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有关端午节的600字话题作文(通用22篇)
“哦,太棒了!端午节到了,又可以回老家了!”我欢呼雀跃。
一进村,一个热闹的场面就展现在眼前:大人正忙着在自家门前包粽子蒸粽子,空气里满是粽香。孩子们则在在一旁嬉戏,还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奶奶看见我,说:“快去看划龙舟吧!划龙舟马上开始了!”“太好了!太好了!”我连声叫到。
江边围着许多人正在焦急地等着比赛开始。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了,瞧,他们有的有的踮起了脚尖,有的伸长了脖子……我放眼望去,只见江面上有十几只龙舟分别“化妆”成不同的样子,一字排开,蓄势待发。
“咚咚咚!”比赛开始了。所有船只像箭一样驶出来。“加油!加油!黄色的超前了。”“加油!加油!好样的!好样的!”“加油!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江面上龙舟你追我赶。忽然下起了小雨,这甜甜的雨不但丝毫没有熄灭人们的激动和狂热,倒还像来助兴似的。
一时间,呐喊声,欢呼声,锣鼓声,此起彼伏,好一个火爆的场面!比赛结束了,我们村的龙舟获得了冠军,瞧呀,老的,小的,男的,女的,个个拍红了手,喊得涨红了脸。其他村虽然输了,却不见沮丧,他们说着,笑着……许久许久,人们还是不愿散开,意犹未尽第谈论着刚才的比赛。
晚上,奶奶蒸好了粽子,有花生馅的,有豆沙馅的,有肉馅的。我最爱吃奶奶包的粽子了,明天我要早餐吃粽子,午餐吃粽子,晚餐吃粽子,晚上点心还吃粽子。
哦,家乡的龙舟,奶奶的粽子,我的快乐的端午节。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
端午节是用来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屈原十分爱国。但因为被奸人所害,流放到民间,他认为自己不能报效国家,不能为国家出力,不能改变楚国现在的状况。而跳入汨罗河,为国捐躯。屈原死后,那些敬仰他的平民百姓便划着小船,去打捞他的尸身,可大家却失望而归。于是,百姓们为了不让河中的鱼类和虾蟹蚕食屈原的尸身,就用粽叶包裹上糯米,投入江中。传说,河中有只凶残的恶龙,可他却偏偏只住在河心。日日在河中兴风作浪,为祸百姓。于是,人们便下定决心要活捉这条恶龙。经过千幸万苦的努力下,人们终于抓住了这条恶龙,将他的筋抽出来。因为这条筋太长太长了,所以人们把筋剪成一条一条的绑在自己的身上。从此,为了纪念屈原,就有了划龙舟,包粽子,绑彩绳的传说了。
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一项极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以前,粽子只有一个味,是用糯米和红枣做成的。现在根据不同人的喜好已达几十种口味。比如,有的人喜欢吃咸的,就可以做成咸肉棕;有的人喜欢吃甜的,就可以吃甜粽子;还有些人喜欢吃肉的,就可以吃肉粽子……总之,粽子的品种是特别多的。粽子的外表可漂亮了。你瞧!她身穿一件绿衣裳,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粽子一般是四只脚的,不过,也有三只脚的只是市场上不常见罢了。粽子通常是煮熟后凉了才吃,在拌上白糖和蜂蜜,口感好极了。
戴彩绳,戴香包也是端午节独特的习俗。到了端午的那一天,老人们会用不同的彩绳,戴在孩童的手腕上或脚腕上;心灵手巧的老人还会在上面系上铃铛,手一动就会发出极为清脆的铛铛声,好听极了!再来看看香包,种类不同。有小动物的,有花朵的,还有卡通人物的,上面的画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样。香包可香了,还可以驱逐蚊虫呢!
除了这些,一些南方的城市还有赛龙舟呢!到了那一天,河两畔的人们将河围得水泄不通,纷纷观看赛龙舟,那场面壮观极了!
这就是端午节,你们听后一定觉得很有趣吧!
说起端午节,我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因为去年的端午节,我就亲自尝试了一回包粽子的喜悦。别急,你听我慢慢说吧!
