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13篇】

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06-12本文是细心的小编小鱼儿为大伙儿收集的13篇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仅供参考。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 篇1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从事化学专业工作,不论是从事应用化学的,还是研究理论化学的都应该高度重视化学实验,21世纪需要的是新世纪全面型的优秀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强调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特殊作用。将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以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相结合,以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实验条件、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系统性学习与研究性训练相结合,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了良好环境。

《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医学类和农林等专业大学本科生的一门最基础的实验课,其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和认识化学反应的事实,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以及有机化合物的一般制备和提纯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测量实验数据,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与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实验素质;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它是学好其他专业各门功课的基础。因此我们通过改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整合优选实验课内容注重实验系统性

在深入研究化学素质及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从面向21世纪对人才的化学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的要求出发,构建人才培养中相应的化学实验教学框架,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要求,为不同类型的专业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化学实验课程。打破化学二级学科的壁垒以及实验教学依附理论课教学的传统框架,使之成为独立的、具有自身规律和理论方法及手段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一门新的课程——“大学化学实验”,以化学研究为主线,按照“化合物制备→分离→成分分析→结构鉴定→性质测试”来组织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循序渐进的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即“基础训练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实验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基础训练实验”教学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能够正确地使用仪器设备,准确地采集实验数据,具备正确观察、记录、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会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为综合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逻辑推理、做出结论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在“设计实验”阶段,学生通过查阅手册、工具书及其他信息源获得信息,正确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和试剂等,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基础训练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中,力求反映工科特色,努力联系工程、社会和生活实际,以实验特有的应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改革实验教学环境,实现微型化实验,处处体现实验过程绿色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成为了发展过程中的副产物,因此需要我们不仅灌输学生保护环境的思想,还需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环境友好化,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实际工作减少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1)减少或者合并验证性实验。大量的性质实验如:烃的性质、醇、酚、醚以及相应的醛、酮、醌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等,这些知识学生也可从课堂中获取,甚至有些知识已在中学教育过程中接触过。事实证明,压缩性质实验并不影响原有的知识层面;再者,性质实验所用的试剂多,耗量大,投入成本较高,学生每做完观察过一个实验现象,就要弃去这批用过的试剂,产生的废物多且难以进行无害处理,造成大量的浪费和污染,这与绿色办学理念相悖,因此压缩性质实验,可以节省实验教学投资。(2)实验过程的微型化操作。将合成实验中的用量减半,实验器皿实行微型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节约了实验过程中药品的用量,减少了废物废气的排放,降低了对于环境的污染,而且大大节约了实验成本,以此可以给学生多做一些设计性实验,锻炼学生的综合动手和动脑的能力。(3)实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将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等制作成课件,利用声音与图像,清晰而形象地显示实验全过程,能够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和结果,既形象生动,又节省药品。

三、改革实验考试方法和实验考试评价方法,实行综合评分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

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平时成绩合理评定非常重要,我们对学生实验操作的各个环节、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态度都给出了相应的评分细则,记入平时成绩。另外,实验考核既考操作也考理论,理论考试涵盖面广,操作考试多题抽签,并留有设计余地。

结语 篇2

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今后化学教学中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挑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造能力更是当前和今后的化学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不能再让学生只看实验和背实验,而应该做主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 篇3

[摘要]近几年东北大学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引入绿色化学思想,在满足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和设计实验内容,采取环境友好的化学实验新技术、新方法,尽量减少或消除对环境或人体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的使用。在实验教学方式上,注意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性,提高学生的绿色化意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出了物理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的一些具体措施。例如,更新实验设备、优化实验内容、实验微型化小型化设计、综合经典实验等。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增强了学生的绿色实验意识和环保意识,同时也改善了实验教学环境,基本实现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

[关键词]物理化学实验;绿色化学;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引起生态环境破坏的污染物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人类自身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绿色化学(GreenChemistry)就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与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目前已经成为国际化学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等。绿色化学倡导利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减少或避免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过程中使用、生产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1][2][3][4]高等院校中物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改革正是契合了绿色化学的研究发展方向,向化学实验的无毒、无害化迈出了积极的一步。其目的是将绿色化学的研究思想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今后的科学研究、生产、生活中也能积极主动地践行绿色化学观念;其方法是将绿色化学的实验设计理念融入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进程之中;其核心内容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产生化学废物,也无需再处理废物,从源头处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一、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的总体设想

物理化学是东北大学应用化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冶金工程、环境科学、资源与矿物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而物理化学实验是物理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5]学校的化学实验中心每年为全校12个专业的近1200名学生开设数十个不同的物理化学实验项目。其中的“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热效应的测定”、“铋-锡二元相图的绘制”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的物理化学实验项目曾经见证过几代学子的成长。毋庸置疑,这些实验设计得简单易行。通过实际的操作,实验者很容易理解其中蕴含的物理化学原理。然而,这些实验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使用或产生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不对这些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日积月累,不仅会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还会污染周围环境。因此,物理化学实验绿色化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长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我校化学实验中心高度重视贯彻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将绿色化学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绿色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从实验内容、实验设计、实验设备、经典实验项目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的实践

