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征文(最新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

安全生产征文 1

人常说,生命是人一生中最宝贵而最脆弱的东西,它承载着人类所有的感情,所有的梦想。安全是一个企业发展最基本而又最核心的因素,安全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离不开安全,安全发展,预防为主这是我们铜川矿业有限公司艰苦创业,加快发展一直要走的路!

那么,如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安全工作呢?

在我理解,安全就是要从日常工作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东坡煤矿经过40年的发展,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已经基本成熟,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健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绝不能凭老经验办事,更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而是要时时刻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松懈思想,把好安全的第一道关,认真谨慎地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操作,时刻保持着“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的警觉,确保自身安全,实现企业安全“零”目标。

安全对于生命是重要的,对于我们煤炭行业来说是更重要的,对于每一个从事井下工作人员来讲它是最重要的。它的意义,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与欢乐,更在于国家的安危!众所周知,近年来,煤矿事故夺去了多少鲜活强壮的生命,而每一个宝贵生命的离去,都是一个家庭永远痛苦与沉重生活的开始。纵观这些夺走无数生命的故事,哪一起不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酿成的恶果呢?哪一起不是对我们漠视生命、追求一时利益的惩戒呢?我不相信那些危险、那些隐患大家都看不到,大家都没有办法处理好。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现象存在呢?究其根本,还是我们在内心深处缺乏对生命的关爱和珍惜,缺乏对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超强意识和坚定信念!

说到这儿,不由得使我回想起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活生生的事实,再一次向我们验证了“违章与死亡共舞”的警句。这些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更不是必然!剖析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扎根到我们矿工的思想深处,是因为部分矿工还存在侥幸心理,是因为人们安全技能的欠缺,安全意识的淡薄啊!比如山东新汶煤矿、山西原新窑煤矿、黑龙江新兴煤矿和山西王家岭透水等特大事故,这些事故犹如一块块重石压在我的心头,一百多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离去,就这样化为乌有。一个男人走了,他年轻的妻子从此失去了丈夫,他幼稚的孩子从此失去了父爱,他年迈的父母从此失去了依靠,这岂是多少金钱可以弥补得了的!

生命是宝贵的,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5.12”汶川和“4.14”玉树大地震,在沉重的灾难面前,在钢筋水泥的废墟中,遇险的群众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对生命的渴求,感人至深……在灾难发生的那一刻,有的母亲背负沉重的钢筋水泥,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把生的希望献给孩子,却把死亡留给自己;有的教师,用自己的臂膀顶着倒塌的房屋,机警地将学生掩护在课桌下面,谱写了一曲悲壮感人的生命凯歌……有的被困群众,在黑暗的废墟中,顽强地同命运抗争,同死神搏斗……所以说,四川、玉树大地震,残酷地夺走了无数个生命,给多少个家庭带来了悲惨分离,这是天灾,任何人也无法抵挡的。回过头来,作为我们煤矿工人,不管自己在井下干什么工作,始终把安全为天放在首位,宁愿少出煤、少进道,千万不可麻疲大意,千万不可与安全生产来作对。

在日常管理中,作为煤炭企业各级领导要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抓领导、抓制度、抓管理、抓检查、抓整改,才能是安全生产工作呈现出平稳的`运行态势。近年来,矿业公司把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出台了强制性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矿党政和各级组织也以坚决贯彻党的安全第一生产� 不可否认,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维护安全生产良好局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好经念歪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并造成严重的后果,翻开矿井事故的历史档案,当不难发现其中的根由。每一次沉痛事故的教训,都是因忽视安全生产造成的。我并不想用这些悲惨的事故来伤自己的感情,也无意使在座的同志们情感沮丧,我只想用这些真实的事实告诫今天的煤矿人和我自己,生命只有一次,不能自欺欺人的在铺满火药的鲜花草坪上过那侥幸的生活。如要避免“亡羊”之痛,应该怎么办?我想大家一定会告诉我,“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切不可大意麻痹,掉以轻心”。是的,意识很重要,这是一切安全工作的基础,要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方针的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仅仅局限这种意识还不够,还要有科学规范的运作体系。因此,要在健全完善各项安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安监机构和群监网、青监岗等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形成纵横交织的群众安全网络,消灭安全死角。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安全工作没有小事。只要明白了大与小的厉害关系,就会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有了事故及时排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把无事故当成有事故,把小事故当大事故。

安全生产征文 2

有些人曾说:“安全,不就是戴好安全帽,系上安全绳,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厄运不曾降临到我们头上之时,快乐与幸福仿佛稀松平常,人们微笑着,劳动着,互相说着笑着,一切都是如此和谐。

“背上的安全绳是如此碍事,头上的安全帽像紧箍一样,弄得人好不舒服,脱掉脱掉,我要轻装上阵,嗯,这样舒服多了。”一位工人如是说道。“那些安全通道屁用没有,脚手架搭那么多干什么?钢管都不要钱的吗?成本控制做到哪里去了?那些防坠网有什么用,拉好钢管怎么可能掉下去?这些都是成本,全给我撤掉!“一位项目经理如是说道。

