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9篇)
我读了一篇课文,叫《老人与海》,这篇课文是我看后感受最深的文章。
这篇课文主要写古巴的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八十四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然而这一天却遇到了鲨鱼,老人和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骨架。老人虽然失败了,但他在与鲨鱼斗争的过程中表现了超常的毅力和勇气,表现了一种不可被征服的精神上的胜利,他可以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过和这个故事差不多的事例,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四年级下学期放暑假,爸爸给我买了一双溜冰鞋,虽然小时候学过,可现在完全不会玩了。我穿上溜冰鞋,慢慢地站起来后,扶着墙走了几步,然后滑了几下,刚五秒钟,我就摔倒了,不过还好,身上一点伤都没有,而且摔下去的时候也不痛。吃完晚饭后,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政府广场溜冰,一到下面,我就换上了溜冰鞋,滑着滑着前面有一个小坡,小坡过后有一个洞,不好了,要滑过去了,还好有爸爸拉住了我,终于脱险了。
到广场上,我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滑,要练习拐弯和刹车还有上下楼梯。我在人群中滑,有好几次都没有转弯,摔了四次,刹车我也学会了,现在只差上下楼梯了,我一到楼梯那儿,身子就控制不住的往下滑,我突然一转身,“啪”的一下落到草丛里了。
虽然在练习的过程中很辛苦,经常摔跤,但是我并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现在我终于学会了溜冰,坚持就是胜利!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我委开展了创优争先活动,这是一种激励我们奋勇向前、拼搏进取的手段和动力,是提升机关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举措,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忠于党、忠于人民,积极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始终坚持讲政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信仰,带头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履行《党章》赋予党员的各项义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做到:提高本领、提高水平、提高能力、提高效率。
一、注重理论学习,提高争创本领
大力倡导 “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加快,是一个生存空间日益狭孝综合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是一个崇尚能力、凭能力吃饭的时代。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学习,通过示范感召,引导全系统干部把学习作为更新观念、提高能力的持续动力。在突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与计生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做到“日读一小时,月看一本书,季通一部法,年精四类访”;每周召开一次工作情况通气会,由各科室负责人结合新的情况,注重联系实际和问题解决,共同分析问题,相互学习提高。与此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的内行。特别是我们行政执法大队,如果不熟悉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相关的业务知识,就很难适应依法行政工作。如果连本职工作都搞不好,还谈得上什么先进性?这就要求平时加强业务学习,注意实践的积累,成为单位精通业务,熟悉本职,对业务能熟练自如,融汇贯通;对本职能独当一面驾驭轻松的业务骨干。第二、要具备各种能力。首先要有学习能力,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其次还要有创新能力,要把学到的知识最大限度地运用出来,不能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什么事都等文件等指示。还要有组织协调能力,工作是集体运作,需要各个单位、部门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工作,这就要有沟通意识,具备协调组织的能力。
总之,我们将铭记责任和使命,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为本委“争先创优”活动的开展增光添彩。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心中应时刻警醒自己:要有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要有责任意识、奋斗意识,时刻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认识提高了,使我们增强了“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妆的责任感,不断提高我们在工作中开展创先争优的自觉性,以对党、对人民和对人口计生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作好各项工作,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增强争先创优意识,争创一流业绩,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备品质,是干事创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作风,能够进一步激发我们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敢为人先的使命感,提高工作水平,创造一流业绩,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如何阅读一本书》如其名是一本非虚构类的实用性书籍。作者全书教导读者以提升阅读理解力为目的,让读者认知到阅读实际是主动地与作者对话,然后划分阅读为四个层次,并将不同书籍进行分类深层次地教导读者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先划分四个阅读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四个层次是相互包含、递进的关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和指导不同类型书籍阅读是作者的主要论述内容,而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英译汉的著作,作者著于1940年。这本书的一些词语被翻译得晦涩难懂,我读此书时还感受到用英语语序写中文的难受。作者在阐述论据细节时也有些啰嗦。于是我尝试用一些英语思维来理解句子语序,并选择略读的方式把这本书啃读了两遍。这本书离我有80年的时代差距,因此确定词语所表达的含义与我所理解的含义相匹配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这样才能搭起我与作者沟通的桥梁,即语义共识。这本书能畅销这么多年,必然有其阅读“屠龙之术”。作者从问题出发构建文章观点的主干框架,然后用论点论据丰富其血肉。而我只需出手果断,直戳要害理清论点论据之间逻辑,便能彻底理解这本书!