(一)实验内容的绿色化

在实验项目的选择和实验内容的调整方面,尽量排除或减少对环境污染大、对人体毒性大的实验项目。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选用环境友好的试剂替代有毒或后处理困难的试剂,从而实现物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例如,“弛豫法测定铬酸根-重铬酸根离子反应速率常数”是以往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个化学动力学实验项目。这个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主要化学试剂是重铬酸钾。然而,通过对重铬酸钾性质的学习不难知道,它不仅有化学毒性和致癌性,而且还是一种强氧化剂,长期吸入,能破坏鼻粘膜,引起鼻膜炎和鼻中隔软骨穿孔,使呼吸器官受到损伤,甚至造成肺硬化。皮肤接触重铬酸钾溶液时易引起铬疮和皮炎。不仅如此,化学实验中心每年还需要投入高昂的实验经费用于处理由此产生的铬酸废液。因此,为保证实验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免受危害,现已将其改为另一动力学实验“旋光光度法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用到的原料蔗糖无毒,而且使学生有机会学习旋光仪的使用方法。又如,在“气泡最大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实验中,原来所使用正丁醇水溶液的最大浓度达到了0.35moldm-3。为了降低正丁醇使用浓度,我们曾对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进行了多次改进,使正丁醇的最大浓度降至0.1moldm-3。而且,实验操作也更加简便易行,实验中气泡的逸出平稳、连续。上述改进已经过多次教学实践检验,结果表明,正丁醇浓度的降低不仅节约了实验药品,而且低浓度正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吸附量随浓度的变化规律更符合吉布斯吸附等温式,有利于得出好的实验结果。

(二)实验微型化、小型化设计,减少药品用量

所谓微型化实验是指在微型的仪器设备中,用尽可能少的试剂获取所需的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在保证可观测到与普通实验相同的实验现象的前提下,微型化实验还具有节约实验材料和时间、减少环境污染、操作安全等优点。所以,开展微型化实验是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好方法。在长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在保证实验方案合理、实验结果稳定、实验效果显著的前提下,我们积极推行实验的微型化、小型化设计。例如,在“差热分析”实验中采用微型化实验样品管后,每份CaC2O4样品使用量减少到不超过0.05克,每学期仅CaC2O4试剂的使用量就减少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对于目前尚无法实现微型化的实验项目,我们采取了小型化设计或减少化学试剂使用量等方法,以期将物理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例如,在“金属二元相图的绘制”实验中,由于金属铋和锡具有熔点低、化学稳定性好、数据重现性好、原料易得、价格低廉等特点,所以,铋-锡二元系统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进行此项实验教学的首选系统。若使用以往的实验设备,在实验过程中,以各种比例混合的金属铋和金属锡试样被放置在瓷坩埚中,上面覆盖一层硅油,以防止加热过程中金属样品被氧化。但是,通过查阅相关化学数据手册可知,金属铋的熔点为271℃,而硅油的燃点为320℃,仅仅比铋的熔点高约50℃。这意味着,在加热纯铋试样时,若操作者没有控制好升温速率而导致系统温度上升过快,那么样品温度很容易冲高至硅油燃点而引燃硅油。这不仅会造成大量硅油的损耗,容易引起教学事故,而且硅油高温挥发及不完全燃烧的产物还会污染空气。为此,我们放弃使用瓷坩埚而改用金属样品管盛装样品。这样不仅使单个样品的质量从过去的120克减少到几克,而且使用时很容易将金属样品管抽真空后密封,并循环使用。这种全封闭的手段有效避免了大量使用硅油作为样品保护层所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的发生。又如,在“酸碱中和反应热效应的测定”实验中,我们更换了体积更小的杜瓦瓶,使氢氧化钠和盐酸的用量减少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减少试剂用量后的中和反应系统由于溶液体积大幅减少,搅拌效率更高,系统各处的温度更趋一致,对温度变化的监测更容易,温度数据也更准确。除此之外,我们对“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分子量”、“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等实验项目也进行了小型化改进,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化学试剂使用量,显著降低了实验成本,改善了实验环境。实践证明,物理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小型化设计不但可以达到与常规实验相同的实验目的和效果,而且可以大幅减少试剂用量、不同程度地减少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废弃物、节约后处理费用、减少污染、改善实验环境,因此,此举已经成为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的选择

与其他化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实验相比,物理化学实验需要的中、小型实验仪器设备种类较多。其中多个实验需要测定温度和压力。传统的测温、测压装置都是含汞的,不但操作步骤繁琐复杂,而且易造成实验室汞污染,危及教师及学生的身体健康。例如,在“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实验中,过去常用U型水银压力计测定系统压力差。此种压力计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汞,汞面用水液封。然而,由于此装有汞的U型玻璃管不宜经常清洗,所以管壁会吸附环境中的气体分子及尘埃等颗粒物。而在实验过程中U型管内汞液面会不断变化,会有少量汞由于与管壁上的吸附物作用而产生挂壁现象,从而使汞暴露于空气中并挥发为汞蒸气,这会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目前,我们物理化学实验室中全部的测压装置均用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替代水银压力计,从根本上消除了汞蒸气可能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危害。又如,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摩尔质量”、“酸碱中和反应热效应的测定”及“燃烧热的测定”等热力学实验中,过去一直使用贝克曼温度计来监测实验体系温度的变化。贝克曼温度计虽然测量精密度高,但在实际使用时,存在操作繁琐且易碎等缺点。目前我们用数字式温度温差测量仪替代贝克曼温度计,不仅使实验操作难度降低,实验过程简化,而且也规避了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温度计破裂而引起环境污染的风险。上述实验仪器设备的替换无疑使物理化学实验的测温测压手段更安全、更方便。

(四)综合经典实验内容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我们发现,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门类齐全、架构完整,大量的基础实验内容至今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但囿于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导致许多简单的实验耗时费力。因此,我们在保留经典实验内容的前提下,致力于整合实验方案,不仅大幅减少了试剂用量,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例如,“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测定”及“原电池温度系数的测定”这三个实验同属于电化学基础实验,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在过去,由于实验设备和实验手段的落后,完成这三个实验中的任何一个都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每一个都被设计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项目,而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电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通过认真分析、研究这三个实验的目的及内容,我们将它们融合并设计成了一个新的电化学综合实验。经过精心的实验方案设计和内容的整合,这个新的综合实验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广泛好评。由于实验试剂循环使用,避免了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化学实验中心节省了实验经费。同时,学生对理论课中学到的电化学基础知识也有了比较全面且更为深刻的理解。

