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唐朝的故事有哪些呢?纵观历史传承,每一历史事迹无一不是通过历史故事源远流长,从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与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来看,故事都是整个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将知识传承的主要途径。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历史唐朝的故事【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渊次子李世民在大臣尉迟、敬德、段志玄、长孙无忌等人的帮助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诛杀了与自己对立的太子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进而迫使其父李渊退位。同年八月,秦王李世民在大多数朝臣武将的拥护下即皇帝位,改年号贞观,是为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开明的皇帝之一。贞观二年,太宗命兵部尚书大将李靖讨伐突厥,大获全胜。从此消除了西域各族对中原的威胁。与此同时,太宗皇帝启用贤能人士,由魏征、高士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为宰相,辅助处理国家政事。在其统治下,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的改革,使大唐帝国空前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四月,太宗驾崩。第九子李治即位,年号永徽,是为唐高宗。高宗即位后依然执行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故唐永徽年间仍有贞观遗风。高宗于永徽六年(655年)立武则天为皇后。在此之后武则天开始临政。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逝,三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后为武则天废,另立四子李旦,庙号睿宗。天授元年九月,六十七岁的武则天宣告“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正式称帝,成为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武则天在位期间,将唐朝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她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曾亲撰《兆人本业记》农书,为唐代物质财富的积累创造了条件。但持政末期,她宠信佞臣,深为大臣不满;神龙元年,由宰相狄仁杰等发动的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复位,改元神龙。从而结束了唯一女皇统治中国的历史。
中宗李显庸懦无能,致使皇后韦氏与安乐公主弄权,李旦之子李隆基击败了韦后集团而即皇帝位,改元开元,是为唐玄宗。玄宗是唐代继李世民之后又一位开明国君。开元年间,玄宗对政权做了重大调整:分全国为十五道,改革官制和兵制,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兴修水利,使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至此,中国在世界同时代的国家中已成为鼎盛帝国,史称“开元盛世”。
唐朝历史从618年唐高祖 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开始,到907年后梁太祖 朱温篡唐为止,共289年。
唐朝概略分成数期,大致上以 安史之乱为界。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 李渊发动 晋阳兵变,次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1] 唐朝建立后,对 隋朝末年在中国各地建立的 割据政权进行的统一战争。初唐时国力强盛, 唐太宗时期国力逐渐复苏,击败强敌 东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 贞观之治。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高宗即位。 唐高宗时期击败 西突厥、高句丽等强敌,建立 永徽之治。唐高宗去世后, 武则天于690年建国周,即 武周。直到705年 唐中宗因 神龙革命而复辟。武周直到 唐玄宗继位后才完全结束。 唐玄宗时进入盛唐时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与转折,开元时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开明,威服四周国家,史称 开元盛世。 [2]
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史称 安史之乱。在晚唐时因为政治腐败,爆发了 唐末民变,其中 黄巢之乱破坏江南经济,使唐朝经济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 藩镇割据,唐室最后被藩镇 朱全忠控制。 唐昭宗迁都 洛阳,并于907年逼 唐哀帝禅位,唐亡。 朱全忠建国梁,史称 后梁,进入 五代十国时期。
