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论文【7篇】

在各领域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飞白给家人们分享的7篇土木工程毕业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篇1

摘要:

土木工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新世纪,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土木工程建设在为人们带来经济利益和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如何在新世纪实现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希望以此能够使人们认识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加快可持续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

新世纪;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走过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在中国各地上,高楼大厦、铁路、公路等一批又一批的出现,开始投入到新世纪的使用之中。随着这些新结构的使用,也开始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河流污染、绿化面积减少等,这逐步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注。为了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建设环境,就要求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来更大程度的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新世纪的土木工程,要坚持绿色施工、经济原则、环保原则,不仅要降低成本,而且要保证能够减少对环境污染和损害。

1、土木工程的施工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的施工主要是将施工设计图付诸实施,使得产品最终完成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同样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施工过程中,人们可能不可避免给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同时也会给周边住户造成不便和污染。那么,要想坚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可能的将这些污染降到最低。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挖掘地面,那么就会破坏土壤,使得产生一些的粉尘,造成大气污染。设备的安装、运转,同样也会造成噪音,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不利。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一些材料和砂石进行运输或者填埋,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与当地的交通相冲突,从而不利于施工的进行。

2、土木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也要充分的考虑到土木工程所用的材料是否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目前,人们在土木工程中主要用到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以及水泥、粗细骨料等等。相关数据表示,人们现在每年的水泥用量占到了世界上的1/3,这么大的比例也同样的说明了我国在土木工程中所投入之大。从水泥原料的开采,到加工、生产,在每一个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有浪费,长此以往,土木工程整个项目就面临着浪费,势必会影响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土木工程所用的混凝土,其大多是由砂石、石灰石等原材料构成的。土木工程建设,离不开生产者源源不断的从大自然开采砂石等原料,这样,不可避免的会使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的转化,就必须在实际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一些废弃物来代替原材料,变废为宝,二次使用。此外,还要更加注重减少废渣的堆积和污染。

3、应用新兴技术,实现健康监测

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一些新兴技术开始出现,并广泛的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现代传感技术、信号分析技术的出现,为人们实现健康监测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使土木工程的发展有了巨大的'转变。健康监测,主要就是在结构系统中安装各种感应器,让其自动的对环境进行监测,并加强对周边环境的评估, 目前,已经有很多的建筑工程都安装了健康监测系统,如:东海大桥,香港青马大桥等等。这些工程建筑采用健康监测系统后,大大减少了发生故障的几率,从而更好的保障了工程的合理进行。这项安全健康监测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在发现建筑出现异常,并进行反映,从而发出信号,让施工人员进行修复和加固,从而减少因建筑老化而带来的一些损失,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土木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4、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土木设施再利用

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能够有效的减少成本。例如,在夏季时,可以通过建筑中的一些绿化成分,降低墙砖的温度,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也可以选用一些多孔墙砖,使得墙体在冬季时能够保温。通过充分的利用一些新能源,从而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在我国的上海地区,有不少的厂区,也已经创造性的改造成了一些展览厅、工作室,这样,既符合现代的要求,又能够有效的避免浪费,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5、开发利用再生资源,保证绿色发展

现阶段,我国每年所产生的废弃的混凝土垃圾达到了1360万吨,在清理的过程中工作量极其的大,不仅给运输造成很大的困难,而且也严重破坏了环境。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提出使用钢材结构和混凝土,这类绿色建材,符合标准,同时也能很好的节约成本,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减轻环境的压力,从而保证土木工程实现绿色发展、科学发展。新世纪,要想更好的促进绿色发展,就需要政府部门提出战略性的政策,从当前实际出发,使政策战略能够满足实际,从而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合理运用,减少浪费,实现突破性发展。

6、结束语

新世纪,要想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降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篇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基于土木工程测量学科,能够为建筑和相关设计提供良好的基础,从而提升实际项目品质。

本文针对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内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学生能力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使得其能够很好的将知识理论应用与实践,为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信息技术

