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调查报告【热门3篇】

商铺调查报告(精选3篇)

商铺调查报告 篇1

5月26日~28日,东方今报社联手河南圆点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在首届铺王大会现场对投资者进行了郑州商业地产需求调查,调查共投放样本230份,收回样本为230份。最终确定有效样本为228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9%,符合本次调查的有效性和代表性。

本期我们特把本次调查结果予以公布,希望通过对有明确投资意向的投资者进行的抽样调查,重点了解他们对商铺的具体投资需求,以及他们对郑州商业地产市场的看法。

一、投资者 具体需求分析

○商铺面积需求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投资者实际需求的商铺面积为21~40平方米,需求面积在41~60平方米的比例占19%,需求面积为61~80平方米和80平方米以上的比例分别是12%和13%,而选择20平方米以下的仅占4%。

商铺面积对投资者而言比较重要,面积太大不仅投资金额和投资成本高,而且不易出手,接盘的投资者相对较少;而面积太小会对商铺经营者有所限制,不利于商铺的租赁和经营。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讲,了解到投资者对商铺面积的真实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推出面积适合的商铺,在商业地产的竞争中将处于有利地位。

○商铺接受最高总价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投资者能够接受的商铺最高总价为20万元以下的比例为29%,在20万~30万元之间的为39%,投资者能够接受的总价为30万~40万元和41万~50万元的比例分别为10%和6%,在50万元以上的比例为16%。

通过对投资者能够接受的最高总价分析,可以了解到广大投资者真实的投资能力和资金实力。而开发商在进行项目开发和销售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开发出适销对路的商铺,因此这方面的信息是不可或缺的。

二、投资者 背景资料分析

○投资者实际年龄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商铺投资者的年龄构成主要集中在31~40岁,所占比例为62%,其中36~40岁的比例为33%,31~35岁的比例为29%;41~45岁年龄段所占的比例是16%;25~30岁也有10%;46~55岁的比例合计为12%。

研究结果显示,31~40岁这一年龄层的人群是目前郑州市商业地

产市场商铺投资的主力军,这部分人群社会经验丰富,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在目前投资渠道较少而商铺投资前景看好的情况下自然被商铺投资吸引。在此也建议开发商将这一部分人作为重点目标客户群,研究他们的投资习惯、价值取向和具体的投资需求,这样才能获取最大的市场份额。

○受访者职业类别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主要集中的职业类别分别是自由职业者和个体商户,所占比例分别是28%和25%,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占的比例为13%,医生、教师、律师、科研人员等占的比例是12%,企业一般职员的比例为10%,公务员的比例为8%,另有4%的人从事的是其他职业。

○受访者家庭月收入分析

通过对受访者的家庭月收入调查显示,受访者的家庭月收入主要集中在3000~5000元,所占比例为44%,有19%的受访者的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有17%的受访者为5001~7000元,家庭月收入为7001~9000元的比例是10%,9000元以上的比例合计也有10%。

由于郑州是一个内陆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二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虽然郑州的投资者投资商铺的意愿很强,但总的收入水平比起沿海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这对他们的投资能力和投资金额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也值得开发商注意。

三、投资者选择意向分析

○购买商铺目的分析——商铺投资成为主旋律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购买商铺的主要目的为投资的比例最高,达到58%,购买商铺进行投资已经成为目前郑州商业地产市场的主旋律。购买商铺自己经营的比例有38%,这部分购买者主要是正在经商和准备经商的人群。而选择其他的比例仅为4%。

通过与河南圆点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__年商业地产的调查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购买商铺自用的比例下降了5个百分点(20__年该项数据为43%),而购买商铺投资的比例上升了3个百分点,虽然上升幅度不大,但商业地产市场启动的迹象开始显现。商业地产凭借自身的优势,如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小、投资回报稳定等,正逐步被广大投资者接受和追捧。