学生时代,每一次升学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掌握更加高超的阅读技能来应对不同阶段的阅读。小学阶段我们只需要识字并阅读短篇文章,中学阶段我们便要开始阅读议论文,到了大学阶段我们更要围绕特定主题进行多本书的阅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进行大量阅读,似乎被海量的资讯所吞没。在信息的洪流中,我们仿佛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并且沉溺娱乐之欢中。而此书作者的写作目的不是为了帮助我们如何获取资讯,而是帮助我们如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无论是对信息的判断与处理,还是对观点的质疑与思考都体现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作者认为这个世界的好书的数量犹如放置在金字塔的顶端一样稀少。“一个人读得很广泛却读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值得同情。”正如书籍读得多并不代表书籍阅读得好,因此我思索与其追求一年读许多本书的宏伟计划,不如细嚼慢咽地阅读一些好书。嚼烂一本书的感觉相较于把知识填鸭进大脑的感觉不一样,前者会让我感觉作者的思想有机融入我的大脑而后者只会让我感觉囫囵吞枣得难堪罢了。
阅读的质量不仅取决于读者是否了解作者的想法,更取决于读者阅读的主动性,读者带着越多问题去阅读,这样越主动往往越高效!“这些书在说些什么?是如何说明的?这是真实的吗?这与我相干吗?”然后读者便可以通过不断与作者对话得到答案。
书籍的封面显示出书和作者的基本信息,目录可以表现出作者的写作框架,而绪论表达出作者的核心思想。我们通过检视阅读就能判断出书的分类。书籍大致分类为虚构类和非虚构类、或论说类和实用类,还能按照不同主题如爱、战争、昆虫、物理进行分类。教科书、小说、论说性等书籍有着不同写作特点,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用不同方式和速度去分析阅读这些书籍。教科书论说性强,信息密度较大,结构清晰且完整,我们细细啃读才能掌握知识;小说为虚构类作品,隐喻性较强,更适合一口气读完;科普类书籍知识信息密度比教科书少,但论说解释得较多,更助于理解入门。
正如作者所说,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以及自己,还会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许当下的我身体不再成长,但我的心智还能继续成长。这本书还有许多细节体现了作者阅读的智慧,需要我仔细品读!
读了《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
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书是生活的万花筒,是我们学习的伙伴。也是整个大千世界的缩影。书既像一位慈祥的智慧老师,不断启迪我们,教我们知识和道理,引导我们学习;又如一位真诚的朋友,与我们交流,鼓舞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去追求学习的卓越。
我和爸爸妈妈经常一起阅读一本好书,并一起说说读后的感受,彼此相互交流。上个星期,我和爸妈又读了一本书《神秘岛》。故事讲的是五个美国移民来到了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我们眼里他们虽然是在孤岛上,但在他们心里却是在祖国大陆上一样。移民们积极能干,把岛上的每一样东西都利用起来,在荒岛上努力工作,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荒岛也慢慢地变得欣欣向荣起来。移民们就像要长期住在哪儿一样,在岛上劳动,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对爸爸妈妈说:这本书中的五个移民真勤劳啊!他们靠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把荒无人烟的小岛创造得一切都欣欣向荣着。你说的只是其中一点,爸爸说,还有移民面临困境时,凭自己的努力克服,重新开始。这更是令人钦佩。是呀!移民们真是又机智又勇敢又勤劳啊!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我和妈妈一起说。
经过这件事我发现:我们小孩子与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沟通,一起看书就是一个好方法。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实书籍不仅是进步的阶梯,也是生活中互动沟通的桥梁。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曾荣获1953年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称赞作者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文笔有力,自成一体,这在近作《老人与海》中得到了证明。”然而,我认为这部作品大获成功的关键在于它刻画了人性中永远不能被打败的坚强。
面对远比自己强壮有力的对手,老人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调集手头仅有的物资为保卫战力品与鲨鱼奋力一搏。也许这一群又一群打不完的鲨鱼赢了,因为它们夺走了全部鱼肉,但我坚信老人永远没有被打败,因为他在这场与整个大自然的恶战中已经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无论他所处的环境多么险恶,面对的敌人多么强大,身边的物资多么缺乏,他都没有向命运低头或放弃为理想奋斗。“我会誓死奉陪到底”、“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这两句嘹亮的口号体现出了他在逆境中爆发出的可怕的巨大能量。圣地亚哥是精神上的圣者,理想上的赢家,他在这场心灵之战中完胜!至于物质上的利益,可以忽略不计了。
老人的钢铁意志让我联想到了体内埋藏着几百块弹片的作者;联想到了惨遭膑刑的军事家孙膑;联想到了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又丢了手稿的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他们告诉了人们人性的强悍和生命的硬度,他们是永远不能被打败的英雄。
人生的道路荆棘丛生、沟壑纵横,数不清的困难正等待着我们。面对它们我们必须拿出人类意志中最强硬的部分,毫不畏惧地前进,正如圣地亚哥所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努力,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这是我读这篇文章最深的感受。
在文中,作者夜深人静时练习书法,但总觉得写的不尽如人意,作者很惆怅,可是他没有轻言放弃,而是继续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地练习。他为了学书法,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业余活动,持之以恒,最终他练就了一手好字,而且懂得了‘路漫漫其修远兮’的道理,感觉这样做值得!
