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初中生物教学论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综合应用图形、符号和文字的有效图式工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初中生物正是一门需要创新思维能力的自然科学,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基于此,本文将主要从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产生的效果和反思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阐述,希望对初中生物教学的优化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生物;优化;创新思维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但很有效的思维工具,主要是通过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各级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初中生物是一门需要动手做实验的学科,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是有必要的。本文将针对此展开研究。
一、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导学
课前,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按照知识点的循序渐进原则,将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分解,并分发给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在独立预习后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理解与疑问分小组进行讨论,最终形成本小组的思维导图。
(二)课堂讲解
在生物课堂开始时,首先由各小组代表对本小组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将知识点化难为易,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小组互评,分别找出各小组的优缺点,最后老师对各小组的思维导图进行最终点评。
(三)课堂练习
老师要将思维导图对生物教学的优化作用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让学生掌握这一学习方法。通过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们能够将本节课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宏观认识,再通过对大量的习题练习,巩固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
(四)课堂答疑
老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不仅仅局限于课后习题,要善于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掌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发散思维,拓宽知识范围。
(五)巩固提升
在本节生物课堂结束时,老师可顺着思维导图的线索,引导学生再梳理一遍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对相关知识点做相关提升,让学生们利用课后时间查阅相关资料,拔高知识点。
二、初中生物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策略的效果
(一)提高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本节生物课进行预习时,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学生会遇到很多疑问,带着这些疑问进行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讨论中变得大胆;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加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提高学习成绩
将生物课堂的核心知识点与其他相关知识点用线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是思维导读中心环节。顺着思维导图的线索,结合初中生物知识点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将知识点串联,准确高效的掌握知识点,并且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适当拔高知识点,遇到变形题目也毫不畏惧,甚至是能很好地解决一些冷门问题,做到问题全收揽,而这也将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
(三)提高创新思维
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构建思维导图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发散思考并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而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就是发散思考并且具有一定的层次,因此,将思维导图策略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初中生物课程应用思维导图策略的反思
虽然思维导图策略能够优化生物教学,但仍然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以便更好的发挥作用,优化生物教学。
(一)善于分析,因人制宜
将思维导图策略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生物知识点的探究热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思维。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策略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分析,重视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人制宜,逐渐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注重知识,重在掌握
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策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最终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因此,在应用思维导图策略进行生物教学时,重点应放在知识本身,重点在借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帮助学生们准确高效的掌握知识点,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不同学生之间思维能力的起点是不一样的,老师在应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慢慢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这种学习方式,一步一个脚印,重在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不是急于求成,只追求形式。否则,不仅将限制学生的思维,还将偏离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策略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热情,培养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的能力,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但与此同时,在应用该策略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高士民。运用思维导图策略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xx(01):173.
[2]韩昕蕾。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xx(14):62.
[3]严德稳。运用思维导图策略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xx.
