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阅读及答案【优秀11篇】

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讨论括号里的问题。以下是可爱的小编飞白给大家整编的11篇伟大的悲剧的阅读答案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 篇1

根据自己多年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经验,按照“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要求,只要我们老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找准文章的突破口,设计出一个个环环相扣、由易到难、辐射全篇的问题,不管多长的文章,也能让学生迅速集中思维、直奔学习重点。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对长文短教的一点看法。

一。长文短教常见的几种教法

1.明主题,选好切入口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明确了主题,并围绕主题设计问题、分析课文内容,就等于拿着一把正确的钥匙去开门,不必费力就能让学生走进门里的世界。

鲁迅小说《故乡》共5045字,对于初中生来说,是较长的文章了。漫无边际地分析,学生也许只能感到茫茫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何切入,如何让学生透过眼前的一滴水去看到文字表面背后的整个太阳呢?我想从主题入手选好切入口,会是很好的办法。小说中的“我”回到故乡,眼里人、事、景、物不再如以前,已然“物非人非”。这不就是“变”吗?学生掌握一个“变”字,再由文中内容补充“变”的原因,如何“变”等)●(,把空白的地方补充,主题“求变”也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了。一滴水――“变”,折射出整个社会生活。这样的“水滴”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感悟的。提取一个“变”字,犹如渔夫手里的网绳,提着这根“网绳”就收获了所有的“鱼虾”,这就是长文短教的一把钥匙。

2.抓重点,找准突破口

一篇文章无论篇幅多长,总有其重点句。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句,就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找到了突破口,就容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社戏》,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结尾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设计如下的课堂结构: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找出具体表现‘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语句;接着设计四个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1)那夜吃的是什么豆?果真那么好吃吗?(2)那夜看的是什么戏?果真那么好看吗?(3)吃豆、看戏的有哪些人,是怎样的人?(4)该怎样理解这个结尾呢?最后,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读通读懂课文,进而归纳出中心思想:本文虽以“社戏”为题,以“看社戏”为线索,但作者真正要表现的是对平桥村这一自由天地的向往,平桥村人淳朴的感情,以及小伙伴们的热情纯真、聪明能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因此“我”所难忘并且衷心赞美的就是平桥村留给“我”的宝贵记忆,文中的“戏”和“豆”不过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和寄托。

3.审题目,构建教学骨架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文题可以窥探文章的主旨。学生读文章,首先接触的是文题。有些文章,看题目便知作者思路,抓住了思路,就抓住了文章的纲,由此教师就可以熟练地驾驭教材,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例如我曾听过一堂《孤独之旅》的公开课。该教师对教材有着独具匠心的理解,抓住了题目中的“孤独”,由此建构起“教学骨架”,纵贯全课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对全篇课文进行阅读分析,长文短教,长文巧教,让听课教师豁然开朗,收益匪浅。又如《最后一课》,根据题目的暗示,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这是一堂什么课?(2)为什么是“最后”一课呢?(3)是谁给上的最后一课?上课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学生带着这样的思路去读书,长文内容也就变得清晰明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就高涨起来了。再如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也可以直接从题目发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样的悲剧?何以称为“伟大的悲剧”?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文本,作者就会告诉你:斯科特探险队的悲剧在于失败,而伟大在于冒险精神;悲剧在于作为失败者要为胜利者的胜利作证,而伟大在于诚信的绅士风度;悲剧在于生命的毁灭,而伟大在于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

4.析结构,构思课堂步骤

文章的结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文章的思路理清了,文章的重点也就能一目了然,在这个基础上去设计问题、构思课堂步骤,上起课来就会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如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我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这样学生就对文章的结构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之后就从结构入手,设计出这样三个问题:(1)文章前半部分写了百草园生活的什么特点?是怎样写的?(2)文章后半部分写了三味书屋生活的什么特点?是怎样写的?(3)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简单明了的三个问题就把鲁迅先生的长篇散文的重点拎了出来,在两课时的教学时间内,老师教得绰绰有余,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这样的长文有什么可怕的呢?

5.扣练习,设计上课思路

课后练习是编者精心设计的,是紧扣课文主题和课文内容的,合理运用课后练习的题目作为自己上课的思路,也是长文短教的一种方法。

《范进中举》课文后面有这样一个练习题目:“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看法。”教师可以利用这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全文的兴趣。要回答这一问题,学生必须认真多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较深的理解,这样对本文作者的思路也就基本清楚了。这时要求学生各自说说读后的看法,并展开热烈地讨论,答案不拘一格,但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经过讨论最后明确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这是一场喜剧,理由是: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揭露了当时士人热衷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第二种观点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理由是: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试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继续思考、讨论课后练习第二个问题:“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这样打破了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局面,虽然课文很长,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己读书,相互讨论,谈自己的看法。对整篇课文有较深刻的理解,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二。实践中要注意的问题

“长文短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为更好地提高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实践中我们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学生的课前预习是长文短教的基础

长文短教实际上综合运用了问题式和整合式的教学艺术,要想更好地展现这种教学艺术,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对话,就需要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让学生拥有自己对文本的原始体验,才能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的提问、真正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试想学生没有预习过课文,老师说到哪里他都不知道,何谈配合、参与?何谈主动积极?

2.教师的深入阅读是长文短教的前提

教师自身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是教学有效的前提之一。自己有思想,就容易理解别人的思想。自己有感悟,就容易激发学生的感悟。例如我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提前一个星期就翻看莫泊桑的各类作品,了解莫泊桑的思想和生活背景以及他的艺术造诣,这样我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很好地调动教学气氛,这堂课上起来感觉就特别好。所以说,我们教师要想提炼出课堂最精确的切入点,对学生作出最有效的引导,首先要认真地钻研文本,获得自己的切身体会,有自己的心得,才能在课堂上唤醒学生。在这种前提下,我们便能够对文章和课堂教学生成大胆取舍、善于取舍,才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文本。

3.重视文章的语言教学是长文短教的保障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我们的“长文”课堂的问题设置往往从“文章”的角度展开,如果这中间缺少了对文章语言的强化和落实意识,最终肯定是顾此失彼,长文短教的效果就得不到保障。我们必须关注“文”,切记所有的探讨要以文章语言为基础,相信我们课堂的语文味会更浓一些。如在教学《出师表》时,我们就会发现,在学生找到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之后,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和思考作者是如何辞情恳切、感人肺腑地表达自己的忠心的,那么学生就能更强烈地感悟到这篇文言文谨严的章法之美和语言之美。

当然,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我们知道“长文短教”应该还有很多种方法和角度,同时我们也意识到,“长文短教”并不是新课程语文教学唯一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短教”,那种单纯追求教学时间而忽视了教学的深度广度的教学是很危险的。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的教学着眼于学生发展,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那么,“长教”“短教”皆是相宜的。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 篇2

一、低效对话种种

1.由教师主宰的“虚假对话”

一位教师在讲解完《背影》后问学生:“你们喜欢《背影》中的父亲吗?”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喜欢,这位父亲慈爱可亲,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有的说“父亲对儿子的爱是沉默,但却是伟大的”,也有的说“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一丁点的伤害,是个真正的伟大的父亲”……最后教师说:“很好,我赞同大家的观点。”私下听两位同学议论:“其实我不喜欢这样的父亲,太溺爱孩子了,没有给孩子自主的空间”;“我爸爸也是这样,啥事都帮我做好了,我反而不乐意了”。

这样的课堂对话,称之为“虚假对话”。虽然此时教师并不是在唱独角戏,但实际上他牢牢控制着教学的方向,整个课堂是在预设好的一问一答中来展开的。

2.漠视差异的“精英对话”

在这种对话中,主角是少数几个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学生,而多数学生只是旁观者,甚至有些学生完全置身于事外。而教师在和优生的激情碰撞中沾沾自喜,却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其他学生的不负责任。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就会产生惰性,对语文课只剩下漠然。

3.莫衷一是的“肤浅对话”