大家可能认为“城管”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兴事物,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至少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城管这类工作岗位。《旧唐书》载:“监市践于衙,理市治序。”这里说的“监市”,其特点和职业性质和今天的城管都非常相似,践于衙是指属于衙门管,但是比衙门官吏的社会地位要低一些,他们的任务就是“理市治商”,其中还有较为详细的城市街道管理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古代的“府”是指行政机构所在地或地方行政长官、达官贵人的官邸,这里规定的就是离此类地点十丈之内不可以开店摆摊卖东西,做生意也必须是在房屋的半丈之内,而监督执行这些规定的人就是“监市”。
无独有偶,据唐朝房玄龄在《唐世记》里记载:监市的成员并不是正式编制人员,而是可根据当地官员的意愿或根据政治形势随时从民间挑选人员组建和解散,组建期间监市的薪水由衙门发放。这一点似乎与《旧唐书》存在一定的矛盾,从《旧唐书》里看,似乎“监市”是一种固定的工作岗位,而且有点接近捕快的性质,是国家的公务员。即便如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监市”这个职务确实存在过,所以城管应该是唐朝时就已出现了。
唐代,城市规模扩大,都城长安还成为当时全球第一大城市,政府愈加重视城管了。《旧唐书》有载:“监市践于衙,理市治序。”监市执法范围也较广,不仅管理集市秩序,还兼有现代工商、税务、治安等部门的。职能。
唐代还制定了比较规范的城管法律条文,《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即做买卖需在官衙十丈、民房半丈外,并由监市管理。
如果“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即凡是侵占街道、栽种植物者,都要处以杖笞之刑,还得限期整改,恢复其侵占前的原貌。
而对扰乱城市秩序者,处罚则更严厉:“诸在市及人众中,故相惊动、令扰乱者,杖八十;以故伤人,减故杀伤一等;因失财物者,坐赃论。”即引起集市骚乱,从而致人伤亡或财物丢失者,均处严厉的刑罚。
传至宋代,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监市职能也进一步扩大。例如店铺设在何处,怎么开办等都要向监市申请,经审核发给凭证后方能开办。
在古代典籍中,监市祸害百姓的记载不多,比较突出的却是唐代的“宫市”欺市扰民。
白居易的《卖炭翁》里就描绘了“宫市”的丑恶嘴脸:“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名为采购,实际上就是打劫,“半匹红绡一丈绫”,没说不给钱,象征性地意思一下就算了。这不是欺行霸市,也不算强买强卖,根本就等于明抢。
这恰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仔细想来,此言着实不虚。
大唐开国
唐朝皇室自称出自 陇西李氏, [4] 也有经史学家考证应为赵郡隆庆李氏之后,属于 关陇集团之一,与北周皇室和隋朝皇室的关系密切。其先祖为南北朝时期的 李虎,他因功被封为 西魏北周的 八柱国之一。隋朝建立后, 隋文帝封李虎之子 李昞为唐国公,后由李昞之子 李渊继承爵位。李渊受 隋炀帝重用,于616年被派为太原留守,但隋炀帝对他也不放心,派 王威与 高君雅监督之。
隋朝在大业年间,由于隋炀帝过度使用国力与三征 高句丽的失败,使 得各地民变不止,史称 隋末民变。李渊见天下大乱,隋朝的灭亡不可扭转,便生起取而代之的念头。617年李渊杀王威、高君雅,在太原起兵造反。不久,李渊率诸子众将攻破守备关中的 屈突通,占领隋都 大兴城。李渊拥立杨侑为帝,是为 隋恭帝,遥尊隋炀帝为 太上皇,自任 大丞相,进封唐王。而在扬州的 隋炀帝,他心灰意冷,不愿返回关中,最后于618年的 江都政变中被 宇文化及等叛军杀害。李渊借此机会,于同年五月迫使隋恭帝 禅位,建国唐朝,即唐高祖。都城大兴改名为长安,封嫡长子 李建成为太子、嫡次子 李世民为秦王、嫡四子 李元吉为齐王。 [5]
李渊建立唐朝后以关中为基地逐步统一天下。在入主关中前,先派使吹捧占据河南的瓦冈军 李密,使其成为东方的屏障。入主关中后,派李世民平定西北金城的 薛举、 薛仁杲,派唐使 安兴贵、 安修仁生擒 武威的 李轨。620年派李世民击败入侵河东(今山西省)的 刘武周、 宋金刚。而后洛阳郑帝 王世充与河北夏帝 窦建德宣布结盟,联合抗唐。622年李世民击溃联军,俘窦建德,王世充投降。窦建德的余部 刘黑闼也被李建成击溃,河北至此平定。623年 辅公祏率 杜伏威余部在 丹阳反唐,隔年被唐军俘杀,江南平定。而两湖地区也在621年唐将 李靖于 唐平萧铣之战获胜,梁帝 萧铣于 江陵降唐。翌年,岭南 冯盎降服,又 虔州 林士弘死,中国本部归唐朝所有。 [6]
李渊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定律令格式,颁布均田制及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的职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础。 [1]
2 唐初盛世
贞观之治
唐朝的崛起有赖秦王 李世民,他的军事才能突出,率军赢得多次关键胜利。扫平群雄后,太子 李建成与李世民为了皇位而斗争,626年李世民发动 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控制长安。李渊深知形势,于是 禅让 帝位,成为 太上皇。李世民继位,即 唐太宗。 [7]
唐太宗励精图治、纳谏如流,逐渐恢复唐朝的国力。在内政方面,唐太宗推
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
行 均田制与 租庸调制,提升农业发展。在职官制度上,改良隋朝的制度,形成 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限制皇权发展与贵族世袭等恶习。唐太宗不计出身,网罗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比如 房玄龄、 杜如晦、 长孙无忌、 魏徵、 马周、 高士廉和 萧瑀等文臣, 尉迟敬德、 李靖、 侯君集、 程知节、李世勣和 秦叔宝等武将。此外,唐太宗派官员四处询问百姓的生活情况,然后把各官员的功过写在屏风上,以便褒贬。 [8]
