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可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第三个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加强社会道德假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造成公民道德的多层次化。就整个社会而言在价值取向中以“讲实惠”的价值观念占居首位。虽然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譬如,社会上一些领域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现象;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针对这种情况,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以社会公德为核心的基础文明建设抓起。不仅要重视社会道德建设中的认识功能,更要重视道德的实践功能。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贯彻落实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重大举措。《纲要》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它把加强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所构成的公民道德假设提高到一个战略地位。要让人们把社会道德规范付诸社会实践,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运用到全部的社会生活中去,使社会道德的规范变成行为准则,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可遵守性,可实践性。
那么,如何切实增强公民道德建设呢?
首先,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从“低起点,小视角”开始。“低起点”就是以社会道德的最低层次——社会公德教育为起点。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小视角”就是社会公德建设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低起点,小视角”的道德建设,不仅使社会公德变得实在、具体、可评估、可操作,而且为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其次,社会公德建设必须重视公约、行为准则等制度化建设和制度约束。公约、行为准则、制度是社会公德的具体化,并且引导着社会公德的向前发展。公德教育属于正面教育,但属于软约束,而制度则是硬约束,前者是引导人们自觉去做,而后者则是约束人们必须去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再次,社会公德建设必须注重加强道德监督,道德监督的主要形式是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它对于抵制不道德行为,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和素质,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人们的活动总是由思想支配的。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人们的行动各异。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向导,才能有效地实现人生价值,达到理想境界。公民道德建设正是提
高人们自身素质,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价值观对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必然会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落实在行动中。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吧。
近年来,酒泉局党支部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各项工作首位,围绕培养高素质水文人才的目标,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单位政治思想工作的规律和方法。积极倡导和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全局上下形成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实际、说实活、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有力的促进了我局的全面发展。使我局工作一年上一个台阶,我局先后被上级单位评为“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先进工会”和下属几个测站被常年评为“先进测站”。
抓住思想作风建设这个根本,坚持学习教育、整顿提高,培养典型,制度建设相结合,以思想建设促作风转变,全局职工的思想呈现出以实为先、奋发进取、积极健康的主流。根据全局职工在思想方面出现的新动向、新特点,每年在全局机关和各测站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作风整顿,着力解决职工中精神不振、思想颓废、作风漂浮等问题,同时,重视发挥典型的“标杆”作用,以先进思想启迪思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近年来,树立了全国水利先进个人付岐山同志为先进典型,较好地发挥了用典型教育人、鼓舞人、凝聚人的作用。在进行正面宣传教育的同时,注重制度建设,用制度来管理人,宣传教育的同时,注重制度建设,用制度来管理人、约束人。通过涵盖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使思想建设实现了规范化、经常化。
坚持学习时间制度化、学习重点明确化,学习研讨一体化,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以实为先的原则,着力克服形式主义的倾向和弄虚作假的不良作风,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实现了由虚向实的转变。,我局按照“抓工作首先抓干部、抓落实关键抓班子、抓干部首先抓思想、抓班子关键抓班长”的思想,围绕干部工作作风转变,建立健全各科室干部调配,工作落实。始终把基层测站人员配备、落实工作责任制,更新用人观念,树立重实绩、重民意、重德才的建立健全选拔任用,考核评议、交流调配,动态调整的用人机制。在工作落实上,实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采取调查研究、责任考核、跟踪监督、现场办公、抓点带面、分析调度、催报督办等方式,促进责任目标的实现。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坚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尤其是面对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变化,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出来。