听过一堂公开课——《老王》,其中有一个片断,教师请同学讨论:老王和杨绛能成为朋友吗?问题一出,教室就像炸开了锅,有人说“老王和杨绛之间有金钱关系,他们只能是雇佣关系”。有人说“他们是邻居,但不是朋友。如果是真正的朋友,杨绛就不会因为老王外表的难看而吓坏,如果是真正朋友,杨绛就不应该不知道老王的家,就不会连老王什么时候死的都不知道”。也有人说“他们既是邻居也是朋友。因为他们彼此牵挂,在老王去世多年作者仍怀念他,感到愧怍”。这时,教师说话了:“大家谈得很好,下面进入新的环节。”这位教师看似提出了一个问题,但并不管这个问题是否有思考的必要,是否有思考的价值。学生回答了,课堂热闹了,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既不置可否,也不予置评。看似热闹,实则空洞,学生在讨论过后,对问题的认知水平仍停留在原地。这样的对话缺失了思想的碰撞、精神的交锋,是肤浅的对话,是近乎无效的对话。

二、实现有效对话的途径

1.理解“课堂对话”的内涵是课堂有效对话的根本

要让语文课堂走向“对话”,让学生通过“对话”潜心会文,深刻理解“课堂对话”的内涵是根本。

有些教师并不理解真正意义的“课堂对话”,以为“课堂对话”就是有问有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对话”就算完成了。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对话,是一些近乎机械的问答,如“喜欢吗”“喜欢”;“好吗”“好”;“是不是”“是”。这样的对答基本谈不上对话。

以对话为教学手段,古已有之,孔子与学生的一问一答其实就是在与学生做着知识和情感的交流,是有“以对话求新知”的企图的。孔子自觉应用对话,并产生教学效益,是当之无愧的教学对话。真正的课堂对话,是可以使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是民主、平等的,是沟通、合作的,是互动、交往的,是创造、生成的;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来展开的。对话表现在课堂上,应该有“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

2.解读文本是课堂有效对话的基础

文本是师生活动的资源,是师生交流的媒介。课堂要达到有效对话,教师自己首先要走进文本,在与文本“零距离”的接触中,读出文字里流淌出来的情感,读出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这样才有可能在作者(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一座桥,才有可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展开对话,这是有效对话的基础。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荟萃了各朝各代名家名篇。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好的范例,漠视这些课文是十分可惜的。可是,在日常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却只顾埋首于手边现成的教师用书,几乎不把时间花在研读这些精美的教材上。但是,现成的东西,毕竟不是经过自己内化得到的,是没有生命力的。把那些干巴巴的课文分析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完全丢失了自己对作品独到的见解,把那些充满人文光辉的思想用面目可憎的答案模式呈献给学生,作为教师,充其量只能是个“安分守己”的“教书匠”。

同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考试的长期“熏陶”下,已经养成了一种功利的读书习惯。对文本进行扫描式阅读后就直接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诡异的是,正确率还颇高,并屡试不爽。长此以往,学生已没有耐心去细细品读作品,也已不懂得如何自主的阅读那些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品。试题命制一定存在弊病,这里不一一赘述。学生这样草率的阅读方式,一定也是在教师长期的一厢情愿的满堂灌的教学中形成的。因此,深透解读文本是学好语文的根本,更是实现语文课堂对话有效化的基础。

3.关注学生是课堂有效对话的关键

教师拥有比学生更多的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学生由于自身认知水平、价值观念和生活阅历的局限,在与文本的对话中需要得到教师多方的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作为一个参与者,与学生共同研讨问题,应该让学生觉得教师和他们是平等的。当然,如果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发现了与学生的隔阂,此时作为认知水平高出一筹的师者应该敏锐地去搜寻、去判断、去引导,不能因为讲平等而熟视无睹。我在讲解《伟大的悲剧》这篇文章时,面对一句话,和学生发生了分歧。“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都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这是斯科特日记的一段话。该怎么解读这句话呢?它本是斯科特在极度失望、无奈乃至近乎愤怒时的感情流露,是特定时候的特定感情,我们可以理解它,但并不一定赞同它。但有的同学却认为现实就是这样的,当他考试失败时,自己就是一只可怜的丑小鸭,一无是处,教师失望,家长伤心,同学嘲笑,只有考出满意的成绩,他才能找回往日的自信。又如,阅读《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我们在伤感之余,会对菲利普夫妇“冷漠无情,金钱至上”的丑陋嘴脸感到厌恶和痛恨,但偏偏有些学生会认为于勒大大占用了“我”家的那一部分遗产,理应受到惩罚,当他一无所有时,理应被抛弃。对这些偏差,我们的任务就是因势利导,纠正学生偏离的思想航向。

我们注意到了师生之间存在着认知上的差异,学生之间差异更不容小觑。要真正落实课堂对话的有效性,就应该让自己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一块发展的空间。所以,课堂对话时,教师既要关注那些才情四溢、思维活跃的学生,还必须关注那些课堂表现不突出但个性独特的学生,他们可能是那些学习比较困难、时时准备放弃的学生,他们可能是那些胆小内向、不善于或不喜欢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学生,他们甚至可能是自我较为封闭、比较排斥与人交流的性格孤僻的学生。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对话氛围,要重视问题设置的广度和深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话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找到切入话题的角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话中。

4.实现心灵的对话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对话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首席代表”,应该努力在学生与作品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设起一座心灵的桥,使“走进作品深处”,实现心灵对话成为可能。

讲解《伟大的悲剧》时,我引导学生品读一个个细节,试图告诉学生,斯科特等五名勇士南极覆灭,是一个悲剧,但这个悲剧是伟大。失败是悲,而冒险精神伟大;为胜利者作证是悲,而诚信的绅士风度伟大;生命的毁灭是悲,而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伟大;世人悼念是悲,而人们从中获得精神鼓舞伟大。但就在群情激昂时,出现了另一种声音“这五个人死得不值得,他们是在冒险”,这句话引发了学生对“斯科特等五名勇士的死到底值不值得”的争论。此时我适时抛出了一些新问题:“探险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看待值与不值”,“探险是冒险吗”……在我的不断追问下,学生不断深入文本,迫切地到文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入,更加到位,这是我在备课时,预设的问题所达不到的高度,同时这些问题的设置也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使一些平时习惯于等待标准答案的学生激发起探索的欲望。试想此时,如果教师忽略或有意回避了这些另类的声音,教学任务也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但岂不可惜了这个可擦出思想火花的稍纵即逝的契机!

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它是思想与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它不应该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捕捉对话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动态生成的资源,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的话题,实现教师、学生、作品三者之间心灵的对话,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真正在教师、学生、作品之间架设起一座心灵的桥,教师还应加强问题引导。

《老王》中的老王和杨绛到底是不是朋友,这个问题可以讨论,讨论过后教师应做些什么?虽然课堂上的对话可谓热闹,每个学生都试图说服对方,从文中找证据,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找答案,个个讲的头头是道,但其实这个问题的提出,对深透文本并没有很高的价值,因问题的无意义使得对话变得肤浅、轻率。因此课堂中教师的问题引导不容忽视。把看似走入死胡同的课堂对话引入正轨,是对话课堂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教师可对这个问题四两拨千斤:“老王是一直把杨绛一家当作朋友的。而杨绛还只是把老王当作一个好的下人。几年之后,杨绛回想起老王种种行为,才渐渐明白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是很不够。所以她良心上过不去,感到愧怍。她到底在反省些什么?”此时,教师借“朋友”问题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而解决这个新问题才是领会文章主旨的关键。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变成了通悟全文的切入点。

由此可见,教师永远是课堂对话中的不可取代的“首席代表”。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对话中的引导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师、生、本之间心灵的对话,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 篇3

[论文摘要]本文从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精心设计导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善于留出课堂空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仔细研究课堂提问技巧,开启学生心灵智慧之门;精心锤炼课堂语言,让学生为之心动等方面,来探讨了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探究意识的改革空前高潮,我深知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老师,本文就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语文教学是爱的艺术,是一切高尚情操的载体。在语文课文的许多篇目里,到处洋溢着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关怀。如朱自清的《背影》,英怀戚的《散步》,无不把“关爱”二字蕴涵在字里行间,所以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感知,品位领悟,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关爱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相处,学会与自然和谐并存。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厚德载物,用热心去帮助他们,用诚心去感染他们,用信息去激励他们,用爱心去赢得他们,用丰富的学知和海百川的胸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学习语文。