去年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告诉我,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一听到吃的东西,我的兴趣就上来了。爸爸话锋一转,说:“可是,今天可不能吃白食。你也要亲自动手。”
听完爸爸的说教,我就忙乎开了。不就包粽子吗?这还能难倒我,爸爸也不想想,他女儿可是一顶一的聪明。开始包粽子了,我既兴奋又紧张。听别人说,粽子包的好坏可以检测出一个人的细心程度。哎,真不知道我会有什么杰作。虽然表面上我信心满满,可心里还是在打鼓,毕竟我从来没有呀!
外婆给我示范了一遍,我就手忙脚乱地做了起来,先把三片粽叶叠在一起,接着折成漏斗型,然后装入糯米,可是困难来了,我把糯米放进去之后,这些淘气的糯米娃娃一下子就都跑出来了。我左看看,右看看,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外婆一看我的动作,就知道出现了什么问题,连忙说道:“小枫,你的漏斗尖角有一个小洞,糯米就是从那里出来的。”我赶紧把漏斗尖角捏紧,这下糯米娃娃就老实多了,全部呆在了粽叶里。我自言自语地说:“外婆真不愧是粽子专家。”我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在我包的粽子里放上了一枚硬币。谁吃到了我包的这个粽子,就能够财源滚滚、好运连连,喜上加喜……
粽子包好后,接着就是放进蒸炉里蒸了。我赶紧把我包的粽子和外婆、爸爸妈妈的粽子混在一起,没过多长时间,粽子就可以食用了。我们每个人手拿一个粽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慢慢地解开粽叶,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进去,发现里面全是剁碎的猪肉,害得我白高兴一场。我仔细地盯着大家,外公吃到的是猪肉粽,外婆吃到的是猪肉粽,爸爸吃到的也是猪肉粽,只有妈妈吃到了硬币。这可把外公、外婆,爸爸都给震得大吃一惊。我告诉了他们真相,是我把硬币放进粽子里去的。
他们听完我放硬币的原因,都乐得哈哈大笑。这次劳动体验,让我感受到了快乐,让我吃上了满口喷香的粽子,真值。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和妈妈买来了糯米和粽叶,准备自己包粽子。
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包粽子呢?”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跳进汨罗江后,人们怕他的躯体被鱼儿吃了,便用糯米包成粽子,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将粽子投进汨罗江,让鱼儿去吃这些粽子,不去吃屈原。后来,包粽子就逐渐成为了一个民间习俗。”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回到了家。
回家后,洗完手,便正式开工了!我觉得挺好玩,便报名参加了包粽子。外婆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并指导我完成了一个。我觉得十分简单,可是,一离开外婆的指导,我自己包时,手却怎么也不听使唤,总也包不好。包粽子要先将粽叶裹成一个漏斗的样子,但下面没有洞,是一个三角形,再舀一勺糯米倒进去。可我却不能完成这个简单的工作。总裹不好,看不准位置,不是高了就是低了。有时看似裹好了,但到糯米进去时,粽叶被我包成了名副其实的漏斗。倒进去的糯米一颗颗的往下漏。我有一点灰心,但没有放弃,继续努力着。希望突然就会包了,可现实是残酷的啊,我还是没有成功。我完全放弃了,去看动画片去了。可一想到待会儿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那该有多好啊!这个念头使我放下遥控器,又回到餐桌,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我仔细地观察着外婆是怎么包的,我掌握了一些技巧后,便自己包了起来。我把粽叶的大约三分之一处掐住,然后把下面的三分之一裹上来,裹好后,我仔细地检查了裹紧没,有没有漏洞。我舀了一勺糯米倒进粽叶里,再用剩下的粽叶像平时折星星那样,围着最初裹的那个形状裹几圈。终于快大功告成了,我用线把粽子裹得严严实实的,还调皮地打了一个蝴蝶结。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了!我高兴极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后来包粽子就顺利多了。不一会儿,就包了好多粽子。外婆包粽子拿到了锅里,午饭时就能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午饭时,粽子终于闪亮登场了!我和哥哥争先恐后地抢着又香又甜的大粽子。这些用我的汗水换来的粽子,我总觉得我自己包的粽子要比商场里卖的好吃一百倍!