1.引言

测绘学科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进步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相关测量课程是其中较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同时作为土建类必修课对于学生们的有效学习要求也十分高,随着GPS的发展以及相关电子数字技术的应用发展,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存在着良好的机会。也正因如此,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相关教育改革内容多是从教学手段、教学材料进行,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方面以及对时间教学改革探讨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进展,使得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目前存在的问题概述

2.1教学模式与理念不够先进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很好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为了培养出拥有主观能动性较强且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需要进行教学模式与理念的改革,打破传统教育中的固定模式,让学生能够处于学习主动地位,并利用现代科技进行辅助设备教学,提升学生对知识认知的全面性以及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兴趣。

2.2技术矛盾

传统测绘技术以及测绘方法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教学内容,而新技术和新手段的提出和编制对于实践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尽管当前一些教材中对技术的革新以及内容进行了删减,但是还是没有形成配套有效的完整体系,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了解。

2.3实验内容不完善

实践教学中进行有效实验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目前的实验通常只是针对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理论知识讲解,对于现场的测量和实际实验没有良好的运用,使得学生无法进行完整有效实验,造成学生出现不理解和意识模糊状态。

2.4考核体系不完善

通过进行考核能够检测出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根据检测内容中体现的不足可以进行针对性目标提出。而目前相关院校对于学生考核通常只会进行实习数据与图纸化的评价,而学生能够运用其他方式进行成绩提升,会使得学生实践积极性降低。

3.教学改革措施

3.1教学模式更新

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让学生能够变成学习主体,舍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多以“启发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到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的自我设定。另外,加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养也能够让其在实践、工作中得到更好的运用。

3.2运用新技术进行教学

在基础内容讲解之上,加强对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相关材料内容的分析与讲解,包括对技术本身以及设备配置进行分析讲解。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技术材料以及设备运用材料被当前数字化、一体化设备所代替,而在整个大土木中如何进行良好的选择和适当的摒弃,对于整个改革教学内容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3.3完善实验场地

通过进行良好的实验场地建设,能够让学生准确有效的进行学习。在进行实践过程中,对相关材料以及设备和基础设施的良好理解以及正确应用能够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另外,基于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和相关材料更新内容,都可以与实验场地有效融合,利用辅助设备和现场材料讲解分析,让学生能够真正进行实践内容学习。另外,一些实验内容可以与相关工地进行现场联系进行,避免出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现实测量出现脱节情况。通常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进行:首先是根据校区即将进行的空地建设,能够需要根据要求完成相关区域的测绘任务,并通过电子技术设计与材料选择进行模块设计;其次是通过对空地的利用进行图纸测绘放线;最后可以通过将校区内已经完工但是没有投入使用的教学楼进行相关测量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测绘,从而将实际结果和施工图纸比较。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实践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4完善考核内容

土木工程测量考核内容相对来说不是十分全面,因此需要尽量将考核内容进行完善。包括对于口试、笔试、实践操作以及创新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对于检验考核的重点需要落实到学生本身,将主观题内容比重增加,而相反的客观性考核内容应当相对减少。另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评比,适当的选择分数提升,从而鼓励和培养学生能够更好的拥有主观能动性。具体检测和考核内容需要根据实践教学情况进行不断完善,为后期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4.结语

目前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所培养的学生是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状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拥有自主独立意识的技术性人才,同时能够拥有较强实践工作的人才。因此需要让学生尽量掌握目前已知的测量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从各方面进行有效培养,并加强其施工、设计、管理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得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更好的迎接跨学科择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孙晓。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9,(1).

[2]彭仪普。关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的体会和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4,(3).

土木工程本科论文 篇3

摘要: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而落后的土木工程质量控制方式早已不具备适用性了,只有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建筑企业才能在建筑市场中获取一席之地,才能获取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土木工程;质量控制

1土木工程质量的控制内容

1.1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建筑企业上层的管理人员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学习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管理知识,从整个建筑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建筑管理进行行之有效而又科学合理的创新和改革。另外,整个建筑单位是一个具有统一化的特点的整体的存在,而单位的管理层人员只是整个建筑企业发展的领路人,若是想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管理的创新力度和质量,就必须将建筑企业的基层人员和施工人员也作为创新观念培养的重点对象,给予其相关的只是培训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让建筑单位从上至下、从根本上树立一个创新的氛围,才能保证建筑单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质量的提高。