这样做,值得。成功也许就在你多坚持的那一秒!成功也许就在于你没有放弃;成功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生活中我也学习书法。刚开始时,我的字写得象一条条‘毛毛虫’在纸上爬行,当时我也很无助很着急,也想放弃,书法占用了我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一看到身边的学长们那潇洒的字体,那种大家的韵味,我就下定决心,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于是我加倍努力,刻苦练习,每天比其他的小朋友多写几页纸,全神贯注,仿佛被带到了书法世界,不能自拔!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手中的毛笔亲吻宣纸,漂亮的字体挥洒自如时,我笑了,欣慰地笑了!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当全班的同学们看到我写的字而赞叹时,我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泥泞,有荆棘,还有一种名叫‘困难’的巨石,但它们能磨砺你的意志,提高你脱离困境的能力。你可能会怨恨它们,但当你勇敢地跨过它们时,你就会有一种无比的充实感和成功的喜悦!有一些人遇到了它们都轻言放弃了,同时那些人也失去了很多机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是你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今年暑假,我来到图书馆,看了杨红樱阿姨写的《笑猫日记之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我看到题目时,还不懂什么是孩子味儿,于是我带着疑问去读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笑猫在秘密山洞里遇到了一只万年龟而发生的故事。也就是说它是只神龟,它的背上还有数不清的甲骨文。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将“夏宫”真个儿淹没,迫使笑猫在神龟的背上到处游荡。当万年龟和笑猫来到充满孩子气味的一个家,那就是马小跳家。可是马小跳的姨妈就是杜真子的妈妈,来到马小跳家时,马小跳心里充满了委屈,杜子真和马小跳每天都要看杜真子妈妈准备的“小学生必读”的书,使马小跳苦不堪言,这时,被杜真子妈妈当成石头的乌龟吐了一口万年气,将她的嘴变成了“香肠嘴”,只要她一回家,嘴就立刻变肿。
它还会穿墙,它一穿就来到了同样有孩子味儿的安琪儿家,安琪儿被她的妈妈反锁在房间里看她一点儿也不想开的书。其他什么地方也不给去,什么事也不给干。安琪儿甚至连彩虹也没见过,她是那么的悲惨啊!于是乌龟就帮安琪儿实现想做“天使”的梦想。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事是安琪儿的妈妈见安琪儿不在看必读书,训斥了安琪儿。安琪儿不满,与她吵了起来。这时我也在想:不是必读书就不是好书了吗?安琪儿的妈妈教育方式有问题,如果只是读那些所谓的必读书,逼孩子看那些不愿意看的书,只是徒劳无功,还会让孩子慢慢的厌学。多读课外书,扩展视野,增强孩子读书兴趣。
失去了孩子味的孩子还是孩子吗?这只能闻出孩子味的乌龟说:“如果世界上没有了孩子味儿,世界将会衰老,就永远没有了童心。”亲爱的爸爸妈妈、老师们,请给我们一个自由自在的轻松环境,不要限制我们读书、不要限制我们快乐,让我们拥有一颗天真的童心,这样我们才能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最终我明白了孩子味儿是什么,是童真的心。
我觉得安利科是个孝顺的孩子,也是个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泼、好动,我发现,在他生活中有许多关怀他的好朋友,时常鼓励他,安慰他,所以他才可以以顺利成长,也可以从中获取经验。
我励志和成功方面的书现在社会上流传很多,但当我的视线进入《我在为谁工作》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被重重地撼动了,一本不足百页,仅四万字的薄薄小册子,竟有如此冲击和震撼力,我想这就是这样一本全球最畅销书的魅力所在吧。我们正经历一个多变的社会,体制的变革把我们从一条风平浪静的'计划经济的小溪推向了充满惊涛骇浪的汪洋。这种变化是彻底的、革命性的,又是客观的,必然的而《我在为谁工作》用寓言式的故事讨论了二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变化。在变化来临之前,怎样预见变化,在变化到来之后,怎样对待变化、适应变化。
要知道,事物的变化是客观的、绝对的,而不变是主观的、相对的其实,我们周围每天都在面对变化,只是因为这种变化是细微的,不易感知的,容易忽略。我们很多的人都习惯于这样一种情形,即漠视身边细微的变化,而面对急剧的变化表现出顽强的抗争,抑或是徒劳的抗争。然而,问题是很多情况下,变化是在悄然间发生,却未被感知和觉察,以至于铸成悲剧,就像一只扔进冷水里慢慢被加热
煮熟了的青蛙。当我们守着眼前的一片天空,习惯于自己拥有的工作、财富、幸福时,我们总是踌躇满志,怡然自得或夸夸然畅谈美好的未来,而很少想到万一,想到去闻一闻“奶酪是否有变质”或看看否否正在少去。直到奶酪忽然没有时,我们才开始追问为什么,但为时晚矣。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危险来临的时候,可能已经无能为力,无法挽回了。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平时象哼哼一样,面对失去的那份安天天叫嚷着:“我在为谁工作?”然后意志消沉,苦等所谓老天开眼的奇迹,结局只可能是在空空荡荡的房间里饿死。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书中的“嗅嗅”和“匆匆”恰是我们的榜样。居安思危,对多边的“工作”变化密切注意,把跑鞋挂在脖子上,随时准备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寻找新的“工作”。只有敏锐地注视着局面的细微变化发展,未雨绸缪,主动做好知识积累、技能积累、身体和精神积累,我们才能应付自如的面对发生的变化。
