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这本书,我依然记得书中的那些北京城南旧景。古老的树木,破旧的门牌,树下的枯叶……一切都跟随着作者笔下的文字流入了读者的脑海里。
这本书讲叙了五个小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每个故事,都是从一个小孩的角度去看待的。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在英子眼里,惠安馆的“疯子”并不像大人们所看待的那样,小偷也不都是坏人,自己的奶妈是一个可怜的人。这本书,就是透过一个孩子稚气的双眼去看待大人们复杂难懂的世界,看到过去的老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这五个小故事中,“惠安馆”是我最喜欢的一章,里面的主人公——秀贞也令我尤为感动。秀贞是个可怜的人,自己的孩子“小桂子”被遗弃之后,她就变得有点不正常,成了别人口中的疯子。只有英子不嫌弃她,还把她当做自己的好朋友。秀贞经常念叨着“小桂子”,体现了她的母爱。其实,她也只不过是个爱着自己的孩子的可怜母亲罢了,却糟人排挤,过着不安定的生活,或许,人世间总有那么些可怜却不被人理解的人吧,让人无可奈何。
在这本书里,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有着他们背后的故事。作者用着怀旧的文笔,抒发了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对温暖的呼唤。每一个故事,都杨溢着温馨的亲情。或许,在每一个故事的最后,其中的主人公都离开了英子,连英子的父亲最后都伴随花的凋零离她而去了。但是,从一个个故事中,英子也懂得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随着时间渐渐的流逝而去,童年也越走越远了。惠安馆里的秀贞,在草堆里的小偷,爱笑的兰姨娘,不爱搭理人的德先叔,和蔼可亲的宋妈……那些人物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越走越远。《城南旧事》把这些人物记录于纸页间,化为笔下的文字,将人们的思绪带进那个老北京的城南,那个令人怀念的童年。
昨日读了《狂人日记》,今早又看见养蚕幼虫的纸盒里头,几只幼虫啃着桑叶,尾巴上还拖着没蜕完的皮。
连蚕都知道皮小了就得蜕去,人难道不知道人为的规则如果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就要扔掉,换新的?
狂人周围的人,都是被当时人为的规则锁死了的人。有些人,觉得这人为的规则是对的;还有些人,明知道这人为的规则已经过时,却依旧使劲把着不肯放手。这些人,都紧紧的抓着这根早已枯萎的,无力的稻草,仿佛这样他们就能过得好了;狂人是明智的人,一开shi一定也抓这根旧稻草,不过一阵风吹过,这旧稻草便摇摇晃晃随时要倒下的时候,狂人就放弃了它,找了根结实的新稻草,伸手要去抓。
但是,那些死死的抓着旧稻草的人,不同意狂人要去抓新稻草的举动。他们不肯抓新的稻草。的确,要再抓一根新稻草,需要改变自己的一些旧习惯。改变习惯很难,这从蚕蜕皮时硬是没法把旧皮从尾巴上甩掉就能看的出来—在旧皮里头待着就是蚕蜕皮时早已养成的习惯。
但是,旧稻草已经摇摇欲坠了。这些人非得抓着旧稻草摔到地上才肯抓新稻草吗?自己的习惯不想改,最后还是要改。不然,还能抓着旧稻草坐在地上发誓死也不抓新稻草?这样,还不如在旧稻草被风吹的摇摇欲坠时就放弃它,抓住新稻草。
所以,在人为的规则过时的时候,如果不想摔到地上,就只有一条道:再抓一根新稻草(或者,你也可以选择硬抓着旧稻草不放,最后摔到地上疼的是谁,都知道)。
蚕把尾巴上的旧皮弄掉了。纸盒放在窗台上,刚好有一缕阳光洒在纸盒里头。桑叶被照得油亮。蜕完旧皮的蚕舒适的躺在阳光中。看来,它们的新皮比旧皮舒服多了。
那盏小桔灯(读冰心小桔灯有感)在我的印象中,我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都没见过小桔灯吧。听这个名字就觉得这样儿小玩意儿定是有哪些心思细腻的小孩们创造的。用吃完的橘子的皮壳儿完整的保存下来,用一根竹将桔灯挑起,四周系上麻绳,里面点上一根小蜡烛,小小的桔子,弱弱的灯光,感受到的是无限的温暖。想象一下,你在夜间的小屋,点上这么一盏桔灯该是多么心满意足充满遐想的事。