1.2提高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

政府作为建筑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肩负着从大方向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任务。然而,当前我国政府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督管理问题上普遍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对现有相关的工程监督法视若无睹,执行监督往往只是进行表面工作,根本无法深入的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而且,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在工程监管方面的管理意识落后、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工程的手续不合法、施工图纸不经审查就投入工程、部分施工单位资格不足就承包工程等等,这些都大大增加建筑工程的质量隐患问题。因此,必须强化政府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保证政府对建筑施工质量相关法律规定的执行地位,加强政府对施工质量的监理工作。

1.3健全相应的土木工程质量监管制度

建筑施工质量对建筑企业具有极高的重要性,更会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建筑施工质量进行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力度。而若想做好对建筑设计的监督和检测工作,就必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对建筑施工的监督制度、检测制度以及对施工人员的奖惩制度等,只有用奖惩制度激励建筑施工人员,用监督制度督促施工人员,用检测制度去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最终完工质量。而在这些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相关的法律文件进行完善,以此确保制度的合理科学性。

2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策略

具体分部项目的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2.1制定施工质量保证机制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想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贯彻落实,就必须制定一套完善、高效并具有可行性的施工质量保证机制。土木工程施工单位依照施工质量保证机制,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制作相关质量册子、质量控制方案、不同环节质量负责计划书,从而使得施工质量保证机制的准确、完善、系统、可操作、可控制、可监督和可管理。

2.2具体对象的控制措施

2.2.1人的控制措施

人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核心,是土木工程施工的主体,所以一切要以人为中心,将对人的控制,即施工者、管理者、技术人员、质管人等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增强每个人自身的责任感、积极性、创造力,加强一切以安全质量为重点意识的培养。使得施工者、管理者、技术人员、质管人员齐心协力、互相监督共同对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努力。

2.2.2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原材料是保证是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对其质量的控制力度。从施工原料的选购、管理、储存以及运输等方面来严格原料质量控制。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监督,采取抽样或者普查的方式来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只有在确认原料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才能将其投入到施工中。

2.2.3设备的控制措施

施工单位在进行设备采购时,要提前制定计划方案,此方案必须在充分了解现场施工现存施工设备的使用状况、公路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设备的市场行情后再进行制定。在设备采购时要货比三家,选取性价比最高的生产企业。而且,采购方案制定后,要分发给采购人员,分配给他们不同的采购任务,避免设备的采购重复。而要想保证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光是制定采购计划方案是不够的,还需要完善相应的采购制度,从采购工作开展的各个方面来规范和完善,并严格执行所制定的施工设备采购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采购工作的满足公路工程的施工要求。

2.3增强资金管理水平的措施

若想提高其水平、保证其质量,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保证其工作的工作时间,不能只是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任务而进行编制工作,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建筑企业的资金流转、施工单位的资金预报以及工程建材、设备的采购资金等等。若想保证并创新其成本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保证管理工作的权限,只有在此前基础上才能满足成本管理高效的基本前提。另外,制度是保证工作的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完善成本管理工作制度。此制度必须是在国家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开展状况下进行的。而且,当前社会时代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成本管理工作也需要�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而落后的土木工程质量控制方式早已不具备适用性了,只有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建筑企业才能在建筑市场中获取一席之地,才能获取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必须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现存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进行解决,在解决现存问题的同时要不断的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进行探究分析,因为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建筑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社会稳定状况以及建筑使用者什么安全的关键所在。

土木工程论文题目 篇4

1、浅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2、浅谈钻孔灌注桩水下砼灌注

3、浅谈混凝土温度裂缝及其处理措施

4、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和预防措施

5、浅谈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控制及处理

6、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内容与方法探析

7、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控措施

8、浅谈轻钢结构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9、浅谈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应用问题

10、地下室温度收缩裂缝成因的理论分析及控制措

11、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探析

12、公路工程建设期的统计工作

13、加筋旋喷桩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14、PHC管桩静压施工的送桩问题探讨

15、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控制

16、论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17、混凝土的施工裂缝问题

18、浅谈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19、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的计算理论简述