一本好的书就是能读自己。从《我在为谁工作》一书中所能悟出指导工作、学习、生活的理念,正如划出了一个人走向成功和新生活的航线。当然,真正启动航程的还是靠你自己。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每每看到他老人家说的这句话,真是自行惭愧,遗憾自己未能趁年轻多多点书。都说春天是读书的好时节,借“春日好读书”亲子共读活动之机,我开启了与女儿一起读书的模式。
女儿三周岁多了,正是好奇心爆棚的时候,喜欢各种新鲜事物。我想一些亲子系列丛书也必定会引发她的兴趣,因此也购置了不少此类书籍。这次与她一起读的是《巧巧兔性情培养图画丛书》,因为是为小孩子开发的书籍,自然文字比较少,更多的是通过动物图案陈述儿童性情培养的方式方法。比如如何培养孩子勤洗手的习惯、如何让孩子不怕打针等等。在与孩子共读过程中,需要时刻准备着小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可能一个问题会重复好几遍,此时就需要我们耐心地解答。几天下来,女儿似乎对书本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有时甚至会自己主动拿起来看,当然只是看图片,然后会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小兔兔为什么哭啊……”等等,真的很考验妈妈的耐心。
因为工作的关系,偶尔会在家里翻阅一些书籍,写一些文字,有时怕孩子影响,还硬把她扔给婆婆,时常还因为她的无理取闹而发火。通过这几天的亲子共读,我发觉女儿越发与我亲近你了,甚至以前每天都要跟她奶奶一起睡,现在都变成每天要跟我一起睡了。有时甚至会主动拿书给我,说“妈妈,你要看书吗?”、“妈妈,书看完没?”、“妈妈,一起看书吗?”。现在回想此前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是不应该。殊不知,女儿也对我所做的事好奇,对书本好奇。我想如果长久下去,我似乎是在扼杀她对读书的兴趣,甚至有可能影响她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通过此次亲子共读活动,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真的该多陪陪孩子,不要整天沉迷于电子产品,手机不离身。每天花一点时间陪孩子一起看看书,在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项修炼。
书籍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宝藏。书是希罕而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简,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古时代的人读书是多么困难。而在我们这个时代,想读任何一本书籍都很方便,实体书店可以买,网络上可以下载,甚至可以通过电视或广播进行收听。所以,有生之年,多读书,读好书。
读一本好书,像是和它交朋友,像是给心灵洗澡,《做最好的老师》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震撼着我的心灵,一直让我感动着。我深深爱上这本书,如同爱着我的孩子们,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一步步向李镇西老师走进。
人们给予教师许许多多荣耀的称誉。“教师是红烛。”、“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尤其是中国儒家将尊师敬孔的思想发挥到极致,“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影响浸润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然而今天的教师不再拥有令人真正崇敬的荣耀和光环。重塑教师形象,还教师与教育最本真的面目,是我们每一个人民教师神圣的职责和不可推卸的义务。那么站在21世纪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我们理想中的教师应该是怎样的呢?在我们的心中应该建立起什么样的教师形象呢?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给我了一些启示。“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了一半。因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我则认为:教育首先是一种服务,教师是一种带有浓厚服务性质的职业。一种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的服务,一种为社会培养健康健全的人类的服务。也惟有如此,作为教师心怀一种服务思想,才可能从过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误区中走出来,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蹲下来悉心聆听他们的心声,熟悉他们的呼吸,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提供最切合实际的东西,才能为他们铺设好最适合他们的道路,让他们能够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声中他们张扬个性,茁壮成长。其次,当代的教师还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名好教师,一名爱学生的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再次,作为当代的教师还应该“善思“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师应该是个思想者。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去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