(五)合理分工协作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对经典内容重新进行综合设计,而且还会根据不同实验的特点,实时调整学生所做实验的部分内容。例如,学生在进行“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实验过程中需要测定的实验点较多,做出一个完整相图大约需要6个小时的时间,显然在规定的4学时内是无法完成的。为此,我们设计由两组学生分别测定相图的左半支和右半支,之后将两组数据合并,从而做出一个完整的相图。这就要求每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都必须认真仔细地完成操作并记录好数据,否则可能会因而某一环节的失误而导致合作双方的数据都出现偏差。实践结果表明,这种分工合作,在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既节省了药品,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良好的操作技能。因此,对于复杂的实验项目,我们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值得尝试和推广的好办法

(六)规范操作方法,提升绿色化意识

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方法、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学生科研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不仅是提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绿色化实验的前提。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要认真监督学生不要随意丢弃药品,并纠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药品用量越多,实验现象就越明显”的错误观念,杜绝学生在做实验时随意加大试剂用量的现象,鼓励学生用最少的试剂做出成功的实验。同时也要求学生每次实验之前都要充分预习,提高实验成功率,减少重复实验引起的药品损耗现象。此外,教育学生从实验过程中的每件小事做起,逐步树立起绿色化科研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改革后的成效

多年以来,经过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绿色化探索与实践,在提升了教师自身的绿色化学教学理念的同时,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综合科研素质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效果体现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养成了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明晰并理解了实验设计中绿色化改进之处,学会了用绿色化学知识设计实验等方面。而且,近几年来,我们对大量本科生就业后反馈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并从中了解到,经过我们多年的绿色化实验教学训练,毕业生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表现出较高的实验技能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

[注释]

[1]平措,马橘红.物理化学实验室绿色化建设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12):132-133.

[2]张康华,曹小华,谢宝华,等.化学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教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5):123-125.

[3]徐英,王桂清,陈灵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xx(4):5-6.

[4]魏泽英,李树全,谢小燕,等.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改革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xx(1):245-246.

[5]杨冬梅,王军.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设计及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xx(6):103-105.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 篇4

摘要:初中化学课程的课标要求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原理,同时要具有对化学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标更是要求初中化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软实力,如化学创新精神以及探究性学习能力等等,化学实验教学既能够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培养学生化学意识以及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方法,但是目前初中化学实验课程存在着客观以及主观上的诸多问题,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藩篱,积极探寻课堂创新策略。本文主要通过对化学实验的分析,探究初中化学实验课堂创新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创新改革措施

初中化学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础理论教学,二是实验操作教学。从两者的关系来看,理论教学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层次升华,二者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其中实验操作教学对于初接触化学科目对其充满好奇心的初中生来说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目前却渐渐陷入固守成规的泥潭,部分教师只顾依照教材中的实验安排教学,甚至将实验操作课当作是一种形式化的课程来进行教学,并没有深层次的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当前的化学实验课程需要进行创新改革。

一、转变实验教学过于谨慎的风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目前,由于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比较多,教师在进行实验课堂教学时往往会表现的过于谨慎,生怕学生因为操作不当而损坏实验设备或者是出现危险状况,这样的教学方式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压力,并容易先入为主让学生认为化学实验必须严格按照教科书上的实验步骤来完成,完全不能进行创新研究,如此一来化学实验课堂的氛围容易变得死气沉沉,学生也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来完成试验创新探究。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尽量为学生创造自由平等的交流探讨环境,给学生创新研究的空间,鼓励学生有新的好的想法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获得许可后便可以进行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如教师在教学“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这一实验操作课程时,教师完全可以打破仅利用酸碱溶液来进行实验操作的做法,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示苹果的汁液是什么味道的,是属于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学生的回答是不肯定的,教师便可以带领学生检测苹果的汁液是什么溶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完全依照教材来进行教学,但是却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基础上引入了实际生活的部分,打破学生接触化学实验的恐惧感与陌生感,从而为学生以后进行深层次的实验探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目标要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化学课程,因此对化学设计实验的相关步骤还未做到完全的熟悉,如果教师希望让学生以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参与实验课堂的话,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细致且耐心的引导,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课题供学生去研究并设计实验方案,给予学生以初步的提示和引导,让学生能够明确实验目的,这样的做法可以给学生一个简洁明确的开头,避免学生在实验设计一开始就遇到难题从而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进行实验探究的平台,当然,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细心观察,最好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实验操作上的失误,从而避免学生因为操作失误而出现安全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这一实验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实验室中对二氧化碳进行化学制作与提取,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新实验方法,让学生可以对实验的操作步骤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并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

三、把握课堂的重心,注重对学生的操作训练

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的核心是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在学生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但是有的化学课堂的重心发生了偏移,就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出意外,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比较重视,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部分教师由于过于谨慎,导致了实验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向学生强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学生仅仅具有小部分的时间来完成实验操作,最终容易导致学生进行实验的时间不足,无法完整的完成实验操作,从而起不到加深学生印象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把握课堂的中心环节,明确实验环节才是课堂的核心,教师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实验操作训练。其次,教师应尽量改变传统教学中一些过程比较复杂的实验选择不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反而是通过观察教师的操作来学习记忆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学生不仅很难参与其中,而且容易走神,一旦漏过某些细节就会导致对实验操作过程的错误记忆,因此教师应尽量带领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从而起到加深学生印象的效果[2]。

四、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化学实验课堂的创新主要需要广大化学教师的推动,只有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视野的开阔度以及开明度,才能真正让化学实验课堂的创新付诸行动。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打破原来的守旧思想,采用充分激发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来提升课堂质量,通过进行大量的创新实验研究来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趣味化学实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课题来让学生自行完成实验过程的全设计,再通过全班同学的比较和评比以及不适当地方的修正,来充分激发学生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的热情,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出推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课程的创新教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巨大工程,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承担起相应的教学创新重担,为提升初中化学课堂质量以及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学周刊,20xx,(28):73.

