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浅谈对留守孩子的关爱论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们的生存和成长现状令人担忧。如影响留守儿童生活生存技能的养成,妨碍留守儿童社会规范的内化进程,导致留守儿童价值体系的扭曲,等等。为此,要引导留守儿童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加强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合作,但关键的是要结束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生活。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社会化
农村“留守儿童”是因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快速转移而产生的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其成长状态直接影响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持续稳定与发展,而生活和教育资源的缺乏,特别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的现状令人担忧。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与其监护方式有着直接关联,同监护方式相对应,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情况:
1.单亲教育家庭
出于对儿童生活照顾等方面的考虑,在家里需有人外出务工时,往往会考虑父亲或者母亲一方外出务工,从而形成了隐性的单亲家庭。并且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影响,女性户主隐性单亲家庭所占比例更大。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第一,留守一方要承担所有繁重的家务和农耕劳动,致使她们身心疲惫,导致在孩子教育方面缺乏耐心,不能很好地和子女沟通与交流,这对儿童的人格形成非常不利。第二,单亲监护人文化素质往往偏低,使得他们不能恰当地选择教育孩子的方式,甚至不能理解监督和辅导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使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出现更多的障碍。
2.隔代教育家庭
这种情况是指父母外出务工后,将孩子留给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由祖辈承担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和家庭教育责任。这种教育模式在祖辈具有养育经验丰富、社会阅历广泛的优势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第一,隔代监护的祖辈既要受田间地里的劳作之苦,又要照顾孩子的穿衣吃饭,体力和精力消耗过度,同时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所以在孩子的学习辅导上显得力不从心。第二,由于代沟现象的存在,祖辈与孙辈之间对角色的期望与领悟存在重大差异,彼此之间互不理解,以至于在留守儿童出现性格变化或者心理问题时,祖辈们难以及时察觉。第三,溺爱心理使得老年人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要,放任甚至袒护孩子的错误。这种管教方式,造成很多留守儿童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交往中缺乏沟通能力,在举止上缺乏文明和礼貌。
3.上代教育家庭
这种模式是指由外出父母信任的近亲、邻居或朋友来做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承担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和家庭教育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孩子得到的生活照顾同隐性单亲家庭差别不大,但其得到的家庭教育却更加糟糕。表现在:第一,亲戚朋友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分寸难以把握,过分严厉容易伤害孩子自尊心,造成抵触情绪;过于宽松又容易放任自流,达不到教育效果。第二,从留守儿童个体来讲,内心情感容易处于压抑状态,不利于孩子正常人格的形成。
4.寄宿教育
这是农村地区针对留守儿童现实,通过建立寄宿制学校以弥补和缓解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足问题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孩子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和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但却不利于孩子个性的成长,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家庭亲情的缺乏。
二、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
家庭教育对儿童顺利实现社会化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而农村留守儿童却处于“家庭教育真空”的状态,这对其社会化进程会造成十分消极的影响。
1.影响留守儿童生活生存技能的养成
第一,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往往将留守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而不愿(也不敢)让其从事必要的生产劳动,甚至是洗衣做饭之类的家务劳动。这就直接妨碍了留守儿童劳动习惯的养成,导致了他们生活技能的缺乏。第二,父母双方长期缺位,监护人往往精力和能力又有限,很难帮助留守儿童制定科学合理的家庭学习计划,使得留守儿童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减弱。第三,农村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往往产生孤独、失落、胆小和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问题,这将极大地影响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同时,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与老师和邻居的接触减少,使其在社会交往中缺乏正确的指导,不利于交往能力的培养。
2.妨碍留守儿童社会规范的内化进程
作为社会初级群体,家庭实际上是儿童接受启蒙教育的学校。一个社会人所需掌握的大部分社会规范都要通过家庭的传授和影响才能知晓。父母的长期缺位,导致了留守儿童不能顺利地实现规范的社会化,在生活中常常表现出失范现象。如:第一,由于外出父母想管没法管,临时监护人又不敢管,使得留守儿童在几乎毫无限制的状态下生活,这就助长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性格,使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思想上自以为是和自私自利,行为上蛮横霸道及我行我素,传统美德严重缺失。第二,监管的不力和引导的缺乏,使得留守儿童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漠视法律法规现象在留守儿童中比较多见,打架斗殴甚至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一些地区“二元一未”(无学上、无工打、未成年)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农村留守儿童占全部案件的比例在40%以上。
