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节感想作文(精选3篇)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在四季的更替中,在鸟语花香、树木荫荫、秋菊遍地、寒梅傲骨的陪伴下,我已与宇宙结识了11年又3个月零23天,走过了11年的春秋冬夏。
11年,说快吧,快的如同光速;说慢吧,又慢的离谱。在时间的眼里,11年,算不了什么,可谓是微不足道,毕竟,时间与宇宙同在,它从宇宙诞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延续至今,所以它是无情的。——题记
在神话传说中,心灵手巧的.织女和人间的牛郎相爱,违反了天条,织女被王母娘娘抓回天上后,牛郎和一双儿女留在人间。后来,牛郎带着孩子去追寻,在快要追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往后一划,立刻出现一条波浪翻滚的天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隔河相望,望河兴叹,终日以泪洗面。日久天长,天帝终于被他们的痴情感动了,同意他们每年七月初七踏鹊桥相会。据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人间看不到一只喜鹊,它们都飞往天河为牛郎织女搭桥去了。
在城市,因为牛郎织女的典故,“七夕节”也被称为“东方情人节”,不过于我而言,“情人节”是名存实亡的,但仍然即兴作了一首诗,曰:“七月初七鹊桥会,牛郎织女来相会。有情人儿相约会,离别情人相思会。”
在乡间,“七夕节”又名“女儿节”、“乞巧节”。当奶奶要我像她一样按照家乡的习俗做时,我并不能理解,学习女工和“乞巧”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把绣花针放在隔了夜的,而且暴晒了一个上午的水里。在我的死缠烂打下,奶奶给我讲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这时仍然和织女有关:相传,织女是为王母娘娘织布、缝衣、绣花的仙女,自然是心灵手巧无人能比,天上的五彩仙云也是她织的。人间的女子都想学她的手艺,于是在头天,女子用碗各装一半井水、河水,露天一夜,初七再在烈日下暴晒半天,中午,众女子各将绣花针轻放水面,针浮不沉。接着,就查看绣花针水中之影,如针影,像花,云,鸟,兽之类,那就乞到了巧,那女孩就能绣花织锦。否则,就没乞到巧而不能干了。听了故事,我的心也开始蠢蠢欲动,迫不及待想试上一试,于是,我重新拿了一根绣花针,想让她,想让它浮在水面,不料却不成功,奶奶见此,笑了笑,摇了摇头,复而告诉我,放绣花针也是讲技巧的,要贴着水面平放,才能“浮”。我依言而行,又试了几次后才行。在太阳的照射下,光影投于碗底,与针影交错,竞真的似一朵小巧的花。奶奶也很高兴,便教了我她的一些手艺,基本的刺绣手法,我虽学的津津有味,不亦“说”乎,却也不得精髓。
“七月初七乞巧节,老少妇女来讨招。织女传授好技巧,老少妇女手艺好。”借着我未泯灭的兴致,我又编了几首打油诗,这个七夕,不再是情人的专属节日,亦是天下绣女的“乞巧”日。
生于50年代的张冬梅称自己是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一直默默无闻为家庭付出,90年代,张冬梅的丈夫已经是有些名气的商人了,两个孩子也相继大学毕业。如今老两口已到花甲之年,生意都交给了孩子们打理,老两口每天就是看电视、遛弯儿……“记得第一次过情人节是XX年,丈夫买了一束玫瑰花送我,我还说他浪费。从那时起,我们就约定每年都要过情人节。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我们也要懂得浪漫。今年,老伴儿买了两张电影票,要在电影院里过节。”2月12日,家住呼和浩特市芳汀花园的张冬梅对记者说。“50年代生的人有着最淳朴的感情,对家庭,对子女,都有着深重的责任感。和老伴儿过了几十年了,我们就是最好的情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感情也一样需要表达,情人节我要带着老伴儿到街上感受一下年轻人过节的气氛。”张冬梅的老伴儿王先生说。
七夕的天空为何下起了雨滴?难道王母为难了织女牛郎?还是雀已疲惫于以身搭桥,牛郎织女为此相望而不能相拥而泣?
天空已看不见满天繁星闪烁,看到的却是一幕幕的镜头……流动于指间的温柔,暖于心间的欢喜,梦幻而期盼的憧憬,言语的海誓山盟地老天荒。。。。不欢而散的相聚,有心或无心的刺痛,口角的争辩,在乎或醋意的冷漠,为取佳人一笑的等待,揪心的泪水……原来七夕也会流泪,只是那泪不但是实质的液体,亦是感觉或是错觉!
繁华而喧闹的大街,总会看到无数佳人的微笑。手捧鲜花依傍于那厚实的肩膀,惬意的享受那幸福与踏实,那似是终身的依靠!紧扣十指流连于各类商店,或者漫步于微风轻拂、沁人心脾的公园……
谁曾看到那些伤心的人儿,那些只愿藏于自己房间中,或者葬埋于黑暗中。他们不是不想去沐浴这幸福时刻,去体会织女牛郎的情深意切,去将自己那孤独的心好好安放!他们怕,怕伤疤重新裂开,重新历练那炼狱的痛苦!任何一个不经意的画面都会触动那易碎的心,敏感的回忆着从前,从前的点点滴滴……碎了,拾起在将其拼凑,却永远不会是颗完整的心!那一条条裂纹或许是一路的坎坷,坎坷的终端却依然回归从前的孤独!七夕,别人是幸福!但有这么一群人,却很悲伤……或许泪能减轻些他们的痛苦,或许只是无谓的自我安慰罢了!
七夕的天落着泪,有着点点伤感,点点遗憾,点点惋惜,点点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