[4]曾科清。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构建[J]。教育科学论坛,20xx(34):21-23.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生物的灵魂,离开了实验,生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实验也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1]因此,加强生物创新实验教学,不仅是学好生物所必须,更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实验教学
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围向前大力推进,其优越性与先进性正日益显现出来,其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认可、接受和实施,民乐县第四中学是我县的课改前沿阵地,作为四中的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进行课改理论学习,以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但在新理念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误区和羁绊。如部分教师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压力或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在主观或客观上存在不重视教学的现象,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即使做实验,也是照方抓药的验证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又不自觉地越俎代庖,用讲解和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动手机会少了,实验成了体操比赛中的“规定的动作”,学生物仿佛就是为了完成考试任务,“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实验是生物知识的入门向导和手段,只有重视实验,才能真正提高生物授课质量。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实验机会,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做到既动脑又动手,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挖掘内在潜能,培养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求知状态。让他们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一定要以人为本,精心设计,尽量给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见解的机会。让学生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从一个实验的完成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从一种现象的分析到一个的掌握,都要本着独立完成,自主探索的能力的培养。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以后的生物学习对他们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过程,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要坚决摒弃一言堂、满堂灌和纯粹不讲、放任自流。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而实验室(功能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则成为衡量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试金石。按照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合川区从20xx年秋期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严格执行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新教材、新理念和新课标的使用给初中生物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广大生物教师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带来了新的机遇。新课标倡导的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给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带来希望,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实验室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质量的提高,实验手段的改进,新课标的实施都离不开硬件的支持。目前,农村初中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硬件设施“跟不上”。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普九普实”验收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也有所改观,但实验室建设还是远远跟不上教学发展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缺少独立的生物实验室和必备的教学仪器设施,化学、生物合用实验室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农村学校之中。在重庆市迎接国家教委义务教育均衡化检查东风的吹佛下,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终于走上了快车道。20xx年春,我区农村学校基本上按照国家教委的规范化要求建起了实验室并配备了基本的实验仪器与设备。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也基本上按课标要求开设了实验课程,学生也走进了神秘的实验室,动手做起了实验。
(二)实验室使用与实验员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初中生物之所以不能按照国家的要求开展正常的实验、实作课,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分年级使用的实验室与专职的实验人员,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二十余个班级使用同一个生物实验室,造成实验室安排与调课经常协调不过来。实验人员在同一个实验室准备不同年级的实验器材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实验教学只能是停留在教室演示给学生看一下,让学进入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无形中减少了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加大投入和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功能室)的建设,对规模较大的学校在初中部也应当考虑配置专职的实验人员。
(三)教育(课程)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有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国家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人才,所以,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课程资源可供利用、选择、开发,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库来让教师获取“营养”,并通过互联网来借鉴观摩别人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成果。学生也需要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世界与扩大知识面及查阅相关资料。但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校园网络及教学多媒体,缺少相应的图书和标准实验室,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有效利用,硬件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没有资料可查,学生没有大量的图书可供阅读。教师与学生不能共享与利用互联网上现成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等均受到极大的影响。