从这件事里,我明白了:一定不要放弃,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
今天一早,正在睡懒觉的我被妈妈揪了起来,揪就揪吧,还在我耳边大吼:“起床啦!太阳晒*啦!”我发誓,当时我的耳膜真的快被震穿了。在老妈的威逼利诱下,我特别不情愿的坐了起来,穿衣服。
刷牙时妈妈还在唠叨:“我说你这熊孩子,速度还能再慢点么,早饭要冷了。”吃过早饭,我又被拖着去了菜市场,买了一大把粽叶,又买了些其他东西,而我,很荣幸地做起了搬运工。回到家,妈妈立刻拿来一个大桶,在里面倒入清水,将粽叶泡在里面。随和又拿了些小米和蜜枣放在篮子里。接着便开始包了。
我还是个新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妈妈包,边看边学。只见妈妈拿起两三片粽叶,重叠在一起,左手那么一扭,就形成了一个筒状。然后用勺子舀了一些米,又拿了一个蜜枣放在筒里,用余下的粽叶一层层包裹起来,最后用草绳紧紧扎起来,免得煮的时候松开,一个粽叶就保好了。
看着妈妈包,我也忍不住了,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粽叶,开始包……一开始包的不怎么样,不是没扎紧就是米放多了或放少了。不过熟能生巧嘛!我一个接着一个包,越包越好。
很快,粽叶被我们用完了,粽子也下锅了。不一会儿,粽子就熟了,我轻轻拿起一个剥了皮,咬了一口,嗯,真好吃,甜而不腻,酥而不软,让人吃了想再吃一个。
每年五月初五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看到楚国衰亡,人民遭受苦难,自己又无力挽救百姓,心中悲愤难忍而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边把他投江的日子定为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我们这里最长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虽然超市里的粽子品种很多,但是我还是喜欢家里包的粽子。因为家里包的粽子非常新鲜,吃起来特别清香。包粽子也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奶奶就会把包粽子的叶子买回来,用清水洗干净,然后准备好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红枣等。接下来就是包粽子,奶奶每次总是取两三片粽叶卷成圆锥体形状,把准备好的原料放入里面,再用叶子把锥口封住用棉线捆结实,这样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宝宝就诞生了。
这一天,人们还会插艾叶、赛龙舟。端午节真是一个充满神奇而热闹的节日。
端午,又称为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等。但是,要说大家最熟悉的,还是端午节这个名字呢!有的人甚至听都没听说过这些别称。
要说能代表端午节的,当然无过于吃粽子了。端午节这天,大家有的自己做,有的上街买,在端午节,几乎没人不吃粽子。当然了,作为吃货,我怎能不吃呢?
每到端午节,我们家还举行吃粽子比赛!买上两袋粽子,下令开吃,我们就一起狼吞虎咽,但是最后获胜的往往不是我……
我还听过一个关于粽子来历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个人叫屈原,他向皇帝提了利国利民的建议,但是那昏庸的皇帝并没有采纳,他很愤,就投河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做了一个透明棺材,放进了水池里。为了能给屈原贡一些贡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竹筒粽子一一扔进水池里。过了几天,人们才发现水池里有鱼,那些粽子都被鱼吃掉了。人们很生气。这时,有一个人叫道:“大家伙,鱼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净的草叶去包糯米,做成菱角的!”以后,人们将包好的粽子扔进水池,鱼一看到糯米粽子,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它叫成“粽子”了。
再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人们因为舍不得屈原死去,就都乘着小船,来打捞屈原。他们争先恐后,但是当追到洞庭湖时,却不见了踪影。此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举行划龙舟庆祝。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这个风俗,吴国、越国等等都最先采纳。清乾隆二十九年中国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中国台湾知府蒋元君也曾经主持过友谊赛呢!一直到现在,中国台湾也仍旧在保持着每年五月初五赛龙舟的端午节习俗。
此外,端午节还有挂艾叶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门前都会有许多艾叶放在门口,有些心灵手巧的人,还会做荷包哩!将一块布剪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在里面塞满艾叶,小朋友们最喜欢佩戴了!据说,佩戴荷包还可以僻邪驱瘴呢!。用菖蒲作剑,插在门楣里,还有驱魔祛鬼的神奇效果呢!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一年一度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独特飘香艾叶,吃着棕香米糯的棕子,当然还有此地方会举办隆重的龙舟比赛。而我呢,在这一天过着特殊的端午节。
下午,我在书房看了一个半小时的书后,感觉眼睛有些疲劳,便站在阳台上观看远处的一抹绿色景物。这时突然想起了放在橱柜里有一盒带有一千多种拼法的电子益智拼装玩具。我以豹的速度奔去房间,拿出玩具,拆开了包装盒。内置的原件让没见世面的我惊呆了,六十多种形态、颜色、大小不一的零件整齐地展现在眼前,真所谓琳琅满目!让眼花缭乱的我不知如何下手。于是我只好拿出一拼装指南,聚精会神地看了看一遍又一遍。
正式拼装开始了。先从最简单的“二极管”试拼,我目不转睛地观察着上面的图案,拿原配有的底板,按图示把特制的“导电纽扣”进行紧凑密切的拼装,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简单的图形拼好了。不过,经过了前面的拼装经验,遇到不懂的情况再问问那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它会给出我最满意的答案。
经过了三个时间紧锣密鼓的拼装,我熟练地拼好了十九种可观模式,其中有比较难的,也有容易的,当然也有好有坏。其中最令我满意的是那台可调制二十六种音调的“小小广播台”拼装模型。
今年的端午节不同往日,别具一格。不但吃到了芳香四溢、爽滑酥嫩、回味悠长的肉棕子,还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拼图,可乐,可哉!