从我们的工作实践来看,倾注感情是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三贴近”的有效途径。 倾注感情,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重在感动人心,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情着深厚的感情,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才能体会他人的心理和思想,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而一旦打开了感情之门,双方的感情产生了“对流”和共鸣,就能以情感人,过而由情入理,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达到转变思想、提高觉悟、塑造心灵的目的。近几年来,酒泉局党支部为了改善昌马堡水文站生活环境条件艰苦的面貌,充分调动职工热爱测站、热爱工作的积极性,在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中,大胆的实施向昌马堡水文站倾斜的政策,把昌马堡水文站的水文津贴从原先的每天3.50元提高到了每天10.00元。
在岗位工资二次分配上,昌马堡水文站站长与副局长是同样的系数对待,而该站职工无论技术等级高低,都与其他测站站长是一样的系数。局领导从“三产”收入中拿出部分钱来,为昌马堡水文站购置了太阳能发电设备,解决了站上用电难的问题,粉刷房屋,硬化了院落地坪,使站容、站貌焕然一新。在省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为该站解决了交通工具和吃水难的问题,整修了道路。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改变了职工对昌马堡水文站的看法,以前职工谁都不愿意到该站工作,现在出现了很多年青职工主动要求到昌马堡水文站工作的可喜局面。
倾注感情,就要把感情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中去。当前,在一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中存在一种看法:认为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问题是方法问题,老办法行不通,新办法拿不出。方法问题当然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恐怕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比如疏导就是我们党创造的一个很好的传统方法。为什么有的单位、有的同志疏导得那么好,还创造了许多具体的方法,而有的地方总是疏导不起来呢?可见,方法固然重要,但根本的症结还在于感情问题。过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由于我们没有把感情与方式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本来形之有效的形式方法发生了异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既需要改革与创新,但更需感情的回归。只要我们把感情渗透到方式方法中去,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三贴近”也就有了灵感。在元旦、春节期间,组成慰问小组,慰问退休职工、特困、困难户职工、职工遗属及基层一线的职工,党支部成员利用外出或下测站之机看望慰问外地退休职工。凡遇职工、家属有病住院,局领导总是出现在病床前,凡遇职工婚丧嫁娶,局领导及全体职工总是热心帮助。凡遇职工子女考取大学、中专,局里总是给予奖励。在汛期期间,局领导带队和工会的同志去各测站进行慰问,送去面粉、大米、清油等生活用品。
倾注感情,就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虽然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但却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的最佳手段。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让群众受到思想的教育和熏陶。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信号。群众有热点难点问题,要积极帮助解答;群众有建议要求,要积极沟通反映;群众要成才致富,要积极创造条件;群众要自我表现,要积极搭建舞台;群众要维护自身利益,要积极提供服务。近年来,为了提高职工的福利,局领导想方设法扩大“三产”规模,如在机关楼前盖门面房出租和在家属院集资盖房进行出租,而且在水文对外服务方面成效很大,和酒泉、嘉峪关、玉门、金塔等地水利部门密切联系,开展水质化验工作,使职工在工资之外还可以增加部分收入。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就能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和创造热情,使思想政治入脑、入耳、入心。
因此,我局党支部在思想建设工作中坚持了“三贴近”的工作方法,形成了我局以下四个方面思想建设工作格局。
一、围绕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积极引导、讲明道理、提高职工认识、又要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
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励职工,发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陈光军
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表明,什么时候党的思想建设搞得好,什么时候党就能领导、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事和办好事。反之,就会使党的各项举措难以达到应有的实效。新时期随着世情、国情、社情和党情所出现的种种新矛盾、新变化,党的思想建设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繁杂局面,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党的思想建设太虚,在市场经济形态下,思想建设不管用,唯有制度是保证。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和短视的,因为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其他方面建设的动力之源。它一旦将人们的各种认识和行为统一后就能凝聚起无比强大的动力,推动党的各项事业胜利前进。为达此目的,新时期要做的就是要以务实的态度正视党的思想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乃是新时期之所必须。
一、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给党的思想建设提出的挑战
