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实用20篇】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听到《悯农》这首诗,我就会时刻提醒自己要爱惜粮食。

现在饭店、酒店到处都是,有些人嫌做饭麻烦,就经常到外面去吃饭,但是他们却不知道爱惜粮食。每次他们在餐馆里吃不完的食物就直接丢掉了,而他们却不知道自己浪费的粮食是许多吃不上饭的人吃好几年的呀!据统计,我国在餐馆、食堂每年浪费的粮食是够好几亿人吃上一年的。

我们不像他们一样,而是把一粒粒米饭当成宝贝一样。记得有一次,我吃完饭,碗里还剩着许多米饭,爸爸看见了把我骂了一顿并让我把《悯农》这首诗背一遍。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因吃不完饭而把饭直接倒掉。我知道粮食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它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用汗水种出来的。如果我们浪费粮食的话,就等于不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这种行为是非常可耻的。

我一定要把《悯农》这首诗,牢牢记在心里,让它成为我的座佑铭,并去践行它。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都这么做,那就会节约很多粮食,帮助到更多的人,让那些贫困、边远山区的孩子生活得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2

电视里有则公益广告,一个小孩对着满桌的食物还不停“我要,我还要”地嚷嚷,他爹模样的男子赶紧喊来服务员大方地满足了孩子要求,然后扔下一桌剩菜走了······画外音说,中国人由于缺乏节俭意识,外出进餐都会点很多菜,吃不完又很少愿意打包,使得餐桌浪费率高达20%,粗略统计,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养活两亿人,其价值在1000亿元以上。

这个数字有些“亲切”。可不是嘛,前些天才听了另一组数字:我国目前仍有一亿多贫困人口,他们每天的生活费平均只有6块3毛钱。许多偏远地区的孩子,连午餐都吃不上,以至于志愿者要发起募捐3块钱的“午餐革命”。当那些面有菜色的孩子心满意足地吞吃着“爱心午餐”的时候,我们心里真有些不是滋味。而另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是,许多人却在因为吃得太多而拼命消化,为营养过剩发着愁。后者自然不在乎桌上堆着的食物,更不会在乎潲水缸中的剩菜剩饭。

咱中国人在吃饭方面已经吃成了闻名天下的饮食文化,这本不是什么坏事,化庸常为神奇能把吃饭吃成文化,也是值得自豪一下的。我们尝说民以食为天,所以吃饭的事情如何重视都不过分。可惜的是,咱中国人从古至今,吃饱和吃不饱的时候几乎总是交织在一起,而且吃不饱的记忆更加刻骨铭心。大约是吃饱不一定记得,饥饿的感觉才驱之不散吧。饥饿的记忆如此深刻,原因是在几千年的历史的长河中,常常见到“饿殍遍地”、“人相食”之类的极端字眼,饱食终日的时候并不多而且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到了我们这代人,饥饿记忆当然有,但比起我们前一代人已经少多了。听到过父兄那些人关于“自然灾害”年代的回忆,那些事现在人听起来仿佛天方夜谭了,可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我们这代人的温饱不成其为问题的时间似乎并不很长,三十年来时间吧,所以很多人不应该彻底忘记饥饿。现在许多人吃饱已经不是问题,所以很容易就忘了饥饿时难受的感觉。据说现在正由温饱向小康社会转型,可正如前述资料所说的那样,一亿多贫困人口的存在,绝对数字相当庞大,他们的温饱问题依然突出。

这些道理许多人都明白,然而到了特定场合就不起作用了,如果说公款吃喝浪费不心疼的话,就算是自己掏腰包的人一上餐桌好像也不太注重节俭了,似乎盘子中剩些菜饭才显得有面子。很多人下馆子都像是最后晚餐,一副明天就不过了的样子,请人吃饭吃不吃得完尚在其次,重要的是必须要有面子。有面子的主要表现就是桌子上食物的多少,吃不完又很少有人主动打包,因为那是十分没面子的事情。只是这“面子”的成本着实高了点,能够养活两亿人口的粮食就白白扔掉了。不错,我国粮食每年都在增产,而且幅度还比较大,但产量再大也有限度,相对于需求而言,粮食永远是个稀缺品,再多也经不住无度浪费。

粮食最大的功用当然是“口粮”,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必要保证,如果有一天缺少了粮食,哪怕钱再多,经济再发达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人既不可以拿钱来填饱肚子,也不可以将所谓经济当大饼啃。小时候受过很多“粒粒皆辛苦”教育,这种教育有时候还比较吓人,我奶奶就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人一生粮食是由定量的,吃完了或者糟蹋完了,人的寿命也就终止了。浪费粮食是罪过,就算偷着糟蹋,“雷公老子”也要发怒······这种说法具有迷信色彩,大概只是吓唬小孩子的,可不能说没有作用,它至少让我对粮食有了敬畏,不敢轻易浪费之。因为浪费的不仅仅是粮食,而是糟蹋自己的寿命,何况雷公还要干预。迷信吗?还真不见得。

如若一个社会浪费粮食成为习惯,人貌似有了面子,但全社会的面子会越来越难看,越来越狰狞。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3