随着夏季的热风,我们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大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相传在远古时期屈原对楚怀王忠心耿耿,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镶王因听信谗言将屈原流放,最后,自沉汨罗江。百姓们为了不让鱼虾吃他的尸体,所以,将饭团用叶子包起来扔进江里,演变成今日的吃粽子;百姓们还带着自家的小船在江中寻找,打捞他的尸体,变成里现在的划龙舟比赛。
端午节还有许多习俗,比如:绑五彩绳,插艾草,喝雄黄酒……而我,最喜欢吃粽子这个习俗了。
每到端午节这一天,妈妈总会用糯米包我最喜欢的粽子。妈妈先用两片粽叶卷成一个漏勺形状,再放一些糯米进去,因为我喜欢吃蜜枣粽子,所以,叫妈妈放进去一颗蜜枣在中间,然后,再用糯米盖上,最后,在用粽叶的另一端封口,然后,用绳子绑好。好啦,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现在,只需要放进锅里煮一会儿就好了。可是,看着容易做着难,在妈妈手中那么听话的粽叶和糯米在我手中忽然就变的不听话了。我无论怎么卷都卷不成漏勺那种形状,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卷了一个漏勺,开始放米了,本以为会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却那么难。要不就是米从下面漏了,要不就是米放多了罩不住,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包了一个似粽非粽的粽子。当最后吃着自己的胜利品时,心里那才叫一个开心。
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扬下去。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观赛龙舟日。这一天早上,我来到了江滨公署的沙滩上,据说这里是观赛龙舟的地方。那里早已人山人海,我们随着观赛龙舟的人群挤了进去。猛烈的太阳照耀着我们,我们却不舍得放过这喜庆的日子。
早上九点钟,只看见一艘艘龙舟开始比赛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3号龙舟,只见他们齐心协力,一个挥动着红旗,另一个使劲地敲鼓,龙舟上的人随着咚咚咚的鼓声,有节奏地使劲往终点划去。正在这时,6号龙舟遥遥。
我们看见3号龙舟的队员们有点儿精疲力竭的时候,齐声高喊:“加油!加油!”一阵阵欢呼声又给他们传送了力量,在关键时刻,3号龙舟的队员们拼着全身的力量划向终点,最后,他们胜利了!我们也为他们喝彩,为他们高兴……
赛龙舟结束了,我们回到家,边吃粽子边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刚才精彩、激烈的龙舟赛。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这首优美的旋律响起的时候,奶奶认真包粽子的身影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你看,那时的我是多么调皮,常常给奶奶捣乱,总是缠着奶奶闹:“奶奶,你给我讲讲端午节的故事吧!”奶奶笑眯眯地说:“好!听我说,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是纪念屈原的……”
现在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更多……其中,我对纪念屈原的印象最为深刻。下面我为大家细细道来吧!