职业教师选择了我不是因为时代的需求,也不是李老师所遇到的那种原因,而是我自己的一些原因造成的,不管怎么样,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但是当我面对那帮学生时,我觉得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至少对得起这帮孩子!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尽我心去做我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以上就是我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后的几点不成熟的感想。
从我们可爱的女儿呱呱坠地起的那一瞬起,我们就觉得肩负重任。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自己是70后,在那个温饱刚刚解决的年代,读书也不太重要,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自己的书读得太少,与人交流、处世、写工作总结时,总像赶鸭子上架,很困难,所以,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读书习惯。初为人母的我,不知道教育从哪里着手,于是便买来《科学育儿知识手册》,边学边用,书中说:“好的读书习惯,得从小培养。”当女儿牙牙学语时,我们就给她看五颜六色的画报、画册,谁知一开始还觉得新奇,目不转睛,可一小会儿,便动手撕书,撕完后放进嘴里,我们看了又好气又好笑,我不禁想:完了,这孩子不爱看书。但转念一想:孩子还小,不要太悲观了。我深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女儿整天嚷着要上学,这让人感到一丝安慰。幼儿园里发了花花绿绿的几本书,那期间,只要她一放学,就召集我们全家坐成一排,毕恭毕敬,听她上课,只见她一手指书,一手背在身后,踱着方步,摇头晃脑,俨然一副小老师模样,常常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看来我女儿不是根朽木,我与老公窃喜。于是,趁机买来一些童话故事彩印书,声形并茂地讲给她听,就这样一个个优美的童话故事伴随她进入梦乡。
然而,事情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当女儿读三年级后,由于学习任务重、内容加深,再加上迷恋上看电视,每晚的阅读几乎成了空白,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在路上碰巧遇到女儿学校的语文老师卫老师,我就向她请教,她告诉我说:“要让孩子读有趣的书,要激发起孩子的读书兴趣,我这儿有几本书推荐给你,有《五三班的坏小子》、《今天我是升旗手》《芝麻开门》,《我要做好孩子》等等。我拿着书,如获至宝,心生一计:何不来一场读书比赛呢?我们比速度,比质量,我还为比赛设立了奖品,女儿读书的欲望完全被激发出来了,我们每读完一本书都进行讨论,唇枪舌剑,书一本一本的读完,最终以女儿获胜告终。
看着女儿高涨的情绪,我趁热打铁,鼓励她自己到图书馆借自己喜欢的书,一本曹文轩的《草房子》又让女儿了解了六十年代的孩子是如何成长的,结识了校长的儿子桑桑是何等的聪明、顽皮、搞笑,残疾儿童秃鹤是多么渴望自己与正常孩子一样得到重用。曹文轩的一篇篇纯美小说已经读完,我问女儿:“曹文轩写得最多、最好的景物是什么?”女儿脱口而出:“壮观的芦苇荡。”我高兴地一把搂过女儿。
日子在一天一天过去,我们的阅读还在坚持,女儿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愿她在新的征程中一帆风顺!愿她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这段时间我看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受益非浅。 特级教师魏书生教书令人惊讶:他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面对这一切,我赞叹不已。魏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的事例,讲述了他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举措,即民-主加科学。魏老师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要融洽,使学生乐于接受你的教育,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人性、善性,其实就是因材施教,用他的话说就是“在学习上、课堂上不搞齐步走。”思索之余写下几句与大家交流。
一、爱的教育 伟大的人格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熠熠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魏老师伟大人格魅力熏陶下,学生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
他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他用满腔的爱,来谱写着人生光辉灿烂的篇章。难怪有人会说:魏老师具有着“神”的思想品格!他当之无愧!
