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教育论文范文3篇

本页是爱岗的小编帮大家找到的3篇文秘教育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文秘教育论文范文 篇1

关键词:秘书学专业;教材;特色

为适应改革开放对文科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高校陆续开办了秘书学专业,至今已有30年历史,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也已达近千所。但秘书学一直未取得独立本科专业地位,附设于汉语言文学等专业之下,称作“秘书学方向”或“文秘方向”。2011年,秘书学专业被正式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这是秘书学专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国的秘书学专业终于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的历史机遇。犹如一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儿,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前程远大而光明。然而,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在高手如林的世界上生存、成长、发展、壮大,对于一个柔弱的新生命而言,又谈何容易!秘书学界同仁在为学科之独立欢呼雀跃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眼下和今后都有很多重要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完成――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科研建设等等。在这个历史性时刻,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瞻远瞩,得风气之先,出版了一套全国统编的高规格的“高等学校秘书学专业系列教材”,可谓正逢其时,必将有力推进秘书学专业的发展。

本系列教材共包括七种:《秘书学概论》、《中国秘书史》、《秘书实务》、《秘书写作》、《秘书文档管理》、《秘书公关与礼仪》、《秘书工作案例与实践》。教材的编写动议始于2007年,随着秘书学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作为全国高等教育大社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开始思考并调研组编一套针对应用型本科秘书学专业的系列教材。经过近半年的筹划,2010年8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哈尔滨学院共同举办了“2010年全国本科院校文秘专业教学研讨与教材建设会议”。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大约1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本科院校秘书学教学经验,深入研讨本科阶段秘书学专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会议上正式组建了教材编写班子,确定了丛书品种、形式和体例,并启动了教材编写。为保证丛书的编写质量,调控编写进度,协调解决编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又携手南京师范大学于2010年10月召开主编协调会,邀请各分册教材主编与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分册编委及交稿时间,对各分册大纲、样张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在讨论中对丛书的基本概念、编写体例、配套数字化资源等问题达成了共识,形成了《高等教育出版社“本科阶段秘书学专业系列教材”主编协调会决议》,下发全体编委。同时制发了《高等教育出版社“本科阶段秘书学专业系列教材”主编协调会会议记录》,以便未到场的编委们充分理解会议精神,了解参编教材需要注意的问题。2011年春节前后,各册教材陆续完稿,进入总主编审稿及交稿出版环节。经过高等教育出版社严格的“三审三校”,8月份所有教材均顺利出版,同时配套数字化资源也陆续建设完毕。

本教材的读者对象主要是本科阶段秘书学专业或秘书学方向学生,同时兼顾高职高专秘书学专业的学生。

丛书的总序,在回顾了秘书学教材编写历史和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总结道:“本系列教材尝试弥补以上不足之处,努力达到基本概念准确、研究对象明晰、课程界限明确、体系基本完整。以力 ”这是对本系列教材特色的基本概括。

1.立足学生发展需要,完善学科体系

一个专业开设哪些课程、编写哪些教材,取决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即需要学生掌握什么理论知识和什么专业技能。秘书工作的主要职能是办文办会、处理事务、参谋咨询、调研协调等,具有综合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秘书学专业的跨界性和交叉性。

秘书学既有特有课程,也有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课程,本丛书吸取了国内外秘书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把重点放在本学科特有的课程,如“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中国秘书史”等。对交叉课程,如“档案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礼仪学”等,不套用原学科知识,而是将原学科知识与秘书工作相融合,根据秘书学的需要进行取舍,用其他学科的理论解决秘书学问题,最后确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材为《秘书学概论》《中国秘书史》,应用性的课程教材为《秘书实务》《秘书写作》《秘书文档管理》《秘书公关与礼仪》《秘书工作案例与实践》。

2.突出秘书学特色,理论联系实际

秘书学自然属于应用型专业,但也不是没有相应理论。一个建设在理论荒漠上的专业是不应该登上高等学府课堂的,一个没有理论素养的专业在茂密的学术森林中是没有生存机会的。作为一套全国通用的本科教材,“高等学校秘书学专业系列教材”不仅应该凸显秘书学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且应该重视其理论含量。实践兼重理论,才是正确的选择。不仅让学生掌握操作技术,还要让洞悉专业理论,能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才有发展后劲,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行业专家。

