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通用22篇)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通用22篇)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1

有一种糕点,它小巧,它玲珑;有一种糕点,它软糯,它香甜;这种高颜值的糕点便是我家乡的方糕了。人们在新春佳节时互相馈赠,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福,过年吃糕成了我们上海本地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一种习俗,如今也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之一了。

美味的方糕,甜糯可口,教人一吃就停不下嘴,不过,最让我回味的,还是自己亲手做的方糕。

那是在松江的幸福老人村。春节前夕,我们应邀为那里的百岁老人亲手制作方糕。一路上我就兴奋不已,因为从小方糕吃了不少,亲手做还是第一次!

安静的村庄,此时却热闹非凡,大家都热火地忙碌着。雪白的面粉已经筛好,就等着我们把它们压制出来。

在师傅的指点下,我兴冲冲地上阵了,先把面粉小心翼翼地倒入四四方方的大磨具里,里面有一个个小格子,要将他们一个个填满,然后加上豆沙、芝麻、枣泥等各种馅料,最后再覆盖一层面粉,雪白的面粉撒上去,好像天空中轻舞飞扬的雪花!面粉倒完就开始要压制了,师傅再三叮嘱,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了,必须要压得紧实,不然一会儿脱模的时候可都要洒了。我小心翼翼地压制完,但脱模的时候还是失败了,洒了两块。师傅边做边笑着对我说,脱模讲究的就是“快准狠”,因为面粉太柔软了,手一抖就会洒。话音刚落,只听“啪”的一声,脱模成功,一块块雪白晶莹的方糕就做好了。

在几次的失败后,我的方糕终于做成了。看着师傅将它们放进蒸笼,我不仅期待万分。这小小的方糕,想要做好还真不容易呢!

半小时后,我的方糕出炉了,它们小小的,白白的,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清香的味道扑面而来,让人不忍下手。我第一时间和村里的爷爷奶奶分享了亲手制作的美食,看着他们享受地品尝着方糕,我觉得嘴里的糕更香甜了。是啊,虽然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方糕在商业化的生产下,变得“唾手可得”,但吃在嘴里却总好像缺少了什么。我想,应该就是少了那份温暖的味道吧。

在那个寒冷的冬日,这份糕,让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温暖。我想,不管未来我身在何方,这份方糕的温暖,家乡上海的温暖,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2

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有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但是我最喜欢春节,因为春节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还可以得到压岁钱,男孩子还可以放鞭炮呢!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节日。关于春节的来历是这样的: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这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里的人们都要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后来有一位老人,告诉大家。“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我们的家乡,人们在除夕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人们会买鞭炮、买春联、准备年货、买新衣服,人们还要彻底打扫卫生。除夕之夜,我们还要吃饺子,每年包饺子的时候,妈妈会在一些饺子里包上硬币,谁吃到了有硬币的饺子,就代表着谁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的。吃完饺子后,我们都会守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

到了春节那天,我很高兴,因为我可以穿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另外我发现别人也都很精神,也很高兴,到处都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我喜欢春节!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3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段快乐的时光,它永远留在我心中。

那就是在我的老家--泰顺过大年。今年春节假期跟往年一样,我们一家回泰顺老家陪爷爷、奶奶过年。

过年喽!家家户户各式各样的灯笼高高挂起、春联贴起,整个村庄看起来更加喜气了。在我们老家正月初一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都是吃素的,跟以往一样,一大早起床就看见餐桌上摆满了瓜子、花生、饼干、开心果、汤圆等等,吃饭前要先喝一杯糖水,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甜甜蜜蜜,心想事成。这一天,在我们的家乡是少不了去仙翁洞或寺院烧香拜佛的。我们一家跟往年一样去离家不远的仙翁洞烧香。可能是天气晴朗的原因吧,仙翁洞里的人似乎比往年多了很多!人山人海真热闹,噼哩啪啦、噼哩啪啦,鞭炮声连续不断,更是增添了热闹的气氛,整个山头被烟雾弥漫着,大家都被熏得眼泪汪汪。

烧好香、抽完签,我们去仙洞里取仙水,听说用仙水洗脸能去邪、会读书。取仙水是自备容器的,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瓶子,装了满满一瓶,幸福满满地下山了。

这就是永远留在我心中的快乐时光。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4

回娘家: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祭财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5

每个民族的节日风俗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调牛节、彝族的火把节等。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汉族的春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人们便忙着备办年货了:买鸡、鸭、鱼、肉、新衣服、年画、春联。这一天,人们还要“祭灶神”。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尘土,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贴春联等等。

到了除夕,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都要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子、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家家水缸里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大家都要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都要燃放鞭炮。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堂屋的桌上摆着许多盘子,盘中盛满桔子、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年如意”、“恭贺发财”等吉利话。这一天,大家还都要吃水饺。

