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精选5篇

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再生资源精选5篇。

再生资源 篇1

1、短期内,水是可再生的,比如,雨水、河水、湖水,但是水的循环速度如果比水的污染速度慢,某些地方的水由于地质、天气、降水等的原因可能不会再生。

2、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主要是通过合理调控资源使用率,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主要受自然增长规律的制约。

3、按照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定义来说,水资源完全属于可再生资源,因为它是可以重复利用的。

(来源:文章屋网 )

再生资源 篇2

1、太阳能:来自太阳内部氢原子核聚变所释放出的巨大辐射能量。

2、水能:水力资源是能源之一,属水域水力资源的范畴,是水利资源的一部分。

3、风能:风能资源是因风力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资源,风具有的动能称风能。

4、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喷发及地震的能量。

5、生物质能:是指通过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

再生资源 篇3

今年暑假,正是热火朝天的季节,人们都喜欢呆在家里,打开空调,吹着冷气儿,看电视、玩游戏、写作业,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可人们万万没有想到,我们的这些行为,导致了煤荒,而煤荒又导致了电荒。

前几天,正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我去商场买本子,路过邮政大厅的时候,我突然感到一股十分舒服的凉气扑过来,转头一看,我的天,邮局的三个门都敞开着,走到里面一看,两台柜式空调,都开到18摄氏度!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面临着严重的电荒?

我从报纸上了解到,煤荒已经导致了电荒,为什么煤会荒?是因为用电负荷过大,发电厂的叔叔阿姨不得不不停地烧煤发电,为了防止煤烧完,电业局的工作人员不得不拉闸限电!

如果人们再把空调的温度调高一些,晚上,人们再少开几个灯,不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吗?

现在,我们的用电量都要受到限制,国家电网才不会受到损害,难道,都到现在这样的地步了,人类还不觉悟吗?人类还会继续挥霍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资源吗?

煤,是上亿年前的森林因为地壳活动,被埋到地下才成为煤的,如今我们没有了煤,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了不方便,人类的生存问题也会在到威胁。

今天,陆地上的森林所剩无几,我们的煤,也为数不多,也就是说,几年后,或者几十年后,或者再远一些,几百年后,我们的煤一旦用完,我们将无法再短时间内,造出更多的煤!

再生资源 篇4

【关键词】厂拌热再生 工艺流程 社会经济效益 工程评价

1 前言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量快速增加,超载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交通荷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已建成道路车辙、开裂等路面病害越发严重,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道路都相继进入大、中修期。大量的翻挖、铣刨沥青混合料被废弃,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对于我国这种优质沥青极为缺乏的国家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并且大量的使用新石料、开采石矿会导致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根据粗略统计,在我国每年有超过200万吨的旧沥青混合料被废弃掉,其中所含沥青超过10万吨。且废弃的混合料数量会随道路里程的逐年增加而增加。石油沥青是路用沥青的主要来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现已存量匮乏。调查显示,对废弃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可节约材料费用53.4%,路面造价降低约25%,沥青节约50%。根据我国80年代的铺筑经验,材料费节省43%~51%,工程造价降低20%~50%,与国外的经验基本一致。

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整体性能也许已不能达标,但其中旧料作为路面材料仍具很高的价值。所以若沥青路面能够再生利用,达到良好的路用性能则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节省工程投资,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2 厂拌热再生技术施工工艺流程以及设备

厂拌热再生技术目前已较为成熟,国内外大量的长期实践证明,厂拌热再生混合料路面不仅能够达到并保持所要求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而且还具有更好的抗车辙性能。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就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铣刨后运回拌合厂,再集中破碎、筛分,根据路面不同层次的质量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旧沥青混合料的添加比例、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在拌和机中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合成新的混合料,从而获得优良的再生沥青混凝土,铺筑成再生沥青路面,如下图1所示。

图1 厂拌热再生施工流程示意图

3 厂拌热再生技术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以及工程评价

(1)经济分析:沥青再生技术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节约了集料、沥青材料费以及废料的运输费、堆弃费。

