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开又落,一晃即是秋。风叶扫阶前,卷绫垂月头。中秋,你挂牵着多少亲情,月圆,又孕育着多凄清。这个中秋月圆,让素心里也沾满了疲惫,藏不住泪眼里的忧伤,恨不起月圆下的雾胧。抱一泓满月雪霜入怀,拥着细细洒洒,水柔雾泻的缕缕皓辉,折叠在八月的秋景。
去年的中秋,答应来年还你一个月圆,我生命里亦没有毁约,涩涟的征途中,始终在默默箴言,幽咽的情素里,总也揣着你留下的荷香。飞拢着印记,掩盖着痴情,涂在苍老的月亮之上,瘦瘦的思念,空涤着烟花。
中秋的月,故里倍思亲,中秋的夜,水乡伫远情。枯柳梢头的一弯钩月,相迎着十五的月圆,圆圆的明月,甜甜的月饼,团聚的象征。而我,只能浅澜空簇着水月,拘下一滴仄瘦的眼泪……
月辉堤畔下的柳荫浓浓,石阶台上,那如雕刻的一尊人像,深邃的眼脸,被风雨吹打的老气横秋,平扫着怨愁。亦斜倚在石壁的身旁,装做毅然,而那澎湃鲜活的心里,却独揽秋江,垂钩钓月。欲谢的月清,氛围着苦舍的美酒,我拎在手里,晕开疲倦,流苏在凄婉的夜秋。
你送我的那束情花,温暖的滑过胸膛,铭记着蓝媚。我使出最后的真气,拥住那大把的深情,塞进你我之间,隔着芬芳与血味,恪守着每个月夜。你的情温柔似水,柔怜的让我支持不住,走近你的时候,我好忧郁,离开你,我却会失去福斗。滚个爱的轮回,烧尽悔恨,跌起永恒的火花,轻洒出漫月溪纱,我会搂着月圆,爱你在风中!
月淡风清,长堤上的野风寒凉,渐次而来。剪下一脉月影和吟心绪,渺渺楚青,氤氲成一帘幽梦。乘着月韵,踏纱成歌。月上的誓言早已写入襟间素心,七尺疏影摇着一江明月,浸湿了今年的中秋月风,如秋水天长……
今天,我独步来到过去的月影下,我们曾踏歌喂梦的怡园,找一找你曾留下的喑香,与那漫驼的铃声,一个人就这样痴痴的,静静的,回想着我们的过去。
敦礼臣著《燕京岁时记》云:“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祝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此记作于四十年前,至今风俗似无甚变更,虽民生凋敝,百物较二年前超过五倍,但中秋吃月饼恐怕还不肯放弃,至于赏月则未必有此兴趣了罢。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账要紧,月饼尚在其次。
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相信月中有裟婆树,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间,此亦似即所谓月华,但不幸如落在人身上,必成奇疾,或头大如斗,必须断开,乃能取出宝物也。
月亮在天文中本是一种怪物,忽圆忽缺,诸多变异,潮水受它的呼唤,古人又相信其与女人生活有关。更奇的是与精神病者也有微妙的关系,拉丁文便称此病曰月光病,仿佛与日射病可以对比似的。这说法现代医家当然是不承认了,但是我还有点相信,不是说其间隔发作的类似,实在觉得月亮有其可怕的一面,患怔忡的人见了会生影响,正是可能的事罢。
好多年前夜间从东城口家来,路上望见在昏黑的天上,挂着一钩深黄的残月,看去很是凄惨,我想我们现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觉,古时原始生活的人当更如何?住在岩窟之下,遇见这种情景,听着豺狼曝叫,夜鸟飞鸣,大约没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无这些禽兽骚扰,单是那月亮的威吓也就够了,它简直是一个妖怪,别的种种异物喜欢在月夜出现,这也只是风云之会,不过跑龙套罢了。
等到月亮渐渐地圆了起来,它的形相也渐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几乎是一位富翁的脸,难怪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喜悦,可是总是有一股冷气,无论如何还是去不掉的。“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东坡这句词很能写出明月的精神来,向来传说的忠爱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内,现在不关重要,可以姑且不谈。
总之我于赏月无甚趣味,赏雪赏雨也是一样,因为对于自然还是畏过于爱,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乐是于我颇少缘分的。
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账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又到一年中秋时,月圆惟忆家乡人。
明天才是中秋,但是现在就想写一点东西,此时现在的心情。
