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赏月作文【实用17篇】

中秋节赏月作文(通用17篇)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阳台上,一边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一边看着美丽的月亮。月亮在星星们的陪伴下,在阳台上柳树的衬托下,显得异常美丽,格外漂亮,真好似一颗巨大的钻石点缀在无际的夜空上,让人一看就喜欢得不得了。啊!中秋的月亮真圆呀,圆得好像一个巨大的圆盘;啊!中秋的月亮好亮呀,亮得好像是一个一千多瓦的大电灯泡。

看着月亮,我想起了以前曾经看过的一首儿童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我觉得现在用这首诗用来形容中秋节的月亮正好合适。

月亮好似一个调皮的小孩,他尤其爱跟乌云哥哥玩。一看!月亮一会儿跟乌云哥哥拉着手,唱着歌;一会儿又觉得一家都在看着他,而躲到乌云哥哥身后去了。

看着明亮的月亮,我突然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不知道嫦娥现在在月亮上怎么样了?我想有了活泼可爱的玉兔的陪伴,她一定会非常快乐的。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2

我听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果不其然,黑乎乎的云彩掩去了发着光的月亮,可是瑕不掩瑜,银白色的月亮透过黑云缝儿射在大地上,黑云边沿也闪现出光芒,象万根钢针想要刺破黑暗。

本来我想我是看不到月亮了,却没想到,没过多久,月亮又出来了。月亮圆而大,像白玉雕刻出来的玉盘一样,让我欣喜若狂。月的闭月羞花之容貌;沉鱼落雁之姿态,让我不得不拍手称赞。

我对月,对星都是情有独钟。月高贵,优雅,而星漫天繁斗。

秋天的风拂面,我站在夜空下,心情无法形容:平静中有些澎湃,喜悦中略带悲哀,万千思绪萦绕在我的心头。

我默默的站着,双手合握,对着月亮许愿,希望我心中的愿望可以被月亮姐姐听到。或许有人认为我很傻,但在如此的月夜中,我不得不承认我傻得可爱,是吗?

月圆、月缺、月晴、月阴都是一种别致的风味。我喜欢着月之韵!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3

今天是我盼望已久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玄武湖吃月饼,赏明月。

我们到了玄武湖,便租了一条船,一起去湖中心赏月。到了湖中心,晚风吹得我凉飕飕的。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观赏美丽的月亮,看着那美丽的明月,我不禁想起唐朝鼎鼎有名的大诗人李白写的《古朗月行》的'节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人把明月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多么形象的比喻啊!我低头一看,哦,湖里还有一个月亮呢,只见那月亮忽聚忽散,忽隐忽现,变化多端,十分迷人。使人看了还想看。时间像飞箭,不一会儿,30分钟就到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下了船。

下了船,我们准备绕湖一周,继续赏月。我发现有来这野餐的,还有来赏月的。赏月的人有很多,有的骑自行车,有的走路,有的骑电瓶车,有的骑摩托车,真是形态各异呀!

我爱月亮,但我更爱中秋节的月亮。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4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虽然祭月的习俗开始年代无法确定,就现有的文字资料来看,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并往观潮于广陵之曲江”,这或许是今天中秋后观钱塘潮风俗的由来。大约到了魏晋之时,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待到宋时,才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佳句。南宋中秋节活动,则更为丰富多彩: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明清以来,“赏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等特殊习俗。至今,每逢中秋佳节,民间仍盛行赏月、吃月饼和团圆饭以及舞龙、点塔灯等习俗。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5

吃过晚饭,天边的云霞慢慢散去。中秋佳节,驻马店灯火辉煌,像一颗五光十色的明珠给节日气氛增添了几分喜悦。

我们坐在阳台上,妈妈端来一盘月饼,像月亮那么圆。开始,天空像是一张巨大无比的灰幕,只有几颗星星点点的“宝石”。慢慢地,灰色的天空好像亮了许多,接着,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升了天空,散发着银色的光辉,照得阳台如银水一般。

我一手拿着月饼,一边望着月亮,中秋节的月亮就是与众不同,它悄悄地把大地打扮得如同仙境一般,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它似乎比以往更美丽,更温柔。那上面仿佛有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正在轻歌漫舞,她那玲珑的双手摇动着铃铛儿,夜莺般的歌喉发出了一首悦耳的“夜光曲”。