(四)生物教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教学及实验质量的提高。从目前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构成上来看,呈现专业(专职)教师偏少;兼职教师多且经常换人;教材多变,让教师无法适应;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有些农村单设初中甚至于没有专职生物教师。面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师整体“量”与“质”的不足,如不尽快改善这一现状,创新实验教学和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只能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号。
二、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思考
(一)建议重庆市教委在初升高的升学考试中恢复初中生物科目的考试
现在全国很多教育与经济发达地区生物已进入中考,顺应这一趋势不仅是广大初中生物教师的要求,也是我市高考提前适应全国卷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二)按照国家均衡教育与公平教育的相关要求,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校的经费投入,建设功能完善、独立的多功能生物实验室,加大对实验器材、实验设备的统一采购和标准化配置,加强实验室药品的领用及管理,特别是危险生化药品的管理。
(三)按教育部的要求配齐专业对口或具有专业职称的初中生物教师优化初中生物教师的年龄结构,从每年招录入校的大学生物专业的新教师中安排一定的比例担任初中生物教师;稳定初中生物教师队伍,不轻易抽调初中生物教师到高中部,如果有初中生物教师人员调动需及时补齐专业生物教师。
(四)按教育部的要求配齐配足生物实验室设备及专职的生物实验室人员,建议分年级配置生物实验室,并配置专职生物实验人员在目前编制暂时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由本学科老师兼任,但应适当减少其上课工作量。
(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实验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教师的培训(特别是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观念更新,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与登记,强调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保证必要的实验课程的课时数。减少教师的演示实验比例,增加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基础的探究性实验的比重。克服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讲实验、背实验等与现代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要求背道而驰的方法。
(六)充分利用校园绿化建设及农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优势,充分利用乡土教材与校本教材,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到大自然去认识生物、探索生命的美丽与生物科学的奥迷,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生物科学素养。随着初中生物纳入中考与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要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物实验课程一定能够按照新课标的相关要求顺利地开展起来,学生也能够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
1虚拟正面形象激励学生自省
不要一味地责骂与批评,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虚拟的正面形象,促使学生反思,从而达到润无细无声的教育目的。比如,在一次“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点”的实验课上,我刚把实验材料分发下去,就看到一个学生偷偷地把蚯蚓抓起来吓唬旁边的同学,看到我走过去,立刻一边对照课本一边假装观察蚯蚓,而我也假装没看见他先前的行为,大声地表扬他“:毛某某同学已经开始探究蚯蚓的结构特点了,我们也不能落下啊,咱们比比看,看看哪组同学的观察既仔细,又认真!”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这个平时很调皮的学生,做的很好。实验结束的时候,我又特地表扬了他的勇敢,并委派他替大家把蚯蚓送回大自然。在这件事情中,我通过给于他正面的评价,使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主动把自己的行为想老师所期望的方面纠正,从而达到教育者的目的。
2虚拟事件激励学生自尊
在教学中意外事件是常有的,比如,同学间的小摩擦,但这些小事情往往会干扰课堂的正常秩序,处理不当又会给学生留下不良影响。如能通过一些虚拟事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不仅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同时也体现了教育者的机智。人的情感随时都会变化,而不同的情绪情感会使他对学习的注意力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利于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率;消极地、不良的情绪情感会使人消沉、萎靡不振、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生物课堂往往需要的是活跃的积极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要及时注意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他们保持一份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记得在一次校内公开课开课前的几分钟,两名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发生了争执,其中那位女生还哭了起来,其他学生和陆续走进教室准备听课的老师都把目光投向了我。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看着两位争执的学生,我并没有生气,把他们叫过来,问明了事情的原委,实际上并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为了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我对其中那位在争执中哭了鼻子的女生说到“:呀,我忘记准备彩色粉笔了?你能帮我去找点过来吗,我今天上课要用到的!”学生先是一楞,继而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急忙擦了擦脸走出了教室。飞快地拿来了一盒彩色粉笔。就这样,我顺利上完了课。上课结束后,我再次真诚地感谢了她,她很高兴,也早将课前的不愉快忘记的干干净净。如果,当时我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解决他们之间的谁是谁非,那么势必,会延误到我的上课时间,可是,如果我置之不理,假装没有看见,一来有损教师的威严,其他学生会认为你是个不闻不问的教师,二来,这个孩子一整节课都会沉浸在这件事情的阴影中。因此,我虚拟了“彩色粉笔”事件,迅速转移她的注意力,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同时也激发了她帮老师解决麻烦,积极向上的动力。
3虚拟前景激励学生自强
学生的情感和心理是脆弱的,需要老师细心的关爱,学生对自己前途的思考和憧憬是迷茫的,需要教师适时的指导。美好的前景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不可替代和估量的动力。因此,虚拟美好的前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制定了学习中的奋斗目标,使学生在信念的理性支柱下,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在教育教学中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的融合,是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为学生树立伟大的信念,创设美好的前景,我们责无旁贷。现在的学生很脆弱,一点小问题、小挫折就大喊大叫,不愿吃苦,不肯吃苦,就像草莓一样:外面光鲜夺目,却质地绵软,稍一施压就整个抵抗不住变成一团稀泥。于是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总会带两样东西给学生,一颗饱满的珍珠,一粒不起眼的沙石。我问他们“:这两件你喜欢哪一样?”学生们各抒己见,大多数都选择珍珠,也有少部分同学选沙石。这时我给他们讲了珍珠的故事“:从前,有一只不起眼的珍珠贝,偶然的机会,它的身体内进入了一粒沙石,珍珠贝感到非常疼痛。于是它开始分泌黏液,来驱除异物,减少疼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将沙石紧紧裹牢。很多年之后,这只珍珠贝还是好好地活着,并且体内多了一颗闪亮圆润的珍珠。”我给学生们时间,让他们去惊讶,去讨论,去比较,去发现。