中秋是节假日,在日历汇总会特别标注出来,每到这样的日子,都会有特定的假期,虽然不长却很令人兴奋。可惜今年的中秋依旧是假日,可是已经泯于周末。对于官方的解释我无心了解,同时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最近的时日里,有没有假期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去除了假期的成分,突然发现中秋是个值得过的节日。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每到中秋,一家人团坐庭院,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在那轮明月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和谐美满。只是这么一个美好的寓于,却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童话。我已经很久没有与家人一起过中秋。而在一个人的日子里,过一个中秋佳节,实在说不上美好。
月饼是中秋的符号,可是月饼却并不总是美好。虽然在节日左右吃一两个还不令人生厌,日常里,真不会主动去尝试。明天就是中秋节,看到摆在前排的月饼,突然有种渴望,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不过最后还是没有买。
吃着月饼,和家人通过电话,中秋似乎没有更多的庆祝,依旧平常的生活。不过包含着人们的期许,中秋终究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即便平平淡淡,也会有别样心思。我高中的语文老师,除了偶尔露出意识文艺的气息,一般时候是平常的大妈。她的文艺气息主要表现在两件事,一件是在讲解《滕王阁序》时,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解读。当时她满怀深情的问我们,你们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副画面吗?面对着我们渴望的目光,她微笑着说起当年去芜湖同学家,看到的落日晚霞孤鸟,她说这是她见过的最美的画面。我觉得在那一刻她受到了文艺的洗礼,可是却没有结出文学的果实。不过她的情态让我明白了文艺确实是存在的。
另一件事,便是在中秋的晚上,她对我们说起,她去年中秋在中学的校园里,望着天上的明月,再一次接受了文艺的洗礼。那月,那树,那人共同构成了她的回忆,变成了对我们在晚自习的中秋夜晚的鞭挞。虽然我已经忘了她的描述,但是我记住了她对中秋的执着。在我看来,明月常有,树常有,感慨也常有,可是在中秋的一切,便具有了明显不同的意义。
这便是我记忆中,情怀的中秋。可是我真正和家人在一起的中秋,并没有这些情怀。我的家人不会有比平常更多的情怀,或许对于中秋,他们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理解,买些月饼,糖果,一些好吃的零散,让我感觉中秋的美好。同时在中午的时候,做更多的好吃的,或者煲一锅汤,或者一些不常吃的菜。这些就是我们对于中秋的庆祝。在中秋这一天,我们像往常一样生活,或许会期盼在中午吃顿好吃的,然后在晚上抬头看一看圆月,在宁静的夜晚里结束一天的忙碌,也结束了中秋的一天。在平常的一天里,那些平常的纪念,却是如今我最期望的事情。只是却也欲求而不得。
又是一年中秋到。
中秋,怀有一份思念,让人思绪万千。念故人,曾经共度的时光,回首望去,美好又为何如此短暂,或许失去才懂得珍惜,人生本就是一个轮回,不过,我心怀一份信念,那莫非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怀有一份憧憬,皓月在夜色的笼罩下显得皎洁而含有灵性,这时举头望明月,双手合十放于胸前,微闭双眼,许下自己最美好的心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怀有一份回忆,想到去前的这天我也在望同一轮明月,时光如流水,年复一年,改变的太多,一切都改变了太多,这让我回忆起那些年里遇见的人,发生过的事,经历过的风雨,为有明月千年如一日,它见证着我们经历无数苦难的捶打,绽放出不败之花,它散发出一种纯洁,一种惆怅,一份宁静,一份缠绵,万千遐想⋯
中秋,怀有一份甜蜜,团圆带来的甜蜜。浓浓的亲情缠绕在饭菜里,弥漫在空气中,充溢在月饼里。这个中秋节姑妈和哥哥都回来吃饭,围坐在一块儿,其乐融融,一种温暖油然而生,仅仅是一顿团圆的晚餐吗?我想一定不是,这是一种平安相告,心灵的倾诉,之后,大家在一起,品尝着月饼,甜甜的,细细的,暖暖的
每一年的中秋或许都是这样,象征着团圆,哪怕是千山万水的阻隔,人们总将心愿寄托在月亮上,希望月亮相助实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心已被国庆的喜悦包裹得无法可逃,人还沉浸在兴奋之中,中秋已至。