每年的春节,汉族人都这样过。汉族人过春节的习俗几乎是永恒不变的。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6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7

过年啦!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并且都各具特色。今年我有幸回趟老家重庆过年,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土家族的春节习俗吧。

除夕的中午,我见奶奶煮了好多饭,就好奇的上前去询问:为什么要煮这么多饭,我们一顿也吃不了呀?奶奶回答道:“今天要多煮一些,大年初一可不能再煮新鲜饭。因为土家族人很少吃鱼,所以就要多煮饭,这也叫‘年年有余’吧。”

除夕的下午,爷爷和爸爸一起贴对联,我也过去凑热闹。东看看,西瞧瞧。这时爸爸问我:“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贴对联吗?”我回答:“知道一点点,喜庆呗。”“也对吧,对联是为了表达人们祈求新年福运的美好心愿。现在我们贴好了对联,就不能往外扔东西了,连垃圾也不能扔,一直要到大年初二才可以扔东西。这样就表示把财圈在家里了。”爸爸接着说。

除夕的傍晚,由家里的最长者带领全家去“拜山祭祖”。在先辈的坟前点上红烛和香,摆上祭品,以表对先辈的怀念。这也是对他们的尊敬。

这些就是我了解的土家人的春节习俗,你觉得有趣吧。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8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9

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舅舅一个,外公一个,外婆一个……我满载而归,手中十几个大红包。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10

以前过年,只是和大人凑热闹。今年过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横批是:吉星高照。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因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意思是人们要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从将军码头一直走到新华码头。这里是滑冰场,男女老少人头攒动,人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节日新装,好像给冰场上装点了盛开的鲜花。人们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车。还有的在冰道上从高处往下放冰车,大家玩的真尽兴!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欢歌笑语……

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实写照吗?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11

春节是我们太仓地区一个传统的节日。

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欢欢喜喜地庆祝一番。春节将至,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要蒸年糕,希望来年生活节节高。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放烟火,守岁到深夜。爆竹声声,从黄昏一直响到天明。大年初一早上要吃“百岁圆”,还有菠菜和黄萝卜丝,“百岁圆”寓意长命百岁,永远健康;菠菜希望人们勤俭节约,生活“把把细细”,吃黄萝卜丝表示祝人们财源滚滚,收入越来越多。

奶奶告诉我,年初一不能扫地,据说初一扫地要扫走财运的,到初三才扫地,而且要把扫的垃圾倒在自家的田角头,这叫“发田财”。初五早上“接财神”,要放爆竹把财神迎进家门。到了正月十五圆宵节,家家吃圆宵,吃馄饨。吃完晚饭,小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地去田头“旺田财”,预祝来年粮食大丰收。

啊,春节的习俗真多,让我搞也搞不清。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12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13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沉浸在一个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我在春节里过得快快乐乐,因为我们在一起放鞭炮!

天一黑,人们拿起鞭炮,点了一根香柱,一点,人们急步走回原地,捂住耳朵,“乒乒乓乓……”我的魂都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可整个人还安恙无事,我心花怒放,也和别人凑起热闹,“乒乒乓乓……”的声音彻夜不绝,每一户都通宵灯火!一会儿,鞭炮全被放完了。只好拿出一箱烟花来放,别看这么一小箱的烟花,它的威力可强了,第一声就把我吓得目瞪口呆,我自言自语的说:“这么小箱烟花威力这么大呀!”烟花的声音个个不同凡响,形状不一真讨人喜欢!我又拿出像棍子的烟花出来放,“吱吱吱吱……”一种黄色的小东西飞出来了,“哇,好美啊!简直是神仙放的烟花。我对这烟花刮目相看了,还对它赞叹不已。我一根接着一根放,各种烟花五颜六色的,这种烟花爸爸买得最多,真是心想事成啊!

这个春节我过得兴高采烈的,烟花和我成为了好朋友,我还把烟花当成亲兄弟呢!

春节,一个快乐的节日,让人喜欢的节日。这天,我吃了年菜,又放了烟花,鞭炮。我太高兴了,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节。哇,那大家不是天天都大饱口福了吗。我太喜欢春节了。春节快到了,我会热烈的迎接这美好的节日!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14

说到春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可你们知道春节的来历吗?

春节有很悠久的历史呢,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年除夕“年”都会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十分可怕。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所以每年除夕,人们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访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这风俗越传越广,便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一直是个小书迷的我,今年早早地就在盼着这个隆重节日的到来了,一则我喜欢热闹,喜欢看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烟花绽放出的美丽,二来我不仅可以享用美食给我带来的盛宴,更可以享用书本给我带来的盛宴了!因为我早已和妈妈约好,今年的春节,我的新年礼物由新衣服改为一套“儿童文学套餐”了!

