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风俗特点作文(13篇)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风俗特点作文(通用13篇)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风俗特点作文 篇1

吃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呢?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因此是食田螺的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广东吃芋头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吃桂花鸭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风俗特点作文 篇2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个节日,这个节日就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了,因为这一天我们家就会做许多事,我们小孩子会吃好吃的,下面,就让我讲一讲在中秋节这一天我们在家中都会干嘛吧。

在中秋节的这一天,我们做得事中,就两种是一定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月饼。再过中秋节的前几天,我们家都会准备好材料,准备这些材料可不是自己做的呦,我们可不会打月饼,我们会送到专门大月饼的地方,用这些材料做各种不同的月饼,有:绿豆沙月饼,有五香月饼,还有一些我不太清楚的月饼。

然后在这一天,我们家里如果来了一些人,我们也会邀请他们一起跟我们吃月饼,每逢在一块吃月饼的时候,我们都是争相恐后的比赛吃月饼,看谁吃的多,嘿嘿,因为我们的胃口小,所以,最多也就只能吃2个,不过,有我小弟弟在,我就永远不是最后一名!

那么另一件必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一天,最浪漫的事情:赏月。我们在中秋的这一天晚上,都会到房顶上一起赏月。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边赏月的同时,听一些关于月亮的传说,其中我们最喜欢听的也就是经常听的故事:嫦娥奔月。于是,每每讲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再去赏月的时候,就会隐隐约约的看到月亮上有一个人影,在上面自由自在的跳起舞来,好像是在庆祝中秋节的到来呢!

这就是我们给你们介绍过的节日:中秋节,你们喜欢吗?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风俗特点作文 篇3

月到中秋份外明,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晚上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到文化公园看灯展。

远远望去,文化公园里面就好像是天上的星星落入了凡间似的。走近一看,原来是那五彩缤纷的灯笼:挂在侧门口最显眼的是那个具有中国色彩的中国结大灯笼;各种各样的“水果”和“动物”们都纷纷爬上了通道两边的墙上了,正好奇地对着观看的人们一眨眼一眨眼的;中心公园那边的更是今年人气最旺的“神州七号火箭”,看它的样子就好像是准备要一飞冲天的样子!5个“福娃”也来到这里忙碌地进行着各项比赛,就连那6只精灵的“米老鼠”也来趁热闹,它们正在举行着风帆比赛呢!“嫦娥”姐姐也带着玉兔,从月亮里面的“广寒宫”偷偷地逃了下来,提着灯笼站在正门口迎接着来来往往的游客们。文化公园里面的灯笼,每个都是栩栩如生、惟妙惟俏,形象逼真的。

距离文化公园不远处的珠江边——十里江堤,这里更是人山人海的,树在灯的照射下,显得更绿了,微风轻轻一吹,它们好像是在翩翩起舞似的,美极了。原来在珠江边观看月亮是最美的!

今晚真的是:赏花(花灯、花草)、赏月(又圆又大的月亮)、赏秋香(秋天浓浓的香息)!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风俗特点作文 篇4

今天是中秋节,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坐在阳台上,边聊天边赏月。

天上一轮金黄的明月又圆又亮,仿佛是一个大玉盘,那玉盘把银广撒向大地,皎洁的月光,如薄纱般轻柔,天上的云很淡,风很轻,醉人的桂花香气在微风的吹佛下一阵阵飘过来,让人不由得醉了。

我们拿出月饼,瓜果,妈妈突然提议,我们来个吟诗比赛吧,要每句诗中都要带有“月”,谁要是接不上或者是没有带“月”字,要受罚。于是,我一马当先地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秦时明月汉时关,月落乌啼霜满天。”“海上生明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爸爸,你胡诌啥呢?你输了,罚你唱歌。”……

我们吃着香甜的月饼,闻着阵阵的花香,欣赏着皎洁的月光。多么美丽惬意的夜晚啊!全家人团聚在一起,我感到特别的幸福。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风俗特点作文 篇5

1、赏月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文人士大夫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2、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3、燃灯