端午节是我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投汨罗江殉国的日子。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写下绝笔作《杯沙》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这样,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再蚕食他的身体了。
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这些习俗延绵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这个故事令我十分感动,屈原是一位十分爱国的诗人,愿意为国牺牲的人!有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使我们的传统佳节变得更加有意义。我们不光在端午节那天纪念他,还要时时刻刻铭记着他!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之说了.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配香囊等。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据历史记载,在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那以后,人们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如今,每到端午那天,每家每户都会包粽子,粽子的类型有很多种,有鲜肉粽子、八宝粽子、红枣粽子、豆沙粽子、枣泥粽子、咸蛋黄粽子、腊肉粽子、雪菜肉粽子、鱼头肉粽子、宫保鸡丁粽子、鱼香肉丝粽子、鲍鱼粽子、榨菜粽子、五香肉粽子······这么多的粽子中,我最喜欢五香肉粽子。因为它吃起来软软糯糯、美味可口。
端午那天不光包粽子,还要赛龙舟。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赛龙舟的赛手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年轻力壮的叔叔,有对赛龙舟很有兴趣的小孩······比赛开始了,参赛的人都做在了龙舟上,只听见”嘭”的一声枪响,龙舟上的人都迅速划了起来。大家都拼命地往前划,惟恐落后。据说这也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这天,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人们还要挂艾草,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我听妈妈说,端午节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可以避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於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之说。
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今天,是端午节。我决定要做一次粽子给大家吃。
下午,我向奶奶学包粽子。奶奶同意了。奶奶说:首先,拿两片叶子,卷成一个喇叭,在这个部分,我学了很久才学会,奶奶说用左手抓住叶子,用右手卷上去,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学会。第二个部分:把米放进去,后来再放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我们放了花生和绿豆。这个部分我用了一会儿就学会了,但是我有时候把米放多或放少。第三个部分:用原来的叶子把米扣上去,再用一个叶子包上去,卷三个圈。这个部分费了我好大的力气,我每次包都会不成功,奶奶还帮助了我。最后一个部分:用线把粽子扎紧,把让米不露出来。我学了一会就学会了。我用手把绳子围着粽子转了几圈,后来打了一个结。就这样我包的粽子完成了。
把粽子放到有水的锅里蒸半个小时就行了。我吃了我自己包的粽子,可真香啊!
这个端午节我非常开心,应为我学会了包粽子。
今天,我来到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包粽子比赛。
一开始,我分到了一袋糯米和一些蛋黄、腌肉、金丝蜜枣、红豆沙,还有一大堆的粽叶和艾草。在看了一位奶奶教的包粽子的方法后,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
起初,我还不会包粽子,包出来的不紧,米都漏出来了。我研究来研究去,这个包粽子的工作还真是不容易啊!我包了几个奇形怪状的粽子(至于包成什么样我就不多说了),妈妈说这样不行的,放锅里都会变成“落汤粽”,没法吃。但我还是不明白“落汤粽”是什么?
后来,有了妈妈的指点终于包出来了一个比较像样的粽子,不过就是比一般的粽子小了些,妈妈说它叫“一口粽”。
这次的包粽子比赛我最终获得了前三名,还得到了一个很可爱的小音响,我真是太高兴了!我悄悄告诉大家喔,其实能让我得奖的这些粽子都是妈妈帮我包的,我妈妈包粽子可厉害了!
虽然包粽子的功劳应该归给我妈妈,但是后来的画彩蛋比赛可都是凭我自己的本事啰!经过老师们的认真评比,我的彩蛋得了个优秀奖。
这次的端午节活动过得真有意义啊!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就将他投江的那一天,也就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于是,这个节日就传了下来,只到今天。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已渐渐淡化了这个节日,但山东这一带的人却还对这个节日充满热情,很注重这个传统节日。