[2]苏日娜。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xx,2(7):112.

结束语 篇5

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实验的成本,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实践能力,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将微型实验与常规实验、仪器制备等结合,应用于化学课堂内外、趣味实验以及研究性学习中,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达到我国新课改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

指导好学生实验 篇6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干.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做实验,而不能代替学生做实验.可能有部分教师觉得,做学生实验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很少,很多探究实验形同虚设.这样的做法不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化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新疆班预科班第一年只需要完成必修一的内容,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开设实验课.人教版必修一教材淡化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界限,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内容灵活地安排实验的形式.有的`实验可以由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有的可以边讲边演示,有的实验可以由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有的实验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有的实验可以带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基本操作技能,分组实验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要明确要求:一是学生实验前必预习,明确目的、要求、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二是学生做实验时要严肃认真,做好实验观察、操作、记录和分析;三是,实验完成后写实验报告.事实证明,学生在实验中如果独立地成功地解决了问题,能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劲动力;如果实验失败,也可以从反面为学生提出了问题,通过他们的努力,分析原因并重新实施实验,成功后将会获得更大的喜悦.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 篇7

摘要:《药物化学》实验是培养生物制药类专业创新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对《药物化学》实验课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建立“三阶段三层次”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建设绿色药物化学实验室、编写实验教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革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相关教学改革策略,以期提升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一、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生物药品如多肽类、疫苗、血清制品、抗体、核苷类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不少高校非常看好生物制药专业的应用前景,并陆续开设此专业。生物制药专业作为我校近几年新办专业,实验课程各方面建设还不够成熟,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内容陈旧,不足以体现专业特色。实验项目基本是化学药的合成,如苯妥因钠、烟酸、阿司匹林等,并未涉及生物药物,如多肽类、抗生素类、苦参碱等天然产物。

(2)教学形式死板。课前学生写好预习报告,课上教学老师“讲解、示范、强调”。但部分学生并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只是按照教材抄写实验步骤,导致实验过程频繁出错;还有部分学生“照方抓药”,按部就班地进行机械式操作,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实验室建设不成熟。药物化学实验室目前仪器设备采购严重不足,无法展开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导致实验项目过于基础化、重复率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另外,实验室没有建立合理的废气废液废固处理系统,易制毒、腐蚀性、刺激性有机溶剂没有统一回收,污染环境。(4)考核方式单一。药物化学实验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出勤率,学生不会予以重视。部分同学不动手实验,直接使用其他小组成员产品或者实验结果;也有少部分学生有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现象。

二、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1.建立“三阶段三层次”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药物化学实验项目按技术要素和能力要求划分成基础性实验项目(4个)、综合实验性项目(1个)和创新性实验项目(1个)三个模块。第一模块基础实验项目包括化学药(2个)和生物药(2个)的合成,侧重于掌握药物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为实验教学的第一阶段第一层次。第二模块综合实验项目主要是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进行融合,从药物的合成到鉴定及稳定性考察再进行制剂,为实验教学的第二阶段第二层次。第三模块创新性实验为设计型实验,随着新药发现过程已从原有随机、偶然发现逐步向合理科学发现转变,以寻找具有高效、低毒性化学实体(NewChemicalEntitles,NCE)为目的的药物设计已经成为新药开发的重要环节[2]。学生可以通过前药原理、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等自主设计药物并进行合成,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独立设计一个尿嘧啶衍生物的抗代谢药物并进行合成与检验。此为实验教学的第三阶段第三层次。

2.建设绿色药物化学实验室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除了需要购入实验仪器设备,如旋转蒸发仪器、真空泵、磁力搅拌器、高效液相色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多肽合成仪等设备以满足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的需求,更应该着眼于绿色实验室的建设。药物化学实验会运用到大量腐蚀性或者有毒化学试剂,或者反应产生大量废气。例如贝诺酯的合成,第一步反应是阿司匹林与氯化亚砜反应(滴加吡啶催化)生成大量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若不进行吸收危害性极大。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绿色化革新[3]:

(1)实验药品与耗材的绿色化管理:药物化学实验药品种类繁多,很多为易燃易爆或者腐蚀性强的有机试剂,因此建立了严格的取用制度。对于危险性极大的试剂使用时只能放于公共区,不得随意拿至实验台,用完重新放到储存柜;挥发性强的液体试剂取用时一定要打开通风橱。每个学期实验结束,要对实验试剂,特别易制毒试剂和耗材进行清点,以免下次采购造成浪费。

(2)实验项目的绿色化: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尽可能进行实验方案的优化,保证药品毒性的最低化。亦或是更换一些毒性较小的实验,如多肽类药物的合成,苦参生物碱的提取。