本系列教材除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互相结合的方式体现理论联系实践的特色外,还在具体内容的编写上处处彰显该特色。教材力争做到基本概念准确、研究对象明晰、课程界限明确、体系基本完整,以引领新的教改潮流、满足新形势秘书学应用本科的教学需求、反映秘书学专业最新的教学成果,这是在理论方面的努力。在实践方面,做得更加扎实:基础理论课程教材通过具体实例来阐释理论,杜绝对理论的空泛演绎和解说;应用性的课程教材以秘书实务为出发点,讲授处理具体事务的原则和技巧;既重视情景案例的分析说理,也强调科学、统一、方便操作的实训方法;课后习题,既有基本概念、原理的识记和理解,也有案例分析题。

3.吸收前人成果,努力实施创新

教材不同于学术著作,不能一味创新求变,对本专业已有定论的内容要尊重,要吸收,这样才能保证学科的继承性和稳定性。但是,教材也不能不加选择地全盘吸收,要根据社会需要、学生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变化,及实地补充新的知识,在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

我国的秘书学教材编写已有30年的历史,其数量可谓汗牛充栋,但质量良莠不齐。本系列教材的编写,是对几十年来数量众多的同类教材的一次大检阅、大反思。将经过时间和实践考验的内容充分地继承下来,对其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全面矫正,同时将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党和国家的最新法规、秘书实践中的最新实例吸收进来。每本教材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秘书学概论》立足于秘书职业和秘书职能两个核心概念,把秘书的含义、种类、素养、职能环境、职业认证等一系列基本知识凝聚为一体。体系严整、思路清晰,

与同类教材相比,别开生面。

《中国秘书史》特别注意与以往同类教材区别,时间跨度延伸至新中国成立前。降低教材难度、增加可读性。并注意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古为今用,为做好现实秘书工作服务。

《秘书实务》突出实践成分,阐述工作原理简明扼要,介绍实际操作详尽规范,注重案例分析,侧重于培养和训练学生从事秘书工作、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反映了当代秘书工作的最新发展,如增加商务谈判的篇幅、增补单位网站(或网页)信息管理的内容。

《秘书写作》特别突出“秘书写作”课程的需求,紧密结合当前秘书工作环境、秘书写作实践、秘书成长发展讲述对秘书学专业的学生有用的写作知识。引进了“文种群”的概念,将相似或相近的文种集中一起,以面带点地讲述介绍相关文种群的概念、特点、写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注意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主要文种与一般文种的兼顾,重视在整体上讨论、思考、归纳写作要领。

《秘书文档管理》从秘书工作的实际出发,将社会组织中有关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内容重新整合。遵循“文档一体化”的思路,把两项工作紧密地衔接起来。并在写作中注意根据秘书工作的需要对相关内容繁简取舍。如切合机关文书工作实际,省略“档案管理学”课程中与秘书工作关系不大的部分。为适应政务电子化和学生毕业后多数到企业工作的趋势,特别介绍了电子文件和企业文档管理的知识。

《秘书公关与礼仪》以秘书� 不仅对秘书学专业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拓展了公关学和礼仪学的学科视域。

《秘书工作案例与实践》致力于为《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等主干课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以辅助主干课程的教学。同时力图搭建独立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以实现案例教学形式的突破。该教材力 本丛书既有基础理论课教材《秘书学概论》《中国秘书史》,又有专业课教材《秘书实务》《秘书写作》《秘书文档管理》《秘书公关与礼仪》,还有既可作为非秘书学专业学生选修秘书学课程使用的又可作为专业课辅助教材使用的教材《秘书工作案例与实践》。同时,每种教材均配有相关的数字化资源,包括课件、思考题答案、参考资料等,方便教师教学,力图实现“品牌教材+数字化资源”的教学模式。