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酒菜,有一大锅的炖鸡,糖醋排骨、红烧鲤鱼、清炖甲鱼、菜心馒头、虾仁饺子、泡椒凤爪、什锦果肉汤、蜻羹汤,特汇牛排、清炒小青菜、鸡肉炒面、烧香腰果、清烧枪鱼、酱烧鳗鱼等等。首席坐着今天要接待的客户,他是一个偏胖的中年男子,旁边是他的秘书,公司的项目经理正在满脸堆笑得进酒说乐,我们几个陪同的业务员也在尽情得陪笑,心中的滋味真是比较无奈。

我的眼角几次瞄着桌上丝毫未动的饭菜,心中却警戒得响起经理的吩咐,蠢蠢欲动的筷子常有收敛得摆正。经理真是一个能耐人,他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多变的,虽然平时闲聊的时候常常跟我们反复强调喝酒抽烟的坏处,侃侃而谈这些不良嗜好等于慢性自杀,可在此时的餐桌上他却显得丝毫没有要命的意思。一瓶啤酒下肚,他又到满,嘴里振振有词,说着敬酒诗词,我刚来公司不久都不知道他原来如此有才。 酒喝得够多了,菜却基本纹丝没动。看经理满脸通红,客户也被哄得开心,说了一大堆掏心话,眼看订单应该是可以拿下,经理示意我去结账。

“您好,一共是5980元,您是刷卡呢还是付现金?”酒店前台的收帐员面带微笑得提醒着,这钱是要报公司财务报销的,可是我在拔出那张信用卡的时候还是迟疑了几秒······“真的有花这么多吗?菜是多了些,也不至于这么贵?”,“您好,先生,菜钱是2300,酒水是3600,包间费是80元······”

结账完了,我返回包间,经理与同事们都走出了,想想应该是去送客户上车吧,包间里此时没有多少人。看着满桌真是纹丝没怎么动的饭菜,又看四周无人,我忍耐着的食欲顷刻喷发,于是趴在桌上猛吃一通。“嗙叽”包间门被推开,经理原来忘记把公文包落下了,平常公文包都是我负责看管,正巧我去结账,经理干脆忘了。

此时此刻走进包间的经理看到我狼吞虎咽的样子,也没有责怪我什么,他轻轻得挥挥手叫开了前来收盘的服务员,关起包间门也开始认真得吃起饭来。真没想到,经理跟我,两个瘦子,竟吃光了整桌饭菜。过了几天,公司的办公区域里几个同事议论纷纷得谈说那天接待客户满桌饭菜丝毫未动的豪气,经理跟我都淡定从容、毫无介示。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4

一个周末,小明跟着妈妈和爸爸一起到乡下奶奶家探亲。经过一路波折,终于到了!

刚跨进奶奶家,就迎面扑来一阵香喷喷的饭菜香。只见饭桌上摆着一大桌好菜:有鲜嫩爽口的黄瓜;有金黄的煎鸡蛋;有鲜美的丝瓜············奶奶说:“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多吃点。”小明早就饿坏了,他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时奶奶站了起来,笑着说:“小心点,别噎着!里边还有一锅鸡汤呢!我这就去拿!”

“啊!还有一锅鸡汤,可是我都快吃饱了!要不我把饭给倒了?”小明心想。小明走到门口,正想往外倒,可是一只手拉住了他。小明抬头一看,原来是爸爸。爸爸对小明说:“小明,你看!在炎炎烈日下,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着,他们为秧苗除草、施肥,进行精心的管理。你饭碗里的米饭,就是农民伯伯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啊!”这时妈妈又说:“你不是刚刚学过《锄禾》吗?你难道还不明白它的含义吗?你知道吗?如果地球上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那么就足够一个人吃二百四十多年。”“啊!”小明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小明,你这么做,对得起你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吗?”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小明说。“爸爸、妈妈我错了。”小明羞愧地低下了头,将剩下的米饭都吃完了。

米饭里不止有着丰富的营养,更重要的是,里面还包含了农民们的心血和汗水!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5

我国人口众多。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问题。我国虽已解决了旧中国几千年没法解决的人民吃饭问题。我们应该为之自豪!可是按人口算,人均有粮食仅361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3多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这真是一张大嘴!)据测算,1公斤大米约有个米粒,我国13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则全国每天可节约公斤大米,每年可节约1200万公斤大米,可养活人。

朋友们,平时有没有浪费粮食的现象呢?还记得那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首诗吗?人们总是觉得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再谈节约粮食是早该丢弃的陈词滥调。如果留心一下生活的四周就会发现——粮食浪费几乎无处不在。

你想来世做饿鬼吗?你知道饥饿的滋味吗?

远离浪费 珍惜粮食······

“不要把浪费当成潇洒,你挥霍的是一种罪恶;不要把节俭看成尴尬,你培养的是一种美德。”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国每年都要从外国进口大量的玉米和小麦,为了养活13亿人口,我们的袁隆平教授,还在为粮食亩产量的提高不断奋斗!而现在的社会对浪费现象却如此麻木!