(3)实验室“三废”绿色化处理:实验室应该建立合理的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

3.编写实验教材

根据“三阶段三层次”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编写具有专业特色、与学科发展前沿接轨的、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教材。另外,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些实验教材中实验步骤是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的。例如烟酸的制备中首先制备烟酸钾溶液,参考步骤[4]为:量取3-甲基吡啶5g、蒸馏水200mL水,搭上冷凝回流装置,于磁力搅拌器中水浴加热至85℃,在搅拌下,缓慢分批加入高锰酸钾21g(控温85~90℃),1h后停止反应,改成常压蒸馏装置,蒸出水(约130ml)及未反应的3-甲基吡啶,趁热抽滤,用12mL沸水分三次洗涤滤饼(二氧化锰),合并滤液与洗液,得烟酸钾水溶液[4]。但在改为常压蒸馏装置过程中,很难蒸出未反应的3-甲基吡啶和蒸馏水,因此我们改用减压蒸馏方式,使用旋转蒸发仪,效率明显提升。后续又出现一个问题,抽滤去除滤饼(二氧化锰),滤液仍显紫红色,表示反应液中有多余的高锰酸钾,需要加乙醇温热再抽滤。有的小组滤液颜色过深需反复多次抽滤,此举造成了很大的损耗。为了提高产率,我们少量分批次将反应液进行减压蒸馏,最终的滤液不再显示紫红色。因此,在实践的基础上可对实验内容进行更新与优化。

4.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让微课走进实验课堂。之前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实验预习效果很不理想,基本是抄写实验步骤再上交预习报告。在老师着重强调需要注意的步骤并进行操作演练后,仍然频繁出错,而实验耗时长,一旦出错基本宣告实验失败。因此建议药物化学实验微课将实验基本原理、合成路线等理论教学内容以及实验操作制成一系列以5~10min为单位的微型课程视频,有助于实现提前预习、课后温习,提高实验效率和成功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此教学方法适用于基础实验模块。

(2)贯彻“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延伸思考”的问题式教学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非预期的结果和现象,对此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再通过查阅文献和实验操作进行验证。实验结束,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式汇报,对非预期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对实验方案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即通过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实验验证→小组讨论→分析总结→延伸思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3)合理评价考核机制。根据“三阶段三层次”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先进行1-2人的验证性实验,共4个项目;第二阶段进行3-4人的综合性实验,1个项目;第三阶段实行4-5人的设计性实验,1个项目。考核方式实行多元化的标准,从小组分工记录、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设计性实验的创新性、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这需要指导老师积极走进实验课堂,对学生表现及时做好相应记录。

三、结语

始终坚持“以创新思维培养为目标”,发展“以师生互动为特色”的教学理念,以问答及讨论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利用实践教学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培养我们所需要的创新人才[5]。

参考文献:

[1]刘凤志,朱小东,张海娟,等。我院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药房,20xx(12):1146-1148

[2]李炜,叶德泳,仇缀百,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药物设计学课程建设[J]药学教育,20xx,27(1):24-27

[3]艾秀娟,林于键。药学实验中心绿色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xx,12(5):200-202

[4]李柱来。药物化学实验指导[J]20xx

[5]杨阳。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英语教学效率[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0(11):225-225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 篇8

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培养对比实验能力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比实验能力的意义、途径和方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设置循序渐进的对比实验能力培养目标。同时,结合不同化学实验教学环节的功能特点,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化学实验教学环节实现培养学生对比实验能力的各种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对比实验能力

1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比实验能力的意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化学实验,尤其是对比实验,不但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比实验能力是实现学生三维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2初中化学对比实验的定义和学生对比实验能力的含义

初中化学对比实验是指单一变量的、其它条件相同的一组或多组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比较分析,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发生的变化的关系,从而揭示物质的变化规律。对比实验比其他实验的可信度更高,说服力更强。学生对比实验能力指学生依据对比实验研究课题,提出问题,猜想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然后根据对比实验的原则、要求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对比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的能力。对比实验探究集中体现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索、形成结论的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对比实验探究中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实验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同时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对比实验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不少对比实验,但照本宣科并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对比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对比实验的能力,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设置循序渐进的对比实验能力的培养目标,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结合不同化学实验教学环节的教学功能特点,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化学实验教学环节实现培养学生对比实验能力的各种目标。

3.1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对比实验意识

在学生学习化学的初始阶段,培养学生对比实验能力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对比实验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利用问题情景渗透对比实验思想,培养学生的对比实验意识。例如在学习课题2氧气实验2-3[1]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可设计这样的实验教学问题情景:探究一,将硫放在空气中,观察现象。探究二,将硫放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探究三,将硫在酒精灯上点燃,离开酒精灯,观察现象。探究四,将点燃的硫放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同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以上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对比实验意识。

3.2通过猜想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对比实验分析能力

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对比实验意识后,可通过猜想和讨论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对比实验分析能力。例如,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时,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时,受知识阶段性的限制,学生不容易理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为此,将探究学习过程进行改进,增加猜想和讨论环节。探究学习过程为:环节一,用试管取适量实验6-4[2]探究二氧化碳水溶性时制得的二氧化碳水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溶液,振荡,观察现象。环节二,让学生猜想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的可能的原因,据此尝试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环节三,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与教材实验6-5[3]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纸花进行对比实验的实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取长补短。环节四,按教材6-5的实验方案进行对比实验。环节五,实验后,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起什么作用,使纸花变色的物质可能是什么?第二朵纸花喷上水,起什么作用,第一、第二朵纸花的实验说明什么问题?第二、三、四朵纸花的实验分别得出什么结论,合在一起又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对比实验中各组实验所起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对比实验分析能力。

3.3通过较为典型、规范的对比实验,让学生掌握对比实验设计思想

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对比实验分析能力后,可通过较为典型、规范的对比实验,让学生掌握对比实验设计思想。例如学习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4]。教材的实验体现了对比实验的设计思想,但还不够规范。为了让学生掌握对比实验设计思想的精髓,可对实验探究过程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探究一,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和产物。在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镁,加入5mL稀盐酸,再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探究二,探究实验条件对实验现象的影响。环节一,铁片和铁粉分别与5mL20%的盐酸反应。环节二,锌片分别与5mL20%的盐酸、5mL5%的盐酸反应。环节三,锌片分别与5mL20%的盐酸和5mL20%的醋酸反应。探究三,按教科书完成探究实验。通过补充探究二,让学生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思想:进行对比实验时,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除单一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对于本实验而言,一是金属的形状和用量要相同;二是用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同一种酸。学生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思想后,再进行探究三,探究镁、锌、铁、铜的活动性顺序,得出的结论将更为科学可靠。

