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蓓蕾读书工程”交流会心得体会
孟晓芹
12月11日我在双语实验学校听了四位老师执教的“课外阅读”的课堂教学,感触颇深。是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课外阅读的教学,重视语言积累。因此,对学生进行悉心的阅读指导势在必行。就此,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增加阅读动力
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同时就应特别注重兴趣的培养,否则只会使课外阅读陷入举步维艰的景况。记得以前我总是对学生的读书提出各种要求,如"写上自己的感受体会",“多问几个为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等等,岂知这些都如枷锁般套牢了孩子,禁锢了心灵,使课外阅读成了一种任务一种负担。我们所以更多关注的应该是兴趣,而不是读书结果的汇报。
二、创造机会,拓展阅读天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学生想读没时间读,要读没书读。学生常常面对这样的无奈:在校,一节接着一节的课,还得完成各项作业;属于学生自由按排的时间太少了!所以,我们该为学生留有读书的时间,让他们走进图书室,到浩瀚的书海中遨游,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读书方法,读起书来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在阅读指导时,就着重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以好书为师友;学会思考,读而不思则惘;学会吸收,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随时提笔在手,及时地画一画(画精彩处)、摘一摘(摘精美句)、写一写(批注、评点或读后感)的好习惯;,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一些常用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速读等。阅读的书籍不同,阅读的方法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因此,应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总之,教师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起程”的关键所在。评“课外阅读指导课——走进《安徒生童话》”
孟晓芹
听了一小老师刘叔慧执教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走进《安徒生童话》,让我收获很多,下面我针对这节课谈一下看法:
刘老师这节课课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热情。
整个教学过程分五部分。首先是揭题导入,让学生交流读书名言,从而引出“读童话使我们变得聪慧”这句话,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是走进安徒生,出示同学们熟悉的童话故事里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故事的名字,从而引出安徒生及他的童话。接着师生共读张晓风的诗歌。这样的设计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安徒生童话的魅力,可见教师正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人人参与。第三部分是赏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赏读之前先出示“读书卡”,教学生如何填写读书卡,接着小组合作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总结读书方法。这一环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揣摩读书方法,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最后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向同学们推荐了安徒生的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让学生课下阅读,去感受童话的丰富多彩,这一环节给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指明了方向。
最后说一点我的不成熟 的看法,这一课的主题是走进安徒生童话,感受其伟大的魅力,而学生感受的似乎只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给予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