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论文【优秀4篇】

新媒体环境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影响 篇1

一、新媒体的环境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依托互联网、手机等终端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是即时发生、即时传递的。当今社会,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人们的`节奏总是不断加快,不断向前的,这种生活状态是非常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的,也是最能为其所接受和适应的。小学生天生追求快节奏,他们的性格特点与新媒体的特点相结合是非常适宜的,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定时、定向的传递信息,新媒体对信息的传递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等任何定时定量的限制,其时效、快速的特点表现的更为突出。手机信息、QQ、微信、微博等成为小学生沟通的新工具,借助新媒体小学生们可以快速的获得所需信息,避免他们注意力时间短、精力不集中、耐心不长久等问题。

二、新媒体的环境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网络语言冲击小学生基础语言的学习和积累。网络词语就是在互联网上流传的一些由数字、符号谐音组成的特殊语言或者文字,这些网络词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其影响范围和人群逐年递增,其蔓延和渗透之迅速,是很多网络专家、学者始料不及的。网络语言不仅改变了社会的语言体系,也改变着小学生的语言环境,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非常容易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小学生正是处于学习语言的基础时期,如果将网络语言带入课堂,将会严重影响其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效果和程度,将会有很大的负面效果。

2.鱼龙混杂的浏览内容弱化小学生的道德意识。新媒体的特性呼应着小学生活跃的思维、广泛的兴趣,对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很容易让他们沉迷,长时间使用网络,小学生和电脑或手机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不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物,缺乏真实的交流,容易产生孤僻、冷漠、自闭的性格。

三、新媒体环境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对策探索

1.政府机构及社会组织积极努力营建优良新媒体环境。越来越多的家长呼吁有关部门能够整顿小学生的上网环境,希望能形成绿色、健康的网络世界。这个愿望的实现,必须要有一个前提作为基础,就是完善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小学生的网络安全。例如,新加坡对互联网的管制方法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开展了“分类许可证”制度,用户传输的信息都需要经过政府的电脑控制中心“中转”,这样做有效地过滤了负面的、非法的信息。如果不按政府要求办理“分类许可证”者,是要被处以重罚的。做到这样,(1)要建立健全网络督察机制,从根本上杜绝不良信息的蔓延,可以建立网络信息档案,定期督察各种小学生使用的网站、信息、视频、图片等,肃清小学生网络环境。(2)建立健全完备的惩罚制度,并依法追究责任。通过广泛听取专家、家长、老师、小学生等多方面意见,归纳总结不同的建议和意见,形成小学生网络安全管理条例,做到有法可依。

2.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双向性、互动性,“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利用各种平台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并作及时引导,打开师生交流的渠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自由的在网络上交流意见、发表观点,“校园手机论坛”、“网上聊天室”、“在线辅导”等,通过轻松的交流与对话,一起探索和求知,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固定模式,使受教育者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学习、求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可以随时查阅信息,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与老师、同学沟通、探讨。这是一种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及时沟通、探讨、交流,教育者将成为受教育者在道德完善途中的一个知心朋友。。

3.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小学生网络道德指导。家长在提高自身网络技能的同时,也应该对孩子的网络行为进行指导,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和个性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学校遵循老师的指导,回家听从父母的安排,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他们就成为了自己的主人,可以任意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正因为如此,特别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在使用聊天工具的时候,不懂得保护自己,也容易受到消极观念、恶俗观念的影响。所以,家长要做好人工“防火墙”,帮助孩子过滤掉坏的信息,“对家用电脑中青少年不宜的功能或网页加密等。要求家长对孩子上网的时间和地点做出一定的限制和监管,及时控制可能出现的违规动机和行为,指导并监督孩子们理智地处理上网娱乐和学习的关系”放下对网络所持的片面态度,通过与孩子真诚、耐心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所需和真实所想,就会避免孩子沉溺于网络。总之,家长通过正确的引导,家长合理的监督和管理,就会大大降低网络对小学生的消极影响。网络生活是现今社会的常态化生活方式,要想使孩子有效、安全、合理的利用网络,最大程度的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最有效的方式是加强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在网络活动上起到榜样的作用。正确的引导,合理的管理,网络将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好帮手。

小学数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篇2

一、根据数学发展历史,结合数学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在基础教育阶段至关重要,通过传授给学生基础的教学知识来发现、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挖掘其数学思维潜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数学发展方面,我国是一个历史古国,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们掌握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并在社会实践中加以利用,体现了祖先的智慧,从而影响了世界数学的发展。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材上,每篇课文的准备课时上都有一幅主题图如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它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就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小树立祖国在学生们心中的伟大形象,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们的感人事迹,如解放以来的数学家苏步青、华罗庚和陈景润等人对人类数学发展的伟大贡献。他们专心研究数学问题,为祖国数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奋斗终身。这些爱国主义的生动题材能够极大地感染小学生,在这种强大的感染力作用下,能够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有效地激励学生立志于祖国建设,培养学生勤学好学的态度。

