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论文06-12下面是小编惊云为大家整编的11篇课改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光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核心课程。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并结合光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通过把课程内容与具体的应用实践及科研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使得这门课程更适应于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光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光电子技术是由光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相互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以研究光子与电子相互作用并产生独特性质的一门新兴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在光电子理论基础上研制了各种光电器件。这些光电器件已经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以光电器件为基础带动起来的光电子产业一直是我国重点支持而且发展最快的高科技产业[1-2]。因此,我国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光电类技术人才。近几年来,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与光电子相关的专业,比如: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光电信息技术专业等以用来培养具有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光电科技人才。光电子技术课程就是这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3-4]。该课程的特点是涵盖内容广,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既是把前期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如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固体物理等)的进一步深化,又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具备相关光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应用创新能力[5-6]。因此,该课程是此类专业的一门承上启下的核心课程。这就对该课程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较低,对理论性较强的部分接受程度也比较低。同时,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也相对比较薄弱。这些都限制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我们需要对光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进行相关改革,以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教学内容重构
课堂教学内容需要依据教学目的及具体教学对象而设定。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化;主要培养的是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的设定就不能完全依照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内容,而是需要根据应用型、技术型、地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设定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因此,我们减少了理论知识的讲授,除了光源及光辐照度等理论知识外,更偏重于光电器件基本原理的介绍,并增加光电器件应用方面的内容。调整后的光电子技术课程主要包括:光源及光调制等理论知识、光电探测器件、光伏器件、光电成像器件、光存储器件、平板显示器件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去掉已经过时的器件介绍,增加当前社会关注度比较高、应用前景更强的光电子器件。比如:去掉了阴极摄像管等比较陈旧的内容,增加了QLED、OLED等当前研究及应用的热点内容。
二、教学方法改革
1.理论讲授
光电子技术课程主要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等课程的延伸。因此,该课程除了要介绍与光电子技术相关的光源及激光等基本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对光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以及主要功能参数介绍,让学生掌握各种光电子器件工作原理。光电器件不但应用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还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因此,我们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把教师本人的科研成果及最新的科学研究前沿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把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介绍给学生。比如,在显示器件章节,我们重点介绍了柔性显示器件及量子点显示器件,进而扩展到柔性电子学;还可以介绍GaN发光器件,并重点介绍我国在这方面的成果,比如南昌大学的硅基GaN器件的研究成果等。学生就可以通过教师的科研成果了解到最新的科研进展,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更迎合了应用型院校的办学宗旨。同时,还能够使部分想考研的同学了解相关的考研方向。另外,利用少量的时间初步介绍科技论文的检索方法及各种论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课下检索相关方面的科研动态和应用成果,为后续小组讨论做充足的准备工作。并把其作为章节作业及期末考核的一部分。
2.器件性能
Matlab仿真实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仿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计算机仿真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Matlab正是在这一应用背景下产生的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它具有顶尖的数值计算功能及简洁易学的科学便捷式工作环境和编程语言。因此可以让学生利用Matlab软件的相关知识,对相关光电子器件的光电响应特性等进行仿真,并在课堂上把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相比较。同时,还可以对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光电器件进行仿真实验,把这些仿真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补充,弥补了实验教学条件不足带来的影响。并把利用Matlab仿真作为章节作业或者课程设计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器件性能的理解还可以增加课程章节作业的灵活性。
3.小组讨论
光电子技术课程讲授的内容都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而且大部分也是当前科技前沿研究的热点,比如,太阳能电池、显示器件、光电探测器件等。因此,我们可以把与当前研究热点相关的课堂内容选为小组讨论课。比如当前国家对环境保护及清洁能源问题比较关注,我们可以将太阳能电池的内� 让学生课下收集与太阳能电池及清洁能源相关的素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既可以讨论成熟工艺硅太阳能电池,还可以讨论国际研究热点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更可以讨论国内主要太阳能电池公司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等等。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当前该行业的就业或考研前景有充分的认识,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进一步的规划。另外,由于相当部分的本专业同学都加入了电子创新协会,部分同学还参加了全国智能汽车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并获得了奖项。因此,我们可以组织这部分同学介绍他们在设计智能汽车时用到的各种光电器件及其设计原理等,介绍他们如何把课堂理论知识具体应用到实际的智能汽车设计中。除了老师指定的讨论内容外,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小组讨论的课题。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学会团队的分工合作与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团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学校应用型高校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
4.利用智能手机辅助课堂教学
上课玩手机一直是很多高校课堂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很多高校组织了无手机课堂等活动,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有些老师利用手机建立课堂微信群与学生进行交流答疑并且还可以利用手机进行课堂点名签到等。这些都是互联网下对课堂教学的探索。我们知道,光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与手机的关系更为紧密,手机中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相关的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及各种传感器件等,即整部手机都是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强制性的无手机课堂改为利用智能手机辅助课堂教学。光电子技术课程的每一章节都可 因此,我们把每一章节都变成手机组成部分的原理介绍。例如:手机的手电筒是LED发光器件、手机照相是成像器件及原理、手机屏幕是显示器件、手机电池是能量转换及存储器件、自动调节屏幕亮度的是光敏三极管、指纹识别是电子耦合器件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大大方方地拿着手机上课,并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手机上网查询与光电子课程相关的各种手机元器件,让学生讲授各种器件的基本原理。
5.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高校教学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是实现应用型高校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学校理论学习与社会企业实践相连接的关键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所学到的抽象的理论知识真正的应用化、具体化。我们将光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分为实验教学部分和企业见习部分。实验教学部分包括光源与光照辐照度参数测量、激光模式分析、光敏电阻伏安特性、时间响应特性、变换电路实验、液晶电光效应、晶体电光调制、太阳能电池光电特性测试、光电二极管特性、光电三极管特性、光电池偏置电路与特性参数等实验。这些实验基本上覆盖了课程主要内容及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光电子器件。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和具体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另外,其中的设计性实验和综合型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光电子技术深层次规律的理解和领悟;企业见习部分是组织学生去相关的光电子企业参观见习,了解各种半导体光电器件的生产工艺、器件检测、器件封装和组装过程,体验未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更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
三、考核方式改革
笔者所在院校大多数课程成绩是授课教师根据平时出勤考核与期末试卷的成绩按照3:7的比例给出的。但是,这种考核方式更适用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我们降低期末考试在该课程考核中的比例。把本课程的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考核方式为小组讨论、章节论文及作业和期末考试的综合。其中小组讨论占20%,章节论文及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50%。期末考试以理论性试题为主。同时,为了增强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我们对光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单独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实验前期的预习、实验设计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等三方面。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学能力和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结语
根据巢湖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具体情况,结合光电子技术课程的课程特点,我们尝试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做了一些调整和改革探索。教学内容的调整既考虑到了课程本身的属性又平衡了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这种调整既能够使学生掌握到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应用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学科发展科技前沿,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考核方式的改革在减轻学生课程压力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对巢湖学院20xx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对上述几方面的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改革不但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对学生的就业及考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课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1]朱京平。光电子技术基础[M]。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2]庞永师,林昭雄,陈德豪,等。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xx(2):145-148.
[3]刘红梅。“光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xx(3):159-160.
[4]罗敏。“光电子技术基础原理”教学方法探讨[J].求知导刊,20xx(10):137-137.
[5]刘红梅。信息光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xx(31):95-97.
[6]狄红卫,张永林。光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xx(6):36-39.