小桔灯这三个字我是通过冰心的这篇同名散文了解到的。也是因此产生了想回到她处在的那个战乱的而又有那批暖人心之人的年代的念头。冰心去看望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儿和小女孩儿那生病的母亲只是出于一时的闲暇与关心,换来了临走时小女孩儿担心冰心看不见夜路而递给她的小桔灯。恩,小女孩儿好似还带着那安慰的语气说:“您放心,我爸爸就快回来的,那时候,我妈妈的病就好了,”我们“都”好“了。”女孩儿在自己面前画了个圈圈又点了点冰心,显然,这个“我们”也包括冰心在内。读第一遍时,我并不是很明白小女孩儿为何要说“我们都会好的”这句话,冰心也会好的,是指什么事儿?我并不明白。文章后面又写道,小女孩当时也被认作为共产党而被抓捕起来。那个年代,“大家”都“不好”,那么,小女孩儿的“我们”都会“好”就是一个时代的希望,是一种充满爱的相信。现在的不好他不在意,也不以之为苦,并且怀着的信任感相信这个世界。理解到这里的时候,我是有点心酸感动的。我心酸她那么纯真可爱,可爱地让我急不可耐地想去拥抱这个女孩儿,我感动她用一颗大爱的新发现生活的真善美。而我,常易看见生活不好的一面,尽管我乐观积极,却总觉着还差那么一股正视的态度,没有将发现真善美作为我的一种习惯。而这满载爱的小桔灯点醒了我,我们真的应该爱一切,我们真的应该善待一切。这是多散发出来的温暖情意是能够使两个敌对的敌人都拉近距离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总是容易被温暖的爱所征服。在一个乱世也好,和平盛世也罢,拯救一切的,拯救心灵的,永远都有爱的缩影。
我们可不可以也为这个世界点上一盏小桔灯呢?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叫《希腊神话故事》的书,书中有很多道理,让我深有感触。
希腊神话故事相比较于中国神话故事,他给人一种世俗感,它并不像中国神话故事那样让人向往,遐想。
在故事中,希腊人给每一座山,每条和每一棵花没坑早都赋予了神的含义。他们有风神太阳神,雷神,花神,爱神,光明之神,智慧女神,战神,酒神......这中间有丰富的宗教味道。12为主神主宰着人间的生活。在奥林匹斯,无论是生活在天空,还是居住在地面或水下,神址都要听从宙斯的命令。到了英雄时代,人间的英雄成了故事的主角,在他们的故事中,我读到了爱情的浪漫,背叛的残酷,人间的险恶,勇士的忠诚......
在这本书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小母牛伊娥》,故事讲的是伊娥是一个国王的女儿,一天,她在草地上玩耍,宙斯看见并爱上了他,可是宙斯有一个善妒的王后叫赫拉,为了不让赫拉欺负伊娥,宙斯将伊俄变成了一头雪白的小母牛,可赫拉早就看穿了宙斯的把戏,为了不引起赫拉猜忌,宙斯将伊娥送给了赫拉,并且让百眼巨人阿耳戈斯看守。最后,在赫尔墨斯的帮助下,宙斯找到了伊娥,并且将她恢复了人形,伊娥还和他生下了儿子厄帕福斯。
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故事便是《赫拉克勒斯的12件功绩》,赫拉克勒斯是宙斯与英雄帕修斯的孙女阿尔克莫涅的孩子,这使天后赫拉怀恨在心,一直想除掉他,后来在阿波罗的口中得知,只要能为帕修斯的孙子国王欧律斯透斯完成12件功绩便可永生,第一件便是为国王除掉破坏居民生活的巨狮。第二件铲除勒尔纳城郊沼泽地的九头蛇。第三件消灭斯法利斯湖上的怪鸟。第四件活捉赤雌鹿。第五件生擒厄律曼托斯的野猪。第六件一天内把国王所有的牛圈打扫干净。第七件驯服发狂的公牛。第八件,抢夺吃人的烈马。第九间去女人国强夺女王的腰带。第十件带走巨人革律翁的牛群。11间,从叶神的果园里摘三个金苹果。第12件前往地狱将恶犬带到人间。赫拉克勒斯凭借永不放弃,有勇有谋,敢于冒险的精神,圆满的完成了12件功绩,获得了自我救赎。
《希腊神话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希腊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它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总会有弱点。
读完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我深受感动。这本书讲述了同学之前的友情,老师和学生之前的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
我感动的是老师讲的每月故事中的执着寻母的孩子。这个故事讲了小马尔可的父母负债,母亲不得不出国打工赚钱。一开始,小马尔可的母亲经常给家人回信,和家人保持着联系。可是,后来因为生了重病,家里写的信也常常不能回复。13岁的小马尔可日夜思念自己的母亲。
终于有一天,他决定离开家人,去寻找他那奄奄一息的母亲。在旅途中,他不辞辛劳,日夜寻找。经过重重困难,经过他人的帮助,小马尔可终于找到了他的母亲。母亲看到了小马尔可后,就有活下去的动力,接受医生和助手给她做手术。我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妈妈为了家庭辛苦付出努力,孩子深深地爱着妈妈,成为他母亲活下去的希望,这就是亲人之间爱的力量。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炮火,没有枪林弹雨,不需要我们用生命来换取祖国的独立。现在我们要努力学习,用知识和技术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爱。正如“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祖国的栋梁!