对外方面,唐太宗采取积极防御、以战止战的策略,以及用 羁縻与武力的方式安抚四方。隋末唐初之际,北方 东突厥汗国十分强大,时常南下侵扰,并且介入中原各势力。唐朝初期百废待举,626年东突厥突然袭击长安,率军抵达距离长安不远的 泾阳(今陕西咸阳 泾阳县)。对此唐太宗亲率 高士廉、 房玄龄等在 渭水隔河与突厥可汗对峙,定下 渭水之盟。之后,唐太宗积极对付 突厥,挑拨 颉利可汗与 突利可汗的关系,以及突厥与周围诸部的关系。627年东突厥的藩属 薛延陀、 回纥、拔也古、 同罗诸部因为不认同颉利可汗的政令与改革国俗,纷纷脱离,改立薛延陀部为可汗,突利可汗也归降唐朝。628年朔方人 梁洛仁杀盘据 夏州的 梁师都,归降唐朝。而东突厥在分裂后又遇到大雪侵袭,牲畜大多被冻死饿死。629年 李靖率骑兵奇袭攻灭东突厥,隔年北方各族入贡长安,诸民族尊称唐太宗为 天可汗。635年派李靖攻占 吐谷浑,657年派 苏定方西征攻下西突厥汗国,641年派 文成公主与 吐蕃 赞普 松赞干布通婚。这些都稳定唐朝与四方各国的关系。 [8]
贞观时期国家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贞观之治”。《 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四年(630年)一斗米不过三、四钱,全年 死刑犯仅二十九人。其政绩的总结《 贞观政要》成为日本和 新罗帝王的治国教科书,亦为后世君主模彷学习的对象。 [8]
唐太宗晚年,发生太子 李承乾与魏王 李泰内斗。所以唐太宗废李承乾,逐李泰,改立晋王 李治为太子。 [8]
高宗时期
唐太宗去世后,李治即位,即 唐高宗。此时唐朝承继贞观之治,国力鼎盛,史称 永徽之治。当时尚有宿将如 李勣、 苏定方、 薛仁贵等,名臣 长孙无忌、 褚遂良等。对内持续推行 均田制,选用较低级但有才能的官吏。对外于659年消灭 西突厥,疆域西扩至 咸海与 阿姆河一带,设立安西都护府于 碎叶城(今 吉尔吉斯 托克马克市)。并且于葱岭以西设置十六个都督府,让 吐火罗叶护、诃达罗支国王等等中亚君主兼任都督。在东方,与 新罗联合灭掉东北强国 高句丽和 百济,并 白江口之战击败日本援军。唐朝在 朝鲜半岛建立 安东都护府,也间接促使新罗统一朝鲜半岛。 [9]
高宗中期以后,政权逐渐由皇后 武则天掌握。武则天原为太宗时期的 才人,太宗死后被高宗招入宫中。她在权力斗争中获胜,被立为皇后,史称“素多智计,兼涉文史”。656年起,高宗因健康原因,许多政事都逐渐交给武则天处理,武则天成为最高统治者之一,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去世后,太子 李显即位,是为 唐中宗。因为与中宗不合,武则天不久将中宗废为庐陵王,改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 唐睿宗。 [9]
武周篡唐
武则天平定 徐敬业的反叛后,于690年废睿宗,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周
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
,即 武周,定都洛阳(号称神都),改立李旦为 皇嗣,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 女皇帝。在武则天掌权与称帝的期间,国家较贞观时期有更大的发展。均田制的继续推行发展农业生产; 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开创出 殿试和 武举。武则天打击自北周以来的 关陇集团,大力提拔科举出身的官员,时称“ 北门学士”,很多是来自关东与江南的士人。并且大力提拔人才,如 狄仁杰、 张柬之、 张仁愿、 姚崇等名臣将领。文化艺术亦有所进步,当时佛教大兴,武周时期的 佛寺兴建频繁。但武则天执政的另一特点是强力控管,主要有严厉镇压徐敬业等反对派、屠杀唐宗室亲王与支持唐朝的大臣将领。鼓励告密,暗中监控官吏、诸侯,以及推广酷吏制度。扶持 武三思、 上官婉儿等党羽。这些在后世经常受到史学家的批评。 [9]
武则天晚年,听从狄仁杰的劝告,重立李显为太子,改立李旦为相王。705年武则天病重时,宰相张柬之与将领 李多祚等人拥太子李显发动政变,他们杀女皇的男宠 张易之兄弟,逼武则天 退位。中宗李显 重祚,唐朝复辟,封其弟李旦为安国相王,其妹太平公主为镇国太平公主,史称 神龙革命。中宗统治经验颇为缺乏,在位时政治腐败,贪墨成风。他受到 韦后、女儿 安乐公主和武氏党羽武三思等人迷惑,将功臣张柬之和敬珲等人全部流放诛杀。韦后与安乐公主野心勃勃,想要成为武则天第二。他们与上官婉儿联手迫使太子 李重俊发动重俊之变,重俊最后事败被杀。710年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中宗,立温王李重茂为帝,即殇帝,并且打算加害相王李旦。李旦之子 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 唐隆之变,诛尽韦后与武氏势力,拥立睿宗李旦 复辟为帝。睿宗复位后,立其子李隆基为太子,同意其妹太平公主干预政局,双方时常发生权力斗争。712年睿宗决定禅让 帝位,太子李隆基即位,即 唐玄宗。但是玄宗宣称太平公主又准备用羽林军兵变。隔年,玄宗发兵杀太平公主与其党羽,唐朝自武则天以来的女主政治,至此结束。 [10]
3 开元之治
唐玄宗时期可分为开元与天宝两个部分,其中开元时期的政治比较清明。当时
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
唐朝政治日益败坏,唐玄宗提出以武、韦为戒,以贞观为榜样,作为执政的指导思想。他先后任用 姚崇、 宋璟、 卢怀慎、 张九龄与 韩休等贤臣,并且广纳谏言。 [11] 例如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将京官中有能之士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行政能力,又将有为的都督刺史升为京官。增进中央与地方的沟通、了解和信任。裁减武周中宗时期的员外官等冗官,精简机构以便节省开支与提升行政能力。 [12] 严格执行法律,抑制权贵,就算是皇亲国戚犯罪,也绳之以法。对于稳定社会秩序产生良好的影响。加强执行 均田制,打击土豪。 [13] 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大大提升农业生产力。对外方面,改善与 吐蕃、 东突厥、契丹与奚的关系,推行和亲政策。 [14][15][16] 听从姚崇与宋璟的建议,充实边防军务,并且避免与外族发生战争。这些措施使唐朝进入第二个全盛时期,人口大量增长,物产丰富,史称 开元之治。 [17][18] 当时不仅中原地区、江淮地区以及成都平原经济发达,连人口较少的陇右河西地区也逐渐繁荣。
