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里巴巴退市优秀2篇

阿里巴巴退市是怎么回事?那么,为什么阿里巴巴退市?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为什么阿里巴巴退市优秀2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为什么阿里巴巴退市 篇1

近来,盛大、阿里巴巴相继退市,这些消息不禁让我想起一位上市公司高管朋友的抱怨。“人们只看到上市的优点。其实上市公司面临竞争的时候,有时处于劣势。”

她告诉记者,首先,上市公司烧钱烧不起。“对一个产品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公司来说,广告营销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可是,上市公司每个季度要拿成绩单给股东,花钱不敢大手大脚。这就给了竞争对手机会。”此外,上市公司面对新技术和创新常常会犹豫不决,因为创新意味着投入和风险,短期内财报一定会受到影响。“可是你知道吗?在互联网行业,反应慢意味着什么?”她问道。

马云曾经多次在各个场合表示,公司要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股东负责。话虽如此,要做到三者平衡并不容易。尤其是如何说服股东们心甘情愿地陪着你走长线投资的道路?

阿里巴巴主动提出了私有化的策略,但某种程度上来说,私有化也是无奈之举。

从去年开始,阿里巴巴的会员数就开始下滑。2011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阿里巴巴付费会员总数为81.5万,低于一季度末的83.2万。刚刚公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付费会员进一步下滑。金牌供应商会员数为9.9万,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5%,低于预期的10.2万。诚信通会员数量为65.9万,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2%,低于预期的66.2万。

下滑的趋势并没有结束。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武卫在财报电话会议中称,今年会员数将出现负增长,这意味着到今年年底,国际、国外两个市场的会员数可能都将继续下降。

阿里巴巴的收入中,会员费收入占到了绝对的比重,以2010年财务数据为例,全年营收55.6亿人民币,会员费收入占比达67%。在马云的心目中,客户的位置一直在员工和股东之上,会员的流失是他不能承受之痛。

按照武卫的说法,“会员数的减少是因为经济形势前景不明朗,外贸出口市场不好。”但是难以解释的是,在金融危机最肆虐的2008年、2009年,其付费会员数量增长速度惊人。2007年,其付费会员是4万不到,2008年猛增到6万左右。2009年更是翻了一番,增加到11万3千多。

而且有分析认为,越是经济环境不好,电子商务、跨境贸易越能够显示出优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与此同时,对外贸易迅速碎片化。来自美国海关的数据显示:在此之前,近80%中美贸易生意集中在两三千家美国大型进出口公司手里,高度垄断。而在金融危机后,大量的中小企业开始涌入跨境采购中,所占比例迅速提升至40%以上。集中式采购开始向分散式采购发展,这使得采购渠道网络化。

由此可见,可能是阿里巴巴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出了问题。如何留住数量庞大的“蚂蚁雄兵”?

实际上,在2008年,电子商务市场上“按成交收费”的商业模式就开始悄然崛起。

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按照信息发布收费,会员按照年度缴费,所付费用和其成交量关系不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看重的是实际效果。随着“按效果付费”的出现,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遭到了挑战。

武卫也承认,阿里巴巴在改善用户体验和升级商业模式方面,有很多需要做。

阿里巴巴2011年营收为64.2亿人民币,增长幅度为15.5%,而2010年营收约为55.6亿,增幅约为43%,2011年15.5%的营收增长幅度创下近年来阿里巴巴营收增幅的最低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15.5%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增值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和全球速卖通等其他业务收入的提高,营收增长的构成代表了阿里巴巴转型的方向。“速卖通”采用的是“淘宝”模式,不需要交纳会员费,国内卖家实行免费注册,不同的是,按最终成交收取不高于5%的费用;对于国际买家,阿里巴巴免费开放。

业内观点

私有化可以让阿里巴巴集团免于承受拥有上市子公司所需面临的压力,能够制定对客户最有利的长远规划。这是对股东负责的态度:可以提供一次具有吸引力的变现机会,不必长久等待公司转型完成。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 马云