“已在夕阳西下之时,乌鸦归来了,在空旷的荒野里发出几声有点儿凄凉的喊叫。阳光从灰娃的身后反射上来,使大坟和他的身影皆变为黑色,孩子们已经看不到灰娃的面孔,但却又分明感觉到了他一双发红的目光……”
这段十分凄美的语段摘自作家曹文轩的《灰娃的高地》,里面的小主角灰娃是一个很可怜的小男孩,他们家族原来盛大兴旺,却不知为何,渐渐地开始衰败。因此,灰娃和他的跛脚父亲只好蜗居在一间原来是牲口房的茅屋里。因为灰娃家贫穷,他的衣服又脏又破,所以小镇上的其他孩子都不愿意和他玩,就连一条流浪的小狗也嫌弃他。灰娃受够了冷漠,开始做一些极端的事情吸引别人的注意:他把锅底灰抹在脸上,在大街上乱跑;他爬到了三十米的烟囱上,不愿下来;他还天天走在令平常人感到阴森恐怖的坟场,在那儿与稻草人玩“攻打”游戏、独自坐在坟头上等但他始终还是没有得到关心与尊重,只得到了挥臂而来的“敌人”。但他没有认输,选择了站起来,用自己的勇气与毅力获胜了!维护了自己被践踏的所剩无几的尊严!
这个故事应该是作者曹文轩想通过灰娃的例子来控诉当今社会的不平等!灰娃也是人,那些小镇上的其他孩子也是人,但是由于灰娃家境贫穷,就算灰娃一不抢、二不偷、三不骗人,那些大人们宁可听信富人家孩子的谎话也不愿相信灰娃的真言。这就是社会的不平!
虽然灰娃的例子是编撰出来的,无法知道真实性,但是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也都存在着很多的不平等现象。最近美国就有这样一条新闻:《美国警察枪杀黑人》,开枪的白人警察有5年的执法记录。当天,一名叫卡斯蒂尔的黑人和他的妻儿在街道上行驶,所驾汽车因尾灯不亮,被警方要求停车,以便接受盘查。据他的妻子描述,卡斯蒂尔试图向警官说明,自己身上虽然有枪,但有持枪许可证。可那名警官还是朝他的胳膊开了四五枪,导致黑人死亡。这样的事件引发美国民众对白人警察暴力执法、种族歧视的愤怒,这也是社会中一种十分不公平的现象。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要平等对待他人。比如说在大街上遇到残疾人迎面而来时,我们要像见到普通人一样与他擦肩而过,而且不能回头再看,因为回头看会让别人感到自己的特殊,也不能嘲笑或者用怜悯、同情的眼神看他,这样也会让别人感到不自在。在教室里,同学们无论成绩好坏,我们都应该与他们为友,微笑面对每一位同学。这些简简单单的行为习惯就是平等对待身边的每个人,无论他们是残疾或健康、贫穷或富有、聪明或笨拙、漂亮或丑陋。
平等对待身边的每个人,让这个势利的社会充满正能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清水秀名为"茶峒"的小山城,小溪潺潺,溪边一户人家,一位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相依为命。老人与女孩负责过渡人渡船。他们相伴在清晨听鸟鸣犬吠,相靠在黄昏看朝霞余晖,十分悠然自得。后来女孩与掌水码头的两个儿子相识,他们都喜欢上这个女孩,最后大儿子为成全弟弟,伤心外出却遇难,而二儿子因愧疚哥哥便未迎娶女孩,女孩的爷爷也在风雨中离去。女孩执着的等待二儿子归来。
《边城》的作者沈从文在这本书中用许多笔墨来刻画翠翠这一形象。从黑黑的皮肤,水晶清明的眸子,为人天真活泼又乖巧到初遇二儿子傩送情窦初开的羞涩……沈从文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大儿子天保性情豪放豁达。二儿子傩送眉清目秀,聪明富于感情,很受父亲偏爱,人称“岳云”。傩送从与翠翠初遇被误会了自己好意到与哥哥轮流唱歌追求翠翠,再到最后的因心里对哥哥有亏欠不愿娶翠翠,很富有情感。爷爷也是整本书中关键人物,爷爷善良淳朴,热心好客,因为女儿和女婿的悲剧,在他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害怕翠翠走母亲老路,结果因天保的死,造成孙女的悲剧,他又无能为力,只能撒手而去,最后死于意外,也许正是他孤独的归宿。