以刚完工的G107马村立交至黄河大堤段改建工程项目为例,回收旧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为 4%,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为4.7%。与生产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挖除1km 4cm 旧路面,重新铺筑4cm的新路面,同时,旧料的掺配比率为a%,再生采用第二烘干筒再生,它们之间的直接经济效益比较见表1。用下表中普通沥青混合料的金额减去沥青再生的金额,即为铺筑1km沥青路面沥青热再生所节约的总费用:

52750+2957.4a-57500-159.46a=2797.94a-4750

在不同的旧料掺配比例下,生产每公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可节约的费用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旧料利用率越高,经济效益越显著,在路面养护中,理论上可以使旧料 100%再生利用,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表1旧料的掺配比率为a%沥青热再生与生产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直接经济效益比较

序号 普通沥青混凝土

项目及材料名称 单位 计算式 数量 单价 金额(元)

1 挖除旧路面 O - 12500 3.2 40000

2 铣刨旧路面 O - - - -

3 运输旧料 m? 12500*0.04 500 18 9000

4 弃料场地(堆2m高) O 500*2 250 15 3750

5 破碎筛分 m? - - - -

6 再生剂 kg - - - -

7 旧料代替的沥青(含运费) kg 500*1.59*4%*a%*1000 318a 4.5 1431a

8 旧料代替的集料(含运费) kg 500*1.59*a%*96%*1000 7632a 0.2 1526.4a

9 小计 52750+2957.4a

热再生沥青混凝土

10 挖除旧路面 O - - - -

11 铣刨旧路面 O - 12500 4.2 52500

12 运输旧料 m? 500 10 5000

13 弃料场地(堆2m高) O 0

14 破碎筛分 m? 500*a% 5a 2 10a

15 再生剂 kg 500*1.59*4%*a%*4.7%*1000 14.946a 10 149.46a

16 旧料代替的沥青(含运费) kg - - - -

17 旧料代替的集料(含运费) kg - - - -

18 小计 57500+159.46a

表2 不同旧料掺配比例下,生产每公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可节约的费用

掺配比例 10% 20% 30% 40% 50%

节约费用总额(元) 23229.4 51208.8 79188.2 107167.6 135147

G107新乡段大修改造项目中旧料掺配比率为25%,顾可节约的费用为:65198.5元/km。由此数据显示,整个项目所节省的费用是相当可观的。

(2)环境效益:厂拌热再生技术除了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外,还间接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而这方面的效益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原因如下:①铺筑再生路面而充分利用了旧沥青混合料,解决了沥青路面翻修所产生大量废料对环境污染问题,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符合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废物资源化的要求;②节约沥青和砂石材料,减少了对材料的需求量,又有助于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缓和沥青材料供求的紧张状态;因为节省了投资,降低了工程造价,使某些原来不能及时翻修的旧沥青路面得以修复,从而改善了道路状况,提高了公路的运输能力,减少了轮胎的磨损,降低运输成本,减少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保证行车舒适安全。

铺筑热再生沥青路面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有些环境专家认为甚至比直接经济效益更有意义。

4 个人薄见

通过G107新乡段大修改造项目中各项试验数据可发现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各项指标均能符合热拌沥青混合料规范要求,施工完成路面至今未见明显不良效果,路面平整无车辙、沉陷、松散等病害问题。而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矿料,减少路用矿料开采,同时保护环境,既保护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更利于环保。同时使用再生路面技术减少了大部分沥青熔化、加热工作量,减少了养路工人与熬制沥青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接触,改善了劳动条件,是对劳动者人身健康的直接保护。这也是我发表此文章的初衷,希望厂拌热再生技术得到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广泛运用到实践中,以及环保节约的理念得到更有效的证实!

参考文献

[1]张文会。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4.

[2]邱健。再生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与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3]黄建跃。谈发展沥青热再生技术的几个关键问题。公路,2003.8.