○选择区域分析——首选中心区,关注其他区域

从商铺购买者对商铺所在区域的选择情况可以看出,中心区仍是商铺购买者的首选,所占比例为32%,中心区二七商圈的大上海·铜锣湾广场和二七旺角、火车站商圈的世贸商城M区,以及清华园SOHO广场·红场等,都对投资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商铺购买者选择东区和郑东新区的比例分别为18%和16%,他们比较看重的是区域发展前景,郑州市对该区域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大,是未来郑州市的经济商贸中心,因此提前布局错不了。而选择西区和北区的比例也分别有15%和13%,是因为这两个区域出现了几个大型的专业批发市场,如大厨房、元通纺织城、水岸花木城、郑州调味厨具商贸广场等,这些市场在郑州商业地产领域表现不俗,也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商铺购买者选择南区的比例只有6%,这一区域的商业地产市场发展相对缓慢。

○选择商铺种类分析——商业街商铺和住宅底层商铺最受青睐

调查分析显示,购买者在商铺种类选择方面主要倾向于商业街商铺和住宅底层商铺,选择比例均为25%;专业市场商铺所占的比例为

21%,说明购买者也很看好这类商铺;社区商铺的选择比例为15%,随着各个住宅社区居民的入住,社区商业逐渐得到发展,社区类型商铺也就被投资者考虑和选择了;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商铺由于受商场整体经营的影响较大,不可控因素较多,选择的比例为12%;而商务楼、写字楼商铺的选择比例仅为2%。

○选择商铺考虑因素分析——选择商铺首看位置地段

调查结果显示,投资者选择商铺时首先看的是位置地段,选择比例高达40%;其次是商铺的增值潜力和商铺周边环境,投资者选择的比例分别是19%和17%;投资者还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租售价格,商业氛围,商铺周边交通,开发商实力、信誉等。

一直以来,位置地段是商业地产中最重要的因素,开发商和投资者对此非常看重,在商圈中心的旺铺更是价值千金,一铺难求。主要原因在于商圈中心的土地和商铺的双重稀缺性,造成商铺的供应量较小,供求极不平衡,价格自然不菲了。

○购买目的与选择区域交叉分析——投资者看重区域发展潜力

通过对购买目的与选择区域的交叉分析发现,以投资为主要目的的商铺购买者,所选择的区域主要是东区、郑东新区和北区,选择比例分别为60%、75%和87.5%,而这些区域正是未来郑州市市区的主要发展方向,可见商铺投资者是非常理性的,他们比较看好这些区域,认为该区域的商铺有比较大的增值潜力。而以自用为主的购买者,所选择的区域主要是中心区和西区,所占比例分别是50%和71.4%。

○购买目的与选择商铺种类交叉分析——投资者多选择商业街商铺和专业市场商铺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以投资为主的购买者主要选择的商铺种类集中在商业街商铺,专业市场商铺,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商铺等,这些商铺商业氛围浓厚,投资价值比较明显;而社区商铺和住宅底层商铺由于受周围环境限制,有些还没有发展成熟,需要耐心培育市场,因此自用比较合适。

商铺调查报告 篇2

总公司领导:

为进一步掌握当前市场租赁信息,更好地开展下阶段的租赁工作,资产管理部于20__年5-6月份对公司现有租赁用房的周边及市区内主要路段的商铺及部分写字楼租赁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主要以实地调查为主,结合其他调查方式,现将调查分析汇总如下:

七、下半年租金调整分析 (一)租金调整重点区域

通过公司现有租赁资产租金水平对比,结合年初以来各处租赁户经营及租金调整状况,下半年部门租金重点调整区域计划为苗庄四路沿街和三合园东西沿街。

四路沿街二层出租房屋与周边市场租金有30-40%的差额,还有较大差距,需在合同到期后作出调整;三合园东沿街当前二层价格与周边三层结构的价格相当,有10-20%的上调空间;三合园西沿街以往以不空置为租赁目标,