在饭店,每天总有好多米饭、馒头、剩菜等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太令人痛心了!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浪费可耻,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当我们在漠视餐桌上的粮食时,人们不曾想到,粮食危机正潜伏而来。中国的现实是人多地少,虽然,袁隆平的高产量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人的饥饿问题;但粮食短缺,对于十三亿多的中国人来说似乎不是一个遥远的记忆,现实的境遇似乎远没有如此乐观,一些粮食专家的分析结果更像是一种警告: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中国在3年后可能发生严重粮食短缺。众所周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进口数量在逐年增加:再过二三十年,中国的粮食供应将严重地依赖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又不可能提供足够的粮食,所以危机在所难免。到那时,你手中的钱能填饱肚子吗?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节约是一种光荣,浪费是一种可耻”这一口号永远都兴地过时。即使在发达国家,节俭也被视为一种美德。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饭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在单位食堂节约的方式也很多,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爱护公共财物都是一种节约的表现。如今,资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在我们享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同时,能够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钱······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一份责任。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是全体国民的共识,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

古语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约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教养,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世界粮价目前仍在不断波动,我们更有必要重视“节约粮食”。让我们从节约餐桌上的饭菜做起,并把节约粮食培养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我们每个人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我们每个人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节约粮食,珍惜粮食,远离浪费粮食,为国分忧。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6

珍惜粮食是人人都要做到的,在生活中,有很多关于珍惜粮食的名言,可是知道了却做不到。你们有想过粮食是哪来的吗?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魔术师变出来的?这些都不是,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肉类也是他们辛辛苦苦养出来的。

有些孩子吃饭总是挑三拣四的,一点青菜也不吃,只吃肉,这样不但会对自己身体不好,也会浪费粮食。还有些孩子在吃饭时,总是找各种理由不吃饭,还有时候趁妈妈不在的时候把饭倒掉。我小时候不懂什么叫珍惜,我吃饭时总是吃到一半就不要了,妈妈也总跟我说非洲人民吃不上饭的故事,可我总是左耳进右耳出。直到我渐渐长大,懂得非洲人民的苦难,这时我才明白,原来还有许多人是吃不上饭的,妈妈说非洲人饥饿到只能吃土,可我还是不相信。直到我在电视上睇到,包括我们中国好多山区的孩子都食不上饭,这时才真正明白,粮食是多么可贵。后来,我再也不浪费粮食,我每天都坚持做到光碗行动,不剩一粒在碗里。

珍惜粮食,人人有责!就算你遇到自己不爱吃的菜,也要坚持吃完。当你去别人家吃饭时,别人没有坚持吃完,你也要告诉他不可以浪费粮食。每一粒米,每一道菜,每一块肉,都是农民为我们而做,他们留下的一滴汗水都是可贵的,你们必须记住:粮食,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必须怜惜它。今天,开启我们的光碗行动。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7

这一刻,与金融、石油危机一起爆发的“大米危机”和粮食涨价潮已席卷全球;这一刻,作为粮食主产国的欧盟与美国在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丰收,库存充足的情况下,停止了对外出口而用粮食生产乙醇;这一刻,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爆发粮食危机;这一刻,有人因抢购食物发生冲突造成死亡,有人开始用野菜、老鼠肉充饥;这一刻,世界上有一亿人口“饥肠辘辘”面临饿死……

而此刻的中国,由于近几年粮食产量连续增产,加上国家颁布了“取消农业税”“粮食补贴”等一系列积极的农业政策,在这一次粮食危机中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面对朝鲜,海地,秘鲁等共缺粮的现状,中国也只能说是鞭长莫及了。中国的粮食已由出口转未内需。虽说粮食问题在中国远像国际市场那么严峻,但由于国际市场那么严峻,但由于国际市场上粮食惜售,如果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爆发粮食危机,这将会使全球的粮食危机日趋恶化。其次,我国还有三千万极其贫困的农民同胞,他们的温饱问题尚待解决。再者今年初发生的那场堪称五十年一遇的大雪灾及“五一二”特大地震对农业生产而言,无疑时致命的打击。基于国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我们应该正式中国粮食安全存在严重隐患不容乐观。

那么,我们中学生该做些什么呢?

面对粮食安全问题,我们不可能置若罔闻,中国的中学生,数以百万千万计,在人数上可与某些国家相抵。如果我们能规范自身的行为,将会减轻国家的很多压力。

浪费粮食是中学生身上普遍才存在的不良行为。以每人每天浪费一两粮食计,中国的中学生一个月就会糟蹋十万多吨。我不明白学生浪费粮食的动机是什么。只是看到同学们就餐后学校餐厅每张桌子上堆成小山似的剩菜剩饭,我很痛心:高中生的素质就如此低下么?如果我们留意一下新闻,不会见不到这样的报导:在一些缺粮国家的街头,有这样一群人走着,他们身上套着空的米袋,上面写着“Wearehungry”(我们很饿)的标语。如果看到这些,我们还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心安理得地浪费粮食吗?我们的良心何以安啊,十多万吨,至少可以救助一些人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中学生如果不爱惜粮食,那么中国人明天的命运也如同这些套着米袋走的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中国爆发了饥荒,我们祖父辈的父母兄弟很多都饿死了。我的爷爷那是正值我现在的年龄,对吃不饱饭、饿死这些概念颇有印象,他的奶奶和爸爸就是在那个年代饿死的。所以每当听说我们要把吃剩的菜倒了,爷爷便不依不饶地从“老子五八年的时候差点饿死”讲起。我们的父辈肯定记得用粮票买米买饭的旧事,那个时代他们虽不致死,却也都是饿着长大的。爸爸说他有我大的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以后我要天天吃白米饭”。这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我们必须明白,中国在1994年才废除了“粮票”制度,中国人吃上饱饭的日子才过了十几年。及时是现在,中国也还有很多人没有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不曾为饥饿受累过,我们的这份幸运,是几代人的劳动换来的,中国并不富裕,我们有什么资本去挥霍呢?

