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优秀6篇)

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上,适当地引入课外历史资料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习惯,引导学生从丰富的史料中获得对历史现象的本质认识。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优秀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 篇1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梳理 篇2

一、工业革命

1、含义: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它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原因:工厂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求。

3、概况

(1)最先开始:英国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2)特点:从棉纺织业开始;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3)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4)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明: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英国人史蒂芬发明火车

4、英国工业革命完成: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后扩展到法、美等国。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梳理 篇3

1、西汉时期,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从此新疆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乾隆帝时,新疆维吾尔族“回部”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发动反清叛乱,企图分裂祖国,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3、设置伊犁将军

为了加强对新疆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4、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19世纪六七年代,英俄支持阿古柏,企图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俄出兵占伊犁。

(2)经过:①左宗棠摧毁阿古柏政权,于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②1881年,中国收复伊犁。

西藏问题

1、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

2、元朝时,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立宣政院,从此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域。

3、册封“__”和“班禅”

清朝入关后,顺治帝正式赐予__五世“__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__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4、设置驻藏大臣

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朝于1727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__、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清朝大大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5、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

认识:新疆、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都是错误的,都不得人心,必将以失败而告终。我们要坚定不移的维护祖国统一,坚绝同各种民族分裂行为做斗争。

初三历史复习的有效方法 篇4

一、学会听课

用新的方式听老师复习阶段的辅导课。复习阶段听老师讲课,听什么?听思路,听提炼,听挖掘,听补充、听小结,听解题方法的指导。听课过程中,一有所得,当即记于课本天头地脚处,以供备忘,正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二、学会课后自己整理教材

在历史能力测试中,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闭卷的选择题;一是开卷的材料分析题。主要考察同学对历史史实的认知和迁移以及运用基本的历史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千变万化的能力测试题都离不开考察你对教材的认识。所以,要以不变应万变,抓住教材为本。在整理教材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1)知识主干化。在知识结构的框架下,记住其中的主干知识,不要孤立的记忆它。所谓的主干知识,是指按课标要求掌握的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内容和影响(或作用)。表现在课文中,即是每一课子目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不多,记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并能由此而链接更多的知识点,提高对知识的积累量,进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效力,以及准确性。这部分往往会在闭卷的选择题部分来考察。

(2)知识线索化。在对每一单元知识结构整理的基础上,联系比较上一单元和下一单元的知识,整理出本册书的知识线索,这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在知识线索下,加强对知识因果关系的理解,有的事件是一因多果,有的是多因一果,有的是一因多果等等,注意全面、辨证、多角度地分析。并要注意这些历史对今天社会建设中的启示。这类知识一般在开卷部分以材料为载体多重设问来体现。有的同学往往认为历史考试中有很大部分是开卷的,所以没必要抓教材,殊不知,在考试中时间紧,如果对教材没整体认识和熟悉,根本没法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测内容。因此,教材知识的线索化这个环节尤其重要。

(3)注意教材中的插图、文献材料和注释和课文中补充的小字。课文中的插图:可以用来加深对课文中相关知识的理解。首先,要善于观察,抓住其中隐含的历史信息。其次,掌握一些识图的技巧,如,注意地形图中的图示含义、线条的走向和古今地名国名的变化;了解人物图中的神态;发现景物图中的细节和特征等。文献材料:一般在课文中用黑体字表现,它是史实来源的第一手材料或第二手材料,学习时,注意其出处,联系课文相关内容,解读其中语句的含义,这样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论从史出、史证结合的学习方法。小字部分往往容易在检测中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归纳和知识迁移能力。这个环节的培养有利于我们在考场上把没见过的材料与我们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

三、注意历史复习中的记忆方法。

许多历史知识需要记忆。有好的记忆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知识的记忆法很多,最常用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以下几种:浓缩记忆法、图示记忆法、数字归纳记忆法、联想比较记忆法。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梳理 篇5

一、英国的宪章运动(1936[]~1848年)

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发展,广大工人为了改善劳动、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2、概况:(1)特点: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要求取得普选权。

(2)性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3)意义: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3)思想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工人运动,总结斗争经验,并把它上升为理论。

2、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意义: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三、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梯也尔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镇压人民。

2、经过:(1)1871.3.18,巴黎工人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2)1871.3.28,巴黎公社宣告成立;(3)“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失败

3、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其经验和教训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4、失败原因和教训:①敌人力量强大,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②无产阶级自身尚未成熟

5、《国际歌》广泛传唱:公社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作词,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篇6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的繁荣

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

1、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2、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专制;3、文化:崇尚武力,注重军事训练。

四、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1、布匿战争:

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②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③对战国家:罗马?迦太基

2、西罗马的灭亡和罗马帝国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统治,以稳固政权;

②过程: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五、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①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日本

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征服扩张,于5世纪统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时间:7世纪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2、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伊斯兰教的诞生(穆罕默德)

1、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2、过程:

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加传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教徒出走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的兴起: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

内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特点:西欧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4、罗马教会的地位及影响: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