[4]杨彦海。再生沥青性分析与评价能。东北公路,2003.4.

再生资源 篇5

关键词 资源再生;产业;战略选择;循环经济;线性经济

中图分类号 F0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5-0006-06

党中央、国务院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个判断是完全正确的。纵观世界各国资源战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开采原生资源战略,这是传统的工业社会普遍确立的模式;其二,“储备”型资源战略,这是经济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仅有的资源,暂时不用或少用,花钱购买其它国家的资源,这种模式,是第一种战略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三,再生型资源战略,这是应对资源短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中国已经成为资源消耗大国,选择何种战略,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1 “资源再生产业”是必然兴起的朝阳产业

1.1 “循环经济”取代“线性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据统计,经五千年“开发”,全球“可工业化开采”的矿产资源绝大部分已不在地下,而是以“废旧物资”的形态堆积在我们周围,其中 85%“富积”在发达国家。废旧物资是全球唯一在增长、迟早要取代地下矿藏、俯拾皆是的“富矿”。日本、德国正是针对这一现状,率先将运转了300年的“开采―产品―废弃”的“线性经济”,改造为“产品―废弃―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成功的用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随后,其它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再生法》,不惜大规模封矿、停炉进行产业转型。美国再生产业规模目前已达2 400亿美元,超过汽车行业,成为美国最大、解决就业最多的支柱产业之一。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为解决因“苏联老大哥”撕毁合同而出现的资源短缺,总理发出了“抓紧废物利用这一环节,实行收购废品,变无用为有用”的号召。并组织建立了16万个遍及每个角落的回收点,实行了“牙膏皮换牙膏”政策,形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完善的回收系统。随后,发达国家吸取中国的经验,将其发展成一个集“回收”与“再制造”为一体的独立产业―资源再生产业(也称第四产业)。巨额资金的投入、优惠政策的导向、前沿科技的支持,使其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20世纪末发达国家再生产业规模为2 500亿美元,本世纪初已增至6 000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可达1.8万亿美元。资源再生产业之所以取得长足的进步,其根本原因是:人类在不可逆转的资源枯竭面前,发展“再生产业”,已成为唯一的选择。资源再生产业大发展,使人类又逐渐恢复为“收支平衡”的循环状态,使人与自然再一次由对立走向和谐。

1.2 “经济全球化”必然形成“国际大分工”和“国际大循环”

由于商品的生产过程(可称为动脉系统)是一个由“技术密集”的科研,到“劳动密集”的组装过程。而废弃物的再生(可称为静脉系统),则是一个由劳动密集的“拆解”(反安装)到技术密集的“提纯”的“反生产”过程。因而,在国际大分工中,形成了发达国家的科研成果、核心部件等“技术密集”产品,在发展中国家通过“劳动密集”加工、组装成最终产品。废弃后,在发展中国家通过劳动密集,一部分翻新后,供发展中国家使用,一部分拆解成初级原料,再到发达国家去提纯的大循环。如过去完全在德国生产的奥迪车,现在采用的是日本电器、德国发动机,最后到中国组装。报废后送到发展中国家,一部分翻新、大修,成为二手车、零部件。一部分拆解成各类金属,再到日、美冶炼成特种钢进入第二轮循环。显然,“劳动密集”的加工、组装和翻新、拆解程序,最能发挥廉价劳动的优势。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成功,也在于此。因此,全球“制造业”和“再生产业”不是转移了,而是形成了全球范围的专业化分工。这一全球化“大分工”,“大循环”,使企业更加专业化、上规模而高效节能。这一无限循环、高度专业化的“共同体”,可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资源问题,实现人类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从以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小循环”,到以国家、地区为单位的“中生产”、“中循环”,直至今天的全球化“大生产”、“大循环”,也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1.3 “循环经济”正在改善我国的生产关系和极大地解放生产力