然后我告诉他们“如果你是那只珍珠贝,那么,你遇到的每一次困扰与艰难,都是帮你生成珍珠的沙砾。是它们,让你感到剧痛;也是它们,让你有机会生成珍珠,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请你珍惜每一次的困难,他们是你成功路上的铺路石。踩过它你将变得更加优秀,超越它你将变得更加完美”。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今天的奋斗是有价值的,是美好前景对自己的考验,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由此,让学生产生持久的动力,在学习上虚心求教,刻苦钻研,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圣经》上有这样一句话:富有的还要给予,没有的还要剥夺。越有的就越有,越没有的就越没有。这句话应该给我们为人师者以警示: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人成才。在教学中要统筹兼顾,重视全员参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重视“期待效应”的作用,通过虚拟正面形象,虚拟事件,虚拟榜样,虚拟前景,激发每个孩子学习的动力,发掘每个孩子学习的潜力,让每个孩子的今天都比昨天更优秀,让他们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一、学习动机的评价
学习动机的评价是激发和维持学生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且使活动朝着特定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人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动机指向与学生的学习价值观直接有关。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发挥着激发、导向、维持和调节等重要功能。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生,与他们聊天,谈生活、饮食营养、运动健康,询问他们愿了解哪些植物和动物?喜欢哪些植物和动物?一问到这些话题,他们就打开了话匣子,向你敞开心扉,就像朋友侃大山一样滔滔不绝。作为教师,听了他们的诉说后,一定要给他们一个积极的评价,比如你这个爱好或习惯挺好,将来很可能成为你的事业等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生物知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强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学习动机的评价包括表现动机、交往动机、荣誉动机、成就动机等。了解到学习动机的来源、指向和程度之后,教师就可以在生物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端正动机。记得有一次我上完《食物的营养》一课后,刚走出教室,一位女同学跑着追上我,有点不好意思地问我是否知道吃什么能治疗便秘,我给她介绍了便秘形成的原因是食物中缺少纤维素以及哪些食物中含纤维素较丰富等知识。从那以后,她就更加积极地学习生物,生物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二、学习兴趣的评价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带有情绪色彩的个人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和愉快的体验相联系,对学习行为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①兴趣的广度,即学生对于各类学习活动的参与倾向、范围;②兴趣的持久性,即学生能否长久专注于所喜欢的学习活动;③兴趣的效能,即带着兴趣的参与将对学生的学习进步产生正面影响。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对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生物教师要经常使用激励性语言,恰当地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学得更好。我教的初二(二)班有一个同学,他几乎什么都不学,有一次在生物课上,我让他阅读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公式”一自然段,并提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产物是什么、条件是什么等,几个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结果他都答对了。我当即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以真诚的肯定和表扬,课后我又在班主任面前表扬了他,班主任老师也鼓励了他,从此他对生物学科产生了兴趣,生物成绩直线上升。
三、学习态度的评价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有关事物的感觉和情绪体验,它是学习动机的外部表现,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我教的初二(一)班有个同学,他的生物成绩一直不好,可他的其它科成绩挺好。我很清楚他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态度,他认为生物学科不是中考科目,对报考重点高中没有用处,以致上生物课时,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下也不好好做作业。我与他谈过几次心,他都听不进去,后来发生的几件与生物学科有关的事情(一是他食用了未熟透的豆角而引发了食物中毒、二是由于运动不当而导致了骨折、三是由于他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症)使他改变了对生物的学习态度。他痛下决心,要好好学习生物,将来要当一名好医生,从此他的生物成绩就慢慢上来了。学习态度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化的评价标准。如何评价呢?首先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量化评价初步地划分为四个等级:优秀等级,即能较好地完成对生物学科的预习,有生物学科的笔记,且能够做到周预习与课前预习的结合,对要学习的生物知识有较全面、深刻的了解;良好等级,即能够较好地完成对生物学科的预习,有生物学科的笔记,基本能够做到周预习与课前预习的结合,对要学习的生物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一般等级,即基本能够做到对生物课的预习,但是不能坚持长久,没有专门的生物笔记,有时只是随便翻翻,对生物知识的了解一般;较差等级,即从不预习,或者只是偶尔预习,预习也只是随便翻翻。当然,等级评价为优秀的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等级评价为良好的是较好的学生,需要自我加压,主动调整;等级评价为一般的是普通学生,需要同学、家长、老师进行全程的督促和帮助;等级评价为较差的是学习困难生,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监督。以往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往往只凭感觉给出一个比较模糊的主观判断,而未能对学习态度进行细致的区别。科学的态度评价应注意客观性和清晰性,使评价结论有确切的意义。
四、生物教学情感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意学生情感的波动性
一般来讲,学生的认知能力一旦形成,就会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而在生物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却不一样,非常容易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反复无常。尤其是年幼的学生,情感极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方向和强度上变化都很快。比如前面提到的一位同学,他痛下决心,要好好学习生物,但因其生物学基础比较薄弱,之后的一次期中考试仍然没有及格,沮丧的情绪一下子流露出来,我又帮助他把情绪稳定下来,耐心地启发他要继续努力。经过我多次的谈心帮助,使他内心又充满了自信,又看到了希望,后来的生物成绩越来越好。这就提醒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情感动态,及时开展跟踪性的情感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做好转化工作。
(二)要注意多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生物学学习后,根据生物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按照一定的评价内容和指标,对自己在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生物热情和态度、在生物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以及对生物世界的辩证思维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一种自我判断,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指标可以由教师、学生或者两者共同商量而定。