二、教师要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将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思考与总结,最终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方法。目前所使用的数学教材具有很大的空白,这样就能让教师和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在空白之处大展拳脚。教师要根据数学教材的这些特点,精心备课,从而把思想品德教育巧妙地渗透进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针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看图说话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将孔融让梨的故事加以改进,孔融家新买了七个梨,四个大梨、两个中梨、一个小梨,家里还有父母,两个哥哥四口人,他是这样分配的:他首先将四个大梨分给了父母与两个哥哥,然后自己拿起一个中梨享用,正值此时,邻居家的两个小孩过来玩耍,那么小孔融又当如何分配呢?答案是他将剩下的两个中梨分给了两个邻居家的小孩而自己换成了小梨。通过这种数学教学方法,在简单的数学运算中就能很好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合起来,那么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开展这样的数学教学活动,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在锻炼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发对地震灾区人民的关注与同情,从而达到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四、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在其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因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可以利用数学知识来为日常生活服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正是学以致用思想的体现。例如在一、二年级的教材中,有关认识钟表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进行简单的钟表知识讲解之后,设计出这样的问题:“假如小明早上六点二十起床,七点钟必须出门上学,他穿衣服、整理床铺需要5分钟,个人洗漱需要10分钟,烧水需要10分钟,煮面及用餐需要1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5分钟,那么他如何保证在七点钟出门上学而不迟到呢?”学生可作如下的回答:个人洗漱过程中可以同时烧水,这样就节省了单独洗漱或者烧水的时间;还可以考虑在洗漱的时间内,边烧水边煮面,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时间的富余使得小明在出门上学时不必慌张;甚至可以让小明提前10分钟起床,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打扫一下房间卫生等。通过这种合理安排时间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长短虽然固定,但却具有一定弹性,能够人为地进行调节与利用,这样不仅提高了做事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塑造良好的习惯,使得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培养节约、珍惜时间的优良品质。这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结果。

五、结束语

思想品德教育将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作为载体,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难度与挑战,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出新的教学教育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最终寓教于乐,并且合理地渗透进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第四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

目前,我国相关政府教育机构、学校及家长都普遍缺乏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比起思想道德教育,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学校的升学率及学生的成绩,而家长则是在虚荣心的驱使之下产生望子成龙的心理,导致父母对于孩子在学习上的要求都过于苛刻,使小学生在学校时马不停蹄地学习基础知识,而在课后又在父母的要求下参加各类补习班,完全没有时间用于思想品德的学习与提高之上。在大部分学校都存在重文化,轻德育的情况,甚至有些思想品德课程会被文化课程所占用,即使没有取消思想品德课程,学生在教师及家长的影响之下,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度也较低,常常出现在思想品德课上进行其他作业的现象发生。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教师会直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考题及答案,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答案,从而不影响期末考试成绩。总而言之,思想品第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并不突出,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其教学质量也就更加难以保证了。

2.思想品德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可以为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中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项重要途径,因此它成为了一门小学期间的必修课程,肩负起了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及生活学习习惯培养的艰巨任务。这么一项重要的任务也必须由具有相应能力的教师来完成,担任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不仅应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意识,自身具备优秀的思想品德素养,同时也应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而现状则是大部分学校仅仅将一些主课教师任命为思想品德课程的兼职教师,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的思想品德教师职位,知识将这门课程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极大地降低了课程的乐趣性。

3.忽略了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大部分是由教师全权完成的,无论是在课堂内外,占据主体地位的永远是教师,而忽略了小学生在其中的重要性。这一情况会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严重依赖性,认为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教师的帮助来完成,从而失去了学生在思想品读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教育能力及自我提升能力。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1.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小学生仍然处于对世界的探索阶段,他们对于世界观的认知还是从现实生活的感受中获取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将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现实情况逐渐渗透至课程当中,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起他们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与爱好,帮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形成一个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及思想品德观念。例如,在学习《互帮互助一家亲》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进行一些团队式游戏,让学生在真正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有助于课程效果。

2.完善德育体系,提高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视

目前,我国教学仍然是被应试教育这一方向所驱动的,对于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过分重视,强调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断采取强化训练的手段来促使学生进行学习,学习内容也仅仅局限在教材范围之内,使相关教育机构、学校就家长都忽略了小学生的德育。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完善相应的德育体系及监管体系,对于一些严重的违规现象给与一定的惩罚,例如思想品德课程被无故占用、取消等。同时,学校方面也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络与沟通,共同探讨正确的德育方式,培养小学生健康的思想品德。