20、浅谈混凝土裂缝的防治

21、浅谈钢筋砼结构裂缝成因及对策

22、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23、浅谈建筑结构

24、浅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25、关于双层玻璃幕墙节能辅助设计方法探讨

26、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与控制

27、浅述建筑物墙体裂缝主要因素及加固

28、浅谈坡屋面渗漏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

29、项目组织结构设计与选择

30、沉井地压--一种特殊表结构设计师到底该如何利用

31、某污水厂运行管理中存在

32、中央空调冷水机组水处理

33、合理低价中标法发展趋势

34、试论中国水利现代化

35、当前絮凝剂的发展趋势及

36、越浪海堤的断面设计

37、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方式的探讨

38、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

39、房地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析研究

40、工程项目工程量计算及投资报价书

41、工程招投标市场环境分析与立法研究

42、工程项目成本计划、控制机制研究

43、工程项目管理经验总结(实例)

44、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理论(方法、手段、策略)研究

45、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46、工程项目规划(实例)

47、砖混结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8、钢筋混凝土中钢筋腐蚀原理的研究

49、关于软弱土判别与处理的问题讨论

50、桥用高性能混凝土长期耐久性研究

51、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52、新型防水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53、砖混结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4、混凝土非破损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55、各种水文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开发研究

56、各种不同地质条件下,工程地基处理与地基加固研究与技术发展应用

57、新型保温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58、高速公路隧道开挖全过程ANSYS仿真分析

59、钢纤维水泥砂浆钢筋网加固RC梁抗剪试验研究

60、混凝土结构的碳化深度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篇5

摘要: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对于土木工程课程体系而言改革是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以结构专业的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结构软件基础教程为例,分析改革探索中的几点具体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土木工程;课程教法

1概述

依据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土木工程的课程体系应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1]。如何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责无旁贷。作为土木工程三大力学中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结构力学以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为基础,又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钢结构设计等专业课埋下伏笔,结构力学在课程体系中无疑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拥有着诸如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房屋建筑学、土力学基础工程、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建筑抗震设计等比结构力学更多的前期先修课程,决定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具有起点高、知识储备多、对工程实践有一定要求的特点。同时,混凝土结构设计为结构软件(PKPM)提供结构设计方案和参数依据。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结构软件共同服务于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为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早已起不到很好的引导学生的作用,如何改变这种课时少、内容多不容易教更不易学的现状,是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土木工程应用型课程改革

2.1加强学生的建模能力

工程中需要有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抓大放小)的思想,用计算简图来代替构造极其复杂的实际工程结构。因此,建立模型是结构计算分析和施工图绘制的先决条件。而模型建立的好坏、荷载选取、传导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结构计算分析的准确性。结构体系、杆件、结点、支座、荷载的简化是涉及到的几个主要方面。结构力学的题目常常是给出现成的力学简化图形,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以既有的固定模式加以求解。平日的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引导他们尝试采用逆向思维在设计前先建立出准确、客观、简洁的模型,再进行内力计算,绘制内力图。

2.2融入具体实例

为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推崇案例教学法以期改善结构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枯燥难学脱离实际应用的旧局面。案例教学法从内容、方法、手段角度达到化抽象为形象的目的。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如:在讲悬臂梁的内力计算和位移计算时,可以与雨篷板的实例相结合,让学生从分析内力分布的基础上讨论理解挑梁根部截面面积大、端部相对较小以及构造上应保证板中纵向手拉钢筋要有足够的受拉长度的原因。在分析两端固定的单跨超静定梁求杆端剪力,杆端弯矩和杆端剪力自相平衡时,可以举例“方向盘效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力(矩)的平衡无处不在,从而更加深对平衡的认识,感知力学可以活学活用的意义;在讲解结构位移计算时,可以举例施工阶段的位移监控计算旨在消除大型屋架或桥梁因自重过大引起相应的挠度前给大型屋架或桥梁一个预拱度,以便于结构成型后处于按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置上。这个预拱度的数值便是我们定量分析结构位移的目的之一;排架结构其实就是单层工业厂房的一种基本计算模型,多跨超静定梁是桥梁结构的一种形式,框架结构是一般民用建筑的典型代表。