早上,我一醒来,就发现自己的手腕上有一根用几种不同颜色的线拧成的一小段绳,我问妈妈:“这种绳叫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妈妈耐心的回答了我的问题:“这叫“五彩丝“,也叫“花绳”。传说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所以,每到端午节,只要是小孩子,不分大小,手上都会系一根这样五彩的绳。”“哦”我答应着,但还是不想戴它,因为我是个贪玩的孩子,这东西在手上还蛮别扭的。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当然是吃粽子。上午,我随爸爸妈妈来到了外婆家帮忙包粽子,而外婆呢?早就准备好了箬叶、糯米和丝线。粽子一般用糯米做成。把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里面放上一个大枣,为的是让粽子的味道更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我看着外婆那娴熟的动作,心里痒痒的。于是,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起一片箬叶,将它折成圆锥体,放入米,再把多出来的箬叶折过来,盖住米粒,结果这些米粒就像是跟我过不去,不听话地跑了出来。我连忙又拿了一片箬叶把它们裹住,可是他们“米多势重”,我只好向“大将军”外婆求助,外婆一来,这个”小兵”就没招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包好了一盆粽子。
要煮粽子了!外婆先将锅里倒上水,然后将粽子一个个的放进锅中,用慢火煮一个下午。煮好后,一打开锅盖,香味就充满了整个屋子。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糯米,不仅甜在口里,还甜到了心里!让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端午节,是多么热闹,多么快乐,我们要将这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下去。直到永远,永远……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必做的事。
在乡下,端午节的前几天,妇女们便成群结队的去采箬叶,采回来的箬叶洗净后,平整地铺在竹篾上,待晒干后,整整齐齐的收起,用细白线将其捆成一叠叠,一部分自己家用来包粽子,另一部分则拿到集市上去卖,补贴家用;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包粽子,淘糯米,备馅料,各家都有自家独特的馅,有火腿,有红豆,有红糖,有花生,琳琅满目。包粽子一般都是妇女来包,因为妇女心灵手巧,包出来的粽子也就精巧,小孩子好奇,总喜欢来凑个热闹,插上一手,不过常常因为笨手笨脚,被妇女嬉笑着驱赶开,孩子们又嘻嘻哈哈地去打闹。端午节这一天,一些家庭会在家门前,挂上艾草,祈求平安,但最重要的还是吃粽子,前一天包好的粽子被连成一串放入沸水滚滚的锅中,小孩子嗅着香味而来,揭开锅盖,向里边望,大人此时就走过来,把小孩子拉到身边坐下,让他们慢慢等,小孩子总待不住,迫不及待地去看。
在城市,吃粽子依旧是最重要的事情,对于一些家庭包粽子却不属于其中。城里人直接到超市买包好的粽子,只用煮就可以完事。吃粽子也只是解一下馋,应付一下高高兴兴过节的小孩子。但煮的过程依旧让人期待,嗅着香味,坐在电脑前垂涎三尺,眼珠盯着屏幕,心却早已飞到锅中去了。
外婆一直是家中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一把手,包粽子的手艺也是另人赞不绝口的,家中的粽子都出自外婆之手。准备好材料,外婆开始包粽子。
一片粽叶,宽大墨绿,味道清幽,在外婆手中被卷成圆锥形,圆锥形的尖底不能漏,再盛入已经与火腿拌匀的糯米,一片墨绿的粽叶包住红白馅料,封好圆锥形的底,最后用棕榈叶一圈又一圈扎紧。一个有四个小角的尖头粽子就包好了。一片片粽叶在外婆手中翻飞,糯米馅争先恐后地跳人叶中,棕榈叶飞快奔跑着,外婆如变戏法般变出一个又一个的粽子。
我把五个粽子划为一家,连成一串,放入沸水翻腾的锅中。然后坐在旁边,听着水的咕嘟声,嗅着粽叶的扑鼻清香,闭上眼睛,唾津潜溢,飞流直下三千尺。
我最喜爱的粽子馅还是纯糯米。用剪刀剪去棕榈叶,剥开粽叶,香气四溢,忍不住大大地咬一口,咬的那一刻,感受到的是糯米的爽滑和弹牙。要是再沾上蜂蜜就更完美了,满口香甜。
端午节,粽子情结。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终于又到了,这个令我们欢乐无比的节日。我们又可以品尝到诱人的粽子了。
与多数北方人不同,我更偏爱甜粽子。其中,我最喜欢蜜粽。剥开粽叶,一阵阵香气飘来——那是粽子的糯香夹杂着蜜枣的甜香。这种香味让你陶醉其中,迫不及待的想要咬下一口。第一口下去,往往是吃到的都是一嘴富有黏性的糯米,它们好像一个个淘气的小孩子,久久地占据着你的口腔不肯离去。虽说没有吃到精华,但依然享受到糯米质朴的口感。再吃第二口,味蕾往往一阵惊喜——半个蜜枣已进入口中,细细品味,蜜枣的蜜又好像甜掉牙,不过经过糯米的中和,这种甜便恰到好处。糯甜仿佛使你麻木,又好像钻进你的脑子里,让人有股醉意。怀着这种醉意品尝完整个粽子,仿佛一切忧愁和烦恼都消失了。
说道粽子,就不能忘记他的纪念对象——屈原。
两千多年前,由于当时楚国的黑暗以及他人的迫害,屈原被流放到了很远的地方,但是他还是不忘楚国的前途,楚王的安危。不过,受那些“忠臣”的迫害,屈原被逼上了绝路,他便抱石投入汨罗江自杀了。楚国百姓听闻,痛哭流涕去汨罗江祭奠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端午节。粽子就是为了不让鱼儿吃他的尸体,端午节时投入江中供鱼食用的。
两千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仍忘不了他那种“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洁身自好。有人问他:“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为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离?何故怀瑾握瑜而令见放为?”他答:“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有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守赴常流而葬乎于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唉,伯乐已死,有谁能识别屈原这批千里马呢,当时世上已经没有人能了解屈原,屈原对世人也无话可说。
今天,当我们欢乐的与家人品尝香甜的粽子时,谁又会想那位投入汨罗江的爱国人士呢?
