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儿科护理模拟题及答案4套【优秀3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那么一般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

护士资格儿科护理模拟题及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学龄前期

D. 学龄期

答案:A。婴儿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尤其是出生后的前 6 个月。

2. 正常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是( )

A. 4 - 6 个月

B. 6 - 12 个月

C. 12 - 18 个月

D. 18 - 24 个月

答案:C。正常小儿前囟在 12 - 18 个月闭合。

3. 预防小儿佝偻病应强调( )

A. 母乳喂养

B. 及早添加辅食

C. 及早口服鱼肝油

D. 经常晒太阳

答案:D。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 D,是预防佝偻病的重要措施。

4. 小儿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

A. 细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衣原体

答案:B。小儿肺炎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5. 小儿腹泻轻型与重型的主要区别是( )

A. 发热程度

B. 腹泻次数

C. 有无呕吐

D. 有无水、电解质紊乱

答案:D。轻型腹泻一般无明显水、电解质紊乱,重型腹泻常伴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6. 小儿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先天储铁不足

B. 铁摄入不足

C. 生长发育快

D. 铁丢失过多

答案:B。小儿缺铁性贫血主要原因是铁摄入不足,尤其是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

7. 下列哪项不属于儿科门诊设置的特点( )

A. 预诊处

B. 候诊室

C. 隔离室

D. 配膳室

答案:D。配膳室一般属于儿科病房设置,而非门诊。

8. 测量小儿体温时,肛表测量适用于( )

A. 1 岁以下小儿

B. 1 - 3 岁小儿

C. 3 - 5 岁小儿

D. 5 岁以上小儿

答案:A。1 岁以下小儿测量体温常采用肛表测量,较为准确。

9.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 )

A. 5%

B. 10%

C. 15%

D. 20%

答案:B。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 10%,生后 7 - 10 天恢复到出生体重。

10. 小儿惊厥发作时,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

A. 立即送往医院

B. 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

C. 按压人中

D. 给予吸氧

答案:B。小儿惊厥发作时,首要措施是防止窒息,应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11. 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错误的是( )

A. 从少到多

B. 由稀到稠

C. 由粗到细

D. 由一种到多种

答案:C。婴儿添加辅食应是由细到粗。

12. 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类型是( )

A. 房间隔缺损

B. 室间隔缺损

C. 动脉导管未闭

D. 法洛四联症

答案:B。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类型。

13. 儿科病房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在( )

A. 温度 18 - 20℃,湿度 50% - 60%

B. 温度 20 - 22℃,湿度 50% - 60%

C. 温度 22 - 24℃,湿度 55% - 65%

D. 温度 24 - 26℃,湿度 55% - 65%

答案:C。儿科病房适宜温度 22 - 24℃,湿度 55% - 65%。

14. 小儿预防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错误的是( )

A. 严格掌握禁忌证

B. 接种前告知家长接种后的反应

C. 接种活疫苗时,只用 75%乙醇消毒

D. 接种后观察 30 分钟

答案:C。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用碘伏消毒,一般用 75%乙醇消毒,但不是只用乙醇消毒。

15. 幼儿期是指( )

A. 出生后至满 1 周岁

B. 1 周岁至满 3 周岁

C. 3 周岁至满 6 周岁

D. 6 周岁至满 9 周岁

答案:B。幼儿期是 1 周岁至满 3 周岁。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简述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答案:

(1)调整饮食:继续喂养,但需根据病情调整饮食,如母乳喂养儿可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儿可喂米汤、酸奶等。

(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口服补液盐预防和纠正脱水,严重脱水者静脉补液。

(3)控制感染: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4)保持皮肤完整性:勤换尿布,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涂护臀霜,防止臀红。

(5)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排便次数、性状、量,有无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等,及时发现并发症。

2. 简述小儿肺炎的护理要点。

答案:

(1)环境与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 18 - 22℃,湿度 50% - 60%,让患儿安静休息,减少氧耗。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变换体位,拍背,必要时吸痰;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3)合理氧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和氧流量,改善缺氧症状。