2.3强化结构力学实验

传统的三大力学教学中只有材料力学有相当一部分的实验教学环节,结构力学和理论力学基本上很少有实验课。但是力学实验技术无论是作为认识和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还是作为直接解决设计工程中的力学问题的专业手段,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2]。结构力学的应用型的实现离不开实验的推进。比如说,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组装几何可变体系、几何不变体系、瞬变、常变体系模型,以便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杆系结构的组成和规律以及结构和机构的区别;亲自动手制作桁架零杆检测模型,改变荷载的位置或是减少某根零杆来理解零杆既然受力为零是否可以去掉。

2.4强调引入计算机技术

①计算机技术对试验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有贡献,实验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相结合而产生的实验和分析杂交技术方面,充分体现了引入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实验成果的效率、精度和可靠度。

②作为传统求解超静定的结构力学方法力法和位移法,由于以手算为主,计算规模有局限性。当超静定次数过多或遇大型复杂结构问题的分析时,矩阵分析法便显示出其依托计算机的矩阵运算规律性强、易于编程的优势。

③土木工程的各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结构软件如PKPM等结构设计软件提供参数依据,PKPM应用于毕业设计以及今后的设计工作。在毕业设计中运用电算对手算结果进行对比、校核,分析内力计算的施工图,以利于进一步优化结构设计,强化对土木工程专业各科形成的知识体系的理解。

2.5提升教师工程应用能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及结构软件课程的学习,不仅限于书本上现成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设计过程中针对实际工程项目时需要编制设计说明书、制定方案、整理结构计算书、绘制施工图、校核。为满足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功能性要求,需要老师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丰富的工程检验,串联起基本原理、设计、施工、监理的相关内容,给学生方向性的指导,使其少走弯路。

2.6采用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它的最基本的含义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从教材入手,提出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寻求问题的解决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3]。例如在结构软件的教学中可以引入问题驱动教学:某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7度(0.1g)抗震设防,抗震等级为三级,楼面恒载标准值为4.5kN/m2,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屋面恒载标准值为6.0kN/m2,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楼面梁间线荷载标准值为8kN/m,屋面梁间线荷载标准值为4kN/m。开间:6000mm,进深6000mm,3900mm,6000mm。在引导学生依次进行绘制结构平面图、进行楼层定义(柱、梁、板的布置、本层信息修改)、荷载输入、设计参数的输入、楼层组装、SATWE前处理生成各层恒载简图时,可以抛出问题引发大家思考,思考图3中1号房间第一层的恒载简图里的13.5kN/m和27kN/m、图4中2号房间第一层的恒载简图里的8.8kN/m和17.5kN/m、图5和图6中1号房间第一层的活载简图里的6.0kN/m和3.9kN/m的来历。引发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个别提问,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单向板和双向板的区别,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1号房间和2号房间的板分别是单向板还是双向板板,明确1号2号均为双向板后,再将混凝土结构设计里双向板传给支撑梁的作用反力的方法的问题抛出并温习:以45°等分线为界,分别传至两相邻支座,这样沿短跨方向的支承梁,承受板面传来的三角形分布荷载;沿长跨方向的支承梁,承受板面传来的梯形分布荷载。反算并使设问里的数字得到验证。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寻知识的兴趣和能力,明显区别于传统教学里无形中使学生张嘴等待老师喂的低效教学模式。

3结语

实现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土木工程结构方向教学体系的改革任务对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老师根据土木工程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理论实践巧妙结合、因材施教,也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加强学生建模能力,将基本概念时引入具体工程实例,强化结构力学实验,将计算机先进的技术引入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中,增长教师自身的工程实践经验以提升的工程实践能力,采用问题教学法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延强。面向应用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4):142-143.