所以我要说,节约粮食,杜绝浪费,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学生应该做好的。国家的粮食安全隐患刻不容缓。作为中学生,我们无权去评论发生这次粮食危机的原因,面对美国将两家上涨的祸首推给中国的做法,我们也无权评论,我们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政客。但我们应该学会用大脑思考问题,明确什么是我们应该做好的,隔空喊话没用,要用理性默默耕耘,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8

熟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粮食,如今是一个节约型社会,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是相当有必要的。一年级我们就学过《锄禾》,我们明白农民伯伯的辛劳。

我们国家不知有多少人在挨饿,有多少人在为食物而烦脑。我们应该贡献一份力量。当然不一定要去捐款,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就可以。每天吃饭不掉一粒米,好好珍惜粮食,保证不浪费。哪怕一天节约一粒米,一年之后也有半碗米饭呀。

妈妈常常教导我,吃饭别掉米,吃完后也要把碗里的饭粒吃干净。每次我刚放下筷子,迫不及待地要跑出去玩时,但背后总是传来妈妈严肃的声音,叫我把碗里的米粒吃干净,还意味深长的对我说一天少浪费几粒米,日久天长就能节省好多米。这一粒米都是农民们辛苦劳动的成果,都是用血汗换来的。在你吃饱的同时,还有好多人在挨饿呢。听了妈妈的话我很惭愧,赶忙把碗里的饭粒吃干净了。

近年来,我们国家一些地区遭遇大旱。田地里的秧苗全都旱死了,颗粒无收,连饮水都成了问题。还有汶川、玉树地区发生了地震,房屋倒塌,吃住方面成了问题。作为同胞,我们难道不要为他们贡献一点力量吗?我们全国大约有13亿多人,每个人每天节约1粒米就可以解决灾区的同胞们挨饿的问题。

让我们都贡献出一份力量吧,团结起来。让每一个人都开开心心地生活在蓝天、白云、绿水、阳光下吧!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9

节约粮食也是一种美德,尤其是我们学生最需要去培养的。这一次就我学校要求学生节约粮食来谈谈我的体会。

这次学校没有要求我们节约粮食之前,我看到的是到处浪费的行为,尤其是食堂吃饭浪费的最多。都说粮食得之不易,从种子到发芽到长大到成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在生活中真正去做到珍惜的却很少。如果不是这次学校对我要节约粮食的要求,大概还会继续浪费很多的粮食。以往在食堂吃饭的同学,都是大得多吃得少,一般都是会倒掉的,很少有人去真正的做到光盘,就连我自己也是这样的,所以说说的简单,做起来难得多。

这次学校在食堂内贴了很多的关于节约粮食的标语,食堂阿姨也是被叮嘱了的。在通知我们要节约后,我们在食堂打饭,阿姨都会跟我们说吃多少,就打多少的。饭菜,不够再去向她添加。实际上这措施是不好实施的,学生会觉得自己权益被侵犯了,会觉得学校是故意不让他们吃饭似的。因此我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包括自己也按照学校要求去做的时候,是有些不习惯的。但是于我来说,其实还算好的额,毕竟我本身吃的也不多,少给我大一点,刚刚好,只是有一点不太习惯这样而已。

在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除了前期大家很难适应后,后面同学们也都努力去适应了,开始知道要去节约粮食,也懂得节约的好处了。毕竟当他们没有吃饱的时候,阿姨是会再给他们添饭的,完全不会影响他们的温饱。只是大家原来都习惯了浪费,还没有把节约意识建立起来,因而没有办法短期内得到适应。但是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努力应学校这个要求去做,浪费的现象还是得到了缓解的,没有像以前那样严重。虽然还是会有,但是不可避免,毕竟实施的时间不长,那些为了告诫对大家不要浪费粮食的标语还没能深入人心,大家自然这种意识也就不强,还有待提升。不过我相信随着时间的加长,大家一定会培养起这个习惯和意识,一定会配合学校做好节约粮食的行动,也一定可以真正的做到节约。通过这样大的一个措施,也让我明白节约粮食是我们大家必须要去做到的,因为这样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耳熟能详的唐诗。它告诉我们节约粮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宽裕,不愁吃不愁穿。因而很多人养成了生活大大咧咧的坏习惯,这就助长了大家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

有一天中午,我和妈妈在一家饭馆吃饭,我们点了三道菜,津津有味的吃着,突然,隔壁的两个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他们拿着菜单一下子点了十几道菜,没一会儿功夫,小小的桌子上摆满了饭菜。看见这一幕,我惊呆了,心想:这么多菜能吃完吗?不会是大胃王吧?但是,他们竟然没吃几口,把钱一交就走了。满满的一桌子菜,就被服务员给倒了,真可惜!