5.集中全国力量,具有广泛代表性

从作者队伍来看,本丛书整合了全国秘书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力量,编写人员阵容强大。丛书总主编、分册主编及编委基本都是全国高教秘书学会会员、各高校秘书专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多年从事秘书专业教学的经验和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在全国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作者来自华北、华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各地区,四十余所院校,编写人员覆盖面较广。尤其是总主编,一位是“学而优则仕”的最早涉猎秘书学的学者之一,南京师范大学文秘相关专业创始人之一,现为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江苏省教育学院院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丁晓昌教授;一位是秘书学界的三位领取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资深秘书学专家之一的杨剑宇教授。

文秘教育论文范文 篇2

1.对专业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不强

文秘专业的学生之所以选择文秘专业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几类:没有别的喜欢的专业可以选择;父母的意愿;初中的同班同学读文秘专业。大多数学生不了解文秘专业,对文秘专业认识不足,加上初中时的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有畏惧心理,学习目的不明确,容易感到前途渺茫,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强。

2.自卑心理严重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文秘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属于中专科层次,进来读书基本不看分数,与高中生相比有自卑心理;二是社会上对中职学生有认知偏见。

3.人际关系是新生难以解决的问题

“95后”的中职学校学生多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来到陌生的学校环境,面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同一个教室下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生活习惯、人情风俗,他们渴望结交新朋友,却因为“自我为中心”的习性不懂得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班集体的凝聚力不够,班集体活动无法开展,同学之间相对冷漠,课堂教学活动也受到影响。

二、中职学校文秘专业新生入学的教育意义

1.入学教育是中职学校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内容,是新生进入中职学校教育活动的起点,内容包括: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安全教育、适应性教育、对文秘专业的认识。

2.根据“首因效应”可知,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所以,作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课,入学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入学教育有利于文秘专业班集体的建设,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军训、入学第一堂课等内容选拔合适的班干部人选,通过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中职文秘专业入学教育方式探索

1.加强专业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文秘专业

班主任应该向新生详细介绍学校的情况,以及文秘专业的专业介绍、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及岗位等,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文秘专业实训室等学校设施,使新生尽快熟悉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了解学校、了解自己的专业,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氛围和校园文化,使新生入学后就能了解文秘专业是培养从事秘书、文书、档案管理、公关礼仪及计算机文字处理等办公室程序性的人员。教育学生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学之。

2.注重专业兴趣培养

中职学校文秘专业的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并不了解,有的甚至根本不感兴趣,这势必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积极性。每年9月开学一个月内,会有少部分学生要求调换专业,甚至退学。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对中职文秘学生进行职业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向新生介绍文秘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介绍秘书岗位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参观企业和机关单位。学生看到文秘专业将来就业的工作环境,增加从事文秘专业的责任心、使命感和自豪感,使新生逐渐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文秘专业的兴趣,调动学习专业的积极性,脚踏实地地把学习搞上去。

3.加强文秘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职业教育。中职学校学生一是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而学习;二是通过3年的中职学校的学习可以有机会进入到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中职文秘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好,对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更为渴望。所以,入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用人单位对秘书人员的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注重综合素质,即要求秘书人员德才兼备;二是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入学教育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重新评估自己,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从而把专业学习与将来的就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努力的方向和潜心学习的动力。

4.加强人际交往教育

俗话说:“会做事,更要会做人。”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在中文文秘专业的入学教育中加强人际交往教育的重要性。由于个性差异、生活习惯差异,很多学生却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室友友好相处,甚至有部分学生不愿意与班上其他同学交往,课余时间基本用来上网、玩手机。糟糕的人际关系影响了文秘班集体的凝聚力,班级活动难以开展,学生难以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成长。因此,中职学校应帮助学生尽早地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逐步培养自信、自强、诚信、友爱等诸多方面的健全人格。通过建立班级QQ群、微信,满足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丰富入学教育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联络,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5.加强生活常识和心理的教育

大部分中职学校学生第一次离家生活、学习,缺乏社会阅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文秘专业班主任应在入学教育时对学生加强生活常识教育。例如,向学生介绍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的危害,提醒学生注意财产安全问题。班主任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摸底,重点关注心理有障碍、贫困生、孤残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动向,给予关心和爱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咨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现自我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文秘教育论文范文 篇3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中文秘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手段都比较单一,教师们的教学思想也还停留在过去的陈旧思想中,教学方法也比较呆板,让学生感到课堂枯燥乏味,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也都只是注重理论的讲授,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很少去思考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仍旧习惯照本宣科、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脱节,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对于中职学校中的学生来说,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不能够主动的去进行探索,那么他们的思维只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僵化,动手能力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样的文秘专业又如何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文秘人才呢?