首先,经济全球化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这艘经济航母也带来了各种西方意识形态的精神鸦片。发展经济是全世界各国的共同需求,我国更是将经济的发展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回避的历史趋势,伴随全球化的汹涌之势,如何既能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又能对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党的思想建设所造成的各种侵蚀进行有效的抵制和防范,是经济全球化带给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的极大挑战。西方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手段从来都没有放松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所进行的各种瓦解,只不过手法更为隐蔽罢了。曾任美国中情局局长的艾伦.杜勒斯在《战后国际关系原则》中提出:“我们一定能在俄罗斯本国找到志同道合者以及对手和盟友;让文学戏剧和电影都来表现和颂扬人的最卑劣的情感,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支持和鼓励那些往人的意识里灌输崇拜暴力、色情和叛卖行为的思想,简言之,灌输崇拜各种不道德行为的思想的所谓艺术家。”美国新闻署直属的“美国之音”与西方一些国家共同制定了宣传纲领:宣传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没有人权的“极权主义”的社会,动摇人们对共产党的信任;点燃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情绪和宗教狂热;宣讲改良主义,抵制马克思主义;推销所谓的普世价值。这些都给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情况下,尤其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因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主导社会理想、信念和精神风尚的灵魂,它对于非主导地位的种种价值观念中的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成分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因而也是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精神支柱,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所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思想建设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党的思想建设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最后,经济全球化助长了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和渗透。不论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 “福利国家”的政策主张,还是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这种渗透在表面上以淡化政治,甚至以经济生活的参照性来实现,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这种“非政治化”隐性渗透比过去直接进行的军事打击,政治经济的封锁更加危险,因为它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不易引起人们的反感,更易使人丧失警惕性,再加之西方世界不断的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所谓的“过时论”、“学派论”、“枯竭论”、“失败论”等否定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言论,致使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
(二) 部分党员思想上出现的信仰危机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信仰的政党,信仰是政党的灵魂,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所得出的结论。但是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党内出现了信仰淡化,边缘化乃至信仰危机的状况,突出表现在一些党员对共产主义的目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怀疑和动摇,一些党员沉溺于金钱、声色的享乐中,把追求和实现个人的经济利益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也有一些党员不能正确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状态下所形成的地位、利益上的落差,盲目地陷入相信命运、封建迷信和宗教的境地中。甚至还有一些党员完全抛弃了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好,资本主义生活好,社会主义理论好,资本主义现实好,社会主义未来好,资本主义现在好。还有些党员则对改革失去信心,悲观地说什么现在是社会主义没方向,共产主义太渺茫,党的领导无力量,无产阶级专政没对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太抽象。据东部某省课题组问卷调查显示,党团员中肯定共产主义理想号召力,只有61.4%;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最有保障的机关干部中,竟有44%的人怀疑共产主义理想或否定共产主义理想的号召力,46%的人对改革没有自信;一项连续进行的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38%的人同意“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不同意”的高达46%。这是一个严重警告!毫无疑问,当下在党的思想建设中强化对党员的理想信仰教育已刻不容缓。
(三)传统的思想建设的实效性较弱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员队伍的构成较为简单,党员间的交往范围也较为狭小,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比较单一和环境相对封闭,使得党员思想的独立性较小,差异性不大,检验思想建设成效的标准,主要看理论学习的成绩是否优秀,在实践中是否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应该说在当时党组织具有强有力的约束下,党的思想建设还是发挥出了很强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党员的社会构成、生活方式、经济利益、工作和就业方式、所属的社会组织,党员的思想诉求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党员的交往范围在逐步扩大,思想活动也具有极强的独立性、差异性、多变性和选择性。在这种情况下,不尊重党员独立思考的权利而仍使用说教灌输的方式很易使党员对思想教育活动产生厌烦的心理,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如果还是采用文山会海式的,轮番轰炸式的,广告效应式的,屁股指挥脑袋式的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而不是结合党员自身的经济利益,不同岗位党员不同的思想状况,不从党员的现实诉求出发而一味地强调“为人民服务”, 久之它只能成为“广告词”。很明显,传统的思想建设方式在党情的新变化面前显得软弱无力,传统的思想建设内容和检验其实效的标准也发挥不了作用。因此,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的重大难题就是怎样用求真务实的态度,与时俱进的思维,创造性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建设活动。
(四)新时期社会阶层出现的新变化