为了制止这种坏习惯,国家也制定了许多法规,提倡节约。每年十月十六日是节约粮食日,这就告诉我们应从这就做起开展节约。

我们应该每次在饭店,点适当的饭菜,不够吃可以在点,吃不完可以打包。不要因为没面子而浪费,通过国家这几年的宣传,这周星期五我们家在小六汤包吃饭,发现人们现在都是吃多少点多少,已经有了节约的好习惯。

浪费粮食就像给白纸上抹上了黑点,而珍惜粮食是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为节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10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时候,妈妈总会在我不吃饭的时候在我耳边说不要浪费粮食,食物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那时的我听不懂妈妈说的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浪费,但是后来我慢慢长大了,也慢慢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总是喜欢把饭盛的满满的,但是最后却总吃不完喜欢剩在碗里面,妈妈看见了总是会骂我。那天,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把吃不完的饭剩在了碗里,刚想要离开,妈妈就一把拉住了我,说道:“你吃不了那么多还盛这么多干嘛,不知道珍惜粮食吗,快点吃完才能走。”我听了,硬是不吃,妈妈生气了,说道:“像以前一个馒头都要吃好几天,现在有粮食你不吃,以后没有食物了,看你怎么办,看来必须让你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说完,妈妈就一把把我拉到了田地里面,和爷爷奶奶一起干活。

看着田里面的爷爷奶奶,他们佝偻着腰,顶着大太阳在地里种粮食,一根一根地插着秧,秧插好了以后还要去种菜。看着菜地里面的菜我一样也不认识,妈妈把我推下去和爷爷奶奶一起种,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弯下腰,把种子一粒粒地洒在土里面,再用锄头挖点土,把种子埋在里面,我大概做了几分钟以后就觉得累了,腰已经酸的不行了,再看看爷爷奶奶,他们好像没事似的一直在那里种。我摸着自己的汗水,看着弯着腰的爷爷奶奶,再看看眼前的这些菜,瞬间明白了粮食的宝贵,我看着爷爷奶奶太辛苦,于是强忍着自己的不舒服继续帮他们种菜洒水。晚上的时候,我吃多少盛多少,第一次我把碗里面的饭全部都吃完了,妈妈见了,给我立了一个大拇指。

自从那次以后,我就再也不浪费粮食了,同时我也想告诉身边的人粮食是多么的珍贵,它是农民伯伯,自己的家人用汗水种出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杜绝浪费粮食!少浪费一点粮食就是给家人、农民伯伯最大的报答。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11

有人说:“浪费是一种犯罪。”因为对于那些没有挨过饿的人来说,不亲身体会过根本就不知道粮食的珍贵。

有一天晚上,我刚吃饱饭,爷爷想要带我出去散散步。这个时候我想要将锅里吃不完的饭全部都倒入垃圾桶,这时爷爷的脸顿时就拉了下来,于是爷爷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由于生活物资极为稀少,别说是像今天一样吃饭,有时连稀饭都吃不上。就算是煮稀饭的时候,我们还要加一些野菜才行。即便是刚吃完饭,肚子过不了多久就会饿得咕咕叫。”“那你们没有饭吃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想到买面包吃呢?”我说。爷爷听了以后更生气:“要是能吃面包,谁还去吃野菜!”

经过这件事以后,我知道了粮食的重要性。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的小朋友,虽然物资比较丰富,但我们还是要节约粮食。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12

一个夏天的中午,天热得很,小明望着窗外火炉似的太阳,心想:这么热的天,要是能吃雪糕就好拉!

“吃饭拉!”妈妈一边把一盘青椒肉丝放在餐桌上,一边叫道。小明走出了房间,看到了桌字上菜便皱起了眉毛。“哼,怎么是些素菜,我要吃红烧肉!”小明撅起了嘴巴

不满地说。小明只吃了几口饭,便不想吃了。于是,他端起了饭碗向门口走去。

爸爸看见了,连忙阻止他,指着门外正在劳动的农民说道:“你怎么可以倒饭呢?那可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啊!”小明无所谓地说:“那怕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种田,我浪费一点儿又没关系的。”爸爸有些生气了,问道:“农民他们在干什么啊?”“插秧”。“那插了秧明天就能丰收吗?”小明摇了摇头回答道:“不能”。“是呀,插了秧,还地除草、捉虫、灌水、施肥,这样才能收割啊!”见小明低下了头,有了一点悔改之意,妈妈又趁热打铁:“要知道,你能吃上饭已经不错了,要知道,世上有那么多穷人连一口饭也吃不上,你这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对不起,我错了。”“没事你能知道错就好了,下次可别再犯了。”

见到小明大口大口地吃着饭,爸爸妈妈都欣慰地笑了。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13

一滴滴晶莹的汗珠,一棵棵丰收的水稻,一碗碗喷香的米饭,构成了我脑海中一幅难忘的画面。

我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爸爸妈妈非常宠爱我,总会把好吃的留给我。记得小时候,我吃饭经常挑三拣四的,看到不爱吃的,不喜欢的菜连闻都不闻,吃到不合口味的饭菜也都吐掉。爸爸无可奈何,于是在农忙时节,就把我带到乡下外婆那儿帮忙干活。