书的结尾"或许他永远不会回来,或许他明天就会回来",哀不伤,在凄婉中结束。两颗双子星,一颗在这头,一颗在那头。无情的洞庭湖吞噬了天保,只留下傩送在岸上遥遥的观望。他一半的热情随哥哥的死而消失了,内心的自责又将另一半隐去,在某个寂寞的早晨,二老悄悄离去,带着满心的伤痛,去寻找自己的命途,留下翠翠无止的等待。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对二老的行为不免有些责备,他辜负了翠翠的一片痴情。也许对翠翠来说,等待纵是孤独,但已在最美的年华相遇,夫复何求?结尾造物弄人,但我们知道,并非每个故事结尾都是完美的,有了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故事也会更加真实。
边城原始淳朴的民风和人情,讴歌了一种淳朴的象征着爱和美的人性和人生,也表达了作者的理想追求。
在这个假期里,我阅读了一本叫《鲁滨逊漂流记》的书,使我回味无穷。
这本书的主人公“鲁滨逊”出征在英国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是一位富有冒险主义精神的人。优越的家庭条件,幸福的童年并没有使他打消下海闯荡世界的念头,不听从父母的劝告,下海三次,途中不幸遇到风暴,都没能使他放弃。最后一次出海,船上除他其他人无一幸免。海浪把他冲到一个荒岛上,他孤身一人,他自力更生!靠着以前船上的工具,他种麦子、养山羊、烤面包、捕海龟、做独木舟,甚至在这漫长的二十八年的时间给自己做了三间房屋,救了一个土著人······星期五。
根据鲁滨逊的航海日志,他终于在一六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离开了小岛。也就是说,他在这座荒无人烟的荒岛上住了整整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六天。
这部作品,还通过忏悔这一形式将宗教的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鲁滨逊在违抗父命,执意下海,在荒岛上流浪的那段时间,他意识到了自己以前所犯的罪过。开始忏悔,改变了对父亲以及以前生活的境遇和看法,认识到自己的罪过。即使获救无望,也不忘记忏悔自己的罪过。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提高自己对上帝的认识,去教会其他人信仰上帝。作品中反映的宗教很适合现代人借鉴,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我们不断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行忏悔,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在进步着。
鲁滨逊在世界上耳熟能详的航海冒险人物,他虽然只是小说里的人物,但他的事迹却令无数的后人成为像他一样的不怕困难与挫折的生活中的强者,给他们的一生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样他在我的眼中也是一段传奇。他用他对逆境的百折不饶、坚忍不拔、不畏坚阻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为我们谱写了一段世人尊敬的传奇。
寒假里,我经过老师推荐,阅读了冰心专集——《小桔灯》。
冰心,原名谢婉莹,是现代作家。阅读她的作品,文字质朴,没有华丽的装点,但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它虽然不耀眼,却往往令人身临其境,留下更深的印象。冰心的作品,是对生活的最真实的描述,就像生命之星划过星空的轨迹。作者没有更多的写作方法,真实的,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赋予了文字灵魂,使得篇章更加动人。
冰心的散文——《一只小鸟》创作与1920年,今天阅读,心灵仍受震撼,可见这一作品生命力之久远。是什么使冰心的作品千古流芳?是爱。爱是冰心作品一直延续的主题。她在《寄小读者》中写到:我曾为一头折足的蟋蟀落泪,为一只受伤的黄雀呜咽:我明白一切事物,在造物者眼中都是一般大小……读到这里,我被一个大人,却仍有如此爱心和童心而震撼了。反省自己,看见路上一群觅食的蚂蚁,我视而不见,从容地走上前去将它们无情地踩死。那时我是多么心不在焉,现在回想起来,我又是那么可恨——难道弱小的生命就没有权利得到别人的尊重吗?!冰心告诉我,任何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令人尊重的,也都是宝贵的!