“咦!那不是嫦娥姐姐吗!”我高兴地叫了起来。嫦娥姐姐今天穿得更漂亮:黄色的衣裙,蓝色的披纱,旁边的那只小玉免也在喜喜地对我笑呢,慢慢地,嫦娥姐姐在月光下消失了。

在这中秋佳节里,让我想起了著名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远在外地的游子们,在这全家团圆的日了里,怎能不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呢?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而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赏月、吃月饼都是必不可少的事。

瞧!我们家早早地在阳台摆设了一个宴席,上面有月饼、橘子、苹果等等。我们边吃边等着天暗下来……

终于夜幕降临了,我看到一个明亮的月亮从山坡上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的穿过一个一个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突然,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浅了,然后又变白了,白了!它傲然地、高高地升起来了。圆园的、亮亮的,它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看着这洁白的月亮,引起了我的想象。嫦娥偷吃了仙药,正在寂寞的广寒宫里守着夜;吴钢正在月亮里砍桂花树,我多么想去陪寂寞的嫦娥啊,又多么想去帮助吴钢砍桂花树,而且还想去逗一逗正在捣药的小玉兔呢。

这个中秋的夜晚,我们一家一边赏月,一边吃着香甜的月饼,真幸福。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7

中秋将至,似乎人们都在期盼着,或盼望着一家团圆其乐融融地观赏者中秋的圆月,或举头望月凭借着这个众人团圆的日子,彻头彻尾地将内心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宣泄一番。我从没有体验过远离自己的独自处在外地的生活,所以没法感受出门在外远离家乡的游子的思念心绪。

中秋夜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寂静,我家的院子里那几盏路灯显得摇摇欲熄。此时此刻,我的思绪我的心情像是被对月思乡的游子们传染了一般,院子上空的那一轮明月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显得是那样孤独,那样纯洁,那样光亮。此时我的心中涌现了无数话语要向这茫茫月色的倾诉。

我不由想到了苏轼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农历八月十五日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因处于秋天的中间,故此名。在这一天天上的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形如玉盘一样非常圆,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圆”之美称。我国民间把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中秋节作为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8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这天所有的家庭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所以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提着水果、月饼,高高兴兴的回到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节。我等啊、等啊,终于天慢慢的黑了,月亮从云朵后面露出了甜美的笑脸。今天的月亮真大、真亮啊,就像一面闪闪发光的大圆镜子,照的院子里亮堂堂的。奶奶把桌子摆到院子上,我们把月饼、糖果、瓜子、饮料都放到桌子上。看着一大桌好吃的东西,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赶紧用手去抓了吃。奶奶说:“不行、不行,要供了月亮嬷嬷才能吃。”传说月亮里有一个仙子嫦娥,她一个人住在月亮里很孤单,中秋的时候大家都会摆些月饼,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这天所有的家庭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所以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提着水果、月饼,高高兴兴的回到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节。我等啊、等啊,终于天慢慢的黑了,月亮从云朵后面露出了甜美的笑脸。今天的月亮真大、真亮啊,就像一面闪闪发光的大圆镜子,照的院子里亮堂堂的。奶奶把桌子摆到院子上,我们把月饼、糖果、瓜子、饮料都放到桌子上。看着一大桌好吃的东西,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赶紧用手去抓了吃。奶奶说:“不行、不行,要供了月亮嬷嬷才能吃。”传说月亮里有一个仙子嫦娥,她一个人住在月亮里很孤单,中秋的时候大家都会摆些月饼,对着月亮拜祭。没有亲人、没有伙伴,她真是个可怜的神仙啊!我们一边赏月,一边吃着美味可口的月饼,我觉得自己幸福极了!

对着月亮拜祭。没有亲人、没有伙伴,她真是个可怜的神仙啊!我们一边赏月,一边吃着美味可口的月饼,我觉得自己幸福极了!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9

中秋习俗,中秋神话(略)传说(详),中秋文化

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年的这一天,漂泊在外的游子定会想方设法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是一个有故事的节日。神话故事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更神奇的是朱元璋曾在月饼中放入"五月十五日起义"的字条分发给各起义首领,经过浴血奋战,最后起义成功,相传八月十五日吃月饼的习俗就这么保留了下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啊,残月在这一天团圆,多情的人们定会望月怀人,渴望团聚。面对皎洁的月亮,我要喊出我的思念:紫微姐姐,祝你明年高考顺利!摸摸,你在他乡还好吗?舅舅一家,我在想你们,你们想我吗?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10

中秋节,我赏了一轮明月。

中秋节,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呢?因为嫦娥奔上了月,成了仙,地上的后羿思念嫦娥。在后院(叫月宫)的石桌上摆上嫦娥最喜欢吃的鲜果,以此思念嫦娥。镇别的居民知道嫦娥成了仙,纷纷在家里摆上香案,以求得平安。