3.4在对比实验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比实验的设计能力

在学生掌握对比实验设计思想后,让学生进行对比实验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比实验的设计能力。例如,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按教材实验10-8[5]进行实验,学生对指示剂酚酞溶液的作用不是很理解。为此,提出问题:在这个实验中,酚酞溶液起什么作用,加酚酞溶液和不加酚酞溶液会有什么不同,你能将这个实验改成对比实验吗?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对比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实验的实验现象发现,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并无明显的实验现象,在实验中加入酚酞溶液是为了显示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进程。实验后,提出问题:酚酞溶液的颜色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改用紫色石蕊溶液可以吗?调换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滴加顺序,行不行,哪种滴加顺序实验效果更好?如何控制实验,使酸碱恰好完全反应?让学生深入探究,更好地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3.5通过典型实验习题,提高学生运用对比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具备一定的对比实验能力后,在期末复习中可利用典型的实验习题,提高学生运用对比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让学生探究一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的成分。学生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猜想这瓶药品的成分,并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得出结论。学生在运用对比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加深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了有效复习。实践证明,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对比实验能力,有助于学生透过实验现象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水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结合学习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对比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晶,郑长龙.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33.

[2]王晶,郑长龙.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117.

[3]王晶,郑长龙.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118.

[4]王晶,郑长龙.化学九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9-11.

[5]王晶,郑长龙.化学九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60.42科教论坛科技风20xx年4月

开发趣味实验 篇9

一些趣味实验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现象明显,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新疆班学生因为离家太远,只有暑假才能回家,双休日和寒假都在学校,他们有充足的课余时间.课后开设的趣味实验可以将新疆班学生的化学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与他们的生活行为紧密结合起来,因为这类实验更贴近于学生,更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实验兴趣.例如在学习胶体之后,做自制豆腐;学习过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后,做喷雾作画的实验;学习过浓硫酸的性质后,做木器或竹器上刻花(字)的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 篇10

摘要:随着21世纪,人们逐渐意识到化学在很多的应用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而且随着现今的社会对科技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的存在化学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了,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化学的存在。人们也渐渐地意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仅仅学习表面的知识,本文围绕的对象是中等职生学校,这对该类学校的化学教学进行介绍,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思维培养。

关键词:中等职生学校;化学;学习思维

一、引言

在不同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学习思维可以说存在着很大的多变因素存在。因此当中职学校设计化学教材的实验过程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是需要重点考虑的,这样才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和课程的教学相互融合起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早日达到学习的目标。

二、中职学生的思维特点

(一)由于很多学生在中考中考试没成功,而且这些学生占据着多数,从而这些学生经历过了重重的打击之后,个人的控制能力以及个人的意识能力都已经基本产生轮廓,该群体的主要年龄集中在16岁到18岁之间,这个过程是少年到青年的一个转变的过程,在这种时期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个阶段的抽象思维以及因果逻辑思维占据着很大的优势,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运行方式可以采用运算的方式行为,而且还能够开始尝试运用形式运算思维,同时对事物进行分析能够按照学生本人的想法去思考问题。要深入地掌握知识,可以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十分地有效。中职学生的思维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的方面,主要包括了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及学生的一些经历,比如情感,此外还和学生的个性有关,所以学生的思维方式的提高不能盲目,应该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情况,学生的性情的不同,从而制定出不同的训练方法。

(二)化学学科对学生思维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处于中职教学的时期,在进行化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已经完全摆脱了辅助的教材,而且在程序方面以及策略方面的内容也不断地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的操作从而获得相关的化学的规律以及化学的一些概念性的介绍。而且还要掌握思维的变化,思维发生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过程,这可以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实现过程。这样一来除了能够掌握住相应的知识之外,还可以学到有用的学习思维方式。通过上述的介绍可以发现。处于中职阶段的时候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的时候拥有是的适当的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思维能力的掌握是很重要的。

三、训练思维的教学设计

(一)将教与学进行相互地结合,这十分有利于化学实验的掌握,而且这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教学的核心不可以全部是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因为这样一来会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而且所花费的时间会比较多,甚至可能会教师所花费的时间越多但是所得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因此要结合教与学,教师进行教授,学生进行学习,然而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那就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围绕着学生近期的状况设定的,而不是根据最新的状态,只有时刻了解学生的动态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虽然教师会进行适当的思维训练,然而这样并不是意味着,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理力量,一切应该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学生才是学习的重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进行规划,使学生可以迅速融入到这个学习的氛围中,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充分地活跃起来,如此才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化学的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的教材的理论知识是主要的内容,同时化学实验的作用是学习辅助作用。

(二)思维训练的途径思维训练的途径。化学实验中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己动手的能力,通过亲自动手从而快速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根据实验演示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变化以及神奇的化学反应,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造力思维,教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边做实验,一边进行实验原理的介绍,这样除了可以丰富学生的眼界之外,还可以让学生知其然,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是十分有效的,在遇到困难问题的时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容易地使得问题由复杂实现简单化。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关于中职学校学生的重要性,以及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正视化学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而且还介绍了关于中职学校中教师对待化学的观点,正确地看待化学实验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验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江世兵。中专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的实验设计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xx,03(12):42—44。

[2]易小蓉。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xx(21):173—173。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 篇11