高层建筑,是指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得建筑视为高层建筑。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可节约城市用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从而减少市政投资,加快城市建设。
一、结构设计计算与分析阶段存在的问题
1、结构整体计算的软件选择。
目前比较通用的计算软件有:SATWE、TAT、TBSA或ETABS、SAP等,但是,由于各软件在采用的计算模型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导致了各软件的计算结果有或大或小的不同。所以,在进行工程整体结构计算和分析时必须依据结构类型和计算软件模型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软件,并从不同软件相差较大的计算结果中,判断哪个是合理的、哪个是可 否则,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计算软件,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有可能使结构有不安全的隐患存在。
2、是否需要地震力放大,考虑建筑隔墙等对自振周期的影响。该部分内容实际上在新老规范中都有提及,只是,在新规范中根据大量工程的实测周期明确提出了各种结构体系下高层建筑结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在新规范中增加一个振型参与系数的概念,并明确提出了该参数的限值。由于在旧规范设计中,并未提出振型参与系数的概念,或即使有该概念,该参数的限值也未必一定符合新规范的要求,因此,在计算分析阶段必须对计算结果中该参数的结果进行判断,并决定是否要调整振型数目的取值。
3、多塔之间各地震周期的互相干扰,是否需要分开计算。
一段时间以来,大底盘,多塔楼的高层建筑类型大量涌现,而在计算分析该类型高层建筑时,是将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并按多塔类型进行计算,还是将结构人为地分开进行计算,是结构工程师必须注意的问题。如果多塔间刚度相差较大,就有可能出现即使振型参与系数满足要求,但是对某一座塔楼的地震力计算误差仍然有可能较大,从而便结构出现不安全的隐患。
4、非结构构件的计算与设计。
在高层建筑中,往往存在一些由于建筑美观或功能要求且非主体承重骨架体系以内的非结构构件。对这部分内容,尤其是高层建筑屋顶处的装饰构件进行设计时,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均较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新规范中增加的非结构构件的计算处理措施进行设计。
二。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体系
1 结构的规则性问题
新旧规范在这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新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上必须严格注意,以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
2 结构的超高问题
在抗震规范与高规中,对结构的总高度都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 级高度的建筑外,增加了B级高度的建筑,因此,必须对结构的该项控制因素严格注意,一旦结构为B级高度建筑甚或超过了B级高度,其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将有较大的变化。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等工作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
3 嵌固端的设置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也有可能设置在人防顶板等位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往往忽视了自嵌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如:嵌固端楼板的设计 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的限制、嵌固端上下层抗震等级的一致性、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嵌固端的设置、结构抗震缝设置与嵌固端位置的协调等等问题,而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后期设计工作的大量修改或埋下安全隐患。
4 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问题
在新规范中,对墙肢截面高厚比为5~8的墙定义为短肢剪力墙,且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际经验,对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增加了相当多的限制,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结构工程师应尽可能少采用或不用短肢剪力墙,以避免给后期设计工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目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以此提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操作方法。这种教学改革实践能够为供应链管理的课程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为我院课程体系的深化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教学;工作过程;教学改革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结合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实践,合理有效地组织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网络的快速发展,促使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理论和技术层面出现了质的提升。同时,高校在物流管理的专业建设和供应链管理的课程教学方面也出现了很大变化,为了实现课堂讲授和实践的全面打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目前对供应链管理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已经成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热点研究问题。
1、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1)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度不足物流管理专业的很多课程涉及的课程实践环节较多,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直接掌握具体的物流操作技能,比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很多学生觉得《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很宽泛,不知道所谓的重点。同时课程中的很多内容又已经在其他课程中有所涉及,故而很多学生会简单的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对其他各种相关课程的一种累加和综合。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造成学习目的大打折扣。
(2)教材及教学模式的弊病目前国内供应链管理教材的编写侧重于理论研究,此种教材更多的适用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对于应用实践性较强的供应链管理教学则不那么适用。教学内容以理论和概念为主,与其前段的基础课程比如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有较大程度上的内容重叠。另一方面,供应链管理课程本身管理理论策略模型的抽象性知识偏多,实务型知识偏少,加上教师授课过程中理论教学的偏重,就进一步忽视了该课程实践性的教学特点。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课程体验和收获,不利于把学生培�
(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电子商务和物流网络的发展,促使我院在供应链管理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文/张琳课程教学改革中引入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案例讨论的模式为主。但是,形式的多样化并未真正引发内容的实质性创新。其中,理论讲授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填鸭式”教学的弊病,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同时,案例教学也往往只停留在纸面教学的层次,有关教学案例的背景资料和教学案例与理论的逻辑关系等内容无法通过案例教学完全呈现给学生。尤其是针对性较强的成功案例偏少,学生很难真正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知识缺乏造就的困境。基于此,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变得迫切和呼之欲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为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教学内容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2、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基于工作过程框架,《供应链管理》教学将打破原有的偏重理论学习以及以考试结果为评估标准的教学目标,而是转变为按照培养职业�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为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教学任务组织成项目的形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将教学内容消化和吸收。同时,在这种工作任务模式中,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种对学生战略协作共赢理念的引导,可以达到职业素养的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供应链管理意识与供应链管理的职业素养,同时结合专业课程实训,使学生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和操作能力。同时在教学评估及考核体系方面,将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在成绩比例中各占50%。其中,过程性考核强调对学生的全程指导,由出勤(10%),课堂参与(10%),校内实践(20%),以及社会实践报告(10%)组成。而终结性考核则更加侧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学期末统一完成。这种综合考核测评方式可以有效的考察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知识能力,有利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日常学习。同时,该种考评方式与整个教改目标紧密联系,有利于相关教学体系的搭建以及实训效果的产出。
3、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体系
在《供应链管理》的课程教学中,要注重与最新物流领域的发展和热点相结合。在课程教材外,更多的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料和热点资讯。特别是电子商务与物流领域的交叉部分,电子商务对物流和供应链的影响,电子商务企业在物流领域的创新和实践,这些最新的教学内容引入,能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与学生的生活有相通部分,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参与其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研究能力。为了丰富教学手段,在工作过程框架下,我系本课程的教学综合使用课堂授课,案例学习与讨论,软件演示,小组合作,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方法。
(1)课堂授课:讲授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且已经完成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作业习题集、实验指导、辅导资料、模拟试卷、网络在线等材料的建立。同时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充分采用了项目驱动式,在每章节开讲之初,首先将章节的学习任务具体告知学生。让学生带着项目任务参与到每一部分的学习过程中,从而让学生不仅是被动的教学接收者,更是教学工作的参与者。
(2)案例学习与讨论:结合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教学,每一章都安排了1-2个现实鲜活案例,解说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包括企业战略和战术,管理变革,方式方法,成功与失败等与供应链管理密切相关的议题。案例讨论打破了原有的照本宣科,不仅仅停留在纸面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案例教学全部将参与学生分成不同的4到6人小组,让学生以竞争的形式在大家面前呈现案例分析结果,并根据具体呈现结果进行评分。
(3)软件演示:从理论出发,结合供应链中的实际难题,开发了教学辅助软件。如网络优化软件,可以用于课堂上的演示讲解,更形象生动地解释理论知识,同时课件中充分应用PPT的动画和切换等功能,更�
(4)小组合作:在课程中设置分组合作进行讨论、思考和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其中运用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对供应链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建模,并找到有效的方案。以及让学生建立起了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平台。
4、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要坚持校内实践与校企联动两条腿走路的指导方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通过校内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又能通过校企联动真正走向社会岗位,完成所掌握技能的实际应用。
(1)校内实践在院内建立课堂模拟实验。设计了牛鞭效应的实践游戏——“啤酒游戏”,并编制了实验指导书,配备了一系列实验教具。在实验课中指导学生通过该实验,认识供应链牛鞭效应产生原因。该实验一经引入就迅速受到学生好评,同时工作进程中也发现此种实验手段在结果分析,决策灵活性等方面有待改进。因此,课程改革小组对实验手段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开发了一套供应链运作模拟平台,用以模拟牛鞭效应产生的原理。该软件丰富了游戏参与者的决策模式,使得决策过程更加理性化且易于实施,可以在计算机中心的局域网以及互联网上进行。同时,该软件在单纯的牛鞭效应模拟功能上进行了完善,补充了教学实验的事后分析与改进功能。另外,我系现在已建立了ERP信息实验室(金蝶K3)可作为培养学生了解运用相关物流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物流系统仿真模拟实训,模拟物流与供应链活动的各业务环节。另外,ERP沙盘演练实验室,可以有效、直观的建立学生的企业物料物流与供应链的基本认识和观念,并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课程技能和系统的思考能力。
(2)校企联动,情景教学,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与物流企业的密切合作,在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中,以了解行业形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结合企业实际人才需求,共同确定课程的工作任务和项目重点,实现共同课程开发,制定考核标准,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人才资源等战略目的。从而确保课程设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真正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不断深化校企联动与融合。在整个《供应链管理》教学实践改革过程中,教改小组先后在成都的双流空港物流园区,新都传化物流基地以及青白江区的银犁冷链等多地进行实地校企联动。让学生实地了解并参与物流与供应链的各环节工作,将课程所学实地运用于工作实践当中,从而真正实现课程实践教学与市场职业能力间的零距离。
5、结语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通过任务驱动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理论课堂实践,在校企联动方面进行实践演练,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实践和理论创新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学院的课程改革实践,希望可
参考文献:
[1]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程忠国,石丽媛。实现紧密合作校企“双赢”的有效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1):23-24.
