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十篇
通过课外阅读,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的成果,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扩展知识、充实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性的面发展,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课外阅读如此重要,那学生们是否在进行课外阅读?他们在读些什么书?他们是怎样读书的?带着这一连串的问号,让我们一起进入学生群里,寻找那打开疑问之门的钥匙。
一、问卷调查内容
知识守护生命,知识是一片无穷无尽的大海洋,热爱知识就是热爱生命。课堂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求知欲。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乘通往知识海洋的小船去探求真理。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情况,特做以下调查:
1、你对课外知识了解多少?
A、很多。B、一般。C、很少
2、你喜欢哪种类型的课外书?
A、教育类。B、小说类。C、政治类。D、文学类。E、其他
3、你的课外阅读频率是
A、每周超过3次
B、每周1~3次
C、每半个月1次
D、不定期阅读
4、你每月约看课外书几本?
A、零本。B、一本。C、二本。D、二本以上
5、你购买书的钱从哪来?
A、爸妈给。B、平时零用钱。C、过年的压岁钱。D、奖学金。E、别人给的钱
6、每天阅读课外书和报刊的时间有多少?
A、30分钟。B、1小时。C、2小时。D、2小时以上。E、无时间阅读
7、你的课外阅读形式是
A、网上浏览
B、报刊杂志
C、书籍
8、老师或家长希望你课外读哪些书?
A、学习辅导类。B、经典名著。C、科普知识。D、漫画卡通。E、历史知识
9、你认为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A、很大。B、一般。C、不大。D、没有
10、当前你读课外书的主要目的:
A、备考。B、扩大知识面。C、充实自己。D、兴趣
11、你每天花多长时间去读课本以外的书籍?
A、4小时以上。B、3至4小时。C、1—2小时。D、1小时以下
12、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课外书?
A、有 。B、没有
13、你一般买书会去哪个书店买书?
A、新华书店。B、购书中心。C、中城书店。D、其他
14、假使考试之前书店有两本书很紧销,但受条件限制你只能买一本,这两本书分别是:第一本关注当今热门现象,你很感兴趣,第二本与考试内容有关指导你考一个好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你通常会选择:
A、第一本。B、第二本
15、四大名著中你最喜欢哪部作品?
A、《水浒传》B、《西游记》C、《红楼梦》D、《三国演义》
二、统计结果
(本次调查问卷共印100份,收回100份)
针对“购买书的钱从哪来”这一问题,我们了解到许多学生还没有自己筹钱买书的意识,75%的学生是从父母那里得到买书的钱。或者说,买书看在一定程度上是老师或家长的意愿而不是学生自己强烈的愿望。学生还没有产生对知识渴求的欲望,所以我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来阅读书籍,安排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创造一定的场所开展课外阅读。
针对“每天阅读课外书和报刊的时间有多少”,有60%的学生选每天读课外书报30分钟,而无时间阅读的竟占到20%。这说明学生疲于应付各门功课的规定书籍,无法找到许多属于自己的阅读时间,对于语文来说,没有一定的课外阅读积累,那么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从何谈起。
针对问题“老师或家长希望你课外读哪些书”,学习辅导类占到了63%,可喜的是名著阅读占到了24%,这也大概是因为考试要考这些名著吧。而其他如科普知识,漫画卡通,历史知识等一些对学生成长有莫大关系的书籍所占比重少得可怜。
三、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它对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获取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不管课内阅读的效率多高,没有课外阅读,都不可能获得十足的成效。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只有通过有计划的,大量的阅读,以及进行多种阅读方式方法的训练才能培养起阅读的熟练技巧,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不强,很大程度上是按老师和家长的要求来读书,读书的类目大多是为了应付目前短暂的目标,没有固定的远大的读书计划,没有充裕的阅读时间。
针对这些情况我对高中生课外阅读提出如下建议和想法:
1、激发阅读的兴趣,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课外阅读收到明显实效,关键是唤起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创设良好阅读氛围;充分利用校会、班会、校园橱窗、黑板报、墙报等形式,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次,要尊重学生阅读自由。只要是有益的东西,都要鼓励学生读。比如很多学生对大部头的经典文学作品不感兴趣,而惊异、生动、幽默、情节曲折的作品往往能抓住青少年的心。第三、要积极创设各种有利条件,要给学生阅读的时间。朱永新说:“在学校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提供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这个空间有软硬之分。软空间指的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宽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硬空间指的是一个学校应该要拥有一个好的图书馆。
2、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推荐有益读物。
在课外阅读的初始阶段,学生大都带有随意性和消遣性,他们关注的是人物的悲欢离合,欣赏的是情节的离奇曲折,贪得多而嚼不烂。要他们不仅多读书,而且要读好书,读健康的、科学的,深浅适宜的,分量适当的课外读物。每学期开始,师生们应共同商讨、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并规定每生每学期读两三本书,平均每天写一百字左右的读书笔记,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向学生推荐新近较有影响的作品。