月悬中天,天无纤尘空染丝风,皓月安详地吐洒清辉。庭院中的溶溶月色似空明的积水,营造了一片朦胧。院中的菊花带着娇滴滴的轻粉,透几缕轻暖窈窕的稚气,用小小的羞怯与温柔,一点点地渲染花朵与季节的邂逅,分明是两相惊喜,却相顾无言,只在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的暗香在明月下浮动幽影,于枝杈间穿插迎让涂抹画意,勾勒出诗句词章。
脚步轻移于小河边,秋虫在耳畔鸣唱,让人在寂静的夜里摇曳出浓浓的思乡情调。小河微波荡漾,千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辉映着星光的灿烂与夜空的深邃。空气中迷漫着清冽的气息,吸进肺腑,胸腔里回荡着一丝凉爽的惬意。举目远眺,远处的房屋显现的轮廓似逆光中的剪影,在浮动的月光中摇曳多姿。
至真至纯晶莹温婉的清辉把大自然的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也淋了我一身的温暖。我想:有了月夜这般圣洁的心灵,无论走到哪里,两袖都能甩去没有纤尘的清风。
从泛着春秋古卷的诗经里走来的一轮明月,遥挂在幽蓝的夜空,记载了千万年的亘古秘境,托举着尘世间一切的仰望。明月成了驱逐黑暗,寄托思念的图腾。多少文人骚客挥毫泼墨用清词丽句来熨贴胸中的情感。苏轼把酒对月,领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韵,感喟着人生如月的哲思。李白穿一袭单薄的长衫,举目明月,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明月是夜的信箱上的一个银亮的邮戳。就着朗润的夜色,我把我的祝福寄于明月,随风洒于每位中国人的心谷:让我们的生活安康幸福,让我们的祖国文明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小时候,爸爸妈妈去外地打工,便把我送到乡下,狠心地把我“抛弃”,让我去陪两位已经年迈的老人。他们说:“乖,过节我们就回来,给你买吃的喝的。”他们并不知,我要的不是物质上的需求,只是想让父母多陪陪我,一家团圆,我的要求似乎并不是很高,为什么总是实现不了呢?
每天,我躲在柴房间里,翻着我们一家三口以前照过的照片,想着我们之间的快乐而又充实的生活,我不禁哭了起来。我每天多是一个人在柴房里度过的,从此,一个乐观、活泼的小男孩消失了,一个内向、不苟言笑的小男孩诞生了。
爷爷奶奶看我天天都不开心,就骗我说:“爸爸妈妈中秋节就回来,你要开心点,否则他们就不回来了。”我一听高兴坏了。于是我天天盼中秋节到来,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中秋节。可是纸始终是包不住火。这天,我早早地起了床,洗漱完毕之后,我便趱爷爷奶奶的房间,我刚到门口,就听见爷爷说:“中秋节到了,他们回不回来?如果不回来,怎么跟龙龙说呀!”我被这句话给怔住了,冲进门大喊:“你们为什么要骗我。”爷爷奶奶显然被我吓倒了,刚想解释,我却摔门而去。我又躲在柴房里,看看那被我天天捧在手里的照片,想着那两张渐渐模糊的脸庞,我想:“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这么狠心,丢下我不管不问,我恨你们。”可转头一想,他们也是为了我才去工作的。哎,我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
到了晚上,我拿出一个板凳,坐在院子中央。手里捧着那张照片,望着那圆圆的月亮,我的思恋之情油然而生,几颗豆大的泪珠从我的眼眶争先恐后地流出来,不知不觉我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我睁开眼,看见两个人。我一下就猜出是我的爸爸妈妈,我上前抱住他们,爸爸妈妈答应我陪在我身边,不去打工了。
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我是从那个中秋节成了一个幸福的孩子。
敦礼臣著《燕京岁时记》云:“京师之日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祝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日,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此记作于四十年前,至今风俗似无甚变更,虽民生调敝,百物较二年前超过五倍,但中秋吃月饼恐怕还不肯放弃,至于赏月则未必有此兴趣了罢。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