3.导致留守儿童价值体系的扭曲
第一,随着城乡交流的增加和社会流动的加速,各种价值观念对农村居民冲击越来越大,传统乡风民俗的影响力减弱。同时,一些打工父母将新的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带回家乡,混淆了孩子的是非标准,妨碍了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第二,打工经济的繁荣使得一些父母急于通过务工致富的心态迅速膨胀,他们忙于打工挣钱,忽视对儿童的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同时出于负疚感,他们往往采取增加零花钱等物质补偿的方式去“赎罪”,这就更助长了留守儿童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养成,形成好逸恶劳及奢侈浪费等恶习。
4.造成留守儿童角色行为的偏差与冲突
第一,外出打工的父母在比较中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农村生活的艰难与困苦,所以他们总是希望其后代超过自己,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往往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而他们本身文化素质又往往偏低,对孩子的监管和教育缺乏科学方式,这就造成了两辈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使得留守儿童的叛逆心理较严重。第二,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直接管教,再加上自我约束能力差,使一些留守儿童理不清学习和玩耍的关系,一味贪玩;把不准好人与坏人的界限,胡乱模仿;把握不好有效的角色调适,导致部分孩子角色扮演的失败。
三、破解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缓解并最终解决这一问题。
1.前提――引导留守儿童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要强化家长的教育责任感,使其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法国著名少年节目主持人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亲情的关爱胜于经济上的补偿,这就要求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在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中增进情感,准确把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矫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偏差。其次,父母外出后,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其言行对孩子的影响甚至会超过父母。所以要加强宣传,强化监护人的教育责任感,促使其转变“重养轻教”的传统观念,让他们真正担负起留守儿童的教养责任,做到在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关心其学习和心理健康。
2.途径――加强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作
儿童必须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共同影响下才能完成其社会化。所以,当家庭教育缺失时,就要通过加强与学校和社会的合作来弥补留守儿童社会化之不足。
首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所编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几乎在所有国家,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在哲学家和道德学家那里,在大多数教育理论家和理想家那里,都可以找到这个教育理想”。从这种理念出发,就要求学校必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帮助,比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提供更多适合儿童的图书杂志,增加儿童娱乐设施,增设针对儿童的心理课程,保持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顺畅沟通,等等,尽一切可能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其次,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农村社区是熟人社会,作为熟人社会,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故可考虑建立农村社区教育体系及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一方面,可让留守儿童在共同活动中增进了解,相互支持;另一方面,可选取有责任心的长辈代替留守儿童的父母,增强留守儿童对社区的归属感。同时,还可以开展校内“手拉手”活动,打破留守儿童只和留守儿童交往的壁垒,开展城乡学校“手拉手”活动,使孩子们增强相互理解,培养孩子们的团结互助意识,使留守儿童尽快融入到集体中去。
3.根本――结束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生活
从长远来看,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应着眼于从根本上结束他们的留守生活。首先,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强小城镇对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能走上富裕之路,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也是减少留守家庭,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的关键所在。其次,留守儿童群体的大规模存在,同我国传统的二元体制密切相关,现行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壁垒,扩大了城乡差别,限制了城乡资源的良性互动,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他们不得不选择同孩子分离并将孩子交由父母或其他亲戚照管。所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从户籍制度和就业、教育及社会保障等体制人手,加大破除城乡壁垒的步伐,从根本上结束留守儿童的留守生活。