中秋之夜,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广东张灯最热闹,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出各种形状,上糊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风俗特点作文 篇6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中秋佳节。历法说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每逢八月十五人们仰望夜空,看到较之其他月份的更圆、更皎洁的圆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他乡的游子,也以此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因而,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最早记载于《周礼》,其意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里面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自古关于中秋节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中秋节的习俗

其一,与农业生产相关。“秋”字的含义是:“庄稼成熟曰秋。”农历八月,各种农作物逐渐成熟,农民们为表达因丰收喜悦的心情,便以八月十五这天作为节日进行庆祝。因为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节”。

其二,《礼记》有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因而早在春秋时代,帝王有祭月、拜月的活动。后来达官贵人和文人学士也相继效仿,渐渐传到民间。形成举国欢庆的节日。

相传后羿射日成功,拯救了人民,获得王母娘娘所赐两颗仙丹。如若服一颗就会长生不老,两颗就会即刻升仙。后羿大喜,想与自己的爱妻——美丽善良的嫦娥——一同服用。

后羿把仙丹交给嫦娥,让她先珍藏起来,以择良辰吉日,沐浴更衣再一同服用。然而此事,被后羿的手下蓬蒙所知,趁一日后羿不在家,就持剑闯人女眷居所,逼嫦娥把仙丹拿出来,嫦娥自知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趁其不备,把仙丹全部吞人腹中。嫦娥吞下仙丹,身子马上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空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神仙。

后羿回来不见爱妻,得知因果,伤心欲绝的他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朦胧中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妻心切,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并逐渐演化出众多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风俗特点作文 篇7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周时已有秋分祀月之说,秦汉前后有中秋敬老的活动,还赐以糍粑饼。赏月、祭月、敬老习俗汇合起来,经过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增益,就成了后世的中秋习俗。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的传说有很多,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一直流传在民间。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极富浪漫色彩。中秋节正当秋分,太阳直射月亮朝地球的一面,秋高气爽,明月当空,固有赏月与祭月之习俗。

月饼的由来

月饼是中秋当日必备的一种美食,它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月饼有多种叫法,小饼、团圆饼、胡饼等,是中秋节祭拜月神的供品,从古到今,这种做法一直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

据王龙教授介绍,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周时期,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它是我国月饼的“始祖”。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核,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就叫“胡饼”。从唐代起,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时,心潮澎湃,随口说出了“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传开。

月饼有促圆满、促团圆的寓意,然而经后期发展,月饼便成了文化的消费品,经商家大力度的包装后,市民购买月饼时更多注重的是包装,反而忽略了月饼文化的味道。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风俗特点作文 篇8

中秋的味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他们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向往。

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中秋的月最圆,看着皎洁的月光,我看到了中秋的味道。此时此刻,我多么想给不能回家团圆的祖国建设者们捎去一声问候:“中秋节到了,你们却远在他乡,为人民服务着,放弃了团圆的机会,我祝你们中秋节快乐,一切顺利!”中秋的明月清澈明亮,一切不顺心的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静静地,使人浮想联翩。

吃着甜甜的月饼,我闻到了中秋的味道。我不禁想起了一个词——感恩。一家人坐在月下,津津有味地吃着月饼,细细地品味着中秋的味道。我想对父母说:“感谢你们给予的生命,感谢你们给予的培养,感谢你们造就了我。是你们无条件地容忍我的无理取闹;也许,你们深切的爱是用任何话语无法表达的,现在,我会努力的!”

中秋的味道香香的,中秋的味道浓浓的,中秋是一个多么有意义的节日啊!在这个有意义的节日里,我过得十分充足。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我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风俗特点作文 篇9

喝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吃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场上藕的品种主要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江浙一带较多栽培七孔藕,该品种质地优良,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瑕。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风俗特点作文 篇10

嫦娥奔月

传说,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蓬蒙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羿回到家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折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

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的砍下去。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风俗特点作文 篇11