二、精心设计导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艺术性的导语,能轻松自如地敲开新课的大门,巧妙的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之,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以至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一粒沙看世界”虽然导语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质。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是从不忽视课前的导语设计。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就是这样的典范,他在教《孔乙己》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子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悲剧往往催人泪下,但孔乙己这个悲剧呢?学习这篇课文,从课文含蓄深沉的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是可以获得解答的。”这样的导语设计造成学生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阅读需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迫不及待地去钻研课文,寻找答案。宁鸿彬,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始也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触及学生兴奋点,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的投入到学习中。我在教学时间中也受益匪浅。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进入课堂之前精心设计一个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导入语,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善于留出课堂空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文学作品的妙处,在于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带来的空白现象,它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学也是艺术,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浓淡相宜,虚实相间,让人体味再三,欲罢不能。恰到好处的留空,可以使学生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境。所以,我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选准能启发学生想象的“触发点”如在教学《乡愁》诗中,首先让学生阅读词三首: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研究三首词均有一个“愁”而作,然而让学生找出每首词表达“愁”的意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激发,学生在欣赏中都能找到相关意象,如“烟草”、“风”表示丝丝情愁,“双溪蚱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载,而“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汹涌如春潮。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文章特色,抓住关键语句巧妙引申开来,帮助学生开启想象,调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填充空白。

四、仔细研究课堂提问技巧,开启学生心灵智慧之门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的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说过:“中小学教师如不熟悉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成功的。”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灵的智慧之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设计提问时,我主要是掌握课堂提问的度,所谓“度”就是指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设计课堂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学生无从答起,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会养成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正确的做法是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高不可攀,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获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岳阳楼记》时,围绕教学重点,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倾注笔墨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只情?

2.作者是怎样从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转而表达“先忧后乐”的主题思想的?

3.为什么要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表达自己的思想抱负?

4.作者是怎样顺理成章地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的?

这些问题提出后,我没有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答,是学生在探求主题思想并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兴趣的目的,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精心锤炼课堂语言,让学生为之心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教学语言的质量直接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着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智能的培养。而且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精心锤炼课堂语言,使教学全方位地诉诸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心为之动,情为之倾。

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要采取不同语言。在讲述欢快、诙谐和幽默的情景时,多用轻快的语言,声音清楚而不用力,这样可使学生的听觉达到亢奋状态,调动情绪,触发思绪,增强记忆,在讲述庄重、肃穆、沉重的内容时多用节奏沉稳、语速连贯、音强而有力的慢语。如我在教《伟大的悲剧》时,就采用深沉,哀婉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朗读课文,这样学生的感情被浓烈的气氛感染,课文中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和伟大精神,就无形中烙在学生心中,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假、恶丑的揭露和批判必须采用嘲笑、讽刺、诙谐的语言,如教授《变色龙》《范进中举》适宜采用嘲笑、诙谐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就要用趣语……总之,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随情而变,随境而迁。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像涓涓流水,应像润物的春雨,像夏日的清风……流进学生的心里,浅近学生的记忆,吹进学生的心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效率。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135-02

1 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语文教学是爱的艺术,是一切高尚情操的载体。在语文课文的许多篇目里,到处洋溢着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关怀。如朱自清的《背影》,英怀戚的《散步》,无不把“关爱”二字蕴涵在字里行间,所以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感知,品位领悟,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关爱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相处,学会与自然和谐并存。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厚德载物,用热心去帮助他们,用诚心去感染他们,用信息去激励他们,用爱心去赢得他们,用丰富的学知和海百川的胸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学习语文。

2 精心设计导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艺术性的导语,能轻松自如地敲开新课的大门,巧妙的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之,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以至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一粒沙看世界”虽然导语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质。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是从不忽视课前的导语设计。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就是这样的典范,他在教《孔乙己》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子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悲剧往往催人泪下,但孔乙己这个悲剧呢?学习这篇课文,从课文含蓄深沉的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是可以获得解答的。”这样的导语设计造成学生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阅读需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迫不及待地去钻研课文,寻找答案。宁鸿彬,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始也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触及学生兴奋点,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的投入到学习中。我在教学时间中也受益匪浅。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进入课堂之前精心设计一个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导入语,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善于留出课堂空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文学作品的妙处,在于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带来的空白现象,它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学也是艺术,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浓淡相宜,虚实相间,让人体味再三,欲罢不能。恰到好处的留空,可以使学生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境。所以,我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选准能启发学生想象的“触发点”如在教学《乡愁》诗中,首先让学生阅读词三首: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研究三首词均有一个“愁”而作,然而让学生找出每首词表达“愁”的意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激发,学生在欣赏中都能找到相关意象,如“烟草”、“风”表示丝丝情愁,“双溪蚱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载,而“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汹涌如春潮。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文章特色,抓住关键语句巧妙引申开来,帮助学生开启想象,调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填充空白。

4 仔细研究课堂提问技巧,开启学生心灵智慧之门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的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说过:“中小学教师如不熟悉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成功的。”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灵的智慧之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设计提问时,我主要是掌握课堂提问的度,所谓“度”就是指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设计课堂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学生无从答起,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会养成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正确的做法是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高不可攀,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获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岳阳楼记》时,围绕教学重点,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倾注笔墨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只情?

(2)作者是怎样从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转而表达“先忧后乐”的主题思想的?

(3)为什么要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表达自己的思想抱负?

(4)作者是怎样顺理成章地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的?

这些问题提出后,我没有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答,是学生在探求主题思想并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兴趣的目的,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 精心锤炼课堂语言,让学生为之心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教学语言的质量直接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着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智能的培养。而且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精心锤炼课堂语言,使教学全方位地诉诸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心为之动,情为之倾。

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要采取不同语言。在讲述欢快、诙谐和幽默的情景时,多用轻快的语言,声音清楚而不用力,这样可使学生的听觉达到亢奋状态,调动情绪,触发思绪,增强记忆,在讲述庄重、肃穆、沉重的内容时多用节奏沉稳、语速连贯、音强而有力的慢语。如我在教《伟大的悲剧》时,就采用深沉,哀婉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朗读课文,这样学生的感情被浓烈的气氛感染,课文中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和伟大精神,就无形中烙在学生心中,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假、恶、丑的揭露和批判必须采用嘲笑、讽刺、诙谐的语言,如教授《变色龙》《范进中举》适宜采用嘲笑、诙谐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就要用趣语……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篇5

关键词:经典著作;素养;承传文明

读书之所以变得越来越重要,是由书籍在构成世界和解释世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决定的。迄今为止,人类所创获的经验和知识,以书籍的形式记载着;人类所经历的坎坷与进步,以书籍的形式记述着;人类所向往的追求和理想,以书籍的形式寄寓着。可以说,如果离开了书籍,这个世界就不可成其为现在的世界。因此,无论是要了解历史还是要认识现实,读书都是必由之路。正因如此,人生重在读书,人生必须读书,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和追求。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文化成长,就应当拥有文化,孔子曾说:“文不在兹乎”,把自己看作文化的代言者。实际上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扮演的就是文化代言人,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既然是文化的传播者,缺少了文化底蕴,又如何能胜任自己的角色呢?教师不仅应该是文化和智慧的拥有者,也还应是道德完善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都说明了教师自身素养的重要性,教师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素养,有很多途径,读书便是其一。培根说“读书能培养完善的人格。”如果我们常读圣贤之书,那我们自然也会提升自己的素养。

于漪老师执教《孔乙己》这课,是这样开篇的:“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人物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看到悲剧使人泪下。《孔乙己》这篇课文,写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可是我们读了之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是感觉内心一阵痛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孔乙己的悲剧是在笑声中进行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这些问题或许只有大师于漪才能提得出来,也只有于漪的学生能回答出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丰富的文化底蕴成就了一位位大师。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拥有文化,饱读经典,应该是我们教师的生存必须之一。

我们要饱读诗书,要让经典浸润学生的成长,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积淀的精华。可眼下很多教师自己都并不读书,总抱怨没有读书的时间,没有读书的环境,更没有读书心思。

