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秋传统佳节优秀作文(通用8篇)
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四年级作文难忘中秋节。今年的中秋节正好在国庆假期里。往年爸爸在外面出差今天我们大家在一起过中秋佳节。我们全家人在酒店吃饭。酒店里高朋满座大家喝着酒吃着菜品着月饼大家说着祝福的话。我和弟弟哥哥在一起玩游戏。
半夜时分夜幕降临圆圆的月亮挂在天边我和爸爸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真是热闹极了。路上的彩灯五彩缤纷有的彩灯象蝴蝶有的象花有的象草还有的象树叶。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中秋节!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我很难忘。
晚上,月亮刚刚挂在半空中,大人们就拿出桌子和精美的月饼出来观赏月亮因为这是中国的习俗,而我就拿精致优美的灯笼出来玩,我先把灯笼压到最底再拿出蜡烛点了火,等它有蜡滴入铁圈内一会儿了,我小心翼翼地把蜡烛插入蜡滴里,我轻手轻脚地拿起灯笼,可蜡烛倒入,我想:它怎么会倒呢?我连续试了几遍都不可以我心急了心又想:那不用玩灯笼了。正在我丧气的时候邻家小明已经在玩了。我马上眼前一亮,我走到小明旁边说:“小明可以邦我弄一下灯笼吗?”小明很乐意地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吧!”我把灯笼拿过去给小明弄。只见小明把铁圈的四周弄起来再把蜡滴进去再把蜡烛插进去就可以了,我拿起灯笼跟小明在黑暗中探险,我们听到一些“吱吱”地声音,我们很害怕我一照原来是一只小老鼠,我们才放下恐惧。
我们玩完了灯笼我对小明说:“不如去我家用灯笼来玩拼字游戏?”小明点了一下头,我们原路返回突然蜡烛同时熄灭,我对小明说:“你有火柴吗?我有蜡烛”小明说:“没有火柴。”那我们只能摸黑返回了,我们一步一步地在正中走,走着我们发现有昏暗的光线,我和小明马上加速前进不一会就到家了。
这个中秋令我难忘,也增加了我的勇气。
说起月饼,想必大家一定十分的熟悉?每到中秋节时,大家不免都要吃上一口吧?每年的中秋节,都会有新品月饼。在各个商店里,都可以看见柜台上摆着许许多多的月饼。中秋节,是月饼最为畅销的时候。吃过月饼的同学一定会发现,大多数的月饼盒都印有诗句。我家的月饼盒上就印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以说,月饼的款式有许多,月饼盒的样子也有很多。就拿我家的月饼盒说吧。它的外形极像一只风筝。它有着一个方方正正的肥肥胖胖的身体,下半身拖着四条长长的尾巴。上边两条,下边也有两条。它似乎正准备起飞。它的身体应该是用又厚又硬的纸皮下去做的。外包装上镶嵌着伴月两个金色的精美字体。有一只花蝴蝶正在这两个字旁歇息着。盒子上还印有一只厦门市市鸟白鹭。它正展开双翅,准备向空中飞去。看到这一幅美丽的画面,我就禁不住想着它真的与它的同伴一同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盒面上也镶嵌着一朵康奶馨,旁边也有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正围绕着花儿飞。它扑扇着翅膀,正在采集着香喷喷的花蜜。
它特别的地方就在打开的时候了。如果你不仔细观察,你还真不知道要怎么打开。要用手指的指甲掐住凹进去的地方,往上一提就打开了。打开后,你会发现,它里面的装饰很像古代的九宫图,它一共有九个格子。这九个格子分别摆放着不一样口味的月饼,有大有小。小的就差不多一个拳头那么大,大的就是一个半拳头。这些月饼都是采用透明的内包装。看起来似乎十分的好吃。我迫不及待的撕开月饼包装,吃了一口,第一个念头就是好吃,我禁不住把整个月饼都吃了下去。这个月饼是蛋黄味的。它的外面软软的,很像是一个水饺。咬一口,就发现它里边有三层。第一层和最后一层都是闲蛋黄,唯独有中间一层是月饼本身的味道。月饼的上面刻着两个字,蛋黄。内包装上印着一排小小的字:内陷采用天然蟹肉,如有蟹壳,请小心食用。它是这样警惕着我们。
不过几天,月饼就被我们一扫而光。正当妈妈要丢掉月饼盒时,我拦住了妈妈,回到家后,我把月饼盒稍加修改,做成了镜框,把我的肖像小心翼翼的放进里边。
月饼真的很好吃,但你们是否想过月饼盒可以在回收利用?动动你们的脑筋,一定会想出金点子的!