称月饼为月光饼

小时候,我们住在乐清一个叫泮垟的乡下地方。那些年我们家特别穷,经常米都吃不上,家里晒了一屋的大头菜当饭吃;我妈是城里嫁过来的,咽不下大头菜,就把盐炒起来,就着大头菜吃。实在没路走了,爷爷去打围塘,拉煤,我爸就去了湖北采石场做粗工。奶奶跟我说,到了八月十五,你爷爷和你爸都会回来。但往往到了那天,只有爷爷能回来。

奶奶对中秋特别讲究。中秋前几天,奶奶就让我们去河塘里挖青滋泥,做成一对烛台形状的泥胚,在泥胚顶端各预埋一截香梗。到了八月十五,青滋泥阴干了,“烛台”也制成了。

温州人称月饼为月光饼。我的邻居们早几天前就开始做月光饼了,有“麻月”、“三锦”、“空心饼”等等,做好后一个一个地摆开,晾在米筛里。“麻月”很大,圆径有一尺左右,实心的,饼上撒满芝麻;“三锦”小一些,饼里面有饴糖、瓜子、核桃等馅,表皮酥脆,一碰就有饼皮散落下来。我十岁前只见过,没吃过这种饼;“空心饼”是中空的,外面稍裹些芝麻的白色小饼,个比荸荠稍大一点。这种饼,我至今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他们做好月光饼,晾一晾,就用一种厚厚的黄纸包起来,用红绒绳系起来,开始提着月光饼走亲访友。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带上芋头、粉干,再好一点的,还会加上一刀猪肉。我们家只有在八月十五下午开始做月光饼,面粉是借来的,只够做一个“麻月”,饼上的芝麻清清楚楚,大约四到五颗。大人们告诫说,这时的“麻月”还不能吃,要到晚上拿到“月光佛”下面晒晒才能吃。

对着月亮恭敬礼拜

傍晚,圆月从东山顶升空,还带着点红晕,就像一个冒热气的月光饼。奶奶在小院子里摆出一张小桌子,桌子中间放上“麻月”,再放上几样现成的东西——舍外园子里摘下的柚子、灯笼果,河里摘的菱角之类的。

奶奶在柚子上插上三炷香,然后喊我们把“泥烛台”拿出来,插上一对蜡烛。一大家子人站在桌子后面,小孩们站前排,大人站后面,对着月亮恭敬礼拜。奶奶神情特别严肃,有祭词:“月光佛,你先吃,吃了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我们根本无心关注祭词,目光爬上桌子上的“麻月”,再穿过闪烁摇曳的烛光和袅袅香烟,盯着天空中的月亮,心里想着:月光佛,你快点晒我们的月光饼,晒好了我们可以吃饼。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风俗特点作文 篇12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逢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逢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逢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逢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逢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风俗特点作文 篇13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天是中秋佳节,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这首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傍晚,我踩着板凳扒在阳台上,望着天空,等着月亮的出现。天空还是灰暗的,一两分钟过去了,我抬起头:“啊!月亮出现了。”月亮的头先露了出来,天空比刚才亮了一些,然后只见月亮的身子也慢慢地从云朵里钻出来,随后,月亮的脚也从天空中出现了。“啊!”天空好亮啊!月亮四周围着几颗小星星,小星星不时地对着月亮眨眼,好像无数盏明亮的灯,月亮也对小星星微笑,真美啊!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大地上的小草更绿了,花儿更美了,一群顽皮的孩子们在月亮下面玩耍,月光洒向他们,他们玩得更欢快了!

“妈妈!妈妈!”我喊着妈妈。妈妈走了过来问:“干吗?”我说:“给我讲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吧!”妈妈说:“从前有一个月亮,她很想有一件衣服,于是就找来一个人帮她做衣服。这个人量了量月亮的身体,就回家做了。第二天,这个人把衣服拿来。月亮试了试,太小了。这个人只好又回去改衣服。第三天,这个人把衣服给了月亮,月亮又试了试,还是太小,就这样十五天后,做的衣服全小了,月亮只好躲在云彩里了。”妈妈问:“你知道为什么月亮的衣服每天都小吗?”我想了想说:“因为月亮每天都长一斤肉啊!”话间刚落,我和妈妈都哈哈大笑起来。

中秋节的月亮是最美最圆最亮的,我爱中秋节的月亮。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