资源匮乏的东南沿海地区,进口了占全国进口总量85%的“废旧物资”,获得的廉价原料多、装配出口产品也多,经济发达。而西北地区,企业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严重,经济落后。中国的东南沿海已基本上形成了:每增加1万t进口废旧物资,就增加就业1千人,节约原生资源120万t,少产生“三废”10万t,节电1 000万kW・h,增加产值1个亿的模式。

我们在深圳一家大量利用国外废旧电器的惠科公司了解到,该企业由4名大学生集资8 000元起家,短短3年,已经形成400万台显示器、电视机以及几十种电子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值达16亿,解决了1万多人就业。因为该厂产品的反修率、价格远低于原装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外,而且供不应求。造成污染的环节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在广东,类似事例不胜枚举。仅广东贵屿一个镇,每年就加工55万t进口废旧电器。为我国电子产业提供了大量元器件和原料。据当地政府保守统计,每年从废旧电器中拆解出来的塑料13.8万t(相当于40万t石油);铁、铜、铝、锡等五金25.8万t;贵金属6.7t,其中金5t、银1t、钯0.7t。尽管也存在着污染问题,但与从矿石中提炼同样数量的金属、生产同样数量的元器件相比,耗能耗材、环境治理成本低几十倍。而国家要建成同样规模的企业,则需要几百亿的投资和多年的大规模基本建设。经中国电子工程院的专家们考证,贵屿堪称世界废旧电器回收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单手机一类就拆解出近2 000种构件,100%被回收。这显然是任何高科技设备所办不到的。更重要的是,还解决了十几万农民就业,使上万个家庭脱贫,体现了以人为本。相比之下,美国尽管每年为废弃的300万t“废旧电器”投入数百亿美元的处理费,回收率也仅为8%,成为一大公害。

浙江有关部门负责人感慨的说:浙江是没有多少金属矿藏的资源小省,成为产值超万亿的五金产品出口大省,再生产业功不可没。由于这类企业大多没有先进的设备、厂房,产品又缺少“科技含量”,进口环节还常打“球”。因此很少见诸报端,也从不列入上级的参观名单,是地方的“秘密武器”、“保肚子工程”。

另外,中国东南沿海大量翻新发达国家的旧设备,也是创造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纵观日、韩、台、港发展史,无一不是靠二手设备起家。发达国家为了刺激经济,纷纷制定“加速折旧法”,连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设备都在更新换代。而大修、翻新那些换代设备属于密集劳动,因此,发达国家的车辆、设备平均不到设计寿命的1/3便只能废弃(汽车平均7万km、电器平均2万h),报废后的设备则大部分成为垃圾。而中国养活着10亿农民的乡镇企业,是进占国际市场的主力。他们大多没有贷款资格,无力购买先进设备(生产中低档产品也不需要太先进的设备)。如果通过密集劳动大修、翻新发达国家的换代设备,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能源,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企业装备。中国许多乡镇企业,至今还在使用国有企业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淘汰设备。近年来,大量进口的二手设备,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使众多企业设备更新。常识告诉我们,决定设备质量的是设备的品质,而不是新旧。统计表明,利用密集劳动翻新旧设备,比制造新设备耗能、耗材以及成本均降低一半以上,符合中国的“国情”。在济南复强公司看到,徐滨士院士发挥密集劳动的优势,利用先进的纳米技术,拆解、翻新旧发动机,其品质达到或超过新发动机,节约资金、材料、能源达60%。如能推广,将给我国的发动机制造及汽车配件带来一场向“循环经济”转型的革命。目前,中国对二手设备的关门政策,使中国失掉了全面提高乡镇企业装备的时机。如今,大量发达国家的二手设备,正在被印度及东南业各国利用。

中国的再生产业,既未列入“国家计划”,也未经“专家论证”,更没有得到多少优惠和扶持。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东南沿海地区解决资源、环境、就业的支柱产业,是由于顺应客观规律,由市场调控的必然结果。是先进的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从海关公布的数字也可看出,进口废旧物资越多的地区,经济越发达。南北经济的巨大反差,是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循环经济”,与代表了落后生产力的“线性经济”,两种产业结构较量的必然结果。