3.通过情感熏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人们在小学阶段所养成的习惯通常是非常稳定的,且能够伴随其成长。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小学阶段都不应该过分重视孩子的文化成绩及考试分数,而应把关注焦点放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之上。应该坚持长期地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思想品德训练,使他们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意识及条件反射,将这些训练行为逐渐转化为自然习惯。

情感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 篇3

一、以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

老师要想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老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运用趣味性方式,让课堂在一开始就充满新奇和妙趣,从而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快调动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以趣味的方式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种。第一,以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钱该怎么花》的教学中,课堂一开始,老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两段自制的PPT,PPT1中一个穿着时髦的小男孩在超市,看到什么都要买,父母不买就哭;PPT2中的一个穿着朴素、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来到超市看到郎琳满目的玩具和零食很想买,但是看了看手中的钱,最后只买了一个文具盒。然后,请学生针对这两个PPT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讨论最后明确钱到底该怎么花,然后引入课题。这样,通过正误对比,不仅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正确的金钱观。第二,通过对比,在情趣交融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从烽火台到互联网》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猜一下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是通过什么来传递信息的,在学生猜测之后,播放古代人用烽火传军情的视频,这样,课堂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参与进来,课堂气氛活跃,并通过现在与古代的鲜明对比,让学生了解科技的进步给人们今天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在学文明理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事理。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程,老师通过对一些事情的分析,向学生讲明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是非常必要的,从而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例如,老师讲到《我的责任》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在黑板上挂出四幅图片,一幅是一个小学生的房间凌乱的图片,一幅是一个小学生书包中学习用品乱放的图片,还有一幅就是班级地面很脏、桌椅很乱,第四幅是家庭餐桌上乱糟糟的图片。让同学们结合这些图片谈一下这是谁的的责任?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最后让小学生明白对于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日常事务该如何正确处理,以及自己作为家庭中的一员,班级中的一员和未来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承担的责任。通过类似这样的事理的讲解,让小学生不仅对一些事情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而且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认同感。

三、在情理交融中指导学生明辨是非

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明辨是非。老师可以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从而产生正确的道德判断标准。第一,培养正确的情感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其年龄因素的影响,对周围的很多事还缺乏正确的判断,因此,道德的标准也就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就需要小学思想品德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从而有利于学生的道德行为。此外,在道德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一些具有高尚道德品德的人或事迹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对他们产生敬仰之情,从而产生对高尚的理解。第二,动情晓理,明辨是非。作为小学思想品德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老师的认知水平,在面对一些是非问题时,把学生的情感因素充分地调动起来,让学生情感充分暴露,老师再在此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学生就会对是非问题的感受更深,从而增加其面对是非问题时的态度和行为。比如,老师让学生辨析“进口产品比国产产品质量好”。面对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激烈的争论,老师可以在学生的辨论之后,为学生总结:劣质产品伤人伤己,优质产品为国争光,进口的产品未必都好,我国也有优质产品。不仅让学生对是非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辨析中得到激发。总之,情感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兴趣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学生学文明理中激发其正确的思想情感,还可以在情理交融中指导学生明辨是非,从而用以指导自身正确的行为。

品德教育扎根在小学英语课堂 篇4

一、营造良好德育环境,耳濡目染熏陶学生心灵

良好的德育环境绝非仅仅是外在的物质之美,更需要内涵之美,具体体现在教学环境美,师生交流中流露出的情感美等。如学习氛围、生活气氛的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处,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使他们感受心灵的熏陶。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要通过语言、表情不断给学生创设德育渗透的情境,在耳濡目染中影响学生的思想。

二、挖掘教材德育因子,不失时机渗透品德教育

在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中,尤为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这方面的素材可谓蕴含在各个单元。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这些德育因子,将其适当放大,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以良好心灵的升华。如,学习动物这个单元的时候,如:dog,cat等,我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让学生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人类对动物不友好,一方面会导致动物濒临灭绝,物种逐渐减少,同时,也是在毁坏我们共同的家园,既培养了学生爱护我们共同家园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关爱世间万物,呵护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渗透德育,不留痕迹滋养学生品德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瞄准时机,巧妙地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收到润物无声、不留痕迹的效果。否则,生硬的灌输、牵强附会的生拉硬扯都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弱化德育教育的效果,效果也往往适得其反。

四、组织丰富多彩活动,春风化雨塑造学生心灵

德育教育,重在感化熏陶,一味地说教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遭致学生思想上的反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巧于设计,精于谋划,通过一些学生情感上乐于接受的活动,让学生内化为思想上的认识。如通过课余的单词拼读、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总之,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我们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正确恰当的方法,将德育渗透与英语教学巧妙融合起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长此以往,美好的品德必然犹如雨露,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成长为自信、健康、向上的合格人才。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