此外中职学校中的文秘专业还存在着以下的一些问题:

(1)没有准确的目标定位,如今的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偏重文秘,忽视公关,使得学生的专业面狭窄,专业技能薄弱;

(2)没有构建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上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常常是重理轻能,课程安排较随意、无序;

(3)在使用的教材上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很多教材都只是偏重理论的描述,没有相关的技能训练内容,而且很多内容都是重复但表述不一的,这为教师们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许多的困难;

(4)现有的教师们基本上都是理论功底很好,但是却缺乏实践经验,他们基本都是从相应的文秘专业毕业后就到校任职的,没有经过文秘工作的洗礼;

(5)缺少模拟训练手段,没有相应的实习基地。这些问题的存在为中职文秘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2 中职文秘教学改革的措施

2.1调整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体现出中职学校的特色

中职学校的文秘专业主要是为了给中小企业或私人培养出能够从事秘书、文书、档案管理、信息资料的搜集、公关礼仪及计算机文字处理等办公室程序性工作的人员。让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实践实习,逐步的举办从事整理办公室、接待访客、打印文稿、收发文、归档整理等工作的能力。总得来说就是需要具备。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办事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操作能力等,从而胜任初级文秘工作。

2.2需要及时的改变教学理念

中职学校中的教学工作是以学生今后就业的职业岗位为导向的,其目标是要让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能够满足社会中相应职业的岗位的需要,实现真正的零距离上岗。即是中职学校应该培养出能够胜任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的文秘教学专业必须从文秘这个职业岗位的工作实际出发进行职业分析,必须要明确在日常的工作中,秘书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来设置文秘专业的课程, 因为文秘工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就使得文秘专业的教师们必须要重视文秘专业的实践教学。文秘专业的教师们必须要跟新教育理念,积极的与企业进行沟通,并构建起与企业紧密联系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成长,不能够将学生局限在教室中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能够让学生摆脱纸上谈兵的窘境。同时,文秘专业的教学还应该要引起学校的重视,学校应该加强师资建设与投�

2.3必须要加强教材建设,为文秘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保障

中职文秘专业的精品教材并不多,现行的一些教学用书并不能够从完整意义上体现出中职教育的特色。其中有一些教材的应用价值并不高。对于这种情况,文秘专业的教师们则可以利用自身的教学实践优势,来尝试编写出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中职教材,而学校也可以成立起相应的专业教材编写小组来支持教师们编写出更加具有实用性的教材。在进行教材编写时,要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与秘书相关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为培养目标,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技巧。同时教材还应该围绕技能训练这个中心,实现多学科相互渗透,让教材真正为文秘专业培养学生技能服务,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中职文秘专业来说,其中的大部分专业教师应该由文秘类专业毕业的本科以上学历者担任,而非由其他的中文、法律、政治等文科基础课教师转行而来或是兼任。文秘类专业毕业的教师与那些非文秘类专业毕业的教师比较而言,他们更能把握文秘专业课教学中的重点,他们的讲解也能够更加深入,易于让学生接受。

文秘专业中的部分教师应该兼任行政工作。文秘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十方强的专业,其所涉及的工作包罗万象,没有相应工作经验的人是不能够体会到其综合性与复杂性的,即使是从文秘专业毕业的本科毕业生,也很难全方位的接触到整个文秘工作内容。而教师在兼任行政工作的同时,接触到各种新的案例、工作方法等,这些都能够作为经验传授给学生。

同时教师除了要积极的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外,还应该要抽时间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参加国家高级公关员、高级秘书职业资格考试,不断充电,不断增加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技能。

2.5循序渐进的加强学生的技能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