[3]王桂花。供应链管理课程教与学的方法研究[J].中国市场。,(49):142-143.
[4]陈长彬。《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实验设计分析—以“啤酒分销游戏”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1(16):244-245.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以大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为目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技活动三方面进行改革。提出以工程意识�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一般开设在大学二年级,由于大多数学生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和工程实践,对该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不了解,更不清楚该课程对日后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专业分别于、获�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
一、以工程意识� 为使学生提早对专业有所认识,了解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与作用,许多高校都设置了认识实习环节。土木工程材料作为土建类专业基础课,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种类、应用及工程技术要求等。为此,课程改革小组建议合理搭配认识实习指导教师的人员组成,承担建筑材料方面的主讲教师应积极参与认识实习。在认识实习过程中:一方面,带领学生参观工程现场,听取现场技术人员讲解,并与学生针对工程所选品种、施工工艺等进行广泛讨论,使学生从感官上实际认识土木工程材料;另一方面,通过观看《超级工程》《伟大工程巡礼》中关于土木工程材料讲解的部分科学纪录片,使学生能够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以及材料如何选择、应用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改革后的认识实习教学,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理论学习内容更加明确。
2.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土木工程材料教材为满足“大土木”的培养目标,内容上虽具有较大的包容性,但仍未能将原有知识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之学时限制,无法面面俱到,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将会导致无法有效支撑后续课程的学习。为此,按使用领域将土木工程材料分为土木工程通用材料和专用材料进行讲解。其中,将石料、无机结合料(石灰、水泥)、水泥混凝土、建筑钢材、防水材料等列为土木工程通用材料,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墙体与屋面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建筑防火材料等列为专用材料,以满足各专业的学习需求。对于通用材料的讲解,在材料基本性质方面主要以材料自身性质与组成特点讲解为主,不需要刻意结合专业特点,而在工程技术指标及工程应用方面则结合专业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对于专用材料的讲解,主要结合专业特点及后续课程的需要而选择或增加,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建筑工程专用材料:墙体与屋面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给排水管材等;(2)道路工程专用材料: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土工合成材料等;(3)消防工程专用材料:建筑功能性材料、建筑防火材料等。此外,适时引入材料应用实例,实例最好结合授课专业,以此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3.注重作业的`有效性
除了课堂教学环节外,教师还应注重布置课后作业这一教学环节。作业不但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授课教师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建立讨论、交流制度,促进创新思维和工程意识培养氛围的形成。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与其他课程,如力学、数学等课程要有所差别,作业内容不能仅仅是课后习题或整理课堂笔记,应通过大量做题来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应定期要求学生查阅文献,或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阅读相关科技文献,学生才能及时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发展的新动态和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实地调查又能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也能够利用理论知识来解释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最后,通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以工程能力提升为主的实践教学手段
土木工程材料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明确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与材料组成结构之间的关系,掌握材料工程技术试验仪器操作与指标评定方法,因此,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1.在实验课中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
首先,合理安排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教学计划,如在水泥、水泥混凝土以及建筑砂浆的理论课程完成后,集中安排一次实验课,使实验内容与学时得到集中,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实验和操作仪器等。其次,在实验课组织形式方面采取分组形式,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提交试验方案,其中包括实验目的、材料与仪器、实验步骤、数据与分析、问题与分析等,最后要列出参考规范,保证学生在实验前对试验全过程有基本了解,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现象。最后,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利用手机等形式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便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对整个实验情况进行讨论与总结。
2.借助实习基地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
通过产学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实验检测技术骨干人员作为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依托工程项目,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实践操作与结果分析能力,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材料评定的基本技能。更为主要的是学生通过对某一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指标进行完整实验检测,可以增加对土木工程材料各技术指标的工程意义,也能加深对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在评定过程中,学生通过翻阅相关技术规范提高了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化的工程意识。
三、以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的科技活动组织
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要依靠理论教学环节培养思维,通过科研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验证并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创新动力,为此,课程改革小组结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科技活动的组织。对于有创新想法的学生,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实行开放制度,以小组为单位填写申请表,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新性试验;如没有创新性想法,但又有参与创新性实验愿望的学生,可采取助研的方式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使创新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发现可行性强的创新性实验,可进行校级科技创新项目推荐,或作为毕业论文选题,通过完成科技项目或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的创新思维、仪器操作、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此外,通过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将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的目标。近几年,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依托,学生申请西南林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3项,其中,一项获第八届云南省大中专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二等奖;获批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完成毕业论文7篇。
四、结束语
通过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技活动三个方面的改革,学生的工程意识有所增强,能够有目的地学习,避免了以往死记硬、学而无用现象的发生。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新胜,胡习兵,马远荣.土木工程材料教学体系建设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1(6):76—78.
[2]裴锐.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16(1):59—61.
[3]蒋慧,黄小林,王荣,等.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4):152—154.
[4]彭艳周,刘冬梅,朱乔森,等.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的层次化教学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2(6):117—121.
[5]孙家瑛.将科研活动融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46):163—165.