3、办好图书馆,创设阅读氛围。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三大支柱之一的校内图书馆,必须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多开辟阅览室,多安排阅览时间,多为学生提供高品位、高质量的图书,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让每个学生在阅读的世界里寻找精彩,有所收获;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工作,积极向学生宣传推荐格调高雅、质量上乘、知识容量大、可读性强的好书、好作品,达到“开卷有益”;发挥核心书目的导向作用,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与要求,充分准备各类不同的图书;要优化读书环境,在阅览室内张贴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既美化阅读环境,又营造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一走进图书馆就能感受到浓郁的书香气息,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只有这样,学生的思想才能得以净化,情感才能得以升华,才能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茁壮成长。
4、采用科学措施,切实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查工具书,怎样做书间评点。介绍一些实用的阅读法,如自读一本书的方法,精读的方法,略读的方法等。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词语笔记,即在阅读中对一些优美的词语,随手一记,勤收集勤积累储存,时间长了,这便是一笔可观的财富;第二种是摘录式笔记,即分类记下名言警句、谚语、典故、人物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社会的认识与剖析等。第三种是心得笔记,包括评论和赏析,凡有所得便随时记下片断或成篇均可。
5、重视名著阅读,提高阅读品位。
名著以其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尤其是在当今,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考试制度的不断改革,阅读名著已成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阅读名著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完整人格。当我们的学生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一定被主人公坚强不屈的性格而热血沸腾;当我们的学生为葛朗台的悭吝残忍而咬牙切齿时,我想他们也已明白了什么叫慷慨和善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本好的名著恰如一场及时的春雨,浇灌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走向成熟。其次,阅读名著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再者,许多名著蕴含着丰富哲理,教师在借助名著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抽象思维,为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巩固课外阅读成果。
学生经过课外阅读,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收获。因此,教师要提供舞台,让学生面向广大师生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研究成果和情感收获;让他们大胆展示自己的学识、自己的风采,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具体活动如下:
(1)开展阅读名著的知识讲座;
(2)召开读书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还要复述或背诵精彩的片断;
(3)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让同学们认真观摩以投票的形式选出十佳读书笔记;
(4)利用第二届文化艺术节的契机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读书竞赛、作文比赛,展览优秀作品,营造校园热烈的阅读氛围,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四、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课外活动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我们深信,学生一旦真正进入了自由阅读的海洋,必将会锻炼成乘风破浪的水手,扬帆远航的船长。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谈话法
三、调查步骤:
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
分别以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园内教师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四、调查结果:
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从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分析与讨论: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和%,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六、建议:
根据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园工作的根本需要,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渗透到幼儿在园内的各项活动中去。新入园的幼儿急需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常规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至关重要;幼儿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有较大差异,指导家庭与幼儿园配合进行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也是幼儿园不可忽视的工作。