2 发展再生产业是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

2.1 资源再生产业是一座永不枯竭的“富矿”

据专家分析,世界上一些主要矿藏可供开采的年限:铜为53年,铅21年,锌23年,锡41年,镍79年,钴67年,钨42年,石油55年。可以说本世纪内,全球将基本无矿、无油可采。另外,中国每出口10个集装箱由各种资源组成的产品,就有6个空回。资源“透支”达60%。这就意味着中国正在用自身的“血肉”,满足全世界的需求。同时,大量进口矿砂,无异于进口污染。如进口1万t铜矿,就有8 500 t高硫、高砷,对生态危害极大的矿渣永远留在中国。加上运输、选矿、冶炼大量消耗水、煤、油、电,能耗、环境代价极其沉重(洗1 t矿,就要污染100 t水)。因此,如何解决中国的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头等大事。事实上,50年前的日本、德国;40年前的韩国,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20年前的“珠三角”、“长三角”这些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也都曾面临资源与发展的尖锐矛盾。最终解决这一矛盾的,正是由于发展再生产业,形成了资源可反复利用的“循环经济”。

由于中国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大量生产、生活资料还在由发达地区向贫困山区逐年“降级使用”,不会在短期内报废,只能为中国提供20%~30%的原材料。显然,仅靠国内的废旧物资,是无法满足正在为全世界制造产品的“世界工厂”的资源需求。而发达国家的人均物质消耗约是中国的30~40倍。如:日本人均每年报废450个塑料瓶,是中国的200倍。发达国家的金属蓄积量近1千亿t,其中大部分处于闲置和报废状态。如有一百年历史的“世界钢都”美国匹次堡,已永久停产,成为几百平方公里的“钢铁坟墓”。而中国的钢铁蓄积量不到100亿t,就连废弃建筑里的钢筋,都被手工凿出来回收利用。因此,那些认为国内废旧物资尚未充分利用,而反对进口的人,显然对全球可再生资源的分布缺乏了解。发达国家每年产生废旧物资约40亿t,其中30%被利用,30%为很难再生的“垃圾”。剩下16亿吨因其成分复杂,机械无法分辨,需要靠昂贵的人工分捡、拆解才能利用,成本超过了其承受能力,只能焚烧填埋。理论上讲,废旧物资是“放错位置、混合在一起的资源”,天下没有不可利用的“垃圾”,关键在成本和技术。因此,大部分在发达国家依靠补贴才能处理的“垃圾”,往往是我国回收大军眼里的“抢手货”。如果我们吸取东南沿海的成功经验,每年利用发达国家40亿t废旧物资中的5亿t,可节约包括水、煤、油、矿、木材等原生资源600亿t、少产生“三废”50亿t、节电5 000亿kW・h、解决就业5 000万人。加上国内“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将基本实现资源的收支平衡。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将由线型转变为循环型。

2.2 没有“资源再生”就没有中国的“环境保护”