[6]朱洪波,闰关珠,李晨,等.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作用探讨———以土木工程材料类� 借助慕课网络平台,有利于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的转化。基于此,可以从教学理念、慕课平台、师资结构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来构建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慕课;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综述
公共管理课程是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它涵盖企业管理、公共行政和公共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原理方法,由于公共管理的时效性和问题导向性,公共管理课程相比其他专业课程更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公共管理的理论,并注意搜集周围的公共管理案例;结合所学知识对所调查的社会问题提出有创见的对策措施”。但是,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仍然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与变革。目前,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中虽然绝大多数都已引入案例教学环节,但是教学过程中仍然偏重“灌输式”的课堂讲授,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提高公共管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必要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改革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方式,慕课的引进就是一种创新性的举措。慕课(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共享课程。相比传统教学方式而言,慕课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更强,而且成本更低、参与性更高。慕课这一名称是在20xx年由加拿大学者DaveCormier和BryanAlexander首次提出来的,20xx年经美国Coursera、edx和Udacity三家MOOC企业的推广,很快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因此,20xx年被称为“慕课元年”。截至20xx年10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以“慕课”或“MOOC”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搜集到文献5355篇,其中国内最早的介绍慕课的两篇文章均发表在《中国远程教育》(20xx年3月),分别为《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和《探索MOOC教学方法在mLearming中的运用》。根据文献检索的基本情况,我国开展慕课相关研究的时间较早,基本与世界研究趋势同步,而且对于慕课的相关研究已经呈现出一定的规模,相关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慕课与高等教育改革研究;二是慕课与政治安全问题研究;三是慕课与在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四是慕课与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述评可以看出,对于慕课的研究主要聚焦其应用性和影响力,主要针对宏观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而展开,而较少关注微观层面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基于此,笔者从微观视角切入,探究慕课对于某一专业中具体某一课程的影响和启示。
二、目前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目前公共管理课程主要是在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等相关专业开设。虽然不同高校的平台和资源各不相同,课堂教学存在不同差异,但是概括起来,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教学内容上来看,重理论轻应用
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公共管理教材展开的。目前的教材主要是以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为主,具体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公共问题、政策环境、政策模型、政策议程、政策规划、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等。虽然有些教材也偏重于公共管理案例分析,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案例选择标准模糊、案例陈旧、案例问题设计不合理等,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从教学方法来看,主要以PPT展示、“灌输式”讲授为主
目前公共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以及相关音频、视频资料的播放等,教学方法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公共管理课堂教学越来越多地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采用一个或者数个案例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界定、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2]。但是由于班级人数、案例质量和学生参与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现在的公共管理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系统教授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模型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意义不大。
(三)从教学过程来看,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度不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性角色,“它将教学与自学以及其他信息获取活动相互区别,构筑了教学存在的根基”[3]。公共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明显,主要在于学生参与度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一方面是学生受传统学习理念的影响较深,很多学生一直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即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越细越好,学生记得越多越好,学习的重心就是知识的获取和记忆,主动性学习和参与性学习的动力不足。一方面,公共管理教学主要以大班教学为主,由于学生人数的限制,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分组讨论、集体汇报的形式,由于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努力程度的差异,甚至个别学生的“搭便车”心理,使得课堂讨论很难深入开展。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不高、融入度不大,必然会影响到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从教学效果来看,课程教学质量较低、教学效率不高
目前对于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考查,即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和运用的部分较少。从考核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点,但是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三、慕课对于公共管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共享性的网络教学平台,给本科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具体来讲,它对推进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借助慕课网络平台,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
慕课网络平台是一个有机的契合点,它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要,又可以充分发挥专业教学功能。现在的大学生是与网络相伴生、在信息社会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视野更开阔,价值观更多元。慕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移动技术、无线通讯等,使学习者随时随地、快捷地获取信息,实时进行师生互动,这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是无法想像的[4]。“慕课”平台则可以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这一优势,在尊重学生学习个性和学习规律的同时,实现专业知识的传授。
(二)借助慕课媒介,实现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的转化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是运用慕课教学成败的关键。运用慕课实现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处于一种独立的状态,学生必须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时间、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自己选择的学习环境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孕育出新型、多元、高效的网络学习生态。”[5]在这种学习生态下,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相互促进。
(三)整合慕课平台,优化教学资源
慕课平台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提前公布预习计划和学习任务,学生利用慕课平台共享学习资源,通过课下预习,上课时可以针对性地听讲和提问,通过老师讲解,加深理解,内化知识。另外,慕课平台上每门课程都设有相应的。学习任务单、学生测试题、信息反馈栏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进度条、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6]。
四、推进公共管理课程改革的路径
慕课为推进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选择。在这一背景下,可以从教学理念、慕课平台、师资结构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来探索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重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关系,有效缓解了师生关系的对立,重塑了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互动关系。但是近年来,教学活动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主导”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有 但笔者认为,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是一个合理的角色定位,关键问题是如何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进而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统一。那么,慕课背景下在坚持“教师主导”的基础上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是由学生的参与、互动等学习活动来体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凭空产生,教师也不能直接将公共管理相关知识完全“填”进学生的大脑,这些只能借助学生的感知、操作、语言等主体活动来实现[3]。“教师主导”主要体现为公共管理知识的有效供给,即在遵循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借助慕课平台上提供的适合学生专业需求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就要求教师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而不仅仅是课上教学时的短暂交流,改变很多大学教师“打铃上课、打铃下课、下课走人”的传统式教学活动。公共管理课程教师既需要掌握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前沿动态,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因此,公共管理授课教师在设计慕课教学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知识存量,按照相应的教学规律,逐步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只有在教育活动中自觉地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主体结构,才能不断充实学生的主体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7]。一方面,通过慕课平台在向学生提供公共管理课程相关教学视频的同时,通过课程预习任务、课后作业练习和在线点击统计等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环节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公共管理教学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公共管理的知识创新过程中来。
(二)根据学校资源和专业特色打造慕课平台
目前国内慕课平台的视频教程均源自国内一流高校的知名专家教授,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但是具体到不同的高校和专业还需要更具针对性和专业特色,以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专业特色明显的本科院校,例如政法类院校、财经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等,应积极协同合作,组建核心专业的慕课师资团队,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开发高质量的慕课视频,在相同专业特色的院校间推广使用。具体到公共管理课程,可集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公共管理学科优势明显、资源丰富的教师组建公共管理相关课程“慕课”团队,为其他高校师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专业培训甚至是外包服务。对于公共管理课程教师而言,由于专业课程“慕课”化外包,其职责主要转变为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慕课”教学外公共管理课程相关知识的补充,因为全国性的公共管理课程慕课视频主要依据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来制作完成,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但是缺乏针对性。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公共管理课程教师可以根据校情、院情进行相应的补充,例如财经类院校可能偏向公共财政研究等。二是对学生“线上”公共管理课程慕课学习情况进行跟进督导和教学效果测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通过技术和制度来保障学生“线上”学习的实践和效果,例如统计登录频次、登录时长等。三是以“线上”公共管理课程慕课学
(三)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慕课教学胜任力
慕课教学对公共管理课程的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授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更新和细化课程内容、整合课程资源;二是教师需要与学生构建平等、融洽的学习关系。有学者认为可以建立科学的慕课教学胜任力模型来提升慕课开发和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8]。对于提高教师慕课教学胜任力,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完善公共管理慕课教学专任教师的选拔机制。慕课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信息水平和网络教学水平等都有更高的要求,学校可以结合授课大赛、微课比赛和课件制作比赛等来选拔和储备优秀师资。授课大赛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微课比赛考核教师的网络教学水平,课件制作比赛则考察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三者有效结合可以作为选拔慕课教学专任教师的重要依据。其次,建立科学的慕课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目前传统教学的绩效评级体系比较单一,不够完善,主要采用学生评教、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方式,考核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受到较大质疑。笔者认为,慕课教学的绩效评价需要突破传统教学评价模式,而基于胜任力模型综合考核公共管理慕课专任教师的教学绩效。由于慕课教学存在鲜明的开放性、共享性、网络性的特征,慕课教学绩效的考核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同时,根据绩效评价考核结果,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定期对慕课专任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提升专任教师的慕课教学能力。
(四)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慕课与翻转课堂的融合
慕课主要是借助网络共享平台实现“在线学习”,翻转课堂则强调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二者有机结合共同推动公共管理教学模式变革。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通过登录互联网在线观看网络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任务清单中的学习任务,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答疑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9]。因此,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借助慕课课程资源。在公共管理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中,课堂上教师不再讲授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学生课前自主规划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这一环节由学生在慕课平台“在线学习”完成。基于此,课堂教学环节主要是以师生互动为主,教师通过相关的公共管理案例、情景模拟等方式来复习和巩固公共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点,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与应用,评价在线学习的效果等。
五、结语
慕课给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公共管理课程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的约束,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日益完善慕课平台,不断提升师资素养,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和教学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亚员。国内慕课(MOOC)研究现状述评:热点与趋势基于20xx—20xx年comKI所刊文献[J].电化教育研究,20xx(7).
[2]陈慧荣。案例教学的方法论基础———以公共管理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育,20xx(9).
[3]贾彦琪,汪明。教师主导:摒弃抑或深化[J].江苏高教,20xx(6).
[4]王颖,娄成武。“慕课”视域下市政学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xx(2).
[5]桑新民,谢阳斌,杨满福。“慕课”潮流对大学影响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xx(Z1).
[6]曹玉霞。MOOC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创新教学体系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4).
[7]王本陆。面向21世纪的学生观[J].课程教材教法,1998(10).
[8]颜正恕。高校教师慕课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xx(6).