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日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相信月中有裟婆树,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间,此亦似即所谓月华,但不幸如落在人身上,必成奇疾,或头大如斗,必须断开,乃能取出宝物也。
月亮在天文中本是一种怪物,忽圆忽缺,诸多变异,潮水受它的呼唤,古人又相信其与女人生活有关。更奇的是与精神病者也有微妙的关系,拉丁文便称此病日月光病,仿佛与日射病可以对比似的。这说法现代医家当然是不承认了,但是我还有点相信,不是说其间隔发作的类似,实在觉得月亮有其可怕的一面,患怔忡的人贝,了会生影响,正是可能的事罢。
好多年前夜间从东城口家来,路上望见在昏黑的天上,挂着一钩深黄的残月,看去很是凄惨,我想我们现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觉,古时原始生活的人当更如何?住在岩窟之下,遇见这种情景,听着豺狼曝叫,夜鸟飞鸣,大约没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无这些禽兽骚扰,单是那月亮的威吓也就够了,它简直是一个妖怪,别的种种异物喜欢在月夜出现,这也只是风云之会,不过跑龙套罢了。
等到月亮渐渐的圆了起来,它的形相也渐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几乎是一位富翁的脸,难怪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喜悦,可是总是有一股冷气,无论如何还是去不掉的。只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东坡这句词很能写出明月的精神来,向来传说的忠爱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内,现在不关重要,可以姑且不谈。总之我于赏月无甚趣味,赏雪赏雨也是一样,因为对于自然还是畏过于爱,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乐是于我颇少缘分的。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帐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文/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原来山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进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今天是中秋节,可是爸爸去延安出差了,这使我的心情和今天的天气一样灰暗,我和妈妈该怎么过中秋啊!
正当我冥思苦想时,电话响了,我接通电话,原来是爸爸。他说今天晚上一定回来。听了爸爸的话,我的心中添了几分欣喜,好像乌云中露出太阳的一角。于是,我和妈妈兴冲冲地打电话邀请了外公、小姨一家及舅舅,又去酒店里订了个包厢。只可惜舅舅要值夜班不能来,我心中有了几分遗憾,但又很敬佩他,他是多么尽职啊!雨还在下着,我很担心,中秋节之夜会有月亮吗?
到了晚上,天气凉凉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灰黑的天空找不到月亮,可酒店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大伙都在庆祝这个团圆之夜,一点都没有看不到明月的伤心。我们焦急地等待着,一直到了7点左右,爸爸才提着大包小包,满头大汗地走进包厢,浓浓的爱意顿时涌上我的心头。我们拍手欢迎,大家都激动而兴奋。爸爸一就坐,就马上捧起饭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饭吃完了,爸爸打开他的行李箱,开始分发礼物。一包一包的红枣、小米……大包的、小包的,行李箱好像是个聚宝箱,总也拿不完。外公平时最崇拜毛泽东,爸爸就送了他三枚精致的毛泽东像章。外公见了爱不释手,捧起它左看右看,乐得像个老顽童似的。我只知道毛泽东是主席,却对外公说的其它领袖一无所知,我笑着说:“不会都是大帅哥、大美眉吧!”爸爸听了,送给我一本《延安,您好》的书,说:“慢慢学习吧!”小姨夫平时最喜欢抽烟,爸爸就送了他一个印有毛泽东头像和“为人民服务”字样的烟盒。最后,爸爸神秘兮兮地送给妈妈一个大袋子。到底是什么呢?妈妈一打开,一股臭味扑鼻而来,妈妈顿时“火冒三丈”,爸爸则在一旁偷笑。你猜是什么?——一袋脏衣服!爸爸呀,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幽默。
这真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快乐中秋节!