我们既要环境,也要发展。而没有产业化的环保,是只有发达国家才行得通的“高消费”、“奢侈品”。中国要维持生态不进一步恶化,照“洋教条”推算,每年至少投入1万亿。而中国尽了最大努力,才达到目前的3千亿。巨大的缺口怎么解决?出路只能是成为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智者”,把污染源变成资源、财源。把环保由纯消费事业变成高回报产业。能产生高额利润和解决大量就业的再生产业,才是发展环保事业的最有效动力。我国的再生产业,每年把上亿吨严重污染环境的“废旧物资”转化成资源,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部分绿色GDP,不仅没有成为经济负担,还成为我国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东南沿海的再生企业,把大量在发达国家被视为“垃圾”,需要花大钱处理的废旧渔网、瓶砖、农膜、电器、机械设备回收利用,净化了环境,增加了GDP。另一方面,中国耗巨资开采和进口的几亿吨矿石,平均回收率不到30%。在开采、运输、冶炼过程中,每年要产生几亿吨有毒矿渣和几百亿吨废水。高耗能(燃煤)不仅留下堆积如山的煤矸石、粉煤灰,还形成了大面积的酸雨,造成上千亿元的损失。只有用回收率高达95%的进口废旧物资,取代回收率不到30%的矿产资源,才能减少严重污染环境的“固体废物”。中国的回收率低,并非中国的回收大军“扒拉”的不彻底,而是因为堆积如山的矿渣很难再生利用。中国的治淮工程投入了大量资金,关闭了大批企业。但由于这批地方赖以生存的企业“关而不死”,环保设施“设而不施”,效果并不明显。如果我们将这批“五小”企业,象广东、浙江的企业那样,大量利用清洁的“再生资源”,污染是可以解决的。另外,利用木材生产一次性筷子和板材、家具出口,被中国一些环保人士深恶痛绝。经调查,由于市场需求,山东等地已形成了速生林的绿色海洋。如过去作为国家重点扶贫对象的沂蒙山区,种速生林后,每亩收入由不到100元增加到1 000元。加工成板材和家具后大量出口,不仅迅速脱贫致富,而且环境大为改善。林区的负氧离子超过平均值几百倍,成为天然氧吧。日、韩的回收率很高,报废的木制品被做成纸浆回到中国,又节省了大量的木材。木材加工属于密集劳动,还解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力。

人类生存就要消耗资源、排放“三废”。一味限制消耗和排放,最终只能使人变猿,只能妨碍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而人类即使完全回归了自然,仅靠地球的循环能力,只能养活三亿人。因此,只讲保护和回归,是消极、被动的环保。而将污染源再生成资源,形成消耗越多、排放越多、再生越多,生生不息的国际大循环,才是积极的、符合国情的环保。在中国,没有资源再生就没有环境保护。

3 中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资源再生产业落后和进口渠道不畅

计划经济年代,中国一直沿用“国情”与中国完全不同,资源丰富、人力不足的“苏联老大哥模式”。即不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靠高消耗换取高速度。这种“重开采,轻再生”的传统“线性经济”,不仅导致中国各种资源迅速枯竭、能源不足、投资规模过大的“经济过热”,而且造成了“资源再生产业”的“先天不足”。多年来,中国没有投资一个有规模的资源再生项目。100多家国有骨干企业、1 000多家上市公司,没有一家专搞资源再生。而后天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中国的废旧物资十分贫乏,靠收集民间几代人用过的破烂,数量少、质量差。这一切,使即将成为中国原料主要来源的“再生产业”,长期处于先天不足和营养不良状态。使中国再生企业现代化、产业化程度在600个行业中都排在末位。由于中国再生企业弱小、分散,国内又没有一个规范的交易市场,废旧物资都要从占有先机的韩、台、港中间商手上购买,大部分利润被赚走,中国成了廉价的“加工车间”和“垃圾处理站”。那些在发达国家吃补贴,又到发展中国家卖高价的“中间商”,大多属于无视法规的“黑社会”。“洋垃圾”就是他们调包、搀假的结果。因为中国的再生企业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对品类繁杂的废旧物资只能各取所需。价值不高、难以提取的只好丢弃或焚烧,造成污染。因为货源和政策不稳定,中国这类企业基本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作长远投入、不上环保设备,成为一查就停、一罚就跑的“再生游击队”。中国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及“中间商”深恶痛绝,随之制定了限制废旧物资出口的《巴塞尔公约》。过去,日本企业只需把“处理费”交中间商,废旧物资就可轻易出手。《巴塞尔公约》阻断了这条“黑色通道”,中间商也曾偷运出去一部分,一旦被发展中国家发现,难免被重罚。结果,日本每年4亿t废旧物资中的相当一部分出不去又填埋不起(填埋费已达2万日元/t),只好在日本列岛“大漂流”。有的偷偷倒进海里或焚烧,造成污染和浪费。专家称之为“静脉栓塞”。制定国际公约是必要的,但造成大批廉价的可再生资源滞留在发达国家,迫使发展中国家大量开发原生资源,终非上策。怎样才能“泼出脏水又不泼出孩子”,只有变“堵”为“疏”。况且堵是堵不住的,一些中间商受暴利驱使,不择手段地走私,损失了关税、助长了腐败。