社会的浮躁导致教育的浮躁,教师面对生活的重压,面对外界诱惑,无法静下心来领略经典的美好。学生面对外界的纷纷扰扰也没有读书的心情。当然这些不能成为我们不读书的真正理由,只不过是人的惰性罢了。孰不知哪位文学巨匠是在校园里形成的?也不曾听过哪位学者从不涉及世俗而一门心思的潜心创作?难道他们就没有生活琐事,就没有烦恼吗?只要我们拥有一颗虔诚的心,在任何情况、任何方式下都可以读书。

我们是为人师者,是教育人的人。教育家魏书生曾是两个班的班主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师,但是每天至少读一小时的书,每年至少写两本专著出版。他每天下班,谢绝宴请,匆忙回家,伏案读书。他苦读书的经历与宋代的赵普何其相似。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赵普晚年读书,立见成效。“次日临政,处决如流。”魏书生、赵普的读书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教师不读书的危害极大,不读书的教师会教出不读书的学生。我们要时刻想想,教师究竟是什么?韩愈老先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训导我们当然不会忘记。朱永新教授也说,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 教师对经典研究的不够深入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身上的浮躁,而经典的阅读恰恰是要不得这种浮躁的。

朱永新在他的新教育实验中大力提倡营造“书香校园”,让师生在阅读中与名家对话、与高尚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是对昨天的简单重复,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教师的阅读会让学生产生读书的动力。

不可否认,教师都是读“过”书的,读“过”还不能算读“博”,尤其是我们这些农村中学的教师。知识的更新要求我们不断地“充电”。今天,各学科知识不断地渗透,不断地整合,也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是否无可挑剔而不须更新。因为读“过”而不再读,你站在讲台上便少了几分机智与灵气,与同行交流也失去了几分敏锐与自信。工作性质和时间的原因,或许在我们的视野里更多出现的是一些快餐文化和习题集之类的应时文化(严格地说那算不得文化),于是很自然地,自觉不自觉地淡化了我们的读书意识和志趣。

1985年,笔者踏上了神圣的教坛,当他在课堂上不能左右逢源而额头涔汗时,他又捧起了自考的课本,又走进大学的殿堂。笔者听教授讲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外国文学、现代文学、美学……他真正认识了鲁迅,了解了郭沫若,感受了孔子、老子、庄子,亲近了但丁、托尔斯泰、高尔基。当笔者再登上讲坛时,他仿佛增加了底气,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更加和谐了。最近两年,有机会聆听了魏书生、李镇西、赵谦祥等名家的报告,见高山知矮小,临大海知浅薄,使笔者对读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个人的成功与博览群书分不开。

“君子博学于文”,这是孔老夫子对文化人的教诲。于是,“读书破万卷”,便成了自古以来文化人普遍遵循的一条规律。古人云:“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足见读书是何等重要。历史上哪一位有识之士不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读书,使他们享受了智慧的生活,智慧的生活使他们走向了成功。

余蕾老师讲过,我们不要以为只有课堂上的讲课是在给学生以教育,我们自身的行为,比课堂上的讲课对学生的影响更大,而且这一影响更为深远。许多年后,学生们或许早已记不住是哪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公式概念,段落中心,但他们总会记忆犹新地谈论某教师的博学多识,说不定这样的教师正是他们终生效仿的榜样。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当第一次走进“板仓杨”的书斋,看到那满屋子的书的时候,他的眼睛异样地凝望着他的老师杨昌济先生,那是崇拜的目光,敬仰的目光。青年的潜台词也许就是:有这样的老师该是何等幸福和自豪啊。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作为瀚如烟海的书籍的统帅和精华——名著,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一位教师,每一位中学生来说,都是一生必不可少的必修课。它是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是人类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必须终身读书。

开卷有益,读书多多益善,这在道理上是对的。但在实际的读书过程中,一味追求数量的众多并不可取。现存的书,瀚如烟海,一个人终生埋头书堆,也不过读其中的万分之几而已,临了也只能望洋兴叹。如果没有目的、没有选择地多读书,即使是满腹经纶,也一事无成,多读等于白读。鲁迅先生讲过一句话:“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如果读书的结果是使自己变成“书橱”,那真是一种悲哀。

书的世界也同其它世界一样,在其发展演进之中,收获着真知与灼见,也积存着偏见与谎言。因此,它博大,博大中不无浮泛;它繁荣,繁荣中不无芜杂。书在质量上的参差不齐的复杂情形,以及它在数量上大大超出个人阅读能力的浩瀚无垠,都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前提性的问题,读书必须选择。这样,如何学会善于读书,就自然大有学问了。

现代阅读理论表明,对于各种各样的读物,人们必须有选择地阅读。选择的标准不同,决定了人们接受内容的不同,造成人们知识结构的差异,这是能否取得学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韩愈老先生认为对于阅读的内容要有严格的选择标准:“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贤之志不敢存”。“遂得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其所读皆圣人之书,杨墨释老之学无所不入于其心”。韩老先生的成功也就在此。

经典、名著,作为贯穿古今文化的纽带,是人类精神的财富,是我们读书的首选。所谓经典,就是指那些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特征。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它们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力,从而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人类最美好的思想往往包蕴在经典名著中。钱理群教授说过,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不断提升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从中汲取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者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从价值定位看,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如莎翁之于英国和英国文学,普希金之于俄罗斯与俄罗斯文学,鲁迅之于中国和中国文学,他们的经典都远远超越了个人意义,上升成为一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共同经典。施耐庵的《水浒传》体现着封建时代被剥削被压迫人们英勇的反抗精神;吴承恩的《西游记》以神话小说揭露人们对统治阶级的强烈叛逆精神。鲁迅的《朝花夕拾》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对故乡的怀念;冰心的《繁星春水》诉说着母爱和亲情的伟大;高尔基的《童年》展示了少年时代的艰苦和统治阶级的黑暗;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残忍。走进经典、名著,就是走进诗歌的家园,让您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读经典、读名著更多的是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人生得到升华,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走进经典、名著,就是走进世界伟人的人生,让您感受到伟人的思想艺术和风采。

一位爱读书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智慧的教师;一位智慧的教师,也一定会影响一批爱读书的学生,要让经典滋润学生的成长,将文明代代传承

参考文献

[1] 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李强。名著阅读教学的调查与指导[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5).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篇6

关键词:经典阅读;灵魂;高贵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1-0015-03

几千年前,荷马吟唱着《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用言说(Logos)的力量让阿基琉斯、赫克托尔、尤利西斯等英雄永远活在希腊人心中。荷马是整个希腊的精神导师,所有的希腊人都是在荷马史诗的英雄故事中成长的,他们学会了勇敢地去战斗、智慧地去言辞,他们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在于获取荣耀、追求卓越。荷马史诗并不是简单地记叙着过去的英雄故事,伟大的荷马智慧地运用言辞,刻画了英雄的高贵和神性,让英雄有血有肉地活在希腊人的记忆里,激励希腊人追求卓越与荣耀,去过一种高贵的生活。无怪乎梭罗会说:“可以读荷马或埃斯库罗斯的希腊文原著的学生,决无放荡不羁或奢侈的危险,因为他读了原著就会相当程度之内效仿他们的英雄,会将他们的黎明献给他们的诗页。”荷马史诗培育着整个希腊,深刻地影响着希腊人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面貌,把高贵赋予了希腊人。

荷马既歌颂高贵英雄和伟大功绩,也揭示英雄作为凡人的性格缺陷。英雄纵然伟大高贵,但是终究是人类。品达说:“诸神是一个种族,人类是另一个。”英雄不是诸神,不是完美的存在。英雄有着强健的体魄、勇敢的心灵、高贵的气质,但他们也具有人类特有的缺陷:

“歌唱吧,女神!歌唱裴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愤怒~他的暴怒招致了这场凶险的灾祸,给阿开亚人带来了受之不尽的苦难,将许多豪杰强健的魂魄打入了哀地斯,而把他们的躯体,作为关食,扔给了狗和兀鸟,从而实践了宙斯的意志,从初时的一场争执开始,当事的双方是阿特柔斯之子、民众的王者阿伽门农和卓越的阿基琉斯。”(《伊利亚特》,第一卷)