就这样,中秋节拜月和中秋节就这样产生了。

我们在中秋节这天看到了明月,我诗意大发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车窗外的明月亮当当的,将旁边的云彩都照亮了。我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一个像嫦娥一样人的在月亮上,正向我招手呢!一会儿,明亮的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躲进了云彩里,一会儿,又“蹦”了出来,身边还缠绕着云彩,云彩就像轻纱一样轻轻地围绕在月亮旁。进了城,月亮像调皮的孩子一样和我们玩捉迷藏来。月亮一会慌慌张张地藏进了高楼,一会又不紧不慢地躲进了树枝里……回到了家,我抬起头向天上望去,月亮好像玩累了似的,一点点的躲进了乌云,再也不出来了。

回到了家和爸爸、妈妈边吃月饼,边谈天说笑。家里充满了欢乐和团圆的气氛。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1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吃过晚饭,我们全家出去散步,赏月。我们来到操场上,我仰望天空,月亮像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天空中,仔细一看,月亮上有些黑色的影子,那一定是传说中的嫦娥玉兔吧。中秋节的月亮,不仅又圆又大,而且光芒四射,明亮的月光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可以清晰地看到操场上的草坪和旁边的树木,美丽极了。

看着明亮的月光,我提了一个建议,不如我们来一场背诵诗歌比赛吧,说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话音刚落,爸爸就抢了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和妈妈齐声说“不算,不算,这个太短了。”我又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轮到妈妈了,妈妈从容不迫地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爸爸接着说:“霜从今天夜白,月是故乡明。”我接到:“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妈妈接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爸爸索性背起了《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就这样我们一直比了很长时间,最终爸爸赢得了这场比赛。

看着明亮的月光,说着月亮的诗句,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家乡,家乡的亲人是不是也在赏月呢?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12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 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 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 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 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 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13

秋高气爽,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假节,我感想挺多的,中秋佳节是表达了人们的一种良好的祝愿。

首先,我就会感想起从古诗中学到的‘每逢佳节备思亲’,这就表明了中秋佳节是一个一家团圆的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坐在一张大圆桌上吃团圆饭,到了晚上还回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亮。

我们中国人一向重视团圆,就是凭借中秋佳节的力量,因为一直以来由于工作或其他种种原因和自己的亲人异地分居,通过中秋节互相思念,有了中秋这个节日,大家才不会感到寂寞和孤单。

接着,我来感想一下吃月饼的意义,吃月饼是古代劳动人民流传下来传统的习惯。

最后,我来感想一下中秋赏月的意义,赏月是因为月亮总是缠着离愁别绪,总是寄托着望月人的思念。虽然,今年的中秋佳节浙江大部分地地区受到了台风‘森拉克’的影响,只能看见一轮朦胧的月亮,可是,我一点也没有不开心,因为月亮在我的心里永远都是那么美丽,那么皎洁。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14

“今人不识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正像李白所说,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都对月亮产生了一份独特的感情。

中秋节的夜晚夕阳西下,太阳渐渐散去了他的光辉,留给了大地一阵黑暗,忽然银白色的月光从天空照射下来,我抬头一看,哦!原来是月亮。她用她那皎洁的月光我们每一个人的脸,那舒适的清风伴着月光那可是舒服极了。

我和我的爸爸在那边泡茶,边谈论着关于月亮的诗句。

爸爸说:“以前听人说过,月亮会发光是因为月亮反射着太阳的光辉,当一个二传手,把光明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奉献给人们。有了夜晚的光明,人们就特别喜爱月亮,月亮代替了路灯,这黑暗里的光明啊,是多么的真贵呀,它不仅照亮了天空和山川自然,照亮了大地,还照亮了人的内心的黑暗,那就是寂寞。”

我说:“自古以来有多少诗句是描写月亮的——从‘床前明月光,到疑是地上霜。’到‘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都是李白为了思念朋友和亲人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苏东坡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诗句和词都是在描写美丽的月亮寄托着作者的思念与祝福的。”

说着说着,我的口都干了,拿了一杯茶,一饮而尽。继续说:“月亮像银盘,让人不禁想到李白的《古朗明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月亮像镜子,一点瑕疵都没有,让我想起了李白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这是爸爸说:“看看月亮吧!时时瘦瘦的,时时弯弯的,就是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的,可惜呀……”

爸爸欲言又止,我接着:“说可惜什么呀!”