厄运不曾与人打招呼,它的到来无迹可寻,或许是一阵风,一块硕大的石迎风滑落,那位取下安全帽的工人躲闪不及,被重重的砸晕了过去,背上的安全缆绳早已不知去向,于是在眩晕中,他直挺挺的摔了下来,被撤掉的安全网本可以救他一命,然而此时早已无影无踪,他就像一只折断羽翼的雄鹰,带着他年幼孩子与温柔妻子的殷切希望,坠向了大地,地上绽放出一朵鲜艳的红花……

安全之重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或许你未雨绸缪,做好了安全的各项工作,它不一定会到来,然而在生死关头,那不起眼的一块木板,一条缆绳,一顶塑料帽子……却往往能够救人性命,你或许重视成本,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在业绩上飘红,省下每一分钱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然而可能一次事故,你所省下的所有钱都将付之东流,经济的损失可以用金钱去弥补,但是生命呢?如果每个人的心中都将安全的缆绳抓紧,那么,或许很多事故都可以避免,更何况,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生命只有一次,它或许很坚强,面对逆境它可以迎难而上,生命也很脆弱,一个不经意间的疏忽,一次不小心的意外,死神的镰刀就会毫不留情的刺破生命的咽喉。安全,这个耳朵都听出老茧的词汇,它不停的提醒着我们,生命的价值是金钱所不能承受之重,安全生产,便是对生命的尊重。

我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着家人的期盼,有着妻子(丈夫)的守候,有着子女的期望,有着父母牵绊。在一望无际的万丈深渊之上,我们脚下,踩着的是一座狭窄的独木桥,而安全的缆绳,正系在我们手中,渡过这坐危机四伏的独木桥,前方便是平坦的康庄大道,是选择扔掉手中的缆绳,还是拉紧它,选择的权利,一直在我们手中。

在我们施工企业,事故的阴影随时都笼罩在我们身边,一个疏忽大意,就可能酿成不可收拾的惨剧,牢记安全生产,虽然它不可能做到绝不出事故,但它却能让出事故的几率降到最低。希望每一天,大家能拉紧安全的这根缆绳,让每位员工开开心心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安全生产征文(精选15篇)】

安全生产征文 3

我与安全生产结缘应追溯到。那时我由镇人代会选举当政府副镇长,分管工业经济和安全生产。当时,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尚不健全,县里归劳动局代管,乡镇由企管站代问。有一件事让我对安全生产刻骨铭心。就在当年,镇上有一农民在山西某小煤矿打工,遭上煤矿崩塌,被埋在矿里窒息死亡。死者家属和村里干部出面请我去矿上料理,与矿主论理索赔。现场简直惨不能睹,矿主“大发慈悲”给予死者一次性补偿5千元算是了结,似乎当时就是这个“行情”,一条命就值这个价。煤炭带血我见证了。好在我所在的乡镇属农业型的,工业规模小,发展并不快,然而从那时起,激起我对“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至理名言有足够的认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乡镇撤并,规模达7.6万人,企业数上百家,

年工业产值达10亿。在大镇我仍然分管工业和安全生产,尤其是20xx年我国第一部《安全生产法》的颁布施行,以后相继出台了一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至20xx年国家安监总局的升格,市里安监局也从经贸局划出成为政府主管部门,镇里也成立了安委会,由政府“一把手”任主任,设立了安监站、一般都有2-3名专兼职从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真正达到了“五有”,即有位置、有班子、有人员、有资金、有设施,市乡村两级三层安全生产网络基本形成,开始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当今已逐步成了人们为之追求的目标,“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在升华。我作为基层政府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一员,抓工作的底气足了。按上级部署,结合本镇实际,注重狠抓“两个负责制”和“两个主体责任”的网落实,每年初与各企事业单位和村(居)民委员会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开展乡镇安全生产达标活动,每逢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及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倡导安全文化,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很幸运,没有出现过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镇里连续几年被市安委会评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个人也受到市里表彰。虽然人们都把安全生产作为“如履薄冰”、“寝食难安”的工作,然而这么多年,我感到有滋有味,苦中尝甘。缘份是真的,我信!20xx年我从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后,竞意外地被市安监局聘用,从事安全生产信息宣传,延续着我与安全生产的“不了情”。

几年来,我注重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注重吃透上头精神,掌握高邮动态,找准局里工作的切入点,与局里同志一道,及时将本地安全生产信息写成稿件,向《中国安全生产报》、《江苏安全生产》杂志和国家、省、市安全生产信息网站投稿,每年被扬州市以上安全生产报刊、网站和新闻媒体用稿400余篇(次),几年来,还有十余篇安全论文在全国入选获奖,连续3年被省和扬州市安监系统评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