3.2 障碍来自国民对资源短缺认识不足以及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

中国的普通群众普遍缺乏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盲目追求高消费。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有5万人参加,会后没留下一张纸屑。北京开一次演唱会,会后清理“垃圾”3卡车。为支持“再生产业”,美国总统克林顿下令将政府的汽车轮胎、贺年卡等易耗品换成“再生产品”,并将10月6日定为全民参与的“再生节”。而我们许多地区却在比豪华争高档。在国外,从事资源再生被尊为“创造未来的工程师”。而中国则称其为“破烂王、拾荒的、丐帮、扒拉大军”,成为教育子女“不求上进”的反面教材。一些人把进口废旧物资视为“洋垃圾”、“丢面子”。事实上,中国每进口1 t废纸,可挽救17棵大树,进口1 t废旧物资可节约120 t原生资源。应用“循环经济”的眼光看问题,废旧物资既是制造业(动脉系统)的终点、废弃物,又是再生产业(静脉系统)的起点、原料。那么进口废旧物资等于获得了大量高纯度的资源。而再生产业的产品(再生资源),又为制造业(动脉系统)提供了原料。周而复始,无限循环。

3.3 阻力来自国内外的“利益集团”

“循环经济”取代“线性经济”,是一次规模空前的产业革命。因此,尽管中国具备了发展再生产业的所有优势,该行业仍然举步维艰。主要是遭到了代表传统“线性经济”、“小生产”利益的“三种人”的反对和有关政策的制约。第一种人: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基层劳工组织”。第二种人:传统矿产资源供应商及污染转嫁者。第三种人:国内坚持“线性经济”的传统企业。

3.4 政策的制约

某媒体报道:某地进口的废农膜含沙量超过2%,于是有关部门下令停止进口。废农膜去除沙石主要靠人力,在人力昂贵的发达国家只有焚烧、填埋。而有巨大市场需求和廉价劳动的中国,清除沙石并非难事。因此,全国有近万家小企业赖以为生。一纸禁令,使这些企业顷刻倒闭,几十万农民丢了饭碗。而我国每年进口各种矿砂2亿t,有害成分超过50%,污染、能耗、成本10倍于利用废农膜和其他废旧物资。面对如此巨量的“洋垃圾”,显然是我们挡住了“羊”放进了“狼”。这就是说,对进口废旧物资与进口矿石,由于使用者体制不同,实行了双重标准。另外,国内的废渔网、塑料瓶、纺织品、轮胎等被作为“可再生资源”鼓励回收利用。而国外同类废旧物资却被认定为“洋垃圾”,也在实行双重标准。政策歧视还体现在“宏观调控”中。

4 中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的调查,有以下四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4.1 在经济相对滞后、交通便利的地区建立“资源再生加工区”

资源再生产业具有规模越大,利用率越高,加工和环境治理成本越低的特点。台湾在高雄划出10 km宽、160 km长的地域作为资源再生加工区,利用当时相对廉价的劳力大量拆解、分拣、翻新欧、美、日的废旧物资,为经济腾飞提供了廉价的原料和设备。韩国、香港也都有规模很大的加工区域。对于我国目前再生企业存在的小、散、脏、科技水平低的状况,尤其有必要把“再生游击队”整编成正规军,引进加工园区。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形成由劳动密集到技术密集的工艺流程,形成直接把进口废旧物资加工成出口产品的科学、经济的产业链,或者把已形成规模的加工区域予以规范。如广东的贵屿(旧电器)、河北的徐水(废汽车)、辽宁的芦屯(废塑料),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建立畅通的全球物资回收“绿色通道”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正在为全世界生产日用品的中国,有必要建立一个“全球物资回收系统”,以补充自身的资源消耗。既然这条“静脉系统”将为中国提供80%的原材料,解决数以亿计的就业,减少数百亿吨的废弃物排放,那么中国应象当年石油大会战那样,像加入世贸组织那样,倾国家之力予以疏通。我们提出的具体措施为:由输出和输入国建立类似“世贸组织”的国际机构,进行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如:承担了回收报废汽车义务的汽车生产厂家,把“劳动密集”的拆解程序放在中国,可以使报废汽车回收率由50%达到100%。而需要“技术密集”的稀有废金属提纯则可以放在发达国家,同样使回收率由50%达到100%。这一优化组合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增加就业。否则,发展中国家虽然拥有强大的拆解、分检能力却没有货源。发达国家虽然拥有先进的贵重金属提纯和精加工技术,却无力进行前期的分检和拆解。