二、教师要有务实的品德,强壮的生命支柱
教师的良好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很强的感召力。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务实,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人要全面的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使自己顶天立地,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必须建立自己强壮的生命支柱。学习、热爱、研究、享受都是生命的支柱。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应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面对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面对多层次素质人才的呼唤,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惟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教师只有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方能精于教书而不失职!
三、指导学生创新
每一个学生都有敏锐眼睛,他们好奇好探索,正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就像成人一样有了欲望创新也就从这开始了。我们既不能忽视学生正确认识,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
对于我们小学教师来说,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结果,在于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勤奋好学的精神,养成自尊、自信的心态。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问题,解决疑难,发展自身内在的能力,也就是情感与价值观教育与语文知识与技能教学相结合。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刺激”使学生能主动,活泼、愉快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既传授知识,又开发智力。
四、养成少说多于做的好习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治教,身教重与言教是教师必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要少说多干、养成习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教师要从言行到举止,处处带头做到最好,以利于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
牟娜很想交新朋友,却害怕搭话;佑莉由于巨大的伤痛而紧闭心门;诗雅无法向妈妈说明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三个朋友所需的正是“勇气”。我们常常以为勇气是难以实现的,其实真正的勇气就是无所畏惧的心。战胜恐惧,打开心灵,才是最大的勇气。牟娜和佑莉、诗雅会战胜恐惧吗?
这个故事讲述了:牟娜获得一根勇气手杖,于是牟娜每天带着它去练习跑步,身上就充满勇气,也就是因为这样,牟娜认识一直不敢露面的佑莉,佑莉握住手杖,自己把面纱拉开,对镜子看原来自己不是想象的那么丑。诗雅也是一下子把心中自己想说得全部说出来……
当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你是否有懂得理解包容并伸出友爱之手的勇气吗?我们有时候会以为勇气需要巨大的心灵能量,但是这种能量往往来源于小小的温暖之心。
在每个人心灵的角落,都有非同寻常的一些小秘密。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更是心事重重,书中的蔡波波也有一门心事,跟我一起进入她的心事看看吧!
听完美女警花---梅队长的报告,在笑容女王蔡波波心里,有一个梦想正在发芽。她想除暴安良、她想成为正义的化身,她想拥有福尔摩斯加上柯南的智慧,她还想有高强的武艺。蔡波波可不是空想家,她可是行动派的笑容女王!为了给梦想插上飞向现实的翅膀,她开始了一系列的秘密行动,她不仅成了福尔摩斯忠实粉丝,还开始坚持运动,绑好沙袋跑步。
文中讲了蔡波波和她的好朋友们一起跟着梅队长去巡逻,使迷恋梅警官的蔡波波跟想当一名警花了,于是,她不仅帮自己的好朋友——包夏雨报仇,教训那些男生。为了让包夏雨能焕然一新,她不但教包夏雨打跆拳道,还改变了包夏雨的胆小怕事,成为了铅球比赛的第二名。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小魔头全变了,像魔鬼附身一样,动不动就说些打打杀杀的话,这全是玩电脑造成的,最后,蔡波波发现他们去网吧的事后,将他们“一网打尽”。蔡波波不仅保护了自己,又救了自己的同学,帮了大人们一个大忙。原来,小魔头早就知道蔡波波想当一名警花了。
我感受到了蔡波波的机智与勇敢。机智是表现在于她对男生毫无畏惧之心,帮自己的好朋友“报仇”为自己的好朋友出气。还表现在于她发现两个男同学迷上网吧后,并没有第一次就抓住,而是在第二次去的时候,带上大人,将他们一网打尽。勇敢是表现在她得知两位男同学进了黑网吧后,不但没有害怕,还出手“相救”,帮助两位男同学走回正道。
儿子刚上小学的那一年,孩子的妈妈就向儿子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让儿子写“日记”。所谓的“日记”,就是儿子口述,妈妈记录。后来,根据他口述记录的“日记”,孩子的妈妈从中摘录一些反映他生活和学习状态的,流趟着童稚的十多篇日志,汇编成一个小册子。孩子的妈妈给这本小册子起了一个名字——《岁月留痕》。当小册子交到他手上时,我们适时的告诉他,“你也可以写一本书了;”“书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在我们的启蒙和引导下,他对阅读渐渐产生了兴趣。为了培养他阅读的习惯,我们给他买一些价格不菲的儿童出版物,如《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不久,我们就发现这是一个不轻的经济负担。某天,孩子的妈妈想到了一个聪明的解决办法,把市图书馆介绍给儿子。从此,每逢周六,孩子的妈妈都会带上儿子去图书馆,儿子也喜欢上那个地方。随后的几年,孩子的妈妈与儿子一起坚持了下来,在图书馆里渡过了不少与书为伴的日子。