为了更好的搞清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哪些因素制约与如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了解培养家长意识和观念,特设计两份问卷进行初期的调查工作。希望通过问卷调查,能够进一步了解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以便在以后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更加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为家长提供参考意见,使家长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幼儿养成教育的调查分析
20xx年9月至10月间,我对甘州区上秦镇的5所幼儿园的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对象是家长和幼儿,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内容涉及幼儿在家表现好与差的行为习惯,家长对3—6岁幼儿进行良好养成教育的态度,家长对幼儿养成教育的方式选择情况。围绕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交往意识、安全意识及良好的意志品质。调查结果:家长一致反映幼儿在家表现好的行为习惯有:能按时作息、入睡、起床、进餐、饮水,在成人提醒下能有礼貌的与熟人打招呼,愿意与家人分享物品,讲卫生、有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愿意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擦桌子等),知道外出要有人陪同,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走人行横道等简单交通规则,喜欢看书听故事、喜欢观察、动脑问为什么。家长一致反映幼儿在家表现差的行为习惯有:生活中对家人依赖性比较强,比较挑食,任性、自我为中心,控制能力较差,不爱护图书玩具和用具,物品用后不主动放回原处、不乐意及时整理,文明、友好交往能力弱,与同伴合作协助意识弱,不善于倾听、人多时不乐意等待,做事无计划、拖拉、缺乏条理性。
经过对问卷的统计发现: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占28%左右,习惯一般的占50%,习惯不良的占22%。
二、思考和建议
(一)问卷引发的思考
1、学前期幼儿处于心理发育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肤浅,辨别是非能力低,具有受“模仿性”和“暗示性”的特点,为此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更要注重“言传身教”的功能。家长和教师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施教者角色,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性和示范性作用。
例如:本次问卷调查中,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到有了好东西让父母吃的只占33%;自己吃饭,不让妈妈喂,不挑食的占53%;晚上做到独睡一床的只占31%;有做客的一般礼仪也只占54%;不独占玩具、人多时会等待的只占59%;不爱护图书玩具和用具的要占70%。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有良好洗手习惯,不推不挤的只占59%;保持坐、立、行正确姿势的也只占59%;在园吃饭吃点心保持桌面清洁的仅占38%;上课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讨论,自觉遵守集体规则的占60%。在家园共育方面,做到轻拿轻放物品的占59%;别人讲话不插嘴、不乱嚷嚷、做到认真听的占70%;做到及时整理玩具物品和做完事再玩的只占46%和32%;学会用恰当方式解决同伴之间矛盾的只有8%。从这一结果来看,部分家长和教师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幼儿的养成教育急需进一步加强。
因此,如何和幼儿多进行沟通,取得相互间的信任,如何更有效的发挥成人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作用,是每一个家长和教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只有做到这一点,教才有实效,学才有所成,养成教育才有实效性。
2、穿衣、吃饭、喝水这些在成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内容,构成了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点点滴滴。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幼儿时期这一关键阶段就进行培养,需要教师、家长密切配合,倾注温情、付出心血。
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只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将起到很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幼儿行为习惯主要受家庭环境影响,家长自身的道德行为素质如何,家长对孩子行为关心的程度直接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环境和睦,父母双方相敬如宾,尊重长辈,在家常与孩子交流,与其共同完成适当的家务,与其共同面对难题动脑解决,幼儿的行为习惯也就好,各方面发展也较优秀,反之则差。
(二)建议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通过幼儿一日生活及特定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渠道。针对本次问卷调查,对我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出五点意见:
1、教师要端正自身的师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日常行为表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幼儿、教育幼儿。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针对幼儿的不同行为表现,教师要结合各种活动及时做出肯定的评价,及时强化好的行为,纠正不良的行为;尤其是对幼儿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及时肯定和表扬,使幼儿的认知行动化;恰当处理幼儿认识水平与能力行为之间的矛盾,引导幼儿发挥自我强化功能,坚持良好的行为,改变不良的行为,并持之以恒。