在乡下,我被爸爸抓到田里帮忙,我想:秧不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吗?把秧苗插到田里就可以了,爸爸太小看我了。于是,我拿了一大把秧苗,模仿外婆的样子插起秧来。可以不过一会儿,我就发现我错了,本以为胸有成竹的事做起来却是那么难的。一开始我插的秧苗不够深,秧苗都在水里浮起来了,然后我在用力插一把,这时整个秧苗又都沉了下去,就这样来回几遍都没成功。可着爸爸在旁边看戏的模样,我不甘心,于是再次小心翼翼地把秧苗放下去,终于稳了!我高兴地沾沾自喜可着爸爸,可再看看外婆,她已经差不多插好一半田的地方了,这时我不禁有点崩溃的感觉。

时间过的好慢,好不容易熬到中午,太阳晒得我满脸通红、满身大汗,我感觉全身都散架了,又累又酸。当我转身看到我劳累了大半天才插一小块地的秧苗,我仿佛听见秧苗们嘲笑我的声音了。我不禁想:农民伯伯可真辛苦啊!爸爸说插秧苗只是其中一步,插完秧苗以后还要不断地灌溉、锄草、施肥、除虫,最后收割后经过加工能变成我们餐桌上的粮食。

这时,身上的劳累让我不禁深刻地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农民伯伯手上的老茧,黑黝黝的皮肤,那是长期劳作形成的,我这忙碌半天就感到那么辛苦了,农民伯伯他们长期劳作难道就不累吗?难道就不苦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到我曾经是如此挑食,曾经是如此浪费食物,我的心里酸溜溜的,为我以前浪费食物的行为,感到内疚极了!

20__年疫情期间,当我们的生活被按下暂停键,宅在家时,是足够的粮食才能让我们度过艰难的抗疫时期,但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现在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珍惜每一粒粮食吧!让我们都成为珍惜粮食的模范吧!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14

中午,小明一家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桌上美味的饭菜。

吃着吃着,小明感觉吃不了,但碗里的饭还堆得高高,他想了想,趁爸妈不注意时走到家门口,一下子把饭菜给倒了。小明的妈妈看到了他的举动,立刻跑上去制止。“妈妈,我吃不下了嘛,所以就······”

“小明,你要爱惜粮食啊,粮食是来之不易的啊!”

“妈妈,可是我是吃不下了呀,反正饭菜在菜场里有的是,倒掉一点又没事!”

“你怎么能这样想呢,你知道粮食是经过千辛万苦才种出来的吗?”

这时候,爸爸走了过来,对小明说:“小明,农民伯伯起早贪黑在田里不停忙活着,就是为了让粮食长得更好,能丰收,让我们吃到香甜可口的饭菜。有一首古诗就是说他们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爸爸接着说道:“一颗米就是农民伯伯的一滴汗水,你倒掉了那么多饭菜,浪费了农民伯伯多少的汗水啊!”

小明说:“嗯,我知道了,以后我再也不会不会浪费了!”说完,拿出扫把和畚箕,把饭菜扫掉了。

“这才是我的好孩子!”爸爸自豪地说。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15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大家看到这首诗后,都想到了现实生活中那香喷喷的大米了吧!那一粒粒不起眼的大米,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可想而知,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那我们再想想,如果我们每天都浪费一点粮食,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吃饭的时候,有一位同学特别的挑食。今天中午,他又遇到了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又开始浪费了。他“趁热打铁,”趁老师打电话的时候,拿着自己的垃圾袋,偷偷地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倒了进去,他以为老师不会发现,可还是被老师发现了。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现在吃的这些米饭,还有菜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很多同学都说去超市买的,去菜市场买的呗。老师却摇了摇头说:“其实不是的,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影片吧!”

在影片中,农民伯伯在烈日炎炎下辛勤的劳作着,一刻都不停歇。他们为了让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一会儿除草,一会儿犁地,一会儿播种,累得满头大汗。尽管只有一条擦汗的毛巾,他们还是不停地工作着。再看看他们的双手,布满了厚厚的老茧,像是干裂的松树干一样。看着那布满老茧的双手,我真切体会到了,粮食饭菜真是来之不易啊!而那位浪费粮食的男生看后也羞愧地低下了头说:“我以后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了!”另一个影片在山区里,许多小学生的家庭非常贫穷,每天背着几个土豆去上学,土豆就是他们一天的口粮。放学后,他们还要帮助家人干活,全身被晒得黑黝黝的。他们干活的样子特别认真,每次他们回家时,总是汗流浃背,衣服湿了一大片。看到这些,我感到我们现在的生活非常幸福,我为我以往在家浪费粮食的行为而感到惭愧,可耻。

为了让全班同学都有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我决定带头做一个好榜样。吃饭的时候,吃不完的饭菜不要浪费,也不能挑食。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真正做好“光盘”行动的好榜样!正如名言“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我们如果每天节约一粒粮食,那么一年就可以节约四千万吨左右的粮食,也就可以帮助在山区里的贫困人家3.5亿多户。

每当我端起饭碗,就提醒自己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节约粮食是我们的使命,刻不容缓。为了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从自身做起,让我们珍惜每一粒粮食吧!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16

提起“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我不禁想起了李绅的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记得在我一年级时,我刚学这首诗时,我完完全全不懂得诗的含义;吃饭时经常把白花花的米饭留在饭桌上,掉在碗里,是一个不懂的节约粮食的人。

而我的妈妈却和我恰恰相反,她是一个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淳朴女人。妈妈见我如此铺张浪费,便将我带到乡下外婆家去体验农民伯伯种植的辛苦。