现在,每周六上午,他到图书馆看书、借书和还书,渐渐成为他生活的一个内容了。可喜的看到,他已经有了一批爱阅读的书友。一次,与儿子稍聊了一会。了解到他所在的班级就有二批同学也常去市图书馆,一批是女同学,另一批就是与儿子要好的几个男同学。
儿子的写作一直没多大的起色,颇让我们担心。一次,我检查儿子的作文。我看到他作文里开始学着去引用一些课外读物的句子和观点,尽管在作文里他的引用不是十分的准确,或者说不是很恰当。呵呵,这有什么关系呢?对于缺乏生活阅历的孩子来说,这也算是一点点的进步了。看着他的作文,我已经窥见他几年阅读还是积累了一些知识的底子
图书馆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很值得去好好利用。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走进图书馆,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
这学期我读了《学会选择学会放弃》这本书。深有感触,以下是自己的一点小小感悟,学会怎样的选择和懂得怎样的放弃在我们人的一生中是何等的重要啊!当我们走过了童年的纯真、少年的快乐,在经历了多次的失败、打击、挫折、坎坷中渐渐长大、成熟,才发现很多事情不能过于强求,无论内心的感觉如何,坚持一定不要欺骗自己,要懂得放弃。人的一生,可供选择的东西并不多,而要放弃的东西却很多,“弃也是一种智慧”,放弃是智者面对生活的明智选择,只有懂得适时放弃的人,才会活得精彩。当然,放弃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另一种更实际更合理的追求。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无所谓绝对的赢,也无所谓绝对的输。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在人生的道路上怎样生活和工作中是有所选择和放弃的。如果一生不懂得去选择也不懂得去放弃,那一辈子就永远也没有快乐,甚至会失去很多。
昨天的放弃决定今天的选择,明天的生活取决于今天的选择。人生如演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演。只有学会选择和懂得放弃的人,才能赢得精彩的生活,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做一个选择的时候,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的观念、想法、物质、甚至生命。选择与放弃往往是同步的,选择的反面既是放弃。放下一粒种子,收获一棵大树;放下一处烦恼,收获一片清凉;放下一种偏见,收获一种幸福。当你放下足够的时候,生命也将收获一片蓝天。
暑假期间一直想给孩子寻一本有意义的书,让她看完以后能留下深刻印象。偶然一次在书城找资料时瞥见了这本由美国作家。怀特着作的《夏洛的网》。这本书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但从来没有阅读过,听说风行世界五十年,感动了一大批读者。我翻了几页,不由得被书中浓郁而朴实的乡村农场气息给吸引住了,最后决定就买它了。
把书拿回家后,我先让孩子阅读前两页,如我所料,她根本就看不进去。因国外作家的作品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他们语言随意、颠倒、繁琐,也许一开始读它不太习惯,但稳下心来慢慢品读,你会感觉它像一瓶沉香的酒,越品越有味道。这本书讲的是农场主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是成为熏肉火腿。悲痛绝望的威尔伯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救你”。
于是,夏洛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方织出了被人类视为神迹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让它在集市的大赛上赢得了特别奖,不再成为人类迫害的对象,得到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但,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于是我决定读给孩子听,或许会引起她得兴趣。我通过模仿各种农场小动物的声音,把书中的各个角色绘声绘色的表达出来。孩子听得很入迷,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我,恐怕错过每一个细节。我一看目的达到了,读的更起劲了。当读到一些幽默的细节时,我们都忍不住咯咯的笑了起来,这本书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当我读累了,她马上接过书去,学着我的样子有滋有味的演绎着书中的情节,甚至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这本我们连读了好几天。一到下午,我们交替着读上一段成为了必备功课。当读到最后,夏洛拖着她那虚弱而疲惫的'身体,还要坚持着帮小猪威尔伯到集市上争取特别奖,最后终于孤独得死在集市上时,我心里酸酸的,感觉好凄凉啊!抬头看了眼女儿,孩子的眼圈红了,不一会眼泪掉了下来,足足哭了有十多分钟。我没有去阻止和安慰她,她哭说明她被夏洛无私伟大的精神感动了,这也是我想让孩子去感受的东西。夏洛对朋友的无私、忠诚和奉献影响了读这本书的每一个人,其中就有我和我的女儿。我希望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少一些纷争,多一些关怀,就像《夏洛的网》那样,去除自私、丑恶,那该是多么纯净美好的世界啊!