“没事。叫你 妈妈过来,我们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15

这是一个美妙的晚上,是一个家人团圆的动人晚上,是一个给人留下难忘记忆的晚上,这个独特的晚上,便是8月15的晚上。这一夜,诠释了什么叫亲情的伟大,诠释了团圆之夜的凝聚力,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独一无二的魅力。这一夜,可以说,是每个家庭最温暖最温馨的一夜。

晚上,在吃过晚饭过后。我们一家在小歇了一会之后,便相约来到了顶楼,观常那美满的圆月。我们放到天台之后,便坐在凳子上边,一边等,一边吃着月圆之夜要吃的食物,食物十分之丰富,有月饼、葡萄、沙田柚子、米饼,还有爸爸精心给我们炒的田螺,这些食物都是象征一家团聚的时候吃的食物,全部象征团圆的食物,一一展现在我们一家四口的面前,给我们一种温馨、温暖的独特感觉,让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相处也变得平泛无常,也祝愿我们一家平安幸福,顺顺利利,可以时时刻刻围在一起,一起谈笑风生,享受这一晚美好的夜色。过了好一段,这圆月不知道是害羞还是害怕,竟没有出现,就连它的迹象也没有在我们面前浮现,我想这是他在和我们捉迷藏,为了不让我们可以那么早的看见它,偷偷地隐藏了起来,肯定是躲在了某一块的云层里,把自己藏得密密实实,没有把它的身影露在外边,给我们看到。然而,虽然圆月没有出现,但是,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这并没有破坏我们之前的计划,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等着,一直在坚持,我们今晚非得要和月亮来一次完美的邂逅,这样我们才会就此罢休。

美好的事物总是会给那些有心的人,总是会给那些坚持不懈的人,上天是公平的,上天看到我们等了这么久,便开始眷顾到我们身上了。在我们等了差不多两个钟头之后,月亮突然从穿梭的云层之间冒了出来,看到这又圆又大又光亮的月亮,我便兴奋不已,突然大冒了-句:〞啊!月亮出来了,快看看那又大又亮的月亮,真是美丽啊!〞在我有点娇气的声音的引导之下,爸爸,妈妈和妹妹纷纷往月亮的方向望去,他们不约而同指着那又大又圆又光亮的月亮,也不进冒出了一句感叹:〞月亮真美啊!美到让人难以相信。〞这样的一幕,把我们一家的温馨和月亮流露出来的那一种温情深深地融合了在一起,显得十分团圆,我们和这月亮就像一位认识了很久的朋友一样,在一起聊天,一起分享这美丽的风景带给我们心里那-种心空开阔的气度。就这样,我们与这又大又圆又光亮的月亮来了一次浪漫的聚会,它做我们的见证,见证了我们一家团圆的时刻,这一幕,也成了我内心深处最美的一幕,我永远都忘不了这一幕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刻。月圆之夜看风景,这无疑是一种惬意的享受,我们在月亮的陪伴之下,尽情地享受着整片夜空带给我们的风景。就那么一个月亮显得有点单调,那些布满在夜空中的星星看见了这样的一个情况,便自作聪明起来,纷纷来到了月亮的身旁,把月亮围绕了起来,让月亮不再感受到寂寞,让月亮感受到一种团聚的感觉,也让月亮变得更加美丽。这样的一个画面,把整个夜空都彰显如此美好。

这一晚的月圆之夜真是让我们一家无时无刻都感受到了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象。对于我们相聚的这一刻来说,我们是那么的珍爱和珍惜那一刻的时刻。为了表示我们对这一刻的美好留恋,我们一家在月亮的见证下,在月亮下照了一幅全家福。把我们团聚的这一刻,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也停留在了明月的双眼之中。在这一晚,我总会在想,在那明月上边,会不会有着嫦娥一家团聚的时刻,嫦娥有没有找到它的真正的真爱,猪八戒会不会为了嫦娥再犯天庭的规矩,还有吴关会不会在月亮之上砍树,玉兔有没有到处乱走,从嫦娥手上走丢。我的这一切的浮思联想,让一夜变得更加神秘,就像一段传奇,一个古月的神话一样。我相信,这明月看到我们一家那么幸福,也会替我们感到欣赏,为我们这样团圆的一家献上美好的祝福,祝愿我们无时无刻都团聚在一起,祝愿我们的一生能够幸福、平安,顺利。突然之间,这月亮好像向我点了一下头,对我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好像把它的祝愿传给了我,我顺势附和了一下,也对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挥手向它表示爱的感谢。