摘 要: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笔者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人口流动;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指儿童,是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
一、我国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
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向是由乡村到城市的流动。与此相对应,留守儿童也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农村留守儿童占居绝对多数。按照全国3亿6千万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没能与父母共同生活。
二、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留守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习较差。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性格缺陷。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3.心理障碍。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4.价值扭曲。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沦”、“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留守儿童存在以上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城市化的进展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使人口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壁垒使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就学,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本身收入不高,居无定所,无法负担子女在城市的教育费用。
从家庭来看,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漠和社会不良风气,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钱;有的父母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的宠爱让他们形成了骄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在学校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看黄色录像、搞帮派、谈恋爱;有的父母外出,孩子在亲戚家长期寄养,久而久之形成了孤僻、不合群的心理,遇事缺乏自信。
从学校来看,现在的学校并没有特别注意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章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2)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暑假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建立“打工村儿童扶助中心”,面向所有的在读学生,专门聘请教师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开展夏令营、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4)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总之,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工及其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打工村留守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和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体制,为千千万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
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家长常年都在外打工,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留守儿童学校。所有班级都是留守儿童班级。
我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大多数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 有一些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舅等监护。监护者多采用溺爱或放任的管教方式。多给物质上的满足,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束缚和引导。监护者和留守儿童之间很少沟通。使得儿童容易养成任性、孤僻、内向等不良的心理行为。
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学习一般或较差。由于监护人重养轻教,大多数留守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大多不理想。
2、道德品质较差。由于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监管和教育,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又易受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很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如:爱说谎,不讲卫生,不讲文明,悄悄拿同学的东西等。
通过多年的摸索,我总结出了以下几条教育留守儿童的方法,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共勉:
1. 充分了解学生。
只有对学生性格、品质等各方面充分了解,才能懂得如何教育、引导。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了解学生:
(1)通过父母或以前的老师了解。一接手这个班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对于了解到的情况我会及时、详细地记录好:班上有几个单亲或重组家庭,有哪些父母身有残疾或体弱多病等等。
(2)通过同学生本人谈心了解。
(3)通过平时的观察、积累逐步了解学生。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平时更需要点滴记录。因为初中阶段是学生高速生长发育的时期,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化都很大,只有平时多观察,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及时并更好地对症下药。
2. 充满爱心。