冰心老人走了,却把美留给了世界,令广大读者受到心灵的熏陶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老师要求阅读的《骆驼祥子》。一开始,我并没有十分认真地阅读,因为我认为我不过是在完成任务。可看着看着,我渐渐改变了一开始的看法,我开始认真地阅读,被书中的人物祥子带入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黑暗旧社会中,被祥子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心弦,为祥子担惊受怕……
《骆驼祥子》这本书讲述了祥子来自农村,立志买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但是,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第二次,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接着,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而用虎妞的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而死后,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在经过多次挫折后,并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不再像以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延误劳作。生活捉弄了他,他也开始游戏人生,吃喝嫖赌,出卖他人换钱,祥子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变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最终,祥子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无产者。通过这个悲惨的艺术形象,人们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有较深的理解,并启发人们认识造成祥子悲剧的社会根源。
冰心奶奶非常爱小孩,她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之一,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她写的小说《小桔灯》里的短篇小说辑——小桔灯,使我读了之后十分感动,我不仅被冰心奶奶所写的美丽文章所感动,而且被那位拥有勇敢、镇定、乐观的精神的小姑娘所感动。
小姑娘面对父亲失踪了,母亲因病总总困难,所表现出的不是慌张,而是十分镇定,当我读到作者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而她回答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时,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想着过年的我们,面对的是一桌的美味佳肴,饭后还能看见美丽的烟花,即使是平时,也是一桌的饭菜,想着想着我不禁有些惭愧:平时的我遇到了一点困难便退缩了,而小姑娘,面对了那么多困难却那么勇敢,因此,我要以她为榜样:自立自强、不依赖别人,常帮家里做家务活!
小姑娘生活在一个战争时期都那么勇敢了,那么生活在新中国的我们又怎能不勇敢呢?
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我有一本好书沈石溪的《狼王梦》。
这本书主要讲了母狼紫岚在失去了丈夫黑桑之后,在绝境下产了五只小狼,有一只不幸死亡,剩下了黑仔、蓝魂儿媚媚和双毛。母亲紫岚将黑桑的狼王梦全部寄托在了黑仔身上,但在玩耍时黑仔却意外丢了性命,母亲又分别将希望寄托在了双毛和蓝魂儿身上,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双毛和蓝魂儿也都中了敌人的计谋而死亡。紫岚只能把希望放在了媚媚的儿女身上,最后为了媚媚的儿女能平安长大自己和金雕做斗争,最后与金雕同归于尽。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没有感到母爱是那么的伟大!母亲紫岚将毕生的心血全部给了孩子们,付出了自己的器官及生命,让孩子们变得更强壮、更健康、更优秀,在狼群中树立威信,让孩子能够等上狼王的宝座,紫岚的母爱此刻深深打动了我。但是紫岚的爱也是自私的,她将自己和黑桑的狼王梦让自己的孩子来完成,强迫症她的孩子们变得更好,结果导致一个个全部死亡。
可能有好多人都要问,为什么沈石溪会这样描写这个故事呢,其实沈石溪想把悲污和崇高,把残忍和辉煌,把龌龊和圣洁交融糅合来反映出现在的世界情况。所以让我们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和我一起走进狼王梦吧。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独立则中国独立,少年自由则中国自由,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中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把复兴中国的伟大梦想寄托在中国少年身上;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寄语中国少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来要在你们手中实现,你们是未来的主力军、生力军。”我骄傲,我是今日少年。
国之振兴,匹夫有责,少年责更重。当年周恩来总理12岁树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么,今日12岁的我该如何立志为国、如何为强国之路而努力呢?