如今,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的有效形式,更是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试验手段。分析化学实验的应用性、实践性较强,它对于学生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目前,环境问题频频发生,社会对研究环境方面的人士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研究并解决其中的问题。因此,培养环境工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已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而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面,可以与环境学科融合,做出一些方面的改革或改进。文章融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提出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技术能力,为分析化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为新世纪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1结合环境专业特点,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单调,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3],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受到了影响,极大地限制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果实验教学以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为背景,将相关科研项目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还将引起学生的科研兴趣[4],促进了分析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例如,河池学院教师申请了有关广西南丹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项目,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将项目中测定矿区中的微量重金属铜和锌含量引入其中。先向学生介绍铜和锌的物化学性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危害等。然后简单介绍南丹矿区重金属污染的情况,铜锌的监测方法,可选用络合滴定法,也可选用原子吸收法,教师顺着科研的思路进行讲解,然后对其测定过程进行讲解与演示。这样,学生从中学习到了滴定法中的络合滴定,以及仪器分析法中的原子吸收法的设备和操作方法等等,对该测定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较多的兴趣,还接触了科研项目,将知识学以致用,为以后的毕业设计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

2增加环境方面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综合实验素质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实验技能,来提高扎实的专业基础素质。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和创新能力,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设定。基础性实验技能是片段式的,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可将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者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有机地综合在一个实验当中,从而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扩大化,更高效地去理解、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综合实验素质[5]。例如,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结合河池学院承担的广西东兰坡壕湖的水质监测项目,开设对其水质科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实验方法,设计“水体特性分析与质量评价”、“坡壕湖水质测定与建模”等实验。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有关书籍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有时候不可能一次成功,在多次的失败与尝试中找到最佳的方案,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索性,自觉性,提高了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环境监测的主动性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环节中,学生初次接触的仪器较多,缺少感性认识,针对这种现状,有时候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无不是一种好的方法。比如多媒体。科技的进步使得多媒体教学普遍进入课堂中,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相比传统的黑板板书的教学,多媒体减少了课堂的板书量与板书花费的大量时间,同时可以通过图片、动画、录像、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像分析化学实验中,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时,教学可以以对亚硝酸标准溶液系列进行测定相应的吸光度为例,而这也是测定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实验的一部分。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从大气中氮氧化物讲起,介绍其测定方法,若选用甲醛吸收法时,教师对实验原理和过程予以讲解,通过视频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大气采样器,观看采样器进行氮氧化物的采样,规范操作步骤,然后通过动画演示如何将配置标准溶液,以及标准溶液以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值在分光光度计中测定的过程,同时对关键步骤不断强调,以及强调一些注意的事项。整个过程显得内容充实,拓宽了学生的环境知识面,全面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比如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实地参观考察。这项过程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过程,可开阔学生的环境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有些大型仪器是模拟工业企业设计的,教师应参与指导学生到校外实习,在认识实习阶段以调查为主,在中期实习和生产实习阶段,带领学生去参观,由实习单位负责人给学生进行细致地讲解,让学生系统地认识设备,掌握设备的完整操作流程,把课堂知识与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4举办实验技能竞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理念

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是得到分析数据的基础,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6]。尽管努力提高学生实验的研究性和综合性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平常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弱等现象。为了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强化环保意识,可以开展以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强化绿色化学理念。这种技能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选择监测污染物为对象,尤其是对污染元素的定性和常量组分的定量分析,来真实地反映学生对基本分析化学操作和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质量[7];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理解化学原理理论,一举两得。在竞赛中可适当增加一些绿色化学的知识点,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理念。

5结语

通过以上提出的实验教学改革,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和应用性能力。通过与环境工程学科的融合,坚持实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向,并不断积累经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会更好地服务社会,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一份努力。

【参考文献】

[1]康学军,张建新,许茜,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实践初探[J].大学化学,20xx,20(4):20-21.

[2]孔祥平,王娟,吕海涛。开放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28(7):164-166.

[3]柴立元,王云燕。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28(7):164-166.

[4]张军香,董韶鹏,袁梅,等。科研课题向实验教学的转化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27(5):18-22.

[5]杨文君,陶志华,何为。研究型设计型分析化学实验改革的一点思考[J].广州化工,20xx,41(24):187-189.

[6]朱明芳,唐睿,周清,等。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启示[J].广州化工,20xx,42(14):210-217.

[7]赵祥华,周莉,王莉敏。实验技能大赛对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及创新[J].广州化工,20xx,44(4):155-156.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变化 篇12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非常显著,不仅可以直观地提供给学生理性的知识,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和兴趣,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因此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就成为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但是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一般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到物质的性质,或者再由学生做类似的实验检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只是验证了原先从课本中得到的结论,学习过程缺乏探索的乐趣。新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淡化了这种知识体系,而更注重与学生是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应该发挥自主的教学能动性,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性。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可以按照“设疑激发兴趣———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运用创新”逐步实现,在设疑激发兴趣部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可以播放一段与课题相关的有趣的视频、猜谜语或者直接为学生演示一个“出乎意料”的实验,也可以结合身边的化学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那么怎样实施探究性实验以使实验教学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呢?下面举几个例子简单说明。

1.探究食用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

碘元素的相关性质在必修1海水中的元素一节学习,食用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到底是IO3-还是I-还是I2呢?这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的方式来完成,首先各小组分别讨论出实验原理,并根据原理设计出各组的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学生设计出了三个实验探究方案:①如果是以碘单质的形式存在,加入淀粉会变蓝;②如果是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根据2I-+H2O2+2H+=I2+2H2O,I2遇淀粉变蓝进行探究;③如果是以IO3-的形式存在,根据IO3-+5I-+6H+=3I2+3H2O,I2遇淀粉变蓝的原理设计方案进行探究。以上的实验探究都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合作而形成,即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上述探究完成后,可以运用创新,让学生探究海带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还可以提出问题:如果在家庭中,如何设计实验在家完成食用含碘盐中碘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完成从理论到实际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2.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材中给出了探究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所需要的试剂以及仪器等,但是如果直接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完成实验学生可能兴趣不大,可以从引入上做些文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可以拿一瓶补血剂药片,问学生“补血剂里面有铁,那么铁的存在形式是什么呢?”结合身边常见的补血剂,学生兴趣会被调动起来,更愿意去探究补血剂中铁的存在形式,实质上就是探究铁的化合物的相关性质。