2、行为习惯养成要靠培养引导,各种技能的获得与培养注意力有着重要的关系。幼儿许多良好行为习惯与其缺乏自信和注意力有关,成人要有意识地创设能够引起孩子注意的环境,适时引导;陪孩子一起进行能引起他注意的活动,多做需要专心致志的活动;让孩子明确具体活动的目的,并不断激发兴趣。例如上课发言、参与讨论较差的幼儿大都胆小、缺乏自信,教师要创设适度的锻炼机会:刚开始,先让他们在别人后边发言,重复别人的话;之后让回答较简单的问题;自信心培养起来后,再让他们独立回答问题,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家园共育,因为家庭是幼儿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是幼儿园不可替代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家长的配合,教育目的难以真正实现。我们发现必须积极和家长取得密切联系,从改善家庭环境入手,共同创造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才能培养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自我肯定意识和要求;让家长与孩子进行正面交流和沟通,既增进家长与孩子的相互理解,也可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的自我教育与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家长还应成为幼儿行为教育的榜样,成为幼儿良好行为养成的监督者,时时处处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家长还要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做出适当的表扬、鼓励,以实施正确引导;发现幼儿不良行为习惯要当场纠正,决不能迁就或依赖别人。如培养幼儿物品用后放回原处,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就很难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幼儿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
4、家长要十分关注孩子接触的社会环境,引导他们远离行为习惯不好的人群,提高幼儿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为幼儿创造有利于行为养成的环境。如培养幼儿独立睡眠方面,家长不能娇惯孩子,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可以播放优美而轻柔的催眠曲使幼儿入睡,利用听故事等一些较为安静的活动使幼儿尽快入睡;幼儿被、褥的薄厚、软硬要适宜;室内光线要柔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睡前要提醒孩子大小便;不哄拍、不抚摸、不借助辅助物,让幼儿逐步养成躺在床上独立、快速地入睡习惯。
5、幼儿园要加大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力度,制定一系列的检查、评估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保教人员要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做到月有计划,周有活动,日有记录。细心观察每位幼儿的活动表现,抓住活动中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引导、教育和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时写好观察记录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提升幼儿养成教育水平。
三、结论
总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家庭、社会、幼儿园不可忽视的教育任务,也是全社会形成高度文明的必由之路。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反向影响。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反复训练的过程,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需要每一个个体用不懈的毅力去坚持,养成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
一、调查对象:幼儿园全园教师
二、调查方法:谈话法
三、调查步骤:
1.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
2.分别以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园内教师1998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四、调查结果: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3.从1998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分析与讨论: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2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六、建议:
1.根据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
3、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4、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一、测查目的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格教育依赖于岁之前培养。”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个性,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在家庭中,大多数独生子女,享受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使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蛮、脆弱、无责任心等不良道德意识。在幼儿园,由于重智轻德思潮的影响,幼儿的品德教育存在严重缺失,这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在众星捧月、重智轻德影响下,形成很多幼儿不良的品行,现在危及家庭,将来危及社会。因此,我设计这次问卷调查。