4 由盛转衰
天宝危机
天宝时期时,唐玄宗志得意满,放纵享乐,不问国事,并且纳儿媳 杨贵妃。此时国政渐乱, 唐玄宗罢免贤相 张九龄,相继以 李林甫与 杨国忠为相。李林甫有“口蜜腹剑”的恶名,他蔽塞言路,排斥贤才,采取任用不擅文采的蕃将为边将以杜绝“出将入相”之源,使得唐廷陆续任用 高仙芝、 哥舒翰与 安禄山等边将。 [19] 此时 宦官也逐渐崛起, 高力士权势炙手可热。 [20] 在军事上,由于唐朝多年的战争使得 府兵制崩溃,兵源逐渐改为 募兵制,禁军也进一步获得扩大。唐玄宗为了便于管控辽阔的边疆,于722年设置了九个 节度使与一个经略使。节度使不只负责军事,之后还兼顾地方民政与财务,久之形成节度使尾大不掉的局面,也成为藩镇割据的远因。对外方面,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将经常挑起对外战事,以邀战功。当时唐朝正与 吐蕃、黑衣大食(即阿拉伯帝国的 阿拔斯王朝)争夺在西域与中亚的势力,其中以751年的 怛罗斯战役最有名。唐将 高仙芝被阿拔斯王朝与 石国联军击溃而丧失在中亚的地位,而后因为中土爆发安史之乱,唐朝也没有恢复地位的打算。 [21]
安史之乱
节度使的权力甚大,当与中央发生冲突时,就很有机会发生叛乱。当时又以身兼 范阳、 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 安禄山最有机会,他甚获唐玄宗宠信,与丞相 杨国忠勾心斗角。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由发动叛乱,史称 安史之乱。
杨国忠与 封常清认为敌军不足忧虑,命 郭子仪自朔方出兵河北、高仙芝提大军出潼关
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
战关东。十二月,封高两将皆败,东都洛阳沦陷,唐军退守 潼关。封高二人被谗言所杀,改由 哥舒翰坚守潼关。于河北举兵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 颜杲卿也在隔年正月被叛将 史思明击溃,关东一带尽数沦陷。然而郭子仪与河东 李光弼进军河北,会师恒州(今河北真定),击败叛军将领史思明,叛军军心大乱。然而,唐玄宗与杨国忠急于平乱,强迫哥舒翰出兵。六月,哥舒翰将兵八万与贼将崔乾祐战于灵宝西原,官军大败,死者十六七。哥舒翰退至潼关,为其帐下火拔归仁以左右数十骑执之降贼,关门不守,京师大骇,唐玄宗紧急南逃蜀地成都,途中发生 马嵬驿之变,杨国忠与杨贵妃在愤怒士兵的要求下被杀。而太子 李亨奉唐玄宗之命,前往西北 灵武募兵。安禄山占据长安后建僭燕。七月,李亨抵达灵武后,在宦官 李辅国拥立下称帝,即 唐肃宗,奉唐玄宗为 太上皇。
唐肃宗命其子 李俶统领诸将,以 李泌辅佐,派 仆固怀恩出使回纥请兵。当时唐将 房琯反攻长安失败,局势一度危急。757年叛军内讧,安禄山之子 安庆绪杀父夺位, 史思明回守范阳,并掌握河北军力。继而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军返回灵武,并联合回纥,于年底收复长安。然而叛军早于十月攻克江淮重镇 睢阳(今河南商丘), 张巡与 许远战死。所幸郭子仪接着攻下洛阳,牵制叛军。不久,安庆绪退回邺城(今河北临漳),谋除史思明。史思明得知后投降唐朝,叛军势力只剩邺城一带,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围攻邺城。然而唐廷想要消灭史思明之事外泄,史思明于隔年三月率叛军南下击溃唐军,史称 邺城之战。郭子仪被 鱼朝恩谗毁而返回长安;史思明杀安庆绪,并吞其部,自称帝,以范阳为都;李光弼因叛军攻克洛阳而退守,局势急转直下。761年李光弼反攻洛阳失败,史思明获捷后居然被其子 史朝义所杀,叛军分崩离析。762年太上皇与唐肃宗相继去世,太子李豫(原名李俶)继位,即 唐代宗。唐代宗派其子 李适统领诸将,仆固怀恩为副,率唐军与回纥军攻克洛阳。史朝义北走范阳,仆固怀恩率军追击,河北叛将 李怀仙也投降唐军,并一同追击。隔年正月,史朝义在石头(今河北唐山东北)自缢,八年的战乱才告平定。
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成为唐朝历史上的转折点。 藩镇割据、 外族入侵、 宦官专权与 牛李党争等蜂 而至,成为唐朝的内忧外患。唐室为了尽快结束战事,将安史降将就地封为节度使以安抚之。为了提防降将复叛,又遍地安置节度使。由于 节度使兼管地方军事、政治和经济,全国各地几乎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战后关东人丁锐减,土地大量荒芜,河北之地逐渐胡化,人民好武轻文,与诗赋取士的关中之地相比,形成截然不同的文化区。由于边防军调回平乱,外族纷纷入侵。 吐蕃占领陇西、攻入关中,长安一度沦陷。 回纥的勒索也消耗国力。宦官专权, 李辅国、 程元振拥立 唐代宗为帝,是唐朝第一个受宦官拥立的皇帝,宦官 鱼朝恩更被委任统领禁兵。779年唐代宗就在这些乱事中去世,长子李适继位,即 唐德宗。 [21]
5 中唐时期
德宗改制
唐德宗在初期颇能励精图治,坚决削灭藩镇,藩镇对其较为敬畏。他
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
起用 杨炎推行 两税法,以 刘晏改革 漕运,修改盐法,行 常平法以改善财政。但是他为人刚愎忌刻,没有任人之明。781年任用奸相 卢杞后,政治日非。听信卢杞谗言,诛杀杨刘两臣。政治的败坏使藩镇逐渐轻视,最后爆发乱事。同年,成德 李宝臣去世,其子 李惟岳不被唐室同意继任,他就联合魏博 田悦与淄青 李纳举兵叛乱。唐室派 马燧、 李晟击败叛军,田悦被中央军围困于魏州(今河北大名),李惟岳则被部下王武俊所杀。
另一方面,卢龙 朱泚入朝后,由其弟朱滔继任卢龙节度使。由于卢龙 朱滔与成德 王武俊对朝廷不满,就联合淄青李纳、淮西节度使(约今河南省东南) 李希烈叛乱,共推朱滔为盟主。调来抵抗淮西的泾原军也因为对朝廷赏赐不满,爆发了 泾原兵变,唐帝出逃 奉天(今陕西乾县)。泾原军入长安后,共立朱泚为帝,并且包围奉天。李晟紧急率中央军回师关中,与朔方军 李怀光解奉天之围。事后,唐德宗因卢杞谗言而不召见李怀光,虽然最后卢杞被贬,李怀光仍然怨恨唐帝。784年唐德宗采用 陆贽之策,同意诸藩镇的要求,只有朱泚不赦,并且废除苛税,诸藩镇纷纷归服。朱滔和李希烈不愿投降,拉拢李怀光倒戈,唐德宗又逃到梁州(今陕西南郑)。同年,李晟收复长安,朱泚于东逃之际被部下所杀,李怀光也在隔年被马燧、 浑瑊所灭,淮西李希烈也被部下所杀,至此乱事平定。然而,唐室承认藩镇的统治权,加深割据局面。由于唐德宗不信任将领, 禁军转由宦官掌控,宦官权势薰天。唐德宗晚年任用奸臣 裴延龄,并且亲昵宦官贪吏,国政日衰。805年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继位,即唐顺宗。