(4)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

(5)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面色、呼吸频率与节律等,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

(6)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3. 简述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

答案:

(1)继续保暖:将新生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或暖箱中,维持体温稳定。

(2)密切观察:持续监测生命体征、面色、肤色、肌张力等,观察有无神经系统异常表现,每 30 分钟评估一次。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肺不张和肺部感染。

(4)合理喂养:根据病情尽早开奶,防止低血糖,喂养时防止呛咳。

(5)预防感染:加强皮肤、口腔、脐部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 患儿,男,6 个月,因“发热、咳嗽 3 天,加重伴气促 1 天”入院。患儿 3 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 38 - 39℃,伴咳嗽,为阵发性干咳,无痰。1 天前咳嗽加重,伴有气促,呼吸频率约 60 次/分,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精神欠佳,食欲减退。入院查体:T 38.5℃,P 160 次/分,R 62 次/分,体重 7k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面色稍苍白,口唇无发绀,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的细湿啰音。心率 160 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WBC 12×10/L,N 0.65,L 0.35。胸部 X 线: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可见散在的`小片状阴影。

(1)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案:支气管肺炎。患儿有发热、咳嗽、气促等表现,双肺可闻及细湿啰音,胸部 X 线有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及小片状阴影,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

(2)请列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及预期目标。

答案:

护理诊断:

①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致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②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黏稠,患儿年幼不会咳痰有关。

③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

①患儿呼吸平稳,气促、鼻翼扇动、三凹征等症状减轻或消失。

②患儿呼吸道通畅,能有效咳出痰液。

③患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3)简述护理措施。

答案:

①环境与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 18 - 22℃,湿度 50% - 60%,让患儿安静休息,减少氧耗。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变换体位,拍背,必要时吸痰;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如布地奈德雾化液等,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③合理氧疗:根据患儿缺氧情况,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 0.5 - 1L/min。

④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母乳、配方奶、米糊等,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

⑤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肤色、呼吸频率与节律、心率等,注意有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

⑥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有无皮疹、腹泻等。

⑦心理护理:安抚患儿及家长情绪,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

2. 患儿,女,1 岁,因“腹泻 3 天,加重伴呕吐 1 天”入院。患儿 3 天前开始腹泻,每天大便 5 - 6 次,为黄色稀水样便,无黏液脓血。1 天前腹泻加重,每天大便 10 余次,伴有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患儿精神萎靡,口渴明显,尿量减少。入院查体:T 37℃,P 130 次/分,R 38 次/分,体重 9k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眼窝凹陷,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差,前囟凹陷。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肠鸣音活跃。血常规:WBC 8×10/L,N 0.5,L 0.5。大便常规:脂肪球(+++)。

(1)该患儿的诊断是什么?

答案:小儿腹泻(轻型),考虑为消化不良引起。患儿腹泻次数增多,但无黏液脓血便,血常规无明显异常,大便常规有脂肪球,符合消化不良性腹泻特点,且目前无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表现,为轻型。

(2)写出护理诊断及预期目标。

答案:

护理诊断:

①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导致体液丢失过多有关。

②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致营养摄入不足有关。

③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腹泻致肛周皮肤受刺激有关。

预期目标:

①患儿脱水症状得到纠正,皮肤弹性恢复正常,前囟、眼窝凹陷消失,尿量正常。

②患儿腹泻次数减少,食欲逐渐恢复,体重逐渐增加。

③患儿肛周皮肤保持完整,无臀红发生。

(3)阐述护理措施。

答案:

①调整饮食:暂停添加辅食,继续母乳喂养或给予米汤、稀释的配方奶等,少量多餐,随着病情好转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口服补液盐,按少量多次原则喂服,轻度脱水一般按 50 - 80ml/kg 计算累积损失量,在 8 - 12 小时内补足,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按 10 - 40ml/kg.d 给予。若口服补液效果不佳或脱水较重,及时静脉补液。