二、测查的对象、方法、步骤
(一)对象:小、中、大班部分幼儿。
(二)测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三)测查步骤:
1、拟定调查的内容:“—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因此,我设计了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品德教育行为习惯问卷调查表,这份调查表的内容具有通俗性和代表性,通过这次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当代大部分幼儿的品德教育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拟定调查的题目;我的选题是以我们对幼儿家庭教育目标、内容、组织方式与策略、家庭教育环境等的了解认识水平进行部分调查,调查表共设计了道选择题和道问答题,这道题均根据幼儿平常生活所提出的问题。同时,随机选取我园幼儿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反思、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做准备。
3、各班级分发问卷调查表;并强调如实填写,按时回收调查表。
三、分班级、年龄、进行结果分析
小班: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小班的幼儿。共发放问卷调查表份,收回有效问卷份,回收率为%。 在回收的 份答卷中,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在家长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我们在对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对家长的答案做了归纳进行了分析。
1、小班幼儿在上幼儿园后,习惯有所改进,但还有%的幼儿在家吃饭、饮水、洗手、穿拖鞋等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能安静吃饭,喜欢东张西望、挑食等;不主动喝水;在洗手时不能按正确的方法进行;穿、脱鞋没有次序,方法不当等。
2、有%的幼儿回家后仍能做到懂礼貌。见到客人和长辈懂得主动打招呼,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您好”等礼貌用语。还有个别幼儿需要家长提醒。
3、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的幼儿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爱抢,不懂得合作。别人遇到困难也很少主动去帮助他人。
4、有%的幼儿过马路时听大人嘱咐,靠边走,不乱跑。还有小部分幼儿不愿让大人拉着过马路,我行我素,随手乱扔垃圾,不保护环境。
5、%的幼儿诚实、大方、知错认错。能够诚实的回答家长的问题并能承认自己的错误。
中班: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中班幼儿。问卷发放份,回收份,回收率为%.本问卷分为选择题和简答题。本次问卷内容分为热爱祖国 、讲文明讲礼貌 、诚实 、勤劳勇敢 、学会感恩 几大方面,家长部分把选择题做完了,少部分家长把问答题做了。
1、中班幼儿%会正确使用餐具,安静独立进餐,主动地喝水。
%安静入睡,乐于学习穿脱衣服,不蒙头睡,不吮手指。%能自己吃饭,帮助大人倒垃圾、搬椅子等。%东西放在固定地点,不随地吐痰,不躺着看书。
2、会谦让,会等待与合作,愿与别人分享玩具、食物与快乐。勇敢坚强,乐于帮助他人只有%幼儿能做到,大部分幼儿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也与家长的过多包办主义、溺爱有密切关系。
3、大部分幼儿都认识五星红旗,占%。
4、在礼仪方面,%幼儿都比较有礼貌。
5、在成人的提醒下,在公共场所知道遵守秩序,不乱跑、乱喊。过马路小心,听民警的话逐渐知道遵守交通规则,%幼儿都能遵守交通规则。
6、%能做到诚实大方,不骄不躁,言行一致、懂事不任性。大部分幼儿是很诚实的,但大多数会任性,对家长耍脾气。
大班: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大班的幼儿。共发放问卷调查表份,回收有效问卷份,回收率为%。 在回收的份答卷中,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相对于小、中班幼儿在生活习惯上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大班幼儿毕竟上了两年幼儿园,在生活和礼仪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明显问题,因此我们在对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对家长的答案做了归纳进行了分析。
1、大班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了两年后,日常生活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据统计:还有%的幼儿在家吃饭、饮水、洗手、安静入睡等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能安静独立进餐,喜欢边吃饭边看动画片;挑食不爱吃青菜等;不主动喝水;在洗手时不能按正确的方法进行等。
2、有%的幼儿回家后仍能做到懂礼貌。见到客人和长辈懂得主动打招呼,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您好”等礼貌用语。还有%的幼儿需要家长提醒才知道懂礼貌。
3、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愿意分享,还有%的幼儿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不会谦让,爱抢,自私自利、不懂得合作。别人遇到困难也很少主动去帮助他人,还有%的幼儿是有时会合作分享,帮助别人。
4、有%的幼儿过马路时听大人嘱咐,靠边走,不乱跑。还有小部分幼儿不愿让大人拉着过马路,我行我素,随手乱扔垃圾,不保护环境。
5、%的幼儿认识国旗国徽、知道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还有%的幼儿认识国旗、不认识国徽。
6、%的幼儿诚实大方、不骄不躁、知错认错、懂事不任性。能够诚实的回答家长的问题并能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有%的幼儿经常任性、不懂事,耍小孩子脾气。
调查时间:
20xx年2月20xx年6月
调查地点:
商州区幼儿园。
调查对象:
全园教师
调查人:
鱼洋萍
一、测查目的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那么,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组织方式与策略和对教育环境的认识水平怎样?