过年放烟花爆竹已经成为了一种风俗,爱热闹的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放烟花的好机会。年三十,我和妈妈买了许多烟花和爆竹,有“吉祥如意”、“蝴蝶”、“火箭”等好多种类。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楼下,找了一块空地,尽情地放烟花。我先放了“吉祥如意”,一朵朵灿烂的烟花在空中绽放了,犹如一朵朵花儿,漂亮极了。接着我又放了“蝴蝶”。看!淡紫色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后,立即分散开,形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图案,可惜这只“蝴蝶”只在天空中持续了4秒钟。在我的强烈攻势下,不一会儿,一大堆烟花便化为了无数碎片和尘埃……我们本该放完烟花就回家的,可我仍然恋恋不舍,想在楼下继续欣赏天空中烟花那别样的美丽。瞧!那边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后,像流星一样落下来,漂亮极了!这边的烟花虽然不是很大,但也十分漂亮,淡紫色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很吸引人。渐渐地放烟花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也兴高采烈地回家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了。

午夜零点的时候,随着赵本山爷爷小品的热播,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迎来了最让我兴奋的一天——鼠年春节!只见妈妈为我端来了糖水,寓意我的生活从今天开始一年都是甜的。爸爸拿出给我买的玩具——一个彩色弹力球,祝我的生活越弹越高、越弹越美。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是妈妈拿出了我的最爱——儿童文学套餐!新年礼物一到手,我的眼皮就开始打架了,不知不觉间我枕着心爱的读物睡着了,我知道醒来后还会有美食带来的快乐。

不出我所料,今年的饺子特别美味可口,我真地馋涎欲滴喽!春节快乐,快乐春节!美哉,我的快乐春节!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15

花,是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围成一朵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情。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不一样的节日风俗而提到节日风俗,我首先会想到逛庙会,逛庙会这北京风俗相信大家已经久仰大名了,但真正见识过的估计也不多,那就让我带领大家去观赏这一有趣的民俗。

大年初一,北京城内城外寺院都举办庙会,庙会是大型的集市。大清早,庙门外小摊便吆喝起来,一条街被挤得水泄不通,满怀的好心情,漫步走进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此年的生肖物,绒毛的、瓷的、玉的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玲珑剔透的玩意儿排放在货柜上,整齐有序,很是吸人眼球。

参观完精致的工艺品,便来到食品一条街准备饱餐一顿,这里四处飘香,十里之外也能闻着香味赶来。食品街的都是小吃,聚集了八方美味,光是看看,都已经口水三尺玩累了,就到这里来,品味各色佳肴,定是舒服!听闻北京集市的阿里巴巴羊肉串味美、肉肥,我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找了几家老手,一连要了十几串,坐在小椅上边吃边看看繁市,好不快活,羊肉串真好吃,一连的羊肉串下肚,都还不过瘾,谁叫北京的小吃色香味全呢?

吃饱喝足,随我往前继续观赏,一路小跑,便来到儿童天地,这里有小孩玩耍的各种有奖游戏,也有新年才推出的稀有玩具,“绵羊拉车”、“力劈华山”,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庙会游戏有的刺激,有的有趣,无不让人张大嘴巴睁大眼睛,大饱眼福,其乐无穷,我虽然没玩,但这些活动却让无数的小孩子欢天喜地。

玩够了,告别游乐场,随我一同去听“国粹”,用心去感受文化的真谛。不早早赶到演出戏场,那还真是难以看到台上演员的表演,剧场是十里八层被文艺爱好者围得水泄不通。这儿的节目丰富多彩,层出不穷,有京剧、评剧、相声、小品、哑剧等,一个连一个,让台下的观众过足了瘾,熟悉的哼上两曲,不懂的,也用手在空中上下比划,跟着旋律,摇头晃脑,享受京剧的音韵,小品的欢快。演完一出,拍手声响遍了整个场地,久久回荡在庙会的上空。

我东蹦西跳,早已汗如雨下,却也乐在其中,虽然没有鞭炮的喜庆,但也不失节日的气氛,反而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老庙会,新庙会,东西南北大聚会,它有它的独特风韵,它有它的热闹。祖国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风五十六枝花,各色千秋,可老北京的风情,却让我为之一爽!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16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17

正式开业: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

送穷鬼: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挹肥: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18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

“贴错了,贴错了!”我看见爸爸将“福”字倒着贴,焦急地喊起来。“没贴错!”爸爸不紧不慢地回答。“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是这样!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呢?”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

原来,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直至今日。

听完爸爸的讲解,我这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呢?”“哦,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