每逢端午佳节的时候,我们一大家子都会去姑姑家的养鸡场上烧烤,但是,去年的端午节烧烤却最令我记忆犹新。
妈妈拿了新鲜的牛肉给我,姑姑则去买了江团和排骨。食物多种多样,有肉有菜,还有水果。
准备好食物我们就出发了,三伯是骑着他那辆超炫的摩托车去的,一路飞驰。嘿嘿……只要到了半山腰上,那几户人家的狗可不是吃素的,那三条狗只要一看到不认识的人和车,就一个劲的追着跑,三伯那速度快极了,狗也不甘示弱,用尽了力气去追摩托车。我们的车子上不去,只好从另一边的山路走,绕过了三条恶狗。好不容易大家都上了山,到了养鸡场,大家开始分工:大人们生火,我们小孩则和姑爹一起去山上采小草莓,我们一边采一边吃,盆里都没几颗。哥哥和妹妹采累了,跑到小溪边的石头上坐着休息。
我采到了一种红色的果子,正要吃的时候,姑爹说那是有毒的,我立马把它扔了。妹妹之前吃了好几个,我见颜色不对,就一直没吃,原来有毒啊!我赶紧找到了妹妹,给她说了红色的果子是有毒的,听了之后,她在那儿想吐也吐不出来,哥哥则在旁哈哈大笑,我们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姑爹和哥哥故意骗我们的,那种红色的果子是红赤果,根本没毒。我和妹妹不理哥哥,跑到一边去采红赤果和草莓了。
我拿着采到的红赤果去喂养鸡场的鸡,那些小鸡们看到果子便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去抢果子吃,我就跟着它们跑啊跳啊的。
大家采累了也玩累了,就下去烧烤。鸡场上的那八条狗狗们看到鱼和排骨,眼睛都直了,我拿着排骨和鸡肉给它们吃个了够,保证“人人”有份。天气十分炎热,小黑竟然跳进了泡西瓜的小水塘里,妈妈立马把西瓜拿了出来,怕被小黑弄坏了。
大家正吃的津津有味的时候,三伯突然像个小孩一样,接起水向妹妹泼来,两个人你泼来我泼去,玩得不亦乐乎。我和哥哥单纯的以为我们不会被泼到,结果,三伯一下子给我们泼来了一份“大礼”。我们决定与妹妹统一战线,共同击退敌人。双方为了抢到“超级武器”——水管,开始了激烈争夺,三伯抢到了水管,对着我们猛冲,而我们只能使调虎离山之计,让哥哥吸引三伯的注意力,我和妹妹则拿着各种容器去接水,过程紧张激烈,最后双方打为平手。
这个端午节,既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一笔鲜艳色彩,也让三伯回味了童年的天真和快乐。
今天,是我兴的时候,因为今天我和爸爸准备包粽子。
爸爸先拿来了一盆糯米,放在水里洗一洗。“我来!我来!这个小事难不到我!”我自豪地说。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一用力搓糯米就撒在了外面。这时,爸爸对我说:“还是让我来吧。”于是爸爸来挫米,我在一旁聚精会神地看着。
爸爸再拿来妈妈买的粽叶开始洗了起来。爸爸边洗边说:“这买的是什么破粽叶?又老又脆的,上面都是黑色斑点。”我看着粽叶上的黑斑点,简直是多得数不清,像天上的星星一样。
洗完后,爸爸开始煮粽叶。“爸爸,为什么要煮粽叶?不是洗好了吗?”我好奇地问。爸爸回答到:“粽叶一煮就软了,这样包起来就方便多了。”
我们开始包粽子了。我看见爸爸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然后把糯米放进“漏斗”里,左一折,右一折,就好了。我拿着粽叶,心里想:原来这么简单,这下我可以大显身手了。我学着爸爸的样子,左一折,右一折,可不一会儿就散了。我管它三七二十一,只要能包起来就行了。我包啊包啊,终于包好了。可是爸爸的粽子像古人小姑娘的小脚,再看看我的,像一个小枕头似的。
包粽子活动结束了,我们把粽子放到锅里煮,煮了好一会儿。我迫不及待地吃了我包的粽子,非常美味,而爸爸的粽子中间还没有熟呢!