[9]蔡宝来,张诗雅,杨伊。慕课与翻转课堂:概念、基本特征及设计策略[J].教育研究,20xx(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新课程的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这次改革不仅是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调整与更新,同时也更多的注重了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与贯彻。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宝贵的优秀伦理道德思想,怎样把这些思想发扬光大,使它们真正成为鞭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努力的方向。作为最直接承担着思想教育任务和使命的政治课教学,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传统优秀伦理道德教育,也是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我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
一、思想上提高认识,充分重视
在思想文化领域强调优良传统教育,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我们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对这个问题予以充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重点在青少年,也就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这是培养人的优良道德素质的最佳时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 通过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向学生进行传统优良伦理道德教育,作用将是十分重要的。用课程的形式,按照一定的教学大纲、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优秀伦理道德教育,这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优势所在。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优势,让我国全体公民在青年少阶段接受正规的、充分的传统优良伦理道德教育,将社会主义信念和传统美德结合起� 加强传统优秀伦理道德教育,是提高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实效、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有力措施。
传统优秀伦理道德,对于怎样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还导之以行。晓之以理就是循循善诱地说明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思想精华,也是人类文明宝库的珍贵财产。动之以情就是情理结合,化理为情,以情感人。导之以行就是教人做人的规范,树立为人的榜样。传统优良伦理道德对人生、理想、立志、求学、生活、工作、处事、交往等做人的方方面面,都有明确、具体的规范,使人的行为有所遵从。就立志而言,我们的先辈就有许多至理名言。荀况说:"无冥冥立志者,无昭昭之明"。朱熹说:"命为志存"。还有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更是为人们所熟悉。这些话不仅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行为准则。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将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作一番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良伦理道德渗透于思想政治课之中,思想政治课将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更体现我们的民族特色。应该说,这也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教学中融会贯通,有机结合
在思想政治课内部渗透传统优良伦理道德教育,更需要融会贯通、有机结合。这就要求对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内容,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批判继承。我们所要继承和发扬的,自然是那些优良伦理道德。这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凡是具有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奉献精神,注重爱人、敬人、利人、助人,讲究做人道理、高尚品质、思想修养的伦理道德,我们都要学习、继承,并结合实际予以发扬光大。我们的先辈提倡的忠恕、孝悌、仁义、礼仪等伦理道德思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学习、分析,择善而从,古为今用,对待那些纯属封建性、腐朽性的政治和人生伦理,当然不应继承,但让学生适当了解一点,懂得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由来,对于他们理解、接受优良伦理道德,也会有一定益处。 只有对传统伦理道德进行一番消化,力求融会贯通,才能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自然地渗透在教学之中。
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中渗透传统优良伦理道德教育,无论就课程外部或课程内部而言,都是一项系统工程。进行传统优良伦理道德教育,是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所有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关的方面需要研究的。就学校而言,则是整个德育的一项重大任务。学校德育和各个渠道,包括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各科教学以及其他日常德育工作、课外活动,可分别结合各自的工作内容和特点,加强传统优良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要渠道之一。在进行传统优良伦理道德教育方面,则要与德育工作的其他方面加强联系与分工,有机配合。思想政治课在全面统筹、注重说理、体现层次、系统教学等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课程的优势,成为全社会和整个学校开展传统优良伦理道德教育的一支得力的方面军。处理好思想政治课与其他教育渠道的有机联系与分工,就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在这方面所承担的特定任务。
三、加强补课,边学边教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的编写者和执教者,还应创设条件,扩大一点学习的范围,以求对我国传统优良伦理道德了解得多一点、深一点,这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质量。学习的范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史的著作。这类著作,按照历史发展过程,从记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诞生,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的伦理道德思想,同时介绍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以及相关的典籍。这对于系统了解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很有帮助。首先读点伦理道德思想史,是了解传统优良伦理道德的好办法。
二是有关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典籍。典籍浩繁,只能有所选择,量力而行。譬如,读一点先秦诸子的著作,尤其是《论语》、《墨子》、《孟子》、《荀子》等,真正入了门,就可收到触类旁通的功效。《论语》、《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关于伦理道德、人生哲理的论述丰富,有不少至理名言,是学习、研究传统优良伦理道德的珍贵文库。比如《论语·学而》记述孔子的话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涕,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全文25字,提纲挈领地概括了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这里提出了孝、弟、谨、信、泛爱、亲仁、学文等7条言行标准,德育有6条,足见儒家伦理对德育之高度重视,将其置于第一的位置;孟子的许多伦理道德思想, 在其著作中所提出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成为中华民族不畏劫难,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舍生取义,大义凛然可说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髓,它从思想上养育了千万贤者;墨子主张"兼爱"、"节用"、"节葬"、"非乐"等,"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对后世的影响深刻;荀子倡导礼义,主张"以义制利",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义利两全、以义制利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在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正确处理两个文明的关系,仍是有益的。
历代的伦理道德典籍还对道德修养的方法如好学、习行、内省、慎儿、反思等等,有精辟的论述。认真读一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典籍,运用到教材、教学中,将有助于思想政治课上一个新台阶。
三是有关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历代蒙学读物。在民间流行最广的有《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等。《三字经》可称为少儿百科,其中就包涵着许多有益的伦理道德思想,很多都可供今人借鉴。有些名言警句、诗歌韵语在民间传诵,长盛不衰。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楼,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等,这些来自《治家格言》的话,可以说已成为一种民族语言。将蒙学读物加以分析提炼,择其精华,教育青少年,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会取得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历史典籍,还是蒙学读物,都既有精华,又有糟粕,需要"学而思",有所分辨,有所肯定或否定。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应引以为训。
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推荐
摘要:系统解剖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属于医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且现代护理模式发展的主要�
关键词:人本主义;系统解剖学;教学改革
一、系统解剖学中融入
人本主义教育观是一种必然趋势人本主义是以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为对象的人本学,而人本主义教育观是注重发展学生的态度、情感和独立学习能力的一种教育哲学。医患关系融洽是医学模式发展的终极目标,但是现代医学模式正处于不断变化中,医患关系出现的矛盾层出不穷,在这种矛盾日益激化的驱使下,现如今的医学模式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而是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过去护士的工作仅是单纯的发药、打针及单一的执行医嘱,现今围绕疾病展开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临床实践中逐渐地实施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现代护理模式发展的主要� 只有开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才能较好地掌握系统解剖学这门基础课程,完备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将专业课程中的各项护理操作技术标准化掌握。
二、高职护理专业系统解剖学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目标和方法不明确
高职院校在不断扩招的大形势下,面临着质量与生存、招生与生源、环境与政策等的生存危机,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主要有四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的普通高中生,二是通过对口升学考试的三校生,三是通过“2+3”或“3+2”招收的五年一贯制学生,四是通过学校单独招生考试招收的考生。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且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他们在高中或者中职阶段习惯于老师督促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而在进入大学后却转变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的模式,这两种模式的转变使得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很迷茫,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较好的学习方法,不利于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学科性
系统解剖学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即信息量大、课时短、知识点碎、逻辑性不强、枯燥无味、难记忆。课程的特有性质决定了该课程不如专业课程直观有趣,因此,在系统解剖学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总是会出现脱离的状态,导致教师疲于教学,迷茫于教学,而学生缺少主体意识,学习兴趣不高,这种状态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差。
(三)校内实训室不能满足系统解
剖学的教学实践高职院校教学效果的提高取决于教学硬件和教学软件两个方面,实验标本类型和数量较少,只能满足于课本知识内的操作,匮乏的标本对于学生课外知识拓展和知识内化作用都稍显不足,且离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职业要求还相差甚远。
(四)理论和实验相脱节
传统的教学顺序是先讲授理论课,再讲授实验课。理论课主要以讲授为主,讲授大量的知识点,学生只能听,仅靠PPT和书上的图作为参考帮助学习和记忆知识点,缺乏直面观察和动手操作。实验课主要以观察标本为主,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自主观察标本,学习自主性差的学生就会出现偷懒耍滑的现象,对标本的观察兴趣不高,不愿意观察。这种理论和实验的脱节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五)系统解剖学的实际教学效果评估不全面
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它只能检测学生对于书面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对于实验教学的效果则无法评估。而现代护理模式发展却恰恰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准确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基本职业素养。
(六)教材缺乏针对性
目前适用于护理专业的教材大多具有通用性,缺乏针对性,适用于护理的同时,也适用于临床、药学、检验等专业,这就必然导致知识专业特色不突出,这种泛而不专的教材远远不能满足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
三、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生源类型的不同,我们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分班,分为文化基础强和弱两类班级,针对这两类班级分别设计课程体系。对于知识差的学生,先强化他们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再提升其业务水平;对于文化基础相对厚实的学生,则着重其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加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于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着重引导和培养适合其自身的学习方法;对于自学能力差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自学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教学内容
现代护理模式发展要求护士具有夯实的理论知识和准确的操作能力,不要求护士掌握太高、太精、太深的医学知识。因此,根据护理职业的需要,以实用、够用为衡量标准,我们对系统解剖学知识要进行大胆的取舍。例如,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动脉采集血标本、插导尿管、插胃管等基本护理操作所用到的应用解剖学知识,我们对这些章节知识的讲授比重加大,而对动手能力培养无关的'一些知识点讲授比重相对减少。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改变先进行理论课再进行实验课的教学模式,采用“理实一体”新型教学模式,彻底改变理论和实验相脱节的情况。“理实一体”即将理论课和实验课结合到一起进行,将理论课搬到实验室进行,虽然理论讲授非常重要,必不可少,但讲授理论课的时候,教师若能够配以PPT、挂图、标本、视频、日常生活案例等多种多媒体手段讲授各知识点,给课堂注入活力,学生在听老师讲授的同时,可以随时观看PPT、挂图或者手里的标本模型,学生的手、耳、眼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避免了机械性记忆,教学效果有了极大的提高。
(四)建立课外学堂
我院护理系已经建立了三维数字课程与教学辅助系统,该系统模拟真实的实验室,其中系统解剖学实验室陈列有很多电子标本,学生进入该系统如同进入一个真实的房间,左右两边都陈列有各种类型的标本,这些电子标本可以放大和缩小,还可以360旋转观察,且学生可以无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这种多媒体计算机的开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闭卷考试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不能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在“理实一体”的基础上,我们考试分为两部分进行,实验操作占50%,理论考试占50%。增大了实验操作的标本识别,将实验操作由原来的40%提升到50%,理论考试由原来的60%降低到50%。该评价体系使学生明白实验操作的重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唐菁玲。人本主义教育观在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应用———以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12).