永贞革新
唐代宗遗留下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唐顺宗与唐宪宗都企图解决,其中唐宪宗较为成功,实现了 元和中兴。 唐顺宗以 韦执谊为宰相,启用以 王叔文为首的改革派。他们废除欺压百姓的 宫市和 五坊小儿,减轻税赋。任 韩泰掌控神策军,试图夺取宦官军权,史称 永贞革新。同年,唐顺宗中风,宦官 俱文珍利用太子李纯想做皇帝的心理,联合 韦皋等等藩镇迫使唐顺宗让位,借此扳倒改革派,史称 永贞内禅。太子李纯继位,即唐宪宗。
唐宪宗颇能驾驭宦官与外廷,做事勤勉政务,善于纳谏。他采纳 杜黄裳的建议着手削藩。当时全国共有四十六处藩镇,大都在半独立的状态,只剩浙江一带还供应朝廷的财务来源。他采取扩宽财路,力行节俭的方式以稳固财力。由于藩镇中以安史系最强,他先从较弱的藩镇下手。806年剑南西川节度副使 刘辟、夏绥留后 杨惠琳与隔年的镇海 李锜先后叛变,被唐室一一平定。接着是牵制数十万唐军的安史系淮西节度使 吴元济,814年由于吴元济四处掠夺且私自传位继承,唐宪宗先后派十六镇的兵力讨伐之,然而未能成功。期间淄青李师道与成德王承宗派人刺杀主战派宰相 武元衡,唐帝复以 裴度代替,并以 李诉(李晟之子)主讨战事。817年李诉采降将 李祐之计,雪中奇袭吴元济总部蔡州(今河南汝南),淮西平定。淄青李师道恐慌,唐宪宗派 李光颜、李诉率军讨伐。两年后李师道被部下所杀,淄青平定。河北方面,魏博田弘正支持唐室。成德 王承宗曾经反叛唐室,淮西平定后与卢龙 刘总归顺唐室。到819年,全国藩镇在名义上都服从中央,派使纳贡,史称 元和中兴。然而唐宪宗对国事有点荒怠,喜好营建豪宅。他十分崇佛,曾经赴 法门寺奉迎佛骨, 韩愈劝谏而被贬。
藩镇叛乱
820年唐宪宗在 大明宫被宦官毒死, 河北三镇复叛,中兴时期结束。821年卢龙 刘总离职,唐室派 张弘靖接管。张弘靖管理不当,卢龙兵拥护 朱克融叛变。移镇成德的 田弘正被将领 王庭凑夺位杀害。魏博 田布(田正弘之子)被军队迫死,魏博军拥护 史宪诚叛变,至此河北三镇复叛。当河北未叛之时,大臣 萧俛、 段文昌建议国家裁军。如今被裁之兵都投奔河北三镇,助长其势。然而此后的河北三镇并非持续强盛, 唐敬宗与 唐武宗期间,河北三镇大多受制其强兵,有时还被部下篡位,远远不如当初的跋扈。而各地藩镇依然听命于中央,直到 黄巢之乱为止。
6 晚唐时期
内乱频繁
唐朝中央的政治大权大多由皇帝与宰相掌控,但在天宝之后转变成皇帝与内廷宦官的联合,外廷宰相变成政治上的二流角色。 泾原兵变后,皇帝不再信任武臣,宦官更加把持者中央禁军(即 神策军)。 永贞内禅事件又使宦官成功击败外廷与士大夫。掌控军政大权的宦官一跃成为中央的幕后掌控者,唐宪宗之后的皇帝大多被宦官任意废立,例如宦官 王守澄就是一个好例子。820年唐宪宗被宦官 陈弘志毒死,这个事件背后是宦官王守澄指使。王守澄扶持太子李桓继位,即 唐穆宗。他即位后游乐无度, 河北三镇复叛,宦官背后掌控的 牛李党争亦愈演愈烈。唐穆宗即位三年就去世,其子李湛继位,即唐敬宗,大权仍由王守澄掌控。 唐敬宗同样不理朝政,专好游乐击球摆宴。826年唐敬宗出去“打夜狐”,回宫后大摆宴席,被宦官刘克明所杀。 刘克明有意夺王守澄权,拥立绛王 李悟。王守澄得知后以兵迎立唐穆宗之子江王李函,并且杀死政敌。李函继位,即唐文宗。
甘露之变
唐文宗勤勉听政、生活节俭,本身十分厌恶宦官,随时想联合外廷大臣扳倒宦官。831年与宰相 宋申锡合谋失败,宋申锡被杀。而后唐文宗与大臣 李训、 郑注联手发动政变。他们都是王守澄推荐的,因此宦官毫不忌讳。李郑二人先建议唐文宗提拔与王不合的 仇士良,并且杖杀元和逆首 陈弘志,贬死若干掌权宦官。835年,唐文宗以李训为宰相、郑注掌凤翔节度使,内外呼应。接着密派中使毒杀王守澄,至此元和逆党皆诛杀殆尽。李训更扩充势力与军权,与只掌握神策军的宦官尚可一拼。835年李训发动 甘露之变,意图将皇帝从宦官手里抢出,但宦官仇士良抢先夺回皇帝,并且以神策军击溃政敌,诛杀大臣。甘露之变后,宦官们团结一致对外,并且牢固地掌握军政大权,皇帝与大臣徒具摆饰,即是后期的令主唐武宗与唐宣宗也不能消灭宦官的势力。而大臣只能借藩镇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晚唐藩镇入关夺权的阴影。
会昌中兴
840年郁郁寡欢的唐文宗去世,其弟在宦官 仇士良的拥立下继位,即唐武宗。由于当时朝廷派系林立,仇士良只好让唐武宗亲自处理朝政。唐武宗重用 李德裕以削减仇士良权力,也提出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 会昌中兴。他大力推行灭佛,史称 会昌灭佛。唐武宗推行道教,希望 长生不老,最后因为服金药去世。
牛李党争
在唐宪宗到唐宣宗期间,发生较长的党争,即称 牛李党争。这两派分成以经学
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
为正统、大多是关东世族的李党,主要有 李吉甫、 李德裕、 郑覃;以文彩华丽、高宗武后以来进士科出身的牛党,主要有 李宗闵、 牛僧孺等。两派士大夫背后都有宦官当后台,宦官有最终掌政权。两派明争暗斗的很厉害,徒具消耗国力。政见方面,李党主张对藩镇与吐蕃用兵,而牛党主张和平。李党倾力拥护科举制度,牛党极力要求改革。李党建议精简国家机构,牛党反之。党争起始于808年的科举考试,当时宰相李吉甫(李德裕之父)主张对藩镇用兵,举人李宗闵、牛僧孺与 皇甫湜在考卷里批评朝政失当。李吉甫得知后打压这些人,这引起朝野哗然,李吉甫最后也失势,朝中大臣也逐渐形成两党以互相斗争。然而当时主战派宦官 吐突承璀把持权力,所以李党仍然得势。唐穆宗时,由牛党人物 钱徽主持进士考试,却被告徇私舞弊。在时任翰林学士的 李德裕证实下,钱徽被降职,李宗闵也受牵连而被贬谪到外地。从此牛李两党各树朋党,互向倾轧。李党有李德裕、 裴度、 李绅等,牛党有李宗闵、牛僧孺与 李逢吉等。然而,主和派宦官 王守澄崛起,李党失势,时任宰相的牛僧孺与李宗闵、李逢吉联手,牛党势大,李德裕被罢免外放。牛党的优势一直到823年,牛僧孺因为被唐文宗不满而罢相,隔年由李党的李德裕上台,这是显然与王守澄放弃牛党有关。之后王守澄支持李训与郑注,极力打压牛李两党。甘露之变后李郑势力崩溃,宦官由 仇士良掌权。唐武宗时任用李德裕为宰相,极力排斥牛党。 [22]