中秋节始于何年?查阅资料获悉在上唐初年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到宋朝盛行,演变至今。在情思中秋节的人团圆上,可与春节、元宵节媲美。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中最讲人情味,最寄思亲人的佳节。
古往今来,每当花好月圆中秋之际,就有很多诗人挥毫泼墨、吟诗作画。留下许多风流倜傥的轶趣。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亲情推向天上人间里的拥有。几乎月亮圆了,思想梦就圆了。当圆月挂苍穹时即成了恒久。在人脆弱内心就有一丝愁绪,情如大海里水在潮涌。千里思乡,在怀念亲人,难在中秋节里团圆。
回首我是一个远离故乡已有六十余载的关山外乡游子,而作为故乡的赤子仍每当中秋之夜及怀念故乡的父母亲,想念童年及年轻时代的伙伴。想念远离的儿女及儿孙们。在想年与怀念中寄思。遥望月亮寄上默默祝福父老乡亲及所有的亲人。
此时此刻,惟愿天下所有家庭、所有父母、所有乡亲珍惜中秋节团聚的欢乐幸福。一并享受家和万事兴的亲情喜悦。无论国内外都有那浓厚的乡情、亲情在延伸。在中秋礼我们敞开心扉共举杯邀明月,畅饮佳酿美酒,话桑麻,一品月饼,一叙家常,共享人间天伦之乐。这正是:月亮圆了
思想的人梦就圆了
当圆月挂在苍穹
恒久的丝丝离愁
寄情远方的亲人
遥望那一轮满月
默默沉甸甸的深情
祝福同享在中秋里
老舍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或摊子上,又都摆列的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况且,他们还会唱呢!他们精心的把摊子摆好,而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唉——一毛钱儿来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
同时,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的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的。“大酒缸”门外,雪白的葱白正拌炒着肥嫩的羊肉;一碗酒,四两肉,有两三毛钱就可以混个醉饱。高粱红的河蟹,用席篓装着,沿街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到正阳楼去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
同时,在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有多少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这雕塑的小品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心中种下美的种子。
文/周作人
敦礼臣著《燕京岁时记》云:“京师之日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祝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日,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此记作于四十年前,至今风俗似无甚变更,虽民生调敝,百物较二年前超过五倍,但中秋吃月饼恐怕还不肯放弃,至于赏月则未必有此兴趣了罢。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
中秋节经典美文欣赏
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日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相信月中有裟婆树,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间,此亦似即所谓月华,但不幸如落在人身上,必成奇疾,或头大如斗,必须断开,乃能取出宝物也。
月亮在天文中本是一种怪物,忽圆忽缺,诸多变异,潮水受它的呼唤,古人又相信其与女人生活有关。更奇的是与精神病者也有微妙的关系,拉丁文便称此病日月光病,仿佛与日射病可以对比似的。这说法现代医家当然是不承认了,但是我还有点相信,不是说其间隔发作的类似,实在觉得月亮有其可怕的一面,患怔忡的人贝,了会生影响,正是可能的事罢。
好多年前夜间从东城口家来,路上望见在昏黑的天上,挂着一钩深黄的残月,看去很是凄惨,我想我们现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觉,古时原始生活的人当更如何?住在岩窟之下,遇见这种情景,听着豺狼曝叫,夜鸟飞鸣,大约没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无这些禽兽骚扰,单是那月亮的威吓也就够了,它简直是一个妖怪,别的种种异物喜欢在月夜出现,这也只是风云之会,不过跑龙套罢了。
等到月亮渐渐的圆了起来,它的形相也渐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几乎是一位富翁的脸,难怪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喜悦,可是总是有一股冷气,无论如何还是去不掉的。只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东坡这句词很能写出明月的精神来,向来传说的忠爱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内,现在不关重要,可以姑且不谈。总之我于赏月无甚趣味,赏雪赏雨也是一样,因为对于自然还是畏过于爱,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乐是于我颇少缘分的。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帐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