在八月十五这个月圆之夜,皎洁的明月高高的挂在天空中,我突然也想起了妈妈教给我的那句歌词“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们思念什么?思念的是远方的亲人。虽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无论怎样,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总希望能和远方的亲人团圆。这是中国的古老传统,这种亲情是什么力量也无法阻挡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团圆”的象征节日。愿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团团圆圆。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大圆桌旁一块儿吃饭,满桌子的菜各式各样的,我夹起一片热腾腾的肥肉慢慢咀嚼着,味道鲜嫩极了!真是好久都没有吃到过这么美味可口的饭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劲,渐渐兴高采烈起来,都相互祝福着干杯。“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饭后,我们一起坐在小区的亭子里赏月。面前放着许多月饼,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觉就好像今儿个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感觉一样。“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里的确实不一样,那圆圆的样子不就像我们这围坐在一起的一家人吗?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丝落谁家”。是啊,就在人们与家人团圆时,一定也有人身在他乡而没能与家人团聚,所以我向今晚的圆月托去了一份祝福,希望孤单的你不要伤悲,抬头看看那轮明月吧,说不定你的家人也正看着它呢。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是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盼着盼着,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悄悄地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中秋节有一个神话故事:有一天,嫦娥的丈夫后羿到西王母那里求来了长生不老药。嫦娥悄悄地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老药,奔逃到非常荒凉的月亮上居住了。
嫦娥奔月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于是,嫦娥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
后来,人们把八月十五日这一天作为“中秋节”,有做月饼供奉嫦娥的风俗,渴望家庭美好、团圆。
傍晚,夜幕慢慢降临。黑漆漆的天空,像大地为他披上大大的衣裳。我们一家人在明亮的灯光下吃着香喷喷的饭。我们有说有笑,开心极了!之后,我们要去赏月,向窗外望去,星星正向我们眨眼睛呢!
晚上,我们来到白云山,一边爬,一边赏月。秋风悄悄地扑来,又悄悄地离去。仿佛像扇子把风送给我。落叶像秋天寄给我的信,到处乱飘。云像飘来飘去的轻纱。一开始,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渐渐地,她露出她那既圆溜溜又会发光的脸蛋。她的脸蛋像个大大的玉盘放在天空中。月亮那洁白的光像白白的牛奶。月亮在水中的倒影着。一阵风吹来,把月亮打散得无影无踪,过一会儿又复原了。
我们终于爬上山了。山间有一个湖,湖边很热闹。我一不留神,就发现有很多人不约而同地上山来。有的人在拿着灯笼跑来跑去。有的人在一声不吭地赏月。有的人在放孔明灯。而我在折纸船,我折了一只纸船,在上面放一支蜡烛,给湖面添加了光彩。
这次中秋节,给我带来了很多欢乐。我很期待下次中秋节,期待下次中秋节的欢乐。
人生中有好多第一次,这也是我的第一次:第一次做月饼。
今天,综合实践课上老师要教我们做什么呢?老师说,我们要到食堂去做月饼,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高兴地都要跳起来了。月饼我倒是吃过不少,但自己做月饼还是头一次。想想马上能吃到自己做的月饼,就有点迫不及待了。
活动开始了,我和同学们排好队走进食堂,已经有一批同学做完月饼出来了,并且还把一顶白帽子给了我们,这顶帽子高高的,跟厨师做饭时用的帽子一模一样。当我们戴上帽子,拿起工具,经过这样一打扮,我们就成了一个小小的厨师了。食堂师傅先把我们的“教科材料”发了下来:一个用面粉做成的面团,然后指导我们做月饼。
终于等到自己可以动手了,我先把面团用力揉均匀,然后搓成团,再把它放在桌上轻轻的把它压扁些,再把早已经准备好的芯塞进去。我心想,这芯放了进去,那面团的肚子会不会破呢?想着想着,芯已经被我硬塞了进去,看样子它不是很情愿的。接下来,我就把月饼翻了个身,做成饼状,最后再给它彻底“整整容”,直到自己很满意为止。食堂师傅说“现在我们就来烤月饼吧”。我把我的月饼小心翼翼的放进一个盒子里,坐在座位上,期待着……
终于,我的月饼和其它月饼一起出炉了,我仔细的看着一个个月饼,终于认出了我自己的月饼,它不方,但也不是很圆,黄澄澄的,皮看上去很松脆,闻起来香香的,让人看了会直流口水。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捧到座位上,终于可以吃了,可是当我刚咬完一口后,把月饼重新放回桌上,正在细细品位之际,“啪‘的一声,我的月饼掉在了地上,“哎”真是没口福啊。
