然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来谈:哪些语言文字让你读出了画面?接着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月光曲》的魅力,再让学生闭眼细心聆听《月光曲》,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与之前所见的画面相对比,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通过指导阅读把人物的“感情线”和音乐的“乐曲线”有机地交织起来,巧妙地化难为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既理解了乐曲的发展层次,又弄清了贝多芬感情波澜的推进,还在发现美、感悟美的阅读中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完成了学习语文与欣赏艺术的完美结合。
二、以自己的理解渗透入学生当中。
课前,我曾多次听《月光曲》这一首曲,觉得这曲中所展现出来的优美、和谐的旋律是非常动听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也同样地让学生多次听这首曲子,让他们从感官中理解这首曲子,让他们在读和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海上升明月”的奇丽景象划分成三个画面(第二次“三步分解”乐曲再一次理出人物感情变化线):
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
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这不仅是听,还要让学生想象,读出来。在充分理解之后,还让学生根据我所出示的画面哼出相应的旋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在教学当中,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及声音高低、面部表情来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感染到自己情感,从而融入自己的激情当中,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而学生也能在我的指引下,逐渐地理解《月光曲》,并有了自己的观点及感受,再利用朗读来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充分的发泄,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最后,让学生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以“读”为本。分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指导表情朗读至诵读。学生在感受文本的文字之美、音韵之美、表达之美、意境之美和人性之美的同时,亦提升了自我的精神境界和生命的价值。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从各种感官中都得到相应的理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有力地促进学生思维及想象力的发展。
但课堂的变化总是无法预设的:
一、读词理解,插曲遗憾
在读词理解的时候,有个学生说:“这些词语都是描写水的。”当时,我的心里猛地一怔:幽静、恬静、清静,怎么可能是描写水的呢?我再次发问:“同学们,你们同意吗?”这时,我多么想听到异类的声音:“老师,我不同意,他们都是描写静的。”但出乎意料的是,所有的同学都同意,而且不少学生都一个劲儿的点头。如果是平时的上课,我一定会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个词所在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读中理解它的意思。“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词语,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因为是公开课,所以我犹豫了:如果去找,那一定时间不够,但就这样一个劲儿地问下去,以词解词,很难体会。因为我的顾虑,所以我还是选择了让学生从字的意思上找区别。虽然后来学生都理解了,但这种以说来代替自己理解的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一种表面的理解现象。
二、画面理解,散乱不集中
在品读月光曲画面美的时候,因为自己心中对三幅画面的句子,要抓住哪个重点词来进行品读,不是理解很到位,所以有点儿给学生拽着走的味道。如学生在月光除洒画面品读时,一个学生说:“我喜欢一个洒字,因为洒满了银光。”其实洒是一种大面积的播撒,银光是一种颜色。完全可以结合“霎时间”来体会时间短暂,但一瞬间海面由黑暗变成了银色,一切一切都是在一眨眼之间发生了变化。应该引导让学生结合“霎时间”来体会那种神奇的美丽,再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句子中的情感。
本课是以词汇为主的教学课,不少老师会认为词汇课比会话课简单。而通常的词汇课也会流于各种游戏简单的堆积。针对这些普遍现象,我在本课的设计中给自己定下了以下三个标准,即“趣、实、新”。
所谓“趣”是指整堂课的设计应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学生一直处于英语学习的兴奋状态,在本课中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唱一唱,说一说,问一问,谈一谈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兴趣。
所谓“实”是指整堂课的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由浅入深,衔接自然。 本课中,对于新词组的教学我基本做到先示范,再模仿操练,然后进行意义操练,最后达到实际运用。努力使全体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实在在地说更多的英语,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
所谓“新”,一是指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新,本课我比较侧重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对于新授词组,我都尽量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思维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并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新”的另一方面指的是教学方法要新,本课我尝试了让学生来呈现新知识的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听力和理解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聆听,跟随音乐轻轻摇摆、轻声哼唱等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通过欣赏课件和歌曲的学唱,感受歌曲十分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情景。“0X | X X || ”的节奏型贯穿全曲,起伏的旋律层层展开,音乐富有动感,将人们引入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意境之中。并渗透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等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人人都参与,并鼓励每个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课堂环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让美的音乐触动他们的心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通过小小音乐会,有班级的小乐队及为大家献上精彩的表演,还有用动作手势表现歌曲,用竖笛演奏等,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有特长的学生一展才华,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将本节课的内容继续升华,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较为成功的完成了全课的教学。这样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歌曲的内涵,增进对音乐不同题材以及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是我对《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后反思和总结,作为我今后的教学参考与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