③皮肤护理: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轻轻擦干,涂护臀霜,防止臀红。

④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排便次数、性状、量,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观察脱水症状有无改善,注意有无低钾、低钙等电解质紊乱表现。

⑤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正确喂养,注意饮食卫生,合理添加辅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护士资格儿科护理模拟题及答案 2

1、 婴儿每日的需水量是()

A、170ml/kg

B、150ml/kg

C、110ml/kg

D、100ml/kg

E、90 ml/kg

标准答案: b

解  析:机体内新陈代谢和能量的需要量决定水的需要量,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能量需要量大,因此对水的需要量大。婴儿每日需水150ml/kg,以后每增加3岁减少25ml/kg。

2、 2—3岁小儿心率每分钟大约为()

A、80—100次

B、90—100次

C、100—120次

D、120—140次

E、大于140次

标准答案: c

解  析:随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新生儿时期,心率120~140次/分,1岁以内110~130次/分,2—3岁100—120次/分,4—7岁80~100次/分,8~14岁70—90次/分。

3、 多数小儿动脉导管解剖闭合的年龄是()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岁

E、3岁

标准答案: a

解  析:足月儿约80%在出生后24小时形成功能上关闭,约80%婴儿于生后3个月形成解剖上关闭。

4、 重症营养不良时,其体重低于正常体重的()

A、15%

B、20%

C、30%

D、10%

E、40%以上

标准答案: e

解  析:轻症营养不良时,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15—25%;中度营养不良时,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25—40%;重症营养不良时,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40%以上。

5、 小儿7岁时心脏的容积为( )

A、60-80ml

B、100-120ml

C、130-150ml

D、160-200ml

E、200-240ml

标准答案: b

解  析:小儿出生时心脏容积为20-22 ml,1岁时达到出生时的2倍,2.5岁时增大到3倍,近7岁时5倍,约为100-120 ml。

6、 补充生理需要量时液体的张力为()

A、2/3张

B、1/5~1/4张

C、等张

D、1/3张

E、1/2张

标准答案: b

解  析:供给小儿生理需要量时,实际用量应除去口服部分,用1/4-1/5张含钠液补充。

7、 按计划免疫程序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应接种()

A、流脑疫苗

B、麻疹疫苗

C、脊椎灰质炎疫苗

D、乙肝疫苗

E、白百破疫苗

标准答案: d

解  析:流脑疫苗适合于6个月以上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初种年龄为8个月以上易感儿;脊椎灰质炎疫苗初种年龄为2个月以上婴儿;白百破疫苗初种年龄为3个月以上婴儿;只有乙肝疫苗为出生后24小时内初种。

8、 新生儿脑压的正常值为()

A、30~80mmH2O

B、30~80cmH2O

C、40~90mmH2O

D、40~90cmH2O

E、70~100mmH2O

标准答案: a

解  析:新生儿脑脊液总量为50ml,压力为30-80mmH2O。

9、 足月儿补充铁剂的时间是()

A、15天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E、4个月

标准答案: e

解  析:为预防贫血的发生,强调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预防,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并及时添加辅食,早产儿从2个月开始补充铁剂,足月儿从4个月开始。

10、 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时,最早显示疗效的是()

A、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

B、网织红细胞增多

C、血清铁增多

D、口唇色泽开始变红

E、血小板增多

标准答案: b

解  析:铁剂治疗后2-3天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5-7天达高峰,2-3周后下降。

11、川崎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

A、发热

B、皮疹

C、淋巴结肿大

D、心血管症状

E、球结膜充血

标准答案: a

解  析: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 其中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体温可高达38-40℃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持续1-2周,抗生素治疗无效。

12、 正常2岁的小儿,此时的平均体重约为出生时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E、5倍

标准答案: d

解  析:小儿出生时体重平均为3kg,3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

13、麻疹并发肺炎时应隔离至()