这次活动,我虽然没有饱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但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我挺盼望中秋来的,因为在中秋,盼望与整条街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灯笼,盼望着吃月饼。但是现在更多的是想和家人一起吃饭然后坐下来畅谈一切。
月亮悄悄的上来了,就像一轮银盘,镶嵌在深蓝的夜空上,月光静静的撒下来,整个世界都好像沉浸在银色的海洋里。月光下人们那多姿多彩的生活,犹如一支优雅婉转的月光奏鸣曲。月光静静地撒在了地面上,整个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层银色的光,感觉像是被拢上了一层薄薄的纱。月亮穿过了云朵,将月光撒在了马路上,马路就好像用银子铺成似的。他还将月光倒影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风一吹,河面上的波光粼粼的。
这时全家就在楼顶围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团圆,大家坐在一起畅谈一切其乐融融的。供完月神后就可以吃月饼了。
看着月亮嫦娥的故事不禁在我脑海里遨游,古有嫦娥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今有人类的登月壮举,月亮还是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对象,古代诗人多少次在诗中提到月亮,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知有多少人为月亮的美丽感叹不已啊!月亮永远那样皎洁,高高在上。
中秋节是浪漫的,他婉转了整个秋天的色彩,在月光下连一颗小石子,似乎都变得格外玲珑可爱,因为,这抹月光,来自中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着想着这首诗就伴随着我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中秋节到了,千家万户挂彩灯,吃团圆饭,人们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小明坐在墙角里默默地流着眼泪,家里冷冷清清,没有爸爸爽朗的笑声,没有妈妈亲昵的话语,因为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没有时间回家过节。
突然间,家里变得灯火通明,他猛地一抬头,发现天花板上彩灯闪烁,桌子上出现了一个诱人的水果大蛋糕,一只猫咪坐在椅子上,眯着眼睛正对着他笑呢!小明来到桌前,仔细地打量着这只猫:它的身子雪一样的洁白,尾巴却乌黑油亮,脸部半黑半白,胡须微翘,耳朵尖尖,眼睛闪亮,像个小神仙似的盘腿坐着。
“小明,我知道你很孤单,所以特地来陪你过中秋节。”猫咪的声音好动听!小明心里一阵惊喜,激动地说:“谢谢你!”猫咪问小明:“你一定有什么愿望吧?来,许个愿。”小明低下头,双手合十,闭上眼睛,默默地说:“我希望爸爸妈妈早日回家!”
窗外,一轮明月高挂在天空,月光透过窗户照亮了小明的脸。啊!他看见了他的父母,他们正微笑地看着他,小明高兴极了。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又消失了。在小明眼前的,还是那只猫咪。
猫咪问小明:“你见到你的爸爸妈妈了吗?”小明点点头,说:“要是他们能永远在我身边该多好呀!”猫咪说:“你会如愿以偿的,去睡觉吧,晚安!”于是,小明抱着这个美好的愿望进入了梦乡。小明会如愿以偿吗?
月亮照亮了大地,小明的父母在遥远的他乡能不能知道小明的愿望呢?
八月十五,是我国古老传统的节日——中秋节。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为中秋佳节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优美诗篇,在这“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地意境中,抒发感叹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别样情怀。
然而在这,我并不是抒发离别愁绪,也不是感慨悲欢离合,而是要“叹月饼”。
吃月饼一直以来都是中秋节里必不可少的一项。想一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月饼,甜滋滋的水果,望着天幕上皎洁的明月有说有笑,那是多么的幸福!然而现在的月饼却吃出了另一番滋味。
以前的中秋节,人们吃的是“意蕴”,而现在的月饼,吃的却是“面子”。
走进超市和商店,眼前的月饼令人大吃一惊:豪华的外包装令人目眩,金光闪闪,镀上了一层“气派”,镀上了一层“面子;再看价格,呵,几百到几千元不等,有些更豪华的,价值过万呢!待拆开一看,一样的质量,一样的味道,相差的却只是那一层层数不清的“纸盒子”。
这等“面子”老百姓可撑不起,倒是给“走后门”和“开后门”的人撑起了一条“捷径”。比如我家对楼的某局局长,他可是收足了“面子”。中秋节这阵子,前来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各个都是小心翼翼的弯着腰进去,眉开眼笑地挺着胸出来,而且手中的月饼盒子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豪华。也不知这样的月饼还有什么滋味,这样的中秋节还有什么意思?
当然,月饼越做越上档次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应证。但中秋节里吃月饼尝的是一家人团圆的喜庆,若把它当成是一种“办事”的“工具”,那这个中秋节还有什么“意蕴”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