[2]刘礼华,欧珠光。结构力学实验[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孙显元,王章豹,李钢。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篇6

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一章 绪论 8-22

1.1 课题背景 8-10

1.2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研究 10-17

1.2.1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研究内容 10

1.2.2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理论研究 10

1.2.3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试验研究 10-17

1.3 钢筋混凝土构件疲劳性能研究 17-19

1.3.1 混凝土构件疲劳断裂基础研究 17-18

1.3.2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研究 18-19

1.4 钢筋混凝土梁腐蚀疲劳问题研究 19-20

1.4.1 钢筋混凝土梁疲劳腐蚀断裂机理 19

1.4.2 腐蚀和疲劳耦合作用研究意义 19-20

1.5 论文研究工作 20-22

第二章 试验设计 22-33

2.1 引言 22

2.2 试验梁设计和材料试验 22-24

2.2.1 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设计 22-23

2.2.2 材料试验 23-24

2.3 试验梁制作 24-26

2.4 试验梁荷载与腐蚀试验设计 26-28

2.4.1 承载力试验 26

2.4.2 恒定荷载和氯盐环境耦合作用试验 26-27

2.4.3 交变荷载和氯盐环境耦合作用试验 27-28

2.5 测点布置和数据采集方法 28-30

2.6 试验梁氯离子浓度测试方法 30-32

2.6.1 混凝土粉末取样方法 30-31

2.6.2 氯离子含量测试 31-32

2.7 本章小结 32-33

第三章 恒定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33-42

3.1 引言 33

3.2 承载力试验 33-37

3.3 恒定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梁性能试验研究 37-41

3.3.1 试验加载过程 37-39

3.3.2 试验梁挠度结果分析 39-41

3.4 本章小结 41-42

第四章 交变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42-64

4.1 引言 42

4.2 试验概述 42-44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57

4.3.1 试验过程和破坏形态 44-47

4.3.2 疲劳梁荷载挠度曲线分析 47-52

4.3.3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混凝土应变分析 52-54

4.3.4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混凝土裂缝分析 54-56

4.3.5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固有频率分析 56-57

4.3.6 腐蚀试验梁钢筋锈蚀电位分析 57

4.4 腐蚀环境下混凝土梁氯离子扩散规律分析 57-61

4.4.1 腐蚀疲劳梁氯离子含量 57-59

4.4.2 恒载和交变试验梁氯离子含量对比 59-61

4.5 腐蚀疲劳特征分析 61-62

4.6 本章小结 62-64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64-66

5.1 引言 64

5.2 基本结论 64-65

5.3 展望 65-66

参考文献 66-69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9-70

致谢 70

土木工程本科论文 篇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型建筑设施的出现对土木工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求。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损伤及时进行有效检测,并针对出现的结构性损伤进行及时的维修,不仅可以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延长建筑成果的寿命,同时还可以避免许多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对土木工程结构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分析了目前土木工程中的主要结构检测技术,并着重介绍了在土木工程结构检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完善损伤判别的指标,提高检测正确性、优化传感器的布置,提高检测的可靠度以及非线性诊断技术的应用,满足实际情况等具体的应用发展趋势。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1 土木工程结构的主要检测技术

土木工程结构检测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构检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涵盖了工程地质学、结构力学和建筑材料学等理论,还和工程的施工工艺、评估标准以及质量要求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土木工程结构检测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在土木工程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的检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就主要从三种结构的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并简要探讨整个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1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

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通常是采用钻芯法、超声法和回弹法。钻芯法比较可靠直接,但是对整个土木工程的建筑结构存在一定的损伤,通常没有得到业主认可和容易产生严重后果的前提下,都不会采用这种检测方法。而超声法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检测技术,它是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传播参数来对整个混凝土的结构进行检测,由于混凝土中的材料成分复杂,对超生波的衰减和吸收的差异性较大,当整个混凝土结构对整个超声波传播中产生的具体参数变化情况一定时,就可以根据具体的监测数据进行内部结构是否出现裂缝或空洞的情况进行确定,检测出内部结构的缺陷状态。

钻芯法则是目前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它是通过回弹仪来测定整个混凝土的强度。一般都是采用专门的水冷式钻机,在整个混凝土结构构建上进行采样,然后在开始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的实验,进而推断出整个混凝土内部的结构缺陷情况。

