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冬至的由来及习俗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每年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冬至”,“至者,极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夏历)。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恪遵宪度抄本》“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冬至日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短,黑夜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少,故在短期内气温继续降低。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气候学上则以每5天的平均气温低于10℃的`始日作为冬季开始。
冬至前后,北半球获得辐射少,但夏半年地面积蓄的热量尚未散尽,故这时温度还不是低的时候。冬至后虽日照逐渐增多,但地表热量收支仍然是入不敷出,所以气温在一段时期内仍继续下降。冬至日我国大部地区将进入隆冬时期,常遭强冷空气,甚至寒潮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冷的时期都是在1月份,故民间有“不过冬至不冷”之说。冬至时节,我国江淮之间到大巴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平均气温已降到0℃以下,进入一年中冷的严寒季节。我国人民把冬至过后的日子称做“数九寒天”,不同的地区都流传着不同的反映本地冬至后,天气由冷到冷再逐渐转暖的变化规律及物候现象的“九九歌”。
“大雪过后冬至连,兴修水利抓肥源。”冬至后,大部分地区田间管理工作较少,应集中力量抓紧时机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同时积肥送肥,为春种做好准备。农业上的很多害虫和病菌都是在农作物残留在田间的桩茬或秸秆内和杂草上过冬的,应结合冬季积肥清除田间残茬和杂草,及时处理棉秆、玉米秸秆和穗轴,焚烧或加工成饲料,以消灭过冬的红铃虫、玉米螟等。华南这时气温一般仍在5—10℃或以上,田野里仍是一派生机,要施好菜、麦腊肥,防止冻害。还要注意防止油菜早苔现象,万一起苔应及时打去,打苔应在晴天进行,留下两三个节,打后及时追施有机肥。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有的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还有一些以冬至天气看后期冷暖的谚语有:“冬至出日头,正月冷死牛”、“冬至有雨明春暖”等。以冬至风向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南风百日阴”,“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以冬至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冷,春节暖”,“明年暖得早”等等。
冬至的由来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冬至的习俗活动
古代纪念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
九九消寒图
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
此外,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然而,不管哪种九九消寒图,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据说有经验的老人,还能根据九九消寒图,推测出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丰歉情况。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杨柳;七九河开,八_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吃饺子
在北方,饺子是一种很重要的主食,很多重要的节日都离不开饺子。相传,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因为张仲景而流传下来的。张仲景告老还乡的时候,在家乡看见很多百姓饿肚子,没有东西吃,身上穿着单薄的衣服,有的人耳朵都冻裂了,张仲景看到后感觉很难受。
于是他让弟子搭了一个棚子,找来了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剁碎之后用面皮包起来,看起来就像耳朵的形状,煮熟之后送给百姓吃。百姓们吃了之后耳朵慢慢好起来了。后来每到冬至人们就开始包饺子吃。
江南米饭
江南水乡的人们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红豆糯米饭。相传,共工有一个作恶多端的儿子,在冬至这一天死了,死之后化成恶鬼继续作恶,人们深受其苦。但是,这个恶鬼怕红豆,所以人们就在冬至这天吃红豆糯米饭,用来驱赶恶鬼。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至今还保留着在冬至这天用九层米糕来祭祀祖先,把糯米粉捏成鸡、鸭、牛、猪、羊等象征着长寿的动物的形状,然后用蒸笼把他们分层蒸熟用来祭祀祖先,通过这种形式告诉祖先自己没有忘本,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来历1:冬至到了,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 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来历2: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冬至吃饺子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一种习俗,始源于汉朝,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汉朝,冬至称“冬节”,官府会庆祝冬节,进行“贺冬”仪式,例行放假。
关于冬至吃饺子有个传说:
“相传,在汉朝时期,匈奴作恶,老百姓民不聊生。当时,匈奴的首领是‘浑’氏和‘屯’氏,人们就在冬节那一天将方形面片上涂肉酱,放上驱走恶气的药粉,再拿一片方形面片。两片粘在一起,做成一种食物,来驱走匈奴的干扰,又将‘浑’和‘屯’的读音放在一起,组成‘馄饨’,所以汉朝时,家家户户要吃馄饨,后来演变为吃饺子。”
我有个问题不明白:“好好的吃着馄饨,为什么要变成饺子?”爸爸说:“三国的时候,有一位神医叫做张仲景,他与华佗、董奉合称为‘建安三神医’,有一个冬节,冬风寒风刺骨,张仲景給皇帝治病,很快就治好了,皇帝赐他一些钱,还称他为医圣,路上,他遇到一些人,身体冻伤了,耳朵冻烂了,张仲景用皇帝給得钱买了肉,放上药,包起来,做了个东西,这个东西像耳朵,张仲景取名饺子,給那些人吃了,那些人吃了后,病很快就好了。因为饺子在冬至创作,所以冬至变成吃饺子。”
冬至以后,冬天就开始了,古人以九天为一单元,有九单元,九九八十一,冬天刚好八十一天。老北京就流传一首《九九歌》。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数五九,笑井口。
春打六九头,沿河看水柳。
七九冻河开,八九雁儿来。
九九又一九,银牛遍地走。
冬至除了吃饺子以外,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习俗,但唯一不变的是祭祀上坟,从唐宋起,就有了这种习俗,到现在还有人祭祀上坟呢!
今年的冬至,我吃了妈妈和爸爸一起做的美味的饺子,妈妈给我讲饺子有牛肉白萝卜馅儿,羊肉红萝卜馅儿,猪肉大葱馅儿,韭菜鸡蛋馅儿和虾仁馅儿。今年我们吃的是猪肉大葱馅儿和羊肉红萝卜馅儿。我知道了饺子的历史,也知道了饺子的种类。饺子好吃得很,所以我感觉这个冬至很幸福!
1、祭祖
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如粤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2、吃烧腊与姜饭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3、吃年糕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4、吃冬至团(冬至丸)
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5、吃饺子,喝羊肉汤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