[2]陈素艳。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月),,9(8).
[3]范双莉。高职院校生源特征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2).
全文从三个角度进行入手:首先,分析当前计算机应用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当下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其次,根据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发展,探究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为解决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明方向。
一、当下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和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让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才能,同时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1]。在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的重视后,各个高校都陆续开始注重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培养,确保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但是,现在各个高校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情景还不够乐观,很多学校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教学都是为了凑足学分而进行教学。同时,各个高校在传授学生计算机基础技术知识时,太过于重视学生对于理论的研究,而忽略了学生在实际当中运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虽然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理论水平较高,但是实践应用能力欠缺,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都会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单纯地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而在实践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当中相对匮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较好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教学水平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1、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都会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从书本中学到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虽然计算机应用课程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能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之处,对于其自身的发展和其未来创业有多大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传授知识当中不能单单依靠书本当中的知识和教学模式,而是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从而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还要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都愿意学习这门课程,切实提高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的收获。
2、教学过程当中缺乏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没有形成教学与实践的良好互动。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到这门课程之后增长见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投入过多的时间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上,而对于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锻炼有所欠缺,没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课程进行自我知识的检验,使得学生不能在实践当中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内容不足,从而更好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对学生灌输计算机知识,且没有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这些知识是怎样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的,因此也不能使学生从这门课程当中获到最大的收益。
3、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收获。计算机教学当中,教师进行知识传授时都是采用“黑板教学”、“PPT教学”、“word教学”。当教师把这些教学内容放在PPT、word上进行教学时,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文字来获得。由于这种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因此其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在课程当中学习的积极性。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与内容偏少,不能使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造成学生在课堂之上获得知识不足,不能够在有限的课上时间让学生学到最为全面的知识。而想要解决这种困境,就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大学计算机应用知识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一名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1、突破常规的教学思路,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各个高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不能从教学当中充分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并进一步加强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如让学生在课堂上作为“教师”,由学生亲自进行一些计算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帮助其他学生真正地学会和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个人会增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视,自己开始认真学习这部分内容,以便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学生从内心深处也会加强对于教学内容的重视, 此外,教师也不会再受到繁重的教学任务的束缚,可以从教学当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学习,从而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丰富性。
2、设计一套符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手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够提供丰富的知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之上学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视频教学、计算机自动提问系统等。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教师进行反馈,从而让教师将教学的每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无缺。教师及时地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在自己专业学科当中建立自己的计算机系统,让计算机知识服务于学生当前的学科需求,从而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该专业领域当中的拔尖人才。
3、充分融合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为今后研究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将计算机技术与学生的实际专业进行结合是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在专业领域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创新。在专业领域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把计算机知识的统计学、计算机模拟和计算机运算在学生专业领域之内进行一定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做一定的铺垫。例如:在工程学科上,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型构建、工程造价估计和评估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工程实施之前了解到大致的模型基础,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以后的建造过程中出现其自身也不了解的问题和难点。此外,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一定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其所属的专业领域内进行一定的创新,从而可以更好地让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4、搭建学生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锻炼自己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在实际应用计算机知识时,需要大学生投入到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进行运用。只有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学生才能从实践当中发现自己在学习哪些内容的短板,知道哪些计算机知识内容对于自己的个人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的重视,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以及怎样进行学习,而且学生的个人发展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而可以为学生创建出更好的未来发展蓝图,为学生更好地将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做好充分的准备。
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真正地学好并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思路、多媒体教学、融合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搭建社会实践平台这四个方面着手,认真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xx,(02)。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针对高校由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要求,需要深入研究将基础课程建设为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和规律,探讨综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本文以西北工业大学“普通化学”通识教育课程实践为例,在通识教育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普通化学”公共基础课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框架结构,并论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普通化学”;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英文为“generaleducation”或“liberaleducation”,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在中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
一、通识教育的相关分析
通识教育包括两方面含义:(1)专门的通识课程;(2)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境界。所谓大学教育,就是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培训,培养出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通识教育必然包含专业教育,但又超越了专业教育,实际上是二者有机融合的整体。通识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的一种,不论它是哪种体现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知识素养,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正如布鲁巴克所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必须携手并进。同样美国学者阿诺德在《从通识教育走向自由教育》一文中指出: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高等教育能拓宽知识视野,培养批判思维和发展一种自由教育的意识,为此我们必须放弃使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的想法。怀特海在题为《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的演说中指出,技术教育与文科教育对立是错误的,不涉及文科的技术教育不可能完美,不涉及技术的文科教育同样不能令人满意。在一个国家的教育系统中须有文科课程、科学课程和技术课程三种主要方式。英国教育学者戈登指出:通识教育既包括传统的自由教育,也包括科学和技术。通识教育的争论基本上集中在课程及课程均衡方面,大学通识教育的显著特色就是通识教育的精神贯穿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
二、“普通化学”课程通识教育改革
“普通化学”是高等工程院校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长期以来,“普通化学”的课程目的就是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层面。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着重于为学生知识面的学习扩充提供书面资料,并没有教会学生自己质疑、反思、分析问题,没有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培养重点,也就没有达到通识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为此,我们按照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对“普通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改革,促进了学生在人文情怀、历史眼光、科学精神方面的提升。课程教学改革包括以下几点。
1.调整“普通化学”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改革方向。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加强化学现象与社会问题的有机融合,通过利用化学知识分析思考实际社会中的问题,获取灵感,培养语言表达、审美能力。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普通化学”课程并不是为了取得好成绩,也不是让学生记住书本上的定理公式,而是在讲授“普通化学”基础知识课程的同时,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严谨的科学作风,学会利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的能力。在开始该课程时,首先让学生清楚自己学习的目的,这样才能让学生轻松学习,热爱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互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重新设置课程的内容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通识教育的内容应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为学生知识面的学习扩充提供书面资料,教会学生自己质疑、反思、分析问题,让学生学会利用抽象概念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所有课程对他们以后的人生起到重大作用。化学是工程技术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与许多工程技术专业领域联系紧密。同时是生活的学科,与人类文明进步、百姓生活、人体自身、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密切相关。“普通化学”课程涉及基础化学课程的基础内容,是化学知识的基石和高度浓缩。以21世纪社会关心的重大问题(化学与能源、生命环境、历史文物、哲学等)为切入点,让学习者从化学角度展现人类文明发展史,介绍新知识,促使学生形成不拘一格的想象力,突显时代性。因此可以有大量的日常身边的实例供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这为开设好“普通化学”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了保证。
3.实施问题/案例引导式授课,创新教学手段,提供学习兴趣。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过程必须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否则教学内容越先进越广泛,学生将越感到茫然和疲惫,无法达到通识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在实践中,需要把教师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视频充分结合起来,能够生动地讲解课堂知识。教学改革需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习题讲解、实例分析等环节的取舍与编排上较以前的知识体系做一定的变动和优选,拉近基础课堂与学科前沿的距离,教学内容跟上国际学科的节拍。在课堂上精美图片、影像电子、学科前沿文献资料的大量应用,都充分体现出现在讲授内容的博大精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综合课程内容设计,为了使化学基础学科发展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必须贴近生活,兼顾学科知识的前后连贯性,按专题设计基于知识内容历史发展、原理应用的案例教学,每次课引入相关知识案例,分析相关理论,引出知识相关背景、原理、进展等,引导学生去了解此方面的知识情况,而不是仅限于掌握此科学知识。
4.改革课程评价体系,确保通识教育不偏离轨道。建立全过程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发挥过程学习的导向机制。在学生学习环节管理方面,强化预习环节的管理。通过预习,让学生熟悉教学的主要内容,筛选出难点,使学生在听课时能把握知识的脉络和体系,抓住知识的重点,突出知识点中的难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课堂讲授中,注意关键性、启发性提问,并鼓舞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后时间,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通过邮箱、QQ讨论组让学生可以及时反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互相学习,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一步的了解运用。
三、结语
通过以上改革措施,改变大学“普通化学”过多地强调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足,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为学生知识面的学习扩充提供了书面资料,让学生学会质疑和反思,提高学生使用学过的知识理解、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达到通识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有志
作者:尹德忠 岳红 耿旺昌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12月版中译本)[M].李曼丽,译。北京大学,:45.