1.2砌体结构检测

国内很多的土木工程都是采用的砌体结构,由于它本身的自重较大,加上强度和粘结度较低的缺点,当收到强大的外力作用时很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因此对砌体结构进行检测对整个砌体建筑的质量保证有着积极的意义。砌体结构的检测技术主要分为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同时材料的不同也决定了砌体结构检测技术的不同,当砌体是石块,通常采用钻芯法进行检测,当砌体是砖体是通常采用回弹法以及回弹发和钻芯法结合的方法。

自重砂浆轻度是整个砌体结构检测中的重要参数,一般都是采用的筒压法和推出法。筒压法通常是将样本砂浆进行碾碎、烘干,然后分成具有级配的砂浆颗粒,然后装到承筒中进行筒压法,然后再断定砂浆的强度是否达到质量的要求。推出法则是利用推出仪在砌体结构的墙体上面推出砖块,然后结合水平推力和推出砖块西表面砂浆的饱满度来进行检测,进而达到检测砌体结构的目的。

1.3钢结构检测 钢结构的检测通常都是指钢构件的性能会质量的检测。另外,钢结构的检测可以细分至构件的变形损伤。尺寸偏差以及构造和涂装还有构建材料的连接和性能测定等项目,

在检测过程中必要时可以对钢构件的性能进行实载检测和动力测试。和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材质均匀且韧性和塑性良好的优点,这样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就更加具有优势。

随着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钢结构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目前,钢结构的主要检测技术有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渗透检测、磁粉检测以及涡流检测等,结合这些先进的检测技术,整个钢结构内部的缺陷情况能够比较精准地检测出来。但是钢结构检测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还在不断前进中,不具备成熟的检测技术,今后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2 土木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1完善损伤判别的指标,提高检测正确性

现有的土木工程结构检测技术在损伤指标的判别上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体系,在主要检测参数的设置和分类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国内土木工程结构检测技术和国外的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损伤判别的指标进行不断的完善,以提高整个结构检测的全面性和正确性。

在选择特征量方面,通常都利用一些在损伤情况时结构中的一些变化参数来来进行诊断的,这些特征量能够反映出整个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压、抗剪以及材料的结合力等变化情况,进而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来诊断结构内部是否出现了裂缝或者空洞情况。随着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技术不断进步,在质量方面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整个检测技术应该围绕着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来进行改进,在损伤判别的指标选定和完善上面,要进行不断的完善,最终满足整个土木工程的建设要求,提高检测技术的科学性、准确性。

2.2优化传感器的布置,提高检测的可靠度

传感器的数量、位置和类型对整个土木工程的检测技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土木工程的建设复杂性与日俱增,在结构检测的诊断过程中对传感器的优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后的土木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传感器的布置应该得到有效的优化,进而提高整个检测技术的可靠性。传感器的优化应该在结构总体分析的模型基础之上,利用广义的遗传算法来进行,从而确定传感器的优化布置工作。

另外,在传感器的数量布置上,也应该进行科学的优化,利用噪声信号系统的正确运作来实现信息的最有采集工作,将优先的传感器数量设置进行最佳的合理安排,进而实现传感器优化布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土木工程结构检测技术在传感器的优化布置上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实现检测技术的精良应用。

2.3 非线性诊断技术的应用,满足实际情况

土木工程的结构大体上都是非线性的结构,在检测技术的应用上应该结合整个结构的非线性特点进行非线性诊断技术的应用,从而体现整个结构检测技术的科学性。虽然目前在土木工程结构检测技术中非线性诊断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相较于线性诊断而言,这种技术更加需要复杂的计算算法和技术操作,但是非线性诊断技术更加贴近实际。

在今后的结构检测技术发展中,非线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 非线性结构检测技术在发展中应该不断针对土木工程的建筑结构作出调整和优化,改进和完善整个非线性结构诊断技术的应用。

结语: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结构检测技术还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在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的检测技术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针对这些结构检测技术进行研究,能够拓展整个土木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空间。土木工程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优化,能够为整个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带来很大的影响,能够更好地保障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祝彩霞;刘慧;浅析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15期

[2]李宏男,李东升;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评估、健康监测及诊断述评[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3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