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水的古诗(通用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

描写山水的古诗 1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5、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1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1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9、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20、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2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2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2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3、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4、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3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描写山水的古诗 2

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品鉴

古人说曹操诗歌具有“霸气”,其实所谓“霸气”,正是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的流露。曹操通过观沧海所体悟出的乃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境界,是含纳万物、吞吐日月的英雄胸襟,具有挥洒酣歌、刚健挺拔的阳刚之气。

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品鉴

诗的基本内容在题目中已经传达了出来,诗人在黄昏时分,居高临下,还望京都。“白日”二句写京邑巍峨的宫殿,“丽”显示出光泽感。“余霞”四句写京邑郊外景致,为小谢名句。轮廓清晰,音节圆转,属对精工,秀气成采,故李太白诗云:“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结尾数句抒发去国怀乡的惆怅之情,从中折射出谢跳等士族文人内心深处的危惧与苦闷。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品鉴

真实、生动地呈现了塞北草原辽阔苍茫的北国风光,与江南水乡的秀美迥然不同。“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简洁空灵,“风”是动力,有了“风”,由静态的美转化为动态酌美。风格浑朴自然,悲壮激越,折射出北方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4.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品鉴

“青山”、“绿水”对仗工丽,“潮平”、“风正”恢宏而新奇。“悬”字妙。“海日”两句妙绝千古,殷蹯云:“诗人已来,少有此句。”(高棅《唐诗品汇》)“生”、“人”二字写活了“海日”、“江春”。尾联透出浓郁的思乡之情。

5.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凡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品鉴

清人王阊运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竞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曲,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湘绮楼说诗》卷一)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题中五字皆为名词,是五种自然美景,五景� 在空灵而迷茫的月色中,诗人展现大自然的奇丽景色、驰骋神思于天人之际,咏叹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将澎湃的诗情与深邃的哲理水乳交融般地�

6.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品鉴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 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描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

7.临洞庭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品鉴

在盛唐诸公中,盂浩然年岁较长,又被时人视为飘逸之高士,然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沉雄空旷,足以显示盛唐气象。

8.山居秋瞑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品鉴

“空山”非山空也,实为心空。“心空”并非心中无景,心中无情,而是心中无俗景,心中无俗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幽清明净,毫无纤尘。“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女清纯如水,渔翁返朴归真。《楚辞·招隐士》曰:“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反其意而言之,“空山”不空。

9.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睛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品鉴

首联是远眺之景;次联写登山所见,诗人抛开了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只抓住“白云”、“青霭”来写,一切景致都笼罩在烟云雾霭之中,令人似乎如入仙境。第三联是诗人登临绝顶、游目四周时的所见之景,俯瞰群山,尺幅万里。尾联交代出诗人已下至山谷,尽管天色已晚,但游兴未减,意欲借宿一夜,明日再游。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对山水的痴迷和山水对诗人的魅力。全诗清逸挺秀。

10.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品鉴

诗人以动显静,以声衬静,通过桂花飘落、明月东升、山鸟夜惊显示了春天夜晚恬静幽美的自然景色,也显示出大自然的生命律动。

11.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品鉴

没有诗眼,没有警句,只是自然的写实,但它足以打动人心。景是清幽的景,幽深的竹林,皎洁的明月;人是闲逸的人,独坐幽篁,弹琴长啸。在平淡自然的外表下,给人以幽静绝俗、超然物外、神安气清的感觉。

12.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品鉴

诗人的笔下芙蓉花不像一种花,它似山中高士,高雅、圣洁、孤独、寂寞。同时,它昭示出即使是在没有人迹的地方,自然、生命依然在按照自己的规律不停地推移运行。

13.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品鉴

空山寂寂,偶闻人语,林深苔青,斜阳复照。写空山偏从有声有色处着笔,愈见其空;写幽暗偏从返影复照处写,愈见其暗。在空山、在深林、在黄昏,一抹夕阳使幽暗的背景中注入了一道金光,画面因有这道金光而充满了生机活意。

14.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品鉴

全诗明丽如画,次联气象壮阔,自与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不同。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云:“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非也。诗人故无人送别,然有水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岂非送别意?山可以相看“两”不厌,水自然也与诗人难舍难分。

15.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品鉴

众鸟飞尽,孤云悠悠。孤独苦闷的诗人,与孤寂傲岸的敬亭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不期而遇,一见倾心。

1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品鉴

黄鹤楼是天下名楼,扬州是天下名市,两位“风流天下闻”的著名诗人正在离别。一二句叙事,写出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及孟浩然的目的地。“烟花”指烟水朦胧、繁花似锦的迷人景色。深受李白敬重的孟浩然即将前往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李白的心中有羡慕,也有惜别。表面上看后二句纯粹写景,但景中含情。孤帆远影已经消失在碧空之中,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时光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李白依旧岿然屹立。深情如流水,伴君到天涯。

17.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品鉴

全诗围绕“望”来写,首句似与瀑布无关,实则为瀑布绘出了阔大的背景,“泉自峰顶而出,故以香炉发端。”(唐汝询《唐诗解》)。“挂”字生动,因是遥看,只见其形,不闻其声,故曰“挂”。第三句写山之高,水之急,读之如在目前。因是“望”,有一定的空间距离,故“三千尺”之长度尽收眼帘。末句想落天外,自是李白之语,夸张,奇特,也有童趣在其中。苏轼诗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足见苏轼对此诗的推重。