与父母共读一本书心得体会 篇父母是严厉的,总是望子成龙,因此,不准我看电视,不准玩,不准看闲书等总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本书令我和父母成为了好朋友。
有一次,放学晚了,我妈妈来学校接我回家。我回家后突然想起我上次买的《童话故事集》,便想拿出来和父母一起分享一下。于是我从书架上一取下,连看也没看一下,就拿到了妈妈面前。妈妈一看书,便说:“宝贝儿,你什么时候想看这种类型的书了?”我一瞧书,原来我粗心拿错了,这是《给您的孩子留一片自由的天空》,我对妈妈说了我拿错了,可妈妈却说:“宝贝儿,既然拿来了,就看一看吧。”
我虽然对这本书没兴趣,但妈妈开了口,就只好一起看看。十分钟,一小时,两小时过去了,妈妈和我把书看完了。看完书后,妈妈对我一反常态,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以前是她错了,她不该处处管着我,经常不给我自由,她还说自己会改正!我听了,感动极了!妈妈态度的改变,多亏了这本书呀!
是呀!书中说得好。做为父母不该处处管着孩子,不要把孩子的自由藏起来,不要让孩子没有童年,让他们理直气壮做孩子,因为,孩子终究是孩子呀!自由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的童年。童年是孩子的,做父母的应该给予孩子自由,孩子玩累了,自然会学习,说不定,还能考一个意想不到好成绩呢!
我和父母共读了《给孩子留一片自由的天空》这本书,这本书拉近了我和父母的距离,同时,我父母通过这本书也进一步的了解了我。
星期六,我和妈妈一同去书店借书。我的眼睛在书店里不停的看着,我突然发现了一本书《爱心树》,我津津有味的看起来,在书店跟妈妈开展了一次别样的亲子共读。首先,先由我朗读书中的内容。我说:“从前一棵大树爱上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几乎每天都会跑到树下收集树叶,给自己做一顶树叶王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中的大王,也常常爬上大树,在树上荡秋千;有时候他还会吃树上结的苹果;与大树玩捉迷藏;疲倦的时候,他还会在树阴底下打一会儿小盹……
男孩很开心,大树也很开心,小男孩非常非常爱这棵树。妈妈提问:“小男孩为什么喜欢这棵大树?”我回答:“因为小男孩在大树身上玩的十分愉快。”妈妈提问:“为什么大树很开心呢?”我回答:“因为大树身边有一个快乐的小男孩。”我继续朗读:“可是,时间过得飞快,男孩渐渐长大,不再与大树一起玩耍,大树常常感到有点寂寞。有一天,小男孩来到树底下,大树对他说:“来吧,孩子。再到我的树上荡秋千,或者到树阴底下睡会儿觉。”“我已经长大了,不再玩这些啦。我现在需要些钱,你能帮我吗?”男孩说。
大树把苹果给他去换钱,大树很快乐。又有一天,男孩来了,大树说:“来吧,到我的树上荡秋千,你会很快乐。”“我有许多事做,没时间。我需要建立家庭,要建一座房子。”于是大树把树枝给他造房,大树还是很快乐。后来,男孩希望去远航,大树把树干给他造了船,供他远足……最后,男孩变成老人回到大树身边,大树对他说:“对不起,我什么都没有了,我只有一个老树墩了,很抱歉。”“我现在需要的也不多了,只想找个地方来坐下来休息。”男孩说道。于是大树让男孩坐到自己的老树墩上来休息,男孩坐了下来。大树很快乐。”妈妈提问:“为什么大树每次给小男孩东西时,大树就会很快乐呢?”我回答:“因为大树有一颗善良的心。”妈妈说:“大树就像妈妈一样,你小时候妈妈什么都给你,只等着到长大了的时候,让你报答妈妈,懂吗?”我说:“妈妈,你放心吧,长大我一定会报答你的!”我们母子互相拥抱,结束了这次亲子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