造成其租赁价格相对偏低,而随着周边环境的逐步改善,今后租金,特别是三层结构房屋平均可以有30%以上的上调空间。

(二)其他区域

陵园前街、太子湖、河畔等下半年租金按年初计划执行,预期租金调整幅度在8-15%;滨河、东方红等处租金近年来调整幅度较大,下半年随行就市适度调整;银凤花园、蒙山大道等处沿街租价保持稳定,避免空置。

八、趋势分析 (一)商铺租赁

当前价格与2020__年末相比,小型房屋租赁表现相对活跃,大部分地段租金有所上涨,但涨幅差距较大。其中苗庄、三合园附近有部分租户租金同比上涨幅度10-20%左右,而豪情家园附近租金则无明显变化;通达路、沂蒙路段租金涨幅也有一定涨幅,平均租金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而受高架桥施工影响,蒙山大道周边沿街的空置房和转租户增加,租金有下降趋势;大中型商铺合同期限较长,租金价格基本变化不明显。

随着城区大面积的拆迁改造,未来市区内以商业综合体形式投入使用的商业地产将大大增加,这部分商业地产大都定位相似,而大量同质化的产品同时推入市场,势必造成大型物业招租招商量大,竞争激烈和空置率的不断上升。同时,临沂西郊商圈的专业市场建设已近饱和,而宏观经济表现低迷,许多传统行业的商户或企业都表示盈利水平下降,甚至亏损,一些市场客户已经流失或转行。而与之对应的是,临街中小型商铺因适合大部分商业业态,转行灵活,今后将相对稀缺,更容易受到租赁客户的青睐,租价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二)城区写字楼

与20__年四季度的写字楼市场租赁价格调查对比,受市区整体写字楼供求变化不大的影响,城区租赁价格整体表现平稳,但空置率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建成的公寓项目及北城新区的写字楼对部分需求进行了分流,在当前总体经济环境和企业办公观念没有大的变化的背景下,今年下半年,城区写字楼租赁价格将依然保持这种不温不火的“稳定”。

特此报告

资产管理部

商铺调查报告 篇3

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社区)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情况调研的通知》(闽委组明电【20xx】24号)要求,20xx年10月下旬,龙岩市委组织部会同市财政局、农业局、民政局等有关部门组成3个调研组深入全市7个县(市、区)、乡镇、村,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访谈、查看台账报表等方法,对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关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全市共有村集体经济组织1783个(不含社区居委会),20xx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5596万元,总支出58111

万元,净收益7485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58102万元,村均88.7万元。债务总额86947万元,村均负债48.8万元。20xx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有经营收益的村842个,占村总数的47.2%,其中:经营收益在3万元以下333个,3-5万元118个,5-10万元211个,10-20万元99

个,20-50万元59个,50-100万元10个,100万元以上12个。无集体经营收益的村941个,占村总数的52.8%。

(二)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①经营收入5526万元,占8.4%;②发包及上交收入4663万元,占7.1%;③投资收益751万元,占0.1%;④财政等有关部门补助收入29607万元,占45.1%;⑤其他收入25050万元,占38.2%。

(三)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支出:①经营支出4248万元,占7.2%;②管理费用21209万元,占36.5%,其中办公费用4202万元,村组干部报酬7691万元;③其他支出32654万元,占56.2%,其中公益性支出24654万元。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出台了加快和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意见措施,鼓励各村立足村情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找准集体经济的项目源和增长点,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着力打造出一批“实力强、特色明、管理好”的经济强村。

(一)盘活集体资产增收。近年来,我市各级通过全面开展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摸清集体资产家底,盘活存量资源,开展承包租赁经营,使集体资源发挥效益,实现保值增值。如20xx年连城县新泉镇新泉村通过清产核资,将一处被私人长期占用的沿街仓库300㎡重新追回,并通过公开招投标重新发包,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近万元。永定县龙潭镇龙潭村将新村部4-6楼出租,用于经营宾馆住宿,将闲置的旧村部店面出租,每年可获租金收入25万元。下洋镇思贤村将村集体土地租赁给私人企业主做煤炭运输中转站,每年可获租金收入25万元。