首先,工人阶级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而且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及第三产业劳动者、专业技术工作者、科教工作者和劳动管理者。 其次,新社会阶层大量涌现,其中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个体户、私营企业主、海归人员、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等。这些阶层中的绝大多数人能在法律允许,政策认同的情况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而不是异己力量。能不能吸收这一部分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入党一直是个很大的困惑,经过长时间的理论酝酿,在20xx年“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最后,吸收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可以影响和带动这些阶层中的其他人员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服务;扩大党的社会影响和工作覆盖面;经过实践的检验这种做法是正确的,而从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和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及新时期阶级状况来看这种做法更是必要的。因为,在新时期,我们同样不能犯关门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把其它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拒之门外,如若那样,我们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将会受到严重削弱。
二、做好党的思想建设的思考
(一)建设高素质的思政队伍,为党培养有坚定信仰的储备干部
首先,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进行整顿,在组织程序上,要严格按照干部选拔标准和考核标准,把那些思想不牢靠,工作不积极,群众不欢迎的干部撤换下来,把那些有坚定信仰、有政治远见、有思想、有激情、有方法、有文化、有能力、且能够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提拔上来,改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存在的部分疲软现状。
其次,要加强思政工作者的继续教育。既可以办班培训,进行探讨交流,也可走出去借鉴、学习好的经验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更新知识结构,以便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党务工作的需要。
最后,要给予思政工作者充分的人文关爱。以便于他们能将上级党组织给予他们的温暖在传递辐射给他人,为此,上级党组织就必须要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经济上关心、爱护他们,释解他们思想上的疙瘩,给予政治上的肯定,协助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使他们放开手脚,活学活用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客观上也为党的思想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干部储备。
(二)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思想建设的交互动态化
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建设,抢占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己刻不容缓。在20xx年6月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说:“互联网己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6]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要求党的思想建设必须与之相适应,实现思想建设手段的现代化。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战胜西方国家利用其网络优势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所进行的渗透和西化的图谋活动。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建设,传统的手段相比,它具有时效性快,实效性真和覆盖面广等优点。对于社会上出现的焦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党的机关报刊和权威刊物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网上各种猜测、流言甚至诽谤已铺天盖地,泥沙俱下,极易混淆和模糊人们的思想。等到党的主流媒介进行澄清是非的时候,实际上由于先入为主的作用很多人已经相信了网上的信息,反倒是觉得党中央的言论是粉饰、是欺骗。所以,党的理论和党务工作者要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声音,充分利用网络其时效性快的优点,对于一些社会事件,不是亡羊补牢去补救,而要未雨绸缪,准确而快速地做出反应,及时进行理论引导。尽管网络是虚拟的,但人们却可以通过它将自己最真实的思想表达出来,人们可以隐蔽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网上畅所欲言的进行沟通和交流,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思想而无所顾忌。所以党建工作者要积极的利用网络平台去了解党员和群众的真实的想法,及时的去解决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和障碍,由于沟通的双方是平等和真诚的,而不是现实中上下级之间的、文山会海似的空洞说教,也不是变了味的、走了形的、有所顾忌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所以,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排解了思想上的困惑和障碍,接受了党的教育。可见,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建设更能贴近党员和群众真实的内心世界,实现交流的交互动态,避免了传统手段的许多弊端,也更加的真实有效。而且还能把思想建设的覆盖面拓展到各个网民党员和群众的身上,并能通过他们的积极影响去感染和带动更多的人,从而进一步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 加强基层党校的扶持力度,确保党员思想教育的系统性
