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要过年了作文满分范文(通用3篇)
喜庆迎新春,骏马迎新春,兔年,是二零__年的吉祥物!每当过年时,千家万户的人一到齐了,就吃上了团圆饭,看上了春晚,脸上笑吟吟的。
今年,我家也不例外:
我们家正在准备团圆饭,爷爷说:“先吃点香甜的年糕吧!”我把全家人都叫来吃年糕,品尝完饭前甜点,我用一支箭的速度,走到沙发前坐了下来,打开了电视机。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我细细的品味着,筋道的面 皮一咬开:露出金黄色的饺馅儿,配上翠绿的腊八蒜,蘸上酸溜溜的老陈醋,啊!真是让我的味蕾充满了期待。“哎呦!我的牙!”我捂着牙,从嘴里吐出了两个金黄版的5毛钱硬币,我真是“悲极生乐”啊!(我也祝愿大家马上有钱!)在饭香飘溢中,全家都坐在一起看春晚。
当妹妹听到钢琴家朗朗演奏的《野蜂飞舞》这首乐曲的时候,十分投入的跳起舞来,是多搞笑啊,像个喝醉酒的汉子:东倒西歪的,逗得我们全家捧腹大笑。
我又看到晚会上的小彩旗转了整整四个小时,也不甘示弱,也学着小彩旗的样子披上父亲的大衣,转呀转,转呀转,没转几圈,便觉得头晕眼花的,一__ 股坐在了地板上。也逗得全家哈哈大笑!我可真佩服小彩旗!
5,4,3,2,1,0!随着倒计时,我们迎来了兔年,崭新的兔年。烟花从八方四起,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颜色使漆黑的天空一下子变得绚丽多彩,朝气蓬勃起来!我爱兔年!
我祝全国人民: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爱……健康快乐,万事如意,兔年发大财!
我们小孩天天盼着过年,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习俗,我的家乡——孝泉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就让我来讲一讲吧!
照我们这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二十三过小年,我们这也叫“祭灶”。这天,家乡的男女老少,都要上街去买灶糖,留着晚上祭灶用,祭完灶就要把祭灶的灶糖分给全家人吃,表示着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福气安康。
过了腊月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要忙着准备各种年货,还急着给家里人买新衣。还必须要扫尘,也就是全家大扫除一次,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代表着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为了这些零七八碎的事,把家里的大人忙得不可开交。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准备吃个团圆饭。男女老少都穿上零新衣裳,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好了各色的年画。吃完团圆饭,小孩子就到院子里去放鞭炮,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小孩子便进屋。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在这期间,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大人们聊着天,讲着过去一年的收获,和新的一年的打算。看完春节联欢晚会,大家就准备到德孝城(我们这最著名的寺院)吊念祖先。吊念完后,就可以回家了,回到家里可以睡觉也可以在玩一会。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大家早早的就出发了,到街上赶集。街上的人可真多啊!人山人海。我们小孩子就去逛庙会,通往德孝城的路被挤得水泄不通。我们便在街上买一些糖果,玩具等各种玩意儿。
每年过春节我们这还有一个特有的习俗,就是家家要在正月十五前请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吃饭。
家乡的春节可真热闹啊!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但我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每逢过年,街上挂满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里人山人海,买年货的,买礼品的,可热闹了。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外面有“砰,砰,砰”的鞭炮声。
家门口上挂着春联,我就去问奶奶春联的来历,于是奶奶告诉我:“春联也叫“门对”、“春贴”等,它以简洁,精巧,对称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的历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作“桃符”,即用暗红色的桃木削成长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画两个神像——神荼和郁垒的画像,钉在大门两旁,用来驱魔辟邪,以求吉利。桃符逐渐变成对联,后来桃木被红纸代替。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鲜红耀眼的对联,喜庆气氛,自然更浓了。”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鞭炮下楼和妹妹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春晚开始,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吃瓜子,一起看春晚。
节目上,中国人穿着红色的礼服,但外国人则穿绿色、金黄色衣服,我问妈妈:“为什么外国人不穿红衣服?”“红色在汉文化中,表示喜庆、幸福、吉祥,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眼中,绿色和金黄色有类似联想的意义,而红色则意味流血,危险和暴力。”妈妈说。
春节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个节日,并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