(二)开发集体资源增收。我市一些村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注重发挥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通过合理开发运作,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激活了村集体经济活力。一是创建特色产业基地求发展。充分利用耕地、山地资源,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武平县东留乡黄坊村投资60万元,搭建花卉钢架大棚种植基地15亩,租给花卉种植大户,每年创收9万元。二是开发特色资源求发展。部分村利用水利资源丰富的优势,或发展小水电,或建设鱼塘等发包租赁给企业或农户,也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收入。如武平县中赤乡、下坝乡等乡镇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在沿河投资建设了30多座小水电站,由所在村里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增加了村财收入。永定县高陂镇西陂村投资小型水电站,每年有9万元分红收入。漳平市南洋镇梧溪村、官田乡下浙村等村通过水资源入股开发水电项目,每年按股份分红均有2-10万元不等的固定村财收入。

(三)搞活资本经营增收。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城镇化的推进,一些村因土地被大量征用,土地征用补偿费骤增,如何用好、用活这些货币资金,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对此,我市部分村充分发挥资金优势,开展资本经营,通过投资购买房产,搞景区开发等,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保值增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新罗区西陂镇大洋村科学利用征地补偿费,投资兴建大洋酒家、西湖人家、大洋宾馆等项目,每年增加村财收入200余万元。永定县凤城镇大园社区将移民集体补偿款在县城南门街购置店面3个,每年有租金收入6万多元。武平县平川镇城南村利用集体资金,投资兴办了中强建材有限公司、旭林木业有限公司两家集体企业,租赁经营一家加油站,每年固定收入达90万元

(四)发展休闲旅游增收。近年来,我市部分村紧紧抓住市政府大力推广的以福建土楼—永定景区等为代表的“客家之旅”,冠豸山、龙硿洞、九鹏溪等为代表的“绿色之旅”,古田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红色之旅”和“游在龙岩”和“吃在闽西”的机遇,通过开发农家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罗区龙门镇洋畲村与香港青城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对村内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开发,着力打造休闲度假、乡村生活体验、自然景观游览和原始森林探险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20xx年村集体收入达158万元。永定县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每年为土楼景区周边村带来不菲的门票分成收入。如20xx年永定湖坑镇洪坑村土楼景区门票分成收入68万元,下洋初溪村更达80万元。

(五)发展物业经济增收。近年来,我市一些城郊村利用区位优势,采取物业开发、租赁经营等形式,使村级集体经济整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村利用闲置房产和整理取得的建设用地,通过改造或新建厂房、仓库、民工公寓、停车场、专业市场等出租给企业或村户,收取承租费,也为村集体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如武平县平川镇兴南村、岩前镇灵岩村等15个村,在县城或集镇建设办公楼、店面,每年获取几万到二三十万不等的物业经营收入;中山镇三联村投入10万元资金与中山镇政府合作建设岩前工业园区标准厂房,每年增加收益近万元。漳平市双洋镇东洋村在村集体林权改革中,利用拍卖集体林木所得的资金,在沿街

(路)兴建村部综合楼,一楼作为店面,二、三楼作为办公,全部出租,每年有5万多元的租金收入。

(六)兴办服务项目增收。一些有企业入驻的村,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作用,在征地拆迁、矛盾纠纷处理等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企业每年给予村一定资金作为村级办公经费。如永定县龙潭镇联中村是福建闽福建材有限公司所在地,该企业每年给联中村10万元办公经费。福建塔牌集团有限公司落户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峰贵村,每年给两个村协管费分别为30万元和20万元。