阿里私有化B2B上市公司是一石三鸟。一来便于阿里电商帝国大战略实施。内部资源整合和决策将更加顺畅;二来降低了雅虎阿里股权问题的解决难度。在董事会层面达成一致比同时牵扯资本市场简单很多;三来为B2B上市公司赢得空间,方便其放开手脚大胆改革,排除业绩压力和其他外部干扰。

中国制造商总裁 卜凯军

不是B2B不行了,而是阿里现在的B2B的商业模式需要调整。现在的B2B模式完全建立在巨大营销能力基础上,不是市场本身的推动力。如何改变这种状态,是阿里B2B最巨大的挑战。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吕本富

B2B业务已经遭遇瓶颈,通过股市来募集资金输血的功能已经不大。在股价低迷的情况下以招股价回购,更有利于未来阿里集团内的资源整合。

阿里巴巴为什么退市? 篇2

阿里巴巴集团对其上市子公司阿里巴巴B2B的私有化操作,主要是考虑在集团实行战略转型升级期间,给小股东一个变现投资收益的机会。而战略转型将可能会在中短期内导致收入增长变缓,影响盈利预期。

据悉,阿里巴巴早年的业务模式着重于吸引制造商、贸易公司及批发商通过其网上交易市场销售产品,从而迅速提升付费会员数,实现最大的收入增长。

然而从去年开始,阿里巴巴B2B公司实施了重大的调整,将业务重点从增加会员数向提升买家在交易平台的用户体验转移,这会令付费会员数的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缓。阿里巴巴在过往对外披露的信息中,已提到这一重大转变,并提醒投资者,虽然对此战略的长远前景充满信心,但认为这很可能会对公司中短期内的财务表现带来影响。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将阿里巴巴私有化,可让我们免于承受拥有上市子公司所需面临的压力,能够制定对客户最有利的长远规划。私有化要约也可为我们的股东提供一次具吸引力的变现机会,而不必较长时间等待公司完成转型。”

阿里巴巴退市,其实早有预兆。马云在完成私募之后,有过多次发言阐述他自己的价值观。对于阿里巴巴内部行事的优先程度,马云早就说过:阿里巴巴永远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有一段时间,阿里巴巴还试图加入另外一个要素,把这个顺序变成“客户第一,合作伙伴第二,员工第三,股东第四”。关于这个顺序,马云还有明确的一些言论把它描述得很清楚,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后,马云说过:“不要认为在阿里巴巴投了一点钱,成了股东就可以随便说三道四,以为是阿里巴巴的主人了,不是这样的。在阿里巴巴,股东永远只是一个娘舅的角色。”

敢说这个话的人,必须是一个英雄。马云在过去是这样的一个英雄,他在互联网的应用上,创新式地做出了“网上大市场”的概念。由于过去差不多十五年里,中国制造是全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阿里巴巴B2B业务有效地降低了中国制造在全世界商界范围内的认知成本,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B2B部门作为解决国际间贸易的有效手段经历了高速成长时期。

然而形势在变,当2007年阿里巴巴上市之时,中国制造已经面临很大挑战,到了当下,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进程受阻,作为国际间贸易解决手段的阿里巴巴B2B部门增长乏力是一个必然的事情。可以说,作为上市博弈方的马云,在决定上市融资之时,已经赢了先手。因此他现在有权力在退市时做选择,原价退市,免费使用股东资本五年,这是马云高调背后的实质。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马云从英雄的宝座上跌落。客观而言,马云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后,是为股东打工的管理者,股东既然把钱投给了马云,就是希望他给股东带来收益,最好是有超额收益。虽然作为管理者的马云在内地有很大的影响力,他可以有选择来通过外部资本替代上市公司股东的资本,但是作为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的B2B部门退市对于股东显然是失信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