二、测查的对象、方法、步骤及时间
(一)对象:全园教师。
(二)测查方法:个别测查法。
(三)测查步骤:
1、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
2、分别以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我园教师20xx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三、结果分析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初海以上审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结果提示:为了使孩子能主动地学习,我们要改变以往以集体教育为主渠道的教育组织形式,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使幼)七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来认识事物;教师要因人施教,要给幼造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起点、速度和水平学习知识。
对教育环境的认识测查显示,我园教师教育环境的认识不足,答题的.正确率只为57.5%。说明多年来,我们教师虽然也是本着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对教育环境进行了创设,但忽视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忽视幼儿要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忽视创设发挥教育作用的环境体系、忽视良好精神环境的创设。百分比统计说明,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环境的认识差异不大,百分比分别为58%和572%。我园教师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前测情况比较中,答题的正确率差异不大,经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总答题的正确率分别为55%和52.1%,经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可见,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创新教育研究前测水平总的来说是均的。
四、结论
根据以上测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3、从1998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一、幼儿养成教育的调查分析
20xx年9月至10月间,我对甘州区上秦镇的5所幼儿园的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对象是家长和幼儿,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内容涉及幼儿在家表现好与差的行为习惯,家长对3—6岁幼儿进行良好养成教育的态度,家长对幼儿养成教育的方式选择情况。围绕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交往意识、安全意识及良好的意志品质。调查结果:家长一致反映幼儿在家表现好的行为习惯有:能按时作息、入睡、起床、进餐、饮水,在成人提醒下能有礼貌的与熟人打招呼,愿意与家人分享物品,讲卫生、有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愿意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擦桌子等),知道外出要有人陪同,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走人行横道等简单交通规则,喜欢看书听故事、喜欢观察、动脑问为什么。家长一致反映幼儿在家表现差的行为习惯有:生活中对家人依赖性比较强,比较挑食,任性、自我为中心,控制能力较差,不爱护图书玩具和用具,物品用后不主动放回原处、不乐意及时整理,文明、友好交往能力弱,与同伴合作协助意识弱,不善于倾听、人多时不乐意等待,做事无计划、拖拉、缺乏条理性。
经过对问卷的统计发现: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占28%左右,习惯一般的占50%,习惯不良的占22%。
二、思考和建议
(一)问卷引发的思考
1、学前期幼儿处于心理发育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肤浅,辨别是非能力低,具有受“模仿性”和“暗示性”的特点,为此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更要注重“言传身教”的功能。家长和教师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施教者角色,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性和示范性作用。
例如:本次问卷调查中,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到有了好东西让父母吃的只占33%;自己吃饭,不让妈妈喂,不挑食的占53%;晚上做到独睡一床的只占31%;有做客的一般礼仪也只占54%;不独占玩具、人多时会等待的只占59%;不爱护图书玩具和用具的要占70%。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有良好洗手习惯,不推不挤的只占59%;保持坐、立、行正确姿势的也只占59%;在园吃饭吃点心保持桌面清洁的仅占38%;上课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讨论,自觉遵守集体规则的占60%。在家园共育方面,做到轻拿轻放物品的占59%;别人讲话不插嘴、不乱嚷嚷、做到认真听的占70%;做到及时整理玩具物品和做完事再玩的只占46%和32%;学会用恰当方式解决同伴之间矛盾的只有8%。从这一结果来看,部分家长和教师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幼儿的养成教育急需进一步加强。
因此,如何和幼儿多进行沟通,取得相互间的信任,如何更有效的发挥成人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作用,是每一个家长和教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只有做到这一点,教才有实效,学才有所成,养成教育才有实效性。
2、穿衣、吃饭、喝水这些在成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内容,构成了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点点滴滴。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幼儿时期这一关键阶段就进行培养,需要教师、家长密切配合,倾注温情、付出心血。
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只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将起到很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幼儿行为习惯主要受家庭环境影响,家长自身的道德行为素质如何,家长对孩子行为关心的程度直接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环境和睦,父母双方相敬如宾,尊重长辈,在家常与孩子交流,与其共同完成适当的家务,与其共同面对难题
动脑解决,幼儿的行为习惯也就好,各方面发展也较优秀,反之则差。
(二)建议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通过幼儿一日生活及特定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渠道。针对本次问卷调查,对我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出五点意见:
1、教师要端正自身的师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日常行为表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幼儿、教育幼儿。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针对幼儿的不同行为表现,教师要结合各种活动及时做出肯定的评价,及时强化好的行为,纠正不良的行为;尤其是对幼儿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及时肯定和表扬,使幼儿的认知行动化;恰当处理幼儿认识水平与能力行为之间的矛盾,引导幼儿发挥自我强化功能,坚持良好的行为,改变不良的行为,并持之以恒。