炎炎夏日,农民伯伯坚持在田里播种,每插一个秧苗,额头上都会滴下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正如诗中所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声音传来:“小雪,过来帮外婆干一下农活行吗?”“当然!”我不假思索地说。

谁知,我才干了仅仅半个钟头,就累的满头大汗,汗水侵湿了我的衣服。我把锄头往地上一丢,妈妈见了,语重心长地说:“宝贝,你体会到了当农民的辛苦和劳累了吗?你以后还浪······”没等妈妈说完,我便抢过话,连连说:“我不会了,我以后会做一个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孩子。”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珍惜每一粒米,珍惜劳动人民的汗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17

记得小时候,语文老师教过我们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也在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爱惜粮食,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在生活中,我的奶奶是非常珍惜粮食的人,为我做了榜样,她在洗米时总是很小心地淘米,把掉落的米粒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放进锅里。这使我懂得了爱惜粮食。

在学校里,我们总能发现一些浪费粮食的现象,同学们午餐饭菜没吃完,看心情吃饭,吃一点就不吃,直接倒垃圾桶了,白花花的米饭堆了老高了。在餐厅里,人们习惯多点几个菜,吃不完就倒掉,严重的浪费粮食,也浪费金钱。看到这种现象,真;令人痛心。

我们家奶奶和爸爸妈妈都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去饭店吃饭,吃不完,妈妈会拿一个打包盒将剩下的一些饭菜带走。妈妈说:"粮食来之不易,吃多少,点多少,节约粮食,很多人好吃不饱呢。要珍惜粮食,爱护地球资源。“妈妈言传身教,我懂了要做一个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人。

珍惜粮食要从自我做起,要有节约意识,之后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粮食,对人们来说太重要了,粮食是人们的生存需求的必需品,节约和爱惜粮食是大家需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18

因为妈妈工作的原因,没有空闲的时间来学校接我,所以每天中午放学都去午托部吃午饭。中午我和小伙伴们一同排队吃饭,刚开始真的很有趣,但是不久后,那股新鲜劲儿也就过去了。

有些同学早把午托部老师的批评教育抛在脑后,午餐时间结束后,桌子上总是一片狼藉,到处是吃剩的饭粒,还撒了不少烫烫水水,还有些同学不管自己饭量多少,总是要让老师给多盛点,饭吃不完也就理所当然的倒掉了,丝毫不觉得浪费,我每天吃完饭后,总能看见装满剩菜剩饭的几个桶里堆的满满的,真让人可惜呀!

大家小时候应该都读过这样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妨想想,农民伯伯是怎样在地里为庄家除草松土的,在炎热的夏天汗水滴到苗下泥土里的情景。可是有些同学仍然在不节制的浪费食物,我真想让那些浪费食物的同学好好体验一下,我们平常吃的粮食是多么来之不易的。

我还记得妈妈跟我说过,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特别是非洲的一些小国家,每年因饥饿死去的人就有上百万。

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作为一名小学生,爱惜粮食应该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19

这一刻,与金融、石油危机一起爆发的“大米危机”和粮食跌价潮已席舒全球;这一刻,作为粮食主产国的欧盟与美国在粮食产量连断多年丰产, 库存充分的情形下,结束了对外出口而用粮食生产乙醇;这一刻,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爆发粮食危机;这一刻,有人果抢买食品发生抵触制成死灭,有人开端用家菜、 老鼠肉充饥;这一刻,世界上有一亿人口“大肠告小肠”面临饿死……

而此刻的中国,因为近几年粮食产质持续增产,添上国家公布了“撤消工业税”“粮食补助”等一系列踊跃的农业政策,在这一次粮食危机中粮食市场供给和价钱根本稳固。面对晨鲜,海地,秘鲁等共缺粮的现状,中国也只能说是遥相呼应了。中国的粮食未由没心转未内需。虽说粮食问题在中国遥像国际市场那么严格,但因为国内市场那么严重,但由于国际市场上粮食惜卖,如果领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爆发粮食危机,这将会使寰球的粮食危机日趋好转。其次,我国还有三千万极其贫苦的农夫共胞,他们的暖饱问题尚待解决。再者昔年始领生的那场堪称五十年一逢的大雪灾及“五一二”特大地震对农业出产而言,无信时致命的击击。基于国情和天然灾祸的影响我们应该正式中国粮食安齐存在重大隐患不容乐观。

那么,我们中学生该做些什么呢?