一个好的班主任,必须对班上的学生充满爱。对留守儿童更是如此。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我们班主任要把真诚的爱融入到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后进生。我平时经常对我班上的学生说,你们父母不在身边,我班主任就像你们父母一样,有困难和困惑尽管来找我,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千万不要把问题放在心里。平时对于学生的优点,要善于发现并加以鼓励;对于他们的缺点,要恰如其分地指出,不能盲目批评。平时观察要细致,发现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特别当学生生病时,我一般都会亲自带学生去医院看病。看完后我都会把他们带到我房间,并亲自倒水给他们服药,并常询问病情,看是否好转。长此以往,不仅当事人会对你心存感激,其他同学也会切实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心,逐渐对你产生信任感,觉得你言行一致,的确就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他们有什么心理话也愿意同你说,也乐于接受你的教育。
我班曾有这样一位女生,对学习不大感兴趣,平时经常范一些小错误,时常会受到我的批评教育。因此在她心里觉得我有些不近人情。但有一件小事却让她彻底改变了对我的看法。有一次她自习课随意讲话被我发现后,我把她叫到我房间来谈心,了解她为什么喜欢讲话。恰好这时有一位生病的同学来我这儿要些开水服药,我亲自为这位同学清洗了杯子,并倒好开水递到他手上,还询问了他的病情。这位同学走后,我继续与她交流,并要求她写一份心得体会。在她写来的体会中,我看到了这样两句话:“我原以为你是一个冷血动物,可现在我才发现你是一位多么有爱心的班主任。” 从此以后她的不良习惯慢慢改变,思想和学习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 爱中有严。
班主任不仅要给予学生关心、爱护、帮助、鼓励,而且也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只要发现学生犯了错误或有不良习气,就要及时加以批评教育,正确引导,要从小事抓起,不能认为像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这种小事就可以不管。
同时要做到严而有度。“度”就是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错误——作业未能及时完成,一贯表现好的学生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地批评完事,而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度。如果班主任严而无度,乱严一气,势必会有不好的效果。唯有做到宽严适度,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
4. 勤字当先。
为了及时把握学生的动态,平时我做到“三勤”。即眼勤、腿勤、嘴勤。眼勤、腿勤就是常去教室、寝室看看、转转。我每天只要没有课,都要去教室外看看,观察学生上课时的表现,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嘴勤就是要多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和学生接触多了,师生之间会渐渐产生浓厚的亲情。
5. 多与家长沟通。
留守儿童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必须与家长密切联系,加强交流,才能教育好留守儿童。同家长的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面谈。大多数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只有春节前才回家。,我主要利用这一宝贵时机,尽可能抽出时间与家长面谈。把他小孩前一学期的表现如实告诉家长,特别是对于小孩发生的性格和心理上一些变化及时和家长沟通。希望能找出原因,以便采取最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还有少数家长平时也会回家一两趟,只有我发现我们班有家长中途回家了,我都会及时同他们联系,要求面谈。二是通过电话交流。每学期同每位家长不少于一次电话沟通。特别是那些平时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有的甚至每周都会与其家长联系,及时告诉家长一周以来他小孩的表现情况,逐步校正他的一些不良习气和性格缺陷。
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对于我们所有班主任来说是一种困难,但更是一种挑战。我相信只要我们班主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具有勇于拼搏的精神,一定能探索出一条适合留守儿童教育的新路。
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最深的体会是:农村“留守孩子”的问题令人深思。
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贫困的农村山区,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孩子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可是,打工族下一代教育却远离了父母,一些打工族将孩子或留给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或让孩子独自留在家中。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和监督,这些孩子很容易出现行为偏差,甚至养成不良习惯,大部分“留守孩子”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存在严重的问题,“留守孩子”现象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已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的孩子的缺少特别的爱。
就我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发现“留守孩子”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孩子因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培养患上种种心理病症,如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读书上进的观念淡薄,认为读书无用。父母也没读什么书,同样天南地北挣钱,于是厌学甚至逃学,易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