2、行为习惯养成要靠培养引导,各种技能的获得与培养注意力有着重要的关系。幼儿许多良好行为习惯与其缺乏自信和注意力有关,成人要有意识地创设能够引起孩子注意的环境,适时引导;陪孩子一起进行能引起他注意的活动,多做需要专心致志的活动;让孩子明确具体活动的目的,并不断激发兴趣。例如上课发言、参与讨论较差的幼儿大都胆小、缺乏自信,教师要创设适度的锻炼机会:刚开始,先让他们在别人后边发言,重复别人的话;之后让回答较简单的问题;自信心培养起来后,再让他们独立回答问题,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家园共育,因为家庭是幼儿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是幼儿园不可替代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家长的配合,教育目的难以真正实现。我们发现必须积极和家长取得密切联系,从改善家庭环境入手,共同创造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才能培养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自我肯定意识和要求;让家长与孩子进行正面交流和沟通,既增进家长与孩子的相互理解,也可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的自我教育与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家长还应成为幼儿行为教育的榜样,成为幼儿良好行为养成的监督者,时时处处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家长还要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做出适当的表扬、鼓励,以实施正确引导;发现幼儿不良行为习惯要当场纠正,决不能迁就或依赖别人。如培养幼儿物品用后放回原处,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就很难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幼儿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
4、家长要十分关注孩子接触的社会环境,引导他们远离行为习惯不好的人群,提高幼儿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为幼儿创造有利于行为养成的环境。如培养幼儿独立睡眠方面,家长不能娇惯孩子,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可以播放优美而轻柔的催眠曲使幼儿入睡,利用听故事等一些较为安静的活动使幼儿尽快入睡;幼儿被、褥的薄厚、软硬要适宜;室内光线要柔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睡前要提醒孩子大小便;不哄拍、不抚摸、不借助辅助物,让幼儿逐步养成躺在床上独立、快速地入睡习惯。
5、幼儿园要加大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力度,制定一系列的检查、评估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保教人员要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做到月有计划,周有活动,日有记录。细心观察每位幼儿的活动表现,抓住活动中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引导、教育和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时写好观察记录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提升幼儿养成教育水平。
三、结论
总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家庭、社会、幼儿园不可忽视的教育任务,也是全社会形成高度文明的必由之路。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反向影响。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反复训练的过程,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需要每一个个体用不懈的毅力去坚持,养成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许多家长不看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知道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幼儿园里有儿童专门需要的设备和玩具;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有儿童喜欢的伙伴……然而更能吸引儿童的却是为他们准备的组织活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
二、幼儿园的生活活动
幼儿园活动是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这里的生活活动特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了教学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动。它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课程区别于其他阶段课程的主要特征。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是指来园、离园、进餐、盥洗、睡眠、散步、自由活动等。
来园活动是指早上从儿童入园的第一次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开始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是儿童从分散家庭生活进入幼儿集体生活的过渡性环节。由于儿童入园时间不一,来园活动只能分散。来园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接待儿童,安定儿童情绪,为他们愉快的地转入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做好准备。来园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接待、健康检查和组织活动。
离园活动是儿童一天集体活动的结束。教师的任务是做好结束工作,使儿童愉快的离开幼儿园。结束工作包括活动室玩具、用具的整理,儿童仪表的整理,以及让儿童上厕所,带好回家用品等。
进餐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和午睡后的点心。根据儿童身心发育的特点,幼儿园要制定正确的饮食制度,儿童进餐必须定时必须按定时定量,开饭要准时,进餐间隔应为3~4小时。儿童应在整洁的环境和愉悦的气氛中进餐。
睡眠能恢复机体的活动能力,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大意义。保证学前儿童有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很重要。
儿童的盥洗活动包括大小便、洗手、洗脸,养成早餐、晚上、吃东西前后、大小便、手脸弄脏后主动清洗的好习惯。培养儿童良好的大小便习惯和不随意地便溺习惯。
散步是指教师组织儿童在公园、街道、或幼儿园内进行愉快的步行。步行可以培养儿童毅力。散步可以扩大儿童的眼界,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智力。在新鲜的空气中散步,还可以增强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儿园的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幼儿园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幼不同,可分为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1、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综合教育和分科教育;2、根据活动中的学前儿童的参与形式,可分为体验性教学活动和表现性教学活动的两大类。
1、根据组织形式分
根据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集体教学是一种按学生年龄,学习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组织教材,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按固定的时间表进行连续教学组织形式。分组教学是按照儿童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来分不同的小组进行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个别教学是指教师对个别儿童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与“班级教学”相对,为集体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个别教学,教师能够更好地考虑每个儿童的能力,接受程度,照顾个别儿童的特点和兴趣,但需要花费教师较大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人力。