(七)帮扶带动助增收。从20xx年开始,省、市、县三级先后选派了3批驻村干部到重点贫困村任职,实施帮扶工程。20xx年,我市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全市开展干部“联乡挂村帮户”活动。各挂钩部门、干部帮助挂钩村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选好领头人,建好新班子,清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壮大村财收入。同时,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多渠道为挂钩村筹措资金,在引进实施生产性项目上下功夫,拓宽增收门路,促进集体经济和农村产业发展。据统计,“联乡挂村帮户”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落实发展帮扶资金2312万元,落实扶持政策789项,落实支持项目183个。实践证明,各级帮扶工程对加快欠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帮扶,开发了一批集体经济项目,既挖掘了资源潜力,又推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看,全市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造血功能差,发展后劲不足,发展中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薄弱,先天不足。在落实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开展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我市绝大多数村只强调“

分”的一面,而忽视了“

统”的作用,不仅没有保留集体经营的土地、山林,而且把一些适宜集体统一经营的项目也平均分包到户,甚至把积累的集体资产也拆分殆尽,村集体经济从此退回到近乎空白的境地,失去了发展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重新发展集体经济自然困难重重,特别是地理位置偏僻、既无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又无人才资金等优势的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就更加艰难。调研中,不少村干部对此意见极大。

(二)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从全市各村集体经济现状来看,城镇周边地区比山区地区发展快、实力强;交通方便、资源丰富村比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匮乏的村收入高,村级班子强的地方比班子弱的地方发展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区域之间也不平衡,现有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近40%集中在新罗区。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间收入差距大。20xx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5596万元,村均36.7万元,67%的村收入在30万元以下,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1%的村收入超过

50万元,收入差距大,呈两极分化现象。

(三)增收渠道狭窄,来源单一。多数村集体经济来源渠道单一,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一些靠自然资源有限开发的村,随着对生态自然要求的进一步控制,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增收后劲严重不足。20xx年全市村集体经营收益10940万元,仅占集体总收入的16.7%;财政等有关部门补助收入29607万元,占45.1%;征地补偿费等其他收入25050万元,占38.2%。不少村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维持运转,勉强度日。

(四)刚性支出逐年攀升,负担沉重。调研中,不少村干部反映村级公共事务负担重,村级非生产支出大,特别是报刊杂志订阅费用负担沉重;一些上级支持农村的财政项目,没有足额安排项目资金,村集体为了争取资金,只好举债上项目。20xx年全市村级管理费用21209万元,占总支出的36.5%,公益性支出24747万元,占42.6%。负债总额86947万元,村均48.8万元。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在现有刚性支出基础上,村集体必然还要增加更多保洁、路灯、巡逻等方面开支,收支矛盾将更为明显,一旦入不敷出,必然举债负担,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背上沉重包袱。

(五)资产经营不善、资金使用不当现象仍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些村级集体资源、固定资产承包租赁合同不规范,承包租赁费偏低,造成了村集体资产的流失;一些村把城镇建设、过境公路等征用的土地补偿费全面分发到户,村集体却分文未提取,“分光用光”现象相当普遍。部分村尚未很好地执行有关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规定,财务透明度不强;部分村干部民主理财意识不强,开支随意性较大,存在“寅吃卯粮”现象。

四、影响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发展环境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从调研情况看,凡临近城镇、集镇、近郊的村庄,得益于优越区域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较为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村集体经济较为强壮,一、二、三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较好。而位于山区、稻区的村,地处偏僻,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陈旧,级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甚至是空白村。

(二)村级集体积累困难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村级集体积累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和进行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调研情况看,受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严格的用地政策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我市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征用和“三提五统”的局面消失,农民的应交款拖而不决,钢性支出的不断攀升,冲抵了积累,坐吃山空。

(三)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部分村干部怕麻烦受气,不用心;农民群众对村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不放心,对集体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只要权益、不要义务、不愿出钱出力、不闻不问的现象。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部分村干部群众盲目的攀比心理,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步伐。从调研情况看,农民群众对村级组织的要求以及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呼声越来越高,不断对村干部施加压力,使村干部都抱着“别人都在搞,自己若不搞,对不起老百姓”的态度,不顾所在村的经济承载能力,盲目跟风,举债建设,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村级组织的负担,也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防止一哄而起,套用一个模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近郊和边远农村,应根据各村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干部农民素质等各方面实际,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扬长避短。各地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弄清本地区的优势、劣势,根据本地区的特色进行调整,走有特色的资源型路子。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镇郊区和边远农村,平原地区和山区等在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农民素质等各方面都有差别,应根据自身优势、潜力来调整结构,从而扬长避短,实现结构优化。