荷马在《伊利亚特》开篇就道明阿开亚人(Akhaioi)所受的灾祸苦难,看似是宙斯的意志,其实是由于阿基琉斯的愤怒造成的。这象征性地揭示人类的命运注定是苦难的,人类自身的缺陷导致其悲剧性。然而,荷马并不是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悲观,荷马史诗的“全部要义在于人的尊严与弱点,这正是贯穿古典希腊文学中悲剧色彩的最终来源”。荷马把人类永远要面临的悲剧命运以英雄作为原型呈现出来,纵使阿基琉斯这样伟大的英雄也无法逃脱他的命运,命运注定他是伟大的,也注定他是悲剧性的。

荷马洞悉了人类命运的悲剧性本质,所以要把卓越、荣誉深深地烙印在整个希腊民族上,彰显人类的尊严。荷马使这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从此发生了永久的改变,永远带着荷马式高贵与悲剧性。“在人类一切活动中,他们唯一持续不变的伟大目标,是获取幸福。换句话说,使人生获得最好意义上的成功。”荷马的目标就是引导希腊人去过一种高贵的生活。在希腊人眼中这就是幸福的,是值得一过的。古希腊人宁愿荣耀地死去,也不愿苟且地活。希腊人在荷马的教导下,选择了一条荣耀之路,高贵的走完有限的一生,功绩和荣耀让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具有永久的激发力量,激发着人类去追求和践行高贵的生活。荷马史诗“哺育了希腊人的心灵和想象”,决定了希腊民族的精神发展方向,将希腊文明塑造的如此伟大,犹如一个奇迹。

荷马史诗在吟游诗人口耳相传的吟唱中,是希腊人生活中活着的经典,充满着生命力。但对于现代人而言,经典的语言是古老的,只存在于古老的卷轴之中,即使用我们自己的语言翻译并印刷成书,我们也很难去理解它们。经典中的智慧也因此而沉寂,经典中的高贵也难以感染我们。“但是有进取心的学生还是会时常去研究古典作品,不管它们是用什么文字写的,也不管它们如何地古老。因为古典作品如果不是最崇高的人类思想的记录,那又是什么呢?它们是唯一的,不朽的神示卜辞。”的确如此,经典无论是多么的古老,它抓住了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关注人的完善,让人的灵魂走向高贵自由,获得生命的意义。伟大的心灵创造了经典,让智慧永远地隐藏于其中。梭罗说,“便是求神问卜于德尔菲和多多那,也得不到的,近代的一些求问的回答,在古典作品中却能找到。”经典是一座思想的迷宫,我们要在古典作品中找到“答案”并非易事。经典是用古老的文字在叙说,把人类的最高智慧深藏其中,像一座高峰一样伫立在人类精神世界之中。经典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攀爬到峰顶。只有灵魂保持着对经典的开放,才可能攀爬到峰顶,去领悟其智慧、感悟其崇高。

事实上经典离我们却是很远很远,特别是在我们这种品德滑坡的时代。我们的内心和眼球已经被虚华的流俗所充斥,我们需要不断地刺激来填补我们内心的空虚和意义缺失。人们习惯了“一觉醒来就抬头问,‘有什么新闻?’好像全人类都在为他放哨。……新闻之不可缺少,正如早饭一样的重要。‘请告诉我发生在这个星球之上的任何地方的任何人的新闻,’——于是他一边喝着咖啡,吃着面包卷,一遍读报纸,知道了这天早上的瓦奇多河上,有一个人的眼睛被挖了;一点也不在乎他自己就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深不可测的大黑洞里,自己眼睛早就没有了瞳仁的了。”…这不正是我们现代的生活的原型吗?我们沉迷于毫无意义的不断变化的刺激里,每天关注新闻八卦、微博等瞬息万变的信息流,关心这些琐事甚于自己的灵魂,好像这是生活的全部。几千年前,苏格拉底在申辩中质问雅典公民:“高贵的公民们啊,你是雅典的公民,这里是最伟大的城邦,最以智慧和力量著名,如果你们只关注获取钱财,只斤斤于名声和尊荣,既不关心,也不想到智慧、真理和自己的灵魂,你不感到惭愧吗?”几千年后的我们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和当时的雅典公民们应该受到同样的质问。我们迷失在习俗生活中,从不会去运用我们的心智去思考,去关心我们灵魂的美善,去追求智慧、真理。

《圣经》教导世人“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如果我们想从经典获得智慧,同样需要谦卑,怀着敬畏去与伟大心灵对话,对经典保持开放性。经典是用古老语言书写的,这种语言以及其中隐藏的智慧已经被人类不断发展出的文明所遮蔽,经典对于我们而言是死去的智慧。要让经典活过来,“我们就必须辛辛苦苦地找出每一行诗每一个字的原意来,尽我们所有的智力、勇武与气量,来寻思它们的原意”,那么我们将获得更深更广的原来意义。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篇7

在新课标高考中,这类探究性试题肯定会“登台亮相”,即使在传统高考中,为了和“新课标”遥相呼应,也为了和日后全面推行“新课标”相衔接,这类探究性试题虽不敢说定会“遍地开花”,但也一定会“偶露峥嵘”。而且,这类探究性试题其实已经在高考中悄然登陆了。那么,在高考中应如何应对这类探究性试题呢?我们认为,处理好其“开放性”与“限制性”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一、开放性

探究性试题的本质是开放性,鼓励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因而,其答案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符合要求、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视为可得分答案。在这点上,考生应做到:

1. 见解力求独到

既然是个性化解读,那么人云亦云是不可能获取高分的;只有读出不同,写出个性,张扬灵气,才能使阅卷老师击节赞赏。

例1 2006年高考山东卷第19题: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坡的认识和评价。100字左右。

这就是一道具有探究性特点的题目。要求考生联系文章,并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和情感积累来作答。请看两个考生的答案:

(1)坡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在文学上他开创了豪放词派,成为豪放词派的代表性人物,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许多著名诗篇,给后人提供了永远的精神食粮。在政治上,屡遭打击,但始终不改其志,也留下了许多佳话。

(2)人们无不期望坡能青云直上,济世为民,但是,坡知道,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生性豁达的自己。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高唱“大江东去”,只愿“沧海寄余生”,于是成就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的坡。伟哉,坡!

答案(1)尽管语句通顺,但缺乏个性和灵气,只是文学史上苏轼简介的“贩卖”。而答案(2)却见解独到,个性飞扬。两个答案一比较,考生的语文功底立见高下。

2. 观点力求深刻

探究性试题要求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如果没有深刻的思维是不可能做到的。在具体解答过程中,要力避求同思维,多用求异思维;不要面面俱到,只求一点深入。

例2 2005年广东省高中必修阶段测试题:当年巴金谈及“鸣凤”这一人物原型时,曾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们家里有一个叫翠凤的丫头。关于这个孩子,我只记得一件事:我们有一个远房亲戚要讨她去做姨太太,却被她严词拒绝。她在我们家里只是一个‘寄饭’的丫头,她的教父又是我家的老仆,所以她还是有这样的自由。她后来快乐地嫁了人。她嫁的自然是一贫穷丈夫。然而在我家里的人都称她有胆量。撇弃老爷而选取‘下人’,在一个丫头,这的确不是一个容易的事。”

巴金“家”里的“翠凤”快乐地嫁人了,巴金《家》中的“鸣凤”却凄惨地投湖了。对作家这样的艺术处理,有的人认为很好,有的人认为不好,你的看法怎样呢?请结合小说《家》或《家》的选文进行分析。

命题者给这道题提供的评分参考意见如下:①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如“好”与“不好”。②能从审美范畴表达自己意见,能谈及“艺术的真实与虚构”“人物的典型意义”“悲剧的价值”“主题意义”“表现手法”等其中的一个方面。从评分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要求考生掌握相关的文学鉴赏知识,具备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了,这说明其对考生的要求已经不是停留在“读懂”这个层面上,而是进入了“深刻探究”这一更高层面了。如果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又怎能写出“深刻”的答案呢?