3.原电池的实验探究

常规来说,大多数教师可能会演示教材中的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实验现象明显,但是感觉比较枯燥,学生的兴趣会不够高,而实验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实验教学中,要多设计有益于学生探究的环节,所以在原电池的实验探究中,我增加了利用水果电池使没装电池的电子表工作的实验、利用学过的原电池知识让学生设计实验让没装电池的贺卡发出音乐,学生的探究热情大增,还利用身边的易拉罐、木炭、食盐溶液做出了其它的原电池,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设计能力远远超过教师的想象,学生不仅很好地掌握了原电池的基础知识,并且对原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直接的体验。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 篇13

实验教学同理论教学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它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基础实验,它主要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其它教学环节和实验不可替代的功能。但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已不适应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对非化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落后保守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助长了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的惰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及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如何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是实验教学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根据不同专业选取教材及对教学内容的取舍

教材的选取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关键因素。选取一门合适的教材是对任课老师最基本的要求。一直以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多数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教材都采用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实验》,该教材最适合作为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材,而对于作者所在的环境工程等专业并不是特别合适,没有根据专业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选取,直接导致所开设的实验缺乏专业特色。教学内容的取舍也是个大学问,它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实验内容的取舍要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删除过时理论和实验内容,使教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凡与后续课程有关或与以后工作关系密切的要多安排课时。如分析天平称量练习实验仍介绍全机械加码电光天平的结构、原理、称量方法,而笔者现在采用的是先进的电子天平的称量方法,因此关于全机械加码电光天平的实验内容应该删除。

2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采用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前教师要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才可以按照教师讲的和实验教材上写的实验过程,一步步做下去,并且大部分实验教材对于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所需药品的质量也都会清清楚楚的给出,学生根本不用计算及独立思考,只要记住实验步骤和方法即可,这样的实验课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固然是必要的,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验证性实验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这一阶段主要是教会学生实验的操作手法并会使用各种仪器,使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基本操作,为以后的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所谓“设计性实验”就是由教师提出实验目的,给出实验题目和实验所需的条件并提出对实验的要求,由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自己确定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因此必须将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验相结合开展。如酸碱滴定实验完成后必须进行设计实验,之后再进行络合滴定及氧化还原滴定实验。设计实验不仅是对所学知识及所做验证性实验的总结,也是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的体现,并且由于实验方案是自己设计的,学生做起实验来非常认真,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都不放过,从而达到了实验的目的和效果。

3改进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效率

采用演示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演示实验同时具有直观性、示范性、启发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分析化学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较为简单,并且常见的实验就是滴定实验,通过演示可以使学生很快的掌握操作方法,所以第一节滴定分析实验课应该具体的演示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练习,通过演示,可以使学生掌握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及滴定的操作规范。在演示的过程中讲解实验原理,把演示与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克服学生上课被动听,老师枯燥讲,加强师生互动。另外,使用多媒体教学也是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的教学手段,一些滴定反应的实验可以通过Powerpoint软件、Flash软件等形象地展现出来。利用合适的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各种仪器药品的使用及实验室安全知识等有关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使学生充分了解该反应的过程,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对实验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辅助作用。此外,一些较为复杂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通过简单明了的实验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如Origin、Sigamplot等软件。

4加强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

目前,中国大多数院校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是摆在各个学校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地方院校由于经费、场地、实验人员的不足,导致很多实验课程不得不压缩,有些甚至无法开课。如该校是前几年从专科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原有的实验设备已不能满足实验课程的需要,并且很多设备已经严重老化,虽然学校已经加大力度购买了一些新的实验设备,但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对于一些新开的专业,实验设备的缺乏已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笔者专业分析化学实验室中仅有3台电子天平及3台分光光度计,由于设备的缺乏使得学生在课上操作仪器的时间过少导致对实验的理解程度降低。因此学校应加大经费力度的投入;实验场地紧张也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由于近年来学校不断扩招,导致学校教学场地严重不足,用于实验的场地更是少之又少,实验课经常呈现人多地少的现象;此外,专业实验人员配置过少使得一些老师身兼数个课程的实验,这样不仅使老师投入到一门实验课程的精力减少,更由于专业程度的不够而降低了实验教学质量。以上都充分说明了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来加强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实验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验教学课时上也充分体现,在教学时间安排上,由于学时数的限制,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学生没有机会在选择-尝试-失败-思考-再选择-再实验一直至成功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无法实施真正的因材施教,另外,每周的学时数的增加,而课表的安排一般都是先排理论课,使得能安排实验课的空档很有限,实验课的安排只能见缝插针,而又因为每一个空档的前面或后面大多有理论课,所以在上实验课时,老师和学生都有一种紧迫感,在做实验时只能抓紧时间,匆匆忙忙,这种条件下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5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可以使这一有效的教学形式充满活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地方性院校一项重要任务,实验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把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作为关键因素来抓。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不断地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与时俱进,尽可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者所在的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专业,四年的课程中将开设很多实验课程,实验技能是专业水平好坏的一个评定标准。而分析化学实验课是专业实验课的基础,只有打下良好的分析化学实验基础,才能顺利地完成接下来的专业实验课。因此教师必须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开始即要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实验时问、良好的实验条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