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和我母亲的疼痛》心得感悟推荐3篇

读《我和我母亲的疼痛》心得感悟(通用3篇)

读《我和我母亲的疼痛》心得感悟 篇1

作为一个浅薄的读书人,我的涉猎范围更多的倾向于实用性、专业性或者经典名著之类,对于悲哀、低沉的文字尽量避免,因为情绪易受所看的书的情绪干扰。我和母亲的关系从小到大也异常亲密,在我俩之间,友谊的情分似乎多过母女。这本书让我动心的原因是,母亲正在照顾生病的外婆,我想从作者身上找到一点点启发,看到别人经历过的事情是不是可以缓解我们家正在经历的痛楚,是不是可以找到一点慰藉来帮助妈妈来缓解外婆的痛苦?

作者用历时5个月的日记体的合集,记录了照顾作为妇产科医生的母亲患肺癌后最后的时光,细致了写了很多细节:母亲作为病人受疼痛折磨的情绪,一辈子受人尊敬而不愿在病魔面前言败的抗争,对饮食的挑剔,对诊断方案的不满,对疼痛的无奈,对医生的愤懑;更多的是母女之间不远不近的关系的抒写,骄傲的母亲到头也放心不下年届四十的女儿,一直陪伴左右的女儿在照顾和工作之间被拉扯,始终也没有和母亲进行一次期许良久的关于生死和病情的谈话。但是母女之间的爱那么明显的铺在眼前,母亲一生想要女儿留在身边,哪怕即将离世,也一遍遍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钱和房子交代给女儿,这是她给女儿最后的爱;离开母亲十年的女儿一次次要放弃工作来照顾母亲,照顾母亲每次对饮食的需求,时常在病房里散步来满足渴望被人关注的心。他们都是以自己做到极致的方式来爱着对方,满足自己爱对方的需求。

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见,照顾病人所需的耐心与忍耐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特别是当病人强势而有个性,病中依旧要所有照顾的亲人迁就她所有的脾气。到医院看外婆时,整个楼层都是80岁左右的患病的老人,陪床的家人脸上的表情即可见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老人配合治疗的程度,忧虑是所有人的共性。年届九十的外婆即使病中,依旧会操心每个人的事,脑袋时常犯糊涂也不会阻止她渴望掌控一切的心,她要操心护士的下班时间,操心隔壁陪床的别人什么点吃饭,却叫不出我们的名字,没人握住没打点滴的手就陡然自己拔针头,一次次重复她的痛苦……

年过六十的母亲常见她的忧思,担心外婆在某个时刻离去,即使经历过外公、爷爷奶奶的去世,她依旧惧怕死亡,惧怕亲人的离去,一遍遍和我说她的焦虑,说她的无力承担,说她的害怕。

母亲是鲜少感受外婆作为母亲的温情,给我们说起的也多是不快的记忆,但不妨碍她们母女之间爱之深的情谊,外婆住院以前一个人住在山里,每隔两三天就打电话让母亲去陪她,病了之后就和书中的母亲一样,似乎一刻也不愿意母亲离开她的视线。

大抵世间的母女都是这样,纵然相互之间的亲密程度各异,但都是以各自的方式,深爱着对方。

读《我和我母亲的疼痛》心得感悟 篇2

我是抱着试图寻找与书中女儿的某种共鸣的期待,开始阅读的,但满纸纠结入眼,却找到一些其他

曾经相依为命的两母女,后来相互疏远,到了共同面对母亲生命最后一个阶段的时候,又重新聚在一起。当年张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无疑给这个时刻提供过一个符合大家想象的样本:母亲宽厚坚韧,女儿刚直率真,互相包含深切的情感,带着某种被升华的华丽感共同面对无能为力的悲怆,而现实时空拉开的母女的距离,被厚重的情感统统抹平,煽情得会让人因为自己缺乏等量的激情而自惭形秽起来。

相形之下这本《我和我母亲的疼痛》显得无比克制和真实:母亲面对巨大痛苦日复一日的唠叨、抱怨,在坚持和放弃,软弱和不屈之间拉锯。女儿被迫归来,但只能无能为力地旁观,回忆里展开的母亲的过去,让现在的痛苦像过随着病程越拉越长的过去的影子,是所有美好的背阴面,残忍而且无法摆脱。

书里的妈妈在被生活磨砺之前,是一个意气风发,要强好胜的美丽女孩,富有才华,饱受拥戴和令人羡慕的激情爱恋。但为爱走天涯葬送了她的职业生涯,中年丧夫又敲碎生命另外一根支柱,到老希望女儿守在身边,但短暂停留后女儿也一定会逃离,妈妈好像一个不断受挫但始终维护最后尊严的理想主义者,孜孜不倦地维护着什么东西,但是那到底是什么呢?

