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一原文及赏析(优秀6篇)

《浪淘沙·其一》译文 篇1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刘禹锡《浪淘沙》课件 篇2

刘禹锡的《浪淘沙》寄托了他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刘禹锡《浪淘沙》课件,欢迎查看。

刘禹锡《浪淘沙》课件【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雄伟壮美的气势。

3、能品悟古诗,体会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

我们经常听大人说“我们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的。”的确如此,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我们也经常到黄河边去游玩,那么站在黄河边上你会想起哪句古诗呢?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再次走进黄河。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1、打开语文书32页《浪淘沙》,在学古诗之前,我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解诗题 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出示自学提纲

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1分)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3分)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2分)

①九曲:

②簸:

③天涯:

④直上:

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4分)

三、合作学习

1、浪淘沙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形容黄河非常曲折。

②簸:指由于风大,黄河水颠簸摇荡,波涛滚滚。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逆流而上。

4、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九曲黄河,挟带泥沙,波涛滚动,奔腾万里,仿佛来自天边。如今我要迎着从天涯来的黄河浪潮,逆流直上,到达银河,并和黄河一同到牵牛织女家中做客。

四、质疑探究

1、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五、小结检测。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请大家再收集有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

刘禹锡《浪淘沙》课件【2】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能做到正确书写、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3、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积累与水有关的古诗。

4、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西湖美丽的风景图片并为朗诵配音)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了解唐朝诗人白居易和宋朝诗人苏轼的生平,收集、背诵学过的他们写的诗。

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1、谈话:假期中,我们班的×××同学在家人的带领下到杭州的西湖游玩,那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请他来当导游带我们一起去游览一番。(学生边介绍边出示课件,带领学生领略西湖的美丽风光)

西湖美吗?从你们专注的眼神,惊异的表情,老师已经感受到了。面对西湖的山光水色,我们只感到语言的贫乏,可古时候的诗人们,却能用寥寥数语勾勒出西湖的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交流苏轼的资料)

(出示多媒体课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

3、理解题目: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功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你现在能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吗?(指名解题,注意调整词序:“饮湖上”应为“湖上饮”,题目可调整为“雨后初晴湖上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

4、过渡:900多年来,此诗妇孺皆能成诵,成为咏西湖诗中的名篇,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吧。

二、质疑解疑,理解诗意

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及不恰当的停顿。

3、学生自读、质疑,将不懂的词、句标出。

4、学生自读感悟。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西湖美景图片了解诗文大意。

5、小组交流学习体会: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6、集体交流不理解之处。(注意“潋滟”、“空濛”、“西子”、“总相宜”的意思)

三、吟诵品读,深入感悟

1、(课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指名读,谈感受。

2、从这两句诗文中,你感受到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领略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特的,理解“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

3、体会作者看到这般美景的心情。指导学生朗读,建议放慢语速去读。

4、学生练习,指名读,范读,齐读。

5、西湖晴天、雨天都如此美丽,不禁使作者想起古代的一个美女西施,发出如此感慨。

6、(课件出示古诗后两句)指名读。为什么作者拿西施来比西湖呢?(学生首先会想到两者都有个“西”字,更要引导学生理解两者都具有的自然之美:西施无论是化淡妆穿素衣,还是涂浓妆穿锦衣,总是美丽迷人。西湖无论是晴天的波光荡漾,还是雨天的迷蒙山色,都让人流连忘返。还有西施是古代春秋时期的越国人。那时越国的地域与后来及现在所称的“浙江”的地域大致相当。杭州及西湖正处在西施的故乡一带。苏轼在杭州就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古代美女西施,并www.baihuawen.com拿她来与西湖相比。)

7、因为这巧妙的比喻,使这两句诗成为传世名句;也因为这传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感受这美妙的诗句。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句。

8、小结:寥寥数语却能勾画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魅力,怪不得近千年来,人们每每来到西湖都要吟诵这优美的诗句。让我们也来回味一下,配乐(如《平湖秋月》)朗诵古诗,并配以西湖优美画面。

四、总结学法

(课件出示:质疑解疑,理解诗意;吟诵品读,深入感悟)

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大海景象的古诗《浪淘沙》,五、学习《浪淘沙》

1、了解作者:白居易是唐朝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常常状物抒情,表达深刻含义,让我们看看作者借这首诗来告诉我们什么。

2、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理解,遇到困难在学习小组中共同交流、启发,对于“淘不住”“遂令”等词语,教师要给予讲解。

教师巡视,关注后进学生,参与小组交流之中,查找问题,适时点拨。

3、集体交流学习情况:指名读一读诗,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品味“遂令东海变桑田”蕴含的深刻道理。

4、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六、比较两首诗的不同风格

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并有感情地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七、作业:

1、搜集与“水”有关的古诗。

2、喜欢《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同学可以继续搜集有关西湖的风光图片、文字资料;喜欢《浪淘沙》同学,可以找到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读一读。

刘禹锡《浪淘沙》课件【3】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淘、簸、涯。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把对句子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起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上课前,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播放课件: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3、板书课题:浪淘沙。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句。

1、学习第1、2句。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

(3)分小组学习、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4)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板书:浪淘风簸)

(5)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气势雄伟)

(6)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学习第3、4句。(出示3、4句诗)

(1)全班齐读。

(2)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板书:直上银河)

(3)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之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读诗句。(板书:想象写实)

3、指导朗读。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5、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四、拓展延伸,保护黄河。

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

2、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3、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

刘禹锡古诗浪淘沙其一赏析 篇3

《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还是唐朝教坊曲名。刘禹锡古诗浪淘沙其一赏析,我们来看看下文。

刘禹锡古诗浪淘沙其一赏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古诗浪淘沙其一注释

①浪淘沙——唐代曲名,来自民间。与后来的词牌“浪淘沙”不同。

②九曲——形容河流转弯很多。九,在古代表示多数。

③浪淘风簸——大风荡起波浪,大浪冲走泥沙,形容风大浪大。

④天涯——天边。

⑤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刘禹锡古诗浪淘沙其一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刘禹锡古诗浪淘沙其一赏析

夜间,当你仰望星空和银河出神的时候,你也许会想,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现在怎么样了?要是能到他们那里去作客该多好啊。这首诗写的就是那样美妙的幻想。不过,启发诗人幻想的不是天上的银河,而是地上的黄河。

雄浑壮丽的黄河,百转千回,风涛万里,泥沙滚滚,从天边浩荡奔流而下,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可是,天上不是有一条银河吗?这来自天上的黄河一定是跟银河相通了。于是诗人欢呼起来:来吧,沿着这黄河往上走,直走到银河边上,上牛郎织女家瞧瞧吧!诗人在召唤谁和他同去呢?当然是他的读者,有我,有你,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朋友。

那么,这首诗是赞美银河的吧吗?不,是赞美黄河。正是万里黄河的磅礴气势,触发了诗人的豪情和联想,使他从黄河望到天边,想到天上,又从天上的银河想到牛郎织女的。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浪淘沙·其一》注释 篇4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作者简介: 篇5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为相,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浪淘沙·其一》赏析 篇6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这首诗通俗易懂,常见诸儿童读物。刘禹锡写诗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和高高在上、距己遥远的朝中之位相似。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刘禹锡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欣羡!这首诗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气势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一不留神就会落后于诗人的思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