大中暂治
846年唐武宗去世,宦官们发生权力斗争,其叔李忱在宦官 马元贽的扶持之下即位,即 唐宣宗。由于李党失势,李德裕被贬黜到崖州(今海南琼山),至此长达40年的牛李党争结束。唐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加强皇权、抑制宦官权力,是时唐朝又出现短暂的复兴景象,史称 大中暂治。然而唐宣宗为人多疑苛察,使得上下莫不粉饰太平;他崇奉道教,一直希望能够通过服用丹药来长生不老。859年唐宣宗因服用丹药过度而去世。实际上,大中暂治并不稳定。唐宣宗晚年,国内已有乱象,他死后不久就爆发寇乱。 [23]
7 走向灭亡
黄巢之乱
唐宣宗去世后,相继为帝的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道昏君,使唐朝的国势一直走下坡。政治败坏、社会贫富差距过大,不少叛乱相继发生,唐朝经济命脉的江南地区也被破坏殆尽,彻底动摇了这个政权,也产生 李国昌、 朱全忠等新藩镇。859年 唐懿宗继位,他为人骄奢淫逸,宠信宦官;并且笃信佛教。
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
为了崇佛,不惜削减军费。860年后相继发生 裘甫之乱、 庞勋之变与 王郢之变(僖宗时期)。其中庞勋之变破坏关东地区的经济,有赖 沙陀军首领朱邪赤心率军助战而定,朱邪赤心因功赐名李国昌。873年 唐僖宗继位,为人专好斗鸡打毬,寡顾朝政,更大的叛乱在北方诞生。由于关东连年水灾,加上政治败坏,盐价锐升,使得盗贼不断。874年 王仙芝聚众于长桓(今河北长桓)起事,隔年攻陷山东西部、流窜于河南淮南一带,声势益盛。878年王仙芝战死于黄梅(今湖北黄梅),余部溃散投奔黄巢。 黄巢由毫州(今安徽毫州)南下掠夺江南与领南地区,沿路屠杀不断,并且攻陷商业大城广州,华南经济几乎全毁。879年因为军队遭遇瘟疫,黄巢率军经桂州、沿湘江北上流窜回江南。隔年,黄巢正式西进,攻陷洛阳与潼关。掌权宦官 田令孜带唐僖宗逃往四川,黄巢入长安后建国齐。各地勤王之师也因为号令不整,收复的长安又被黄巢夺回。唐室只好赦免叛逃漠北的李国昌、李克用父子, 李克用率沙陀军协助唐军克复长安。另一方面,黄巢部将朱温投降,赐名 朱全忠,受封宣武节度使(治汴州)。黄巢东走并且包围朱全忠于陈州。884年李克用率军解陈州之围,并且追击黄巢军。黄巢于隔年被其甥 林言斩杀投降, 黄巢之乱平定。而后,黄巢降将 秦宗权叛变,率军在中原地区四处攻掠,一度攻陷东都(今河南洛阳),造成了“极目千里、无复烟火”的局面,直到唐昭宗时才由朱全忠平定。 [24]
藩镇之争
平定民变后的唐室因为国力衰退而被关中藩镇反噬。而宦官与外廷为了政治斗争又拉拢藩镇加入战局,最后演变成各藩镇争夺朝廷。这些藩镇以河东 李国昌、宣武 朱全忠与凤翔 李茂贞最强。885年唐僖宗返京后,仍然信任宦官 田令孜。田令孜与河中节度使(辖今山西省南部) 王重荣交恶,双方都拉拢藩镇并抗衡。王重荣与李克用联军成功的攻入长安,田令孜又带唐僖宗出京避难。原本与田令孜合作的 朱玫、 李昌符也倒戈,率军追击田令孜。两人奉襄王 李煴监国,李玟被任宰相,李昌符暗中不满,在兴元(今陕西南郑)的唐室趁机说服王重荣、李克用与李昌符联合收复长安。唐僖宗返京途中又与凤翔李昌符发生冲突,当时王重荣被部下所杀,唐僖宗有赖 李茂贞平定才得以返回长安,李茂贞也继任凤翔节度使。888年唐僖宗去世,其弟李晔被宦官 杨复恭拥立,即 唐昭宗。宣武 朱全忠与河东 李克用因故不合,双方上至朝廷,下至藩镇,都斗争不断。当时 张全义与 李罕之争夺河阳节度使(治河南孟县),双方分别拉朱全忠与李克用对战。结果朱全忠获胜,兼并河阳、洛阳,击败秦宗权后几乎占领全河南省。当时宦官杨复恭与宰相 张濬不和,双方分别拉拢李克用与朱全忠。890年朱全忠与张濬攻河东军失败,张濬被贬。李克用趁机并吞 昭义的 潞州、 泽州,约占领今山西省地区。不久宦官杨复恭失势,南依其兄子山南西道节度使 杨守亮叛变,唐室以李茂贞等人平乱,李克用在朝廷的势力衰退。凤翔李茂贞因不能扩张地盘与唐帝不和,双方发生战争。最后李茂贞与 王行瑜战胜,他们掌控关中地区,宦官与外廷受其管制,唐室只剩首都一地。 [24]
朱温篡唐
此时唐帝沦为各藩镇角力的战利品,最后被藩镇掳走,取而代之。895年河中 王重盈去世,王行瑜、李茂贞与 韩建等人与河东李克用争夺河中。王行瑜趁机入京杀宰相 韦昭度等人,并谋废唐昭宗。李克用紧急率军入援,而王行瑜被部下所杀,唐室才得以安定。事后,唐室建立殿后四军,李茂贞、韩建抢先于896年逼近长安,唐昭宗逃到华州,殿后四军被废。最后有赖李克用、朱全忠率军入援,唐昭宗得以于898年返回长安。而后宰相 崔胤与宦官 韩全诲争权。唐昭宗被宦官韩全诲幽禁,崔胤紧急招唤朱全忠入援。而韩全诲强迫唐昭宗投靠李茂贞,朱全忠于是率军围困 凤翔。隔年,凤翔军粮草耗尽,李茂贞只好杀宦官韩全诲等人,与朱全忠和解。朱全忠趁机掌控朝中大权,还屠杀宦官数百人,派兵控制长安。崔胤后悔不已,有意摆脱朱全忠的威胁,暗中召募六军十二卫,被朱全忠在长安的眼线所察觉。904年朱全忠杀崔胤,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长安城被毁。同年8月朱全忠弑帝,另立昭宗子李柷为帝,即 唐哀帝。隔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 白马驿,投尸于黄河,史称 白马之祸。朱全忠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淮南失利,所以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建国 后梁,唐朝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 [24]
武则天名曌,字明空,唐太宗赐名武媚,称帝后以武瞾为名。
古代女性有名也有字,汉朝常不分男女,名、字可通用,南北朝之后男女名、字才有区别,女性多以花草娇美、贞柔明媚等阴性文字取名,区别与男性。
《新唐书》和《旧唐书》说武氏名“瞾”,但是“瞾”武氏称帝之后造的字,所以不可能为父母所起的名字。