女儿不明白,似乎也不想明白,我读不出让这个女儿当初与母亲越行越远的原因,只看到行文当下,在母亲用来包裹痛苦的指责和挑剔面前,她日复一日趋于退缩。文章是日记体,常常一天开端已经疲倦,带有距离感的克制描述,收缩了所有的痛苦,也收缩了所有的关爱,放大了女儿的无所适从,恐惶无助,陪伴在身边的每一天都像昨天,母亲被病痛困扰,母亲强调它希望得到关照,唠叨抱怨,但又不允许这种关照是以怜悯添麻烦的姿态到来。对比着女儿记忆里永远微笑着面对同样病魔的父亲,女儿对母亲即使有三分不舍,也伴随着七分想逃。

我并不是想从道德评判角度来评价这部作品,每个人的感受和反应都有根据漫长生活经验积累下来的必然性,我甚至觉得可以这样诚实地暴露这种心态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只是有点遗憾这样的诚实有点单调,展现了囿于疼痛折磨的彼此,却没有展开足够必然的原因。

当然就像我自己也始终没有想好,如果有一天与身边的人告别可以用什么样的姿态,因为我也不明白一些当初亲密无间互为骨血的人,为什么最后会无言相对。可能到不得不分开的时候,我依然想不通这个问题,因为忙着用力同情自己,所以无力同情他人,即使她是你的母亲。

读《我和我母亲的疼痛》心得感悟 篇3

很多次我给母亲打电话,每当聊起她生病时的难受和与邻人口角时心情的气恼,母亲会在电话那头抽泣,我能想象她泪流满面伤心的样子,有时她会问我“你怎么到那么远的地方工作?”之类的话,我无言以对,只能等着母亲平复情绪,然后再转移其他话题。对于很多远离父母漂泊四方的游子来说,怀念小时候思念父母构成了乡愁,而未能在父母身边陪伴则成了深深的愧疚。也是因为对于母亲的亏欠,每当想起母亲的抽泣,我的内心也一直隐隐作痛,看到赵敔老师的《我和我母亲的疼痛》,我就想看看她是怎么和她母亲相处的。

赵敔老师母亲的疼痛,是因为身患绝症导致的疼痛。虽然说,疼痛时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因为只有痛感我们才能发现身体的异常。对于身患癌症晚期的病人来说,求生的欲望或许是他们忍受病痛的最大理由:他们还想继续活下去,继续陪伴着他们的家人,继续欣赏这个世界的精彩,继续感受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但是病痛的过度折磨,会让病人的精神几近崩溃,有时想想,反倒不如一死了之来个解脱,来得痛快。就是因为这种折磨,让病人(赵敔老师的母亲)开始数落这个世界的不是,责怪身边人的各种不是,虽然我们都明白,那也是心理上缓解疼痛的吗啡。

赵敔老师的疼痛,是因为看着母亲疼痛而无计可施的痛。从十四岁开始她便没有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现在母亲也在开始倒计时她的离开了。虽然她请假、辞职回家陪伴母亲,但在她看来这也不能缓和她心中的疼痛。赵敔老师记录了母亲病患期间的生活种种,在和她母亲一起迎接死神到来之前,她在想象着母亲的疼痛,也在感受着自己的疼痛。

赵敔老师和他母亲的疼痛,还有来自生活的疼痛。母亲总是强势,一直约束着赵敔老师;赵敔老师长大以后,却向往自己做主,她选择了不是母亲给他选择的职业,到了一个远离母亲的城市工作,即便是她选中的夫婿也没有得到母亲的认可。他们之间的疼痛,是一种亲情的疼痛:相互理解,相互知悉,但却总觉得对方的一些做法,自己还不能接受。生活就是这样的吧,亲情的疼痛,也许是人世间最无奈的疼痛。

前几天听姐姐说,她的婆婆走了。姐姐的婆婆曾经是一个非常干练的妇女主任,改革开放初期养长毛兔赚了不少钱,膝下的几个子女都很有出息。一年多前她病了以后,生活就变了个样:容颜消瘦,衣衫不整,精神恍惚,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亲人;病痛的时候她大声呼喊,周围邻居都听得真真切切。姐说,走了,也就解脱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