18.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品鉴

“断”、“开”、“流”、“回”、“出”、“来”,皆是常见常用的动词,一经李白入诗,便化作神语奇言。

19.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品鉴

这是老杜现存的最早的一首诗,写于24岁时。诗中虽无“望”字,句句与“望”扣合。结尾两句波澜壮大,富有启发性与象征性。清人浦起龙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

20.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品鉴

刘克庄曰:“岳阳楼赋咏多矣,须推此篇独步,非孟浩然辈所及。”(《后村诗话》)其实孟、杜各有所长,同为神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侧重写洞庭空旷无际之气象,“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侧重写洞庭博大深沉之襟怀。前四句写景,气势博大;后四句抒情,字字流血,声声含泪。

21.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品鉴

明人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他说;“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深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诗薮》)首联写具体景象,颔联写秋天气象。“落木”“下”、“长江”“来”,平淡无奇,加上“无边”、“萧萧”、“不尽”、“滚滚”四词后,面目迥异。颈联写诗人自己的感情,上句着眼于空间,下句着眼于时间。尾联慨叹时世艰难,个人潦倒,透出无限悲凉意绪。

22.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品鉴

超妙精工,清幽深微。读之使人精神纯净,忘情尘俗。

23.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品鉴

喧嚣的闹市终于安静了,只有江边客船上的诗人对愁难眠。月落、霜浓、枫树、渔火是诗人所见之景,乌啼、钟声是诗人所闻之声。从“月落乌啼”到“夜半钟声”,时光在点点滴滴地流逝,诗人一直在辗转反侧,城外古寺隐约的`钟声也没有逃脱他敏感的耳朵。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诸景,景色凄冷,使旅人生愁;夜半之钟声,则使他愁上加愁。

24.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品鉴

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短短四句,画出了互相衔接的三幅画面。涧边幽草丛生,树卜黄鹂轻唱,第一幅画;黄昏时刻,风雨人作,春潮暴涨,第二幅画;风雨过后,河水平稳,野渡无人,孤舟自横。若是风雨飘摇之时,孤舟断不可“自横”。在三幅图画的背后,有一个人,一个“,冷”草、“,冷”涧、“怜”鸟、“怜”树的人。“春潮带雨”袭来时,他没有离开,“野渡舟横”时他依然没有离开。一、二句幽静而富有生机,三句繁音促节,风起云涌,四句再度回到幽静,不过,此时的幽静含有稀疏荒凉的意味。

25.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品鉴

千山万径,无鸟无人,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在此荒寒中,竟然还有孤舟独钓者!全诗清新峭拔,造景巧妙。胡应麟《诗薮》评曰:“‘干山鸟飞绝’二十字,骨力豪上,句格天成。然律以辋川诸作,便觉太闹。”何谓“太闹”?莫非是说王维山水诗乃天人合一之“无我之境”,柳宗元此诗则为天人对峙之“有我之境”?

26.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品鉴

这首诗写暮色中的秋江。前两句写残阳映照江面,受阳光照射的一半江水闪动着红光,另一边江水则愈加碧绿,色彩浓重,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后两句写随着时间的推移,夜幕降临了,诗人俯视地面草木上滚动着如同珍珠的露水,抬头望见一弯月牙如同一张弓,此情此景怎不让人爱怜?这首小诗玲珑剔透,色彩鲜明,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27.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品鉴

首句连用二“笼”字,写出晚上秦淮河畔岑寂朦胧的景色。次句关题,“近酒家”三字引出商女之唱歌。后两句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融为一体,感慨既深,寄托亦遥。取象优美,造景绮丽。

28.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品鉴

“霜叶红于二月花”,造语自然,又出人意表,摆脱了历代文人悲秋情结,呈现出一种热烈向上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29.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品鉴

“烟雨”既是春景的写实,又是诗人心绪的再现。

30.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品鉴

黄昏之时,独登古原,百感交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写实,也是自叹身世之迟暮。也有许多人认定,此句忧虑大唐之衰微。四句二十字,竟肩负起如此巨大的历史重任。今天的史家在论及晚唐时代时,常引用后二句。

31.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品鉴

洪迈《容斋续笔》卷八云:“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人’。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这条记载,常被人视作“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的例证。“绿”字写出了春风吹拂的效果,写出了春风的精神。全诗既描绘了江岸明媚秀丽的景色,同时写出了诗人在仕与隐之间微妙复杂的心态。

32.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品鉴

前两句先写湖上“初晴”时的水光山色,后写“后雨”时缥缈山影。“晴方好”、“雨亦奇”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引起了下文。后两句用了一个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刻画出西湖的神韵。此后西湖又被人称为“西子湖”,这一妙喻“遂成为西湖定评”。(陈衍《宋诗精华录》)

33.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品鉴

这支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见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直接以名词性意象组合而成,前三句九种意象,皆采用偏正结构。首句色调凝重,次句明丽,第三句萧瑟。后二句写在夕阳西下时,旅人彷徨悲苦的心情。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