就这样,在这月圆之夜里,我们一家就在月亮的陪伴,度过了这个美满的月圆之夜。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16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当一轮白玉盘似的明月高高挂在天空中时,就意味着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临了。

中秋是快乐的、甜蜜的、温馨的。每逢中秋节,我们家都要全体总动员,一起来做月饼,享受中秋的快乐。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你瞧!我们已经忙活起来了。爸爸正在厨房里弄月饼馅,“咚咚咚”,一会儿是剁肉的声音,“吱吱吱”,一会儿又是榨汁机旋转的声音。我和妈妈则负责弄好面皮。我们找出电子称,把面粉和猪油按比例称好配成油皮和油酥,然后揉成一团,再分别擀成面皮。当我们完成面皮的时候,只闻到一阵香味传来,原来爸爸的月饼馅也制作好了。哇!品种真丰富啊!有鲜肉的,豆沙的,核桃花生芝麻粉的,还有水果味的,看来今天口福不浅啊。

这时,爷爷奶奶也回来了。“爷爷、奶奶,快来包月饼。”我高喊着。“来了,来了!”奶奶和爷爷笑呵呵地加入了我们。我们每人负责包一种馅,每个人包的居然还都不一样。爷爷做的是扁扁的,妈妈做的有点儿尖,奶奶的月饼最漂亮,而且摆放得井然有序,而我的呢,搓得圆圆的,还连在一起。爷爷大笑着说:“哎呀,哪来的月饼葫芦呀!”这话把我们逗得开怀大笑。咦?爸爸在干什么呀?只见他中间做了个大大的月饼,边上放着一圈小月饼。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不多做几个大的呢?”爸爸说:“你看天上是几个大月亮呢?”我看看天空,恍然大悟:“啊!原来最大的像征月亮,而小的象征星星呀!”“众星捧月!”我兴奋地高喊起来。“哈哈哈,丫头真聪明!”大家大笑着,传出了一室的快乐和幸福------

月到中秋分外圆,香香的月饼,满满的快乐,浓浓的情。这样的中秋节我很快乐,你呢?

中秋节赏月作文 篇17

有一首诗写道:月到中秋分外明。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爸爸奶奶在小院里,一边品尝甜甜的月饼,一边聊天赏月。

夜静悄悄的。深蓝色的天空,月亮好似圆盘,已不是平常的那种弯弯的小船了。它把一片片皎洁的光辉洒向大地。它不像太阳光那样耀眼、夺目,只是将自己的光轻轻地洒向小院的每一个角落。

“爸爸,月亮上有没有嫦娥和玉兔?”没有,那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那里只有环形山和一些巨石。哦,我很失望。爸爸又问:那你知道吗?全世界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好像是阿姆斯特朗吧!我回答。对呀!

清风习习,我感到清爽怡人。一家人说说笑笑,让人感到温馨无比。中秋节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它给大地披上一层银纱,给人们增添了快乐!月光挂在夜空中,照亮了深蓝色的夜空。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中秋节的月亮那么大,那么圆呢?”妈妈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中秋节,是一家人团圆、团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圆。”听完妈妈的话,我不禁想起李白著名的诗《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个时候人们都要吃月饼、赏月、家人团圆,因为那天的月亮最圆。

今天是中秋节,透过窗户,我看见月亮从楼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楼顶时,似乎胆大了,一下子跳了出来,顿时,月光洒满了大地。月光照在杜鹃花的叶子上,在地面就能看见影子。我呆呆的瞧着月亮,仿佛看见了正在砍桂花树的吴刚,美丽动人的嫦娥,活泼可爱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我突然想起和爸爸赛诗的事,便请了妈妈做裁判,并给爸爸讲了比赛规则:每人只能说带有‘月’字的诗,谁接不上就算谁输。

比赛正式开始了。我一马当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妈妈说:“不行,这首诗太简单,重背一首。”我只好背起了《拜新月》:“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爸爸说:“你只会背这种短诗,看我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不甘示弱,背起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背完,我还挑战的看了爸爸一眼。爸爸沉思了一会,还是一个字也没吐出,我得意极了,和妈妈一起数:“5、4、3、2、1,时间到。”“天舒赢了。”妈妈宣布。我高兴的蹦起来,抬头看了看月亮,嫦娥姐姐仿佛在冲我笑,祝贺我取得胜利。

下一次中秋节赏月时,一定还要来一次赛诗大会,我也一定要保持冠军这个称号好像长了一对翅膀,飞向那无垠的夜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