面对粮食平安问题,我们不可能置若罔闻,中国的中学生,数以百万千万计在人数上可取某些国家相抵。如果我们能标准从身的言为,将会减轻国家的很多压力。

糟蹋粮食是中学生身上广泛才存在的不良行动。以每人天天浪费一二粮食计,中国的中学生一个月就会浪费十万多吨。我不明确学生挥霍食粮的念头是什么。只是瞅到同窗们就餐后学校餐厅每弛桌子上堆成小山似的剩菜剩饭,我很疼口:高中生的艳量就如斯低下么?如果我们留心一下消息,不会面不到这样的报导:在一些缺粮国度的街头,有这样一群人走着,他们身上套着空的米袋上点写着“We are hungry”(我们很饿)的标语。如果望到这些,我们还能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心安理得地浪费粮食吗?我们的良心何以安啊,十多万吨,至多能够救帮一些人保持最基础的生涯。中教生假如不爱护粮食,那么中国人亮地的命运也犹如这些套着米袋走的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终期,中国暴发了饥馑我们祖父辈的父母弟兄良多皆饿逝世了。我的爷爷这是正值我现在的年纪,对吃不饱饭、饿死这些概思颇有印象,他的奶奶跟爸爸就是在那个年代饿死的。所以每该据说我们要把吃剩的菜倒了,爷爷即不依不饶地从“老子五八年的时候差点饿死”道伏。我们的父辈确定记得用粮票购米买饭的往事,那个时期他们虽不致死,却也都是饥着长大的。爸爸说他有我大的时候最大的幻想就是“当前我要每天吃红米饭”。这对昨天的尔们而言是不堪设想的。然而我们必需清楚,中邦在1994年才废止了“粮票”轨制,中国我吃上鼓饭的日子才功了十多少年。及时是当初,中国也还有许多己不结决本身的饥寒答题。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未曾替饿饿蒙乏过,我们的这份荣幸,是几代人的劳动换去的,中国并不富饶,咱们有什么资标往浪费呢?

所以我要说,勤俭粮食,杜尽浪费,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学生应当干佳的。国家的粮食保险现患迫不及待。息为中学生我们无权去评论产生这次粮食危机的起因,面对美国将两家上跌的罪魁拉给中国的做法,我们也无权评论,我们不是经济学野,也不是政客。但我们应当学会用大脑念考问题,明白什么是我们应该做恶的,隔空叫话没用,要用感性默默耕耘,节俭粮食,从我作讫。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篇20

民以食为天,人对粮食的需求与生俱来。记得小时候老家那儿把凡是能填饱肚子的食物统称为粮食。虽然每天与粮食形影不离,但在相伴的岁月里,我还是感慨无限的。

我的童年时代,感觉最深的是对饥饿的记忆,好像没有吃饱时候。乡下人每天一见面,第一句话问候语就是“你吃了吗?”直到我读大学时才改了见面说这句话的习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人基本上每天只吃两顿饭,玉米、红薯、野菜是主要食物。外婆那儿老南瓜多,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月份,就是天天老南瓜稀饭,时间长了,见着这个就头疼。由于是吃的都是粗粮、野菜,胃都胀大了,成年壮劳力一餐吃近十斤粮食的人并不少见。那年代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外婆一般是弄点面条给客人吃,这时会让我们到邻居家去玩一会儿,面条的香味就飘出屋子,飘到了邻居家,我们留着口水趴在门缝里远远望着。

记得读高中时是在学校寄读,每周要从家里带粮食交给学校食堂,吃的主食是玉米饭,两天一餐米饭,吃饭时是十人一组,一组一个小铝铁盆,每人只有半洋瓷碗饭。当时师傅做的玉米饭,里面有好多面疙瘩,疙瘩中间有时还是生的,有时水加多了,硬的连那铁铲子都挖不动,让处于正是青春发育期的娃娃们营养不良,不时发生同学到相邻村民田里偷红苕、萝卜、水果充饥的事件。那时到餐馆吃饭除了钱,还要粮票,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到县城里买书,因粮票少,两人只吃了三个馒头。刚参加工作时,就听一位长辈说,同事老孙是很有学问的人,读过大学,只是三年困难时期因无法忍受在学校的饥饿就放弃了学业。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农村土地包产到户,人们才从饥饿中慢慢地解放出来。老家那儿什么都可以卖,就是不卖粮食,可能是饿怕了。

去年春天,我到省城里去看望一位老师,他是一名退休的教授,不抽烟,也不喝酒,带点什么合适的礼物让人还费了大心,左思右想,最后决定送点家乡的冷水田里生产的大米和植物油,当时我还是心存顾虑,觉得有些土气,没想到老师高兴得不得了,说他好长时间没吃到这些好东西了。老师的话,让我心里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十年前我到乡下看亲友,常和一些老人拉拉家常,让老人们担忧的是农村外出人口增多,承包地撂荒,特别九零后的年轻人基本不会干农活,或者根本就没打算当农民,如此下去,没有人生产粮食,不知道今后大家吃什么?

近年来,我因工作关系经常深入到远离县城几百公里的`土家山寨,水泥路已经沿伸到农户家门口,不少外出打工人员返回,带来外面的信息,有的开办了自己的企业,有的开办了农家乐,带领一方乡亲富了起来,可乡亲们并没有放松对粮食的生产,我偶尔走到田园里看一看,那庄稼长势真是喜人。老乡告诉我,近几年粮食年年丰收。并说,种田人没有粮食吃,那可是丢人的事!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粮食局是最好最大的单位,家里如有人在那里工作肯定是令人高兴的,如今县粮食局已经成了最小的单位,可以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后河西,粮食局邓局长开玩笑地说,别看我们单位小,我们管理的粮库,有吃有喝时没人关注,一旦受灾胃它可是最重要的单位呢!

粮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人的命根子。从某种意义来讲,珍惜粮食就是珍惜了我们的生命,也是珍惜了社会的财富。父母只能给了我们生命的长度,粮食给我们的却是生命的宽度和厚度,粮食要陪伴我一生。古诗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爱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源源流长的美德,我们要以感恩之心爱护它,更要加珍惜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