[2]易红郡。英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及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4):89-95.
【摘要】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法课程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薄弱、教师缺少教学实践经验、教材专业性不强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通过教学互动、调整教学内容、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电子商务法教材建设等途径进行电子商务法教学课程改革。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法教学改革
电子商务的迅猛崛起促进了电子商务法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电子商务法的保障[1-2]。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法是非常必要的,在电子商务法培养方案中,目前大多数高校把电子商务法列为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习电子商务法可以系统的掌握相关的理论、法律制度等,培养学生利用法律知识解决电子商务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4]。电子商务法课程的设置担负着培养电子商务学生法律素养、法律意识的使命。目前电子商务法尚缺少系统的理论,没有完善的立法可供借鉴,要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法课程的教学质量,关键是对电子商务法课程进行优化改革,使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本文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法课程的教学实践,对电子商务法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广大高校的共同努力,电子商务法课程教学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在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材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缺少老师与学生双向互动
在电子商务法课程教学实践中多以任课教师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教育过程不是单向的传输,而是教师和学生两个教学主体自由的交流、讨论,深化对知识要点的理解。电子商务法涉及的法律基本知识比较枯燥,教师如果一味的只注重教,而缺乏与被教对象的思想沟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则容易产生疲劳、厌倦等负面的情绪,学生一旦失去对所学知识学习的激情,那么教学质量必然大打折扣。教学案例时效性不强,部分老师使用的案例是七八年前的案例,教学案例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教学需要。
(二)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薄弱
大多数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仅开设电子商务法这一门法律课程,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没有学习任何法律的相关课程,学生的法律知识十分欠缺,给电子商务法课程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缺少法律常识,对一些法律术语难以理解,教师不得不占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补充法律基本知识。目前大多数高校电子商务法课程只有36课时,教师花费太多时间讲解法律术语,介绍法律基本知识,这样必然影响电子商务法课程的教学计划。有的高校电子商务法课程在大二开设,学生对电子商务相关知识了解较少,然而电子商务法课程涉及电子商务的方方面面,学生在没有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的情况下学习电子商务法显得尤为吃力。学生由于缺乏法律基本知识,学习电子商务法课程十分吃力,逐渐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教会学生法律基本知识以及电子商务法知识变的十分困难,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三)教师缺少教学实践经验
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电子商务法课程的开设历史较短,电子商务法课程的任课教师选择具有电子商务和法律教学经验的老师较为理想,然而,现实教学实践中极少有教师同时具备电子商务和法律两个学科的教学背景。很多高校电子商务法任课教师是由电子商务专业老师兼任,部分教师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缺少法律教学实践经验和相应知识储备,对相关法律术语不能讲解透彻,对学生的疑惑不能很好的给予解答。部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甚至由其他学科教师承担,电子商务教研室缺少师资进行电子商务法研究。近些年高校不断扩招,师生比例进一步下降,教师教学任务也在不断加重,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更是紧缺,有的老师同时承担四五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们没有时间学习电子商务法律知识来增加专业知识储备及实践经验。
(四)教材专业性不强
目前可供电子商务专业选择的电子商务法教材较少,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法发展迅速,而教材更新确很慢,教材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教材普遍忽略对电子商务法理的分析,仅仅对具体概念和法律条文进行解释。教材中涉及到实际电子商务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时没能用相应的案例进行佐证,学生对所学知识仅处于感性认识,难以理解相应的法律条文。开设电子商务法课程是为了与电子商务实践的需要相联系,然而由于电子商务法教材专业性不强,教材时效性较差使得此课程难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
二、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法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近年电子商务法发展迅速,电子商务法保障电子商务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进行电子商务法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新形势的挑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电子商务法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互动,双向沟通
教学方法是一门艺术,优秀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不但教师辛苦,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也不高,课程教学效果较差。教学互动,双向沟通,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参与课堂的设计、参与问题的讨论、参与课程的总结。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可以避免传统教学的教学盲目,使得教学真正的做到教与学的结合。电子商务法课程宜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等灵活多样的互动教学方法,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及讨论,调动学生大胆探索其他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新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真正的把电子商务法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对于重点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设计相关问题,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对问题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要点。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课程中应精心设计案例讨论,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教学效果。
(二)调整教学内容,加强法律基础知识学习
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调整电子商务法教学内容,鉴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法律知识薄弱,建议在开设电子商务法课程前开设一门法律基础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法时已经掌握了法律基础知识,学习电子商务法时就不会那么吃力。或者在电子商务法教材中添加法律基础知识章节,同时适当增加课时数,这样教师有较多的时间讲解法律基础知识,又不影响电子商务法课程的教学。电子商务法课程应在高年级开设,高年级学生有了基本的专业素养,理解能力较强。电子商务法课程的课时数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弹性设置,例如对法学专业学生可以适量减少课时数,而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则应增加课时数,上课时数和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高校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任课教师的再学习、再教育。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高校教师走出去接触企业,与企业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向实践学习。电子商务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合理利用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空暇时间,多关注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的最新动态,与学生就热点问题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在互动交流中提升教学能力,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到知识。
(四)加强电子商务法教材建设
加强电子商务法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材内容要具有时效性,能够紧跟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又符合教育规律。加强电子商务法教材建设,提供丰富多样的优秀教材供师生选择,国家政策上要鼓励出版社和高校在出版质量较高的教材,解决优秀教材短缺问题。电子商务法教材的国际化需要进一步推进,借鉴国外优秀的教材,为我国教材的创新增添活力。教材建设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不能千篇一律,同时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进行修订,充分发挥教材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别黎。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法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和微课的结合探讨[J]。电子商务,20xx,(2)
[2]王文博。浅析电子商务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时代教育学理论,20xx,(3)
[3]刘善连。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法教材体例设计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3)
[4]方文超。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创新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xx,(6)