立志学习。今天的中国,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在父母的夸奖和老师的鼓劢下健康成长,我们这个年龄不谈事业,唯有立志:立志学习,立志专一学习,切不可荒废学业度日。学习会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小到一草一木,大到天地宇宙,然后才能在强国之路上学习致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
用功上进。今天的中国,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在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成长,除了传统的学习,我们还可以上网接解更多新鲜的人和事,所以今天的我们不仅需要勤奋努力、用心学习、日有进步,还需要学会抵制网络诱惑,不沉迷电脑,做一个新时代的读书好少年。张之洞就曾在家书中跟儿子说:“为父年过五十,官司居一品,名满天下,但依然是谨慎低调,如履薄冰,从来不敢有什么放肆之举。你为何对学习却如此漫不经心,多有傲慢之处呢?”
勤于锻炼。今天的中国,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富裕的时代,我们生下来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我们的身边有太多的“小胖敦”。所以,我们需要锻炼。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我们方能做一个阳光下奔跑的少年。只有拥有强健的身体,我们方能在“体育强国”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知礼明孝。今天的中国,我们是幸福的。国家的强盛必然离不开有志有为的贤士,但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杰出的人才,我们要从小做起,做一个懂礼貌、明事理,独立的好少年。在家里,我们要体谅父母的辛劳,我们要力所能及的为父母做家务;在学校,我们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用心听讲、珍惜并把握好每一次学习机会。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强国之路的根本。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需努力!
近日读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颇有感触。
《狂人日记》借助一个虚构的“狂人”之口,揭示了中国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批判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思想。这篇《狂人日记》用十分真切,详尽的语言,描述了一位语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意识不清的人物。一个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人,却道出了当时社会的本质。而那些所谓的正常人,却干着“吃人”的勾当,这便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之所在。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日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这几句话,是全文给我印象最深的。这几句话中的“他们”,都是以往被封建传统所迫害过的人,但“他们”不但不去反抗,反而也做起了“吃人”的人。当时的社会竟是如此可怕,黑暗,让文中的“狂人”“从顶上冷到脚跟”。鲁迅先生为此而愤怒:“是历来如此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这句话就是说所谓的“仁义道德”,其实就是封建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的定义:虚伪!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吃人”。
“大哥点点头。原先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这句话反应了在封建社会中,没有亲情,连自我的亲人、兄弟也有可能相残,这是多么可怕啊!
“仅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必须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可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日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叫我怕,叫我纳罕并且悲痛。”我认为,那里的“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指的是我国封建主义统治的长久历史。凡是反抗封建主义的人,都被认为是“狂人”,或是“疯子”,这也就是人们甘当“吃人”的人的原因吧!
“救救孩子······”这是“狂人”发出的最终的呼吁。这世上还有几个未“吃过人”的孩子孩子们为何也学会了“吃人”未来的期望也只能寄托于未“吃过人”的孩子身上了。所以,鲁迅先生再一次借助一个“狂人”之口,发出了呼吁。
在这字里行间,我读出了鲁迅先生满腹的忧患,读出了他内心的呐喊:救救孩子们吧!他们是国家未来唯一的期望了!他的呼声,或许是当时社会唯一的曙光。
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读了《神笔马良》这本书,我深受感动。
马良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画什么像什么,可是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笔。他梦想着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笔,连睡觉都做着笔梦,从此以后他一直为自己能拥有一支笔而努力。
一天,他干完活回到窑洞里休息,这时,窑洞里亮起了金色的光芒,隐隐约约中看到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向他走来,给了他一支神笔,并交代马良好好用它。当马良醒来,以为是梦,可是老爷爷给他的那支神笔就在他手中。并且他惊奇地发现,心里想什么,神笔就可以画出什么!他兴奋极了!