A、出疹后5天

B、出疹后10天

C、出疹后14天

D、出疹后21天

E、肺炎痊愈为止

标准答案: b

解  析:麻疹患儿,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14、 肛表测量小儿体温所需时间为()

A、5分钟

B、2分钟

C、4分钟

D、1分钟

E、3分钟

标准答案: e

解  析:为小儿测量体温时,常用腋下体温计,测温时间为7-10分钟,当患儿体温过高或过低时,可用肛表测量直肠温度,肛表测量时间为3分钟。

15、 正常婴儿每日尿量为()

A、200-250ml

B、300-350ml

C、400-500ml

D、600-700ml

E、700-800ml

标准答案: c

解  析:新生儿尿量每小时为1-3ml/kg,正常婴儿每日尿量为400-500ml,幼儿500-600ml,学龄前小儿600-800ml,学龄期儿童800-1400ml。

16、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不包括()

A、腹膜炎

B、低钙血症

C、肾静脉栓塞

D、高血容量休克

E、急性肾衰竭

标准答案: d

解  析:由于液体外渗到组织间隙,导致血容量不足,在腹泻、呕吐或不恰当的利尿时易诱发低血容量休克。而不会发生高血容量休克。

17、 小儿贫血常见的原因是()

A、造血功能障碍 考试用书

B、造血物质缺乏

C、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D、红细胞丢失过多

E、感染性贫血

标准答案: b

解  析:造血物质缺乏,是指小儿体内缺乏铁、维生素B12、叶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是小儿贫血最常见的原因,主要由于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吸收和转运障碍及丢失过多等。

18、 新生儿中度硬肿症复温的要求是()

A、迅速复温

B、4~8h内体温恢复正常

C、6~12h内体温恢复正常

D、12~24h内体温恢复正常

E、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

标准答案: c

解  析:新生儿硬肿症复温的原则是循序渐进,逐渐复温,对轻、中度硬肿症患儿可放入30℃暖箱中,根据体温恢复情况逐渐调整到30-34℃的范围内,6-12小时恢复正常体温。

19、 新生儿胃内容量为()

A、10~20ml

B、20~30ml

C、30~60ml

D、50~l00ml

E、80~l00ml

标准答案: c

解  析:新生儿胃容量约30~60ml,1~3个月90~150ml,1岁时250~300ml,5岁时700~850ml,成人2000ml。

20、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早消减的部位是()

A、面部

B、臀部

C、胸部

D、腹部

E、下肢

标准答案: d

解  析:营养不良时,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依次是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护士资格儿科护理模拟题及答案 3