2、根据活动领域分
根据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分为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综合教学是指融合多学科的教学内容,以主题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其主要形式是以主题为基本线索的综合活动。在同一个主题内部,充分综合各学科教学内容,各种教学方法和收段,以提高教学活动的综合效益。综合教学强调儿童发展的主题性和学习的主体性,但相对地忽视了知识系统与连接线,未能较好解决综合的策略与方法问题,并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综合素质。
分科教学是以科学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各学科分别按照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每一学科以本科知识体系为中心,教材按相应学科的逻辑体系组织。分科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重视教师的知道作用。目前幼儿园的分科教学活动主要可分为健康活动、语言活动、社会活动、艺术活动以及科学活动和数学活动。
3、根据学前儿童的参与形式分
根据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体验式教学活动和表现型教学活动两大类。
体验式教学活动是以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为基础来考虑教学问题,它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因此,体验式教学活动是一种价值取向,指引着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促使教师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独特感受与个性发展。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将更加关注学生主体,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创设情境,保证学生获得亲身的感受与认识。
表现性教学是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为基础进行教学的一种类型。它以学前儿童在教学中的表现活动为重点,目的是让儿童在教学活动能够参与,并展示自己的各项能力。体验式教学活动包括艺术审美、科学探索活动、语言阅读活动、社会活动等表现性教学活动包括健康活动、语言讲解活动、数学活动绘画、手工、音乐活动等。
一、调查对象:
牡丹江市林管局幼儿园全园教师
二、调查方法:
谈话法
三、调查步骤:
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
分别以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园内教师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四、调查结果:
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从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分析与讨论: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和%,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x%。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六、建议:
根据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1、调查的目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2、调查的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长江委幼儿园的孩子,共发放情况调查表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7份。调查对象中,离婚、丧偶、再婚及其他家庭占8.8%。被调查的家庭成员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固定工作的约占82.83%,从事个体经营、及工人的约占39.91%。
3、调查的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
家长问卷形式问答为主,在关于对幼儿园教育有的意见建议方面,采用开放式征询。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
1、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
由于我园是委属机关幼儿园,家长的家庭收入比较稳定。以接受调查的227个核心家庭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45.3%;在1000~3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75.5%;另外,许多孩子的家庭中还有老人资助,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日后能出人头地。他们都非常重视其子女的教育,稳定的经济收入为家长开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我园幼儿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博士的约占总数的2.7%;父母亲是大本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58.31%;父母亲是大专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35.13%。
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母亲是工人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43.27%;其次是一般职员,是其父母亲总数的14.6%;而机关干部及企业管理人员占5.4%。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由于家长一般都在本市范围内上班,不用花很多上下班的时间,且有95.58%的孩子以单独居住和同父母居住为主,因此说:家长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观念:
从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
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仍然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子女将来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的占48.67%,“当国家公务员”的占10.62%,“参军或当警察”的占9.7%,“听其自然”的占22.12%。
以家庭智力投资为例,尽管有的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是对于智力投资并没有手软。调查表明,约8.1%左右的家庭每月为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智力投资500元以上,每月300~500元的占27.43%,每月200~300元的占20.35%,这些数字表明,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经在尽自己的可能。家庭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双休日对孩子进行辅导的各类兴趣班(包括舞蹈、围棋、英语及绘画和乐器类)、还有购置书籍磁带,以及家庭电脑等等。
在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上,绝大多数家长表示,管好孩子学习,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职责,至于其他教育则是其次。这些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利益。
在家庭教育内容上,71.68%的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习上,而只有6.6%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培养,7.5%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法制教育,也只有7.9%的家长平时能注意与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家里47.8%的自我服务性劳动是被动的,有52.2%的家务劳动是被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