“武则天”这个名字的本来也不是她本来的名字。首先,“则天”这个词不是名字,她是武则天退位之后,新皇帝给她上的尊号的一部分。(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天后→大圣天后→天后圣帝→圣后)《旧唐书-孙处约传》记载“寻避中宫讳,改名茂道”,由此可见,武氏原名与处、约有关。孙处约名处约,自茂道,取消名,以字行之,这与唐朝的情况多有相同,武氏父武士彠就是以字行之,武氏的兄弟也是等也都是以字行之。下面咱们再看《新唐书-韦思谦传》“本名仁约,字韦思,以音类则天父讳,故称宇焉”但是武士彠名稷,字士彠,所以这个记录有问题。应该是讳武则天的名,所以改的。为什么不说是“处”呢,简单因为武氏称二圣的时候,有宰相郝处俊,如果是处,那么作为武则天心腹的郝处俊也一定会改,但是他没有改,那就不是“处”。
为什么确定武则天的字是明空呢?首先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崇尚佛教,她极有可能给武则天取一个与佛教有关的名字。“瞾”是武则天称帝之后造的字,但是明空是她称帝之前曾用过一段时间的名字。史书记载“朕宜以‘明空’为名”,之后才用“瞾”为名。明空也有可能是武氏在感业寺时用的法号,但是她的姐姐名顺,字明则,她姐姐没有做过尼姑,所以根据史书等研究,明空是武则天的字,后来她用字做了法号,然后又有一段时间依照家族惯例以字行之。
约有预期、简要、节省、穷乏等意思,明空也有这个意思,所以根据古代起名的规律,这意思是相配的,杨氏信佛,所以更有可能为武氏以明空为字,以约为名。
媚娘不可能是武则天的字,更不可能是名。她父母都是出身贵胄,其母更是名门大族,不可能低俗到用“媚”这个字,更不可能为她起名“媚娘”。《新唐书-武后传》记载“太宗闻士彠女美,召为才人,方十四岁。母……母题……既见帝,赐号‘武媚’”所以武媚是太宗赐,至于武媚娘则不可查,可能是因为习惯,在后面加了一个“娘”。
“武瞾”名字来源
武氏名称“曌”,起于她称帝前夕,并非原名。是她的堂外甥凤阁侍郎宗秦客所献的12个新字中的第一个字。这个新造的“曌”字,尽管意思与“照”字相同,但结构特殊,能使人联想到日月当空,光芒万丈这一磅礴景象,这也可能是武则天独钟情于它,并选做自己名字的主要原因。“则天”二字是后世对她的称谓。既因武则天当年是在则天门上宣布改唐为周的,又因“则天”二字有“效法于天帝法则”的含义,到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在编撰《则天实录》一书时,特用“则天”二字,来称呼这位既是皇后又当过皇帝的非凡女性。这是武则天这个特殊名字最早的出现。而武则天这一名称,则是在后世之人对她的评价逐渐升高以后才随之流行的。
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始,继而有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昭宗时的权阉杨复恭、刘季述等人。这些人个个都是生前显赫无比,死后臭名昭着的大宦官。
唐后期由于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的权力,权势日盛,以致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甚至可以废立皇帝。于是,皇帝利用朝官,朝官依靠皇帝,向宦官展开夺权斗争。这种宦官与朝官之间的斗争大致有以下几次:
永贞革新 :贞元二十年(804年),唐德宗死,顺宗即位。唐顺宗因病不能理事,时任起居舍人和翰林学士的王叔文和王伾遂专制朝政。他们先后引进柳宗元、刘禹锡、韦执宜、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发布了废"宫市"和五坊小儿,禁止节度使向皇室进奉财物的"月进"、"日进"等一系列革新措施。后又派大将范希朝接管宦官的神策军兵权。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当即发动宫廷政变,逼迫顺宗禅让帝位,立太子李纯为帝,是为唐宪宗,并改元永贞。王叔文、王伾被贬杀。
甘露之变:唐文宗即位后,鉴于他的祖父宪宗李纯、父亲穆宗李恒、长兄敬宗李湛等都是被宦官废杀或扶立的,故对宦官专权深恶痛绝,决心依靠和利用朝官李训和郑注铲除宦官势力。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李训谎称金吾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企图在宦官前往观看时,将其全部诛杀。不料事泄,宦官遂派禁军大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
从唐宪宗至昭宗末期,是唐朝宦官专权的鼎盛期,这股依附于皇权的恶势力,对它所依附的皇权构成严重的威胁。“二王”改革失败后,几乎所有宦官都参与朝政,广泛深入到当时政治生活的许多重要领域。如大批宦官进入政府,担任诸司使职;掌握宫中全部机要,出纳王命;干预吏选,监视外朝官员;掌握书院、国子监等本是封建士大夫涉足的领域。
由于朝中文武大权基本落入宦官手中,朝中制定国策、进退将相大臣,以至皇帝的生杀废立都操纵在宦官手中,皇帝成了宦官手中的玩物和幕后操纵的傀儡。宪宗以后到唐亡的9个皇帝,除敬宗以太子身份即位外,其余的都是由宦官废立。唐文宗哀叹自己还不如周赧王、汉献帝,他说:“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皇帝为了保住帝位,也只得巴结、纵容宦官,如宦官杨复恭以拥立昭宗有功,自称“定策国老”,骂昭宗为“负心门生”,昭宗也无可奈何。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甘露之变”就发生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
从唐太宗到唐睿宗时期,是唐朝宦官势力开始抬头的阶段。唐太宗在位时期,鉴于前代宦官干政的历史教训,对宦官限制非常严厉,宦官只是“门阁守御,庭内扫除,廪食而已”,稍有不轨便遭到严厉的惩罚。武则天执政时,集权于内廷,以牵制外朝的功臣宰相,内官用事开始增多。不过,武则天不像东汉时期的那些女主们,要凭借宦官成为自己和男性大臣沟通的桥梁,这一阶段宦官没形成什么势力,品级也都很低。
中宗复位后,韦后当政,为了扩大内朝权势,发展阉人势力,并授予宦官品爵,人数增至3000多。中宗还派宦官外出监军,开唐代宦官监军的先河。同时,各派宫廷政治势力为了窥测上意,探听消息,纷纷巴结拉拢宦官。当时李隆基为了消灭韦后势力,就曾利用过宦官高力士等人,这说明宦官势力已开始抬头,力量不可忽视。