二、限制性

尽管探究性试题注重开放性,但高考毕竟具有选拔的功能,如果开放之中没有限制,那就不能有效地选拔人才。因此,探究性试题答案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考生可以随心所欲,想怎样回答就怎样回答,那种忽视试题要求的答案仍然会被打入“冷宫”。在回答探究性试题时,既要充分利用开放性,又要注意限制性,做到开放性和限制性的完美统一。

1. 关注显性信息

这里所说的显性信息,主要是指题干中明确标明了的答题要求,如答题方向、字数限制等一些要求。

例3 2006年高考江苏卷第14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这道题目中的限制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答题区域――开头景物描写的两个段落;②答题内容――修辞手法;③答题手法――从“更”字可看出要用比较法;④答题指向――从“喜欢”两字可看出是比较哪一段更精彩,而不是比较哪一段更不好。

比照以上要求,就会发现考生以下的答案是不符合命题要求的:

(1)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神态。

(2)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答案(1)(2)都没有比较,没有突出题干中的“更”字。正确答案示例:更喜欢第一段。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烟雨中老牛的神态,和第二段的景物描写相比,更具有一种静态美。或:更喜欢第二段。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营造了一幅动态十足而又和谐的画面,和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相比,更具有一种动态美。

2. 挖掘隐性信息

隐性信息是指隐藏于题干中需要考生细读并挖掘的对答题起限制性作用的一些信息,如果对这些隐性信息视而不见,也会偏离命题指向,导致失分。

如例1中,要求“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坡的认识和评价”,题干中“联系本文”四个字就非常重要,它告诉考生,对坡进行评价时要以“本文”作者对坡的观点为辐射源。“本文”(《文赤壁》)主要是赞扬坡落难而不落志的旷达情怀,考生组织答案时要围绕坡的乐观豁达这一中心。如果大写特写苏轼多才多艺,如文比韩愈、柳宗元,诗比黄庭坚,词开豪放一派,书法列为宋四大家,绘画为其一绝等,岂不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例4 2005年高考上海卷第12题:假如让你来回答文末“又该说些什么呢”,你会这样说: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 篇8

一个在一百三十九年前出生,在八十三年前离开我们的人,对我们今天每个人还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中国“百科全书”式巨人——梁启超。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梁任公。

梁任公先生的这次演讲中对三篇中国韵文的讲解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动人的梁任公。

解读这三篇韵文,走进梁任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与他有一次灵魂的相遇。

一、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首诗的内容讲的是一个白首狂夫,在一个冬天的清晨,披散头发,提着酒壶,准备渡过汹涌的江流,他的妻子在后面追,劝阻不及,他溺水死去了。妻子悲痛欲绝,取出箜篌对着江水反复吟唱。一曲终了,她也投河随夫而去。

这四句话,字面意思就是:千万不要过河啊,你最终还是过了河,过河而死,让我拿你怎么办啊?

梁实秋在《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中这样描述: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是什么让讲者能如此投入,听者能如此动容呢?

公无渡河:劝诫。为什么?前方很危险。河在古代专指黄河,那种艰难的条件下古人要想渡过黄河是很危险的。渡河就是死亡。所有的人,包括渡河者自己,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公竟渡河:痛惜。汹涌的河水横在眼前,到底是什么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令他最终毅然前行?

渡河而死:一个悲剧的结局。说它是悲剧,是因为这个悲剧,可以避免。只要他服从任何一个不渡河的理由。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一千个不渡河的理由也不能战胜一个渡河的冲动,悲剧又是注定要发生的。

其奈公何:议论。悲剧发生了,我们又回到原来的困惑上:为什么渡河?究竟是什么驱使一个人奔赴死亡?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这是我们民族精神命脉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为着一个伟大的人生理想,一种执着的人生追求。结合先生的身世,怎么会没有对往昔的追忆。梁启超与老师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悲愤和贫困的绝境并没有使他放弃救民报国的理想。所以,生活道路与文学阅读相结合,我们看到了一种舍生取义、殒身不恤的人格力量。已经习惯于平凡和合理的人生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勇气,更是一种悲壮而璀璨的人生。

这也是梁任公的演讲动人的原因。二十余年后,梁实秋站在滔滔的黄河边上,不禁悲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或许这里面同样寄托着他自己的精神追求吧。

二、最喜爱的《桃花扇》

“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这是《桃花扇》中,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时的一段唱词。

《桃花扇》是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作者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抒发了对末世即临而无可挽回的叹息。

清兵南下,长驱直入,南明灭亡,皇帝殉难。国土已丧,何以为家?

梁实秋在《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中这样描述:(讲到这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

为什么梁任公讲到这一段,竟不能自已地痛哭流涕?他想到了什么?

梁启超恐怕是由亡国自缢的崇祯皇帝想到了自己曾经追随的光绪帝吧。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禁,他悲的是国家的衰亡,救亡图存的愿景变得黯淡。

三、杜氏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快诗”。52岁还漂泊他乡,“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涕泪满衣裳”,失地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回想八年来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重重苦难,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想到自己可以重返故乡,叶落归根,又转悲为喜。真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啊!

梁实秋在《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中这样描述:(讲到此诗),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杜甫喜是因为安史之乱平定、国家安定,任公笑是因为他也怀揣着相同的期望吧。在同悲同喜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个人生活的波折与国家兴亡命运的结合,贯穿着一种爱国主义情怀。所以说,先生的哭和笑,就是他内心家国情怀最真实的流露。

回顾文章开头一句: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真的不关心政治吗?文章结尾又说“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我们知道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我们平常说一个人有热心肠,通常指这个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梁任公是对谁有热心肠呢?是对国家和民族!他炽热的爱国之心难道不是热心肠最深刻的体现吗?正如他自己所言:这绝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夺权力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

早年投身革命,领导“公车上书”,参与“百日维新”,讲学育才,募捐基金。

晚年拖着病体,培育青年学子,为西医误诊危及生命仍支持西医,盼中国医学进步。

每讲一次课,先生都“大汗淋漓”,身体的虚弱,情感的投入,让听过他讲课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先生曾说过: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他在践行自己的人生信念。

梁任公的动人魅力,感人形象缘于梁实秋先生的这篇文章。

由这篇文章,我们还领略到了梁实秋先生刻画人物的功力,精彩生动,手法多样,无论是写梁公讲前准备的治学严谨,还是肖像服饰的随心自如;无论是神态气度的潇洒稳健,还是开场语言的谦逊自负,更有梁公演讲时所表现的真情真性:声音沉着有力,内容丰富有趣,动作手舞足蹈,表情酣畅淋漓……

外在的形态描写展现了梁任公先生的风神风貌,内在的情感刻画则让我们走入了他的内心世界。

正是这种阅读,让我们能够和梁启超的灵魂相逢,看到一个热心肠的他,为了一种社会理想甘愿牺牲自我。学者解玺璋说,梁启超几乎从未离开过历史潮流的漩涡,不仅在漩涡中挣扎、浮沉,而且,常常试图引领潮流的走向。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这么说:读懂了梁启超,也就读懂了近代中国。

伟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把自己的命运和一个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伟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他在成为伟人之前、之后也有属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走进他,走进他真实的内心世界,你才发现他们的平凡之中的伟大和伟大之中的平凡,你才觉得他和你的心是那样的接近。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 篇9

[关键词]文本;质疑;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04-01

叶圣陶先生说:“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来。”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质疑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实,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善于读书的人”。笔者认为只有真正尊重学生个体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才能让学生真正有疑而问。

一、营造氛围,宽松愉悦,激发学生质疑的内驱力

学生是活生生的情感个体,有其独立的人格,但被长期形成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所束缚。于是多数学生便成了课堂上的忠实听众,回答问题都很胆小拘谨,更不用说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因此,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尊重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敢于同教师对话,乐于同教师对话。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时,才会把自己解放出来,激发质疑的内驱力。

二、传授方法,有的放矢,提高学生质疑的有效性

1.抓标题。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如《伟大的悲剧》,可以围绕标题进行质疑: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悲剧,“悲”在哪里?为什么说悲剧是伟大的?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深入学习文本的关键。

2.抓矛盾。文本解读的实质是揭“密”、解“密”,其重心就是解读文本的意蕴。教学中要让文本解读有效并深入,重要法门是抓住其中的矛盾处。《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问:句中的“大约”与“的确”矛盾吗,为什么?学生通过研读,可以知道:“的确”是对“孔乙己死了”的肯定,而“大约”又是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揣测。说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因为在当时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的身份和地位肯定会被社会淘汰与淹没,他不劳动,无法养活自己,而且还被打断了腿,肯定会死;而说他大约死了,是因为事隔多年,无从考证,也没人真正知道他的真实情况。所以,它们并不矛盾,还反映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