在实际教育管理“留守孩子”过程中,学校、家庭也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如溺爱放纵教育难,缺少看护、安全难;隔代管教监护难等。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留守孩子”的教育更要多一点关爱,多一点方法,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同学的爱,集体的温暖,从中受到感动。再对其导之以行就容易得多。比如:我们八(3)班叶帅同学本身是一位聪明机灵的男生,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对孩子产生负疚的心理。在物质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因此没有了约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气,进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喜欢在逃学中找乐趣,成为日不进校,夜不归宿的流浪汉。当奶奶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时,他往往用出走、自杀等过激行为来回应,甚至拉帮结派形成 违法乱纪之事。我耐心与他交谈过,也曾经严厉地批评过他,但他只能坚持一会儿,随后老毛病复发,我的教育方法失灵了,为此我大伤脑筋。当我从侧面了解到他如此不听话还要在学校混日子的目的是想混一个初中毕业证将来好考兵,他唯一的梦想就是当一位英姿飒爽的军人时,我把握机会找他谈心,找一些有关军训或军纪故事录像带和他一起看,并边看边与他谈心:“五一快到了,要发展共青团员了,大多数非团员都积极争取,你想争取入团吗?”只见他微笑着含羞地低下了头小声说:“我如此调皮能行吗?”我扶摸着他的头说:“只要你争取我相信你一定能行。”果然,我发现自那以后居然没欠作业,也不旷课,上课也有了进步。是争当共青团员的活动激励着他,说明他有上进心,并不甘落后。我首先让同学们 根据我定的标准评选新团员。当然,他榜上有名。评选后,我请他到前面来,先让他谈一下感受,然后搂着他的肩膀说:“叶帅同学原来有不少缺点,但在这段时间进步很大,教师愿意投他一票,同意他加入共青团。教师相信他加入共青团后进步会更快,同学们相信他吗?”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他当选了。下课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告诉我,叶帅哭了,我忙问他,他告诉我,他很感动,没想到他平时学习表现都很差,教师和同学们还这么相信他。我又让他说今后该怎么办,并让同学们监督。果然,加入了共青团后他的进步快多了。
有人曾这样形容班主任:“他是火炉中燃料的点燃者和持续燃烧放热的保护者。”如果班主任工作不得力,燃烧的炉火也将熄灭。如果班主任懂得恰到好处地散发光与热,播撒爱的种子,就会培育具有良好品质和健康人格的人才。
给特殊的孩子特殊的关爱吧!用爱心为特别的孩子撑起一方晴空。爱似一股涓涓的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灵。虽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近几年以来,我一直把自己成为部分学生的代理家长。经常交流,随时掌握“留守学生”并定期走访,与监护人交流及进反馈孩子的具体情况,帮助监护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比如我班有个男生夏天天,从去年进初一时父母就在外打工,孩子交给外婆看管,外婆七十多岁,孩子要钱要多少给多少,也不问干什么,有时还向姨娘、舅父借钱。钱多了就想心思上网、赌博、玩游戏等。在家骗外婆,在校骗老师,经常请病假或事假,后来钱花光了就有偷或从同学强要等不良行为发生。老师批评教育都无济于事,他还理直气壮地说:“父母都不管我,你管得着吗?”上二年级初没有哪个班敢要,最后没办法校长出面把他放到我们八(三)班。我当时也是硬着头皮接收了这位特殊的学生。开始一周表现还不是很出格,我总是特别关心爱护他,认真地检查辅导他的作业,关心他的生活和身体,有一次他生病了我马上用摩托送他到医院开药、打针,回家后叮嘱并帮他倒水吃药。即使是这样他的老毛病还是没改。开始请假了,我马上到他家去了解情况,发现有问题后认真说服教育,但效果不明显,没办法我只好耐心地与他促膝谈心、交心,从生活上有意识地走近他,和他一起吃饭,一起活动,甚至于在我的办公室安排一张床,让他和一个较听话的学生一起睡。经常向他的父母反馈他的行为表现。让他父母多与他交流沟通,并主动要求父母把他的生活费交给我保管。他随要可以从我这儿随拿,并通知亲戚和外婆不要随便给他钱。从那以后,赌博、上网、请假现象都没有了,并且学习态度也大大改变了,各科老师都反映夏天天上课不吵也不做小动作了。在一次班会推荐班级记分委员时,他居然当选了。从那以后,他的自信和自律更有了明显的进步。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十分好的老师了。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友爱的春风吹开学生的心扉,温暖孩子的心房,让我们为人师者都献出一点爱心,为我们的上帝——特别的学生们撑起一方晴空!
给特殊的学生更多的宽容吧。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因而信任会化作一种力量,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宽容也是一种仁慈和关爱。身为人师的班主任,如果认定一个学生已不可救药,那么就会使他变得一步步走向更糟糕的地步。因为同学们看不起,老师看不上的学生是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如果认为一个学生是块璞玉浑金,缺的是雕琢而已。尽管他身上有些小错误,那么用你的宽容使他自律、自束、自策,他会变成一块璧玉的。比如,去年我班有一位女生,父母离异,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母亲再嫁了,六十多年的奶奶与她相依为命,生活不宽裕,父亲又没钱回家,对她读书也不很支持,总是说别人闺女家像她那么大一年能挣好多钱。或许是有意不给钱她读书的,她的学习原本很好,也很努力,可后来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甚至于想放弃学业。但她又十分仇恨自己的父母愚昧无知,想通过读书出息,矛盾使她开始封闭自己的心扉,不与同学交往,独来独往,经常偷同学的学习资料、学习用品及学生的零食,甚至于有意破坏同学们的学习工具。她的内心除了学习都是仇恨,有几次我暗地里从她的桌子或床铺上查出同学们遗失的东西,但我没有声张,只是买了同样的或不一样书籍或用品送给她,把同学们的东西还给同学们。星期天经常买许多水果和零食去她家看望她的奶奶和她,才了解到自从父母离异后,她对奶奶也很粗暴,稍不如意或要钱没给就对奶奶大喊大叫并乱摔东西,把家里能摔的基本上都摔光了,奶奶也很无奈。回家后,我把这些情况通过手机向他父亲反映后,她的父亲简单地回答说:“叫他不要读了,出来打工,让她自己养活自己吧!”我一时茫然了,愤怒了,不知如何面对或责骂如此不负责的父亲。后来我还是压制住怒火对她父亲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长途电话交谈。我说了许多许多,教书以来我还从未通过手机与一位家长谈那么长时间。当时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但责任更重大,一不留神也许就是面临一个少女失学且失足的可能啊!那样多令人痛心疾首啊!后来她的`父亲在我的劝说和责问下答应定期与孩子联系并寄回生活费,从那以后我就带着她与我同吃同睡,经常给她做好吃的买好资料和学习用品等,经常与她父亲保持联系,同时也要求父亲多与她沟通联系,使她体会到父爱。一段时间以后,终于看到她经常露出灿烂的笑容,再也不拿别人的东西了,并且经常与父亲联系,学习也变得积极主动,有了自信,每次考试都名列前五名,他父亲也经常打电话向我表示感谢。
挽救一个学生的过程虽然是又苦又累且煞费苦心,但结果会让你深深地感到宽容是一缕阳光,爱心是一丝春雨,她照亮了学生的心扉,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宽容爱心是一粒爱的种子,会在学生的心中萌芽。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让我们都拥有一颗宽容的爱心吧,对特别的孩子更要有特别的宽容特别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