“安史之乱”是宦官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安史之乱”发生后,唐肃宗李亨因强藩作乱、险亡其国而开始对武将妄加猜疑,宦官则大受宠信,开始内掌军队,外监诸将,其权力从内廷向外朝逐步延伸,从间接向皇帝进言干预朝政到直接把持军政要职,最终形成了专权格局。
魏征辅佐唐太宗17年,先后上书200余次。在魏征的严密监控下,唐太宗的日子过得很不舒坦。面对魏征一再触逆鳞,唐太宗每次都是虚心接受,甚至像男人欣赏女人一样,觉得魏征妩媚可爱。甚至还为这种君臣关系总结了一套套理论,比如说自己是金属的话,魏征就是那锻造的良匠;比如说魏征是镜子的话,他就是那照镜子的人。
贞观17年,魏征病重,唐太宗多次亲临魏征府看他,给他送药,将公主许给魏征做儿媳。魏征死后,唐太宗罢朝五天致哀,昭以一品官的礼节送葬,亲自撰写碑文,刻于石碑上。这种荣耀,前所未有。一代君臣之间的知音佳话,如果演绎到此结束,应该是划上一个相当完美的句号了。
哪曾想,就在魏征死的同一年,太子李承乾谋反。魏征极力举荐的两个人,吏部尚书侯君集、中书侍郎杜正伦都被牵扯进来。唐太宗很生气,你魏征说他们有宰相之才,竟然串在一起害我。于是唐太宗自贱天子金口玉言的名声,解除了公主与魏征之子的婚约,还推倒了亲手为魏征撰写的墓碑。
这个细节让人深思,唐太宗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原来,唐太宗对魏征早有不满,这次不过是借题发挥。
有一次,唐太宗生病,想搬到一个旧阁子里住,打算将旧阁子装修一下。然而,外面都在议论,说皇上要用十车铜建造一个望陵台。唐太宗下令追查,发现竟然是魏征造的谣。他与魏征当场对质,魏征辩解说:“这种夸张只是为了诤谏的需要,危言耸听也是为了大唐的江山啊!”
面对魏征的狡辩,唐太宗非常恼火,大发牢骚,一向态度强硬的魏征不得不服软,老老实实承认错误,还向唐太宗感谢不杀之恩。
魏征对诤谏这项工作似乎上了瘾,将多年诤谏内容都作了记录,曾将这种记录拿给史官褚遂良看,明摆着是希望褚遂良给他记上一笔,好留名青史。
唐太宗听说这事以后,也相当生气。
先前唐太宗已经同意把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书玉,这时也后悔了,下旨解除婚约。到后来他越想越恼火,就砸了魏征的墓碑。
在砸了魏征的墓碑不久,唐太宗亲征高丽,劳民伤财,最终撤回中原。唐太宗长叹道:“如果有魏征在,不使朕此行也!”他突然想起了魏征的好,又派人到魏征墓前悼念了一番,并且将当初推到的墓碑立了起来。
提起文学名着《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可以说是在中国妇孺皆知,然而在同一时代还有一位人物,他的事迹与玄奘法师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由于命运不济,如同一个弃儿,被扔出史书典籍之外,只留下只言片语,多少年来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中不为人知。
他数次出使印度,将制糖方法和佛教文物带到中国,然而更让人敬畏的是,此人借用别国的军队打败中天竺摩伽陀国,将篡位的国王俘虏到中国。这个人就是大唐王朝出访印度的使者。
出使印度
公元647年,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西域。我想目的有三:一是出使印度。二是拜会吐蕃王松赞干布,睦邻友好。三是看看文成公主。但此时印度发生了政变,别忘了,那时候没卫星,也没手机,没通讯手段,李世民再牛也算不到啊!于是照常上路。路线我觉得是从西安→新疆→中亚→印度→吐蕃。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2000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被擒扣押。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发誓要灭绝印度,以雪使者被杀之耻!两人于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在尼泊尔,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1200名精锐骑兵,人马总数接近一万。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印度。当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分别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国的文成公主为皇后。
击溃印军
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公元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而印度兵将与唐军(算是外籍军团)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玄策、师仁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印度灭亡! 由于东印度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印度。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诏封赏玄策,授散朝大夫。
杀印度兵数万,俘虏数万,凭借借来的几千杂牌军就平定了印度,这个英雄就是王玄策,一个非军事专业出身的使节,一个在国外毫无根基的外交官,居然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实在是世界军事历史上不二的奇迹。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就这样被一个中国外交官在战场上轻松搞定,真是愧对“文明古国”的称号啊。只可惜当时的中国对印度知之甚少,在中国人眼里那只不过是一个化外蛮邦而已,而近代因为“中印友好”的缘故,对这段历史教科书上也避之不提,所以王大英雄的名字没人知道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