3.抓结尾。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写文章也是如此。引导学生抓住结尾处的关键语句进行质疑,就可能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泰格特《窗》的结尾是:“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戛然而止,这位病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以后会怎么样呢?通过引导质疑,学生不难得出结论:①结尾出人意料,奇峰突起,给读者新奇的阅读体验,耐人寻味;②使描述者(靠窗的病人)“无中生有”的想象力和描述本领得到强化,加深了读者的印象;③使善恶美丑的对比鲜明突出,赫然展示了作者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思想倾向。

4.善联想、比较。联想拓展思维,比较方见真知。《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如果记得‘水户’,那是因为明的遗民朱舜水的忠君爱国思想和高尚贞洁的人格曾一度感化了鲁迅,那么离开日本很久了,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还记忆犹新呢?你知道唐人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寄托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吗?”通过引导质疑,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鲁迅当时身处异地的思乡之苦,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他的浓浓爱国之情。

三、关注生成,精益求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质疑是教法,更是学法。教师若能抓住学生质疑后的生成,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效质疑,就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紫藤萝瀑布》一文的主旨,其实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标题的深入质疑得以解决。初读文本,引导学生对标题中的“瀑布”二字进行质疑:为什么把“紫藤萝”说成“瀑布”呢?答案显而易见:因为紫藤萝的美丽和繁密。这时候,教师就得关注学生质疑后的生成,并继续引导学生往深处进行质疑。如“瀑布”有怎样的特点呢?流动。作者正是看到花儿由衰到盛的流动过程,引发了生命的感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由于人们的审美观念与政治思想的影响,花儿凋零甚至被毁灭;但是,一旦有了合m的时机,花儿又盛开得美如瀑布。这样,面对现实中的“生死谜,手足情”,作者才能如此达观: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努力面对新生活,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教师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关注质疑后的生成,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对促进学生的有效质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 篇10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可以通过对故事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组成部分与其整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过程得以发现。诸如外国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的故事性的处理以及人物的行为的描写与人物行为的动机,即这些人物为何这样做,主宰这些人物行为的动机为何,以及作者眼中的世界观与世界观的表述,进而得到故事中人物的价值和故事推而广之的价值。

(一)从文风中发现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每一位外国文学家都有其特有的迥异于其他文学家的文风,从文学理论的角度而言,文风其实就是构成文学的各要素之间的细微差异,这些细微差异最终形成了外国文学家之间的各自不同的文风。不同的外国文学家会以不同的文风表述其源于内心深处的感知经验与情感的宣泄,文风孕育在作者行文的修辞、语法以及图形图像之中。外国文学中同样重视修辞的运用,而且外国文学作品由于其词义的广泛性,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将作品主题价值的外延意义向读者传递出来。外国文学作品不仅以其内涵与读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而且其外延同样可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这一点与荣格的本我的意义以及心灵之间的关系理论不谋而合。外国文学在其作品之中所运用的全景技术更加突出,通过强调与事件关联的某些要素以达到强化与渲染的效果,与长篇大论的叙述及解释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这样的全景技法所表现的意象更易捕获读者的注意力,也更加节省笔墨,同时,更加具象与生动。在外国文学作品之中,通常会同时使用多条线索对主题价值进行衬托,作者通过在行文之中的时间感一步步逼近,将读者带入作品深处,与此同时,通过在行文中的空间感一点点地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拉近,直到读者走入作者的内心,通过行文的抽象达到移情的效果,进而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象化的包括意识、思维、想象、心理、生理在内的一切可资调动的“读者资源”共同涌向一个作者的终极目标———主题价值。也正因为如此,美国的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才在其诗作之中这样说:“书能将你的心带向任何一片热土,而我则从不曾离开。”外国文学作品中洋溢着的因地域而不同的文风,为读者提供一种近乎美妙的方式阅读、学习,并使读者享受作品所带心灵的按摩。作者以文风所达成的主题价值是作品的制高点,作品中的主题价值也常常会因此占据人们的心灵,这也是某些伟大的文学作品得以永恒的原因,因为这些作品的主题价值符合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人文精神。

(二)从心灵层面发现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心灵层面是人类作为客体与世界进行交流与建立关联的最高阶的通道,外国文学作品在这方面的成就要远比国内的文学作品更为出色,国内新时期的较为流行的文学作品要么是以低俗悦人,要么是以玄幻骇人,少有能够自然而然地真正地与读者建立心灵沟通的优秀作品,而外国文学作品更重视作者与作品、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从主体到客体,再从客体到主体的心灵协调与象征的能力,更关注个人层面之中的心灵统合能力。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的伟大作家亨利•瑞德•哈格德在其名著《她》中即以心灵层面的映射为读者营造了一个个“造梦空间”,以至于瑞士的伟大心理学家荣格也会经常在其作品之中对亨利•瑞德•哈格德杰出的描写加以引用。这就如同读过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与《巴黎圣母院》中足以震撼人类心灵的描写一样,透过文学的张力直达读者内心深处,并以此触及读者灵魂棱镜之中的心灵层面的主题价值的显现。再如法国伟大的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中为读者展现了一场以涅槃为开始的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的生离死别正是他们崭新的爱情的开始,这场以毁灭开始的爱情对于读者心灵的撞击是不言而喻的。

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的评估与弘扬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是一种既可以被低估又可以被高估的价值,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的主要工作并非仅仅为了主题价值,主题价值仅仅是文学作品中作者借以抒发其对于生活看法的一种表象。文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学,从另外的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认为是神学,尤其是在外国文学作品之中,那种坚不可摧的悲剧性的命运主题往往会让人真的相信冥冥之中有神的存在。外国文学作品会以探索人类的命运作为其主题价值,并且,每部作品中的主题价值都会在作品中不断地闪现出来。针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的评估应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以及参照那些足以影响作者文字的信仰与宗教因素,并加以综合考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公允、更加客观地对外国文学作品之中的主题价值予以正确的评估。比如,相传为古希腊的盲诗人荷马所作的四十八卷的《荷马史诗》中关于希腊的民族英雄式的人物阿喀琉斯的命运的描写就能够佐证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神学性质的主题价值,一个近乎完美的英雄形象,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同时,非常凑巧也非常不幸的是敌人的箭又偏偏射中了他的致命弱点,读到这里所有读者都会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而叹息,同时也会对这部文学作品中所弘扬的荣誉、尊严、命运的同一律感到犹如神谕般的不可抗拒。

德国伟大的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在其辉映千古的伟大作品《浮士德》中,再次将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的评估与弘扬提到了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并在其中为全世界的读者展示了那道著名的“浮士德难题”,即自然欲求与道德渴求之间孰轻孰重以及二者之间如何平衡的难题。《浮士德》中囊括了人生之中可能经历的五大悲剧:知识、爱情、政治、艺术、事业,这五大悲剧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史中的悲剧命运的象征。道德渴求固然是崇高的,但是自然欲求亦是神圣的,面对这种两难境地,人类究竟要何去何从?也许正因为找不到正确答案,因此,浮士德选择了追随魔鬼继续探求,这就像从不曾休息的西西弗斯,明知道巨石必然会从山上不停地滚落下来,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没得选择。

三、结语

罗素曾经说过,回避某一事物,尤其是自然的事物,不但不会使其减弱,反而会使其得到某种程度的加强。这一切皆缘于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期望与回避期望的力量,在这两种力量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回避的力量愈强则期望的力量愈旺。这是因为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期望与回避的力量是成正比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中所流露出来的主题价值在作者的笔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两种力量:一种力量源于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期望,另一种力量则源于作者的主题价值思想。这两种力量之中,任何一种力量愈强,则另一种力量会随之愈强。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愈具有正能量,则读者在阅读过程当中所获取的思想也就愈具有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与作者在作品之中所传递的主题价值为人类文学宝库共同谱写了一曲永恒的绝唱,外国文学作品之中的主题价值也在不断地为读者释放着灵感、智慧与情感之微光。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篇11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思维;价值问题;学习兴趣;善于发现;质疑问难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变革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学习过程的转变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要实现这一变革,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认识活动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理论或实际问题,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我国宋代教育家程颐指出“学者先要会疑”、张载提出“学则必疑”,从中可见“质疑”的重要,问题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它能驱使个体积极思考、探索,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思维的发展,获得新的知识,产生创造性的成果。