(二)创新管理模式,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产。一是盘活资产经营。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挖掘、整合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老校舍、仓库等各类集体资产,通过厂房、机器设备、鱼塘、闲置土地等集体资产出租或入股经营的方式,搞活存量资产,发包和租赁经营,以存量换增量。试行对区域位置优越的宅基地实行有偿选位,探索开展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二是构筑资产增值机制。要积极实行集体资产以价值形态为主的管理办法,把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来运作,促使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要管好土地征用补偿费,严禁乱支滥用。三是强化监管管理。加快健全和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推进民主管理进程。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的监管职能,建立“群众民主监督、会计核算监督、上级审计监督、电子网络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机制,着力构建“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运行高效、富有活力”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村级集体的正当收入不流失,不断提高村集体资产的利用率。

(三)加大扶持力度,助推集体经济发展。一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整合财政和各部门支农惠农资金,采取补助或奖励的办法,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并吸引带动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以省、市、县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实施为契机,对贫困村予以重点扶持,村实行“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二要加大部门帮扶力度。结合开展“联乡挂村帮户”、“四下基层”活动,采取领导挂钩联系、部门结对帮扶、党员干部驻村任职等方式,帮助结对帮扶村搞好班子建设、发展规划、技能培训等关键性工作。结合第四批省、市、县下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选派党员干部到部分村任第一书记,为帮联村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是鼓励企业投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鼓励企业自愿结对,合作开发,实现双赢。结对企业可以与村合作盘活存量资产,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依法兴办经营服务设施。

(四)优化发展环境,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多予少取”的方针,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一是落实村级发展用地机制。土地是现阶段农村ZUI重要、ZUI基本的生产资料。要维持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必须赋予村级一定数量的土地经营权,确保村级通过土地经营获取稳定的收入。探索建立土地征用留用地政策,村集体土地被征用的,按批准征用土地面积的5%—10%作为村级发展留用地,用于发展二、三产业。二是多渠道化解村级债务。要采取积极的举措化解村级债务,减轻村级债务负担。兴办村级企业的债务,可在核实情况的基础上,采用债务剥离给企业的办法。为兴办教育,电力设施形成的债务,可根据产权的变化,用划转的办法去剥离债务;有债权的村,在金融、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加大清收债权力度,加快偿还的速度。三是增加对村级组织的支持力度。要在税收、用地、用电、综合项目开发等方面,给村级组织以扶持。要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村级管理、优抚的支出列入转移支付的范围。四是建立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财政补助制度。按照省里的标准,对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由省财政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市里也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经济薄弱村也给予一定扶持,作为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用于村干部补贴和村组织日常管理开支。

(五)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一是要配强配好村级班子。特别是要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要不拘一格地把年轻、懂科技、有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选配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对一些相对贫困且又缺乏人才的地方,不能光以内选方式,必要时还要突破条条框框,通过下派途径解决好班子软弱的问题,使村级班子人员真正具备带领一方农民开拓创业,勤劳致富的能力,成为党在农村基层的坚强堡垒。二是加强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培养和教育。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为民服务、清政廉洁的思想,明确村级班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要加强村干部在县域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到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典型地方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因势利导,强身固本。三是严格考核问责与激励。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对乡镇考核的内容,制定详细的考核办法,切实加大考核问责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将村干部经济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对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作出重大贡献的村干部,要给予奖励。四是要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对从事村级组织工作达到一定年数的老村干部,离任后要继续落实养老、医疗保险等关爱政策,使村干部有一个盼头,多一份工作干劲。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