马良就用神笔专门帮助穷苦人家画他们需要的东西,人们都非常感谢马良。不久,神笔的事情被官府和皇帝知道了,他们试图把马良抓起来,聪明的马良却用神笔一次次摆脱了坏人们,最后马良还把坏人们淹死了。马良又继续为穷人圆梦……
我想如果马良来到21世纪多好啊!我相信他会用他的神笔画好多的课本,送给那些因生活困难不能上学的小朋友;马良还可以画很多学习用品,送给那些买不起学习用品的同学;还可以画很多电视机,送到贫困山区,让小朋友们的眼睛从此走出大山,认识世界……
读了这本书,我从马良身上学到了善良、坚强、勇敢、乐于助人!这些优点永远都在他身上闪烁着,永远都值得我们学习!
让我们一起捧起书本,在文字深处,品味那最甜蜜的味道吧!
今天,我又一次地读完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让我感慨万分。主人公汤姆索亚机智、勇敢、聪明又调皮令我十分的佩服。这本书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让我受益匪浅。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是美国文学家马克吐·温写的。这本书深受我的喜爱。书中讲述了十九世纪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小镇,镇上有个叫汤姆索亚的孩子与他的小伙伴们的故事。他们想当大海盗、讨厌听牧师骗人的语言……但他们又天真活泼、正直勇敢。这让我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
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虽然比较调皮,但又不缺机灵和可爱。他们都很勇敢,一起当海盗,一起钻山洞,从不会丢下朋友不管。汤姆在追捕印江·乔埃方面立下许多大功,让居民们都喜欢上了他。我佩服他的勇敢、诚实的精神。他成了我的榜样。
而我自己呢?我可能还不如汤姆,我虽然已经长大了,但我还有许多地方赶不上汤姆。比如:我不像汤姆一样勇敢,勇敢的去维护正义,我不敢像他一样去冒险。这些都是我的不足。所以,我要努力地学习汤姆,取他的长处,补我的短处,让我变得更加完美。
当我们生活是黑色的时候,我们应该幻想着七彩的彩虹;当我们生活在黑暗的时候,我们应该幻想着头顶的阳光;当我们生活在悲痛的时候,我们应该幻想着微笑。
暑假里,我阅读了一本书——《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的安妮使我深受感动。
这本书讲述了绿山墙农舍的马修和马瑞拉兄妹,本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来帮忙干农活,没想到却阴差阳错接来了红头发女孩安妮。安妮用她那一张喋喋不休的小嘴,博得了马瑞拉欢心,她留下了。安妮,拥有玫瑰般绚丽的想象力,一张小嘴巴永远讲个不停,给身边所有的事物取可爱的名字,无心犯下的错误常常让人忍俊不禁,活泼开朗的性格、勤奋好强的天性使她在学校里赢得了很多朋友,并获得了学业上的极大成功。安妮的到来使原本沉闷的绿山墙焕发出诱人的生机与活力,也给古老的村庄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书中的安妮就是这样一个爱幻想的女孩,经常在做玛丽拉给她的工作时,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而忘记了自己该做什么。她总是幻想着未来,幻想美好的生活。安妮这种乐观向上、追求幸福、渴望美好的性格,造就了她以后人生的快乐。安妮坚强乐观,虽然她从小失去了父母,之后的遭遇也很不幸,但她爱幻想,乐观面对生活。在
之后的学习中,也是那么的积极向上,渴望获得知识,勇于竞争和拼搏,最后还考上了大学。
这本书告诉我:只要你用乐观的心去看世界,就会发现微笑无时无刻在你身边。
安妮,是一个为了梦想而拼博的人。是一个关心别人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不怕困难,勇敢的人。安妮虽然是一个孤儿,但她却一点也不忧郁,一点也不伤心。安妮的乐观和到来使原本沉闷的绿山墙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也给古老的村庄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用乐观去面对世界,我们的生活总有一天会充满了阳光和快乐!
安妮有着许许多多的梦想,对于安妮都很难实现。但安妮却用她的努力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安妮的活泼乐观和坚强,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深深的感动了我。生活中只要有乐观,幻想美好的明天,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生活也很乐观,那时,它便将你带出了困境。
真正的快乐是正视人生的坚定的成熟,是从容踏过坎坷后的微笑,是绞尽脑汁做出一道奥数题后的舒畅,也是一种踏雪而歌的气质。让我们像安妮那样,乐观向上,用积极的心态微笑着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冲破一个又一个难关,朝着我们美好的梦想奋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