我又发问:“那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那为什么送礼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这是因为啊,橘子的‘橘’字与‘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节用橘子相互馈赠求个大吉大利!”“原来如此!”爸爸又说:“还有‘接财神’这一习俗。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户办酒席,为财神爷过生日。”我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太迷信了!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学们,我对“年”的习俗收获很大,可我不知你们的收获,若有更新奇的,快来告诉我吧!我先在这里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19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等一大堆讨吉利的话,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20

原来,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朝和清朝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而子时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开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春节吃饺子有很多神奇的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二说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三说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捏土造人时,由于天寒地冻,人的耳朵很容易被冻掉。为了使人的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便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儿,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着吃。

其实,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深受老百姓喜爱,民间就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春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究其原因:一方面,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另一方面,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的新年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些地方春节吃饺子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吃鱼团、肉丸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还有些地方吃法很独特。如:在我国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面条与饺子一起煮着吃,取名“金钱穿元宝”。你说有趣不有趣?

看来,爱吃饺子真不错!查着查着,我又想吃饺子啦。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21

今天是除夕夜,也就是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新春佳节。

春节,同学们都知道,它不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所有的人都认为“春节很热闹,因为它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节日是用来纪念一个怪物的,它的名字叫“年”,它经常吞食过路的人们,可把人们害苦了。后来,出现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公公,他制服了“年”。人们为了防止“年”再跑下来,就用放鞭炮、贴红纸来吓“年”,所以就有了现在过年的习惯。

我的家乡―桂林过春节有几“怪”,如果你想听听,我就给你讲讲吧!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各家各户都会做上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还有许多小吃,有糍粑、有糯米饭、有粽子、还有年糕等许多美食。第一“怪”就是饭菜都摆上桌了可是大人们就是不让我们先吃,而是先在神kan上祭拜后才能一起上桌吃饭,但是吃饭的时候鱼还不能吃,一定要留到第二天才能吃,大人们这叫“年年有余”。

第二“怪”是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会等到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会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各家各户都会同时点燃鞭炮,大家都互相问候“新年好”,睡觉前我们都要吃一碗汤圆,它代表着各家各户美满幸福。

深夜,家家户户的灯渐渐地熄灭了,整个桂林市进入了梦乡,这时,一股浓浓的雾包围了桂林,使春节的夜晚更加朦胧,更加迷人。

汉族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22

照广东汕头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农历十二月末就开始了。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几天。在这几天里,家家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简直乐坏了。

农历十二月廿三,我们不像北方一样过小年。我们认为这一天是诸神回天之日,需要用糯米粉煎饼包一些糖来感谢灶神,还得把厨房收拾干净,感谢灶神这一年来让我们家衣食不缺,同时也希望来年甜甜蜜蜜、丰衣足食。

过了廿三,大家更忙。必须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也是有原因的:“尘”与“陈”谐音,陈是陈旧,扫尘就念作了扫陈,就是把穷气、晦气扫出去。家家必须将肉类、菜类、鱼类等食物都准备充足—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铺户关门,到初六才开张迎客。除夕真是热闹非凡!男人们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们为做团圆饭忙碌着;小孩子们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门外贴上一队金灿灿的对联,里屋贴着一个倒福,其含义是:运用了“倒”与“到”的谐音,“福到”就念成了“福到”。傍晚,家家户户吃团年。在街上,到处都可以闻到年饭的香味儿。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来团聚。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小孩,基本上没人睡觉,都是在守岁,鞭炮声日夜不绝,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正月初一与除夕真是不一样:大街上盖满了“红地毯”,都是些除夕燃放鞭炮爆竹的红纸皮。街上很少人,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带着孩子前往亲戚朋友家拜年。这对小孩子们来说,无非是一件大好事:只要说两三句吉祥话,就可以有一些利是钱;女人们在家料理家务,不过不能扫地,这样会把福气、财气扫走。我们那儿还有唱潮剧的,要到市集上去看才可以看得到。戏台边上有一些小贩在卖一些过年玩意儿,有中国结、有香囊、铜币等等等等,有不少人去买。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没有很多事要做,铺户的伙计们可已轮流交换着去听戏、逛花市和逛街。

元宵上市,似乎又一个春节将至。男女老少在这一天都要用十二叶洗澡。十二叶是用十二种植物叶子浸水。据说用十二叶洗澡可以驱病、驱晦气。

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汤圆,希望在新的一年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在大街上,炮响连天,鞭炮一声接着一声。店里点着蜡烛的灯各式各样,有纱灯、宫灯、玻璃灯;有的让你感受四大名著的魅力,有的让你感受神话故事的色彩······花灯们个个花枝招展,令人目不暇接。真是数也熟不完,道也道不清。天上有时接二连三地绽放出比任何花都美却又只是昙花一现的烟花,它们为美丽的夜空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不知不觉,春节已经悄悄走去了。大家又去忙了,生活又恢复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新的一年已逐渐拉开序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