一提起端午节,人们便想起了吃粽子、划龙船。可是“端午”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又是为什么,你知道吗?
“端午”本为“端五”。“端”有“初”、“始”的意思,所以阴历五月初五称为端五。到了唐代,因为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宰相宋璟为了讨好皇帝,避用“五”字以示帝尊,用同音字“午”替换了“五”字。从此端五正式改为端午了。
端午这一天成为节日有很多种说法,最流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夫,楚王不听他的正确的治国主张,反而将他免职流放到沅湘一带。他在流放中看到楚国衰亡,人民遭受苦难,自己有无力挽救,心中悲愤难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投入汨罗江自尽。楚国百姓得知后,竟想划船来救,但已赶救不及,百姓们又恐江中鱼鳖吞食屈原的遗体,便用竹壳裹米投入江中喂鱼,从此划龙舟、包粽子便成了端午习俗。
除了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说法外,也有认为是纪念曹娥的。
曹娥是汉代上虞人,相传她14岁时父亲淹死与江中,曹娥为寻找父亲尸体,沿江痛苦17天后投江而死,这天恰好为农历五月初五,当人们发现曹娥尸体时,却见她抱着父亲躺在水中,嘴上还挂着一丝笑意,十分感人。江浙百姓为她这种孝心美德所感,每年五月初五都要纪念她,还将这条江命名为曹娥江,五月初五又称为女儿节。
端午节的来历,除了对纪念古人的说法外,有些学者是认为是源于我国古代的防疫巫医活动,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到了五月初五,表明盛夏即将来临,百虫已滋生,疫病将流行,我国古代的南北方广大地区,老百姓都把五月称为“毒月”,所以古代有在端午这天煮兰草汤沐浴去病的传统,这是端午最古老的习俗,因而古代称为端午为“浴兰节”。除了用药汤沐浴之外,流传至今的还有将艾草、菖蒲之类的草药挂于门口,防治瘟疫及虫害,吃雄黄酒就是为了解蛇毒啊!
巫医流传下来的习俗,便是妇女们用五色线裹三角小彩粽,用黄绒布缝制小老虎。彩粽是为讨吉利,小老虎是为了图健壮,在西南,妇女们端午节在手腕及脚腕缠五色丝的习俗至今还保留着,这都是为了避邪。
尽管端午节的来由有各种说法,但是老百姓普遍相信的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这一说法。这正说明屈原的死深为后人怀念,屈原的诗文对后世影响太大,屈原的爱国精神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受到广大人民普通的尊敬和纪念。
啊!看来端午节的由来可真多呀!
中国有很多传统的文化,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端午节,因为可以看龙舟比赛。
端午节的早上,我和妈妈早早来到赛龙舟的场地,我看见龙舟上的叔叔都很强壮。刚开始,龙舟只有两三只,慢慢地龙舟多了起来。比赛快要开始了,观众们都在岸上盯着河面上的龙舟,像在心里猜想着那一只龙舟会获得最后的胜利。龙舟上锣鼓一响,那些船像快马一样往前冲去了。观众们激动地叫喊着,一会儿叫加油,一会儿叫必胜。船上的叔叔们都用尽全力地划着手中的桨,他们非常团结,动作一致。岸上的观众越来越激动,河面上的船快要冲向终点,随着欢呼声,穿着黄色衣服的那条船像飞一样冲到终点,只看见那些叔叔开心的欢呼着,甩着手上的旗帜。我也和妈妈击掌欢呼,沉浸在欢乐之中!
“团结就是力量,”这个赛龙舟可真刺激又好玩,这就是我喜欢这个传统节日的原因。
老师的话:余俊熹同学在生活中取材,把赛龙舟的传统活动描写得活灵活现,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真不错!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