A1型题

1.麻疹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为

A.潜伏期

B.前驱期

C.出疹期

D.恢复期

E.发热后两周

2.麻疹的出疹时间,与发热的关系是

A.发热2~3日出疹,出疹时仍发热

B.发热1~2日出疹,热退疹出

C.发热3~4日出疹,出疹期热更高

D.发热3~5天出疹,热退疹出

E.发热5~6天出疹,出疹时可以发热,也可以体温正常

3.典型麻疹的出疹顺序是

A.先见于耳后、发际、颈部,逐渐蔓延至额面、躯干及四肢

B.先见于四肢,渐出现于躯干、面部

C.先见于躯干,渐延及四肢、面部

D.先见于手足,渐延及四肢、躯干、面部

E.先见于前胸,后延及面部、四肢

4.典型麻疹皮疹的特点为

A.红色粟粒疹,疹间皮肤充血

B.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疹退后遗有色素沉着、脱屑

C.红色出血性斑丘疹,疹退后无色素沉着

D.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皮肤周围可见晕圈

E.大小不等的斑丘疹,间有水泡

5.麻疹前驱期主要诊断依据是

A.发热3~5天

B.有卡他症状

C.出现koplik斑

D.可见少数斑丘疹

E.有麻疹接触史

6.接触麻疹后多少天注射丙种求蛋白就不能达到完全免役作用

A.3天

B.6天

C.7天

D.9天

E.10天以后

7.易感儿接触麻疹患者后接受被动免疫,隔离期为

A.2周

B.3周

C.4周

D.4~8周

E.8周

8.关于麻疹血清抗体,下列那项是错误的

A.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血清抗体持续存在

B.随增龄下降或消失

C.患过麻疹的母亲能将抗体经过胎盘输给胎儿

D.8个月内婴儿血清中可存在这种抗体

E.易感儿缺乏这种抗体

9.初次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的适宜年龄是

A.出生时

B.出生后2个

C.出生后3个月

D.出生后8个月

E.1岁以后

10.风疹与麻疹的鉴别点最主要的是

A.充血性斑丘疹

B.皮疹呈全身性分布

C.皮疹1天即出齐

D.全身症状的`轻重

E.白细胞计数的高低

11.关于麻疹的流行病学,下列那项不符

A.传染源主要是患者,传染方式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

B.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

C.未患过麻疹和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者均为易感儿,感染过麻疹的母亲所生婴儿在生后6个月内很少患麻疹

D.潜伏期后2~3天至出疹后5天或并发肺炎者至出疹后10天均有传染性

E.易感儿应从接触麻疹患者后隔离观察21天,接受被动免疫者无需观察隔离

12.下列麻疹的治疗与护理应除外

A.隔离休息

B.居室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C.加强口、鼻、眼的护理

D.发病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E.及早使用抗生素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3.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是

A.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B.隔离麻疹患者,易感儿不到人群集中的场所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半小时

E.易感儿按期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14.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支气管肺炎

B.心肌炎

C.营养不良

D.脑炎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E.结核病恶化

15.1岁麻疹易感儿接受被动免疫后2个月又接触了麻疹患儿,处理原则应除外

A.无需处理

B.5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C.紧急主动免疫

D.立即肌注丙种球蛋白,8周后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E.隔离易感儿

A2型题

1.6月婴儿,突然体温升高达39.5℃以上已2天,一般情况良好,除轻微咽充血及颈、枕后淋巴结稍肿大外,未见其它异常,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的是:

A.如果继续发热48小时后出皮疹,考虑麻疹;

B.这是风疹的前驱症状;

C.如果继续发热,热退时全身出现皮疹,可考虑是幼儿急疹;

D.要考虑猩红热,因本病多发生于6~18月小儿;

E.以上都不是。

2.2岁小儿,1个半月前患过麻疹,最近低热、轻咳,纳差,双肺无罗音,胸部透视未见异常,PPD 1:2000(-).下列那项检查最重要

A.血培养

B.血常规

C.胸部X线检查

D.血清麻疹抗体检查

E.痰培养

3.病房出现1个3岁患儿,发热已经4天,有明显的呼吸道卡他症状,眼结合膜充血,颊黏膜上可见Koplik’s spots,处理中应除外下列哪项

A.立即将患儿转至传染病院

B.接触患儿5天以内的易感者立即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

C.接触患儿5天以内的易感者立即肌注丙种球蛋白

D.易感者均应检疫至接触患者后21天

E.病室空气消毒

4.4岁小儿,发热,体温38℃,咳嗽,双眼结膜充血,1天后出疹,由面部开始,1天后遍及全身。3天后皮疹消退,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疹

B.麻疹

C.幼儿急疹

D.猩红热

E.过敏性皮炎

5.8个月小儿,最近出麻疹,疹退后5天出现发热,体温在39℃以上,伴有呕吐、嗜睡。脑脊液检查:WBC200×106/L,L0.80,N 0.20,葡萄糖3.9mmol/L,蛋白质800mg/L,氯化物110mmol/L。诊断考虑

A.麻疹合并结核性脑膜炎

B.麻疹合并隐球菌脑膜炎

C.麻疹并发败血症

D.麻疹并发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E.麻疹并发脑炎

参考答案

A1型题:1.B 2.C 3.A 4.B 5.C. 6.B 7.B. 8.A 9.D 10.C 11.E 12.E 13.E 14.A 15.A

A2型题:1.C 2.C 3.B 4.A 5.E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