一、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好问”是初中学生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通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

(一)问题能推动思维的发展

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为打破语文教学“满堂灌”、“一家言”的现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语文教师在各方面都做了不懈的探索。对于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点,大家都达成共识,但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所采用的提问方式,大多是教师问学生答,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学生问老师答或学生问学生答的还是不多见,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学生还是被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没有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学生的思维方式只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迁移,缺乏发现性、创造性,问题意识仍然没有培养起来,这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其实,青少年由于心理和生理的特征,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感,富有探索精神,在遇到问题,产生矛盾时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在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由“问题”到“问题”的整个探究过程中,伴随着原有问题的解决,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在享受到因解决原有问题而带来的成功的快乐之后,学生会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去迎接新问题的挑战。这样学生就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中得到很大进步。问题是未知通向已知的大门,不会提问题,连“门”都找不着,自然是永远进不了知识的大门。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时时处处见疑,进而努力解疑,从而发展思维,成为有头脑、善思考的人。

(二)问题是学习兴趣的起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是个好帮手。学生感到迷惑、产生问题的地方,其实就是他感兴趣的地方。如果能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引导,就会激励起他的探究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

如我在进行《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预习中围绕着一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那时的说法是,花与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学生提出疑问:“‘那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为什么会有如此荒谬的言论?”学生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有利于他们对课文写作背景的深入了解,我在表扬他们敢于发问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去了解十年的社会背景。学生的探究兴趣很大,各合作小组在课后通过咨询老师、家人,查阅资料,了解到了十年国家、社会的大致情况,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对课文主旨——历经劫难的紫藤箩和人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能有更深入的体会感受。学生对知识具有好奇感,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然后再去探索,去寻找答案,在这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就能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三)问题是学习情况的反映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提问可以反映出他们理解的难点、困惑的内容。教师备课,毕竟是从成人角度来理解教学难点和重点,有时候,与学生学习时感到的难点未必一致。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提问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还是《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课文对紫藤萝作了很细致的描述,“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在学生的提问时间里,还是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紫藤萝到底长什么样子的?”。根据这个问题,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案,恰巧学校花廊顶上长着一片紫藤萝,时值春天,藤萝花盛开。我安排学生课后去观赏这一片紫藤萝,学生在观赏过程中不断地把眼前实景与课文描写花的句子联系起来,既真切地感受到了花的勃勃生机,还学习到了不少描法。看来,问题确能使教师更及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所惑、所需,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质疑、解疑来进行语文学习,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二、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学生的质疑,能给语文教学注入活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文是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一)创设质疑的情景

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质疑情景,首先,要改变教师的领导观念、教材的权威地位。我在教学中,是以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身份出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支持帮助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

我还注意营造一种无拘束的交流气氛,让学生们能把自己的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并不过早评价,而是注意引导学生解答学生的问题。如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我多采用这种“问题教学法”。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对不懂解释的字词,可以在自读过程中发问,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绝大部分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这样,在文言文字词析疑的学习中,学生们专心致志地阅读,不懂的问题大胆提出,而已经弄懂问题的学生争先恐后地为不懂的同学解答,学习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提高了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在学生中建立一种学习心理安全感,对学生活跃良好思维极为有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使学生敢问。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

此外,教师对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从正面予以积极的评价,允许“百家争鸣”鼓励不同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对正确、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及时表扬鼓励,而对一些错误的观点看法,也给予了精神上的肯定,然后再共同分析其思维不合理的原因,让学生自悟自明。用一种良好的、民主的学习环境来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唤醒质疑意识

如何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我首先教育学生“转变观念”,要懂得质疑提问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有问题是正常的,都没有问题才是不正常的道理。接着我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要让学生主动地质疑问难,一旦学生有质疑表现时就马上给予机会,鼓励他们敢于表达、敢于发问。

在教学中,教师就课文内容要充分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是进行独立深入思考的结果,这正是学生思考有深度的表现。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我根据课文内容启发学生自主体会课文的知识点。我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对课文应该思考的哪几个问题,如从人物活动、人物精神特点、历史发展趋势等几个角度,由浅入深有效质疑,学生很快就能提出好几个问题,如文中的唐雎是如何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的?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春秋战国时期“士”的什么共同特点?唐雎真的能阻挡秦王吞灭安陵的决心吗?

我还非常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他们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只有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才能产生越来越多的问题,促使他们主动思考、解答、探索、反思,不断进步。

(三)激发质疑兴趣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学习内容。

我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创设既靠近教学内容,又属学生熟悉的、难易适中的、并能自行研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探索解决。如在《五柳先生传》教学时,五柳先生的读书方法是“不求甚解”,这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不求甚解’是一个贬义词,为什么用在五柳先生身上?”,学生围绕这个问题纷纷展开讨论,有人认为该词用得恰当,有人认为用得不当,持不同观点的同学频频“发难”:“不求甚解”是指读书不要求深入理解,那如何能理解书的精髓呢?、如此读书,读了也是白读,于我们青少年有何益处?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反方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也提出了看法。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应该与下文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联系起来理解,这是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由于老师设计了恰当的问题情景,学生自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讨论中促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形成有效的合作学习,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

三、引导提有价值的问题

唤醒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他们创设了质疑的良好环境,调动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让学生提的问题有价值,有意义呢?陶行之先生曾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题并不容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对提问的方式方法,提问的切入点选择不当而导致所提问题价值不大,有个别学生纯粹是为了凑热闹而随便提个没有任何价值的问题,故此,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技巧,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问题。

(一)加强自身问题意识

问题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我们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不强,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迫切性也就缺乏深切的体验,问题教学往往浅尝辄止。如果在备课时只是简单地看一下教学参考书,在问题的设计上更是毫无思考,毫无新意,在上课教学时提不出好问题,提不出精彩的问题,这样就更难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也更谈不上学生创新地解决问题了。所以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学习相关理论,端正教学观念,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科学知识,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另外,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坦诚承认自己的不足,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和学生共同研究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本人在进行《伟大的悲剧》一课的教学时,就曾自问过这样的问题:题目“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为什么说是“伟大”的?“悲”体现在什么地方?“伟大”又体现在何处?由于能够深入思考,循文发问,对主人公的思想境界作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悲剧”伟大之处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对课文存在疑问的地方大胆发问就显得得心应手了。学生果然提出一系列问题:“斯科特一行不为阿蒙森作证,可以吗?”、“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的阿蒙森作传,却充满豪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其实学生在提出和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已经回答了我在前面提的问题了。

(二)传授质疑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才能解决引人深思的有价值的问题。常见的设疑方法有:

(1)围绕课题发问,学生如能围绕课题提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大自然的语言》,题目能否换为“物候现象”?为什么?

(2)抓住相关知识点的重点字、词、句发问,课文中有的字词句含义比较深刻难以理解,这就需要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突破,如《散步》中的一句“好像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其中“世界”应该怎样理解呢?

(3)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取发问,如《智取生辰纲》一文中,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笔墨写杨志的智押,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

(4)理论联系实际发问,如学习了道理、事例论据,请围绕“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道理论据和事例论据。

(5)对比质疑发问,如李清照《武陵春》的教学,在课堂导入时,我让学生回忆背诵了词人的另一首词作《如梦令》,本意只是简单地引入课文。但有学生提出问题:李清照的两首词风格为何迥然不同?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让我意想不到,它有利于学生理解词人的生平背景和作品思想风格。我让学生课后查阅李清照的生平资料,收集反映词人不同风格的作品,通过这些活动来解疑,学生都很认真去完成这个任务,并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出很好的解答。

当然,除上述外还可以从写作方法、背景资料等方面去设疑、思考、解疑。学生在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抓学生创新的火花,及时鼓励表扬,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提得好在何处,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叶圣陶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真正使语文教学走到探究式的自主学习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中学语文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6年4—6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