4.3 建立“国际再生资源交易市场”

目前,全球“再生(静脉)系统”与“生产(动脉)系统”正在成为并驾齐驱的两大支柱产业。如此庞大的产业,居然没有一个国际化的交易市场,致使流通环节黑幕重重,使企业不得不派出大批人员满世界采购。仅中国徐水县每年派出的采购员就在5万人次以上。我们在日本了解到,仅东京一家饮料厂,每年为处理回收的24万立方“瓶砖”、马口铁等外包装,就补贴25亿日元。而这样的瓶砖走私进入中国,黑市上卖到0.6万元/t。有些还被“中间商”在韩国、台湾、香港中转时加入“洋垃圾”。加工这些瓶砖,企业利润不到10元/t,根本无力改善设备和增加环保投入。又如:日本数十万吨废旧渔网填埋不起(日本填埋场几乎全部饱和),中国又停止了废渔网的进口。日本渔民只好将废渔网放在旧船上,任台风把这些优质原料沉入海里。而原材料奇缺、回收能力极强的中国,废渔网已卖到0.6~0.9万元/t。由于进口废旧物资是由有关部门沿袭计划经济的办法,平均发指标,而申请进口指标又是一个从县、地、省到中央的“艰难历程”,结果,指标紧缺的沿海地区不得不向指标过剩的内地高价收购。专家介绍,废旧物资体积大、附加值低,陆路运输超过200 km便基本上无利可图。因此,内地企业申请的进口指标大多卖给了沿海企业。我们在盖州了解到,当地近千家再生企业没有一家愿意耗时、耗力去申请指标,指标全部来自黑市。寄生出一大批“指标专业户”。因此,成立“国际再生资源交易市场”,让供需双方直接见面,非常必要。

4.4 成立“国际资源再生促进会”

“资源再生产业”由于对技术、设备要求不高,捡破烂又是农民最简捷的就业手段,所以该产业已成为中国弱势群体最集中的弱势产业。目前,中国再生产业头上顶着“外商盘剥”、“政策歧视”、“舆论压力”的 “三座大山”,企业大部分人力、物力用在了“非生产环节”上。而协会是把企业联合起来,自强、自律的维权组织。在国外被视为国家的“基石”。因此,再生企业只有联合起来。而由协会出面建立交易市场、绿色通道、加工园区,比传统的“政府包办”和“国企垄断”,具有更强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在温州看到,最有效地杜绝屡禁不止的“洋垃圾”、假冒伪劣产品的,恰恰是企业自发组织的“温州商会”。另外,中国与资源再生相关的立法和行业标准,是由政府组织专门从事理论研究、对实际情况不甚了解的“专家”,参照国情与我们完全不同的发达国家的标准制定的,往往忽略了中国人力资源丰富的特色,不是以人为本,而是过分强调技术和设备。由协会组织第一线的企业,配合政府制定标准,参与立法,将更加切实可行,而且是“国际惯例”。实践证明,鉴于巨大的国情差异,国内凡是执行“洋”标准以及“洋”模式的地区和企业,经济发展状况都不如那些土生土长,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地区和企业。

4.5 改变“线性经济”背景下的传统观念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