摘要:协同创新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校企协同创新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对策,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和其教学酒店协同创新的实践为例,提出了“利益-知识—教学”为基础的协同创新课程开发理论,并进行了酒店市场营销课程的改革实践。
关键词:协同创新;课程改革;酒店市场营销
高职教育的发展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全行业不断的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与校外主体的协同创新已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发展路径。
一协同创新: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Innovation),最早由PeterGloor在《群体创造:基于协同创新网络获得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协同创新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PAGloor,20xx)。基于协同创新的教育领域研究自20xx年左右在我国出现(胡高,景虹等20xx),随着研究不断细化,穆车等(20xx)利用协同创新理论对研究校企合作的高等教育进行了研究。严雄(20xx),赵连根(20xx)等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教育领域的开展以及协同创新机制进行了论述。薛传会(20xx)、李伟(20xx)以及喻江平(20xx)等就协同创新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和资源整合作用进行了定义和阐述。综上所述,协同创新的内涵本质是: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由于协同创新的概念包含的主体广泛,本文主要针对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协同创新的研究。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主体,承担了为社会和行业培养高素质实用性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职教育中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需要在校企协同创新的基础上,打破校企组织壁垒,充分释放学校、企业之间的活力,探索建立新的课程模式,形成校企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平台,这是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
二困境与对策:基于协同创新的酒店市场营销课程设计与实施
《酒店市场营销》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普遍开设的的专业核心课程,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市场营销学》,该课程是一门将市场营销普遍原理与酒店行业特殊性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学习酒店中的真实市场营销工作,提高学生在酒店行业中的市场营销能力,培养酒店职业技能。
(一)《酒店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困境。高职课程改革长期以来面临的诸多困难如课程定位的目标过于宏观,课程设置模仿学科设置框架,校企缺乏深度合作[1]等,其重要原因在于校企合作双方都缺乏足够的动力,即在校企协同的过程中,双方本身都存在投资惰性,希望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回报[2]。在课程设置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行业,学校需要酒店提供相应的资源与配合,而酒店是以盈利目的的经济实体,如果酒店认为不能获得数量更多的实习生甚至额外的收益,则很难促使酒店积极配合学校进行酒店自身经营之外的教育投入,包括对教学工作的配合等。因此,过去在《酒店市场营销》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学习,希望学生借助酒店场景进行教学时,但校企合作的往往不够深入,导致课程设置的任务不够贴切酒店真实工作场景,致使课程内容的岗位针对性不足,学生的职业能力并未显著提升,这是以往课程改革的困境所在。
(二)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酒店市场营销》课程改革设计与实施。面对以上课程改革的困境,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在进行《酒店市场营销》课程改革过程中与学校的教学酒店——御冠酒店进行合作,基于协同创新理念进行了课程设计与改革创新。何郁冰(20xx)提出了“战略-知识-组织”三重互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初步构建了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3]。董平(20xx)提出了“目标-知识-教学”三重互动的协同方式用于高职课程开发[4]。在产学合作中,企业如果能以低于内部开发的成本获得知识,而学校也能够获得期望的教学资源等,双方就有了利益基础,协同创新就能顺利展开。南京御冠酒店是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的校办性经营企业,酒店同时也是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实训基地。自酒店筹建到营业至今,与酒店管理学院确立了服务于师生,服务于教学的宗旨,学院在向酒店输送人力和智力资源的同时,酒店也为学院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场景和教育资源,两者具有校企协同创新的良好先天条件。本文结合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与教学酒店的教学实践改革,提出了“利益-知识—教学”为基础的协同创新课程开发理论框架并进行了实践。
(1)利益协同:基于协同创新的课程内容设计酒店和学校有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利益的获取是协同创新的基础,利益分配时协同创新中最关键的问题[5]。在课程内容设计之初,酒店与学院确立了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成果共享的基本原则,教学有义务服务于酒店的生产和实践,酒店有权使用课程教学和改革中取得的成果,酒店也应当为教学提供各项资源支持。在利益协同的基础上,酒店协助教师对酒店市场营销岗位进行了深入调研,明确了酒店市场营销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并列举了典型工作任务,双方共同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设计。除了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讲授,课程内容围绕酒店市场营销的真实工作开展,将酒店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融入了课程,对传统酒店市场营销课程体系进行了革新。
(2)知识协同:基于协同创新的训练项目设计知识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属于知识管理的协同化发展阶段,是知识在合作组织间的转移、吸收、消化、共享、集成、利用和再创造[6]。酒店和学校是知识互补的利益协同者,教学不仅是学习,也是创造新知识的过程,酒店忙于生产经营的同时也亟需不断更新的有效信息助力于企业发展,而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也为校企之间的知识共享提供了极大便利。《酒店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实践中既可以学习理论知识,也能够产生新的创意作用于酒店市场营销与推广工作,因此校企双方围绕课程内容主线设计了三个主要的训练项目如表1,并最终将项目成果转换为可供酒店参考、吸收甚至运用的知识。通过以上三个训练项目的实施和开展,酒店能够与师生协同作业,及时通过教学得到经营所需的市场信息、行业动态,并能够借助教学中产生的新知获取创意,弥补了酒店人力和智力资源的局限性,从而大大提高了酒店对课程教学的参与对积极性和配合度。自教学酒店营业以来,通过以上的课程教学项目,酒店员工和师生共同为酒店进行了数次市场营销活动策划并制定了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如酒店开学季活动、中秋节活动等,除了商业计划书,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图文海报,与教学团队反复沟通商榷营销推广软文,最终通过微信等渠道进行了活动推广,实现了市场营销计划从文案到落地的全过程参与,体会到了酒店市场营销的真实工作任务。
(3)教学协同:基于协同创新的教学组织设计在知识交互和团队沟通工作中,合作组织的管理架构和协调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7]。因此,在动力驱动机制得以建立的基础上,校企双方需要在教学中打破组织壁垒,形成紧密合作的跨组织教学团队,共同进行教学作业,并形成多方参与、多元评价的教学体系。在学院的组织协调下,校企双方成立了教学委员会对教学活动予以支持,在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院教师和酒店职业经理人形成了混合式教师团队,授课过程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并共同为项目作业进行评价和打分,评分标准注重衡量项目作业成果在酒店中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采纳性,结合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最终形成课程考核结果,并可以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在教学过程中,平行班级以小组作业的方式展开竞赛,数十个项目作业中最终被教学酒店真正采纳的非常有限甚至只有一个。为了引导学生展开良性、公平和公开的竞争,提高项目作业质量,校企双方通过技术手段搭建了投票平台,将同一个主题的项目作业在平台上公开展示并邀请教学团队之外的全校师生进行票选,最终票数最高的小组作业可以被教学酒店采纳并予以发布在酒店微信公众账号上进行上线销售和推广,项目作业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真正实现了协同创新。此举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有效地激发了师生团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快速提高。
三成效与启示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酒店市场营销课程团队通过“利益-知识—教学”为基础的协同创新模式对课程进行了开发与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通过一年多以来的实践,校企协同创新力度加深,合作深度加强,该门课程的教学团队活力被有效激发,学生的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和被认可,学生在参与“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商业计划书大赛”和“职业能力规划大赛”等相关比赛中屡获佳绩,不少学生在就业初期就获得了高星级酒店市场营销相关岗位的垂青,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初衷。但课程在改革与设计实施过程中,牵涉到的组织众多,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反复沟通与协调;校企双方顶层设计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对信息技术手段和团队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行业实践能力,否则不具有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的对话能力。因此,在校企双方达成利益协同和优势互补的共识、前期准备工作充分的基础上,本课程的校企协同创新的课程改革经验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项目课程改革研究[D]。广东技术示范学院硕士论文,20xx.
[2]匡家庆,苏炜。校企协同视角下的酒店管理高职教育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xx,6:82-85.
[3]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xx,30(02):165-174.
[4]董平。基于校企协同的《销售管理》课程开发与实践[J]。广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1(4):79-83.
[5]毕颖。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