基层党校作为党组织的重要战斗堡垒,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和锻炼党性的熔炉,在用集中培训轮训方式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就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校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党员学习和活动的环境,培养更多的技术、理论骨干教师,从物力、财力和人力等方面加快软硬件方面的建设。进而更利于党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利于党员从容应对变化发展的新形势,跟上时代发展变化的新节奏。同时,要确保党员思想教育的系统性,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拓宽教育内容,把握好教育重点,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聚焦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依据不同的受教育对象,及时的调整、扩充党员教育的内容。一是坚持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教育,这是党员教育的永恒主题。二是培养党员拥有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具有创新思维能力,视野开阔的好干部。三是对党员进行必要的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这是在新形势下对党员提出的新要求,提高党员驾驭新的科学技术的本领,以自己靠科技致富的本领带领其他的党员和群众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将传统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手段向结合,理论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和实践示范相结合,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政治素养强,理论水平高,科技能力精的先进分子。
最后,要确保党员思想教育的系统性,基层党校还应该明细职责,使工作做到有前瞻,有预案,有布置,有落实,有总结,有改进。把基层党校建成党员之家,党员教育的培训基地。并成为能为各个岗位,各条战线培养中坚分子,业务骨干的孵化器。
(四) 务必重视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党的思想建设的实效性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要前提和必然要求。早在1930年,毛泽东就针对当时的形式主义和本本主义一针见血的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不断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创新;只有不断地进行实地调查,才能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实际诉求,才能克服形式主义的错误,才能改进实际工作中屁股指挥脑袋的官僚主义的作风,才能明白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活动往往表现出趋利性特点,人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与自身的利益诉求之间的联系也愈加密切,这一点无疑也会投射到党员身上。邓小平曾明确指出:“市场经济注重利益,那么思想教育就不能回避利益,不能崇尚不切实际的空谈,不能搞两张皮。要使群众明理中得利、得利中明理。”[7]在调查研究的内容上要切实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既要搞清楚党员当下的思想实际,还要深入调查党员的工作和生活的真实状况。党的理论和党务工作者必须把工作的触角向广度和深度方面延展,透过种种影响和困扰党员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纷繁现象,深入摸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解决好党员群众最关心、与其切身利益最密切的实际问题,把团结、动员、教育党员与帮助、服务党员结合起来,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每一次工作的细节中。
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也是党的思想建取得理想的实效的重要环节。事实上,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先进方法,都离不开俯下身子,眼睛向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唯如此,才能触摸到事情的真相,掌握党员群众工作、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同时也要在工作实践中学会甄别、反思和总结,打破孤立封闭和主观主义,要学会运用动态开放的方法来开展调查研究。马克思指出,在改造世界的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8]
(五)坚决整治腐败,优化党的思想建设的环境
党的xx大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9]腐败现象是造成党失信于民,脱离群众,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并将最终会造成党的执政危机的巨大毒瘤,这一点,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从党的思想建设的角度看,腐败现象极大地阻扰了思想建设的进程,恶化了思想建设的环境。
首先,腐败现象容易导致党员之间的心理失衡,弱化思想建设的实效。腐败分子同那些廉洁奉公,真正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党员干部相比,前者不仅在生活上有着奢华的享受,在政治上也往往能通过各种不正常的手段得到提升,其家人,亲朋也跟着沾光,而后者,不仅在生活上与前者形成强烈的反差,家人和亲朋不仅无光可沾,还可能为其工作付出很大的牺牲。政治上,尽管做出了普惠一方百姓的巨大实绩,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拥戴,但在现实中却很少得到升迁,这种强烈的反差会强烈的刺激、动摇党员干部的意志和信念,会使他们的思想发生逆转,在这种情况下,再怎么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也很难抵过腐败分子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所带来的诱惑,腐败猛于虎,在腐败面前,思想建设的说服力往往就像可怜的小羊。
其次,腐败分子还会广罗关系网,培植党羽,党阀异己。对那些优秀的无法被他们威逼利诱的党政干部,进行造谣中伤,排挤孤立,有些党员在此重压下,背离了党的宗旨,加入了腐败分子的行列,占到了人们的对立面。所以说,腐败现象就如同一股暗流在侵蚀、在吞噬着党的健康肌体,熏污着党的思想建设的环境,尽管的反腐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收效,但离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最后,对于腐败就像党的xx大要求的那样,要采取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的手段,预防是关键,对于腐败这个肿瘤,在成本上比惩治会更低,在效果上比惩治会更好。同时在反腐中也要大力加强倡廉的建设,在当下实际上更需要党员干部的优秀分子带给人们对党及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以旺盛的信心,让人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我们的党员干部主流是健康的,绝大多数党员是能够做到权为人民所用,利为人民所谋,情为人民所系的中华民族中的优秀分子。