1、传统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的学习
主动性不高。虽然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但受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学仍然延续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学生被动地听讲、记忆的模式。这样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学习成果不佳。
2、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往往墨守成规,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所控制,师生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即使有交流也仅限于短暂的上课时间,这样不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同时,学生即使有疑难问题,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堂上请教教师,长期积累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摘要:新课标要求初中生活教学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理念看待生命、理解生命,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要想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将生命教育渗透到生物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感受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不可逆性。这就要求初中教师从生命教育的视角下进行生物教学。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教育论文;意义;对策
生命教育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初中生物是一门揭示生命奥秘的学科,它解释了一些常见的生命现象,比如,植物向光生长,人为什么会长大,人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伤口会愈合等。因此,生物课堂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好平台,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谈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一、引入生命教育的意义
初中生物包含很多生命教育的知识,为生命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已成为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生物学主要是探讨生命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具体以动植物以及人体为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自然。在中学课堂中进行生命教育,加强学生对生命的深刻认识与理解,生物学这门学科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从植物的生长中,学生可以了解生命的全过程;从人类的进化和人的遗传发育中,学生可以体会生命的艰辛,进而促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把生命教育渗透到课堂中的对策
1、对课本内容进行延伸,认识生命之奇妙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应该把握课本知识和生命教育的结合点,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在开始新课的讲解前,在网上搜集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充分利用多媒体在课上对这些资料进行放映,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奇妙,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比如,在讲解“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一内容时,我在课上放映了有关植物生长的纪录片,在影片中,有些种子被埋在土质肥沃的地方,有的种子被埋在少水的地方,还有的种子被埋下以后,上面盖上了石头。在影片中,无论埋在哪里的种子,最后都能突破层层阻碍,长成植物。通过影片,学生都被生命的顽强毅力深深折服,植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再比如,在讲到“生物圈中其他生物”这一章时,我给学生放映了纪录片三文鱼洄游。三文鱼洄游是一种正常的生物现象,但是这个洄游过程本身就非常励志。通过对影片的观看,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启发学生珍爱生命,并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2.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初中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因此在生物课堂上,我们不妨尝试新的导课方式,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比如,“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章,在上课之初,我就先提问学生:“有没有哪些诗句中体现出绿色植物的?比如,桃花依旧笑春风。”经我这么一提示,学生立马反映过来,纷纷将自己知道的诗句说了出来,然后我就接着让学生思考,这些诗句中都描写了哪些植物。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安排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其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发挥出自己的主体作用。再比如,讲解“传染病和免疫”这一章时,我先让学生课下搜集一些关于天花的资料,并引导学生朝着中国古代帝王的方向去搜集,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分享给其他同学。经过学生的`搜索,可以加深学生对传染病以及人体免疫的认识,促进学生对生命的热爱。3.巧妙布置作业,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在初中教学体系中,生物占得分值不高,有些学生不够重视,因此,学生及家长对生物课程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就导致学生在做课下作业时,将生物作业放到最后,做作业也不够认真,如果没时间甚至不做生物作业。面对这样的现实,生物教师要学会巧妙地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生物知识。比如,在讲到“植物光合作用”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家中进行实验,植物可以选择小草,做四组对比试验,将一组植物放到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一组放到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但要罩上玻璃罩,一组放到阳光可以照到的地方,另一组放到阳光可以照到的地方但上边要罩上玻璃罩。让学生每天进行拍照并做好文字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生命成长的美好,在感悟生命的同时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科的神奇,并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充满热情与兴趣。总之,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有关生命科学的自然学科,以生命教育的视角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生物教师应该正确把握课本知识和实际的结合点,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让学生深刻感受生命的美好、生命的可贵,从而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素云。浅谈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科学教育,20xx(2)。
[2]濮涛。在生物教学中体验生命教育[J]。生物教学,20xx(11)。
一、激发学生的内动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并且能够独立地思考来解决问题。这也就是说,我们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内动力,使他们愿意学习、主动学习,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在教学中,生物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如抓住社会热点问题等来设置教学情境,这样不但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另外,生物教师还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实际上,我们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激发学生内动力,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不断地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二、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虽然我们提倡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可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拒绝合作。在教学中,生物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讨论与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可以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将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混合编成一个小组,采取优带差的措施,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
三、引导学生把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当中
我们进行教学,其实最终还是要利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在生活中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还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解并巩固课堂所学。所以,生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生物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例如,在学习了“嫁接”以后,就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大胆地尝试,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也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生物这一学科特别注重实验教学,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际上很多内容都和生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是能够培养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敏感度,并引导其不断地总结归纳,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更高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实验课。大多数学生都特别喜欢上实验课,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这种探究性的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更加有效了。
四、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方法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的生物知识也越来越多,此时我们就可以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把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应用到生物教学中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加浓厚了。例如,在学习“家蚕的发育过程”一节时,生物教师就可以引用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一诗句,让学生来大胆地猜测这一说法是否科学。然后再引出家蚕的发育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春蚕在吐完丝以后,实际上并没有死亡,只是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蛹,然后形成蚕蛾再进行产卵,也就是说蚕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分别是精卵、幼虫、蛹、成虫,这一个发育过程就叫做变态发育。”这一节课,我又引导学生去寻找与生物知识有关联的诗句,并且分析其中的道理,这样就很好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如,笔者还把物理学中的能量引用到了生物教学中,在教学“营养物质给我们提供能量”一课时,这种引用就让学生对能量之间的转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外,像数学、化学等知识都可以应用到生物教学中来。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采用恰当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增强实用性
为增强学生对生物的感性认。让学生走出课堂,身临其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采集标本,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课本知识。例如,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四章中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和植物的有性生殖中,植物的嫁接和花的结构内容,安排在秋季学期,但这是一个收获果实的季节,在农牧村基本看不到盛开的花朵,教师只能通过其他的方法描述花的结构,从而缺失了学生对花的结构的感性认识。而植物嫁接一般在春夏季节,虽然也可在秋季进行嫁接,但绝大部分嫁接成活率极低,这样的嫁接是为教学而教学,淡化了学生对生物学在生活中实用的信念。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依照课本安排的时间进行教学,可将这些内容调整到春季学期进行。
二、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引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巨大的教学优势。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将学生带入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的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学习知识。这样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强烈欲望。
三、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如果学生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操作能力,那么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来,亲自参与实践操作,使其主动获取知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充分利用仪器室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通过国检“两基”验收,农牧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生地物化学科的仪器室、实验室建设已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生物模型、标本、挂图等教具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根据教材的特点,大量利用生物活体、模型、标本等和课本中相应或相关的生物插图都进行对照。在进行“心脏的结构”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课本上的插图,然后出示心脏的结构模型,让学生对照实物,以“物”解“图”,使学生不仅能对心脏的结构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识图能力和解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